第一篇:(师大内部资料)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常见考点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第一章
教育学
复习重点、概念:教育、教育学、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一些教育思想家的论点和著作
常见考查要点、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 为中心。2、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3、制度化教育开始于近代。、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5、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 的重要体现。
6、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7、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9、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孔子。
10、世界上最早专门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世界上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11、裴斯塔洛齐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夸美纽斯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他提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伟大艺术”。
14、学校教育产生与奴隶社会初期.1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16、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7、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18、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其代表作为《教育漫话》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1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
20、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提出和谐教育理论。
21、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22、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学制是在1922年。学制为《壬戌学制》
23、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终身教育。
24、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包括: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教育自由化。
25、学校教育制度在形成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2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无阶级性;为生产劳动服务;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手段极其简单。
27、白板说: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28、亚里斯多德主张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代表作《政治学》。
29、孔子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注重修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30、1939年,苏联教育学凯洛夫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了《教育学》一书,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复习重点、概念:人力资本、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分析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常见考查要点
1、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是舒尔茨。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但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表明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4、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6、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7、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8、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的教育是金字塔型的等级制的教育。
9、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
10、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11、科技与教育在当今世界被认为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12、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13、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几乎是革命,他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15、学生文化的特征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复习重点、关键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成熟、心理断乳期、发展关键期、个性、环境、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通中等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常见考查要点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指向积极方面发展的过程。
2、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3、心理断乳期:指13、14岁——
16、17岁的少年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起来的身心变化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又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
4、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5、个性: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人的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一个人道德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内部。
8、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塞尔。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时期。
10、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12、康德认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1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14、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15、少年时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16、皮亚杰将个体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为:感知运算水平(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17、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18、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一致。
19、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0、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2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2、初中阶段个体发展的任务是:身体方面,进行青春期和保健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然和意义;认知方面;重视抽象和概括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自我教育方面,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所谓标准。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复习重点、概念:教育目的、德育、智育、美育、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
常见考查要点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2、培养目标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3、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一课、一单元、一学期等)工作者,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者产生变化的结果,比较具体,具有可测量性,而教育目的不能测量。
4、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5、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能力。
7、素质教育:从社会和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提高全面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
8、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9、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
10、普通中学的德育要求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党、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最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不断适应改革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开放形势的开放状态和应变能力。
11、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性质,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教育目的体现出来。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2、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包括: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1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5、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16、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和评价。
17、孔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君子、士;是具有一定的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和理想人格。孟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大丈夫”;荀子的教育目的:培养贤能之士;培养“大儒”善于治国理政。墨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18、洛克的教育目的:培养绅士。卢梭的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区分于封建社会的寄生虫,有丰富情感、身体强壮、心智发达、道德纯正、意志坚强,自食其力,独立人格。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目的:发展人内在的天赋力量,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赫尔巴特:德行是给予整个教育目的的名词。斯宾塞: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人怎样生活。乌申斯基认为:教育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强调教育的民族性。蔡元培:培养完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社会改良。马卡连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的苏维埃工人。凯洛夫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
19、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复习重点、概念:教师、学生、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特征、教育能力、教育理念、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
常见考查要点、教师: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学生: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是教师工作的对象。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师生关系 :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
4、教师的人格特征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等。
5、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6、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7、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8、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条件。
11、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育教学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2、在校外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13、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献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14、“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应具备创造能力的素养。
15、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颁布始于1985年。
16、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决定的。
18、《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均规定了教师应接受在职培训。
19、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20、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课堂教学。2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于198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于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1998年;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于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颁布于2002年;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颁布于2004年。
第六章
课程
复习重点、概念:课程、国家课程、课程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几种模式和阶段
常见考查要点
1、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2、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3、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5、教学计划是指导与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材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6、教学大纲也叫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斯宾塞。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是赫尔巴特。
9、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拓视野,发展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0、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展开的过程。
1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13、课程文件 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14、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15、课程安排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16、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7、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如:合作学习模式 ;发现式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 ;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自学──辅导式;传递──接受式。
18、中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19、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20、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有: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
21、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22、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23、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当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整体框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4、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为主,开设选修课。
第七、八章
教学
复习重点
1、概念:教学、课的类型、课的结构、班级授课制、测验的效度、测验的信度、测验的难度、测验的区分度、教学策略
2、教学过程的本质
3、教学原则
4、教学方法
5、教学工作的一般程序
6、各类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常见考查要点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认识任务数,将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以将课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课的基本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4、班级授课制: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
5、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否测出他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比如说你不可能用尺子去量体重。
6、测验的信度:同一个测量(或相等的两个、多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或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7、测验的难度就是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8、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的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主要有: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9、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10、教学活动的本质: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具有特殊性(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11、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2)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12、教学过程的结构(1)产生学习动机-启发(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学生练习复习(4)运用知识-教学实践活动(5)检查知识-教师检查,学生自查
13、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15、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6、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17、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8、课的一般结构(主要指综合课的主要环节)
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19、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导生制、特朗普制
第九章 德育
复习重点、概念:德育、德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的规律、中学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常见考查要点
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通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作出规定。
4、德育的具体内容:
(1)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2)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革命理想、革命传统、劳动纪律教育等(3)道德教育道德知识、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等)(4)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5、德育过程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知、情、意、行是基本要素。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
一般顺序: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和培养品德行为 特殊情况:可以有不同开端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9、德育的途径: 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基本途径);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德育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11、当代西方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重知):代表人物:皮亚杰(瑞士)、柯尔伯格(美国)
(二)体谅模式(重情):代表人物: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
(三)社会模仿模式(重行):代表人物:美国班杜拉
12、道德认识: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等。
13、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的态度。
14、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15、道德行为:人在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
复习重点、概念:班级、目标管理、导生制、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几种模式、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常见考查要点、班级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 等功能。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013江西教育学要点、班级管理的意义(功能):
主要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基本功能: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 重要功能: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制度管理);平行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内外各种教育力量6、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种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导生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地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除教师外,还为他们配备“导生”,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7、平行教育原则(平行影响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教育,要通过学生集体并影响学生集体;对学生集体进行的教育同时要成为对个体每个成员的教育。
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资料分析和调查研究。
第二篇: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常见考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常见考点
第一章
教育学
复习重点、概念:教育、教育学、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终身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一些教育思想家的论点和著作
常见考查要点、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 为中心。、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3、制度化教育开始于近代。、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学制的建立。、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 的重要体现。
6、普及义务教育始于资本主义社会。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7、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孟子。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
9、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苏格拉底。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孔子。
10、世界上最早专门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古代的《学记》。世界上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大教学论》。
11、裴斯塔洛齐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强调教育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1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夸美纽斯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他提出“教学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伟大艺术”。
14、学校教育产生与奴隶社会初期.1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16、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著作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7、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教育家卢梭,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弥儿》一书中。
18、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其代表作为《教育漫话》
19、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20、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提出和谐教育理论。
21、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德国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
22、我国首次规定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学制是在1922年。学制为《壬戌学制》
23、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终身教育。
24、教育民主化的内涵包括: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教育自由化。
25、学校教育制度在形成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2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无阶级性;为生产劳动服务;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手段极其简单。
27、白板说: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28、亚里斯多德主张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代表作《政治学》。
29、孔子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有:注重修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30、1939年,苏联教育学凯洛夫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了《教育学》一书,对我国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复习重点、概念:人力资本、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分析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常见考查要点
1、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是舒尔茨。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但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表明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6、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7、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8、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的教育是金字塔型的等级制的教育。
9、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
10、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11、科技与教育在当今世界被认为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12、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13、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几乎是革命,他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15、学生文化的特征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体的发展
复习重点、关键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成熟、心理断乳期、发展关键期、个性、环境、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普通中等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常见考查要点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指向积极方面发展的过程。
2、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3、心理断乳期:指13、14岁——
16、17岁的少年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被突如起来的身心变化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又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
4、发展关键期: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5、个性:个性,又称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和独特性,人的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一个人道德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内部。
8、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塞尔。
9、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时期。
10、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12、康德认为: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1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14、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
15、少年时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展、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16、皮亚杰将个体认识发展划分的阶段为: 感知运算水平(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17、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任务就是解决认识问题和价值问题。
18、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否得到了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看他的发展水平是否同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一致。
19、人的心理成熟的标志是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20、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2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2、初中阶段个体发展的任务是:身体方面,进行青春期和保健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和意义;认知方面;重视抽象和概括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意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自我教育方面,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所谓标准。
第四章 教育目的
复习重点、概念:教育目的、德育、智育、美育、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普通中学德育的要求
常见考查要点
1、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2、培养目标是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3、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一课、一单元、一学期等)工作者,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者产生变化的结果,比较具体,具有可测量性,而教育目的不能测量。
4、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5、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6、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能力。
7、素质教育:从社会和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提高全面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
8、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9、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
10、普通中学的德育要求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党、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最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不断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状态和应变能力。
11、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性质,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教育目的体现出来。教育目的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12、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包括: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
14、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15、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是:教育方针包含教育目的。
16、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和评价。
17、孔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君子、士;是具有一定的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和理想人格。孟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大丈夫”;荀子的教育目的:培养贤能之士;培养“大儒”善于治国理政。墨子的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18、洛克的教育目的:培养绅士。卢梭的教育目的培养“自然人”;区分于封建社会的寄生虫,有丰富情感、身体强壮、心智发达、道德纯正、意志坚强,自食其力,独立人格。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目的:发展人内在的天赋力量,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赫尔巴特:德行是给予整个教育目的的名词。斯宾塞: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人怎样生活。乌申斯基认为:教育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标准,强调教育的民族性。蔡元培:培养完全人格,发展学生个性,实现社会改良。马卡连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时代性,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的苏维埃工人。凯洛夫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
19、教育目的的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复习重点、概念:教师、学生、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特征、教育能力、教育理念、学生的本质属性、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
常见考查要点、教师: 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学生: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师生关系 :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
4、教师的人格特征 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等。
5、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
6、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7、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8、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条件。
11、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教育教学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12、在校外教育活动中,教师处于启发指导地位。
13、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献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14、“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应具备创造能力的素养。
15、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颁布始于1985年。
16、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劳动过程的特殊性决定的。
18、《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均规定了教师应接受在职培训。
19、学生的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20、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首要途径是课堂教学。2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于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199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于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于1998年;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颁布于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颁布于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颁布于2004年。
第六章
课程
复习重点、概念:课程、国家课程、课程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几种模式和阶段
常见考查要点
1、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2、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3、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5、教学计划是指导与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材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6、教学大纲也叫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斯宾塞。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是赫尔巴特。
9、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拓视野,发展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0、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展开的过程。
1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文件 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5、课程安排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16、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7、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如:合作学习模式 ;发现式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 ;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自学──辅导式;传递──接受式。
18、中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19、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20、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课程
评价的基本阶段有: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
21、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22、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23、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当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整体框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4、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为主,开设选修课。
第七、八章
教学
复习重点
1、概念:教学、课的类型、课的结构、班级授课制、测验的效度、测验的信度、测验的难度、测验的区分度、教学策略
2、教学过程的本质
3、教学原则
4、教学方法
5、教学工作的一般程序
6、各类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缺点
常见考查要点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课的类型是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根据教学的认识任务数,将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以将课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3、课的结构是指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情况下,课的基本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4、班级授课制:一种集体教学形式,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授课。
5、测验的效度:指一个测验能否测出他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比如说你不可能用尺子去量体重。
6、测验的信度:同一个测量(或相等的两个、多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测两次或多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7、测验的难度就是指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8、教学策略是指为达到某种预测的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主要有: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9、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10、教学活动的本质: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认识过程具有特殊性(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11、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2)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12、教学过程的结构(1)产生学习动机-启发(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学生练习复习(4)运用知识-教学实践活动(5)检查知识-教师检查,学生自查
13、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4、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15、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6、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7、上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18、课的一般结构(主要指综合课的主要环节)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19、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导生制、特朗普制
第九章 德育
复习重点、概念:德育、德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过程、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德育过程的规律、中学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常见考查要点
1、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通过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3、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革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作出规定。
4、德育的具体内容:
(1)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2)思想教育:人生观、世界观、革命理想、革命传统、劳动纪律教育等(3)道德教育道德知识、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等)(4)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5、德育过程的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知、情、意、行是基本要素。
一般顺序: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和培养品德行为 特殊情况:可以有不同开端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9、德育的途径: 政治课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基本途径);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德育基本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11、当代西方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
(一)认知模式(重知):代表人物:皮亚杰(瑞士)、柯尔伯格(美国)
(二)体谅模式(重情):代表人物: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
(三)社会模仿模式(重行):代表人物:美国班杜拉
12、道德认识: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等。
13、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的态度。
14、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
15、道德行为:人在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
复习重点、概念:班级、目标管理、导生制、班级管理的意义及几种模式、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常见考查要点、班级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 等功能。
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的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班级管理的意义(功能):
主要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基本功能: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 重要功能: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常规管理(制度管理);平行管理(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民主管理;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成员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5、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内外各种教育力量6、1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种管理模式。对班级组织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导生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地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除教师外,还为他们配备“导生”,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7、平行教育原则(平行影响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教育,要通过学生集体并影响学生集体;对学生集体进行的教育同时要成为对个体每个成员的教育。
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资料分析和调查研究。
第三篇:江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常见考点(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复习重点、概念:人力资本、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分析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常见考查要点
1、人力资本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以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首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的是舒尔茨。
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但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政治经济制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表明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在马克思看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文化。
6、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7、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8、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相反,传统的教育是金字塔型的等级制的教育。
9、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关系。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生产力。
10、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和教育民主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
11、科技与教育在当今世界被认为视为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
12、学校教育所进行的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高效率的再生产。
13、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1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第三次信息几乎是革命,他的标志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15、学生文化的特征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四篇:【免费】【内部资料】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
【免费】【内部资料】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章节知识考点笔记 第一章
一、教育的概念
考点: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考点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a.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没有形成一定的制度。b.制度化教育
选择: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从17-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近代学校系统。名词解释: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机构,制度化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考点: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的学制产生于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制。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的制度。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社会
a.古代中国:在奴隶社会初期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到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由六门课组成。礼、乐、射、御、书、数。b.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儒家经典,被浓缩为《四书》《五经》。考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 考点:古希腊的两大教育体系: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 法比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强悍的军人,强调军式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2.文艺复兴 3.近代教育
考点: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基础。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考点: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群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的现 代化(简答)?2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空)
一、历史上的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考点: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 教育思想遗产。《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设计了从基 层到中央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 足邋 等”,即循序渐进。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考点: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法国的卢梭对自然性的强调到了使之与现代文明对立的程度,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爱米尔》(1762)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考点:规范教学的建立通常是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1835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教育学讲授提纲》,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贡献在于 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在教学上形成了 教师中 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的特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考点: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 凯洛夫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教育学》,在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总之,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但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变革不起决定作用。?2 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人力资本理论 舒尔茨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它指的好似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 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 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考点: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教育资本储量是指国家在某一时期内教育支出的总额。?3 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与应用;第三次是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标志。?4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教育与文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界说
考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2.学校文化的特征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物质化有二中表达方式:一,学校环境文化 二,设施文化
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
一、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规章制度,三,角色规范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学校的精神文化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一、认知成分;
二、情感成分;
三、价值成分;
四、理想成分
考点: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三)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的特征:1.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2.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概念:个人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像 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2.外铄论(考点)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个体身心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的个别差异性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做遗传素质。2.遗传素质的意义: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c.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的概念: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2.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a.环境对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b.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c.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
学校对个体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遗存的社会条件,去发挥它的作用,也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去任意决定人的发展。·4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考点:初中生:
13、14--
16、17岁,处在少年时期,心理学家将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里断乳期”。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2.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的作用: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考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普通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
?2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础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3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意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涵:(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知识的学习成为手段,成为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辨析)第五章 学生与老师 ?1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事教育的课题。(辨析)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了儿童的身份和法律地位,体现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原则;无歧视原则。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2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1.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条件。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3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六章 课程 ?课程概述
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选择、填空)课程概念又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综合及进程安排 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过,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1.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以及结论的得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作,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2.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问答题:学校课程以及开发形式:
所谓学校课程实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的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学校课程的开发可分为新编、改编、选择和单项活动设计等。
三、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能接受性 4.课程理论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知道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课程设计
一、什么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二、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课程设计)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育计划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2.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一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3.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文本部分。?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
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评价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2.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该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背景、输入、过程、成果(CIPP)评价模式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a.背景评价 b.输入评价 c.过程评价 d.成果评价 第七章 教学(上)?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的统一活动。
二、教学的意义
三、教学的任务(简答)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如何认识教学过程的实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1.简介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辨析: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时间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不尽相同,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简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为什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学记》中总结“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都属于教学原则的范围。2.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进行案例分析
二、教学方法
1.概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c.学生特点 d.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e.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谈话法 第八章 教学(下)?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备课:包括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课题计划 c.课时计划
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项目: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二、上课
1.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单一课 综合课
根据教学任务划分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2)课的结构: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考点)2.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5)气氛热烈
三、作业检查与批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的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了结果。
?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未为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程固定的班级,根据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是随着大机器生产的发展而出现的。
1632年,捷克著名教育家夸梅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做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背景设立的京师同文馆。直到现在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a.有利于经济有效的,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d.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离;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因材施教。3.分纲教学制
一般可分为两类: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教学策略 1.对教学策略的理解
教学策略是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a.综合性 b.可操作性 c.灵活性
二、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可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第九章 德育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一、德育的概念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简答)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三、德育目标
四、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 2.思想教育 3.心理健康教育 4.道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a.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b.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c.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辅导。?德育过程
一、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进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发展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 1.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要素组成的。2.德育过程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a.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 b.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
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填空)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做德育过程的基础。
a.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简答)b.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c.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d.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加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一、德育原则:
概念: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e.因材施教原则
二、德育的途径
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三、德育的方法
概念: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总和。2.德育的基本方法:(简答、填空、选择)
a.说服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使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目的性 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3.注意时机 4.以诚待人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使用陶冶法要注意以下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e.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
第五篇:江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见考点第六章 课程
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
http://www.xiexiebang.com
江西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课程’
一、江西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课程’章节复习重点、概念:课程、国家课程、课程评价、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2、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课程实施的结构、课程评价的几种模式和阶段
二、江西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课程’章节常见考查要点
1、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
2、国家课程是指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3、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4、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
5、教学计划是指导与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材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6、教学大纲也叫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斯宾塞。真正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的是赫尔巴特。
9、根据课程任务,可以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拓视野,发展特殊能力;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10、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展开的过程。
11、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13、课程文件 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14、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5、课程安排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16、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17、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如:合作学习模式 ;发现式学习模式;范例教学模式 ;巴特勒的自主学习模式;自学──辅导式;传递──接受式。
18、中小学的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
19、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20、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课程
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
http://www.xiexiebang.com
评价的基本阶段有: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
21、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是: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22、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操作性。23、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作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当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整体框架。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4、我国新课程改革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为主,初中阶段设置综合与分科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为主,开设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