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木偶步态舞音乐教案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木偶的步态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与1910年为其爱女写了题名为《孩子们的角落》的钢琴曲集的第六首小曲,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即美洲黑人糕饼舞音乐的常用节奏——拉格泰姆,描绘了一个红颜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乐曲共分三个乐段,第一乐段有主题动机发展而成的音调带给人活泼、奔放的感觉,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木偶轻盈活泼,又带几分滑稽可笑的步态;第二乐段速度放慢,节奏拉开,旋律作半音下行,带有哀伤和乞求的意味,其间出现一系列带倚音的八分音符,两类节奏搅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十分可笑;第三乐段木偶主题的动机隐约可闻,将乐曲引入再现部分,木偶又不停地跳起了别具特色的步态舞。
二、教学目标
欣赏《木偶的步态舞》,感受音乐诙谐幽默,活泼有趣的情绪,并能即兴编创表演,体验童趣。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引导学生编创动作表现木偶的“步态”。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律动热身。
师:还记得我们的《康康舞》吗?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师生律动《康康舞》。)聆听主题,感受形象。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表现的是,一群特别有想象力的小朋友听到同一段音乐后分别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播放视频。)
师:相同的音乐,不同的人却能听出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的魔力。下面我也有一段音乐,请你们听一听,然后想想通过音乐你能想到什么?并用你的动作告诉我。(1听主题:鼓励学生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而且我还发现有些同学的脚步还很有节奏感,于是我结合音乐的起伏变化归纳了一下,居然被我发现了一条这样的舞步。(出示带鞋子的旋律线,教师手上套着小鞋子道具。)师: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吧!
(2听主题:师生随音乐用双手走旋律线。)师:你们能不能自己走一走?(3听主题:学生双手走旋律线。)
师:你知道是谁穿着这可爱的小鞋子在跳舞吗?请注意看我的动作。(4听主题:教师模仿木偶律动,揭示音乐形象——木偶。)
师:你们玩过木偶吗?你印象中的木偶是什么样子的?谁来学一学?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演一演吧!
(5听主题:师生随主题音乐模仿木偶律动。)完整感受,初听全曲。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旋律是管弦乐《木偶的步态舞》的主题音乐,下面就请大家安静的欣赏全曲!
(出示课题,初听全曲,教师在黑板上同时划出3个乐段的旋律线,第一、三乐段线条相似,用折线,第二乐段用曲线。)
师:整首曲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呢?
(揭示音乐的情绪:诙谐滑稽,活泼轻盈,并由学生找出乐曲的3个乐段。)4.动静结合,分段欣赏 ①第一乐段
师:下面让我们先来欣赏第一部分,听一听这段旋律的速度怎么样?(1听第一乐段:通过聆听,由学生揭示音乐的速度:快。)
师:那么这是一位怎样性格脾气的小木偶呢?我这里有三条节奏,请大家看一看。(出示三条节奏: X X |、X X X X X|、X X X X 学生分别学拍3条节奏,其中第1和3条可指导学生自己拍,第2条教师教授:示范3次,强调学生要注意前面像小桥的切分音。)
师:在这3条截然不同的节奏中,作曲家使用了哪一条来表现这位有趣的木偶呢?让我们到音乐中去找一找答案。
(2听第一乐段:教师带学生轻轻的拍打出第二条节奏,感受这个节奏型在乐曲中的反复出现。并揭示出第2条节奏为常出现的节奏。)师:老师再给这条节奏加个小记号。
(课件显示顿音记号,教师简单介绍该记号。)
师:这种切分音加带顿音的八分音符节奏型,名字叫做拉格泰姆,是美洲黑人跳舞时常用的音乐节奏,在美洲,黑人们跳舞跳得最好的都会得到一块糕饼作为奖励,所以这种舞也叫做糕饼舞。难怪这些木偶们跳起舞来都这么有趣!让我们来拍一拍这个拉格泰姆。(学生再次拍击该节奏,注意顿音记号的表现,教师可以用beng唱旋律,与生配合一下。)②第二乐段
师:小木偶的舞步开始发生了一些小小的变化,请大家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听一听和第一部分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1听第二乐段:听辨速度与情绪的变化。)
师:想象一下,音乐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小木偶怎么了?你能用动作或是表情告诉我吗?(教师哼唱旋律,并在空中划出抛物线,引导学生通过听出旋律高低的变化,感受相应的情绪:忧伤、哀求,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师:谁来逗一逗心情不好的小木偶?
(师生互动,教师哼唱第二段旋律,配合表现哀伤的小木偶,与学生灵巧的动作你能从音乐中找到它吗?(2听第二乐段: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听辨出音乐中的八分音符旋律,并用动作表示出来。教师可以配合音乐表现出哀伤和恳求与学生互动。)③第三乐段
师:谢谢你们的分享,下面让我们继续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听一听,这段旋律你熟悉吗?(1听第三乐段:引导生用动作参与,并发现和第一部分的旋律相似。)师:原来和第一部分的旋律很像啊!我们说,它是再现部分。5.参与表现
师:音乐听完了,小木偶的步态舞好不好玩?你们想不想也来跳一跳?下面咱们就把康康舞改编一下,变成我们的步态舞好吗?(播放音乐,师生律动表演。)6.拓展
师:这首《木偶的步态舞》你们喜欢吗?想不想知道是谁写的呢?(出示德彪西头像。)
师:这位就是曲作者,法国音乐家德彪西,这首《木偶的步态舞》是他的作品钢琴套曲《儿童乐园》中的第六首,是他为自己的女儿巧巧创作的,表达父亲对女儿的真切爱意;德彪西是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风格与众不同,让人听起来似乎很模糊,很朦胧,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另一首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作品《月光》,也用这首曲子结束我们的音乐课吧。
(播放《月光》视频,学生欣赏,适时安静的走出教室。)
第二篇:木偶的步态舞 教案
木偶的步态舞
泸县实验学校
徐科霞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木偶的步态舞》,理解音乐描绘的形象,知道音乐要素在描绘音乐形象时的重要作用。
2、利用模唱、表演、划旋律线等体验方式,感受木偶机械、机灵、滑稽、活泼可爱的步态。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感受木偶的滑稽可爱的步态,并能展开充分想象,用各种方式来体验和表现木偶的步态。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小木偶表演,提线人指挥)
2、他的动作有什么特点?(机械,不连贯,僵硬)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木偶的音乐(黑板上贴上“木偶”两字)
二、听一听
1、边听音乐边可以加入动作,结合刚才的视频,说说你心中的小木偶是什么形象?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用动作表现(跳的好的小朋友奖励糕饼)(播放全曲)好了,音乐我们也听了,也说了自己心中小木偶的形象,接下来我们来选一选(出示“选一选课件”)
三、选一选
1、如果你是音乐家,你会选以下哪个节奏来表现小木偶动作机械,滑稽,可爱的形象? 别着急,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打节奏)
2、选哪个呢?为什么?
行,都说出了理由,我们来听一听音乐家用了哪个节奏,请同学们听到了出现最多的节奏型时用“响指”表示,待会儿我们再来看看是哪个节奏。(播放A主题)
3、音乐家用的是哪一条啊?(第三条)看来我们好多同学和音乐家想到一块儿去了,这到底是哪个音乐家呢?(出示德彪西课件)
四、介绍德彪西以及“糕饼舞”
德彪西,1862年出生,7岁学习钢琴,11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德彪西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作曲家,思维特别开阔,常常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正因为这样,它的曲子里经常会用到一些奇怪的音响,为当时的人们所不解,但正因为有了他这样一些想法,才造就的他在作曲中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后来人们称之为“印象主义”音乐,当然特也就成了这一乐派的开山鼻祖。
而今天我们所欣赏的这音乐,就是德彪西根据一个非洲的黑人小木偶形象写的。在非洲,人们聚会时经常会跳一种舞蹈,谁跳得好就会被奖励一个糕饼,因而这种舞蹈被人们称之为糕饼舞;在糕饼舞中有一种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就是今天我们所选的这个小切分加带顿音的八分音符组成。
说到这儿,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个小木偶滑稽可爱的舞蹈吧。(出示跳一跳课件)
五、跳一跳
1、请同学们先跟音乐跳一跳,记一个你认为最短的音乐片段,待会儿我将请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先听再抽)
2、介绍音乐动机:
刚才我们哼的这个是动机①那什么是音乐的动机呢?音乐动机就是你音乐结构组成的最小单位,它可以是一段旋律,也可以是一个节奏型,其实开始同学们为木偶选定节奏表现形象时就已经找到了我们这段音乐的动机了。
同学们再找找,里边还有没有另外的音乐动机出现呢?(点击“动机②”)
3、师生合作,教跳舞蹈。(出示“舞”字)
说到这里,老师为这段音乐编了一段小舞蹈想不想看?但是,这个舞蹈需要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合作才能完成;之前我们知道,小木偶的舞蹈是提线人的指挥而完成的,现在,老师来做提线人,你们来做小木偶。待会儿看哪个小朋友和老师配合的好,老师也奖励他一个糕饼。
(先训练,再加入音乐跳舞)
4、刚才同学门都跳得很好,老师把这段音乐称之为A主题,(出示A),哪个同学来为这个主题取一个生动的名字呢?
5、好,非常不错,请你上来把这个名字写下来吧。
6、老师觉得这段音乐还缺点什么,于是我做了一些变化,来听听,这段音乐和之前比起来,都有哪些变化呢?(出示比一比课件)
六、比一比
1、(速度慢了,音高变低了,力度变弱了,乐器多了弦乐器,音乐多了B主题)
2、小木偶心情怎么样了?别着急,我们再来听听(分别聆听①②片段)
3、老师把这个主题称之为B主题,谁来给这个主题取一个生动的名字呢?
4、小木偶很伤心,谁来说一句话鼓励鼓励他?
5、小木偶听到你们的话了,接着来听听,小木偶心情又有什么变化?
6、变得高兴起来了,又挑起了刚才的“快乐舞”(贴上A1主题,写上“快乐舞”)
7、那现在我们完整的来聆听曲子吧,听到“快乐舞”时用舞蹈表示,听到“悲伤舞”时坐下来划旋律线表示。
七、小结,下课,随音乐舞动作走出教室。
第三篇:音乐 木偶 教案
音乐
木偶
活动目的:
1、感受音乐的旋律,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做动作。
2. 能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木偶动作,并能根据出示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进行大胆改编。
活动准备:木偶、不同动作的红绿小人、红绿花环、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发幼儿兴趣
瞧老师这有一个什么?你们看他好玩吗?
它是怎样来跳舞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好吗?
1、引导幼儿辨别人与木偶的区别
刚才我们看到的小木偶跳舞的动作和我们一样吗〉?
小木偶跳舞是这样来跳得,为什么他是这样来跳的呢?(木木的、滑稽的)
2、听音乐,熟悉乐曲旋律,模仿木偶的动作
说了这么长时间,小木偶着急了,它想邀请小朋友一起来跳舞,我们看看小木偶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第一遍音乐)
(教师边跟着音乐,边做动作,幼儿欣赏)
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木偶一起跳舞阿?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第二遍音乐)
二、出示红绿小人,引导幼儿自己看动作表演
1、出示红绿小人
今天小木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瞧瞧它是谁?你看他有什么特点?(一半红一半绿),那我们就叫他红绿小人吧。你看他正在做什么样的动作?谁想来学学他。
你们看他的动作和红绿小人一样吗?怎样就一样了?
那我们也来变成红绿小人吧,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红绿的花环,请小朋友面对红绿小人,戴上红绿花环,要和红绿小人一样啊。
(一边听音乐,是有共同做动作)
再出示一张红绿小人,请一名幼儿模仿,并与其他幼儿共享
听音乐,将前两个红绿小人的东作连起来做。引导幼儿按节奏,做出木木的东作来。
2、引导幼儿选卡片,做动作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提供了一张红绿小人的卡片,每张卡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都不一样,我请小朋友每人选择一张图片,按照图片上的红绿小人的动作表演,看谁表演得像。
3、同伴间共同表演,引导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自己的红绿小孩
4、同伴互相交换红绿小人,进行表演。
5、游戏:木头人
玩法:音乐响起,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表演木偶动作,可以是自己的红绿小人的动作,也可以是同伴的。老师扮演熊,当熊回头看时,每名幼儿动作保持不动,熊回过头去后,幼儿继续做动作。
三、活动延伸:将红绿小人分开,与其他的红绿小人组合,变出不同的动作的红绿小人,在区角中进行表演。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我们要把菜地怎样设计才不会踩坏蔬菜? 和幼儿共同设计菜地的摆放。
第四篇:新疆舞大班音乐 教案(推荐)
新疆舞大班音乐
目标:
1. 能创遍舞蹈动作,进一步巩固垫步,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提拔的姿态。
2. 从舞蹈中懂得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
3. 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准备:新疆帽若干(幼儿人手一顶)、自制幼儿舞蹈用品若干、录音机、磁带,过程:
1. 律动入室,以节奏游戏来带动孩子的积极性。(并请孩子坐在位置上)
2. 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很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是请小朋友来一起唱歌跳舞的,现在我就来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歌曲《阿拉目汗》起,教师跳舞)
3. 播放《阿拉目汗》,幼儿听音乐,熟悉新疆音乐的特点,并能跟着音乐打节奏。
“你们喜欢刚刚我跳舞的音乐吗?喜欢这个舞蹈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音乐,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欢快的,高兴的)你们说得真好,新疆音乐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鼓点节奏非常强,我们一起边听边来打节奏,好吗?(教师敲铃鼓、孩子拿铃鼓跟打节奏,并可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4.幼儿创遍舞蹈动作,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1)幼儿创遍新疆动作,并请全体幼儿跟着学习。
①“新疆的音乐多好听啊,我们来为新疆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好吗?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跳给大家看。”(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西习。)
② 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2)学习新舞蹈动作: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动作。
“刚刚你们跳的舞真好看,我也想到了一个漂亮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教师示范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从脚(踏点步)——手(拍手托帽)——整体)。
a)”我们先来学学脚的动作,先一脚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脚在后点地,好我们一起来踏——点。”(孩子练习动作)
b)“做得真好,我们再来学学手的动作。先拍手然后把手从旁边举高转手腕,手心向外,手要举得高高的才好看。眼睛要看前面。”(孩子练习动作,教师指导不正确的动作。)
c)“做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手和脚的动作连在一起来做,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跳得最美。”(孩子练习整体动作)
3)听音乐完整地跳舞,教师引导幼儿除了新学的动作外,还可以把刚刚自己编的动作融入到舞蹈里面去。
“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文档仅供参考
来一起跳。”(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5.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
1)“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现在请你们去把小礼物带上吧,我们一起围圆圈唱歌、跳舞吧。”(孩子戴上新疆帽跳舞)
2)拿道具听音乐再跳一次舞蹈,可让幼儿大家合作跳舞。
“我这里还准备了很多漂亮的绸带,我们一起拿着绸带来跳舞吧,找伙伴一起合作跳吧。”
6.离场。“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离场)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我们要把菜地怎样设计才不会踩坏蔬菜? 和幼儿共同设计菜地的摆放。
第五篇:马刀舞音乐教案
跳起来
课标要求:1.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2.聆听三首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拓展视野。3.能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情绪演唱歌曲,掌握3/4怕的特点。4.能即兴编排动作和舞蹈表达情感,做到自然、大方。5.尝试为歌曲编配伴奏。
教材分析:1.《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 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乐曲采用带再 现的三段体结构。2.钢琴曲《小步舞曲》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 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 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 生的启蒙教材。其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
3.《我和提琴》这是一首D大调挪威儿童歌曲。3/8拍,一段体结构,全曲由五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与 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重复,曲调轻盈跳跃。第三、四两乐句旋律同样完全重复。曲中出现了“”节 奏,使得音乐更富有动感,形象地表现了“我和提琴”在一起时的欢乐心情,表达了音乐永远伴随着 我一生快乐的美好愿望。第五乐句在第四乐句间的五度大跳更使这一情绪得以进一步的高涨,表现了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音乐执著的追求。4.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新疆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小伙子们敲着手鼓与姑娘们边 歌边舞的场景,在日常生活中时有所见。这首舞曲就是我国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丁善德采用新疆民歌 为主题写成的一首具有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独奏曲。它描绘了节日中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
5.《跳吧,跳吧》这是一首新疆塔塔尔族民歌。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 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基本节奏“,”贯穿全曲,曲调欢快跳跃,富于舞蹈性,情绪热烈欢快,它形象 地描绘了人们欢唱舞蹈时的欢乐情景。第二乐句曲调作了五度的大跳与第一乐句形成了较强的对比,欢乐的情绪时起彼伏,把新疆塔塔尔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欢乐舞蹈的热烈场面刻画得栩栩如生。
学情分析:学习起点预测: 1.学生在之前对2/4拍 3/4拍 4/4拍 3/8拍已有基本概念.2.对音乐与舞蹈,两种艺术形式有初步了解.侧重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在掌握2/4 3/4 4/4的基础上,用节奏来贯穿整个单元,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教学目标:1.音乐与舞蹈原本是一家.感受三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2.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风俗。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号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3.在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后,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马刀舞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背景的音乐,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特征,体会不同意境。
2.通过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示听到的不同主题的音乐,边听音乐边即兴表演,模拟铁蹄战士挥舞大刀勇往直前的雄姿,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深入挖掘乐曲内涵,对乐器、段落、速度、力度在作品中作用的理解。
使用教材 的构想: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从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的视觉形象,热烈的创编讨论,活泼的律动表演,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初听乐曲
1.教师完整播放《马刀舞》音乐。2.学生与教师一起交流音乐感受 3.小组讨论为乐曲起名字。4.教师解题。
【设计意图:利用为乐曲起名字,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二、复听乐曲
1.教师指导用双向筒敲击后十六节奏。
2.完整放录音,运用打击乐根据教师出示的后十六节奏型为乐曲进行伴奏。3.复听后,自己根据乐曲所想象的场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双向筒的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参与乐曲的表现,而且也是一种聆听体验的很好的依托形式。】
三、分段聆听
1.分段欣赏,听辨主奏乐器。交流音乐情绪。2.教师指导学生跟随钢琴哼唱乐曲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和主题哼唱,深入地感受乐曲情绪背景。】
四、再听乐曲
完整播放乐曲,根据自己想象中的场景尽可能的运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设计意图:采用表演法,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即兴表演,模拟铁蹄战士挥舞大刀勇往直前的雄姿,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五、拓展聆听
1.播放《小步舞曲》,对比《马刀舞》,交流乐曲感受及其音乐印象。
2.教师播放一段小步舞曲视频,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3.教师介绍舞曲体裁。
4.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设计意图:了解不同风格特点、不同时代背景的舞曲特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音乐视野。】
板书设计: 马刀舞
(乐曲主题谱例)
达标状况:1.能够深入的体验《马刀舞》的音乐情绪和所描绘场面,并且随音乐能够做出动作表演。
2.能够简单哼唱《马刀舞》的主题旋律。
3.了解“舞曲”这一音乐体裁。教学反思:
在《马刀舞》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从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生动的视觉形象,热烈的创编讨论,活泼的律动表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设计本教案时始终注重从兴趣出发,以兴趣为中心安排各个教学环节。首先,在课的一开始,我没有直接出示课题,而是先让学生们听,感受音乐的情绪,听完后请学生们告诉我都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为乐曲起个名字,看看谁起的名字和作者起的最接近。这时学生们的兴趣、自主性被调动起来都非常认真地听音乐,踊跃的回答问题,有的说听到了奔驰的马蹄声;有的说像是在比赛;有的说像到了激烈的战场„„我把学生的回答都一一的写在黑板上,对同学们说:“你们听得都很认真,而且对音乐的感受也很准确,虽然乐曲在你们头脑中所显像的形象各异,但是你们都感受到了乐曲曲调热情奔放、节奏粗犷强烈的特点。这时我再向学生们出示课题,并且通过对作者、作品的介绍和讲解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然后,再通过图片、打击乐、律动、聆听不同乐器演奏乐曲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追求音乐美的欲望,自觉主动地学习音乐、探索音乐。古今中外的音乐名作浩如烟海,学生能够演唱、演奏的只是沧海一粟。音乐欣赏具有题材广、体裁多、容量大、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等特点,可以寓知识与音乐,在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音乐艺术与其它知识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文学、戏剧、舞蹈、绘画等。欣赏音乐作品,必然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自然知识、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还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等各个方面。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注意创造多种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聆听《马刀舞》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分析、共同享受音乐的美。教学中,不仅仅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整体效果,还引导学生感受每一部分的效果,即分别听主要主题和中部主题不同的音乐情绪变化。教师简介:陈亮 小教一级 太原市实验小学
2005年指导童声合唱《摇篮曲》、《歌声与微笑》获太原市中小学艺术活动月指导教师一等奖。2010年5月9在山西省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做了题为《看秧歌》的展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