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鸭子说课搞完整版
《数鸭子》说课稿
我讲的是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第二册第三课《手拉手》中的歌曲《数鸭子》。
一、设计理念
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自然地演唱,并能通过小组合作,以即兴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聆听音乐、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演唱歌曲,创编歌词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动物,感受音乐中的动物,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二、教材分析
《数鸭子》是一首颇具说唱风格、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童谣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形。歌曲前后皆有数板,说唱结合,表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童趣盎然。歌曲第一段描述小朋友们在门前大桥下数鸭的情景,第二段以老爷爷风趣幽默的口吻教育孩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别贪玩忘了上学,还形象地告诉孩子们考试时千万别抱回“鸭蛋”,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聆听和演唱《数鸭子》感受不同音乐要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能力目标:启发学生创编歌词,表现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以及休止符能准确的读出并可以演唱歌曲,感受不同音乐要素所表现的不同场景。
二、启发学生创编歌词。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自制卡片等。
三、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使用卡片节奏图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各级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四、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
通过体验生活中动物的叫声,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合作,进行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通过导入一段鸭子拌嘴的音乐进入今天的课题。
②让同学们来表演鸭子伴嘴的声音,并让同学们去听使用了什么乐器。
2、学习歌曲《数鸭子》
1.师范唱,完整地聆听《数鸭子》,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可边拍手边听。
2.节奏训练
学生学习念白,并根据节奏拍手。3.学唱歌曲
学生学习唱谱之后朗读歌词。由于许多学生可能在幼儿园时已经学过此歌,所以很快就能熟练地唱出这首歌。我主要强调学生要在歌曲前面加上念白完整地歌唱。
4.老师使用钢琴或者是录音机在带着学生去多次演唱歌曲,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5.让学生自由地创编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唱,表演自己心中的鸭子。6.再由老师请几名同学生来,有老师带着同学们去边做动作,边表演唱。
3、编创歌词
①谈话引入:“小朋友们喜爱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很多呢,你们能给其他动物编上歌词并说出来吗?”让我们来当“小小作词家吧”。
②鼓励学生进行创编。
③选择几种,跟着音乐一起唱。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要关于观察、关于模仿,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
4、小结
师: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爱护动物。听着小朋友们美妙的歌声,看着大家亲密无间的合作,老师心里无比的高兴。同学们还可以把小动物们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的很能干!
整个教学过程从一开始的律动,后来的模仿到创编和即兴表演,运用感知法、认知法、学唱法,让学生用有感情的演唱和肢体语言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创编,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演、唱、创新、合作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并渗透了思想教育。
第二篇:游泳说课搞
游泳说课搞
一、指导思想
作为体育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师资是主要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术,所以要树立学生对动作技术规范精益求精的师范理念。由于游泳教学的特殊性,游泳课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作为运动项目也不能忽视他本身的健身功效,同时应该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并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为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的学生22名,男生20人,女生2人,体育基础身体素质较好,虽然大部分没接触过游泳,从零开始有一定难度,但对游泳的学习兴趣浓厚,对本课的教学是有利的因素
三、教材分析
蛙泳技术(3/10)腿部技术,它是以下肢为主,通过下肢的收翻蹬夹对水的作用力,可增强下肢,腰腹的力量和弹性,对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素质及灵活柔韧作用显著。此动作对初学者难度较大,要掌握规范的技术需要多加练习,这个技术对以后蛙泳完整技术的走水效果起到主要作用,学生应从精神上引起足够兴趣。重点:在收翻蹬夹事要勾脚。难点:掌握收翻蹬夹的节奏。
四、教学目标
技术目标:初步学习蛙泳腿部技术动作,使学生 能正确蹬出蛙泳腿
技能目标:通过蛙泳腿部练习加强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学生的踝关节灵活性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堂组织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
五、教法分析
本次课以传统教法为主,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讲实践,教师检查纠错。以学生两人一组讲解纠错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极思考能力,以及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六、学法分析
为了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学习,采用“观察法、提问法、互教法、互纠法”,通过以学生互帮互助,讲解纠错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提高学生师范基本能力与素质。
七、教学过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把全课划分为三个部分
准备活动:常规准备活动后,配合本课主要教材安排了专项准备活动,提踵拉伸让学生体会收腹紧腰提臀的相对紧张的身体位置。通过蛙泳腿压腿的练习提高学生膝、踝关节的柔韧性,并让学生先对收翻技术的下肢位置有个直观认识。
基本部分:本课主要采用传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模式
1、教师在讲解和示范了基本动作和提出要求的基础上,让每两个人组成互教小组通过互相讲解、互相纠正,去理解动作要领。秉承游泳教学水陆结合,水中为主陆上为辅的原则,让每个小组从陆到水,从分解到完整的学习蛙泳腿部技术。(解释一下陆上模仿的意义:有支撑无阻力,容易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2、教师在每小节提出巡视所发现的问题,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强调正确的动作要领,加深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3、分两组在两个泳道在水中反复进行重复性练习。根据游泳教学一个动作的教学顺序,按照水中有固定支撑(屁股半搭池边双手后撑面对泳池做蛙泳腿、水下扶池边)——半固定支撑(扶板)——徒手练习这一顺序,让学生对蛙泳腿部技术初步了解,能连贯做出蛙泳腿技术的动作幅度、动作路线、动作节奏
结束部分:课采用游戏法,同学们在结束练习的位置上成密集队型向老师靠拢,以教师为中心围成一个圆形,做勾脚绷脚注意力游戏,下达口令1时,双脚钩脚;下达口令2时,双脚绷脚。错的同学做20个蹲起。然后教师讲评,布置课后作业。最后检查见习生笔记。
八、教学效果的预计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90%学生应能熟练掌握熟悉水性的练习动作。负荷在120次/分~132次/分,密度较小。场地器材分析
本课中的场地为学校游泳馆岸上、浅水区池边、浅水区两条泳道。器材方面,陆上模仿练习需要大垫子8个、辅助凳11个、扶板22个
第三篇:说课搞Microsoft Word 文档
【教材分析】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而本课是课改实验人教板第三册第七单元“环保”专题中的一课。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到伤害,体会到父亲对鸟的热爱。在课文的最后“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可以知道我同样也是爱鸟的。本课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洽。
【学情分析、教法、学法】
这是二年级的课文,面对的学生已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中我运用情境导入法、游戏法、媒体辅助法、读思议结合等方法教学。学生的学法采用自读自悟、模仿法、合作探究进行指导等。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3、主动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4、新课标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为: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媒体导课,激发兴趣
作为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多媒体设计为:出示课文中小朋友的形象,他先自我介绍,然后出现父亲的图片,由小朋友介绍他的父亲一生都喜欢树林,喜欢爱唱歌的鸟。这时,出现课题《父亲和鸟》。由师提问,这一课到底讲了父亲和鸟的什么事呢?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自读课文,感悟体验
这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新课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独特体验。在读时让学生自己体会文中的语气。读的形式灵活多样:自由读、同桌读、找伙伴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朗读热情。
反馈学生读的情况时,指导学生感悟出父亲“喃喃地说”该怎么读,可以先指导学生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来指导。父亲怕惊动幼鸟时,说话很轻,指导学生读得轻些,学生读不到位时,可通过教师的范读来引导。
在学生读熟的基础上设计小组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反馈学情时让学生给课件配音。课件中优美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加上学生的配音,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丰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提出几个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重难点。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交流关于鸟类的知识。在新课程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而且注重学科的整和。通过收集资料,既培养了能力又让学生了解了关于鸟类的知识。
2、积累词语。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
3、写一写。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写一写,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我设计让学生观看一则公益广告《我是一只小小鸟》,在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的歌声中,鸟妈妈带着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突然一声枪响,鸟妈妈被击中落地。受惊的小鸟只有躲在树林中哭泣。让学生续写后面的故事,可提示,如果自己碰到那只没有妈妈的小鸟该怎么做?如果你看见那个猎人该怎么做?
五、预期效果
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们能掌握本课要学习的生字和词语,以及能灵活运用,再就是带有感情的去朗读课文.最后,就是学习了本课,让同学们学会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和融洽的一面,我们也要做一个保护大自然的小天使。
第四篇:非洲灵感说课搞
课题:走近非洲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四册第二单元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积极的态度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聆听非洲民间歌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和《寻找朋友》,感受、体验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
3、知道马林巴、非洲鼓等代表性非洲民间乐器,并能辨认这些乐器的音色。
4、能够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民间音乐中,辨别其中具有非洲风格特点的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认识非洲的代表性乐器。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教具:录音机、教学磁带、小黑板。教学过程:(实录)
导语:今天的这节音乐课,我要和同学们去一个非常遥远、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做一次旅行,为了让我们的旅行顺利和精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四组,每个组的成员都要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在合作中体验这次旅行的快乐!
一、导游厅:
师:今天我们究竟要去哪里呢?答案就在这里(出示小黑板,内容为:撒哈拉,黑种人,赤道,热带气候,热带大陆,马达加斯加岛,好望角,天然动物园)你能从以上词语中,找出我们要去的地方吗?你的根据示什么? 学生甲:我认为是非洲,因为非洲有黑种人,有撒哈拉大沙漠 学生乙:是非洲,因为非洲是热带气候
丙:非洲,因为非洲的野生动物非常多,被称为天然动物园„„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旅游都有导游,老师为你们做次导游好不好? 生:好(欢迎)
师:(带有表演性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走近非洲。非洲虽然没有欧洲的先进于发达,也没有拉丁美洲的浪漫于美丽,但非洲却以她无以伦比的魅力吸引着我们。(指向小黑板)非洲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在非洲七亿多人口中,有六亿多生活在撒哈拉以南,而在这六亿人口中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由于赤道横穿非洲中部,整个非洲又有“热带大陆”之称。整个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因高原逼近海岸,使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非常少,离大陆不远的西南端,有一个突出在海洋上的尖角,它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好望角;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乘车旅行,常常可以看到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没错,这是非洲的天然动物园,在这天然动物园里,不许猎人狩猎,只许游人观赏,你可以坐在坚固的游车里,也可以坐上小飞机,还可以住进“树顶旅馆”来尽情观赏野生动物的自然生活情况!怎么样?心动了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我们的旅行开始了!
二、乐器厅:
师: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非洲的什么乐器:(故作神秘地)这是非洲普遍流行的一种乐器,被称为非洲传统音乐之魂,这种乐器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者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它的形状有很多„„它的演奏方式„„ 甲:鼓 乙:手鼓 丙:非洲鼓
师:(对丙所在小组加分)同学们想不想听听非洲鼓的声音?(录音播放《战士的舞蹈》)
你也拍着桌子来感受一下吧!学生纷纷拍桌子打鼓。
师:既然非洲鼓在非洲人民的生活中如此重要,你可以 想象的出,非洲音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敲击桌子提示)《战士的舞蹈》《巴玛亚》《西非民间音乐》。(1)战士的舞蹈 2 / 4 快
X·X X·X| X·X X·X| XXX XX| XX X|(2)巴玛亚 2 / 4 快
X·X X X| 0 X X|(3)寻找朋友2 / 4 快
XXXX 0XXX | XXXX 0XXX| 生:节奏
下面让我们分组来设计一个非洲鼓,并解说一下你们的创意。各小组讨论、设计,气氛热烈,3分钟后展示
A组:我们设计的鼓是圆形的,上面的图案是奥运五环和2008年奥运会标志,五环中有一个是黑颜色,代表的就是黑种人,证明他们平等的与其他民族参加竞技;2008年的奥运会在北京召开,期待着与非洲人民在北京相聚。
B组:我们设计的非洲鼓有心形的,手形的,月亮形的等等,我们觉得这些形状的鼓让人感觉非常愉悦,我们想让非洲人民看到鼓、打起鼓的时候能够心情愉快、舒畅„„
C组:我们设计的鼓是五角星形的,上面绘有黄山和黄河,因为我们的国旗上有一颗非常大的星,再加上黄山和黄河代表我们黄种人,把这些描绘在非洲鼓上,象征着我们不同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D组:我们设计的鼓有三角形、圆柱形、还有锥形的,把他们挂在脖子上来演奏,非常方便实用„„
师:刚才每个小组展示的作品都非常有创意,而且蕴含的意义深远,我相信我们当中的 一部分同学会成为出色的设计师„„在非洲还有两种乐器也是经常用的,那就是马林巴和果拉琴,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它们的声音吧!(录音播放马林巴和果拉琴的音色)并参看课本第16页的图片。
三、音乐厅
师:来到非洲有一种活动不能错过,那就是听音乐,首先我们一起听一首几内亚民歌《寻找朋友》,它是用当地语言里进行演唱的,听的时候同学们考虑以下问题: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他们找到朋友了吗?为什么?
(播放音乐《寻找朋友》,各小组边听边讨论)
生:演唱形式为男声领唱和女声伴唱,我认为他们找到朋友了,因为我们听到他们声音和谐,情绪愉悦„„
师: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歌词的具体内容,但我们仍然能判断他们互相找到了朋友,因为我们从音乐的情绪中就能判断出来,这说明音乐师无国界的,音乐使我们心心相同„„
下面再为大家推荐一首无伴奏合唱曲《阿伊亚——非洲的灵感》,我的问题非常简单:歌曲是由几人演唱的?下面让我们闭眼聆听,参考答案为:3人,4人,5人
(播放录音《阿伊亚——非洲的灵感》)甲:3人 乙:4人
师:在公布正确答案前,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演唱这首歌曲的组合——“黑色之音”,她是英国一个女子无伴奏歌唱团体,成立于1989年,她们本人来自加勒比海地区,但她们的祖先都是非洲西部的黑人,这个“黑色之音”组合究竟是几个人呢?那就是——5人!虽然大家没有判断正确,但我们还是从中学到一点,三重唱是否等于三个人唱?
生:不是,三重唱指三个声部,而不是指三个人。
师:歌曲我们已经听了两首了,想不想学唱一下非洲歌曲?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随录音哼唱《阿伊亚——非洲的灵感》这首歌曲吧!(播放录音)学生分别随唱 学生展示后:
师:为什么你们唱的都是旋律相同的几句? 生:歌曲总是在反复这几句
师:这说明非洲歌曲有什么特点? 生;常作反复
师:乐句长不长?生:不长
师:这就是非洲歌曲的特点:常作反复,乐句短小。
四、测试厅:
(一)抢答: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非洲音乐的音域较窄,乐句比较短小,常作反复。
2、非洲音乐具有一种自然多声性倾向。
3、非洲音乐经常可以听到悠长的旋律线和丰富的装饰音。
4、特殊的节奏是非洲黑人音乐中最重要的因素。
(二)聆听判断下列三段音乐分别来自哪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录音播放三段音乐)
学生甲:第一首为非洲音乐,第二首为亚洲音乐,第三首拉丁美洲音乐 师:为什么? 甲:凭感觉
乙:听拉丁美洲的音乐有一种想跳舞的感觉
丙:非洲音乐里面有这节课介绍的马林巴和果拉琴的声音,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正确,特别师丙同学把学过的知识马上用上了,真不简单。五:祝福厅:
师:从非洲一路走来,我们看到的师美丽的风光,听到的是动听的音乐,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非洲人民的生活还是落后,生产技术还不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粮食的增长,饥饿还是非洲人民心头的阴影,在我们即将离开那里的时候,我想建议同学们留下我们心中“五彩”的祝福,比如红色,我想祝愿非洲人民早日摆脱饥饿,早日过上红红火火的生活„
学生甲:我的祝福是蓝色的,我们每个人的爱就像一滴水,汇在一起就是大海,大海是蓝色的,我们的爱也是蓝色的!
乙:我的祝福是绿色的,绿色代表生机勃勃的春天,我希望非洲永远充满生命力„„
师:一节课的时间实在太短暂,所以我给这节课取名为“走近非洲”而非“走进非洲”,因为我们只是对非洲有了一点点的了解,而要“走进”非洲还要大家的努力,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走进”非洲,你一定要带上一个人,那是谁? 生:老师!
师:谢谢大家!下课!
第五篇:幼儿园说课搞2
说课稿:《神奇的筷子》
一:说设计思路:
此活动的选材来源于生活,筷子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一种餐具,他们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进食是我国的一大特点。
常言道,心灵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细协调动作。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从大脑各区分工情况来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动的区域要比其它肌肉运动区域大得多,肌肉活动时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可见,及早进行手的活动功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享受用筷子进餐的乐趣,另一方面对幼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中班幼儿的小肌肉不断的发展,可以掌握多种动作技能,而且会比较协调。但班里大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筷子吃饭。因此,我选择此教材让幼儿在游戏练习中学会使用筷子,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说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3.尝试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定位于: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只托盘,内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卖汤圆》音乐磁带和录音机。
三: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本次活动中,我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动作要领,通过教师准确的示范动作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和基本动作技能。
2.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引起兴趣后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练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此时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
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学会主要动作要领就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拿筷子的姿势会越来越准确。第二次操作是实践活动,通过品尝食物进一步练习和巩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尝试使用筷子进行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并体验其中的乐趣。
3.游戏法:中班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筷子舞”“搭建筷子”等一些游戏,让幼儿充分体验筷子带来的乐趣。
四:说学法:
1.操作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动中我就引导幼儿练习筷子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对教师示范的观察进行练习,他们不一定会使用的很正确,那也不要紧,在第二次的实践活动中,幼儿通过品尝,强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的个别指导,就巩固了练习方法。在尝试筷子进行各种活动时,孩子们通过使用筷子打击节奏、搭建游戏等活动中,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了发展。
五:教学过程:
我采用了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学习筷子使用方法——练习筷子的实践活动——筷子游戏
1.导入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我就采用谜语引起幼儿对筷子的兴趣,“姐妹双双一样长,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热热都经过,酸甜苦辣一起尝。”这个谜语形象的讲述了筷子的外型特点和用途。在孩子们兴趣勃勃的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筷子,简单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并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先示范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再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第二次的学习,我配上了音乐,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练习并拢筷子拨饭、张开筷子夹菜等动作。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豆类食品,让他们通过品尝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在音乐中,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使用筷子,边吃边和同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4.游戏活动。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在幼儿使用筷子品尝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随音乐用筷子敲出欢快的节奏,吸引幼儿一起来打击节奏乐。这个游戏活动渗透了艺术活动,在幼儿跳完节奏舞后,教师提问:“筷子还可以怎么玩?”这个问题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了创造发挥的空间,在这环节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游戏活动。
六:说活动评价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筷子”来进行。本次活动,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使用筷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