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下《语文七色光七》教案
二年级下《语文七色光七》教案
教学目标:
.会根据字的不同读音正确组词语。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和关于刻苦努力方面的名言,并受到启迪和教育。
3.了解徐悲鸿《奔马图》的故事。
4.说说写写自己会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在生活中自觉学习各种本领。
教学重难点:积累成语、名言,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
教学流程:
一、第一项:练
.此项练习共有6个多音字。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2.每个人再写几个自己知道的多音字。
二、第二项:日积月累
.先观察图画,再自己试着独立完成,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2.学生质疑。
3.做“成语火车”的游戏。
4.熟读名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句子的意思,教师适当引导启发。
5.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刻苦努力”的名言、谚语等。
三、第三项:知识窗
先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理解“一洗万古凡马空”。
四、第四项:大家一起来
.引导学生读懂书上的提示。
2.组织学生说一说,再填一填。
第二篇:语文七色光七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2、积累名言,从中受到教育和鞭策。
3、初步了解章回小说。
4、了解民间传统传唱艺术,热爱民间健康的艺术式样。
教学重点难点:
要词句训练中,抓特点,找规律,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找到一本章回小说
教学流程:
一、基础练习
A写出下列词语
第一组的词语小组内四个人共同完成,看哪一组完成的快。
第二组同学自己独立完成B读两组句子,体会每组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要在语境中体会词语的意思
C仿写句子。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描写喜怒哀乐的一种心情。
二、日积月累
1、自读自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小组交流自己的收获
3、说说自己对这三个名人了解。
请学生在小组内熟读这些名言。
互相学习
看谁一口气背的多
三、知识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短文。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篇征文与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小说?这叫什么什么小说。
这样的小说有什么特点?
四:开心一刻
自读这段快板,说说你在什么时候听过这样的快板。你喜欢吗?为什么?
读出这段快板有感觉与韵味,你会读吗?
用课件补充民间传唱艺术,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第三篇:七色光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笔顺规则,并能按照笔顺规则来写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亲人,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笔顺规则。
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与称谓。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流程
一、激趣打开知识窗
1、你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过年?其实过年就是春节,关于春节你知道多少呢?
2、学生自由读“知识窗”。
3、“春节知识大比拼”,看谁了解得更多。
二、了解与亲人的关系
1、我是爷爷的孙子,我是外婆的----------
2、我是爸爸的-----与亲人的关系?
三、与笔顺规则交朋友
1、出示笔顺规则和例字、生练读。
2、按照笔顺规则来写字(小组合作)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哪个小组想的字多。
四、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师讲解。
3、你还知道我国的哪些谚语。
五、传话游戏
1、老师说一句话,传给学生,要求听清楚,传正确,最后一个人公开这句话。
2、学生之间进行传话游戏。
六、送给家人的礼物
1、问家人的出生年、月、日和属相。
2、小组内读一读,介绍自己的填写情况。
3、修改完善生日卡。
七、总结。
第四篇:七色光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日光是由七种色光合成的。2.会做日光的色散与色光的合成实验。3.能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4.感受到光学世界的无穷奥妙。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日光是由七种单色光构成。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彩虹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泡泡液、镜子、水槽、手电筒、喷水壶、水杯、温开水、三棱镜、电池、马达、色盘、空白圆片纸若干 学具准备:水彩笔、胶棒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天上一座桥,没人走没车跑,太阳一出来,它就不见了。课件出示彩虹。
(二)交流生活中的彩虹
1.提问:彩虹漂亮吗?关于彩虹,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的问题可能有:
△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太阳一出来,彩虹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在什么情况下能形成彩虹呢? △彩虹一般是在什么季节出现的?
2.教师小结:在这些问题中,哪一个是最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 看来,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彩虹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从我们的身边开始来探究彩虹的秘密吧!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像彩虹一样的颜色,想想看,在什么情况下哪些物体能产生呢?
--1--
3.学生回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喷水池上.瀑布前.浇花的水龙头上.建筑工地上的喷水管.洒水车洒水时.太阳照射到某些玻璃上时.浮在水面的油花表面.VCD光碟表面.飞在空中的肥皂泡„„ 4.让学生吹泡泡
5.提问:那我们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是依靠“谁”才形成“彩虹”的呢?(太阳光)彩虹的形成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6.小结:哦,原来太阳光还能借助于某些物体变颜色呢!7.提问:阳光能变出几种颜色来?(七种)板书课题:4.七色光
8.提问:是哪七种?(学生可能会回答:赤.橙.黄.绿.青.蓝.紫)
9.提问:是这样七种吗?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最好——让我们亲自来看一看“彩虹”。10.讲述:要看“彩虹”,必须要有“彩虹”。现在天空没有彩虹,那怎么办呢?看来,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制造“彩虹”。
(三)制造彩虹,做光的色散实验
1.学生分组讨论制造彩虹的方法,教师小结。★用喷水的方法(晴天)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做(阴雨天)
★用三棱镜做(晴天在室外做,阴雨天在室内用手电筒做)2.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提问:(1)分组讨论怎样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作彩虹? 看书P26页说说方法。课件出示:
用放入水中的镜子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镜子摆放的角度 ★手电筒照射的方向
(2)分组讨论怎样用喷水的方法来制造彩虹? 课件出示:
用喷水的方法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要背对阳光;
★口里要含一大口水,喷的时候时间尽量要长; ★喷出来的水应该是水雾,而不应是水柱; ★注意要在避风处做;
--2--
★喷射的角度要仔细揣摩,是向上喷?还是向下喷?还是平喷? ★小组里选一个肺活量大的同学做实验,其他小朋友在他周围观看。(3).用三棱镜制造制造彩虹 课件出示:
用三棱镜制造彩虹的注意点: ★在三棱镜下放一张白纸
★小心旋转镜片,直到看清为止。3.以小组为单位制造彩虹。4.交流实验后的发现与想法。
5.教师演示:在靠窗的一组有阳光直射的实验桌上放一个三棱镜,让三棱镜分解的七色光射到教室前面白色的墙壁上。(如果没条件就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1)七色光的颜色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红.橙.黄.绿.蓝.靛.紫而不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纠正了以前认识的错误。)
(2)七色光中哪几种色光看得最清楚?哪几种色光较模糊?(3)七色光的光带宽窄也是不同的,哪个比较宽?哪个比较窄? 6.提问:那你们现在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了吗? 7.学生解释,并用图来解释。
8.提问:那雨后的彩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天空中有三棱镜吗? 9.教师总结,板书:
10.彩虹的出现就是一种色散现象,是哪一位科学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 11.看书P27页,阅读牛顿发现七色光的故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牛顿说用七色光可以合成白光。板书:合成
师:这七种颜色能不能合成白色呢,我们来试一试。
(四)光的合成实验
1.介绍实验材料:色盘.小马达.电池.空白圆片纸若干。2.提出实验要求:将色盘放在马达上旋转,观察。3.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4.做完这个实验你有其它的想法吗?如果只用其中的几种颜色旋转,会合成什么颜色呢?你想尝试一下吗?
5.学生分组做不同颜色的单色光的混合实验,展示实验结果。
--3--
(五)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2.课后用老师发的黑白色盘转一转,看看能发现什么。3.让我们吹起七彩的泡泡,结束这节快乐的科学课。
--4--
第五篇:七色光教案
七色光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2.通过学唱歌曲,从活泼欢乐的旋律中去领悟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生活,同时也教育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能用明亮而圆润的声音演唱《七色光之歌》,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积极乐观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直奔主题。从生活的自然现象引入到音乐的学习,教师出谜语,学生猜。如:“天上一座桥,颜色真漂亮,雨后才会有,能看不能走。”,你知道是什么吗?(彩虹)彩虹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所以人们叫它“七色光”。出示图片。展示彩虹多姿多彩的美景照片,让学生入景人情。
二、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学生听后谈谈对歌曲的情绪、速度的感受。
三、复听歌曲,分乐段。抓住难点,学唱歌谱。
1、A段第一、二乐句用mp,唱得活泼而有弹性;第三、四乐句用mf,第三句唱得连贯、圆润些,第四句富于舞蹈性,因此可唱得活泼而有朝气,还要突出每一个短句的第一个音和切分音;(A段旋律中四分、八分休止符较多,要停顿好。下滑音要唱得自然,不要过于强调。)
2、B段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用,mp,后面四个乐句用,mf,要唱得饱满、和谐,结束句可放慢,力度渐强至ff束。(B段出现较多切分节奏,应突出强拍才能唱出歌曲的韵味。节奏的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尤其是跨小节的切分,学生不容易掌握,可在学习前以游戏的方式作铺垫学习,边划拍边视唱,把握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有八分休止符的地方,停顿要短促。)
注:波音和下滑音的演唱。在歌谱唱得较为熟练后,再加入装饰音的演唱,学习时多采取聆听、比较、模仿的方法,即:教师演唱带装饰音的和不带装饰音的旋律,学生比较两者的不同效果,然后模唱。教师要提示、指导学生用轻柔而干净的声音演唱。
四、总起来演唱
五、欣赏身边美景,提出问题
1.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去把握好我们的幸福生活?
2.歌曲中的歌词“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我们同学们有什么样的七彩梦?
老师希望大家珍惜时间,认真学习,健康成长,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六、出示雾霾图片、问题
通过学习歌曲,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该怎样去保护大自然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