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教案反思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让学生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设计思路:
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的特定关系的过程。方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化归。方程的学习,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接触现实的问题,学习建模,学习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等价地转化为数学语言,得到方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基于对数学概念及概念教学的再把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本课的设计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变: 教学过程:
一、准备孕伏,激趣开课。
师:今天老师上课带来了一件重要的称量工具。(出示天平)同学们认识吗?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同学们对天平有哪些了解呢?天平由天平秤与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根据这个原理,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其实,在天平中蕴含着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天平的世界来学习。
二、创设情景,写出式子。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1、课件出示:左边的托盘中放一个物体为30克,一个物体为20克。师:现在要保持天平的平衡,右边的托盘中应该放多少克的砝码? 生:右边的托盘中应该放50克的砝码。师:为什么呢?
生:为了保持天平平衡,左右托盘的质量应该是一样的。课件出示:右边的托盘中放50克的砝码。师:天平平衡,你想可以用怎样的式子来表示呢? 生:20+30=50。
课件出示:20+30=50。(教师板书:20+30=50)
2、课件出示:天平左边托盘中的30克的物体换成一个不知质量的物体,左边出现一个200克的砝码。天平出现倾斜。师:观察现在的天平出现了什么变化?
生:30克的物体换成了一个不知质量的物体,左边出现了一个200克的砝码,天平出现了倾斜。
师:天平为什么会出现倾斜?
生:因为左边托盘物体的质量比200克重。师:你能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吗? 生:20+x>200。
师:你式子中的x表示什么? 生:不知质量的物体用x表示。
师:这个不知质量的物体能不能用其他的字母表示? 统一用常用的字母x表示。
课件出示:20+x>200。(教师板书:20+x>200)
3、师:既然左边托盘中的物体比200克重,那我们就把右边的砝码换成300克,看天平会怎样?
课件出示:天平左边的托盘中的物体不变,右边的砝码变成300克的砝码。天平再次出现了倾斜。
师:天平为什么又出现倾斜?这次倾斜与上次倾斜的原因一样吗?
生:因为左边托盘物体的质量比300克轻。这次倾斜与上次倾斜不一样,上次是左边托盘物体的质量重了,这次是左边托盘物体的质量轻了。
师:你能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吗? 生:20+x<300。
师:你式子中的x表示什么? 生:不知质量的物体用x表示。
课件出示:20+x<300。(教师板书:20+x<300)
4、师:如果我要想让天平的两边平衡有什么方法吗? 生:把300克砝码换成小些的,又比200克砝码大些。
课件出示:天平左边的托盘中的物体不变,右边的砝码变成250克的砝码。天平重新平衡。
师:怎样用式子表示天平的平衡? 生:20+x=250。
师:你式子中的x表示什么? 生:不知质量的物体用x表示。
课件出示:20+x=250。(教师板书:20+x=250)
三、引导分类,概括概念。
1、引导分类。师:在我们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写出了四个式子,你能对这些式子进行分类吗?
学生交流。
第一次分类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按不同连接符号来分成三类 △按是否是等式分成两类 △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成两类
师:像20+30=50,20+x=250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而像20+x<300,20+x>200这样用大于、小于符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师:仔细观察等式,它们还有不同吗?
生:一个等式中用未知数x,一个等式中没有未知数。
2、概括概念。
师:像20+x=250这些等式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方程。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觉得怎样的式子叫方程呢?
课件出示:什么是方程?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课件出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既然你们已经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请每位同学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一个方程。写完后与同位交流是不是方程。
请几名学生上黑板写出方程。订正板书的方程是否正确。
师质疑:你们是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 生: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
师小结:看来理解方程意义的关键是两点:一是是不是等式,二是式子中有没有未知数。课件出示:将未知数和等式变成醒目的红色。师:指着等式,这些为什么不是方程? 生:„„
师:再指边上的不等式,这些又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生:„„
师:打开课本第54页,有3名学生也写了一些方程,我们看看他们写得对不对?
四、联系比较,深化概念。
1、师: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与等式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课件出示:方程与等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
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出这种关系。(巡视指导)
3、学生代表发言。生用集合图表现。
课件展示:用集合图表现这种关系。
生: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课件出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学生解释这句话。
4、引导学生看书第53页至第54页,勾画书中的重点。阅读“你知道吗?”。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困?你觉得你掌握得比较好的知识是什么?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
六、分析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
1、请你判断下面哪些式子是方程? 5x+32=47 x÷0.6=1.8 y+24 5b=2.5 35+65=100 x-14>72 28<16+14 0.3x-0.6=1.2 6(a+2)=42 6x+5x
2、请你辨一辨他们谁说的对。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2)方程一定是等式.()(3)21.5X>3是方程.()(4)等式一定是方程.()(5)8=4+2X不是方程.()
3、师:生活中有很多的情景,也可以像刚才的天平图一样,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有兴趣试试吗?请你用方程表示出下面各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文具店有乒乓球40筒,卖了χ筒,还剩18筒。(2)某班有男生23人,女生a人,共有50人。(3)小红买了5支铅笔,每支χ元,共付9元。
(4)甲地距乙地S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2小时到达。
七、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根据方程5x=200描述一副情境图。
八、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等式 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0+x>200 20+30=50 20+x<300 20+x=250(方程)
《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概念的形成应具有更大的涵盖面、影响力和迁移性,由此通过自我理解、生成、连接,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本课《方程的意义》的教学设计,基于对数学概念及概念教学的再把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有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是我的尝试,也是一种思考和探索。整体的把握:
数学概念不仅是局部的,而且是全局的;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不仅是学科的,而且是儿童的。所以对方程概念及其教学应从多个层面加以把握:
形式层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关系的一种)。这是一种静态的结论。发现层面——经历方程模式的生成过程,它来源于现实又回到现实,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来表示。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直观具体层面——举出正例或反例。
直觉层面——一种数学的意识、一种方程的感觉。
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力的认知结构(其中包含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和经验结构)目标的把握:
经历从现实问题到方程概念建立的过程,(方程是从现实生活到数学的一个提炼过程,一个用数学符号提炼现实生活中特定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
渗透方程思想的三个方面:设立未知量,将其当作已知数,参与到问题中事实的表达;建立等量关系,用方程表示(方程是说明两件事情是等价的);区别未知量与己知量,只要经过运算,就可用已知数表示未知量。过程的把握:
统揽全局基础上的局部聚集,突出“知识胚胎”的生成。学生的认识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整体式推进的。各个部分知识的拼装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有生命的知识,只有胚胎式的整体推进才能领略到知识生命的意蕴。所以概念教学须克服原有的分割式、部分式教学,突出“知识胚胎”的生成。传统教学注重从部分到整体,形成一个结构。现代教学应更重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形成更有意义和活力的结构。
本课方程概念的教学,力图围绕目标形成一个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方式和方程思想的整体结构,在其后的教学中再对方程的各个部分进行深化,形成所谓同心圆结构的知识生成模型,这是儿童认识的规律,也许可以解决数学教学中知识太“散”的问题。例如:在教学方程含义的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在天平活动中出现的四道式子,让学生经历第一次分类中感知不等式、等式的不同之处,再次经历等式的对比中强化未知数的概念。学生对于方程中的两个关键点就一目了然,而且在写方程、判断方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的理解。让学生在整体结构中对方程形成完整的概念。再如:在方程与等式关系的教学环节中,进一步将方程的意义整体化。经历“问题情景——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全过程。从“问题情景——数学模型”展开数学化和结构化的过程。再从“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展开结合现实寻找意义的过程。方程整体概念生成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目标的各个部分协调地组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数学的意识和方程的观念。例如:在开课环节中,考虑到天平的误差,所以充分利用课件,将天平称物体中会出现的三种情况依次展示,由这种生活中的问题情景带动学生用数学的方式进行表述,用数学知识——不等式、等式来解决问题,并进行后期的应用。学生投入学习主动、积极,思维达到自主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唯一欠缺的是,由于本人制作课件的水平有限,如果将天平的活动做成动态的效果,就更真实,更能极大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知识概念的理解也就更清晰。
第二篇:课题反思
《小学作业创新与设计》课题反思
新课标所强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要求我们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应多关注其人文内涵;“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是要求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有更为广阔的思路。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作业的实效性,要使学生的个性在作业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作业训练成为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生长点,并将作业设计与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来抓紧抓好。对过去作业设计与训练的反思
让我们稍事回顾过去多少年来,语文教师们就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传统做法:即成天让学生背诵一些课文与课文以外的名句(段)、名诗、名篇,或抄写(摘录)一些好词佳句名篇,或一味地做一些练习题,如此周而复始、乐此不疲。其实,这样枯燥乏味的死记硬背,循环练题,使学生仿佛跳进了死海,激情近乎尘封,思维趋于凝固,既不能使人知识丰富,也不能使人变得聪明。善于思维才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基础训练中,思维能力是灵魂。就拿“背诵”来说吧,有人一般把以前的死记硬背称为“机械作业”,可是,如果我们能让学生的思维参与进去的话,就会完全改变“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诵读方法,使背诵和理解融为一体,使读、记与思维化为一炉,这样的背诵就不再是机械的记忆了。比如:我在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这样将看、读、思、记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收到良好的背诵效果。再拿“抄写”来说吧,如果仅仅让学生不厌其烦地抄,写,不仅收效甚微,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如果在写之前,老师先让学生爽朗地读读字音,分析一下字型结构,想想书写技巧,记一记笔顺;对要抄写的文字,通过读一读,加以理解之后再抄写,就会使“抄写”这一作业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一定要竭尽全力改变以往的那种死记硬背与死抄套搬的做法,努力使“机械”变为“灵活”,使“死记”变为“活学”与“活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对今后作业设计与训练的探索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的境界,努力构建内外联系。”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在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应对语文作业设计进行一定的改革,据此,我就自己的探索谈以下几点做法,与同仁们共勉。
(一)作业的类型应多种多样
要将单一的文本作业改为多元的作业,包括主体选择型作业、自主设计型作业、艺术渗透型作业、操作表演型作业、调查研究型作业等等。在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作业练习时,要鼓励他们采用画图、拍照、剪报,乃至手工制作、植物标本等来表达,用自我创作的乐曲、活动录象、诗歌、小品、相声、故事、短剧等形式,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嗅、尝和想象等多种方式去感悟那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
1、操作型作业。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1)绘画。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后,让学生用图画把所学内容表现出来,以形象直观促进理解的准确性。(2)制作。有些课文学完后,让学生通过一个小制作,既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3)广告设计。学了《船过三峡》后,让学生根据内容为“三峡旅游公司”设计一则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三峡,喜爱三峡,到三峡来游览观光,以此扩大家乡的知名度,为家乡的旅游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课堂训练目标得以延伸,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还受到了热爱家乡的教育。(4)剪集。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将有关资料搜(剪)集起来,给全班同学阅读欣赏,讨论交流,扩大视野。操作型作业训练的方式很多,在此不允赘述。
2、创编型作业。这类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适当地对文中人物进行一定的心理分析,对文中情境进行想象,或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等等。如学了《将相和》,让学生学着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直观的人(物)形象,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想象型作业。即在学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想象,将课堂学习目标进行延伸。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续写《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小女孩跟着奶奶飞走以后……》或《假如小女孩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
4、鉴赏型作业。这是指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品赏资料与线索、背景介绍进行一些鉴赏活动,一方面巩固、运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一方面可以增加文化积淀,丰富知识内涵。如学了《月光曲》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并对其中精彩片段加以想象等等。
(二)作业的内容应面向生活
生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知识源泉。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语文。”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学科特点,尽力把学生语文作业引向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课内外知识结合。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信息资料。如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让学生课外阅读一些如《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中的有关章节,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引导做一些读书笔记、续写与扩写之类的训练。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感悟与运用能力。
2、各学科学习结合。将其它学科知识同语文作业训练结合起来,用学习语文的方法,巩固、深化学科知识,以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把自然科学、思品、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和语文结合起来。通过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使相关知识互相促进,将各种思维方式加以整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同各种活动结合。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同语文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极大的丰富语文内容。如春天到来的时候,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的足迹,迎着轻拂的春风去放风筝。借助于活动,让学生搜集一些赞美春天的美文、诗歌,并组织如“春之歌”朗诵会;练写歌颂春天的小诗或散文。这样,既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4、同学生生活结合。虽然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其知识毕竟有限。要紧紧抓住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的优势,将其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地吸取营养。比如在过完传统的春节之后,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全面了解春节的来历,大量收集关于春节的知识,进而产生对春节更加喜爱之情。
除此而外,适当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一般采取给主题而不限形式和内容,让学生自主确定——“百花齐放”),使学生得到综合训练,以提高其综合实践与运用能力。
第三篇:背影教案及教学反思(课题版)
背影(第一课时)教案
蓝天中学
易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的思路;
2.通过阅读,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
3.探究交流,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及感情变化。过程与方法: 理解关键语句所表达的特殊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净化自己的心灵。教学重点: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
2.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及感情变化。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及感情变化。
2.体会“我”当年的感受与写作这篇文章时感受的不同。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讨论法,品析法。课前准备:相关朗读、资料视频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师问:我们之前做过阅读文章《十毫升母爱》中,作者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母亲背影?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凝聚父爱、经典了近百年的背影形象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板书课题)二.检测预习,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 2.介绍写作背景;
3.概括内容: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通读课文,感悟父爱 1.展示朱自清写作缘由:
朱自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设计意图:由幻灯片展现写作缘由,是由此牵起全课内容与层次:由“许多好处”到“那一回”,让学生思路清晰的理解并感悟后面内容——父爱的无微不至。)2.找找文中展现“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的例子来,并根据范例说说你的感受。
例如:父亲本不打算送“我”去车站,“踌躇”了两次,还是决定去送我。这里父亲犹豫刚找的工作不好请假,但最终决定请假送儿子,体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板书:父爱子)
(设计意图:由幻灯片展现示例,让学生能清晰而有效地掌握分析方法:结合上下文,而不是脱离文本全凭自我感觉来说感受,尽量杜绝我班学生平时脱离文本漫谈感受的恶习。)
3.品读父亲的五句话,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并体会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5>进去吧,里边没人。4.教师小结。
四.细读课文,感悟子意
1.跳读4-5段,面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作者起先态度又是怎样呢?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并小结:儿子认为父亲迂,思想守旧落伍,看不起父亲。3.“我”为什么对父亲会有这样的态度呢?请看视频,了解这对父子的关系。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从网络上截取的视频,让学生能更深入的挖掘《背影》文本中没有展现的内在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兴趣,从而体会父与子在当时的真实关系。)
4.指导朗读第7段前半部分,深入了解父子关系,体会当时儿子对父亲的态度。(板书:父——隔阂——子)
5.听读第6段配乐朗读,思考:说说作者对于父亲的情感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表现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板书:父——感悟父爱,隔阂消除——子)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来播放从配乐朗读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作者刻画父亲攀爬月台那些动词用的精准形象,从而学习语言的运用于描绘。同时,有感情的配乐朗读深深打动学生,也让学生更直接的感受到在这字里行间透露的作者对父亲情感态度的变化,从而推知产生变化的原因:在这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中感悟到了浓浓父爱。)
五.研读父信,感悟情深
指导朗读父亲的信,并探讨:这封信为什么让作者泪如泉涌? 六.总结全文,感悟情深
1.教师总结:
时隔八年,作者朱自清接到父亲首先递出的暗含和解、恳求儿子回来的书信,顿时回想起父亲对他的“许多好处”,联想起那艰难卖桔的背影,联想起曾经父子和谐的一幕幕,他心中对父亲的诸多怨恨消解了,与父亲的隔阂也消除了,他开始自责自己当年的无知,于是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所以《背影》一文,实则是朱自清回给父亲的和解信。
所以当父亲看到这文章时——
2.指导学生阅读课后小资料。体会父亲的情感。
(设计意图:结合课后小资料,使文章背后的故事更完整的展现,本来此处也从网络截取了一段视频,能让学生更直观感受父亲阅读《背影》时的激动与心结化开的情景,能更好的体会父子和解的美好,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本文父子之间情深绵长却含蓄深沉。父子的形象也在学生中有了基本的特性,更有鲜活感。)七.情感迁移
感受深情
有些爱虽未曾亲近却从未远离!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母任性过,也有误解过他们的爱心,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说一说,并分享你是如何解决的。
(设计意图:这是从课文到生活的迁移,文中父子关系其实也映照着每个青春期中学生的生活,使文章贴近学生生活,并从中感悟亲情可贵,珍惜亲情。)
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更深处
——朱自清《背影》教学反思
蓝天中学
易文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经典的叙事散文,也是一篇感情深挚的美文,无论教材如何变化,它都在阅读教学中占领重要的一席,秉持新课标要求的部编版教材也是如此,它被选入散文单元第一篇,足见其重要性。但部编版更强调把本文当成一篇以事写人并带有强烈抒情意味的散文来教,而不能简单的把它当作一篇简单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来教。二者教学的关键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文学欣赏,重点关注文学的形象性、文学的情感性、作品的深层意蕴、文学语言的精彩及个性化、文学构思的奇巧等;后者着眼于记叙文特点的把握,重点在记叙的几大要素、中心思想、结构分层等。
尤其是部编版本文的教学重点有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的这一设定,这就必然要思考:“我”对父亲前期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后来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细读文本,文章处处可见端倪,比如: “明明1917年发生的事直到1925年才写;明明间隔八年,文章开篇却说“已二年不见”;文章第七段“这些年”父子关系不好,具体指的是哪几年关系不好呢„„诸多细处,作者只是淡淡提及,没花很多笔墨解说,所以死抠文章这千五百字也找不出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来收集资料,追寻探究文本中作者那些没有直接写出的内在内容,让它们清晰明了的展示在学生眼前。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深入挖掘写作背景,使人物形象鲜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收集资料,可用各种形式把资料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如在探究前期我对父亲态度原因时,观看于丹的解读视频,新鲜的形式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专家的解读更有权威性的揭示缘由,力证父子关系的冷淡与隔阂,使朱自清与父亲的形象更鲜活亲切——就像现实中新旧两代间观念的冲突导致矛盾冲突的学生与家长,他们不再是文章中的两个代号,朱自清更像那有着革新观念、充满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的学生,而“父亲”就是那或严格管教或苦口婆心的家长——我想这也是《背影》历久弥新的原因之一,每时每刻都有孩子长大,追求独立,追求个性,敢于挑战父辈权威。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切体会文中的父子深情。课上播放配乐朗读视频,音乐营造动人气氛,有感情的朗读字字真情,让人也忍不住如文中作者数度流下眼泪。进而让人很深刻的体会“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从而学生探究朱自清对于父亲态度变化及原因就水到渠成。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同样也能使文章人物描写的语言鲜活起来。文中作者刻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细节,用了一连串的动词。可如何理解为什么用“攀”“缩”“微倾”这些字眼呢?朗读视频清晰直观的展现了原因:因为月台上无可抓之处,下无可蹬之地,又年老体胖,穿着臃肿,买橘子过程极为艰难。形象生动的动作再现在学生面前,这些语言也变得生动可感,而学生也可以把这些词语迁移运用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中,由此也突破重难点。
当然,最重要的是本次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相关信息,为学生探究交流《背影》的深层意蕴提供了基础。从探究父子关系,到探究子对父态度的转变,再到研读父亲的信,这对父子的形象又一次鲜活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父子一脉相承的倔强让两人关系恶化,曾经那些些许感动被磨灭,及至父亲渴盼亲情回归而先软化态度,写了一封暗求和解的信给儿子——像极了生活中两代人发生矛盾往往先服软的是长辈的情景——进而有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以及矛盾的消除、亲情的回归。这些信息的整合,能有效的指导学生理解《背影》的实质就是朱自清时隔八年写给父亲的和解信,从中让学生体会到这两个都倔强不善于表达爱的的形象以及父子间这含蓄而又绵长的深情。尤其关于父亲都《背影》的资料,能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完整,也更让学生明白,要珍惜亲情,不要让自己与亲人像朱自清父子一样,子欲养而亲不待!由此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当然在本课的实际教学中,囿于40分钟的限制,课堂学生依据资料自主探究的气氛不够热烈浓郁,教师没有把探究权交给学生,看见学生探究不顺畅时,没有有效引导学生,也没有启发学生交流,让学生解决学生的问题。因此,以自己为主体的讲过多,而学生探究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得以体现。其次,本课文字语言虽平淡,但感情真挚,教师没有有效的指导学生朗读,学生没能够沉浸于情感意境之中。这是这节课需要反思改进之处。
第四篇: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教案及反思
课题: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李玲玲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经历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教学准备:12根小棒、水彩笔一支。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蛋糕图并讲述:同学们,猴山上有4只小猴,猴妈妈为他们过生日,准备了好吃的蛋糕,你们知道怎么分最公平吗?
生: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那你们知道要平均分成几份吗? 生:平均分成4份。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有4只小猴,所以要把蛋糕平均分成4份。课件出示分蛋糕过程。
【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去看猴妈妈分桃的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观看分蛋糕的过程,使得学生学会与图形文本对话,从中获取数学知识。】
师:那你们知道每只小猴分得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 生:1。4师:对,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1又表示什么呢?
生:这里的4表示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4份,1表示每份也就是每只小猴分得一份蛋糕。师总结: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这里的一个物体指的是一块蛋糕。
二、揭题:今天就继续来认识几分之一。
三、教学例题 1.认识四分之一 师:蛋糕吃完了,可小猴们又觉得渴了,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了一盘水果,猜猜是什么? 生:桃子。
师:真聪明,猜对了。想想不管有几个桃,猴妈妈肯定会把这些桃怎么分?每只小猴可分得多少呢?
生: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可分得其中的一份桃子。
师:好,那我们来看看盘子里有几只桃子,猴妈妈是怎样分桃的。(课件出示)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猴妈妈为什么在4个桃的外面用一个圆圈圈起来呢? 生讨论交流。
【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文本,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从文本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这样学生才会理解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
师:猴妈妈它是把这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这里的一份是几个桃?
生:1个桃。
师:也就是1个桃是4个桃的师:谁来汇报这里的学生反复地练习。
师:如果盘子里有8只桃或12只桃呢?那又该怎么分呢?拿出你的预习纸,谁能把你的答案和想法告诉猴妈妈吗?
生1:如果盘子里有8只桃,我把这8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41。41是怎么得到的? 41。4师:那这里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 生:2个。
生2:如果盘子里有12只桃,我把这12只桃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4师:那这里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 生:3个。
师指着板书问:都是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都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次分桃的个数都不同,为什么每次都分得生交流。1呢? 4师:也就是说无论有几只桃,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些桃的学生反复练。
1。4【意图:通过板书让学生观察分桃的过程,学会从这些文本中理解分数中分母和分子的具体意义,从而进一步理解四分之一的含义。】
2.认识二分之一
师:想一想,如果猴妈妈带来的这些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那每只小猴可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拿出预习纸,能把你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1:把这盘桃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盘桃的是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生2:
1。也就21。22。4师:其它同学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
师总结:也就是说要想正确的写出分数,我们要看清楚什么?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的是几份。平均分的份数作分母,表示的份数作分子。
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几分之一与上学期认识的几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相同点:都是平均分,都表示了其中的一份。不同点:上学期学的是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今天学的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意图:通过让学生比较上学期与这学期的几分之一的知识,使得学生明白分数中“整体”这个概念在分数中的重要意义。】
四、巩固练习。
师: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学生特别聪明,小猴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完成这个游戏吗?
生:有。
师:第一关,你看懂题意了吗?谁能说说? 生:根据图意,填分数。
师:要想正确的填写分数,我们必须看清什么? 生:这些物体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了其中的几份。学生完成,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第二关就是书上的想想做做2,你能很快完成吗? 生:能。
师:同样是12个小正方体,为什么第一幅图的涂色部分用四分之一表示,而第二幅图的涂色部分用三分之一来表示呢?
师小结:这两幅图都是把12个小正方体看作一个整体,但是什么不同?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因为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所以表示其中的一份也就不相同。师:第三关,刚才小猴让我们根据图写出分数,现在它想让我们根据分数画出图,你们能顺利完成吗?
生:能。
师:书上的想想做做3请大家读读题目的要求,谁能说说怎么才能让其他同学一看就明白你表示分数。生:先根据分数把它们平均分一分,然后用涂色表示。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意图:学生通过图形来写分数和通过分数来图图的活动,使得学生学会从图形中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和与分数的对话准确地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几分之一。】
师:现在小猴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游戏,你们想玩吗? 生:想。
师:那请同学们拿出昨天准备的小棒,请你们用左手举出这堆小棒的生操作。
师: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吗? 生交流并板演。
【意图: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刚学习的几分之一的认识,进一步体会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价值和作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六、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平均分成1份 一块蛋糕
4份
11和。231 4 整体
平均分成 1份
1418个桃
4份
4112个桃
4份
414个桃
2份
24个桃
4份
《认识几分之一》教学反思
《认识几分之一》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从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到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认识分数的一次发展。理解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并不难,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好本课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分数的产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为下面学习几分之几解决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奠定基础。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有几点收获。
上课一开始的简单复习,师生互动交流,激活学生头脑中处于“休眠”状态的旧知识,形成思维定向,既温故而知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新课的教学。在上新课之前,通过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4个小猴,每个小猴分得1/4,在上新课时4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猴,每只小猴也是得这盘桃的1/4,8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猴,每只小猴也是得这盘桃的1/4,12个桃平均分给4个小猴,每只小猴也是得这盘桃的1/4,三个都是1/4,有什么不同呢?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个小猴分这盘桃子的1/2,同样是4个桃子,为什么一个是1/2,另一个是1/4?通过不断比较和设疑,使主要的矛盾在课中就能够得到比较好的突破,避免后面过多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同时注重对学生获取新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互相交流,自由汇报,教师再从中加以引导总结。此外,练习层次安排清晰,并能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如书本“想想做做”第1、2、3这样的练习,使学生经历从实物组成的整体到几何体组成的整体,再到用图或实物表达自己认识几分之几的过程。而最后通过动手分小棒,进一步理解分数,寓教于乐,既巩固了今天所学的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准备,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热情高涨。
但是,上完这节课,觉得自己有些问题没有处理好。对于中年级的教学,趣味性要求比较高,这样才能符合这一时期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有效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本课在这方面有待加强,特别是在复习和新授部分创设的不够。尽管在新授部分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学生仍然对当“物品的总个数”和“平均分的总份数”不一致时,如何确定一个分数的分母分子把握不准,以至于在练习中还是出现了意料中的问题,结果又要花一定时间去处理。此外,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练,有待加强。在练习巩固的时候,和学生的互动反馈比较少,特别是有的小朋友做错的题目是一个很好的生成例子,可以帮助其他小朋友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第五篇:课题教案
2017-2018学上学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与实践》课题教案
(一)18、《莫高窟》教学设计
前锋小学 张 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4.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彩塑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我国甘肃东南有一个著名的石窟,叫莫高窟,也叫“千佛洞”。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僧乐开始凿窟造像。经历隋唐以至元代,均有修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欣赏这座石窟灿烂辉煌的艺术文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生字词正音。
(2)指名读课文中自己认为最难读的部分。
(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
师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
4.给课文分段。
(1)提问: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为一段?
(2)学生标出分成的三段。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的其它语句,看看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读后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①引导学生想像“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的样子,对照插图试着做出这些样子。怎样读才能让人也好像看到这些样子,从而帮助理解“个性鲜明”和“形态各异"。
②16米多长?读时应突出“16”这个数字。课文是如何描述这尊卧佛的神态的?
③“惟妙惟肖”说明了什么?游人们啧啧赞叹时会说些什么呢?
朗读体会,指导背诵。
4.小结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
读课文画出中心句——读课文质疑,讨论——朗读体会直至背诵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板书:《莫高窟》
彩塑 形态各异
壁画 个性鲜明
藏经洞 数量多
《莫高窟》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描述了敦煌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和藏经洞,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把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课文虽然是一篇说明文,但是语言优美,有鲜明的特色,很值得细细品读。特别是一些排比句把彩塑和壁画描绘得惟妙惟肖。但是光是品读语言还不足以让学生真正走进莫高窟的世界,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我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课件中包括彩塑、壁画(飞天)的图片和莫高窟的视频材料,内容丰富,欣赏性很强。当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惊叹之声不绝于耳,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同时,多媒体的呈现还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如宏伟瑰丽、精妙绝伦等。网络资源的利用让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丰富了想象力。
欠缺之处:课堂上学生缺乏思考,在让学生模仿说话的时候,似乎美妙的词语都让文章的作者给说尽了,学生的语言贫乏,没有美感。
2017-2018学上学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与实践》课题教案
(二)15、《艾滋病小斗士》教学设计
前锋小学
张 丽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科学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感悟“小斗士”的可敬。培植战胜“灾难”的信心。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指名读课文,说说“小斗士”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细读课文2、3、4节,感悟“不幸”。
1.读悟课文第2节。
(1)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从这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让学生抓住相关的词语,朗读体会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读悟第三、四节。
(1)让学生默读第三、四节,体会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读课文,体会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运的无辜、不幸、可怜。
(二)细读课文5.6.7节。
1.自由读第5.6节,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样做的呢?
2.自由读第7节,同位说说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6.7节。
(三)细读课文8.9节,感悟“关注”。
1、自由读课文第8.9节,说说恩科西是哪一天离开人世的?
2、出示:第九节的内容。
(1)指名读。
(2)体会曼德拉的话的含义。(就是激励人们在天灾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样正视现实,敢于拼搏,做顽强抗争的斗士。)
三、联系实际,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败、伤残、疾病等“灾难”,我们该怎么办?
(1)号召学生遇到“灾难”要顽强抗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对自己、对生活从满信心。
(2)同情、帮助、尊重遇到“灾难”的人,培植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
板书设计:
顽强抗争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
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
《艾滋病小斗士》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的主题是“无私奉献”,《艾滋病小斗士》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巩固运用的作用。
课文讲述了南非黑人儿童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与他一样患病的艾滋病病人的动人故事。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描写具体,用词准确生动,融科学知识、语言积累、思想启迪于一体,为启迪学生的思想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要想使学生被课文中的主人翁恩科西感动,首先作为授课老师先要被感动。课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精心制作了课件,然后带领孩子在多媒体教室完成了教学,我和孩子们在一些图片及文字中被恩科西的坚强感动着。带着饱满的情感带着学生走入文本,抓住课题为什么称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进行展开,你认为什么人可以称为“斗士”。学生踊跃回答。通过老师的范读、指名读等方式让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词语和句子进行理解、感悟恩格西的“不幸、顽强、抗争”。了解恩科西是如何与社会偏见作斗争和如何呼吁人们一同关心其他艾滋病人的,从而加强对“斗士”的深层理解。最后引出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红丝带”,增长知识,了解它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