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音乐 第六课 今昔歌谣 教案
第六课 今昔歌谣——卖布谣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卖布谣》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能完整演唱歌曲,能感知歌曲的音乐主题,通过音乐感受歌谣所反映的历史状况,勉励学生努力学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能用不同的情绪演唱歌曲,并感受四五拍子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歌曲中变化音的演唱,以及音乐情感的表达。
四、教学用具
钢琴(如有)、多媒体电教设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图文介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
2、通过图文和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新授
1、简单介绍歌曲及作曲家;
2、学唱歌曲,老师带学生唱谱;
3、老师唱谱,学生套词;
4、讲解四五拍子特点,对比三加二与二加三拍子的特点;
5、音乐小知识:变音记号、延音记号、倚音(前倚音、后倚音);
6、学生根据新学知识完整的演唱歌曲,并注意变化音、延音、倚音的演唱;
7、聆听:聆听整首歌曲,并注意歌曲中的细节,感受音乐主题;
8、检验: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六、总结
第二篇:四年级音乐上册第六课教案
第六课 多彩的乡音
(三)一、教学内容:
1、学唱《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
2、欣赏《新货郎》《回娘家》《黄河船夫曲》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初步接触结束音,并能背唱《小小鲤鱼粉红腮》。
2、欣赏《新货郎》、《回娘家》、《黄河船夫曲》,感受并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
3、通过对民间音乐的欣赏,激发学生热爱传统音乐的热情.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浏阳河》《小小鲤鱼粉红腮》两首歌曲,感受不同地域民歌的特点。
2、难点:区分各地区的民间音乐风格。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课前准备:有关地方的民间风情介绍,短片,PPT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唱《浏阳河》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看图导入。
欣赏《又唱浏阳河》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小小鲤鱼粉红腮》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听音乐导入。
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回忆江苏音乐的风格特征,从而引出主题——江苏民歌《小小鲤鱼粉红腮》
(三)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第一遍,学生思考: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2、师生讨论
3、出示谱例,聆听歌曲第二遍,让学生思考:你能找出一样的地方吗?
4、比一比:
聆听歌曲第三遍,学生思考:你能记住哪一句?
5、听听唱唱
教师用钢琴慢速弹奏旋律,学生轻声跟唱,有问题及时解决
6、接龙唱。
A、初听和感受
教师播放录音《新货郎》,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曲调生动活泼、诙谐、风趣。
B、听一听、说一说
再次播放《新货郎》,让学生说说其中的音乐形象。C、演一演
播放《新货郎》,教师带领学生想象新货郎的样子进行表演。D、拓展
引导学生将当时的新农村与现在的新农村做对比,有哪些变化?
2、《回娘家》 A、听听、想想
播放《回娘家》,让学生听听歌曲的内容和情绪。B、教师介绍河北民歌的特点:朴实、清新 C、说一说
教师介绍河北的民间风情 D、听听、比比
比较东北民歌《新货郎》与河北民歌《回娘家》这两首歌曲在风格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黄河船夫曲》
A、播放《黄河船夫曲》,介绍陕西民歌的特点(豪放、粗狂、高亢、质朴)
第三篇: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第六课
6《北京的春节》
第一课时
3月15日 第三周 周二 总第11 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
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3月15日 第三周 周二 总第11 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2.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引导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
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板书设计:
北京的春节—独特的民俗文化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热闹 喜庆 团圆 祥和
第四篇:动画片的今昔教案
第12课 动画片的今昔
年级:六年级 课时:2课时 授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画片名称。知道动画片中的形象是怎样动起来的。
2、能制作一组简单的动画,能运用本课学习的有关动画和审美、技术等知识评价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动画片的发展过程,能说出3部-4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动画片。
2、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动起来的。教学难点:
运用本课学习的相关知识,评述一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教学准备:课件、教材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二、新课导入: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动画片,用艺术的眼光去感受它、了解它。
三、讲授新课:
1、深入认识我国的经典动画片。欣赏1:
思考:(1)、你知道这部动画片的名字么?
(2)、片中的画面是用什么绘画方法表现的? •(3)、猜猜片中的形象是来自那位画家的绘画作品? 评述:《小蝌蚪找妈妈》
1、这是一部中国著名的水墨动画片。
2、提取中国著名国画家齐白石作品笔下的形象通过国画的方法进行绘制。
3、教育意义:通过小蝌蚪们寻找妈妈的故事,了解青蛙成长过程的同时,更要明白,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坚持不懈。
欣赏2:
思考:
1、这部动画在形象、色彩方面有什么特点?
2、你知道它取材于哪么?它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评述:《九色鹿》
1、这部动画取材于敦煌莫高窟257洞内壁画《鹿王本生》佛教故事改编。
2、这部动画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简洁、生动,较为逼真,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
3、它告诉人们做人千万不能见利忘义、忘恩负义,否则必将受到惩罚。欣赏3: 思考:
1、这部动画是采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2、看完这种形式的动画给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评述:《阿凡提》
1、这是一部木偶动画。故事根据流传于新疆民间的《阿凡提故事》改编。
2、木偶动画通常给人一种新颖独特的感受,其造型逼真富有立体感,能够更生动的表现故事情节。
这些优秀作品陪伴一代人度过了童年。剪纸、水墨、木偶等多种表现形式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而且使国产动画片在技术上逐渐走向成熟。
2、介绍动画片的历史:
第一部动画片——有声动画片——彩色动画片——精美、造型夸张的动画片——三维动画片
3、学习动画是如何动起来的:
把角色的每个个动作分解成若干个逐渐变化的动作,画出一张张不动的但逐渐变化着动作或形态的画面,用逐格摄影机一张张拍下来,然后以每秒24格的速度连续放映,这样画面便动起来了。
4、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六格动画。
四、学生作业
选择喜欢题材,制作一幅简单的六格动画。
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后拓展
写一篇小文章,谈谈你对当今动画片的认识。
第二课时
1、欣赏动画片《骄傲的将军》。
2、观后,学生对《骄傲的将军》进行简要评述。
3、完成作业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音乐第六课小精灵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七课 《小精灵》教案 方城县厚德学校体音美备课组
崔媛媛
一、教学内容:
1、表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聆听《小青蛙》
3、聆听《野蜂飞舞》
4、表演《小蜻蜓》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小青蛙》、《野蜂飞舞》,表演唱《小青蛙找家》、《小蜻蜓》,感受民族乐器、西洋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范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开始和结束。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地为歌曲伴奏。
4、能按节奏创编歌词。
5、聆听《野蜂飞舞》,想象音乐中所表现的野蜂飞舞的形象,能用线条动作声音等表现自己听后的印象。
三、教材分析:
1、二胡齐奏《小青蛙》
由徐仪作曲,乐曲取材于山东菏泽地区的一首民间儿歌《花蛤蟆》。它由三个乐句构成,句间句尾都插入了蛤蟆的叫声。
四、五度跳进的旋律型,“XX X ”的节奏型和句尾的蛤蟆叫构成了这一句的基本轮廓把儿童们争着数蛤蟆的形象表现出来。基本采用了《花蛤蟆》第一句的材料加以器乐化发展成为16小节的两个乐句。它主要描绘一群可爱的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里尽情地唱歌跳舞,生动而活泼,乐曲地二部分也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它以紧张而快速的二胡拨弦把人们带入夜色茫茫地田野。这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然而,小青蛙们却仍在愉快地玩耍。雨下越大小青蛙并没有被暴风雨所吓倒他们时而游入水中,时而蹦入田埂,玩的可起劲了……雨过天晴,渐地云雾散开,一声鸣叫,划破长空。大地苏醒小青蛙们又唱又跳把喜悦的歌声传遍四方。随乐曲渐弱,小青蛙远去,单依然在唱歌,欢舞……
2、管弦乐《野蜂飞舞》
《野蜂飞舞》是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于1900年创作。原歌
剧《萨丹王的故事》中的一首管弦乐幕间曲。歌剧的脚本取材于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同名童话诗。歌剧
故事写的是:萨丹王出征在外,皇后生下王子。但王后的姐姐出于嫉妒,给沙皇写信污蔑皇后生的是怪胎。萨丹王听信谗言,下令将皇后和王子装入木桶投进大海。后木桶被海水冲上荒岛,母子死里逃生。王子长大后无意中从鹰爪下救出了魔法变成天鹅的公主。公主为了报答王子,帮助王子变成一只野蜂,跟随商船飞跃大海,回到皇宫去报仇。在船主的帮助下,王子最终实现了目标,战胜了恶人,使萨丹王终于醒悟,接回了皇后。全家团聚,王子和公主结为终生伴侣。本首乐曲表现王子变成野蜂急切的想飞到宫中归心似箭的心情。
音乐具有无穷的体裁特征,连续16分音符的半音级进的滑行音调,形象地模仿了野蜂飞舞嗡嗡叫声,曲调忽高忽低,音量时强时弱,既表现了野蜂盘旋飞舞,又表现了王子归心似箭的心情。
3、歌曲《小青蛙找家》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有四个乐句构成,一段体,2/4拍,五声宫调式。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做前奏,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跳叫叫的焦急心态。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塑造
了小青蛙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
4、歌曲《小蜻蜓》
《小蜻蜓》是一首抒情优美的儿童歌曲,3/4拍,五声F宫调式,四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以舒展的节奏,流畅起伏的旋律,诉说了小蜻蜓飞来飞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演唱并表演《小青蛙找家》;
2、歌词创编。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3、能随音乐创编歌词。
教学重难点:演唱歌曲时能够较好的表现出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琴、场景布置、蓓蕾评价牌、动物卡片
课时数:1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来,闭上眼睛。(多媒体演示动物王国的场景)
2、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儿就是快乐的“动物王国”,小动物们生活在这里,可幸福了。你们听,谁来了?
(多媒体播放音乐,让学生根据音乐说出动物的名字,并模仿动作)
3、(多媒体演示青蛙)
师:咦,小青蛙怎么这么着急的跑出来了?原来他有一件高兴的事情想早点告诉小朋友。你们听!
(多媒体演示《小青蛙与暴风雨作斗争》)
师:小青蛙们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本领,终于战胜了暴风雨,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4、师:可是,在与暴风雨作斗争时,有几只小青蛙迷路了,还没回到家。这可怎么办哪?
师:大家都很关心小青蛙。别着急,老师帮小青蛙编了一首歌,只要大家都会唱了,小青蛙们听到了,就能找到家了。
(多媒体演示歌曲动画)
二、学习歌曲
1、师:你们看到了谁?(……)那么这几只小青蛙在做什么呢?(……)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完整的歌词)
师:小朋友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小青蛙找家》吧!(出示课题)
2、师:让我们来跟着音乐一起说。
(师生共同随音乐朗读一遍歌词)
师:真好,下面我们来个比赛。
(分组说“跳跳、呱呱”)
3、师:我们和小青蛙一起轻轻地唱一唱吧。(师生共同轻声唱歌)
教师指导演唱两处歌词的感情,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表现好的发给头饰。
4、师: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让我们拍着手和小青蛙再唱一遍吧!
5、师:唱得真好,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咱们一起来表演,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6、师:真好听!刚才老师发现有几只小青蛙已经做好准备了。来!戴头饰的小青蛙待会儿和老师一起表演,好吗?
三、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多媒体演示)
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 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轻轻地把他们请出来吧。
(请组长举起头饰,教师介绍哪里是动物的家)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轻轻地送小动物回家吧。
(听音乐让学生轻轻地坐到动物小组)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
(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师:时间到了,小朋友们都编好了吗?
(请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你们觉得他们演的怎样,轻轻商量一下,要不要为他们举起我们的蓓蕾呢?
四、小结
1、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
(学生随着音乐,唱着自编的歌,带着小动物们离开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和结束。
2、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创编歌谣。
教学上限:
1、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创编歌谣。
2、参与、创编
教学下限:
1、学会演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2、感受歌曲的活泼,并能随音乐表演。
教学准备:
节奏乐器、纸工青蛙
教学过程:
一、听《小蜻蜓》歌曲随歌曲律动进教室。
1、表演小蜻蜓感受歌曲的优美进入情景。
二、导入
1、告诉学生今天有位小客人来我们这里做客,展示青蛙卡通动画形象及叫声,请学生和小青蛙问声好!(出示节奏)
XX XX │ X X │ XX XX │ X X ‖
欢迎 小青 蛙 呱 欢迎 小青 蛙 呱
按节奏念欢迎词。(加上拍手)
2、小青蛙看见朋友们那么热情它想念一首儿歌:
X X | X X | X X | X X | XX X |
跳 跳 呱 呱 跳 跳 呱 呱 跳跳 跳
XX X | XX X | XX X |
呱呱 呱 跳跳 跳 呱呱 呱
请学生模仿读歌谣。并可以边做动作边念。(注意节奏)
3、你能编一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歌谣吗?如:“跑跑、喵喵”等。
三、学唱歌曲
1、故事导入:有几只可爱的小青蛙,贪玩迷了路,心里很着急,一路上边跳边叫着,真想快点回家去,最后他们找到家了吗?让我们一起听听小青蛙的故事。(聆听歌曲范唱1)
2、今天小青蛙想请你们帮忙,请小朋友们赶快学会这首歌唱唱一唱,你们的歌声能帮助小青蛙妈妈听见,让小青蛙找到自己的家。
3、听歌曲,学生拍手。(范唱2)
4、展示歌词,学习按节奏读歌词。
5、启发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伴奏2)
6、模仿青蛙的动作表演,启发学生自编动作表演。(伴奏2)
四、游戏
学生分组,自由组合,一组学生围成圆圈,扮演“小青蛙的家”,另一组扮演“迷路的小青蛙”,还有的扮演回家路上的景物如小草、小桥等。音乐开始,“小青蛙”按节奏自由地做青蛙的动作,“家”的学生用节奏乐器敲节奏。唱到最后一句“小青蛙回到了家”时,“小青蛙”跳到一个学生面前,“家”的学生和“小青蛙”交换位置。音乐起,游戏又开始。
五、编创歌曲。
1、师:听到小青蛙美妙的歌声,小动物们都来了。师:他们也想有一首自己的歌,你们能帮他们编一首这样的歌吗?
师:有一只小鸟已经飞到了老师的身边,所以我给他编了一首《小黄鸟找家》。听!(教师范唱伴奏1)
师:其他的小动物们早已来到了你们身边。请你们也给他们编一首歌吧。(伴奏2)
2、师:你们真棒!现在就你们为小动物们编歌吧。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们最团结、最聪明,编出的歌曲最好听。(学生分组编创,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以各种形式表演、汇报
师:今天,我们不仅帮小青蛙找到了家,还帮助动物王国的许多小动物都编出了好听的歌。现在就让咱们唱着动听的歌,带着小动物们一起,回到咱们的班级,咱们在学校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