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记的分析解读 教案
传记的分析解读
教案
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
【教学目标】
1、了解传记的相关知识。
2、把握传记的解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从整体上把握传记的解读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配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开设的选修课,它在2007年的宁夏海南高考语文试卷中第一次出现,继而,2008年江苏、山东、宁夏海南卷所选的都是人物传记。这类考题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考题进一步贴近生活,旨在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关注生活。属于选考内容(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二选一),分值25分,分值很重。而我们这一届是河南省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届高中生,你们高考时的语文卷也将采宁夏海南卷的模式,所以,传记文体的阅读对我们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对这一考点进行分析解读。
一、考纲解读
(一)(考什么?)
《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要求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了解传记 传记的定义
传记是记述人物事迹的一种文体。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传记的主要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传记的分类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自传: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他传:叙述性传记:第三人称。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
人物评传:第三人称。“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
三、考纲解读
(二)(怎么考?)
本考点在高考卷上是一道选考题,有四个小题组成,25分,分值很重。第一题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属于分析综合,能力等级为C。第二题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对文章内容整合能力的考查考查,能力等级为C。(考查内容包括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手法)
第三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基本倾向以及社会影响。属于鉴赏评价,能力等级为D。
第四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人文精神,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等级为E。
四、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以及高考的考查方向,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传记的阅读方法
从传记阅读的命题上来说,除了关注传统阅读材料所考查的重点语句的理解,文章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考查等内容外,我们还需要注意掌握关于传记的文体知识,特别关注如何评价传主的功过得失,如何从选文中汲取有益的人生启示这类内容。这就要求阅读者要善于从传记中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体悟传主的情感世界,追寻传主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传主成败的缘由,感受其人生经历的沧桑。要做到这些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传记阅读方法。
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
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生的意识和能力。
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了解了传记作品的这些特点,同学们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品味传记作品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赏析传记中的想象艺术,多角度地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
另外,评传是传记中的跨类文体,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一方面有对人物生平较完整的叙述,借以展示传主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因为它的篇幅较简短,更适合于高考命题时选用,因此考生对这一类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六、练习
完成《高考适应性训练》
(三)第四大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解说恰当的两项是(B)(E)
A、作者因为《黄河大合唱》的演奏是“小规模”且指挥非冼星海本人,认为冼星海先生弟子的指挥不够精彩。
B、作者认为只有把表达出冼星海作曲时神韵的马达木刻与冼星海的自传结合,才能满足自己对主人公的好奇。
C、见面“感到生疏”是因为与作者想象中的冼星海魁梧奇伟、沉默寡言不一致;“觉得熟悉”是因为与朋友告诉我的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相吻合。
D、在西安与冼星海的一席长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为自己的话太少,对冼星海不够热情感到深深的遗憾。
E、在新疆逗留尽量收集各民族的歌谣说明冼星海十分注重民族特色,认为创作之花离不开民族的土壤。【解析】A那一次的演奏十分美满,使我感动。C“觉得熟悉”是因为事先对冼星海有了解,“感到生疏”是因为与想象中的不完全一致。D冼星海的活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非不够热情。
(2)在与冼星海见面前,作者从那些侧面表现对他的认识?表现了冼星海的那些特点? 答:①听《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冼星海作品的伟大气魄。②看木刻《冼星海作曲图》,表现了冼星海创作勤奋。③读冼星海自传,表现了冼星海坚强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要写,还得回中国来”的理解。
答:①经受极端困厄颠沛流离也要回到中国,表现了冼星海的爱国之情。
②有生命力的作品要根植于祖国大地,富有民族特色。表现了冼星海的民族创作情结。③作者为冼星海再也回不到祖国感到惋惜。
(4)作者在文中提到:“什么都做过的一个人,有两种可能:一是被生活所压倒,虽有抱负只成为一场梦,又一是战胜了生活,那他的抱负不但能实现,而且必将放出万丈光芒。“星海就是后一种人!”结合文中材料,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不被生活压倒,实现自己的抱负?
参考要点:冼星海的字典里没有“难”这个字,我们从冼星海身上看到的是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魄力,好学深思,勇于经验生活的各种方面。这些都是冼星海没有被生活压倒的主要原因,答案只要是从这些方面引申皆可。
七、小结:(解题策略)
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培养自己全面审题与确认阅读区间的能力。
能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作品包含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间。
最终,我们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力。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探究题的答题格式
①应写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
②分析自己的理由,“理由是:1.„„2.„„
3、„„”,把理由分点罗列。③可加总结句,“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
第二篇:传记 教案(推荐)
盈江县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组复习教案
2012-3-26
高考语文复习人物传记之客观题(教案)
组长:唐赟 主备人:刘文灿
一、复习反思:
通过一二轮的复习,同学们已经熟知人物传记的文体特征及考试题型,通过强化练习,能基本掌握主观题(6分、6分、8分)的答题技法,但诸多考生的5分客观题失分较严重。
二、高考回顾:
1、(2010年课标卷——杂交水稻之父)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
解析:强加因果。“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不只是斯瓦米纳森博士的隆重推介,更重要的是袁隆平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的杰出贡献。
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解析:筛选内容,与原文一致,正确。
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
解析:曲解文意。其错误在于不是曹宏球送来杂交水稻种子,而是为人们送来了杂交水稻种子。
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
解析:强加因果。袁隆平认,他目前难以为他的学生提供成为超过自己的杰出学者的条件。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解析:筛选内容,与原文一致,正确。
【答案】考查内容,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2、(2011年课标卷——下笔不觉师造化)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盈江县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组复习教案
2012-3-26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 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解析:曲解文意。根据第2段内容,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解析:范围失当。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只有”绝对化。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解析:考查内容。与原文第4段表述完全一致,正确。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解析:考查内容。表层理解文意,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解析:无中生有。本文没有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答案: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三、考查内容:
此题考查范围包括筛选文本内容,写作技法,如语言特色,描写手法及行文结构等,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技法导航:
1、陷阱法:参看一般论述文七大陷阱(偷张答范无错转)
2、还原法:参看文言文选择题第6题,即回到原文寻找匹配信息,对照筛选正确答案。
五、例题导航:
何泽慧:风骨无需雕饰
薛之砚 盈江县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组复习教案
2012-3-26
10年前,从中关村到玉泉路的公交车上,每天都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上班,穿件打补丁的衣服,一双军绿色的解放胶鞋,下班的时候还会带上两个单位食堂里买的馒头。2006年,92岁时,她不小心摔断了腿,但痊愈之后照样去单位,单位每次会派一辆小巴车接送。“春光明媚日初起,背着书包上班去。尊询大娘年几许,九十高龄有童趣。”同窗王大珩贺何泽慧90华诞诗,诙谐打趣。
朴素不仅是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参加国际会议仍如此,她脚上穿的鞋,打了三层补丁;她提着人造革书包,带子断了,用绳子扣着,革裂开了,用针缝起来„„
这不是一位普通的老太太,而是一位吃过洋面包的科学家。她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43年起在德国海德堡威廉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1946年起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试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在物理学界,她赫赫有名,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从2005年到2010年,温家宝总理先后六次看望她,让更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何泽慧。当然,何泽慧的出名还因为她的丈夫——钱三强。两人是清华同班同学。大学毕业后,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
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何泽慧给七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信很短,因为战争时期,交战国通信,限定25个单词。
何泽慧与钱三强的美好姻缘就是从这封短信开始的。1946年春天,何泽慧离开德国,来到了战后的巴黎,与钱三强正式结婚。婚后,二人同在居里实验室工作,共同发现了核裂变三分裂、四分裂现象,轰动世界。从此他们的生活和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事实证明,他们用一辈子的风雨与共、相依相携履行了爱的承诺。
朴素而久远的不仅有爱情,更有对国家的挚爱。何泽慧老人一生的重大选择,无不和祖国的需要连在一起。“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这不是赞颂,而是对何泽慧那一辈学人的精神世界的白描。1936年清华毕业后,何泽慧到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技术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喜欢听评弹的苏州女子,在抗日救亡的时代,毅然选择实验弹道学的专业方向。l940年,她以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
她坚信只有科学能够使祖国尽快摆脱贫弱落后的局面。l948年夏,何泽慧同钱三强一起带着刚出生七个月的女儿,回到祖国,参加北平研究院原予学研究组的组建。由她具体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开展工作,经过几年努力,于1956年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核乳胶。盈江县第一中学
高三语文组复习教案
2012-3-26
1955年初,何泽慧积极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准备工作。1958年,中国第一台核反应堆及回旋加速器建成后,她担任中子物理研究室主任。她是中国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实验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中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和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最早的推动者。2011年初夏,97岁的老人驾鹤西去。人们前往她家吊唁,发现她住的是一套老旧的单元房,灵堂则是她不到14平方米的小客厅。遗像上的老人满头银发,微微抿嘴,淡淡微笑,朴素一如生前。
钱三强、钱学森、钱伟长、朱光亚、何泽慧„„相继辞世的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堪称为人处世做学问的楷模,风范绝代,倾慕后世,风骨伟岸,无需雕饰。
在苏州十中校园,原来的振华女中,有两块篆刻遥遥相对。一块是l932年何泽慧毕业时写下的“仁慈明敏”,一块是2006年,何泽慧为百年母校的题词——“爱国奋进”。从“仁慈明敏”到“爱国奋进”,这位苏州女子,用自己朴素而伟岸的一生,诠释了她的信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80多岁的老太太乘公交车上班,穿补丁衣服和胶鞋,下班的时候还带上从单位食 堂里买的馒头。这些事件体现了何泽慧朴素的品质。
B.何泽慧与钱三强情深意长,早在1943年,德国与法国恢复通信时,在德国留学的何 泽慧就曾给在法国的钱三强写信,表达自己的心意。
C.何泽慧将事业与国家紧密相连,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你恋着我,我恋着你,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便是真实的写照。
D.何泽慧老人去世时,人们发现她住的是老旧的单元房,客厅很小,旨在说明总是赞 扬科学家朴素是不够的,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
E.本文主要通过一系列的事迹来体现何泽慧无需雕饰的风骨,并运用外貌描写等手 法来表现她“仁慈明敏”“爱国奋进”的精神品质。
答案:(1)答C项给3分,答A项给2分,答B项给1分;答D、E不给分。(B项,何泽慧没有明确表达心意,但有可能是一种暗示,故给1分;D 项“国家要切实改善科学家的生活”的说法与作者的写作目的不符。E项外貌描写不能体现何泽慧“仁慈明敏”,“爱国奋进”的精神品质。)
第三篇:《青春之歌》传记式解读
《青春之歌》书评
《青春之歌》在当年可谓炙手可热,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次年突破了130万册的发行大关,同时还被当作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搬上银幕,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由谢芳扮演的林道静及于是之饰演的余永泽,使当年观看的观众至今仍难以忘怀。此外,小说经翻译后还远销日本、东南亚和香港地区。
对于这部小说,最普遍的一种解读应该要算成长小说阅读,就是把林道静由弱少女到革命家的转变看作是无产阶级培养的结果,她的成长历程即是阶级成长历程。第二种解读,是初读者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把它当作一部情爱小说,写的是一个少女和三个男人的情爱经历。而我们认为,正如《红楼梦》被有些人视为作者曹雪芹的家族自传史,《青春之歌》也可以被看作是作者杨沫个人的“自叙传”。
小说中的革命女青年林道静的原型即是作者杨沫,小说中的老夫子余永泽的原型即是现代国学大师张中行。小说中林于二人的恋爱故事即是杨张二人真实的一段情感经历。从杨沫的儿子——老鬼写的传记录《母亲杨沫》和张中行自己所写的抒情散文《负暄絮语》中可以找到些许证据,更有杨沫本人的自白和书籍《我一生中的三个爱人》为证。
杨沫在晚年曾写道“我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北大为背景„„那位老夫子,我们在1936年终于分手了,他是我在北大几年生活的媒介,没有他,我也许写不出《青春之歌》来,我庆幸这段‘良缘’——虽然甜瓜结在苦瓜藤上。”这个时候,她对这段感情有了比较理智的回顾。
老鬼在《母亲杨沫》中,更加精准地分析了母亲和张中行二人青年时期那段恋情破灭的原因。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时候,母亲也想跟爱人张中行谈谈国家大事,可话不投机,张中行是北大高材生,根本瞧不起初中毕业的母亲,他数次警告母亲少看赤色书刊,太危险,不要跟共产党掺和,当心坐牢。然而母亲继续我行我素,只是不再跟他谈政治,自己去找什么朋友,也不敢再告诉他,两人感情上的裂痕越来越大。”这里能够看出,杨沫和张中行二人感情上出现裂痕,是由于双方的政治倾向不同。另外,老鬼在书中也作出了如下评价:“张中行是个学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重研究,轻实践,重东轻西”,但“母亲不是贤妻良母型的女性,她渴望动荡,渴望着干出一番事业,渴望改变自己的平庸命运,她有激情,爱幻想,看了革命的书就想参加革命,正如儿时看了武侠小说就想当侠客一样,她越来越感到跟张中行过日子庸庸碌碌,没有色彩„„”这里更能说明杨沫和张中行在性格、志趣、生活理想等方面的差异。
而张中行在《负暄絮语》中也回顾了这一段恋情,写到他们俩分手原因和老鬼分析的原因大致相同。不过他对二人从相识到分手有更详细的记载。他同杨沫的相识,是通过于大哥的介绍。于大哥为了帮当时反抗包办婚姻而逃出家庭的杨沫找工作,找到张中行帮忙。“我”(张中行)当时“对于年轻的女性,而且胆敢抗婚的,当然很感兴趣,就表示愿意见面。”见过面之后,张对杨的印象很好,“正如一切男性一样,对某女性印象好,就想亲近,并有所想就实行。”于是,张中行向兄长求助,使杨得到了张的兄长所在学校的工作机会。杨沫去就职前,二人约定以后经常通信。1932年的春天,杨沫回来,二人就住在了一起。此后二人度过了三四年既穷困又愉快的时光,虽然有时也会因为琐事争吵,闹点不愉快。到1936年早春,二人感情有了实质性地断裂。当时“她在香河,我在天津,我收到也在香河教小学的刘君一封信,说杨与在那里暂住的马君来往过于亲密,如果我还想保全这个小家庭,最好是把杨接到天津去。其时我的心中情多理少,就听了刘君的劝告,把她接到了天津„„但我们都觉得已经有了隔阂。”二人过了一段乏味而不安的生活,学期终,二人去投奔杨的兄长,张说“我反复衡量当时的情况,确认为了使无尽的苦有尽,应该分手„„”于是张杨分道扬镳。张的回忆里,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杨在学校有了“外遇”,二人才有了隔阂和阴影。而她为什么会有“外遇”的呢?张朦胧意识到二人的差别,“我们都觉得已经有了隔阂。心都不安,而情况不一样。我体会,她先是在新旧间徘徊,很苦,继而新的重量增加,更苦。我当然也.不好过。但都不谈这件事,表面还平静。”杨在新旧之间徘徊,最终倾向新的力量。这里的新力量大概指的就是革命的意识。
当然,这样解读并不是认为张中行就是小说中的老夫子余永泽,其实张中行远比小说中的余永泽有人格魅力。他正直、宽容、有原则、有理想、以德报怨。文革时有人劝他写文章,给自己洗刷,辩解或者澄清一下时,所得到的回答是“人家写的是小说,又不是历史回忆录,何必当真呢。就是把余永泽的名字改成张中行,那也是小说,我也不会出面解释”。更可贵的是,在“文革”那种人人自危的紧要关头,他为杨沫作证道“她直爽,热情,有济世救民理想,并且有求其实现的魄力„„”。另外,据张老先生女儿曾对记者说,父亲平生的理想很简单,“他一不做官,二不发财,就是希望做点学问,看点书,写点书,安安稳稳地过小民适然的生活”。
透过《青春之歌》的文学帘影,我们仿佛窥见了二十世纪上叶一对青男少女的真实俪影,他俩在书里书外的离合和悲欢,至少能带给我们现今的男男女女对于两性情爱的无限敬畏和些许思考。
第四篇:传记写作教案
学写传记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传记的特点,学会写传记。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传记特点,学会写传记
学习提示:联系本单元的几篇传记,抓住文章特点,学写传记。
一、回忆课文,归纳传记特点。
1、《藤野先生》的特点是:
2、《回忆我的母亲》的特点是:
3、《列夫.托尔斯泰》的特点是:
4、《美丽的颜色》的特点是:
二、阅读写作指导,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三、自学质疑
一、什么是传记?
1、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无论是自传,还是给别人写传或评传,都属记叙文的范围。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传”或“传略”;记述简略、篇幅较短的,称为“小传”。
2、自传:一般要写出自己的姓名、生年、籍贯、家庭、爱好和主要经历,还可以写自己的理想,写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为别人写传记,除了记述其主要经历处,还可以作简要评论;也可以侧重和个典型事例.二、自传类传记写作的要求
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展示自我独特的个性和成长经历。文章结构:
①基本情况介绍。
②成长中的主要经历及典型事例。③明确自己的有关态度及看法。
三、写作注意事项
1、内容真实。这是写好自传与小传的根本原则。内容表述上应丁是丁,卯是卯,不虚构,不歪曲;不粉饰,不虚美;不受流俗侵扰,不为尊者忌讳。重要之处包括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物言论、行动等都要言之有据,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但是要注意,传记有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2、材料典型。选取的材料应能体现人物的身份、生活、性格、志趣。如写作家,则可选取文学活动、文学成果等村料;如写学生,则可选取勤奋学习、健康成长等材料。总之应尽展个性。
3、详略得当。这是写好自传与小传的特别条件。人物的主要经历、兴趣爱好、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材料可重点写明,其他则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像姓名、籍贯、家庭等方面的材料就可一笔带过。总之,要让读者管中窥豹。
4、线索清晰。这是写好传记体文章的基本保证。因为写传记要搜集人物方方面面的事情,择其重点写出人物生活中的不同侧面给我们的印象和领悟,因此线索安排应清楚明晰。一般应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写。例如人物是学生,就可按幼年、小学、初中的顺序依次写来。
5、语言灵活。这是写好传记体文章的坚实基础。因为传记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所以语言准确平实。但为了破除呆板、枯燥的“八股”习气,不防融情于叙,即在态度诚恳的叙述中,渗透人物鲜明的思想倾向,爱憎情感。但要注意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关键行动,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总之,要写好人物传记,首先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其次,要严格选择材料,根据人物特点,选择有重大意义,对社会有重大贡献,最能表现人物的本质和特性的材料写;最后,还要恰当的组织材料。
四、技法指导
1、摹仿是学习的第一步。写作前不妨先读一两种优秀的传记(如傅雷翻译的《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读一读《人物》等传记文学杂志,至于篇幅较短的小传可以多读一些。
2、确定所写人物(传主)是首要的问题。到底选谁作为传主,有以下三点要考虑:一是有写他的欲望和冲动,或是特别佩服、崇拜他,或是特别感激他、爱他,或是特别恨他,对他有很深的感情,非要吐一吐不可,这样写出来的传记才会有精神;二是这位传主有值得写的地方;三是传主的材料比较容易收集到。
3、着手收集传主的相关资料,尽可能了解他的个性特点,周围人与他的关系、对他的看法等等。查档案资料、寻踪问迹地考察、现场采访等均可作为收集资料的方法。只有对传主有了具体、深入的了解后,才能动笔写。
4、对手头的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去粗取精,找出那些最能反表明人物个性、符合其思想特征的重点材料,依据事实对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做到褒贬分明,切合现实。这是写好传记的关键。
5、具体写作时应注意点面结合,繁简得当,叙议合理。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胡子眉毛一把抓,防止记流水账式的长篇大论。要知道,典型材料可以以一当十,让人窥斑见豹,并使文章产生较强的感染力,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在写人物传记时,主要人物要突出,次要人物应略写,避免喧宾夺主。
五、紧扣要点评改
1、所选好的材料是否典型、真实;
2、线索是否清晰,详略是否得当;
3、是否有恰当的评价。
自传、小传的写法,是触及到了做人的真谛,即真实示已,真诚待人。
六、写作实践:
题目见教材46页训练题目,任选一题作文。
第五篇:解读名人传记,感悟民国历史
数风流人物,悟民国历史
——高一历史近代史“西安事变”教学案例
西安事变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中的一个小问题,作为衔接抗日救亡运动和全民族抗战两个专题的纽带,这一历史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内容中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转折点。在老人教版的教材中,西安事变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做出详尽充分的讲述,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新课程改革后,人民版教材中只是用一段文字对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做了概括性的总结。如何激发学生对民国历史的探究兴趣,用巧妙地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民国历史大背景下分析问题,是我在这个小问题讲述上的主要目的。
为此,在课前预习阶段,我做了大量的资料查阅工作,初步列出课前导读单的关键字词及参考书籍,包括《张学良回忆录》《蒋介石日记》《张学良传》《杨虎城传》《蒋介石传》《蒋介石大传》《国殇》《才智·胆略·人格的较量:战场上的毛泽东与蒋介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 《四大家族》《宋氏三姐妹》《宋美龄大传》《何应钦传》《周恩来传》《张学良及其西安事变回忆录》等民国时期风云人物的传记,将这些书单在专题分组中告知学生,并且明确分配各小组任务。除此之外,学案教学在本校大力推广,利用学案提前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也为本节课的顺利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激趣与导入
学生活动:分组自由讨论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
教师提示交流:涉及到哪些历史人物,讲讲他们的故事?张杨二人为什么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在西安事变中能够和平解决?
师:西安事变的主要发动者是谁? 生:张学良,杨虎城
师:你们了解张学良和杨虎城吗?
生:学生分组,小组代表发言人介绍张杨二人
学生甲:张学良,国民大革命时期张作霖之子,著名的爱国人士,积极倡导国家统一,“东北易帜”的主导者,蒋介石的得力助手,“九一八事变”中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执行者,西安事变的主角。身负家仇国恨,西安事变后移居美国,后去世。与赵四小姐有一段传奇的 爱情故事,和宋美龄、蒋介石关系甚好。
学生乙:杨虎城,抗日英雄。陕西蒲城人,出生贫苦,有革命意识时年仅15岁,与张学良一道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迫害致死。
师: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 生:为了逼蒋抗日
师:(板书)西安事变的目的,逼蒋抗日
二、探索与发现
师:你认为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要逼蒋抗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活动(小组形式):
交流:学生通过以前看过的影视片和部分资料,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
生一:我们组认为主要是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
生二:我们组主要归纳了这一时期日军的侵华事件,认为张杨二人逼蒋抗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军的大规模入侵是主要原因。
生三:我们组结合张杨二人的传记,并且参考了一部分蒋介石日记,认为逼蒋抗日主要原因在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与张杨二人接受的中共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相悖。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比如如何分析历史事件的发生的背景 生一:应该从事件涉及人物入手; 生二:从时代最突出的矛盾分析
生三:应该考虑到事件涉及的各个方面,比如国际背景、国内背景、主要人物的活动、思想领域的变化、主要矛盾的变化、等等。
生四:除此之外,事件的对立力量也应该分析,比如分析西安事变的背景,必须也要考虑到国民政府内部的分化,例如汪精卫、何应钦等人的活动。
师:请同学们下去之后查阅有关汪精卫、何应钦、陈璧君、宋氏三姐妹的相关资料。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都可以把历史人物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来解读,尤其是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们所作出的选择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在学习民国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做到客观公正,感受历史人物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极力促进作用。
师:同学们,民国历史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众多,他们有的取义成仁,有的刚正不阿,有的善于周旋,有的风流倜傥,有的博闻强识,有的气度不凡。这些人可能是我们以前认为 的“汉奸”,“卖国贼”,有的一直是我们心目中的民族精英,请同学们课后多多利用历史人物传记,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迁移和应用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学生尝试完成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学生小组讨论:
生一: 主要原因在于时代背景为中日矛盾是中国社会当时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突出。蒋介石本人也认识到了抗日的重要性。
生二:如若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亲日的何应钦可能做出更多不利于抗日的事情。生三:中国共产党认为联合蒋介石政府抗日是结成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步骤。比如周恩来发表的谈话。
生四:国民党方面宋美龄、何香凝、孔祥熙等人积极奔走,为营救蒋介石与周恩来、毛泽东等人谈判。
生五:美国的支持,美国人也希望国共两党这个时期合作,共同抗日。师:那我们可不可以将这些因素都归纳起来? 交流(略)
四、拓展与延伸
教师提出问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分组交流:
1、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表明了哪些历史信息?
生一:张学良和杨虎城放了蒋介石,蒋介石表示抗日,表明国共两党又要合作了。生二:国共两党都以民族利益为重,说明抗日是当时时代的主流
生三:亲日的政权越来越多,以何应钦、汪精卫、伪满洲国为代表,说明日本人的侵略已经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生四:两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结成指日可待
2、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 交流:(略)
师:从刚才的交流中,那又有什么发现? 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应该从不同角度分析。
师:对,我们分析历史事件的意义,首先要抓住涉及到的各个阶层。其次,要从事件发 生的主要目的入手,分析它最初的影响力,比如说西安事变,主要目的是联合蒋介石抗日,那最初的影响就是有利于抗日力量的壮大;再者,我们要抓住一个历史事件的特殊之处,国共两党对立是主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说明两党又有了一致的利益,即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西安事变标志着国共合作迈出了重要一步。最后,我们要分析历史事件深层的影响,这一阶段,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所以说,西安事变最深层次的影响是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讨论:如何认识蒋介石?(学生积极回答,热烈讨论)全课小结:(略)
师:通过一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生答(略)
案例分析: 在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下,传统课堂一般包括五个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这几年来,苏联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虽然不断有所变化,但仍由这五大部分组成。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接受知识的情况,知识的传授主要是教师的讲述,学生记忆并理解;当学生的反馈情况超出了教师教案的范畴,教师就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甚至为了达到教案上预设的标准答案,不惜抹杀孩子们的创造性,直到学生回答问题时标准答案浮出水面。本课依托新课程理念,利用高效课堂在本校的推广,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讲课堂教学分成“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探索、验证、交流等活动中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激趣导入,让学生乐于学习历史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主要给学生大量介绍历史人物,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中的人感兴趣,坚持人本主义思想,将历史人物和学生这个主体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感知能力。
我在《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个体经验出发,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动机和兴趣,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资料的查阅,了解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采用“激趣与 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基本知识,来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复习”这一环节。
在学生讨论西安事变的目的这个问题时,学生已是兴致盎然,非常乐于探讨历史,这就源于课前导学单的作用,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所了解,有所思考,才能真正让学生走进课堂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二、探索发现,让学生善于思索历史
教学中普遍存在轻视教学过程的现象,以前的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得出固定的结论。结果与过程的割裂,使得学生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和纯知识的记忆,历史学习变得枯燥而乏味,学生感受不到历史学习的实际意义。《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提到:“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新课程的这一理念,就在于强调了历史结论的来源,是学生的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多角度、多形式、多层次的领悟,而非简单的归纳和概括。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需要涉及学生感兴趣、具有实际价值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料,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教学联系起来,与学生展开面对面心灵上的对话,尊重学生个人对于历史的认识,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历史规律。这节课,在“探索与发现”中设计了两个层面的研究:
1、学生讨论西安事变中为什么要逼蒋抗日。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引发争论。教师评议并且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历史事件时代背景的思考角度。学生不同角度的分析都可以看做是学生课前研究的成果,都是学生个性的展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这样分析,自己思考的角度和立场是什么,这样的历史教学,就变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保护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尊心。
2、利用学生引发的争议,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归纳的角度,尽可能更多角度分析历史背景,认识时代的特征。让学生在历史背景分析中抓住主要人物所代表的阶层及其目的,把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带入了一种更高的境界,课堂上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不再把学习历史看成负担,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享受着学习历史的乐趣,学生动手操作,使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给学生探索的机会,也是给课堂生成问题、提升认识的机会。利用学生创造的素材挖掘内在的知识,正是我们注重课堂生成和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从学生的发现中,不难看出学生善于实验历史,完全能通过历史活动探索问题的本质。
三、迁移应用,让学生精于实践历史
在探索和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应用历史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精于实践历史。
在学生探索发现历史规律后,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即思考“为什么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与他人合作。同时鼓励学生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力图领会理解他人的想法,把别人的思路同自己的想法联系起来,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之处,认知自身解决问题存在的思维漏洞。
实践表明,把历史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应用,有利于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拓展延伸,让学生勇于研究历史
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教学中学生的情意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在学生发现了历史规律、能比较熟练的应用后,他们必然会产生新的欲望,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时,我们应适当地提供一些材料,来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动机。
在这次课堂教学中,拓展延伸部分解决了三个问题,三个问题层次不断提升。第1个问题主要是培养学生从历史表象整合历史信息的能力。第2、3题,属于扩展应用类题目,让学生研究、辩论,得出更多的理性认识。
拓展延伸,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促进素质教育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勇于共同研究问题,探求历史的奥秘,可以开阔思路,培养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小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思想活跃的时代,代表着中国打破旧制度、创造新秩序的初步探索。作为“三观”正在形成还未定型的高中生,应该努力发挥杰出历史人物对于其人生的正面影响,用历史人物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学会积极的评价历史人物,并且更好的指导自己的人生规划。
总而言之,整个课堂教学用“激趣与导入”、“探索与发现”、“迁移和应用”、“拓展与延伸”四个基本环节,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将学生历史学习和自我认知紧密联系。在学生主体在认识历史人物的过程中感受时代特征,抓住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力,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阶层、不同环境下理解并归纳历史事件的各个要素,将课堂探讨推向一个 新的高潮。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人物,既提升了其参与课堂的热情,释放其学习历史的激情,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历史人物对其人生规划产生了影响。在课堂探讨这一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丰富自我认知、完善思维角度的积极性,又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创造欲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的形成。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谈到:“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培养这一意识,主要依靠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理解,转变其对历史学科长期以来认为只是单纯记忆应付考试的观念,让学生发现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历史的“影子”,从分析历史事件中归纳历史事件的认识角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学习历史和应用历史思维结合在一起。
(作者简介:张洁,女,汉族,陕西宝鸡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现任教于陕西省凤翔中学,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