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最专业的水彩教学体系
国内最专业的水彩教学体系即将登陆
水彩作为一个非科班画种却深受业内外人士的喜爱。尽管从未位列院系,水彩画独有的魅力,却极其自然的将广大绘画爱好者与专业研究者、职业画家们关联到了一起。这种效应不仅局限于学习绘画技能、专业内就业的需求,更体现在出版物、画具、衍生商品购置及艺术品收藏等一系列消费投资行为。一个相对专业领域而言的小众画种正在从各种方面迎合大众的审美与偏好。
水彩画的教研体系其实从不亚于任何科班院系的大宗画种,在教学体系设置的完备性与专业程度上,正有待广大爱好者们的深入了解。水彩教学法在教授的趣味性、有效性以及实用性上都应为寓教于乐之典范,从形式到内涵,延伸开拓与实践,思考广大爱好者的真切需求于始终,以呼应和满足钟爱水彩的各界人士之共鸣。
艺伙黄有维写实水彩教学体系正是一群心怀这般美好夙愿的水彩艺术家们悉心研讨的成果。被媒体评为中国新写实主义水彩画代表画家的黄有维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新派水彩画的研究与创作,其作品尤其在表现北京胡同、雪域高原、溪谷泉流、山花野草等题材上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流派。
香港云峰画苑董事长、国际收藏家交流协会会长郭浩满博士评价:“他的作品格调清新、充满阳光朝气,已具备鲜明的艺术风格,高难度的艺术技巧,跻身于当代中国水彩画第一流水准之列,具有美术史意义上的贡献和收藏价值。”英国艺术评论家Robert Mason这样评价:“黄大胆的运用粗细笔法来展现每种颜色的曼妙与色调的优美,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拥有水彩画大师真正灵韵并赢得世人的赞赏。”爱尔兰艺术评论家Daragh Moller如是评价说:”黄的作品极具雅致和美感,作品以细腻的手法通过色彩宣泄美好的情绪。”
黄有维先生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一向鼓励学生不要过度顾虑绘画技术的难度,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对绘画本身的兴趣跟热爱,从而激发出强烈而源源不断的求知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尽情感受色彩带来的乐趣,建立自己与水彩之间的独特默契,才是学习绘画的初衷。“我希望您回到五岁时的童年,在您的眼里没有大师,没有美术理论,没有一切的条条框框,您只要有对新生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对色彩无穷的渴望,有一种要把颜色涂到纸上的冲动,就可以了,我来带您玩水彩!”黄有维老师总是这样对入学的同学们讲。
在黄有维老师的启发下,他的每位学生都成就了自己,寻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题材方向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身与水彩共振的独有方式。他们真切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收获与心得分享给每个热爱水彩的朋友们,让所有水彩发烧友,爱好者们都能感知到这种可以分享的独家快乐。
当代新写实主义水彩画家黄有维先生与他优秀的学生们联合为广大水彩爱众精心打造了艺伙V课黄有维写实水彩教学体系。通过水彩入门教程、线上水彩精品课程、线下水彩教研班、水彩创作展示与赛事以及水彩普及出版物、优质水彩耗材、艺术衍生品、艺术周边等的开发与完善来满足广大水彩爱众各方面的需求。艺伙黄有维水彩教学团队与您共同探讨如何玩转水彩!
第二篇:经典水彩教学视频
经典水彩教学视频
简忠威,1968年出生於基隆,1990年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毕业,1998年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西画创作硕士,曾荣获两届奇美艺术人才培训奖、东华扶轮美术奖,目前为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理事。创办简忠威画室,所有课程皆亲自规划设计,并担任社会人士绘画艺术研习班与青少年透明水彩班授课讲师。简老师从事绘画创作与教学研究二十年,不断思考改良传统基础绘画的教学方式,率先采用课程规划,以先讲解、再示范、后练习的程序,提供初学者一个正确而有效率的基础绘画学习之路。《平凡的尊严》————————————————————————————————————————————————————————————————————————————————————————————————————————————————————————————————————————————————————————————————————————————————————————————————————————————————其他作品
第三篇: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风景写生静物写生人物写生
水彩专业水彩画课程教案
第一章 风景写生
授课时间:第三学期、第五学期、第七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二、三、四年级 课时:240课时
一、教学目的
风景写生课是水彩画专业重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内在的个性发挥,它使学生面对大自然直接对景写生,弥补课堂教学中教学的不足,从而体现风景写生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水彩风景写生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风景写生知识,室外静物在不同光线下色彩变化规律,基本掌握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和作画步骤,基本掌握色调及多种类型的水彩画表现技法,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理解和表现能力。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水彩画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掌握水彩风景画的艺术规律和绘画语言,并对画面进行较完整的艺术处理。
二、作业要求:
1、掌握选景、构图及风景写生的作画方法步骤。
2、掌握室外风景写生中的色调和色彩两大关系及一般水彩画表现技法。
3、掌握风景写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
4、强调学生对画面色彩感觉、感受及表达、强化学生的个性特点。
5、主客观相结合,把握好画面的艺术处理,防止表面模仿。
三、教学重点:
1、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即: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认识)
3、组织画面的能力,即观察、感受、表达的综合能力。(分析、理解、提炼、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难点:
1、掌握室外光色变化的一般规律,使学生在实际写生中理解、运用色彩规律分析画面。
2、启发学生在学习风景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在平凡的景物中发 现美的内涵的能力,表现一幅画特有的气氛和情调。
3、取景、构图和整体处理画面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理解联系实际,从一点一滴入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观摩、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六、教具:
水彩画颜料、画笔、画纸、调色盒、盛水器、画夹、画凳、毛巾、范画、画册等。
七、作业安排:
本课程前后分三个学期授课,第三学期安排以山、水、树、天空、地面、河流、农舍、建筑等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其中记忆与默写作业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五学期安排,以不同光线不同色调,不同课题风景写生作业36幅、尺寸:16开/8开。课外作业临摹名家作品9幅。80课时。
第七学期安排不同技法表现,不同艺术追求风景写生练习36幅,尺寸:16开/8开。80课时。
每学期安排创作风景一幅、尺寸:4开/8开。课外时间完成。
八、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本课程为下乡写生课、组织学生集体进行写生。
复习旧知识:针对要讲授的知识,复习以往新学到的知识进行学习,起到一种连接作用。
讲授新课程:
以下是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取景、构图和景物的选择
1、选景、大自然是美的。但也并不什么地方都可以入画,都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正是由于客观的大千世界、广阔而庞杂,如像金沙、混杂一样,我们必需经过筛选和淘洗,选景的过程就是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一般来说,选景要注重选择近、中、远层次分明,黑、白、灰调色较为明显,主体物较突出,富于节奏感,色调倾向较为明 显的景色。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以及练习的目的来选景,不要贪多求全。如地面景物很好,就选画地面景物为主,少画一些天空;如果天空云朵优美动人,也可以描绘天空,少画地面。即使是选择景物一角,只要表现自然生动而富有情趣,同样也能给人美的感染。选景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① 从学生自身审美角度去选取景物
② 从逆光、侧光、正面光等不同光线和阴天、晴天、一年一晚,及各种气侯多变的条件下选景。
③ 在取景时预先估计到构图均衡统一的问题。
④在表现景物深远的空间感方面,取景时宜适当选择近、中、远三景的画面。⑤取景着眼于对比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的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软与硬、高与低、远与近、强与弱等都属于对比范围。⑥取景还需选择较好或较典型的角度去描绘。
风景写生开始阶段很重要,选景时,首先熟悉周围环境,最好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下选景,免得提一大堆画具到处转。
2、构图
构图问题,涉及到画者的美学思想和艺术修养,反映其概括取舍和组织画面的能力,是风景写生成败的重要因素。
风景画构图主要是取与舍和画面均衡关系,主题要明确。主题一般放置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和透视线交汇处。透视线和地平线的高低,对一幅画主要是描绘什么起很大的作用。大面积的天空容易产生空间感,使人感到天高云淡、心情舒畅。略带俯视的构图是西方风景画常用的手法,这样的构图以中远景为主,而抬高地平线,这样景物充实、生活环境反映上体实在。下面几个构图要点在实践练习中要把握好。
①构图要突出重点,不要在构图时企图把看到的一切罗列到画面上来。这样会使主题不突出、零散、吃力不讨好,由于画面东西太多而画不完,显得粗糙、呆板。
②作建筑风景画时一定要在画初稿时注意透视的准确。待上了颜色之后,再修改就困难了。首先是要确定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倘若你想省略掉地面上的一些东西就把地平线放低些;要省去天空部分就把地平线放高些。确定地平线后,建筑物所有主要部位都要根据透视规律,尽可能画得选型准确。
③在构图时还可以根据需要做一些取舍。首先要突出主体、同时有些破坏画面效果的 细节可以删去,有些主要配景上的物体(如树、山等),也可以根据需要移动位置。
在写生中,学习时多画些小素描和小色彩稿练习。构图的最高要求为简洁、生动、画面均衡、突出主题。
第二节:风景画的写生特点
1、概念:以自然景物(包括建筑)为描绘的对像的绘画。
2、风景画的主要艺术特点是:研究气氛、情调和意境。
气氛:指一幅画应具备一定的季节、时间、气侯、地域的光线特点和合乎情理的自然组合规律。
情调:是指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表达出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情绪。
意境:对于风景画来说,是审美的更高层次,“以情写景,情景交融”,画家对所描绘的景色总会倾注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意境就是这种景与情的有机结合。
与静物、人物写生相比,风景写生有以下的特点:
1、视野广阔:室内空间范围是有限的,由室内走到室外,大自然是那样无边无际,使人视野豁然开朗。
2、内容繁杂:大自然中的景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3、光色多变:由于太阳光源与其他光源对地面照射角度和距离不同气侯的变化季节的更迭等等,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因而光色、景物就产生了不同的气氛和情调。
4、层次深远:由于景物存在的空间的不同,就有了前后层次和深远的问题。在平面的画幅上表现它是风景写生中又一特点。
第三节:室外光色变化一般规律
1、因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时间是依据太阳光与地球形成的角度位置而定的,由于光源的位置变化直接影响着景物的光色。因此有早晨、中午、傍晚、夜等较明显的差别。
2、因季节不同而产生的光色变化。
一年四季,由于太阳距地球有远有近,光照有长短、强弱的差别,植物有周期性的生长规律。
3、因天气影响而产生的光色变化。阴、晴、雨、雾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不同的天气有其各自的特点,给人以不同的情绪感染和联想。如雨天,雨天的光色特点和阴天类似,云层高低而浓,加上雨帘,使得景物更加模糊,只有地面积水处及建筑的受光面因雨水对光的反射而发亮。天空灰暗,但接近远景部分的天空反而倒比较亮。雨天,是画家喜爱描绘的题材,色调虽然灰而不艳,但那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朦胧景色,给人以水色淋漓,以色空蒙的美感。画雨景,不要拘泥于画一条条的雨丝,而应表现其光色特点和气氛。这种景色用水彩画来表现更为适宜。
气候的变化,也不仅上述几种,如彩虹、积霜、狂风„„„等,这些光色变化大都瞬间即逝,一般多凭藉观察和记忆来表现。
第四节:空间距离的表现
空间距离是根据形体透视原理和空气色彩的透视变化,表现出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使人在平面的绘画上获得立体的,有空间深度的感觉。风景画视野广阔,近景与远景距离的空间无法比拟,远远超过了视觉的广度。空间距离的表现在风景画中是至关重要的。
1、要处理好景物形体的透视关系:
必须按焦点透视法则来处理形的透视。透视画不准,必然会影响空间距离的表达。
2、理解色彩透视规律:
由于物体与我们的距离有远有近,色彩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由此可以概括出生活环境中色彩强弱变化的规律:
① 距离点越近,色彩感越强,反之则弱。② 原色比间色强,暖色比冷色强。③ 色彩对比大的强,对比小的弱。
3、利用主次、浓淡和虚实加强空间感。
景物远近及主次在视觉上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因而构图上常把主体物安排在视域中心范围内作重点刻划,其它部分则适当概括。在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将主要与次要、虚与实结合起来处理,将有助于空间距离的表现。
第五节
色调与意境
风景写生是接触各种复杂的外光作业,对观察、研究自然界千变万化的色彩关系,很有好处,也是学习水彩画技法的重要课题。技法始终是为主题内容服务的。在风景画中,十分讲求色调和气氛,这与形成一定的意境是密切相关的。
掌握色调的途径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从冷暖色性上观察处理:
在构图的时候,画者对眼前的景物首先有一个色调的判断。画者一开始就要抓住这种主调,并有意识地加强画面的色调效果,以便更好的为主题服务。
2、从色彩纯度上去观察处理:
景物的色调从纯度上去看,有时是十分鲜明的调子,有时则是灰色调。我们要加强或减弱这种对比关系。灰色调处理得不好就很闷,其原因主要是纯度变化不够;鲜明的调子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色相不统一,若有一定的灰色在里面起作用,使色彩稳定在特定的色调中会使画面更为鲜明,更有变化。
3、从色彩对比来观察处理:
色彩的明暗对比,如果对比的地方太多,就显得零乱、不统一,甚至影响主题的表达。在风景画中,除分清近、中、远三景的层次面外,天空、地面(水面)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假若天空与地面在明暗、色度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那么景物就象悬在空中一样。甚至正看倒看都可以,连天地都分不出来,这种失误是不该发生的。
第六节
风景画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树
画树,首先要体会它的生长之势,每棵树的姿态面貌是不相同的。树有很多种类特征也各有差异。它是由树叶、树枝、树根有机地组成的。树叶生成在树枝上,由无数叶片汇集在一起,它的基本形状象一把“伞”,因此,树枝不能随意画过“伞面”。树会是从树干分出来的,枝叶围绕在树干的前后、左右,画的时候不能仅画一个平面,只看到左右分开的树叶,忽视了前后的枝叶。树的干、枝、叶都有疏密粗细,上下不同的节奏感。树干可以说是一系列高低透视不同的圆筒形连实体。因此,要注意它的透视变化,同时要画出它的体感,并注意到树上枝叶的投影,才能画得生动。树根与地面的关系,也应变得清楚。不能象插在地面上那样生硬。
二、建筑物
画建筑物主要注意两点:
①是形的安定,没有倒坍,歪斜的感觉。要做到这一步,首先要看建筑物的结构和透 视上是否画的正确。
②分块、分面的明确性,建筑物光暗界限很清楚,轮廓分明。画的时候,要从主要明暗面对比入手,避免为窗户、屋面上的瓦垅等细节所搅乱。抓住主要的,然后处理局部和细节。
三、天空
天空在风景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表现季节、阴晴、天气等特征。它的明暗色度的变化,影响着大地上的各种物体,而形成一种气氛,支配着整个画面的色调。
画天空应注意它的色彩冷暖性,同画蓝天空,若普蓝成分多了,便有阴沉的感受。阴天、雨天的天空是灰色的,也要辨别一下是冷灰,还是暖灰。为表现天空深远的感觉,高处与接近地平线的低处色调变化也是很微妙的。在一般情况下,天空与远景应趁湿画好,使水分衔接自然、避免生硬。
四、水面倒影
水是透明的液体,反射、折射、透射力很强,水面在静止的时候,犹如一面镜子,倒影很清楚,它的色调与天空的调子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有差别。
静止的水,倒影十分清楚,画倒影时,其明暗色度对比,略比实景差一些,不那么强烈倒影的轮廓亦比较模糊。
动的水面,要观察它动的规律,才能很好的掌握它。由于角度不同,甚至将倒影分割开来了,拉长了,用笔要依据波浪的特征,画出倒影的特征,活泼而多变化,才能充分表现水的动荡不停的感受。
五、路面及大块平地
路面及大块平地若处理不好,不仅没有平远感觉,反而象竖起来的一堵墙一样,很不理想。画的时候,应将近处与远处,左面与右面的明暗色度比较一下,找出差别。
画路面与大面积的平地要随时与天空的明暗色调作比较,避免类同,可利用树木或建筑物的投影来充实,或安排一些车辆,点景人物等,使单调的东西不感觉单调。
六、点景人物
风景画中所谓“点景人物”,是以景物为主,适当地、合理地安排一些人物活动,以增加气氛、效果。不适当、不合理的、不要随便乱加。
画点景人物注意人物与其它景物的大小比例和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人物着重简练的笔法、画出它的动态,不要将点景人物刻画得十分仔细。总之,点景人物要精心考虑,不亦到处乱加。风景画中的点景人物用色很讲究,一幅比较沉闷的画面,如果有几个穿漂亮服装的点景人物出现,顿时画面响亮起来。画时不仅要注意动态,还要适当注意疏密关系。风景画中点景人物一般安排在中景或远景。
第七节: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方法
室外风景写生其优点是真实地观察分析景物各种特征与色彩、把握特定的环境与色光及特定的时空中的景象,增加对大自然的感受,从中得到启示,丰富学生们形象积累、深化感情知识是不可缺少的师造化的过程。其缺点是很可能出现自然主义倾向,巨细不遗,依样画葫芦,而疏于概括取舍和艺术处理。所以在风景写生练习的后阶段,穿插讲授一些风景写生中的艺术处理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画面的艺术处理能力。
1、风景写生画面的调整加工处理
在室外进行水彩画风景写生,毕竟受到时间、气候、环境、技法熟练程度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使每张作业达到预想效果或完整完美的地步,因此回到室内进行适当的整理加工是必要的。室内可以较为从容地进行思考,不受外界条件变化的限制,将画面效果向理想的境地处理。在处理时,色彩关系是调整的重要方面,如明确色调的类型,概括地加强整体倾向,以改变某些不和谐的局部琐碎变化,或因时间变化因素带来的光色关系捉模不定的结果。如补充许多来不及描绘的局部与细节,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又可根据整体需要减弱某些刻画过头的形体,甚至删除个别多余的对象,如繁杂的树林与不协调的建筑等,或添加少许有用的对象,如点景人物、动物等。整理加工所采用的技法,要与原来画面保持均衡和谐。
再一种是根据原作重新作画,是一种特殊的整理与加工方式。实际上它已带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可以完善构图,变色变调,精雕细刻,但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直接感受去画,并尽量保留原作上的精彩部分与生动之处。
2、风景写生画面的艺术语言处理
客观世界的自然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一幅水彩风景写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地进行描绘,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表现手法,选择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展开多层次的表现。与全因素照片式的再现,这类写生画面的效果往往更具特色。如印象派画家在平凡的教堂、杨树、草垛、流动河水中,画出绚丽多彩的光色之诗。我们水彩画风景写生也能像他们一样对同一对象、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的不同瞬间表现 出色调变幻的精妙微差,而不一定要对形体一味细致刻画。水彩画风景写生也可以像巴比松画派或列维坦的画那样具备更强烈的作品意识。在讲究的构图中形与色结合紧密,并在抒情的氛围中体现出某种主题性意义。对类型较为单一的景物作专题性描绘,也是极具形式感的表现方法。如水彩画家周刚的《晥南民居》、《农舍》、黄作林的《秋色无声》周向一的《黄金时代》、孙浩《世纪风景》、张宇衡《皖南秋雨》等作品。我们的风景写生也可以以建筑,以区农舍、树木、黄土高原、草原为实践探索研究的课题大胆创造有意味的形式、开创个人面貌。再如苏联费拉基米尔风景画派和中国水彩画家初剑《姑苏楼》、《金秋》、周建宏的《小镇风雨》
以平面性色块构成有装饰意味的形式,这种风格完全可以在写生中大胆运用,把画面处理的丰富多样、淋漓尽致。还可以用写意的手法去表现水彩风景画,林风眼中西融合的沉重炽烈、吴冠中早期作品中自然流露的清新明快,都是值得借鉴与研究的。当然写意手法并非只是简单地移植中国写意的某些笔法、墨法、而是在水彩画语言艺术中,巧妙地融入某些实中有虚的处理方法。水彩画写生中,可以对形、对色、对技法有选择地侧重与偏好,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完整感,但却从另一个层面上带来了生动与丰富感。对造型因素的分离、对完整性的解构,是摆脱平稳的贫乏感,求得蜕变新生的有效途径,通过这一方法可以创造出具有感染力的图式,在形式语言的层面上丰富水彩风景画的表现力。
3、风景写生画面的情调与意境处理
风景写生的艺术处理与静物、人物相比更为强调情感的表达,更为讲究意境的体现。水彩画景物的选择,构图的形式语言运用、色彩的概括与夸张处理、笔法与水和彩的运用,都可以为情感抒发具体有效的成份。如凡高画的麦地、教堂、夜空中暗示出一种炽热的生命意识象征。其中,色彩因素与情感表达的联系尤其密切,重点是根据立意与感受进行适度的夸张甚至变色,使色彩的表情作用得到更有力地显示。如将整体色调概括为同类色相,使人的视觉得到单纯平静的情绪体验,将对比超过常见情景的程度,或给景物涂上违背常理的色相;可将灰色调画得明丽欢快,冷色调不那么沉静或暖色调不那么热烈,使得到奇异的情趣感染。意境的创造、在某种程度上有别于一般所说的画面情调的表达,是情与景高度融会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源于古代文人画家使绘画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表现“畅神”、“怡情”的思想,讲究以情构境、托物铭志、它的构成以空间境象为基础,通过对景象的把握与经营得以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高度。水彩画风景写生承负起太多的艺术境界,思想内涵或文化精神是不切实际的,但我们将可以从巴比松画派、印象画派、英国水彩风景画、东从魁夷的风景及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获取丰富的情调与意境的处理手法。
教学总结、观摩:
在课程进行期间,每10天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地进行小结,以利于下一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随同专业课作业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
第二章 静物写生
授课时间:三年级第六学期 授课班级:水彩画专业三年级 课
时:96学时
一、教学目的:
静物,是非常有趣的写生题材。静物写生间接地反映人们的生活,借物寄情,表达一定主题思想,引起人们的联想,陶冶人们的情操。通过静物写生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工具材料性能,基本特点及写生的意义和基本知识等从而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使其掌握将主观情感,思想以及艺术技巧趣味的探索与追求融汇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二、作业要求:
熟悉并尝试使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从而了解其性能作用。积极查找有关资料,加深对静物写生的认识,由单纯习作练习,逐渐走上艺术创作的成熟阶段。
三、教学重点:
①使学生熟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了解静物写生的基本知识及特点等。②能够在实践中很好的运用水彩画的工具材料及性能作用。启发学生在学习静物画时,不仅要掌握技法而且要培养自己发现美的能力,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融会到静物写生的全过程。
四、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坚持讲授示范,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具: 水彩纸、水彩笔、颜料、调色盒、画板、水胶带、水桶、范画、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第一节: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
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下静物画的起源和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起源:最早出现于十七世纪初叶,此后至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荷兰小画派发展了它,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
其次: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静物写生
再次:向学生介绍作为水彩画练习来说,应注意的问题。
一、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初学者的色彩感觉。
二、始终强调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熟练地掌握水彩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水彩画的基本技巧。
最后,人的色彩感觉不能排除秉赋的因素所形成的差异,这种差异对色彩感觉的敏锐与否有着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通过了解静物写生的特点及基本知识,可以对下一步的静物写生做好前提准备,但要真正认识和画好静物画,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
第二节: 静物写生的步骤
正确的作画步骤程序是顺利完成画面并使其达到预期艺术效果的保障,对一气呵成的水彩画更显得重要。
一、组合静物
画静物首先要学会组合静物,要注意生活的合理性、趣味性、物体位置的布置、造型及色彩相互搭配的结构关系等。
二、立意
对摆好的静物首先要观察立意,形成某种构思与联想,不要急于动手就画,以免因手忙脚乱处于被动状态。
三、构图与轮廓
四、着色: 水彩静物的着色方法有两种即干画法与湿画法,前者需要由浅入深,从大面到细部全面铺开逐层叠画,要求每遍颜色的透明度很高,而后者则需一气呵成,准确果断。最好的方法是干湿相互交替运用。着色中具体进程原则应该是先浅后深,先湿后干,但也不能绝对。要掌握分寸留有余地,所画程度要恰到好处,留有补笔,调整的余地。
第三节:静物写生中室内色光的变化规律
室内光线较之室外光线一般说来要弱,但稳定得多,因而比较易于控制和把握。室内写生因采光方向、角度的不同有侧、顶、逆、平光之分,再加上环境色彩的影响,所以比较复杂,但归纳起来,物象的色彩有在和变化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色彩冷暖变化规律
1、物象亮面色彩冷暖及色相,受光源色的冷暖与色相的影响。
2、物象暗面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受环境色的冷暖与色相影响。
3、物象的中间部分是以固有色的冷暖和色相为主,同时受光源色及环境色的影响。
4、高光本身的色彩,主要看光源的强弱而定。
5、明暗交界线部分的色彩冷暖及色相基本与暗部相同。
6、反光部分与暗部基本相同。
(二)色彩强弱的变化规律
1、物体离光源近,受光面明度高
2、距视点近的物体感觉强,远的感觉则弱。
3、明度距离大体相同的物品,暖色系色强,冷色系色弱。
4、多种物品放在一起,色相冷暖对比越大越强。
第四节:静物写生中背景的处理
背景是作为陪衬为静物主体服务的,因此表现背景时,要认真研究主体与背景的关系,防止将二者等同或割裂开来对待。
衬布作为静物的背景,往往是由水平面和垂直面组成,这两部分因前后空间的距离加之光源远近和角度的不同,就会产生变化。因此既要表现出这些细微的差别,又不能画得过实,否则对处理空间距离是不利的。画衬布,一般多用湿画法,丝绸褶纹有时可用干画法。要与画实物交叉进行,画出一个总体的色调。然后,再分割进行深入刻画,不断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直至最后完成。
第五节:静物写生的训练方法
水彩静物写生的训练,总的来讲其目的是培养初学者认识色彩,运用色彩和以水彩技法表现对象的能力。因此应从总体来安排不同阶段的练习,并有所侧重地对每一个阶段提出要求,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一)关于掌握水彩工具,性能及水彩画的基本技法的练习。
(二)关于认识运用色彩能力的练习
(三)关于静物质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四)关于培养对空间感的认识和表现的练习
第六节 静物写生的探索与追求
静物写生,既是色彩造型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又是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掌握造型艺术规律,丰富表现技巧的重要手段,所以写生时,既需要以客观景物作为依据,又需要注入主观的创作意识,增加画面的艺术魅力,两者既不可少,又不可分割。所以在静物写生中,要善于从客观感受的基础上,深入地酝酿处理与追求每一幅画的情趣、意境和艺术趣味。
(一)追求深入丰富的艺术趣味
画水彩画必须要经历由简到繁、由繁到简不断循环的学习过程。学时的“简”是指学习从整体入手,掌握物体最基本的形体塑造能力。为日后进行高层次概括、提炼的“简”打下稳固的基础。
(二)追求随意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随意性的表现趣味,必须建立在熟练地驾驭水彩画工具性能和较扎实的色彩造型基本功,以及一定的文学艺术理论修养的基础上,缺乏这些基础而追求随意性作品就会显得空泛苍白和粗制滥造。
(三)追求平面性的艺术趣味
在水彩静物写生中,抛开景物的明暗光影调子和繁杂的细部变化,将物体概括为二个色调或二度空间的平面来表现,为水彩静物画的表现手法增添新意。
(四)追求明暗光影的艺术趣味
物体产生明暗变化,既是客观的自然现象又是物理现象。在绘画作品中,对明暗光影的组织、处理与发现,是最细腻和最周密的创作过程。因为,不同明暗光影的组合与对比,传递着丰富的艺术语汇,不仅体现物体的形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以及主次、虚实关系,同时,也是渲染画面意境、情感,趣味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表现手段。
因此,在写生中,既要以自然明暗光影变化为依据,又不要为自然所左右,要学会在自然中组合自然,或是超乎自然,服从于造型艺术的表现规律和创作主观意图,使画面体积感更强、层次更丰富、立体更突出、空间更准确、情感更鲜明、意境更深远。
(五)追求肌理、笔触的艺术趣味
水彩画由于工具材料的局限性,较之其它画种更注重笔触、技法、肌理的探索与追求。常常在作画过程中,依据创作意图和画面意境的需要,选用适宜的笔触和一种或几种特殊技法来表现。
(六)追求静物与风景相结合的艺术趣味
将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中,无疑会使静物摆在自然风景空间容量变得更宽、更深、也更增加静物画的内涵和诗情画意。同时,还拓宽了静物画的题材风格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是在组织时必须建立以静物为主体,风景处理处于背景地位的主次关系上,切不可喧宾夺主。
(七)追求画面形式感的艺术趣味
追求画面上的构图形式,是静物画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对画面构图形式的组织与经营,也就成了每件作品成败优劣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写生中切不可是简单的,原封不动地以再现和复制景物为满足。要把经营画面构图,追求形式趣味,当作磨练自己的艺术才华,修养的课堂。
(八)追求画面意境的艺术趣味
在绘画艺术作品中,追求画面意境,需要画家将生活美和艺术美,完满的结合起来。同时,需要在作画的自始自终,深入地进行概括、提炼、浓缩的表现与处理,才会更使作品的意境不断升华。
(九)追求装饰性的艺术趣味
追求装饰的表现趣味,一直在世界各国的造型艺术中广为流传。不论是古代艺术,或是现代艺术;也不论是东方艺术,或是西方艺术,都同样也迷恋于装饰性表现手法的追求 和探索。
(十)汲取民间与传统绘画艺术趣味
无论从传统绘画,或是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分,都同样会使我们的表现手法由对自然的摹写转向对精神与心灵的开拓,使作品的形式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和不规定性,这将是每个画家毕生的追求。
七、作业安排:
1、不同质地静物组合写生2幅,32学时。尺寸:半开。
2、不同质地、不同光源下的静物组合速写4幅、32学时、尺寸:4开。
3、较复杂的静物组合写生1幅、16学时。尺寸:半开。
4、创作静物1幅。16学时、尺寸:4开/半开,16学时。
八、教学总结、观摩:
在课程进行期间,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小结、根据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小结,以利下段教学顺利地进行。课程结束时进行观摩。观摩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总结经验,退定成绩,找出不足,以利教学的提高,在观摩中师生共同相互交流体会心得,相互探讨,既要对问题针对性强,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以利今后的教学。
第四篇:水彩人物画法教学
1.人物写生的特点
在水彩画中水彩人物是比较难掌握的,不像静物和风景那样可以把对象随意的增减、修改比例、变换色彩,它要求有十分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良好的素描功底,特别是人物表情和动态神色的刻画需要画家有十分深厚的功底。
人物的肤色变化是非常微妙的,在不同的光线和环境中肤色的变化就更加丰富了,我们须在纸湿的过程中来表现颜色的变化,使颜色相接的比较自然生动。要抓住大的肤色基调,大胆的概括,下笔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初学者可多画一些淡彩人像和人体速写,这对提高技法是十分有益的。
2.人物写生分类
①头像:在画人物头像时,首先要注意面部的结构及肌肉的变化特征,抓住大的色调及冷暖关系,强调五官神态及微妙的色彩变化。画头发时不要只用单一的墨色来表现,要考虑环境色及淘汰色对头发的影响,强调冷暖色的对比。画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一些褐色或普蓝色倾向的色彩,可使头发的色彩变得生动而自然,还要注意干、湿画法的结合运用及高光的处理,画面的高光最好是留出纸的空白。
②半身像和全身像:画半身像和全身像时,要处理好面部色彩与服装色彩之间的关系,注意手和脚的刻画,还应注意人物与背景的构图处理。肤色的变化直接受到服装面料颜色的影响,要仔细的观察对比光源色及环境色对肤色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要主动的处理好画面的主次虚实关系。处理服装时要从画面的整体出发,色彩及图案要恰到好处,不可喧宾夺主。
③人体:用水彩来表现人体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要求你既要有严谨的造型能力,又要有表现色彩的丰富的经验。我们要认真了解人体的结构特征及肤色的变化特点,做到胸有成竹,一气呵成。
3.人物写生步骤
太行山娃。
①用HB铅笔起稿子,注意造型和素描关系,为上颜色打下好的基础。
②画出小山娃的面部色彩及衣服的大的色彩关系,下笔要大胆准确,不可拖泥带水。面部是先用清水打湿纸面,之后再上色,并画出大的明暗关系,使颜色的衔接比较自然。
③进一步刻画面部的色彩变化及头发的颜色,将衣服的色彩及衣纹深入表现。
④将背景颜色全部涂上,调整人物的面部色彩,刻画面部的神态,画出衣服的花纹和背景的色彩,画背景要注意虚实的处理及冷暖的变化。
这幅人物作品是要表现太行山区的农家小女娃在上午的逆光环境下的动人的神情。面部的神态在逆光的条件下显得比较朦胧,裤子的鲜艳的红色同背景的色彩形成强烈的明暗及色彩的冷暖的对比。画面是要强调小女娃的面部神情,背景画的比较写意,增加了画面的虚实效果,突出了主题。
画人物是比较复杂的,即要有严格准确的造型,又要有丰富微妙的色彩变化,要学会用色彩来塑造形象。
第五篇:水彩静物画法教学(推荐)
静物画,是指以表现现实生活中静止物象为内容的绘画。凡具有审美价值的、静止的物象都可以作为静物画的描绘对象。对静物的描绘可作为独立的画科进行教学和创作,也可以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可以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由于静物的造型往往比较单纯,静止不动,置于室内,受光状况常较稳定,可根据画者的需要和能力组合描绘,对培养观察、分析对象的能力和提高绘画技能是条有效途径。因此,中外均采取静物写生形式进行绘画基本功训练。对于初学者,这种形式尤为适宜。
静物写生的训练程序
人们对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掌握有其过程和规律,都要经历一个由无知到有知再到博学,由不掌握到初步掌握再到熟练掌握的过程。静物写生训练,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故必须从基础学起,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不断学习和训练。
水彩静物写生的一般训练程序,按静物组合的复杂程序排列常是:单个静物练习——简单静物组合练习——复杂静物组合练习;按用色难度排列常是:单色练习——限制颜色练习——不限色练习。在水彩静物写生的训练过程中,一般是把以上两种顺序综合安排,穿插进行。另外,根据学者的基础、需要、时间和教学者的习惯,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规律指导下也可作多种程序安排。有的以静物难度为序;有的以用色难度为序;有的综合安排但舍去某些程序又增加某些程序。如对于无绘画基础的初学者,就可能在单个练习之前,作涂色块练习;对基础较好的,也可舍去前训练,而有意增加作业难度。自学者可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参照以上程序进行安排。下面分别谈谈单色静物练习和限制颜色的练习。
单色静物练习:是指用单一色相的水彩颜料来画静物。这种形式既是水彩又是素描,说它是水彩,是因为它运用水彩颜料作画;说它是素描,是因为它运用单一颜色来描绘对象。这种方法,多用于初学者从素描练习到水彩练习的过渡。它排除多种色彩表现的复杂任务,运用初学者在素描练习中已熟悉的方法去画水彩,这样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熟悉水彩画的工具材料性能和方法步骤上。任务单纯,解决问题迅速,是从素描向色彩画过渡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为造型打下良好基础。其具体做法是:用一种具有一定深度的水彩色,如赭石、土红、熟褐、生褐、深蓝、紫、深绿等均可,并加进少量黑色,将它们调配在一起,作画时根据需要用水冲淡使用。其着色程序常是由浅到深,由明到暗,由大面积到小面积,把画面铺满后,再根据需要逐层加深,直到调整完成。初学者要认识其意义,作一点单色静物练习是大有好处的。
限制颜色的练习:是根据静物组合的几个基本色相,有意限制几种颜色来作水彩静物练习,有的甚至从两三种颜色练习起,等熟悉其调和效果后再增加色彩进行训练。初学者画色彩画,一开始就用多种颜色是非常吃力的。因还不知各种颜色的性能,它们的色相、色性,以及不同纯度、明度的状况,更不知两色甚至三色调配后的效果和表现力。采取限制颜色的作画方法,就可以一一熟悉各种颜色的性能和它们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各色的性能,充分发挥各色的表现力。同时,可养成分析对象色彩组合,注意画面色调和严格用色的习惯,培养以简练的语言求达意,以质朴的美姿去感人的艺术品质。
静物的选择和组台
画静物,首先要选择静物和摆设静物。怎样选择静物和摆设静物呢?下面看看《新疆瓜果》一画的静物选择和组合过程,然后再谈谈在静物的选择和组合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这样可能较为实际。
该幅画是为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水彩画学习班进行静物示范表演时绘制的。
学习班主持人邀作者进行水彩静物示范,准备了大量瓜果、器皿、衬布由作者挑选。结果选择了哈密瓜、无核葡萄、红色果盘和红绿交织的壁毯作为道具进行静物组合。哈密瓜、吐鲁番的葡萄在新疆瓜果中自然最为典型,果盘和壁毯亦是新疆少数民族常用的生活用品。这样的选择既符合生活真实,又是艺术表现的需要,更增强了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其形色的选定,既是为了主体物的突出和画面的统一协调,又是为了加强热烈迎宾气氛的需要。
静物选定后则是进行静物设置。为了主体物的突出,将哈密瓜和几串无核葡萄置于果盘的中心部位,并将果盘放于位置较低的平铺壁毯上。这样的设置既符合新疆席地共欢的生活习俗,又可使观众产生亲临其境之感,有利于主题的表现。这个静物设置后,又在适当位置增放了几个苹果,这既是构图的需要,又增加了果品丰盛之感,并避免了哈密瓜和葡萄大小过于悬殊的缺陷。这组静物就这样设置就绪了。
上述例子可看出,静物的选择和组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描绘的对象有所感受,要有明确的构思。其次,根据主题、构思选取主体物,再根据主体物选择陪衬物。在选取时要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既符合生活的真实又符合艺术美的要求。第三,静物的组合,要符合突出主体的需要,并做到合理自然。也就是说,组合物的形状、大小、色彩、质地的统一与变化,光线的照射,背景的处理,组合物的位置和关系等,都应有利于主体物的突出并符合美的原则。
总之,静物的选择和组合,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其中色括很多构图学的原理,仅此一例,难以一一述尽,这需要认真研究,不断实践去掌握。作为教学者,在摆设静物时,要阐述为什么这样选择和摆设,有机会也可以让学习者自己选择和摆设静物。这将有利于学生学刁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对静物的理解和艺术处理。
下面结合《青桔》一画,介绍着色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幅画有水果、丝织衬布、金属、玻璃、草编器皿等几种不同材质的物象,描绘时作者采用了不同的着色方法。为表现青桔明亮而模糊的高光,采用干擦法着色;为表现金属保温瓶明亮而清晰的高光,预涂白色油画棒遮挡;为表现玻璃和金属高光的差异,采取干后重叠留空,体现出玻璃的高光。草编果盘光色变化柔缓,采取干后重叠法描绘;绸巾底色与花纹色相距甚远,则采用并置法着色。总之,画法的运用要以表现对象为目的。
着色程序的安排
水彩画十分重视着色程序的安排,这是其工具、材料特性决定的。水彩画用水调和透明的颜色作画,色调的浓淡是借助亮度和色层的厚薄体现的,水分的多少,底层的干湿,接色的快慢,对画面色彩的准确性和表现效果关系极大,必须重视着色先后程序的妥善安排。水彩画的着色程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先浅后深或先深后浅
这是从色彩的深浅来分析画面着色的先后次序。水彩画是使用透明或半透明颜料作画,透明颜料深色可以覆盖浅色,浅色难以覆盖深色。因此,水彩画多是先画浅色,后画深色,先浅后深是水彩画一般常用的着色程序。这不仅对画面深色块和浅色块而言,并包括对单个物的深色和浅色而言。《西陲果香》一画就是从浅色衬布画起的。从画面深色画起或部分从深色画起,有时也是必要的。从深色画起一般容易用色肯定、明快、单纯、概括,适宜表现明暗显著,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的物象,并有利于短期作业的迅速完成和对色彩、形体的概括。《新疆瓜果》一画就是从深色的背景画起的,但背景却又是从浅色部分先起的。
2.先主体后环境或先环境后主体
这是从主宾关系来分析画面着色的先后次序。主体物是画面的中心所在,一般在画面占较大面积,明暗显著,色彩突出,根据先画浅色、先画对画面起决定作用的颜色的原则,一般先画主体物,后画陪衬物和背景。这样的着色程序有利于主体物的刻划和表现。《丁香和波斯菊》一画就是从主体花头先画起的。但有时环境与主体物在明暗、色彩和虚实关系上距离较大,不先画环境则影响主体物的描绘和对整个画面色彩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又可能先画环境,后画主体物。如《新疆瓜果》一画。
3.全面展开,逐层深入或部分展开,一次直取
这是从画面的展开度来分析着色的程序。全面展开逐层深入是把对象各部浅颜色铺满后,再层层加深,逐步深入的着色方法和程序。采取此程序着色,便于画面的全面比较、调整和充实,是初学者易于掌握和比较稳妥的着色程序,适宜长时间作业,对复杂对象进行描绘(如《青桔》一画)。部分展开,一次直取是一部分画完或基本画完,再画另一部分的着色方法和程序。有经验的老画家多采用此程序作画,学习者则用在短期作业或对象复杂,画幅较大,又需湿画效果的画面,只能根据画面情况,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完成,才不失湿画效果。采取此程序着色,虽从部分着手,但必须整体观察,胸有全局,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4.从鲜颜色画起或从灰颜色画起
这是从色彩的纯度来分析画面着色的先后次序。从鲜颜色画起,就是从色彩纯度高,易于辨认的颜色画起。此程序多用在色彩对比较强的画面,《水蜜毛桃》一画就是从鲜艳的水果画起的。在对象色彩调和、接近的情况下,又可能先找准画面灰色,然后再画纯度较高的颜色。这样,可以使个别纯度较高的颜色仍居于统一的色调之中,而不致走调,影响画面色彩的表现。《新疆瓜果》一画,就是先画灰色,后画鲜艳颜色的例子。
以上是从几个不同角度分析画面的着色程序,为的是述说方便,但对于具体作画来说,它又可能是几种程序同时并用,穿插交替使用。既可能是这一程序,又同时是那一程序;或是先采用这一程序,后又采用那一程序。将其多种程序置于一起对照说明,为的是使初学者了解着色程序并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是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按某种程序着色更为适宜。有经验的画家可以从画面的任何一处画起,因为他善于解决遇到的难题。对于初学者来说,还必须学会妥善安排画面的着色程序,不仅考虑哪先画,哪后画,而且要结合着色方法、接色时间,对画面着色程序作详细而周密的安排。
室内光色状况分析
表现物象在特定时间、环境和条件下的光色状况是写生色彩的重要要求。为了使初学者在开始进行色彩画训练时,就能以写生色彩的要求去观察和描绘对象,进行光色变化规律的研究和探讨,现结合静物写生需要,对室内物象的光色状况作以下简要分析。
1.室内物象光色一般状况
室内物象一般受特定角度射入的天光照射,光线比较稳定、柔和,明暗和色彩对比不强,暗影较多。受天光照射的物体,明部较清晰;处暗影部分,色彩较灰暗,明暗也不清晰。
室内空间较小,物象的色彩空间透视变化没有室外显著,固有色较显露。景物之间的距离较小,色彩的互相影响较大,背景的色彩对物象影响也较显著。
2.物体明暗各部光色状况
物体的高光是物体上反射光最集中部分,亦称辉点。室内物体的高光一般是天光的反射,色性偏冷,其色相是天光色或接近天光色。
物体的明部受天光的照射,多是天光色和固有色的综合,一般偏冷。但如环境反光色比天光色更冷,明部在暗部偏冷的对比之下,也会出现偏暖的现象。
物体的半明部(或称中间调子、半调子)是侧受天光部位,也受环境反射光影响,但一般影响不大,因此固有色较明显。其色相是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者的综合,又以固有色为主。其色调的冷暖一般以物体固有色的冷暖状况为转移。
物体的反光是接受环境反射光部分,受环境色影响较大,其色相是固有色和环境色的综合,常以环境色为主。
物体的明暗交界部分,是既不受天光照射,又很少受环境反射的部位,故色度较深,其色性冷暖一般界于明部与暗部之间。但在明部受冷光照射,暗部也受冷光反射的情况下,这部分色性则偏暖。反之,则偏冷。
3.光照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
正面光照射的物体,光线从画者方向射向描绘物,物体中间明,边沿暗,明部面积大,变化丰富,暗部面积小,变化较少。物体明暗变化微弱,光色现象不明显。
侧面光照射的物体,光线从侧面一方射向描绘物,物体呈半明半暗状态。受光面光源色明显;背光面环境反光色突出;中间部位固有色清晰。物体明暗层次多,色彩变化丰富。如《西陲果香》一画。
逆光的物体,光线从画者对面方向射向描绘物,一般呈上明下暗状态。物体光色变化显著,冷暖对比强烈,明暗对比突出。明部面积小、变化少,多受天光影响,色性一般偏冷;暗部面积大,反光明显,色彩变化丰富、透明,色性一般偏暖,如《水蜜毛桃》一画。
总之,室内物象的光色变化是极其丰富的,它是物体固有色、环境色和淘汰色相互作用的结果,描绘时它又与物象位置、画者角度、画面色调密切联系。研究物象各部色彩变化,就必须把几方面联系起来进行具体观察、分析和比较。机械搬用以上规律不能表现千变万化的光色世界。
小色稿的练习
静物写生中的小色稿,是为了绘好一幅静物在绘制前所作的小幅色彩摸索练习。在正式画一张色彩画之前,先画一张或数张小色稿是非常必要的。这就像进行一项新工作前的试点,生产一种新产品前的试产。目的是通过试验发现问题,解决疑难,摸索工作规律,为正式进行此项工作创造条件。画小色稿对于静物、风景、人物写生都是必要的。
小色稿练习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和把握对象大的色彩关系与明暗关系。在小色稿的绘制过程中,必然会对绘画诸因素进行研究和试验,并获得绘制过程中的经验。譬如:构图处理、方法步骤、着色程序、色彩调配、用笔等方面的研究和经验积累,这是无疑的,而且这些方面的收获对绘制正稿也是有益的。然而,这并非是绘制小色稿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如色彩小稿在把握对象大关系上确有所获,它将为绘制色彩正稿提供有益参考,为把握色彩大关系奠定基础。这些对于画好一幅色彩写生是至关重要的。
绘制小色稿的方法,是在初接触对象的新鲜色彩印象下,在小块画纸上把对象大的色彩关系、印象和气氛记录下来。它不求画面的完整和细致,要置细节于不顾,不择手段的摄取对象大的色彩状况,一次未达到者,可通过调整修改或多画几张,达到准确而概括地体现。初学者画小色稿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草草几笔,大的色彩关系未体现也不修改,这是对小色稿不重视或误认为小色稿就是寥寥几笔,不需修改所致;另一种是画得十分完整细致,把小色稿画成了正稿的缩样,这是不理解画小色稿的目的和意义,混淆了小色稿同小样稿的区别所造成的。以上两种情况均不符合绘制小色稿的要求。
画好小色稿,关键在于整体观察和善于概括提炼。写生色彩要求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把握对象色彩关系的关键在于整体观察,全面比较。方法是以描绘主体为视觉中心,一眼看到对象全部,进行广泛而全面的色彩比较,以求得色彩关系的准确。这是写生画把握色彩关系的关键,也是画好小色稿的前提。再者,艺术不同于自然,概括、提炼是艺术不同于自然的特征,小色稿在较小的画面里,体现对象大的色彩关系和明暗关系,自然更应注意概括和提炼。画小色稿时要有意舍弃其不必要细节和明暗层次,以概括、洗炼的形式,体现对象色彩基本特征,否则就达不到绘制小色稿的要求。《熟透的苹果》是正稿和小色稿的对照,可以从中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总之,绘制小色稿对绘制正稿,把握大的色彩关系是十分有益的,对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训练概括、提炼的能力,也是有好处的。初学者一定要养成绘制小色稿的习惯。
质感的认识和表现
不同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质地。质感是指造型艺术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物体所具有的物质。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不同物体所具有的特征,是写实绘画表现真实感的需要,是静物写生的突出要求,是衡量绘画基本功的重要方面。初学者要注意利用静物写生描绘不同物体的良好条件,锻炼和提高对于不同物体质感的表现能力。
绘画表现物体质感,就是表现物体质地所显现出的可视特征。不同的物质材料构成不同质地的物体,不同质地显现出不同的可视特征。如坚硬或柔软、光滑或粗糙、厚重或单薄、透明或不透明、蓬松或板结、鲜嫩或枯萎等特征。绘画是造型艺术,它一般不直接显现实物,对于物体质地和真实感的表现,是通过描绘其可视形象来表现。即通过线条、明暗、色彩、笔、材料等表现手段,在平面上描绘出物象的形体、纹理、表面及吸收和反射色光的状况等质地可视特征,并借助于人们的经验和联想,形成某种质地的感觉和实物的印象。如表现了物体的折光现象,就可以使人感到这是透明的物象。又如具体而准确地表现了某一玻璃器皿的折光、反光、形体、纹理、表面等质地可视特征,人们就可以认定是描绘的这一玻璃器皿,而不是其他物象。绘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表现物体质地可视性,表现物体的质地感,简称质感。
表现物体质地感,要抓住物体质地主要可视特征和典型部位进行描绘。物体质地可视特征是多方面的,包括形体、表面、纹理及吸收和反射色光的能力等,它们之不同,则是显现不同质地物体的可视区别。描绘时,均应注意体现,但其仍有主次之分。如金属制品和木制品质地不同,其形体、表面、纹理及吸收和反射光的能力也就不同。金属反射色光的能力强,木器反射色光的能力弱,并有突出纹理,这是它们各自的主要可视特征。表现时,在拒绝其他可视特征的同时,要重点抓住主要可视特征进行描绘,甚至进行强调和夸张,金属和木器的质感就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另外,有时由于各种原因,其可视特征表现得不够典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选择其他体现质地可视特征的典型部位进行描绘,排除其偶然因素,达到对物体质地的突出体现。
水彩画表现物体质感,要动用各种技法手段。形体、明暗、色彩准确,这是色彩绘画的共同要求。用水彩画工具材料表现物体质感,就要动用水彩画各种技法手段。即不同着色方法、笔触、留空技法等的恰当使用,才能使不同物体的质地在画面上准确、生动地体现。如用干画法表现质地坚硬的对象,湿画法表现质地柔软的对象;用不明显笔触表现表面平展的对象,明显笔触表现表面粗糙的对象;用明显留空表现反射光能力强的对象,柔和留空表现反射光能力弱的对象等。总之,水彩画技法多样,表现物体质感时,就必须深入观察、分析,比较各种不同物质的可视特征,根据表现质感的需要,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不同技法,在白色的画纸上就可以表现出光彩夺目、质地万千的对象。下面谈谈《糕点饮品》一画的质感表现。这幅画主要是糕点、玻璃器和挑花桌布几个不同质地的物象。为其质感的表现,我注意研究了它们的质地差异并运用不同技法进行表现。糕点柔软而蓬松,形体变化柔缓,色彩变化细徽丰富,描绘时我运用接色法接画出渐变的基本形色,再用干后重叠法并以隐晦的笔触表现其形体的缓转和色彩的细微变化。玻璃器坚硬、光滑而透明,形体转折流利,高光、反光、透光均较明显,其厚薄及所盛物的颜色决定着色彩的变化,描绘时我强化了高光、反光、透光的表现,多采用湿时重叠法表现其厚薄和盛物状况。白色挑花桌布柔软、单薄、透底,转折缓、折纹显,其色彩因光照和厚薄透底状况而改变,描绘时平面桌布我用油画棒预画出织纹后再涂底色;立面桌布则是先涂底色再吸洗出花纹。通过以上诸多方法,几个不同质地的物象质感就突出地表现出来。
水彩花卉的画法
花,色彩艳丽,形态多姿,为人们所喜爱,为画家所描绘。画家描绘花的美姿,不但可以美化生活,振奋精神,而且可以借花的美质表现一种精神和品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然而,由于花的种类繁多,形状、色彩、姿态各异,加之其质地柔软、透明、鲜嫩,更增加了表现的难度。画花卉是绘画基础训练中较难的课题。
花有数千种,各有特色,不能一一谈及。但从其外形分析,不外乎有大花和小花、单瓣和复瓣的差异。结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谈花的画法,就可侧重介绍中小型花和单瓣花的画法,并推及大花和复瓣花头的画法,有举一反三之助。下面具体谈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的绘制过程。
设置:丁香花小而碎,多个花头长在一起,近似串串葡萄,姿态多样,色彩优美,为了丰富画面,则又寻来几枝波斯菊,插入玻璃瓶置于丁香花的偏后部位,桌面仍感空虚,便随意撒放了几个花瓣。两瓶花安放好后,作者对花的主次、疏密和不同朝向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浅灰色背景托深色花,深色花衬浅色花的状况。这样,一个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疏密适当、统一而有变化的静物设置就显现出来了。
构图:根据整个静物的组合状况,采用了横幅构图。勾画轮廓时研究了整个静物的外形变化和留空状况,使其既不拥挤又不空虚,外形具有节奏变化。为了表现花和叶的生动姿态和组合状况,对花和叶的大小、疏密、前后、隐显以及俯、仰、向、背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勾画,主要花勾画细致,辅助的花和叶仅勾画其外形。这样在勾稿时就分清了主次,给着色用笔留下了创造的余地。
着色:着色前对整个静物的色彩组合状况进行了观察,对着色方法和程序亦作了分析和安排。这组静物比较明亮,黄灰色环境包围着紫色和红色两组花束,紫、红两色花束又衬托着明亮的浅色花头,色彩艳丽、层次分明、主题十分突出。着色以干湿画法相结合,从浅到深较为适宜。根据这种分析,涂绘大调子时,从浅色花头和水罐画起,仅画出浅淡的基色;然后将纸染湿,用大笔接画背景并力求一次画准;在背景未干时就重叠模糊而虚远的花和叶,井逐步画向较清晰的及至玻璃瓶和桌子。主要花头和前突的部分物象,等大体色干后用干后重叠法再进行加工。这幅画朝前的浅色花头是重点描绘对象,丁香花小而碎,加工时未一一刻画,主要是画出花头组合的大的形体、色彩、明暗和层次,在其基础上仅对个别突出花头进行加工;波斯菊是单瓣花头,视其单薄但有体积,描绘时我抓住它俯、仰、向、背的不同朝向,花瓣起伏及其转折的表现,其体积状况就显现出来。
花难画主要有两方面难题:一方面是因为花的种类繁多,形色多样,俯、仰、向、背更是变化复杂;另一方面是花束组合,外形起伏多变,花叶四散难以表现。描绘花主要在于先画好花头的形体起伏和明暗色彩变化,以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和色彩,在此基础上再抓住个别突出花瓣深入描绘,以表现其个别特征和生动姿态;表现花的组合,首先要把握花束组合大的外形变化,然后再分组描绘其内部起伏,并靠虚实和不同朝向体现其花叶四散的整体形态,这是画花的基本方法。总之,画花要研究其自然生长规律,并遵照艺术规律去概括处理,任何复杂的花束都能真实、生动和艺术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