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精选)
外教一对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并获得技能,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学行为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行为,它不仅包括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教师、学生与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外显影响是教师传授知识与技能促成学生成长;内隐影响是教师的品德修养、人格特征、职业道德等自身行为因素对学生的成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教学目标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采取行动促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从教学效果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强调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表现在与学生成绩高度相关的行为;从学生发展看,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作为整体计划的一部分有助于学生的持续成长。因此,应不断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效能、监控能力和综合功能。
1.知识水平。教师的知识水平能保障教师有效地实现教学行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具有三种知识:①学科知识,这是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从事教学的基本条件,使教师能顺利完成课程教学任务;②教学知识,这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技巧,来自于对实践的反思和行动又对新的教学实践产生指导性作用;③条件知识,这是教师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具化为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和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2.教学效能。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对其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满意的评价会促进教师进一步努力从而获得更高的效能感,而负向的评价则会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同样实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
3.教学监控。教学监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预设的目标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意的和连续的策划、检查和调控。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强弱表明了教师是否有能力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活动,运用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
4.综合功能。不同的教学行为携带各自的教学特点,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场景,但是全部教学行为还应体现出其综合功能,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实施教学行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发展。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外教一对一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师教学行为的根本在于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教学活动是否合理,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教师是否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行为,并能适时调整自身教学节奏,以适合学生的终身发展。
文章来源: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同学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同学学习行为与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一起发展的过程。真正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高水平的思维;知识的深度;与实际的联系;大量的交流;为同学的进步提供社会支持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在其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中认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智力,每一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装在一起的。在可能的范围内,教师的教应该根据同学不同的智力特点来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育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同学全面充沛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战略,使同学能以向他人(包括自身)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资料,并给予每个儿童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一、同学有效学习行为分析
(一)同学学习的差别性
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身的看法,有自身的理解。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出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相关的经验为基础,凭借自身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判断解释。这并不是胡乱猜想,而是他们从经验背景动身推出的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假设。在某一主题内容的教学之前,同学经常对这一主题自身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看法(实际的或潜在的),教师应该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对每个学习者来说,其经验世界都是独特的。带着自身的经验背景,渗透着自身的个性与风格,学习者经常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战略。
(二)同学学习的建构性
学习是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知识或意义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身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身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并不简单是信息量的积累,它同时包括由于新、旧经验的抵触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学习过程并不简单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作用过程。建构主义强调意义的生成,强调学习者通过与外部信息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理解、发展智能,建构自身的“经验实际”。学习不是知识经验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
(三)同学学习的情境性
情境性学习的观点突出了学习的具体性和非结构性的一面,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让同学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
情境性学习的观点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实际世界之间的沟通问题。学校与社会之间所存在的不只是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割裂。现代教育技术所要做的是通过远程教育技术从更深层次上实现学校教学与实际情境的沟通:多媒体技术、虚拟实际技术可以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从而可以让同学解决真实性的问题;互联网可以将学习者带入实际工作场景、实验场景,并与一流实验室中的研究者、工作现场中实践工作者进行交流,甚至通过网络与这些人合作来完成一定的项目;另外,计算机可以对同学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记录,能随时搜集关于学习过程的资料,构成“电子档案袋”,从而对同学的学习过程进行融合性的过程性评价。
二、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分析
(一)对不同学习行为的同学匹配相应的教学风格
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同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同学的个体差别,鼓励同学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不同学习行为特征的同学的语文学习成果的调查,我们发现不同的同学采取的学习行为是不一样的,同学的个人学习行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语文学习成果。其中的原因是,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是单一的、固定的,可能造成局部同学长期得益,而另一局部同学长期受损,发生两格分化。这样,在班级中就会出现一些“适应不良”的同学,因此,教师应当尽量照顾不同学习行为的同学,使自身的教适应同学的学,在无法同时照顾不同学习行为特征的同学的情况下,须不时地变换自身的'教学风格;或采取不同的教学战略,以便使每一类同学都有机会能够依照自身的学习行为来学习,发挥自身的优点,让不同学习行为的同学都学有所得,迫近同学最佳发展区。特别是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不同学习行为的同学合理搭配,能使不同学习行为的同学得到互补,一起提高。
加德纳教授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实行个性化教学的设想。所谓个性化教学,即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使具有不同智力特点、不同学习行为特征的同学都能受到同样好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了解每一个同学的智力特点和学习行为特征的基础上的。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观察同学和他们与同学、朋友谈话和讨论的情况来了解同学,尽量收集每一个同学如何学习的资料,使同学和教师对相互都有深入的了解。针对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表示出来的学习行为方面所共有的某些特征,教师可以选择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学风格,做到既关注“生活世界”,让同学学会考虑,又实施“开放式”教学,让不同同学都得到提高。
教师可以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对于激动型学习行为特征的同学来说,他们能根据事物之间的一起的关键特征比较迅速地进行分类,教师就应该通过想象、图片和色彩来展开教学,让同学在想象和图片中接受学习内容,同时对于激动型同学,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激发的方式来鼓励他们进行学习,让激动型同学自定学习计划,这样他们会学得更好;而对于慎思型学习行为特征的同学,因为他们解决简单问题时,往往比激动型同学更快,教师就可采取听说读写互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经常为他们提供视听资料,发明机会,提高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
(二)采取有意失配战略进行教学
课程规范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同学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比方,有意失配战略,就是针对同学的短处,采取弥补性的措施,从而使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适应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问答题一类题目需要进行详细分析才干回答的,教师可以要求激动型同学在一开始要作出反应的时候,先暂时抑制这一反应,过一会儿再说,结果标明受过训练的激动型同学要比未受过训练的激动型同学在解决问题时显得相对“慎思”,作业表示也明显好转。对于激动型同学来说,他们最常犯的毛病是题目尚未搞清楚,题意尚未明白,就动手解答,结果要么误入歧途,要么离题万里。教师可以教给激动型同学进行反思总结的思维战略,解题后的反思能使同学从具体的习题解答中概括出普遍适用的条件化的方法性知识,这种知识正是发展能力的关键,是举一反三的前提和保证。习题解答之后,不能急于交作业本,首先要检验自身的解答是否正确,问答题要看是否切题、全面、深刻,作文要看是否通顺切题、有无错别字等。对于慎思型学习者来说,教师可以提供已知条件缺乏的题目,让同学去补充;或者只提出一个题目,不给任何资料,让同学自身去查找信息,解决问题;或者不明确提出问题,而是发明一个问题情境,它包括问题,但没有明确表示出问题,让同学自身提出问题,甚至让同学自编题目。
(三)将同学的喜好纳入课堂教学
将同学的喜好纳入课堂教学,是立足于促进同学的发展,充沛尊重同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的最好体现。教师要着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给同学学习的自主权,让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的学习行为投入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语文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自始至终都要尊重同学的个性和喜好,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将同学的喜好纳入课堂教学,要做到:一尊重同学的喜好,二设计(调控)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应充沛尊重主体学习的愿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学的学习愿望得到满足时,就会发生强烈而稳定的学习欲望,才干发掘他们的潜能,捕获他们的个性差别,从而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自由、平等、创新的学习空间,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同学施展个人才干的舞台。了解同学的学习愿望,教师要注意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同学在语文课上最喜欢做什么;二是对于一篇(段)课文,同学喜欢怎样学。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够给教师的优秀教案带来灵感。
第三篇: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内涵分析(精选)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内涵分析
马会梅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 661100)
【摘要】教师教学评价行为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行为。教学评价行为作为教育评价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它的理论体系、指导思想、评价模式和评价技术等都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各国教育评价专家、学者对教学评价行为的内涵理解和论述并没有形成共识。对教学评价行为内涵的认识是研究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重要逻辑起点,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其内涵认识的不断探讨和深化。
【关键词】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内涵;分析
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09YJA880033);红河学院教学建设项目基金资助(JJ200901)
教师教学评价行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行为。教学评价行为作为教育评价学研究的一个分支领域,它的理论体系、指导思想、评价模式和评价技术等都处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因此,各国教育评价专家、学者对教学评价行为的内涵理解和论述并没有形成共识。作为教育评价学的一个研究领域,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探索、分析教学评价行为的内涵。同时,要使人们对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认识更具有实践意义,在研究现实的教师教学评价行为时,就要对教学评价行为的内涵有一个相对明确而具体的界定。对教学评价行为内涵的认识是研究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重要逻辑起点。教学评价行为内涵的认识是制约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内涵认识的矛盾和冲突,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其内涵认识的不断探讨和深化。
迄今为止,对于教学评价定义的界定尚无统一的看法。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各自的界
【1】定,这主要与评价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教学评价本质的认识不同有关,也有对教学评价对象和
【2】【3】教学评价方法的认识不同有关,还有与教学评价活动的内容丰富、情况复杂有关。国内外比较
有影响的教学评价定义主要有:格兰朗德认为:“教学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格兰朗德,1976)加涅认为:“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收集、分析、解释证据来说明一个教学产品或教学系统结果如何的方法。”(加涅,1969)滕布林克认为:“教学评价是获得教师教学的相关信息,进而形成判断,并据此作决定的过程。”(滕布林克,1974)乌美娜等认为:“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测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乌美娜,1994)施良方等认为:“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施良方,1999)盛群力等认为:“教学评价是一种获得信息、判断赋值和改进决策的过程。”(盛群力,2005)郭熙汉等认为:“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评价,即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或教学过程的一种价值测评。”(郭熙汉,2008)。
以上这些对教学评价定义的界定都从不同角度、侧面揭示了教学评价内涵的某些特征,都可以看成是对“教学评价”概念所作出的不同描述,它们各有侧重,而且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指导意义。在实际工作中,教师们常常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而选用不同的定义。归纳
【4】起来,关于教学评价内涵的侧重点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着眼于信息,强调通过评价收集信息,为教学决策服务;二是着眼于方法,强调评价是成绩考查或调查的方法;三是着眼于效果,强调通过评价判断教学目标或教学计划的实现程度;四是着眼于过程,强调评价是信息收集的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判断效果的过程、教育优化的过程以及价值判断的过程等;五是强调价值,强调教学评价的关键在于价值判断。
教学评价的过程是一种评价行为活动的过程。根据教学评价定义的上述侧重点,可以初步把教学评价行为界定为:“教学评价行为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运用可行的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对教学行为方案、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评判,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行为系统的过程。”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内涵具有以下几点内容:
一、教学评价行为的本质是价值评判
评价是一个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词,它泛指分析、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及其程度作出评判的过程。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活动,教学评价就是对教学行为现象的价值评判。教学评价行为是一种有价值意义的行为,它是对教学行为方案、过程及其结果的可能性、有效性及其个体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等作出价值评判的过程。这种价值评判不仅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也是一种发现价值和建构价值的持续过程,以有利地促进教育价值增值。价值是教学评价行为的核心要素,价值评判是教学评价行为的本质。教学评价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是对教学行为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评判。理解教师教学评价行为的本质,需要注意四点内容:①教学评价行为是一种对教学价值本质的评判活动。教学行为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价值问题。教学评价行为过程一直在探讨教学行为的价值何在,价值追求何在,如何实现?教学评价行为是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的价值的认识和把握,评价的最终出发点是源于认识和研究教学行为的需要,评价从根本上要体现出教学行为的价值本质,以对教学价值本质的评判来实现教学目的。教学评价行为过程中对教学价值本质的评判,无疑为推动教学行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②教学评价行为是一种对教学价值要素的评判活动。教学活动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学评价行为具有统合教学活动自身的各种要素,使之合理搭配并发挥整体功能,通过评判对其进行分析、认识、定向、调节和规范,体现教学活动各个要素及其相互整合效果的价值所在;③教学评价行为是一种对教学价值关系的评判活动。教学评价行为是主体对客体是否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及其程度的评判活动,它是教学要素之间的价值关系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是一种主观形态的东西。主体自身的需求是价值关系的前提,只有客体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求才能发生价值关系。教学评价行为活动中,教学价值主体自然是存在于其中的教师和学生,教学价值客体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行为活动本身及其在师生身上发生的形成性结果。具体地说,教学评价行为就是要对教学行为提供给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价值关系作出评判,借以增进教学行为的价值,推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发展。④教学评价行为是一种对教学价值观念的评判活动。教学评价行为是实现教学理想价值观念的基本途径。合理的教学评价行为应与所追求的教学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教学价值观的不断评判,恰当地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之间的关系,并使它们达到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实现相应的教学理想价值观念,这就是教学评价行为的基本使命。另外,教学价值观也决定着教学评价行为的性质、方向、内容和效果。所以,教学价值观问题在教学评价行为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学评价行为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常常源于教学价值观念的评判问题。
二、教学评价行为的方法是系统方法
教学评价行为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行为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价值测评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个要素有机结合以完成教学行为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如果不考虑影响教学行为测评方案实施的各个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那么教学行为测评的设计方案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评价行为系统综合了教学行为系统的各个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评价过程模式化,提供了一种实施教学评价行为系统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系统方法的运用决定了教学评价行为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媒体、教学信息等各个要素的价值牵连、结构顺序、联系方式、整体功能及动态发展等特点,利用系统分析技术、系统调控技术、系统优化技术等,逐步形成解决复杂教学行为问题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系统方法的运用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教学评价行为系统,将教学评价行为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置身于社会行为大系统中,大大拓展了教学评价行为系统研究的视野,不仅关注教学评价行为系统内部的结构,而且将教学评价行为系统与具有学习资源潜在可能性的社会系统联系起来。系统方法的运用使得教学评价行为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模式、方式、标准等具有了主体性、【5】多元性、发展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为:评价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评价
要反映教学信息,正式与非正式评价同等重要;学生和教师都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系统方法的运用必然会使教学评价行为的理论和实践更加科学化,因为系统科学理论中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以及功能模糊方法等,对教学评价的方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是教学评价的方法论基础。
【6】随着系统方法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优化性和信息性的不断丰富和变化,教师教学评价行为实践过程开始走向系统化的发展道路。教学评价行为的过程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行为问题、研究解决教学行为问题、评价教学行为结果的过程,同时也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对教学评价行为的系统因素作出价值评判的过程,以促使教学行为活动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
三、教学评价行为的对象是学与教的行为系统
教育评价是一种活动,作为一种活动,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应该包括教育活动中的一切现象和
【7】结果。教学行为系统整体及教学行为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成为教学评价行为的对象。这一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绩效、管理等诸因素的全面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的行为与教师教的行为的计划、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即教学评价行为主要以学生学的行为和教师教的行为为对象。教学评价行为应针对教师、学生两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仅仅针对教师进行的教师教授水平和教学态度的评价,或者说教师教授活动成效的评价;仅仅针对学生进行的【8】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的评价,或者说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都是片面的。教学评价行为是对学
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评判的过程。对学生学习行为系统的评价是教学行为评价中最为重要与复杂的一部分,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展。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的认知系统中感知、记忆、思维、想象、习惯、基础等的评价,学习的动力系统中需要、动机、目的、理想、兴趣、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世界观等的评价,学习的个性特征系统中能力、气质、性格等的评价,学习的外部活动系统中计划、策略、方法、过程、效果、环境等的评价。教学评价行为也是对教师教的行为方案、过程及结果进行评判的过程。教师教的行为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师教的行为素质中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个性素质等的评价,教师教的行为能力中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能力及科研能力等的评价,教师教的行为环节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绩效等的评价,教师教的行为活动中备课、上课、课外辅导、作业批改、命题考试、出勤、工作量及教学成果等的评价。教学评价行为的过程就是对影响教与学的行为效果的各个要素进行具体的价值评判的过程。
四、教学评价行为的目的是优化教学行为系统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价行为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教学行为,它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已成为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教学评价行为过程使教师和学生明确了教学活动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并且提供给他们达到目标的程度信息,激励他们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行为活动;教学评价行为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检测、考核,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素质和行为能力、行为表现和行为水平等有比较全面的掌握,为相应的合格鉴定、先进评选、成果验收等提供依据,能够促进教学行为过程的改善和教学行为质量的提高;教学评价行为过程通过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使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程度、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等,从而调整教学目标和方案、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补救教学缺陷和漏洞,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另外,教学评价行为过程通过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记忆及学习迁移,明确学习的长处与不足,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评价行为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性活动,每一次具体的评价行为,都是对教学系统的具体环节和评价对象活动的一次调控,它可以监控教学质量、调整教学决策、解决教学问题、推广教学经验、激励先进分子,使教学管理行为走向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的道路。教学评价行为以规范教学行为活动的形式出现,它常常通过确定学习者原有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目标,测评实际的教学效果与诊断教学困难,调整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管理决策,交流教学活动信息和教学成果经验,鞭策教学意识觉醒和教学主体发展,鉴定教学质量优劣和教学水平等级,最终实现优化教学行为系统的目的。利用教学评价行为去优化教学行为系统,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教学评价行为的过程就是全面优化教学行为系统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行为的基础是教学信息
有效的信息是作出科学结论的必要条件。教学评价行为是根据有效信息和科学方法作出的合乎
逻辑的价值判断行为,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行为。所谓有效信息,是指那些真实的而非虚假的信息,适时的而非过时的信息,相对应的而不是非对应的信息,系统的而非零碎的信息,全面的而非片面的信息,客观的而非主观的信息。收集有效的信息的目的是为开展教学评价行为活动提供事实依据,信息的有效性决定了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收集信息的有效性体现在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和足量性这四个方面。收集信息资料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有效性。科学的信息收集方法是获得有效信息的基本途径。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评价指标内涵的性质和要求去选用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较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除了传统的查阅文献、观察、调查、考试、测验、测量、访谈等,还应包括学生完成的作品、实验、表演、口头展示、家庭作业、社会实践活
【9】动、团体合作等方面的表现和成绩。在教学评价行为实践中,应该根据不同的需要,综合运用各
种方法,从不同角度收集评价对象各方面的信息。信息收集方法的多样化要求评价信息的方法也要走向多样化,这催生了许多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体现为活动观察法、成果展示法、档案袋评价法、研讨式评价法、等级判定法、评语鉴定法、写实分析法、统计分析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混合数据合成法、缝补式评价法和电子化评价法等等。从信息论的理论角度来说,教学评价行为的过程是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循环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有效利用,要特备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收集信息的广泛性、整理信息的科学性、反馈信息的可靠性、评价信
息的准确性。教学评价行为的过程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收集、整理、反馈和评价教学信息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等.教学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20
[2]杜秀花等.教学行为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319
[3]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4]余林.课堂教学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5]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407
[6]程书肖.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7]王景英.教育评价[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7
[8]郭熙汉等.教学评价与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
[9]魏游等.近十年来教学评价研究的进展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9(4):21-23
The Connotation Analysis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
Ma Hui-mei
(Teachers’ Educational College of Honghe University, Yunnan Mengzi 661100)
Abstract:The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 is the essential a teaching actions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process.The 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 as a branch area of the study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its theoretical system, guiding ideology, evaluation model and evaluation technology, are in constant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process.Therefor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 of understanding and discussed are no forming consensus from all countrie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xperts and scholars.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 is the important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o study the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 the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 to further improve need its connotation knowing continuously probe and deepening.Key words: Teacher;teaching evaluation behavior;Connotation;analyse
第四篇:教师教学行为自查报告
教师教学行为自查报告
作为学校的一员,本人认真反思自已在思想上,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改正,总体情况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态度方面:教研力度不够,只注重平时的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听课少,没有把教学经验总结下来.2、业务研究方面:能够积极主动的对待工作,但钻研程度不够,只满足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知识的深入掌握不够重视,对问题采取逃避的方法,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知识的计划,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害怕失败。
3、工作作风方面: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单,有没有创新精神。
二、改进措施:
1.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教研学习和业务学习。
2.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多听各位教师的课程,遇到不会的问题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周围的同志请教。
3.树立起良好的师德风范。为广大学生做出榜样,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总之,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将努力地使自己形成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再做贡献,做一名合格的青年教师。
2011年5月28日
第五篇: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效益
(针对最近几次跑的内容的教学反思有感)
目前,在体育教学课堂调查中发现,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漫无目的的活动课和“放羊课”也还没有完全杜绝。再加上专职体育教师的缺乏,兼职体育老师的普遍。导致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很多老师甚至一堂课都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学点什么运动技能,只知道一味的玩耍,因此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体育课堂效益势在必行。根据我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大方向来考虑。
一、充分的预设准备
许多老师在如今没有体育教材的前提下,将课堂的实际效益寄希望于课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以及年轻教师来说,课的预设至关重要。这里的预设可以分两个方向来完成,一是课前充分备课,理清上课的思路;二是预设课中会产生的突发情况的解决方法。这样做好了准备,在课堂中就能得心应手,分秒必争。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如今提倡环保、节约的新时代。体育教科书已经无法下发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手中。这时,对于新教师来言,教什么内容成了一个难题。为了提高课堂效益,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在选择内容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的难易程度。比如,一年级学生在练习投掷的时候只适合投轻物,而五年级学生则可以投垒球。接着根据新课标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水平段需要掌握什么内容必须理清。新教师可以通过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或者翻阅以往的体育教科书来制定。这样为学生量身制定的教学内容,怎会达不到实际的效益呢?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知道了教什么内容还不够,还要研究怎么教。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的内容是不同的,可想而知,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人们常说因材施教,确实不错。比如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用清楚明白的语言来表达教师的意思,如果讲的太深奥,他们完全听不懂,这样如此反复的解释,就浪费了一堂课的时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用不一样的方法。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许多共同点,总结来说可以有一下几点:
1、多一点自由,少一点限制
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教师就可以不管了,而是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少一点死板,有时候四路纵队进行练习看上去很整齐,但是练习效率太低。可以利用场地特点稍加改动,不必为了秩序整齐而忽略了课堂效率。比如,上球类课,有些老师为了容易管理,只用四个球来上一堂课。而此时,学生轮流练习等候的时间太长,以至于一堂课只练习到了几次,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老师们在上课时可以适当放开一点。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有些学生往往太兴奋,不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的纪律。有些学生体质差,达不到教学的要求时。老师们也应该少点批评,多点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将体育这门学科学好。批评的越多反而会让其失去兴趣,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
3、多一点讨论,少一点讲解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舞台。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会使学生学的被动。在新课标引领下,学生已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相互探讨去发现问题,真正的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拒绝“苦教”、“苦学”。
4、多一点创造,少一点模仿
教师们需要多一点思考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更多的游戏融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更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倡原创,这样既能快速的达到学习目标,更能在学生中树立创新的榜样。
总之,体育课是一门不简单的学科,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怎样才能令每一个学生更健康的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一辈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