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看浪花1教案 西师大版
看浪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
2.了解大海,想像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大海、海岸、海滩的图片或录像,有条件的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火山的资料。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大海。教学设计
一、放映录像,激趣引入
1.放映有关大海的录像或者出示挂图。
2.同时播放欢快优美的音乐,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二、配乐范读,图文结合
1.在音乐和图像的背景下,教师范读全诗。
2.孩子们听教师范读,随文展开丰富的想像,初步感知全文。
3.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有诗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
2.把自己不大明白的地方找出来,多读几遍,看能否弄明白。
3.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和同桌议论一下,看能不能弄懂。
四、再读课文,师生共同解疑
1.按自己的理解全班朗读课文。
2.提出同桌没有弄明白的地方。
3.教师和同学共同理解不明白的地方。
4.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读这些诗节。
五、美读美悟,展开想像
1.教师配上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领略诗歌美好的意境。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进入陶醉的境地,然后,启发他们自由想像。
3.把自己的想像说给大家听,教师要及时地给以评价和鼓励。
六、评比激励,朗读训练
1.以各种方式开展朗读,同学进行评价。
2.以评价为契机,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3.再次美读全诗。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风1教案 西师大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会认字,会写“在、也、风、走”4个生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难点2从读中领悟风来了,周围的情况。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引入课题。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
边播放动画课件,教师边口述谜面: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云朵见它让路。
2.指名说谜底。(风)
3.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指名见过风的同学说说风是怎样的。)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风》。板书课题,7、风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想知道风是怎样的吗?(想)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微风轻轻地吹着的树林去吧!不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这些生字宝宝呀,真淘气,它们都藏到课文里面去了,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给会认字和会写字分别标上“○”和“△”,再反复拼读或直呼。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最快。
4.看到一列列火车开得这么快,生字宝宝高兴得连帽子也摘掉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播放动画课件,去掉拼音的生字宝宝(即贴着生字的小动物)蹦蹦跳跳地走过来。当走到屏幕中间时,就说:“你认识我吗?”(让学生齐认读)
5.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6.四人小组轮着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评一评,读得好在哪里,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读好的。
7.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错的地方。
8.屏幕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
9.指名读去掉拼音的课文,读错字音要及时出示拼音让学生再读。
10.小结,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行,几句。(告诉学生前四行是一节,后四行是一节,课文共有两节。)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风来了?
3.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听沙沙
看点头风来了
4.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小秘密:其实,老师也没有见过风,谁也没有见过风,但只要听到树叶沙沙的响声,或者看到树枝摆动了,就知道风来了。
5.播放动画课件,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风来了,周围的情况。
6.风儿真的会跟树说话吗?那课文里面为什么说:“那是风儿在跟树说话”呢?(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告诉学生这是把风和树当作人来写的一种手法。)
课文里还有什么地方用这种手法写的吗?找找看。
7.四人小组讨论:联系自己平时的体验,还可以怎么知道起风了?(讨论后,指名学生说。)
8.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把这些句子读好。
9.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10.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游戏:找朋友。指名九个同学站出来,发给拼音卡片,把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发给下面的一些学生,全班边拍掌边唱《找朋友》,拿字卡的学生边唱边跳出来,找到朋友后敬个礼、握握手,把字卡放到拼音卡的下面。最后,师生检查找的朋友对不对,再读一读。
2.游戏:拼动物图。出示课件:点击九个生词拼出小白兔图案,读错的纠正后再点击。
五、汇报收获,布置作业。
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然后由小组长汇报收获情况。
2.师:风虽然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从有形的事物中感受到它的存在。课后,请同学们画一画风,通过画一些景物来表现出风的到来。
[板书设计]
7、风
听
沙沙
看
点头
风来了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主要指导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悟、理解;正确书写4个会写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在、也、风、走”4个生字,学会新笔画,横折斜钩(乙)。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
二、内容分析
《风》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为从读中领悟风来后周围环境的变化。《风》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描绘的是微风吹动之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朗朗上口,富有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虽然他们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到不少关于风的知识,能通过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和自己身体的感觉发现风的存在。但是,若要让他们明确地说出风是什么样子的,又感到很难用语言描述,因为风是摸不着、抓不到、无形、无色的。这就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直观形象的可视性资料,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让风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逐步清晰、鲜活起来。
四、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微风习习的大自然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想象,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情感体验。以此为跳板指导学生的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续编小诗、画风、课外阅读古诗《风》三种不同的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发现自然界中风的足迹,加强语言的感受和积累。
五、教与学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引出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可是,我刚进教室,它却一溜烟儿跑得无影无踪了。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出示课件),瞧,它正和红旗打招呼呢!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听,呼呼,它和风车玩起了转圈圈的游戏。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书:风)齐读课题。
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感受风的调皮、可爱,确立朗读基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既然大家那么喜欢它,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微风轻轻吹着的树林,去和它交朋友吧!不过,我们首先要过生字宝宝这一关。这些小淘气都藏到课文里面去了,你们能找到它们吗?
1.自由读课文,标出会认和会写字,再反复拼读几遍。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看谁认得快,读得准。
3.开火车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卡片,看哪一列火车开得最快。
4.生字宝宝听到大家读得那么认真,高兴地把小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自由试读→抢读→齐读)。
5.生字宝宝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玩捉迷藏,悄悄地躲进课文中去,赶紧找一找,它们藏到哪去了?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看谁最先读通顺,读准确、读熟练。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现在老师想听一听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在课文里藏得太久了,它说要请细心的小朋友去找它做游戏呢,你想当那个幸运的小朋友吗?听老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
4.师小结:风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从树叶沙沙响,树枝点头感觉到了。风来了,我们有什么感觉?(学生:“微风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5.你最喜欢哪一小节描写的风,美美地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
(1)我喜欢第一小节的风
①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说说为什么。想象:风儿在和树叶说什么悄悄话呀?
②多讨人喜欢的风娃娃呀,小树叶喜欢它,我们也都喜欢它。谁来把自己的体会通过读体现出来?生读,互相评价。
(2)我喜欢第二小节的风
①生读第二小节,你们觉得读得怎么样?你给他提什么建议?树枝在微微点头,怎样才能读好?
②你们现在变成了这片树林,风儿轻轻吹来,师边用手势做出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么做?又有什么感受?(理解风大了些)。若生答不出,师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同学表演,然后交换角色。
6.小朋友,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地读一读全诗吧!
7.还想再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四、拓展训练
咦!风娃娃又跑哪儿去了?这次,想找它可没那么容易了。不过,它告诉我几个找它的办法。(课件出示)。
1.如果你喜欢写,就拿出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里?
2.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笔,画出我藏在哪里?(画在书后2题中)。
3.如果你喜欢读,就读一读《风》这首古诗,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五、汇报收获:
四人小组互说这节课自己的收获,互相评价各自的表现。
板书:
风
听
树叶
沙沙
看
树枝
点头 风来了
教学反思:
在《风》一课的教学中,我感到自己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充分利用了课文这一载体作为教学的发散点,把学习的范围向更深更广的范围拓展。最后一个环节的拓展训练中,孩子们变成了小诗人、小画家、朗诵家,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并且,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后来,我又让孩子们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描写“风”的诗歌,或者搜集“风”的图片资料、知识简介,并把它筛选、归类,举办一个交流会,把学生带进了关于“风”的知识海洋,实现了教学的自主性和拓展性。
学生成果展示:
自编的小诗《风》: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云儿纷纷让路,那是风儿在跑步。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小树轻轻招手,那是风儿在和它打招呼。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瞧头发飘起来了,那是风儿在帮我们梳辫子。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身上的衣裙飘起来了,那是风儿在拥抱我们。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风车在轻快地转动着,那是风儿在和我们做游戏呢。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国旗轻轻飘动,那是风儿来参加我们的升旗仪式了。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湖面泛起了波纹,那是风儿在画画了。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雨丝斜着飞落下来,那是风儿在跳舞。
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那是风儿在散步。你没见过风,我也没见过风。
你看书页自己在翻动,那是风儿在读书了。
第三篇:(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浪花1
《浪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虾”字认识虫子旁。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通过理解词句,结合画面促进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虾”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句子,能够想象当时的画面,体会浪花给我带 来的欢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放录音,听这是什么声音?(大海的声音)“浪花”
(板书课题)
5、浪花,它可是个淘气的娃娃,到底怎么调皮呢?请大家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注意听每个字的读音,听老师的读书语气。)
2、学生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不多字,不少字。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一下读书的情况,这些字词你能读准吗?出示词语卡片:雪白、贝壳、沙滩、轻轻的、悄悄地、脚丫、淘气。
三.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此时最想说什么? 估计:哈哈真可笑,我真喜欢浪花。对策:为什么这样说?
估计:依据课文内容,它还会逗我玩呢。我有问题:浪花有眼睛,有脚吗? 对策:你们说呢?
师:看来,作者把他当成小孩来写的,这样我们读起来更有意思。估计:海边真美,我也想去。(引导看图)
师:这么有意思的浪花这么美丽的海边,把我们深深的吸引了。大家快带着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自由的读——互相评读——展示读——男女朗读比赛。
出示:我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看见了,迈着()步子,()我的小脚丫。(“轻轻的”“悄悄地”)这都是说谁的?
(3)怎样才叫做“轻轻地走来了”请一个同学来示范一下
师:浪花卷上沙滩的声音很小很小,而且,他还轻轻地弄到了我的小脚丫,要是有人轻轻的挠你的小脚丫,你会感觉怎样?(痒痒)如果不停的挠,你会笑得怎样?(4)读这句话,读出浪花的“悄悄”,“笑得眼泪都流出来”的感觉。过渡:一会儿,这个淘气的小家伙又来了。
1、指名读第二段。
2、指名读第一句。浪花是怎样来呀? 估计:唱着笑着
对策: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问:谁能作做“捧”的动作?她捧来怎样的贝壳?怎样的小虾?
指导“虾”字
1、认识虫子旁
2、介绍他是形声字用“下”这部分记他的声,用“虫”是一种动物。指导在田格中书写。
3、独立的写 两个人 对比读读看谁读的好。
师:看,浪花送她的礼物太多了,小女孩兴奋地说了什么呀?指导注意“装不下啦”向上扬。男女生比赛读
3、咱们一块带着动作背一背好吗? 边表演边背——大家一起背——指生背
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提问引导: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好像的娃娃 提问:为什么说是“一群群”,说明什么? 估计:有很多浪花
你能说一句“——像——”的句子吗?如:月亮像小船。
三、通读全文指导背诵。
和老师一块整理全文的写作顺序:先写了什么——第二段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师生共同表演背
2、和同桌一起背诵
3、检查优等生背
4、帮助同桌背诵5汇报背的情况
五、总结:学完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最想对浪花说什么?或你此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板书:浪花
(轻轻的)步子
雪白的贝壳
青青的小虾
淘气的娃娃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热闹的菜地1教案 西师大版
热闹的菜地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儿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各种蔬菜的颜色、形状和生长特点,内容浅显易懂,便于孩子们掌握。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生字都是常用字,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认字,在读中习字。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丰收的喜悦,体会劳动的愉快。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儿歌,学会本课生字。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朗读录音。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条谜语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猜一猜吗?
(1)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瓜,紫瓜柄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2)头戴共大圆帽,身住泥中央,有丝不织布,有孔不生虫。
2.茄子和莲藕还有好多伙伴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的名字。
3.蔬菜是生长在哪里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菜地的儿歌——《热闹的菜地》。4.板书课题,大家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2.送生字“回家”。(1)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孩子们,生字娃娃来到了菜地,被这些新鲜的蔬菜给迷住了,它们走迷了路,我们赶快去找找,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2)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见这些生字娃娃就把它们圈起来,给它们一个家,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3)你们喜欢这群生字娃娃吗?愿意和它们交朋友吗?让我们来拼读它们的名字,在心里记住它们吧!(拼读生字卡片)
3.多种形式巩固识字:抽生拼读、小老师教读、齐读。
4.刚才生字娃娃们带着拼音小帽你们认识,那去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抽生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小声读课文,要求能读通顺。
2.听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些蔬菜?它们分别有些什么特点? 3.同桌同学交流,并在书上勾出蔬菜宝宝的名字。抽生说一说,课文写了哪几种蔬菜?(教师适时板书)
4.这些蔬菜各有什么特点?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在什么地方?教师适时板书,并相机引导学生在书上勾画出表现蔬菜颜色、形状的词语。
5.课文中出现了一个多音字,同学们发现了吗?引导学习多音字“长”。
6.你们觉得这些蔬菜宝宝可爱吗?你最喜欢哪种蔬菜宝宝,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7.你们还认识哪些蔬菜宝宝,再给大家介绍介绍吧!
8.这么多蔬菜宝宝聚在一起,菜地里是不是很热闹呀?让我们再次来到这热闹的菜地里,和这些蔬菜宝宝们来一次亲密接触吧!全班同学美美地读一读课文,读出对蔬菜宝宝的喜爱之情。
四、创设情境,背诵拓展 1.“种”蔬菜。
(1)农民伯伯看见菜地里有这么多蔬菜,他们会怎么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蔬菜丰收的场景吧!
(2)蔬菜宝宝们也来到了我们教室,这儿也有一块空着的菜地,想把它们种上去吗?是啊!劳动是最光荣的,让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农民伯伯们种蔬菜时的愉快心情吧!(3)学生们谈种蔬菜的感受。
2.蔬菜丰收了,农民伯伯们多高兴啊,你们高不高兴呢?那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课文吧!
3.合上书本,教师引读。
4.这么可爱的蔬菜宝宝,这么有韵律感的课文,你们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试着背一背吧!
5.课文会背了,让我们再一起来回顾一下吧!(课件出示问题)
6.蔬菜宝宝们穿着不同的衣服,有着不同的身材,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完成课后第二题吗?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热闹的菜地,认识了许多蔬菜朋友,如果你们能和它们做朋友,就会有更棒的身体。回家把你喜欢的蔬菜宝宝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板书设计:
热闹的菜地
豆角 番茄 茄子 莲藕 丝瓜 辣椒 萝卜 南瓜
第五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达尔文浇花教案 西师大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知识,获得思想启迪。教学应注重读书指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与文本对话,受到人物思想、情怀的感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善于思考与探究的精神。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感悟“好奇心”、“议论”、“探索”、“珍藏”、“胸有成竹”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表达独特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精神。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从达尔文的言行中去感悟他的好奇心、自信心和探究问题的精神。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阅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或阅读有关的故事。
2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或制作课件。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达尔文画像)师:孩子们,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看他是谁?(达尔文。)
板书:达尔文。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大声读画像下的文字,我们共同了解他。
师板书课题:达尔文浇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标出段落序号。
4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学习生字词语,练习说话
1课文中的生字认读情况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检查。
2各种形式认读(或在游戏中认读)。
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读。
(1)试读—抽读—开火车读。
(2)读词语“改变”、“失败”、“探索”、“世界”,并选其中的一个练习说话。
(3)读成语“七嘴八舌”、“胸有成竹”。
(4)在课文中给下面的生字找朋友。
完()肯()败()
玩()便()报()
(5)选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
3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观察怎样记住这些字。
(3)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4)老师特别示范:世、报、玩、便。
(5)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方法一:
1读第一段,思考: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喜欢动植物,喜爱大自然,有爱心,有好奇心。)
2理解“好奇心”。自主读2~3段,思考:达尔文对什么产生了好奇心?他是怎么做的?
方法二:
1朗读小伙伴七嘴八舌议论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句子带着小问号表达好奇。)
2引导用“七嘴八舌”说话。
方法三:
1朗读写达尔文的动作、神情、语言的句子。
试读—同桌相互练习读—思考感悟。(从达尔文的动作、神情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说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达尔文好奇—观察—思考—自信自己能改变花的颜色—实践探索很快乐。)
2分组练习读(感悟达尔文的自信)。
3练习用“胸有成竹”说话。
4想象补充达尔文的话“瞧我的,我给它浇上红水,就会开红花;浇上蓝水,就会开蓝花„„”
方法四:
1读最后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
2理解“珍藏”、“探索”。
3共同探究解决大家不明白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达尔文浇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达尔文的其他故事或成就。
3谈谈自己对周围的什么有好奇心,能提出什么问题。
六、带着生成性问题,走向课外,走向生活
1请孩子们带着提出的问题去探索。
2带着好奇心,再去发现更多的问题。附板书设计:
达尔文浇花
好奇探索学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