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时间:2019-05-13 21:3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第一篇:《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授课教师:汪和贤

一、教材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二、教学设想:本课采用“教学问题化,问题活动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件辅助最终实现三位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春秋战国的起讫年代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1)让学生在“战国七雄形势图上”填出七雄的地理位置,训练识图能力。(2)讲述有关商鞅变法的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分析各国变法成败得失原因,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

(4)引导学生将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的挖掘和保护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培养现代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善于用人,纳谏并进行改革是一些诸候国得以强盛的重要原因

(2)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变法,它是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3)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促进了四川成都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为历史上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之一。

二、教学要点

1、重点:商鞅变法

2、难点:讲清楚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烽火戏诸候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惨就惨在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痛就痛在历史是这么无情,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申辩,痛改前非的机会。当戎族真的来进攻时往日报警,号令天下诸候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了。西周灭亡,东周开始。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二)新课:

1、春秋时代

师:哪位同学说说春秋时期的起讫年代?

生: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到公元前476年,这一时期为春秋时期。师:春秋时期共有100余国,各国之间相互征伐,相互兼并,一些较强大的国家甚至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争当时代霸主,为什么各诸候国能够进行争霸战争?

生:周王室衰微,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师: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当上了霸主,他们被称为“春秋五霸”,那么“春秋五霸”是哪五霸,最早称霸的是谁?

生1:春秋五霸是齐国的齐桓公,宋国的宋襄公,晋国的晋文公,秦国的秦穆公,楚国的楚庄王。

生2:齐桓公。

过渡:经过春秋几百年的征伐,兼并战争,大部分小国被兼并,只剩下几个大国对峙并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战国时代,下面我们学习“战国时代”这一目。

2、战国时代

师:谁来说说战国时期的起讫年代?

生:公元前475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这一时期为战国时期。师:战国时期,经过兼并战争,只剩下了七个国家,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是哪七雄,七雄中哪些国家是春秋就存在的,哪些国家是在战国时出现的,他们是怎么出现的? 生1:韩、赵、魏、楚、燕、齐、秦

生2:楚、燕、齐、秦是春秋时存在的,在兼并中,它们顶住是被兼并的命运,最终保存了下来。

生3:春秋时的晋国则一分为三,变成韩、赵、魏三国,史称“三家分晋” 师:请同学们阅读“战国七雄形势图”说说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生:最东的是齐国,最西的是秦国,最南的是楚国,最北的是燕国,韩、魏、赵居中。教师归纳: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口诀:“齐、楚、秦、燕、韩、魏、赵,东南西北到中央”,记住七国的地理位置。

师:进入战争时期,各国在兼并战争中不断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兼并中为了摆脱被兼并的命运,各国采取了什么方法?

生1:说明经过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周王室更加衰微,弱小的诸候国相继被吞并,在客观上为统一奠定了基础。生2:实行变法

师:最早实行变法的是哪个国家,在变法中收效最大的是哪个国家呢? 生:最早变法的是魏国李悝变法,收效最大的是秦国。

过渡:在变法中,魏国的李悝变法以发展农业为主,楚国的变法以强兵为主,而秦国商鞅变法的主要特征是以法治国,下面我们学习收效最大的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1、商鞅变法

师:秦孝公即位后,下诏求贤,决心变法图强,商鞅闻讯,从魏国西行入秦,向秦孝公提出富国强兵的方略,孝公很感兴趣,不久便委于重任,让他主持变法,哪么请同学们想一想秦孝公为什么要重用商鞅,让他进行变法? 生1:战国初年秦国是弱国,被各国所轻视。生2:秦孝公重用商鞅,让他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使秦国强大起来,让各国不敢轻视秦国。师:孝公重用商鞅,让他进行变法,那么商鞅是怎么变法的呢?

生: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奴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还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师:商鞅变法废除了哪些旧制度,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经济和军事发展的措施?

生1: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生2: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有利于经济发展,奖励打仗有功的人有利于军事发展。

教师归纳:鼓励农民开垦荒地,有利于经济发展,县制的建立,有利于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是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

师:商鞅变法18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请同学们想一想,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 生: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政治制度是县制,土地所有制是私有制。

教师归纳:对,这些新的变化被子后人称为封建性质的改革。总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国富兵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说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是最重要,收效最大的变法。

过渡:战国时期的秦国不仅实行商鞅变法,而且修筑了一条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接下来我们学习“都江堰”这一目。

2、都江堰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这一目,回答下列问题:(1)战国时期秦国为什么要修筑这条水利工程?(2)这条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筑的?(3)这条水利工程的地点在哪?

(4)这条水利工程修筑完成后发挥了什么功能(5)这条水利工程的修筑完成有何意义? 生1:战国时成都平原常遭水、旱灾害。生2: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主持修筑。生3:地点在四川成都以北灌县。生4:发挥了防洪、蓄水、灌溉功能。生5: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沃野良田。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 旁白(高兴地):八年后的一农户家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主人忙着迎接客人邻里纷纷道贺,你想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吗……

张三:祝贺你啊,同魏国这一仗,你立了大功,郡守赏了你二级爵位,还有9亩田宅,过去只有贵族老爷才有资格享受这些,真羡慕你啊。主人(一脸喜庆):同贺同贺!去年你向国库上缴了那么多的粮食,不也被郡守奖励了吗 李四:诸位,自新法以来,咱老百姓安心务农,家给人足,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百姓生活改善很多呀!今年,我又买了几亩良田,粮食多得吃不完。

主人:秦国不仅富了,而且在七国中,还是强国。我打了十年仗,只有这几年才真正扬眉吐气,次次凯旋而归啊!

(1)请你为本幕话剧拟定一个题目。

(2)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商鞅实行了哪些措施? 题目:富国强兵;

措施:奖励军功;废井田

制,承认地私有;

奖励耕织.填一填:

1、最早实行变法的是:____国

2、最有成效: ____国的______变法。时间:公元前_____年——公元350年。

3、变法内容:

(1)经济上:重农轻商(奖励______、产多_____);

(2)政治上:废除_____、军功_____;

(3)地方管理:建立_____;十家_____

4、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著名的水利工程: ________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是列国相互争雄和兼并的时代,为了能够当上霸主和吞并别国,各国都

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变法,而在变法中最成功,成效最大的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说明了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勇于变革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六、板书设计

1.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

2.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

3、商鞅变法

(1)

目的(2)内容(3)

结果

4、都江堰

(1)原因

(3)地点

(5)意义

2)主持

(4)功能(4)意义

第二篇: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

第6课 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

〖内容标准〗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了了解春秋战国起迄年代和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等基础知识。

2.能力培养

①让学生在“战国七雄形势图”上填出七雄的地理位置,训练识图能力。

②讲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故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③分析各国变法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发奋读书的信念。

④引导学生将西部地区历史文化遗址的挖掘和保护与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培养现代意识。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①善于用人、纳谏并进行改革是一些诸侯国得以强盛的重要原因。

②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变法,它是时代变革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③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它促进了四川成都地区的农业发展,成为历史上先进的农业经济之一。〖教学要点〗

1.重点 商鞅变法

2.难点 讲清楚商鞅变法是朝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需要。〖教学分析〗 1.春秋时代

①讲清东周概念、起迄年代及主要特征。

②分析春秋时期周天子与诸侯国地位的变化以及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原因,从而了解大国争霸的历史背景。

③介绍“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强调齐桓公是五霸中的首霸。

④强调争霸战争是为争夺土地、人口和霸权;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但争霸战争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争霸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2.战国时代

①结合“战国七雄形势图”,向学生简要介绍三家分晋的简况,讲清七雄的地理位置,并配合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让学生在短期内记住战国七雄的方位,加强识图能力的培养。②“战国七雄”的七个大国是同时并存的,与“春秋五霸”的五个霸主先后出现有所不同。

③“尊王攘夷”旗号的打出和收回,说明经过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周王室更

第三篇:商鞅变法观后感

商鞅变法观后感

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讲述的是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强秦的故事。常言道,变则通,通则行。变法者,革新也。魏人卫商入秦实施变法,对秦治国方略进行了最深彻也是极为成功的变革与创新。联系日前部机关组织开展组织工作研讨会,有几点联想和感悟。

变法之前提在于明情。商鞅提出变法,秦孝公认

同其变法之策,前提在于商鞅对当时秦国国贫民弱之国情的深切体察,来源于商鞅长年累月深入底层的游历。找准问题之根源,才能提高破解之办法。组织工作创新同样如此,必须首先充分掌握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态势,特别是要找准影响和制约组织工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症下药,谋划出针对性强、行之成效的创新思路。

变法之关键在于执行。变法的全过程历史20余年,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执行。在执行立场上,商鞅十分坚定变法信念。变法过程触及老世族甚至王公大贵胄的核心利益,但商鞅坚如磐石,不为艰险屈服,不向权贵折腰,硬是一路坚持过来。在执行团队上,商鞅异常重视培养各个层级的骨干力量,从地方的里正、县令、郡守到中央的咸阳令、上大夫,无不坚定不移地贯彻变法。组织工作创新,关键也是在抓执行,创新思路再好,创新项目再多,不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亦是枉然。受蒙于商鞅变法,组工干部当牢固树立抓执行、抓落实的坚定信息和决心,并注重培养抓执行的团队,当把基层党组织书记抓组织工作的责任心调动起来。以乡镇为例,还应发挥和运用好各个工作片总支书记、分管书记的力量。

变法之保障在于同心。商鞅变法,秦孝公给予了最大程度的认同和支持,可以说,没有秦孝公的支持,没有秦孝公作坚强的后盾,没有秦孝公与商鞅志同道合,其变法难以坚持。除此之外,还有太后、公主等权力中心的重量级人物鼎立支持。这一点,对组织工作创新的启示是,每一项创新项目,每一个创新措施,必须置于党委工作全局和大局之下,必须争取上级党委、上级领导的全力支持,整合各方面力量支持,形成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格局。(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唯如此才可形成整体推进组织工作的合力。

变法之生机在于成效。商鞅变法目的虽是强国,但前提是富民,通过变法让新老秦人富足起来,彻底解决他们丰衣足食的问题。只有让利于民,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最终老百姓才发自肺腑地拥护变法,坚定不移地支持护法。变法之所以富于生机,富有生命,归根到底是取得了成效,而这成效核心是带给老百姓的实惠。组织工作创新同样如此,正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建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组织工作的任何创新,必须紧密围绕这个中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并取得让群众得实惠的成效,才能富有生机,才能富有生命力。

第四篇:历史故事《商鞅变法》

历史故事演讲稿———《商鞅变法》

今天我要讲的是商鞅变法的故事。

商鞅是春秋战国时期法家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时的秦国十分落后,秦孝公成为秦国的君主之后,决心改革,便从魏国找来了商鞅。商鞅来到秦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并在秦国有效的施行。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也变得十分强大,终于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一开始的时候,商鞅制定的新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商鞅不是秦国人,担心秦国的百姓不相信自己,不按照新的法令去做,于是他决定“立木为信”。

他叫人在咸阳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赏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有人说:“这根木头这么轻,谁都拿得动,哪用得着十两赏金。”有人说:“这个商鞅是在骗人的吧。”大家你瞧我我瞧你,却没有人敢上前搬动木头的。

商鞅又下令说:“有能搬动这根木头的,赏他五十两黄金。”正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人壮着胆子跑出来,把木头从南门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赏给他五十两黄金,一分也没少。这事立刻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秦国的老百姓都知道商鞅是个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人,接着商鞅下令变法,新法令很快在全国推行。

商鞅变法,老百姓十分开心,因为商鞅制定的法律十分公平,哪怕是皇帝犯法,也要受到惩罚。变法过程中,太子的老师触犯了法律,商鞅没有留情,依照法律严厉的惩罚了太子的老师。因为这件事,太子对商鞅怀恨在心。秦孝公死了之后,太子继承了王位,也就是秦惠文王。

惠文王做上了秦国的大王,第一个便下令逮捕商鞅。有人把消息告诉了商鞅,商鞅连忙逃了出来,想要离开秦国。商鞅没日没夜的赶路,终于来到秦国的边境上,那个时候天色已晚,商鞅刚想出关,不想却被守关的士兵拦住,士兵说:“商君有令,黄昏后非特殊情况不得出关。”商鞅又累又饿,只好去找一间旅店住下。他来到一家旅店,要求住宿.老板走出来说:“客人我们当然欢迎,但请您出示您的身份证明,弄不清您的身份,我会被杀头的。这是商君的法令,违背不得呀。”商鞅当然不敢承认自己的身份,走出旅店,仰天长叹: “我这真是作法自毙呀!”商鞅走投无路,只能回到咸阳自首,最后被五马分尸而死。

这就是变法秦国的传奇改革家商鞅的故事,谢谢大家!

第五篇:商鞅变法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单元练习题

出题:曹红英 审题:李红敏 时间:2014/2/16

一、选择题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动荡变革

C.思想文化繁荣

B.争霸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2011·重庆高考)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春秋后期,鲁国实行了“初税亩”,齐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有 ①增加了国家收入 ②承认了土地私有 ③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2012年是农业税取消的第七个年头,农业税最早始于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法经》是他在法律制度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 A.管仲

B.李悝

C.吴起

D.西门豹

6.战国时期,为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稳定小农经济而采取的变法改革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

B.“履亩而税”

C.“尽地力之教”

D.“平籴法” 7.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8.春秋时期改革与战国时期变法①变法内容所侧重的领域不同 ②春秋时期改革主要是维护旧贵族的统治,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冲击旧秩序 A.①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均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②均不正确

D.隋唐时期

5.他是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法学家。“尽地力之教”是他的经济策略,主持制定9.右图为毛泽东中学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南门徙木”的故事主要说明了 A.改革中取信于民的重要性

B.改革要有经济实力作保障 C.改革要完全依靠人民群众

D.改革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10.《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A.铁器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 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宗法分封制解体 20.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22.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罚,韩非子对此评价说“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变法的这一原则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 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商鞅对贵族决不妥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9题8分,10题10分,共18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商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缪(miao)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午,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第二单元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分别反映了这一时期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崩溃,体现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特征。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管仲改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鲁国实行初税亩,故排除含③的B、D两项。结合材料信息“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可知②④正确,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答案:A解析: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基本上是在相同的背景下进行的,作用基本相同。即都增加了国家收入,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4.答案:A解析:春秋时期,荒地不断开垦,私田数量大增,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向国家交税。于是,许多国家不得不承认土地私有,征收土地农业税,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

5.答案:B解析:李悝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

6.答案:D解析:要防止“谷贵”和“谷贱”这一物价起伏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只能与平抑物价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

7.答案:A解析:材料中李悝指出只有对国家有功劳才能享受高的待遇,并且提出要赏罚分明。这一主张使得原先靠世袭的奴隶主贵族受到打击。

8.答案:C解析:春秋时期改革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基础的变化,战国时期变法主要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主要是上层建筑的变化。

9.答案:A 解析:以“南门徙木”表明没有欺诈,取信于民,有助于颁布变法法令。1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统一度量衡主要原因是由于农耕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反映了商品交流与发展频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1.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军功者”“宗室”可以判断出,A、D两项属于其意义,但不是最重要的积极意义。C项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秦国原来实行“世卿世禄制”,变法后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得不到爵位,符合题意。

12.答案:C解析:题干关键词是“在平阳君赵豹看来”,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能力。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13.答案:C 解析:“薄恩礼,好生分”大意是:对恩礼淡漠,性格乖戾。分析商鞅变法中的各项措施,应该与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有紧密关系。这一制度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奖励告密,实行连坐法,一家犯法,其他各家都得举报,否则要受同样的惩罚,以此强化统治。14.答案:C解析:“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大意是:“大臣权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现在国内连妇女、儿童都说法令是商君的法令,并不说是大

下载《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商鞅变法的范例

    《商鞅变法》的教学设计 ──以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为思路 周 明 老 任 关键词:教科书;兴趣;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07-05 人教版选修一第二......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商鞅变法教学设计 游立旺 课标要求: 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变法的主要......

    商鞅变法评课稿5篇

    商鞅变法评课稿本课设计立足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教师善于创设情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

    商鞅变法材料题(共五则范文)

    商鞅变法材料题目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

    《商鞅变法》同步练习2

    第8课 商鞅变法 一、选择题 1. 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②④ 2.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最大程度地重视农业发展......

    《商鞅变法》教学案例反思与总结

    《商鞅变法》教学案例反思与总结 一年多的历史教学中,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如何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已是一个关键性问题,“1+1自主加展示”教学方法就很好地结合......

    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第四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历史分期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前221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大变革:奴隶社......

    法律讲堂论文之商鞅变法

    课程名称:法律讲堂 班级: 学号: 姓名:苏宇沐 1、列举本学期所学通识教育讲座的5个专题的题目(每个10分) ①:《故事与法》葫芦僧判葫芦案 ②:《故事与法》大块吃肉大口喝酒 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