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成长的弹性区间
学生成长的弹性区间
侗族有一种成年仪式,一个人成长中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巴。5岁时,要脱离母亲怀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劳动,母亲带他到田边,父亲在田坎另一头接着,这是第1次滚烂泥巴;10岁时,父亲把他领到田边,祖父在田坎另一边接着,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学习并锻炼意志、培养耐性,这是第2次滚烂泥巴;到15岁时第3次滚烂泥巴,这一次没有人接了,人生艰辛要靠自己去体味了。诚然,人生成长需要面对很多挫折,经历很多坎坷,这样才会坚强、勇敢,所谓百炼成钢。
其实,成功的机会就像投篮一样,除了篮环以外,任何地方都是失败,失败的机会远比成功要大得多。但人们为什么还要追求成功呢?英国有句谚语:“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不追求成功的人非常危险,在生命的港湾中很容易搁浅。许多人在逆境面前,开始时也是咬紧牙关坚持,然而没有多久就放弃了,原因是失去了追求的动力,为此只能漂泊在恐惧的海洋中。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能否成为身心健康的成功人士,除了具备智商、情商以外,逆境商也必不可少,甚至更为重要。对于身处逆境的人来说,任何事物都是难以控制和变幻莫测的,新的成功观念不是安稳地享受短暂的成功,而是如何应付生活中的变动和逆境。没有失败就不能获得成功,我们不止一次地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失败不可能理所当然地成为成功之母,在失败面前就看我们如何去对待了。如果失败后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悲观地或潇洒地摇摇头,就可能屡战屡败;如果反省自己的不足,从中吸取教训,直面失败才是积极的态度。
有一个博学的人遇见上帝,他生气地问上帝:“我是个博学的人,为什么你不给我成名的机会呢?”上帝无奈地回答:“你虽然博学,但样样都只尝试了一点儿,不够深入,用什么去成名呢?”那个人听后便开始苦练钢琴,后来虽然弹得一手好琴却还是没有出名。他又去问上帝:“上帝啊!我已经精通了钢琴,为什么你还不给我机会让我出名呢?”上帝摇摇头说:“并不是我不给你机会,而是你抓不住机会。第一次我暗中帮助你去参加钢琴比赛,你缺乏信心,第二次缺乏勇气,又怎么能怪我呢?” 那人听完上帝的话后又苦练了数年,建立了自信心,并且鼓足了勇气去参加了比赛。他弹得非常出色,但由于裁判的不公平而被别人占去了成名的机会。那个人心灰意冷地对上帝说:“上帝,这一次我已经尽力了,看来上天注定,我不会出名了。”上帝微笑着对他说:“其实你已经快成功了,只差最后一跃。”“真的吗?”那人瞪大了双眼。上帝点点头说:“你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入场券——挫折。现在你得到了它,成功就会是挫折给你的礼物。”这一次那个人牢牢记住上帝的话,他果然成功了。
每个学生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挑战、机会、挫折,这时候他们所能承受的挫折的能力,就是他们未来的命运。成功不是一个海港,而是一次埋伏着许多危险的旅程,而成功永远属于不怕失败的人。
闻名世界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等,惟独爱因斯坦没有交,直到第二天,他送去 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说:“我想,世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他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举起左手说:“这是我第一次作的。”又举起右手说:“这是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作的。虽然它还不够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这则《第三只小板凳》的故事告诉人们 “成功常不可能是一次性的,失败和挫折乃成功之母”、,以成败论人是不足取的”、在大力提倡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告诉教育者:要敢于放手让学生犯错误,去勇敢地尝试错误,品尝失败后的苦果,才能在无数次错误和失败中站立起来,获得成功的喜悦。
所以,作为学生要把挫折看成是人生成功的另一把金钥匙,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失败、困难,要学会成熟稳重的看问题,暂时的成绩不理想、学不会书本知识、考试成绩低的时候,分析原因然后想办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而不是轻言放弃;同时,这些学习生活中的烦恼的解决过程,也是每个学生在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在挫折只后给学生充分的充满爱心的成功教育,教师的引导和重塑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培养。对于经历了挫折之后的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的天赋和潜能,为他提供发展的条件,竭力做到使每个学生在每天中都感到有所成就,从而感到快乐,从中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著名口号是“要让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就有可能挽救一大批“差生”,他对教师们说:“我想告诉你,年轻的朋友,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极其复杂的秘诀„„这个秘诀就是: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这也是成功教育思想的一条重要原则。
我们一线教师每天都要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他们学校生活最真实最鲜活的一面也展示给了我们,无论有些学生现在学习的现状有多么糟糕,他们在体验这种没有成功和快乐感的学习生活,也许有的孩子只是没有找到好的方法,而有的孩子则是太贪玩了„„,于是很多学生从自己并不漂亮的成绩单里找不到自信的感觉,上课出现了说话、睡觉、甚至吃东西的现象,他们以此来释放学习上的挫败感,掩饰自己内心的着急和无助,因为他们还只是孩子,这时我们要教会他们理解成功总在挫折后,面对挫折,更重要的是在挫折中磨练自己。这是因为: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有志者则是前进的动力。
一个人对挫折的态度只有两种:一种是可以面对挫折,并将挫折因势利导引入到追求有意义的生活轨道上去;另一种是不能面对挫折,而是逃避它,甚至发怒,抱怨,绝望。但是无论怎样,请记住:我们的教育成功终点就在前方!我们的学生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篇:学生弹性离校责任书
儒林小学弹性离校学生安全责任书
为了加强弹性离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保证学生的安全,按照学校安排,特与弹性离校学生及家长签订以下安全责任书:
1、参加弹性离校的学生必须按时到指定教室参加活动或学习,不得擅自随班级其他学生回家或在校内外玩耍。
2、如果有事不能参加弹性离校,家长需事先告知班主任,并写请假条,班主任告知当天带班老师后学生方能离开。
3、参加弹性离校的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组织和管理,认真参与相关的学习活动。
4、学生在离校后,应当及时回家,不得在外逗留或参与其它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活动。
5、家长必须确保弹性离校结束后按时接孩子,以免发生不安全事故。
6、家长作为学生法定第一监护人,有责任对子女进行安全、纪律教育,做到家校教育合一。
学生签名:
家长(监护人)签字:
日期:
****年**月**日
学校(盖章):
第三篇:弹性福利制度
1.什么是弹性福利?
弹性福利又称“自助餐福利”(cafeteria benefits),在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其出现的北京主要是由于当时劳动人口结构改变、劳工的自我意识抬头以及企业界和管理学界对于人性化管理的重视之趋势的形成,之所以被称作是“自助餐福利”是因为这种福利制度有别于传统的固定式的员工福利制度,它允许员工从企业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其所需要的福利。另外,弹性福利制度非常强调员工参与的过程,希望从别人的角度了解他人的需要。
从道理上讲,既然是让员工自主选择福利组合,那应该是每个员工都有自己“专属的”福利组合。但事实上,出于成本控制以及福利管理的需要,实施弹性福利制度的企业并不会让员工毫无限制地随意挑选福利项目。大多数企业通常会根据员工的薪水、年资或家眷等因素来设定每个员工多拥有的福利限额。而在企业提供给员工的福利清单上,在每个列出的福利项目后都会附一个金额,员工只能在应该享受的福利金额限额内选择喜欢的福利项目。
2.弹性福利制度的优点
(1)弹性福利制度能够满足不同员工于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
例如:已婚和有小孩的员工,希望有医疗保险和托儿服务等福利;年纪较大的员工,需要定期的全面健康检查等福利。
(2)弹性福利制度使得企业的福利成本控制更加容易
企业在作福利预算之时,可以根据员工层级和人数的多少,在一定的预算金额之内,让员工自由选择福利;而在传统福利制度中,每个福利项目是分别预算的,而每个福利项目有多少员工享受又难以准确估算,因而给企业福利预算带来困难。
(3)提升雇主形象
弹性福利制度是一种新型的福利制度,它充分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因而企业如果执行弹性福利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满意度,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3.弹性福利体系设计的原则
(1)弹性福利项目的设计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弹性福利体系应该体现员工真正需求
(3)弹性福利体系要经济
(4)福利沟通与文化塑造
第四篇:弹性工作制度
弹性工作制度
为了方便病人就诊,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我院特制定弹性工作制度,包括提前开诊、中午连班、延迟下班、高峰请应急、延时门诊等形式。涉及挂号收费、药房、辅助检查及全院各临床科室。
一、根据患者量,提前开诊,以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二、高峰期应急措施,根据高峰期情况,增加医护人员,以缓解患者排长队现象。
三、延时门诊: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方便。
四、各个负责科室提前开机,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五、双休日常规门诊。
第五篇:弹性管理
班级工作中对学生的“弹性管理” 学校领导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上多次谈到班级工作要创造性地开展,每个班主任要干出自己的特色,然后整体上水平。实际工作中尝试了不少做法,有得有失,遂成“弹性管理”,希望广大同仁商榷。
一、理论依据:
贯彻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创设人文环境,倡导环境育人,学生管理要有人情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的承受能力好比弹簧的弹性限度,学生管理在一定限度内才扎实有效。
二、背景由来:
目前班级管理中每个班主任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是每天学校政教处公布各班量化分数,我们的正确做法是尽可能地减少失分,尽可能地延长学生两次违纪的时间间隔,而杜绝失分,杜绝学生犯错则会降低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弹性管理”最初的想法就是如何减少违纪失分,早在带00级的时候我就有了这种管理的雏形,当时是源于我的一次班主任会议的迟到,从来都是按时到会,结果那次迟到了,内心很长一段时间愧疚不安,我就考虑学生迟到的心理,于是就萌发了这种重视学生内心承受的管理方式,但这种管理方式真正用于学生综合管理却是在03级学生入学以后。
三、问题启示:
1.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违纪现象?是否每一次违纪都严肃处理?是否要求学生坚决杜绝违纪现象?
2. 有没有要求过学生写保证书?班级中多少学生写过保证书?学生写保证书后又违纪了怎么处理?
3. 学生违纪了能否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班级无大事时是否能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想没想过如何去有效地解决?
4. 对学生违纪问题的补救方式能否考虑学生的承受程度? 对于不同学生同样违纪能否做出不同的补救?
以上问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的心理承受即班主任的“弹性”,因为班主任的“弹性”限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弹性”。
四、实施措施:
“弹性管理”具体实施应该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这里我谈一下我的一点探索,仅供大家参考。
1. 我给每个同学三次机会(我们常说事不过三,但我给三次)违纪在三次以内的(纪律、卫生失分在2分以内)不追究任何责任,三次以后有相应补救办法。
2. 本学期内能够为班级增加1分的增加一次机会,多者多加,机会越多。与补救越远,心里就越踏实,“弹性”就越大。
3. 不要学生给我写保证书。事实证明不写保证书的学生要比写保证书的“弹性”大,自己不能骗自己,我自己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弹性”。
4. 每一个学生分属于不同的学习、卫生小组,分属于不同的宿舍、餐桌,他们每一个人的得失都与他们不同的小组荣辱相连。这些不同小组的积分情况要定时张贴的。
5. 学生的得失分每月都要统计,数据要准,分管班委形成习惯也就没什么困难和问题,这些统计的表格在期末都要有说法,否则下一步工作就很难开展。
6. 主题班会不是让同学们去欣赏和放松,切不可搞的太具娱乐性,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大家对某些事、某些现象达成共识,统一思想。
五、注意问题:
1. 实施“弹性管理”,班主任首先要有足够的“弹性”即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遇事要冷静,思维要前移,老百姓讲话就是“晴天打着雨天的谱”。
2. 实施“弹性管理”,不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是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的各方面感受班主任的人文关怀。
3. 实施“弹性管理”,需要做细致的工作,健全各种扎实有效的制度狠抓落实,建立一支积极上进、认真负责而又有创新工作能力的班委会,切不可走过场。
4. 实施“弹性管理”,要从班级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弹性”为基础和前提,一旦形成习惯和风气,班级工作和学生管理就会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5. 关于书写保证书的问题,不是一定不要写,对于个别违纪较严重的学生,签个协议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补充说明: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是很正常的,需要各位同仁要有足够的“弹性”,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人文工程,要循序渐进,不能简单化、绝对化,更不能操之过急。本学期我实施“弹性管理”,还是卓有成效的,比如学习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本学期的语、数、外三科竞赛中,年级前10名中我班有8名;班级量化总分在过去的五个月中有三次名列年级第一名;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也很突出,获得各种奖励也居年级之首。需要说明的是“弹性管理”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得第一名,也不是教学生做“人上人”,那样的话,势必降低学生的“弹性”,增加无形的压力,要教学生做“人中人”,平凡之中见伟大,于细微处显精神。
对于我来说,一种做法上升到理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自己的水平也是有限的很,“弹性管理”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尽然,我希望的是大家不要把我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弹性管理”,成绩虽然是它的结果,但从来都不是它的最初动机和终极目的。因为班级工作的最理想结果是让学生体验学校的人文关怀,而不是剥夺学生的天性。
最后,希望大家共同研究和探索班级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以期待我校学生管理真正上水平。
王广东
200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