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故事》教学案例与反思(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3 21:5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家的故事》教学案例与反思(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家的故事》教学案例与反思(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我家的故事》教学案例与反思(写写帮推荐)

我的一家

--------《我家的故事》教学案例与反思 曾店镇桃花山小学

曾丽丽、陈波

[教学目标] 1.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体会家庭成员的亲情。2.回忆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家庭故事并了解家庭生活礼仪。3.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父母和长辈的关爱,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教学难点]

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体会父母为家庭幸福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我的家庭真可爱》歌曲及歌词。

2.教师和学生收集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小物品带进课堂,并了解物品的特殊意义。[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

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中《我的一家》主题的第二个话题。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讲述家庭故事来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我们知道,家庭是学生的港湾,是学生的摇篮,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现阶段的孩子越来越娇贵,他们理所当然的接受父母的爱,却很少能够想到父母的艰辛。,更谈不上会想着回报父母。面对这样的普遍现象,我们不能一直用一个空洞的“爱”字来告诉他们父母是爱你的。必须用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打动学生,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到家庭的幸福和父母的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的理解和感恩。

本课我主要设计四个环节来呈现课文内容:1.播放家庭歌曲渲染气氛;2.给课本的四幅图各配一个温馨的故事;3.展示自己的小物品并讲述其背后的故事;4.真情告白,把自己这节课的感想和想对父母说的真心话以及今后的打算怎么对父母。使学生通过一个个的活动,从思想上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本课题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引出主题。

(播放歌曲《我的家庭真可爱》)。

“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详,兄弟姐妹都和气,父亲母亲都健康。”无论你走多远,家永远是你驻足的港湾,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家都会有一些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开个故事会吧(板书“我家的故事”)。

设计意图:充分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渲染气氛,使学生快速的进入文本,进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讲述故事,感受亲情。

家,是我和家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故事,有欢乐,有悲伤,有激动,有烦恼,它们都是令人难忘的。把全班分为四组,每组派一位代表抽一张卡片,给抽到的图片配上一个故事,各组的讨论时间为2分钟。

1.图一汇报:爷爷七十大寿,我们全家团聚在一起,可热闹啦。(把图一粘在黑板上)

学生配故事,师评价并总结:全家团聚在一起是如此的可贵,老人家最大的幸福就是全家团聚在一起,身边天天有小孩围在身边玩啊闹啊。

2.图二汇报:妈妈总是很细心的照顾奶奶。(把图二粘在黑板上)学生配故事,师评价并总结:这个画面是不是很温馨啊?父母辛苦地供你们读书,等你的父母年纪大了,也希望你们能这么孝顺父母。

3.图三汇报:妈妈,这是爸爸给你的礼物。(把图三粘在黑板上)学生配故事,师评价并总结:你们就是父母的开心果,父母有时候遇到不开心,可是看到你就心情好起来了,你们能够化解父母矛盾,真了不起。

4.图四汇报:周末时,全家卡拉OK比赛。(把图四粘在黑板上)学生配故事,师评价并总结:太温馨和谐了,家庭总是充满乐趣。在这样的家庭,你还能说不幸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将图片故事,初步感受亲情。

三、展示物品,体会真情。

1.学生展示出自己带来的小物品,并且说说这个小物品背后的家庭故事。(板书“小物品,忆故事”)

2.教师示范:老师先来一个(拿出一本相册),这是我从小到大的照片,里面记录了我的成长故事,瞧,里面有我因为和弟弟争吃的不高兴的样子,有我因为考差了怕爸爸骂时着急的样子,有爸爸给我过生日时开心的样子,有妈妈给我买了一条裙子满足的样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有笑有泪,回忆起来却是满满的幸福。你们是否和老师一样呢?

2.学生讲述小物品背后的故事(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分别进行点评。)

3.老师总结:今天的故事会真成功,同学们都把各自的家庭故事分享给了大家,我们的故事因人而异,但父母对我们的爱都是无私的,我们的家庭是幸福的,我们的成长是快乐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呢?(引出下个环节)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进一步来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真情,亲身体验的事情会触动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

四、答记者问,真情告白。

1.争当小记者。

老师现在想当一回记者,希望各个同学能当我的嘉宾。回答我的提问。

采访开始,教师示范采访。

问题:(1)爸爸妈妈记得你的生日吗?你记得爸爸妈妈生日吗?

(2)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你平时怎么表达你对爸爸妈妈的爱?

(3)你心情不好时爸爸妈妈怎么哄你,爸爸妈妈心情不好时你是怎么做的?

2.叫学生谁争当小记者,到我这里领一个记者证,来采访其他嘉宾。时间为5分钟。

3.说句心里话。(板书“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或者想对自己的父母说的话(播放歌曲《我的家庭真可爱》)。例:1)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2)爸爸妈妈,我会给你们过一个生日。

3)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

4)我以前太任性,做的不够好,以后我一定体谅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4.教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非常好,我相信以后再也不会抱怨自己的爸爸又因为你回家晚了着急而跟你发脾气,再也不会因为妈妈唠叨你衣服穿太少而觉得烦透了,再也不会因为弟弟妹妹多了一个玩具而跟他(她)争抢。大家仿佛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又懂事了不少。只有我们用心体会,家里满满的都是爱。

设计意图:通过记者采访的方式,让同学们之间相互对话,更加自如和随意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说心里话,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五、布置作业。

学生回家做点事情,比如洗脚、洗碗、洗衣服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行动去爱父母。[板书设计]

我家的故事

故事会:

答记者问: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我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得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实践,学生相互之间有比赛类的竞争,也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多一些,让课堂活跃起来。同时针对这节课的主题,不是一味的“教”,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感受,在整节课的过程中随时注意课堂的生成,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达到真正的情感的升华,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篇:《我家的故事》教学反思

《我家的故事》教学反思

奉化市尚田镇校汪梁峰

本课教学环节清晰,目标明确,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根据三个目标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名字的故事和第二环节照片的故事,以实现学生了解家里的喜和乐为目标,活动安排多样,故事内容丰富。名字的故事的落脚点还要在家人的关爱。如果让学生动起来告诉朋友,自己名字里的幸福,让幸福感充满整个教室,课堂气氛就更轻松、快乐了。看图说故事时,追问:你们家有没有这样的事情?途中孩子和生活中的自己进行连接,实际指导意义会更强。第三环节幸福大检测旨在通过幸福指数大调查来突破教学难点,了解家人的烦心事,体会家人的辛苦,明白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这一环节中视频选择参考助教方案,通过视频对比,冲击学生的视觉和感官,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幸福,如果能将两则视频进行对比,让学生走进这两个故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那个家庭?为什么?如果你是第二个家庭里的孩子,你会怎么样?感受不开心时,追问那爸爸妈妈也是为了赚钱啊?再通过父母的一封信、一段录音,从而明白家人为这个家的辛苦付出,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大人,教学目标的落实就会更到位。结合自己的家,给自己的家的幸福打打分,从而找出问题所在,再一起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提升自己家的幸福指数,这样对学生的行为也有了具体的指导。环节设计的不错,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通过采访等方式再深度挖掘一下,效果可能就更上一个高度了。总之,在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待于提高。

第三篇:教学案例与反思

《荷塘月色》 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学校:

习水五中 科目:

语 文 姓名:

叶 红

《荷塘月色》教学案例与教学反思

一、设计背景

语文是色彩缤纷的大花园,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意境深远的图画,令人惊叹不已;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语文中的美无处不在。本设计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解放思想,引导学生全称思考,着力组织,刺激学生的发现欲,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并适时引导学生步入广阔的语文天地,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去感知美,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美,用自己的大脑去欣赏美,用机子的巧笔去学习,去创造令人赏心悦目的美。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入高中学习,从年龄特点上看,学生对自然景物更容易引起心灵的律动。小溪流水潺潺,草地绿茵如毯,花朵含羞绽放,小鸟掠过身边……从心理方面,结合学生实际,扣住学生厌学语言的症结,有意识地引发兴趣,瞄准“多思的年华”认识事物的自我意识,“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在反思中发现、分析、探究、切磋、交流。

针对学生不善于朗读的情况,师生共同设计听说读写的各种学习情景,对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全面的锻炼,师生共同探讨最感兴趣的内容,对接生活,积累经验。当学生在欣赏独具匠心的描写时,可能对文本流露的思想倾向,隐藏的情感,特别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识,学生理解起来还有一定障碍,教学时应通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把握文本的“这一个”。

三、文本分析

《荷塘月色》一开头就说,夜深了,人静了,想起日日经过的荷塘,“总该有另外一副样子吧”。许多同仁把这句忽略过去。觉得这句很平淡,没有什么可讲的。但是,这句挺重要。因为这里就有矛盾可分析。平时的荷塘,是一个样子,是并不值得写的,而今天的“另外一副样子”,才值得写。抓住这一句,不仅仅有利于分析文章,而且便于从中分析出为文之道。要写一处风景,一般的情况,是不值得写的;只有与平常不同的样子才值得写。平时的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路边的树也不知名。“白天里很少人走,夜晚有点怕人”,一点诗意也没有。值得写一写的,是“今天倒好”,一个人来到这里,好像来到“另外一个世界”,作者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许多同行,读到这里,又滑过去了。但是,这里的矛盾的更为明显了,是双重的。从客观世界来说,本来,清华园,就是一个世界,哪来“另外一个世界”?这个矛盾(两个世界)不要放过。另外一个矛盾更不能放过去。那就是“平常的自己”和“超出平常的自己”。“平常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文章中说了,“既爱群居,也爱独处,既爱热闹,也爱冷静”。而现在却只是只爱“独处的妙处”。

四、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3.熟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段。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语言运用的技巧

2.领悟文中作者想暂时忘记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记,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矛盾情绪。

难点:

1.为什么要联想到江南的采莲,为何要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

2.通感的运用

六、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注重积累,从以往的只是结构层次迁移到新的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注重品读,从感性上寻找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第三课时,注重品读、思考。从理性上体悟、分析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PPT配乐播放一组有关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1分钟)

师: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大家看完这些图片,有没有联想到有关描写荷花的诗文呢? PPT: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领略他别有一番滋味的情感。

二、走近作者及时代背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师: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吧,那么老师我想请一两位同学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我再作补充介绍。

PPT: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知道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在哪里的吗?

明确:清华园

PPT:走近背景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汪精卫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整体感知

1.疏通字詞

师:现在大家对《荷塘月色》,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接下来我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准确地读出上面的字词。

PPT:

煤屑(xiè)蓊蓊郁郁(wěng)踱着(duó 点缀(zhuì)

袅娜(niǎo nuó)霎时(shà)脉脉(mò)酣眠(hān)

峭楞楞(qiào léng léng)梵(fàn ē líng)

媛女(yuán)纤腰(xiān)沾裳(cháng)敛裾(liǎn jū)

2.课文朗读 师:大家对本课的字词都把握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要注意其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 3.行踪与心情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画出作者月夜观荷塘的行踪,并对应行踪,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答案。

PPT:

作者行踪:

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回家门

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

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

作者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社会现实,思想是矛盾的、复杂的。反映在这篇课文中,既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四、课文讲解

第1段:

师:刚刚我们已经找出了作者的行踪与心情变化,知道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下面我们将逐段对课文进行分析,我们先来看第1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PPT: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第2段:

师:第1段主要表明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那么第2段主要写什么呢?

PPT: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 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五、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业抽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课文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知,也对文中的第1、2段进行了分析,这节课我们将侧重对文中描写荷塘的段落(第4、5、6段)进行分析。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第3段。

第3段:

PPT:

这段主要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师:第4、5、6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文章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其进行探讨。

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

PPT: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 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PPT: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

奏:如同一位音乐家在演奏。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第6段:荷塘四周PPT:

(1)为什么要写荷塘四周?

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背诵4、5、6自然段。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来路:

感受:自由——(苦闷)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正面)月光 泻—轻柔

色:

青雾:浮、轻纱的梦 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 远山:隐隐约约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0自然段,思考一下“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这个问题。

PPT:

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艺术特色

师:总体来说,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而现在,我们要从文章的艺术特色这个角度,来鉴赏这篇课文。

PPT: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1)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平: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

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

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

例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喜悦)──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不宁静)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

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品味语言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近,“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赢在课堂》中的练习。

板书

情景交融

艺术特色 用词恰当

品味语言 善用叠词 善用修辞(比喻、拟人、通感)

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经常听老师上《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没发现好的使人难忘的好课,自己上来也觉得无趣。一篇如此优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师手里怎么就变样、变味了呢?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1、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2、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3、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4、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的天地大大拓张了,影像、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更是让语文教学左右逢源,于是在《荷塘月色》教学中我也寻觅了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有夏日荷叶荷花,有雨中月下荷花,有特写的荷花,有古诗意境的荷花,现代气息的荷花,还配上了许多古人咏荷之诗句,还有动态的荷叶荷花影像。有清华园朱自清夜游的荷塘,我精选采用了一些用于《荷塘月色》教学中,学生对那精美的图片,鲜活的影像确实很感兴趣,注意力大部分被画面所吸引,结果在《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和鉴赏上反而图片化、浅表化,难以入情入境,体味不出其意境之美,对作者心理的微妙变化,语言的品味也难以披文入情。

第四篇:教学案例与反思

在政治课堂教学片段中寻找生命化教育

哈尔滨市第七十三中学高一政治组

孙建枚

一、教学背景:

“直面教育,直面人生,成全每个富有个性之人的全面发展”将越来越成为以教育为天职、以探索为使命的人们的共同追求。在由知识化教育向生命化教育转变的今天,要让生命化教育焕发出自身的生机与活力,应首先体现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该案例搜集了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若干片段,旨在探索生命化教育在政治课堂中的彰显,做到以人为本。

二、课堂教学实录:

(一)片段一:《银行和金融业》教学片段

在讲述了储蓄、保险等知识后,教师作了这么一个假设。

师:假如大家手头有10万元人民币,你们怎样才能使手中的钱不断增值? 生1:我会把这10 万存入银行;师:存款储蓄既安全又方便,但都存银行利息收入高不高?

生2:相比较股票来说,银行利息太低了。我把这10万元全部拿来买股票。师:股票既有股息又有分红,是比存款储蓄高得多,但高回报就要有高风险。生3:我拿一部分来储蓄,再拿一部分去买股票,这样既安全又能获得高收益。

生4:还要拿出一部分买一份保险,以防范未来。生5:我直接投资,开一间店铺,自己做个小老板。„„

教学反思:本案例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拥有选择权和发言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适当加以点拨,既完成了教学任务让学生有所启发,又给了学生一次思考人生道路的机会,课堂中不时进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发现者、探究者,学生拥有最大的选择权,学习潜能也得到最大的开发。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鼓励、学会倾听、学会等待,这种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才能构成真正的生命化教育。在宽容、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激起自身的积极情感,拥有或寻找一切机会展示个性,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体现到一种做人的全部尊严,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幸福”,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感”、“释放感”。

(二)片段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片段 老师让学生来区别西方议会制与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

学生积极回答:“西方议会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经济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上的。”“西方议会制反映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直接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西方议会制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直接体现。”此时,一位学习困难的学生忧郁地举起了手,教师的目光捕捉到这一情况,立即微笑着叫起了他。这个学生说:“西方议会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教师立即称赞到:“说得很对,若是声音再大些会更好。”

教学反思:上面这个课例,老师没有考虑这个学困生其表述不完整,教学时间被占用,没有因为许多学生想发言而冷落他,而是用体态语言(微笑)鼓励他。当这位学困生终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又用激情的话加以肯定。这些看似与教学内容没有很大的关系,而实质上这正是这些弱势学生的个体生命在课堂上的具体体现,这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尊重、友善、宽容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否获得发展。为此,生命化教育要求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少一些严厉,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冷淡,多一些尊重;少一分压抑与控制,多一分人文关怀。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中,感受到爱和信任,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撞的欣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从而激发出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力量。

(三)片段三:《按客观规律办事》教学片段 教师展示漫画“揠苗新说”。

师:父母含辛茹苦,望子成龙,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我是身有体会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使我们吃尽了大量的、枯燥的训练之苦,失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结果只能是拔苗助长

师:你有感而发,能够切中问题的要害。那大家觉得这些父母错在哪里? 生:心理老师说过“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有不同的心理态特点”,我觉得那些家长的做法违背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师:你真棒!能够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假如你们成了父母,会怎么做?

生:给他自由,他想干什么就赶什么。

师:他想杀人放火,你也不管吗?(学生大笑)

生:老师我明白了,对孩子我们要爱,也要严,关键是怎样把两者结合起来,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就象老师对我们一样。

师:谢谢你对老师的鼓励,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好爸爸。(此时全班同学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教学反思:本课例中老师积极引导每位学生思考,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不是空洞地表扬“好”、“很好”、“你真棒”,而是发自内心的肯定、鼓励和鞭策,而且对每一位的发言都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并迅速地一一作出应对。老师的应答,或致谢,或建议、或点拨,恰当好处。这种交往不只是学习的交流,更是情感的沟通,在这种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和主导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在这种充分的课堂交往中,营造了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师生达到心灵相约,精神交融的境界。

(四)片段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教学

师:请大家举例说明由于人们的需要不同,即具体利益不同,因而对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评价则不同。

生甲:譬如下岗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竞争必然形成优胜劣汰,所以必然有人下岗,但也有人认为“下岗”不应该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

生乙:反腐倡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但仍有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行贿受贿。

生丙:撤乡并镇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但仍有人不赞成,甚至进行各种形式的阻扰。

生丁:我们主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而陈水扁却搞“一边一国论” 生戊:世界大多数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但美国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师:大家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关心社会问题。为什么对下岗、反腐败、改革等问题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

生甲: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利益出发点不同。

生乙:这说明价值观具有多样性。

师:很好,大家的概括能力很强。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

教学反思:本课案例充分体现了教师既给学生自由安全的氛围,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引导、鼓励,使学生自己开拓了一个思维空间。教师没有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老师把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思维去理解问题,按自己的理解去解释社会现象。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舒展了学生的灵性,学生才有对问题创造性的见解。因此,“教育不是执定划一的笔墨,用划一的教材和方法把受教育者加工成划一的标准件,而是尊重受教育者各自独特的天赋、气质、秉性、趣味,以对于他们各自说来最恰当的方式把他们成全为合于他们天性而富有人文教养和创造精神的人。”

三、教学案例之外的感言:

我想,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应作为一个个具体的、无法被其他个体所代替的人而存在,教育行为始终指向具体的每一个人,无论“知识的授受,智慧的开启”最终都是为了“点化或润泽生命”,亦即为了“立人”和对人生命的成全。教育始终不能遗忘和忽略人生命的存在,也因为人生命的独特、丰富、多样,才使得教育变得富有魅力,变得费心和困难。任何教育的探索都永无止境,因而所有的教育行为都需要反躬自问,需要进行价值审视。教育因为对人的肯定和成全才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学校也因为对人的肯定和成全才真正成为人的学校。也正因为指向一个个具体的人,生命化教育才变得既迫切又具有可能性,它本质上又是智慧性和反思性的,是不断生成不断超越自己的。“归还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意识。如何“归还”?还须从关注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尊重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开始,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开始,从相信每一个生命的意义开始,从成全每一个生命发展开始,从创造宽松、和谐、有安全感的教学环境开始,从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开始,从改善与学生的交往方式开始,从改善倾听能力开始,从改善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开始,从改善教学策略开始,从改善对人的敏感、对语言对问题的敏感开始,从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开始„„

第五篇:教学案例与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8》教学案例

仪征市大巷中心小学 涂雪梅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有明确的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这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巨的学习任务。那么教师如何把这一艰巨的任务变成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活动,突破教学难点呢?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识字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轻松愉快 突破难点 教学内容:清、晴、睛、请、蜻、情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字,教材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先用转盘识字的方法给基本字“青”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氵、日、目、忄、虫、讠”转出了“清、晴、睛、请、蜻、情”等一串同类的形声字,列出了6个相应的词语“清洁、晴天、眼睛、请坐、事情、蜻蜓”。

第二部分是相应的儿歌和情境图供学生阅读、观察。图的内容是: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清清的池塘映出了水面上荷叶、荷花、小莲蓬的影子,一只只大眼睛的蜻蜓在池塘上空飞来飞去,正忙着捉蚁虫呢。

第三部分是生字:两条绿线内3个字“蜻、蜓、蚊”只识不写,下面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要求掌握音、形、义,田字格中红色的生字是供学生按笔顺描红的,田字格上面要求认识1个偏旁“忄”(竖心旁)。教学过程:

一、童话中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识字教学又是枯燥的,如果每节课仅仅让他们机械地读写识字,孩子们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也不会好,识字教学会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状况。为了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这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师:(出示青蛙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呀? 生:这是一只青蛙。

生:这是一捉害虫的大青蛙。

师:怎样给它打招呼? 生:(情绪高昂地)大青蛙好!生:大青蛙,你好!欢迎到我们班做客!师:(出示词卡)大青蛙想考考我们二班的小朋友,谁能把它的名字叫出来?(正音:读准后鼻音“青”)

师:读得真好!谁能给青组词说话? 生:(争着举手)我来!青 青草青草在风中跳舞。

生:青菜 妈妈买了许多青菜。

师:听,大青蛙正在夸奖大家呢!生:大青蛙,我们做好朋友吧!师:今天,我们还请来了“青”的几个好朋友(出示有关偏旁)。谁来说说它们的名字?(指名回答;教学:竖心旁)师:“青”见到了这么多小伙伴非常高兴,亲热地和它们一一照了相。(出示不注音的生字:请晴清情蜻睛)师:你认识过它们吗?怎么认识的?如果不认识,你能猜出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跟同桌叫叫他们的名字。(学生自主学习)随想:要让孩子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就要创设孩子喜欢的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就是要引导他们感兴趣的识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孩子很喜欢,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喜欢表现自己,这样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二、自主中识字

每个学期我们都要学习很多汉字,如果一味地读呀些呀,孩子就会厌倦,就不能牢固记住所学的汉字。为让孩子能扎实掌握所学汉字,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出示生字注音的词语:清洁 请坐 晴天 事情 眼睛 蜻蜓)自由读一读,你会发现什么?自由学习。

生:我发现它们的韵母都是后鼻音ing。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是不是这样。(生齐读,体会。)生:它们都有一个“青”字。生:它们都是左右结构。

生:它们都是由一个偏旁加一个“青”字组成的。

师:这六个字为什么要加上不同的偏旁呢?(讨论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师:这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的读音都与右边的“青”有关,意思都与左面的偏旁有关,因此“青”是声旁,偏旁是形旁。像这样一部分表示读音,一部分表示意思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很快记住这些字吗?(学生纷纷举手,说:“我有办法!”“我来说!”„„)

师:别着急,先把你的好办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生:我是这样记的:有日是晴天的晴,有目是眼睛的睛,有水是清洁的清。

师:你的顺口溜编得真有趣!生:我编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水边长着一棵青草。

(语刚说完,就有不少的孩子边举手边抢着说:“是个清水的‘清’字!”)

生: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眼睛的“睛”字,只要把晴天的“晴”字的“日字旁”换成“目字旁”。师:你们的方法真好!【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识字任务有明确的要求:会认 1800个,会写800──1200个,这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艰巨的学习任务。那么教师如何把这一艰巨的任务变成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活动,突破教学难点呢? 我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些识字教学方法,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让汉字“生动形象”些。识字本身是枯燥无味的,而对这样的事物,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让汉字更加“生动形象”些,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具体方法有: 动作识记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示动作的字。如:“蹲”字的字形比较复杂,若要学生做一个蹲下的动作,然后再出示这个字,通过认读加上学生前面做的动作,他们一定记得很牢。同样的方法还适用于趴、推、眨等许多表示动作的字词。图画记忆法

比如:教学“网”,我是这样做的:请学生回忆看到过的网,然后画一画。不一会儿,学生画出了鱼网、蜘蛛网,有的还画出了一个小男孩正坐在电脑前上网。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将这个“网”字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字形联想记忆法

我们的汉字虽说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经过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帮助识记字形。例如:“帘”字,让学生想象:上面的穴宝盖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这个“巾”就像挂在窗户上的布帘,所以这个字是窗帘的帘。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让汉字“有趣”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方法有: 加一加

就是两个或几个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这类字时,相邻的同学就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加法熟记。如教学“好”字,让相邻的学生分别代表“女”和“子”,口中还一边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这种由旧知识引出的新知识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习兴趣也很浓。减一减

就是用合体字减去一个独体字变成一个新字。在教学这类字时,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减法熟记。如教学:“代”字,让相邻两个同学分别代表“袋”和“衣”,边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减衣等于代表的代”。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学得快,记得牢。换一换

偏旁是构成汉字的重要部件,学生掌握了偏旁从一定意义上说就基本知道了这个字的意思。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个优势帮助学生识字呢?可以让学生这样做: 让两个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形近字,采用边说边换位置的方法来帮 助记忆。如教学“线”字,把“线”的绞丝旁换成金字旁,就变 成了“钱”。编顺口溜记忆法

这种方法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很好,经常引导学生编一编识字顺口溜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别,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牛羊吃草,草儿青;吃完喝水,河水清。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妈妈。

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汉字与孩子的生活“更近”些。

利用与小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电视、广告、招牌以及商标等为媒体,引导儿童识字。如:学了“点”字后,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学生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好吃点”的“点”。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货”的“洋”,“张开翅膀”的“张”是“开张大吉”的张。„„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简直是不胜枚举。这样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能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明白“时时处处皆语文”,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识字教学充满乐趣,只要我们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点子,学生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也会随着学生的成长一起成长。

下载《我家的故事》教学案例与反思(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家的故事》教学案例与反思(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数一数》教学案例与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与反思 篇一:教学案例与反思 1、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案例及教学反思教学片段: 把20.256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它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师: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

    教学案例与德育故事

    "Shopping"任务设计 教学内容:Can I help you I want…. How about …. How much …. 在活动之前,教师先要求小组成员制定一个采购计划,明确购物目的,如为开生日晚会,新......

    《草原》教学案例与反思

    《草原》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主题 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历史性交流,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课本多元化的解读。 二、背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课《......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与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3.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重点难点: 懂得“......

    《翠鸟》教学案例与反思

    《翠鸟》教学案例与反思 高闸中心学校郭桥小学 张立琴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也同我一样是同课改一起成长起来的,三年中我用新的理念指导我的教学,他们也在......

    惊弓之鸟教学案例与反思

    《惊弓之鸟》教学案例与反思 [情景说明] 《惊弓之鸟》是一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射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能使天边飞过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从中反映出更羸善......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可能性》教学案例与反思 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中心小学吕其兵 联系方式:0710---6726332 邮政编码:441214 E-mail:lym2005.cs.@163.com 教学内容: 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