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案
(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会看、里两个生字,正确认读雪地、脚印、梅花、竹叶、看、画、留下了7个词语。
2知道狗的脚印像梅花,鸡的脚印像竹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文中的内在美和童趣,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内在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直接揭题
1(点击课件,出示课题,边点边说。)这是什么?
2我请一个同学来念念看。指名念。
3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自己的脚印?在哪里看到过?
4你留下的脚印像什么?
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
(教学课文第一部分)
1咱们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好吗?
2教师范读。教师随机提问:
1)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2)小狗对小鸡怎么说?
3)(出示梅花。)这就是梅花。你看,多漂亮的梅花呀!
3小狗是什么时候学会画梅花的?(出示小狗。)其实这梅
花就是小狗的脚印。
4小狗画的3多好啊!咱们再来说说小狗的话。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指名说一说。
5这么可爱的小狗,这么能干。我还想念一次,好不好?
(学生评一评。)
6(出示课文第一部分)你们念念看!
指名读。自由读。
(教学课文第二部分)
1打开课本,咱们念念课文里的话。(引出课文的第二部分。)
2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段,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可以
讨论讨论。)
3拿出笔,找出不同的地方。
4交流。你找到了哪些不同的地方?读读这些词语。
5(出示课文第二部分)看这大屏幕读一读。小鸡对小
狗说:。
6(出示小鸡、竹叶图)。这就是竹叶,这竹叶
其实是()。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综合训练读)
1我请最开心的小狗上来,我当小鸡。其他同学看一看,听听,小狗小鸡当得像不像!
2师(小鸡):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生(小狗)说:
(多指几位学生来说一说。)
3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4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师读其他的。
5出示全文。
1)看大屏幕读一读。
2)带头饰表演。(及时评价)
3)眼睛看大屏幕读,不指读。
三扩展训练
1小狗、小鸡在雪地里跑啊,唱啊,画下了许多许多美丽的 梅花,漂亮的竹叶,它们玩得多开心啊!许多的小动物看见
了,也跑到雪地里来了。
2你说,有哪些小动物呢?
3(点击课件,出示小鸭的脚印。)你看,这是谁的脚印?4小鸭的脚印像什么呀?(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5小鸭也会画画,心里也非常高兴,小鸭对小狗怎么说?
6你也来自己编一编课文。
7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学会了课文,还自己学着编了课文,真了不起!咱们再来读读课文吧!
8齐读课文。
四词语教学
1咱们的同学,课文学得很不错。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词语吧。
(出示词语)
雪地脚印梅花竹叶画留下看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小组内读词语。最后教师检查。
五教写生字
1(出示生字)先认读,再书空。
2理解看字。(比较手和)
3看老师写,边说边写。
4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第二篇:小学语文:《 脚印 》2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
脚印
教学目标:
1.学会“看、里”两个生字,正确认读“雪地、脚印、梅花、竹叶、看、画、留下了”7个词语。
2.知道狗的脚印像梅花,鸡的脚印像竹叶。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文中的内在美和童趣,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和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读准词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体会文章的内在美。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件直接揭题
1.(点击课件,出示课题,边点边说。)这是什么?
2.我请一个同学来念念看。指名念。
3.你们有没有看到过自己的脚印?在哪里看到过?
4.你留下的脚印像什么?
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
(教学课文第一部分)
1.咱们听听课文是怎么说的,好吗?
2.教师范读。教师随机提问:
(1)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2)小狗对小鸡怎么说?
(3)(出示“梅花”。)这就是梅花。你看,多漂亮的梅花呀!
3.小狗是什么时候学会画梅花的?(出示“小狗”。)其实这梅
花就是小狗的脚印。
4.小狗画的3.多好啊!咱们再来说说小狗的话。“你看,你看,我会画梅花。”指名说一说。
5.这么可爱的小狗,这么能干。我还想念一次,好不好?
(学生评一评。)
6.(出示课文第一部分)你们念念看!
指名读。自由读。
(教学课文第二部分)
1.打开课本,咱们念念课文里的话。(引出课文的第二部分。)
2.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段,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可以
讨论讨论。)
3.拿出笔,找出不同的地方。
4.交流。你找到了哪些不同的地方?读读这些词语。
5.(出示课文第二部分)看这大屏幕读一读。小鸡对小
狗说:“。”
6.(出示“小鸡”、“竹叶”图)。这就是竹叶,这“竹叶”
其实是()。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综合训练读)
1.我请最开心的小狗上来,我当小鸡。其他同学看一看,听听,小狗小鸡当得像不像!
2.师(小鸡):你看,你看,我会画竹叶。
生(小狗)说:
(多指几位学生来说一说。)
3.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4.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师读其他的。
5.出示全文。
(1)看大屏幕读一读。
(2)带头饰表演。(及时评价)
(3)眼睛看大屏幕读,不指读。
三、扩展训练
1.小狗、小鸡在雪地里跑啊,唱啊,画下了许多许多美丽的 梅花,漂亮的竹叶,它们玩得多开心啊!许多的小动物看见
了,也跑到雪地里来了。
2.你说,有哪些小动物呢?
3.(点击课件,出示“小鸭”的脚印。)你看,这是谁的脚印?
4.小鸭的脚印像什么呀?(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5.小鸭也会画画,心里也非常高兴,小鸭对小狗怎么说?
6.你也来自己编一编课文。
7.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学会了课文,还自己学着编了课文,真了不起!咱们再来读读课文吧!
8.齐读课文。
四、词语教学
1.咱们的同学,课文学得很不错。我们来认一认,读一读词语吧。
(出示词语)
雪地 脚印 梅花 竹叶 画 留下 看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小组内读词语。最后教师检查。
五、教写生字
1.(出示生字)先认读,再书空。
2.理解“看”字。(比较“手”和“ ”)
3.看老师写,边说边写。
4.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表示把 “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a+(b+c)(7).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a-b=(a+c)-(b+c)ab=(a-c)-(b-c)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a –b(b + c)(8).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9).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 + b)×c= a×c + b×c(ab×c(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a×c)×(b÷c)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a÷b=(a×c)÷(b×c)a÷b=(a÷c)÷(b÷c)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12).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13).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
(四)整除与除尽
(1).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2).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第三篇:小学语文:《 脚印 》3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上)范文
脚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借助拼音读准“脚、印、跑、留、对、竹、梅、齐、全”9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9个生字。认识“木”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梅、长”。
2.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读通短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按标点停顿。
3.情感目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内容:3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脚印;知道在雪地上可以留下各种动物的脚印,并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拼音,读通文中的长句子;根据理解,读出小鸡、小狗和小鸭说话时高兴的语气。
2.认读生字,尤其是读准“印、竹”这两个生字的字音;能按照正确的笔顺描摹“梅、长”。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鸡、小狗、小鸭的脚印图。
2.学生方面的准备:收集有关动物脚印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画面(美丽的雪景及小鸡、小狗、小鸭的脚印)。
(1)看图说说:雪上留下了什么?
板书:脚印
(2)渗透学习“脚、印”的字音、字形。
2.揭示课题:60脚印,齐读。
说明: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事物易于接受。课的开始便出现美丽的雪景图和逼真的小动物的脚印,目的就在于用生动的画面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将生字教学穿插其中,显得自然且有实效。在教学“印”这个生字时,可采用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方法,增加个体练读的时间和次数,以便纠正发音,读准前鼻音。
(二)初步感知,读通句子
过渡: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1.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录音。
2.反馈交流: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交流板书:小鸡
小狗
小鸭
(1)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说说: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2)按照句式说一说:()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的脚印。
(3)读准生字“跑、留”的字音。
(4)出示句子,正确朗读,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看图交流:它们的脚印像什么?
板书:竹叶
梅花
枫叶
(1)学习生字:竹、梅。
(2)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达:()的脚印像()。
(3)将三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说一说:
出示“提示内容”:
小鸡的脚印像(),小狗的脚印像(),小鸭的脚印像()。
(4)正确朗读句子: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
说明:
此教学环节围绕着“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它们的脚印像什么?”两个问题展开,通过看图说说,听录音回答,将生字学习,句子训练融为一体,旨在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课文,读通长句子,为读通、读好全文作准备。
在教学生字时,可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如“竹”字可以在字音上多化功夫,反复练读,读准翘舌音;“梅”则应注重字形的学习,因为“梅”字中的木字旁是本课要求认识的新部首,另一方面描摹“梅”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留”要注意区分韵母ui和iu,渗透拼音复习。学习时,可采用教师示范,形象地进行笔顺指导,为正确描摹打基础。
(三)学习课文,阅读积累
过渡:小动物们自己是怎么认为的,怎么说的呢?打开书,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能基本按标点停顿。
(1)自由轻声练读。
(2)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2.读读想想找找,小鸡、小狗、小鸭分别说了些什么话?用直线划出它们说的话。
(1)汇报交流,出示相关句子并随机学习生字“对”。
(2)指导朗读小鸡的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3)同桌合作,练习朗读小狗、小鸭的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配角色,自主选择角色。
(2)评议,理解“齐声”。
说明:
本环节旨在通过反复多次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可采用范读、模仿读、赛读等多种形式,通过读读比比,读读评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如:分角色读课文理解“齐声”的意思时,教师只要追问“小鸡、小狗的话为什么要一起读?”或“小鸡、小狗的话应该怎么读?”即可以直接从学生的感情朗读中体会出“齐声”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全文。
2.总结,揭示句子:雪地上的小动物们,个个都像小画家,它们的画儿真有趣!
3.看图说说:小猪、小猫的脚印像什么?
(1)同桌讨论。
(2)交流汇报。
(3)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的脚印。„„对„„说:“„„„„。”
4.课外延伸:了解其他动物的脚印像什么?学习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说明:
课文结构相似,语言简洁明了,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先看图想象,启发思考,再按照课文语言练习说话,最后仿照课文自编故事,有序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启发想象“小猫、小猪以及其他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这一环节时,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只要想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至于最后“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可作为弹性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落实。
(五)复习字词,指导描摹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跑、留、对、全。
3.指导描摹“梅”。
(1)书空,复习笔顺。
(2)观察“梅”在田字格里位置(注意左窄右宽及关键笔画)。
(3)学生各自描摹。
4.描摹“长”。
(1)根据笔顺指导,学生自行书空。
(2)学生独立观察并书写。
(3)评议学生作业。
说明:
写字教学时要关注写字习惯的养成,注重写字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已经描摹了一定量汉字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描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仔仔细细地看,认认真真地写,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写字能力——能按照一定的笔顺正确书写,按照一定的位置、结构规范书写,最终达到会写字,写好字的目的。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表示把 “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c=(a+b)+c=a+(b+c)(7).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a-b=(a+c)-(b+c)ab=(a-c)-(b-c)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a –b(b + c)(8).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9).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 + b)×c= a×c + b×c(ab×c(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a×c)×(b÷c)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a÷b=(a×c)÷(b×c)a÷b=(a÷c)÷(b÷c)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12).乘法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13).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例如: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这个数。
(四)整除与除尽
(1).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2).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
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
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
第四篇:一年级语文上册 脚印教案 北京版
脚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借助拼音读准“脚、印、跑、留、对、竹、梅、齐、全”9个生字的字音,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这9个生字。认识“木”字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梅、长”。
2.能力目标:能借助拼音读通短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按标点停顿。
3.情感目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内容:3个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脚印;知道在雪地上可以留下各种动物的脚印,并感受小动物们快乐的心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借助拼音,读通文中的长句子;根据理解,读出小鸡、小狗和小鸭说话时高兴的语气。
2.认读生字,尤其是读准“印、竹”这两个生字的字音;能按照正确的笔顺描摹“梅、长”。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录音机、课文录音磁带、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鸡、小狗、小鸭的脚印图。
2.学生方面的准备:收集有关动物脚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画面(美丽的雪景及小鸡、小狗、小鸭的脚印)。
(1)看图说说:雪上留下了什么?
板书:脚印
(2)渗透学习“脚、印”的字音、字形。
2.揭示课题:60脚印,齐读。
说明: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事物易于接受。课的开始便出现美丽的雪景图和逼真的小动物的脚印,目的就在于用生动的画面吸引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将生字教学穿插其中,显得自然且有实效。在教学“印”这个生字时,可采用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方法,增加个体练读的时间和次数,以便纠正发音,读准前鼻音。
(二)初步感知,读通句子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过渡: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1.边看画面,边听课文录音。
2.反馈交流: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交流板书:小鸡
小狗
小鸭
(1)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说说: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
(2)按照句式说一说:()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的脚印。
(3)读准生字“跑、留”的字音。
(4)出示句子,正确朗读,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看图交流:它们的脚印像什么?
板书:竹叶
梅花
枫叶
(1)学习生字:竹、梅。
(2)用一句完整的句子表达:()的脚印像()。
(3)将三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说一说:
出示“提示内容”:
小鸡的脚印像(),小狗的脚印像(),小鸭的脚印像()。
(4)正确朗读句子: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说明:
此教学环节围绕着“雪上留下了谁的脚印?它们的脚印像什么?”两个问题展开,通过看图说说,听录音回答,将生字学习,句子训练融为一体,旨在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课文,读通长句子,为读通、读好全文作准备。
在教学生字时,可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有所侧重。如“竹”字可以在字音上多化功夫,反复练读,读准翘舌音;“梅”则应注重字形的学习,因为“梅”字中的木字旁是本课要求认识的新部首,另一方面描摹“梅”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留”要注意区分韵母ui和iu,渗透拼音复习。学习时,可采用教师示范,形象地进行笔顺指导,为正确描摹打基础。
(三)学习课文,阅读积累
过渡:小动物们自己是怎么认为的,怎么说的呢?打开书,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能基本按标点停顿。
(1)自由轻声练读。
(2)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2.读读想想找找,小鸡、小狗、小鸭分别说了些什么话?用直线划出它们说的话。
(1)汇报交流,出示相关句子并随机学习生字“对”。
(2)指导朗读小鸡的话,读出高兴的语气。
(3)同桌合作,练习朗读小狗、小鸭的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配角色,自主选择角色。
(2)评议,理解“齐声”。
说明:
本环节旨在通过反复多次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可采用范读、模仿读、赛读等多种形式,通过读读比比,读读评评,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如:分角色读课文理解“齐声”的意思时,教师只要追问“小鸡、小狗的话为什么要一起读?”或“小鸡、小狗的话应该怎么读?”即可以直接从学生的感情朗读中体会出“齐声”的意思。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读全文。
2.总结,揭示句子:雪地上的小动物们,个个都像小画家,它们的画儿真有趣!
3.看图说说:小猪、小猫的脚印像什么?
(1)同桌讨论。
(2)交流汇报。
(3)仿照课文练习说话:
„„在雪地里跑,雪上留下了„„的脚印。„„对„„说:“„„„„。”
4.课外延伸:了解其他动物的脚印像什么?学习课文的样子编编故事。
说明:
课文结构相似,语言简洁明了,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先看图想象,启发思考,再按照课文语言练习说话,最后仿照课文自编故事,有序地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启发想象“小猫、小猪以及其他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这一环节时,要引导学生展开丰
富的想像。只要想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至于最后“课外延伸”这一环节,可作为弹性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落实。
(五)复习字词,指导描摹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扩词练习:跑、留、对、全。
3.指导描摹“梅”。
(1)书空,复习笔顺。
(2)观察“梅”在田字格里位置(注意左窄右宽及关键笔画)。
(3)学生各自描摹。
4.描摹“长”。
(1)根据笔顺指导,学生自行书空。
(2)学生独立观察并书写。
(3)评议学生作业。
说明:
写字教学时要关注写字习惯的养成,注重写字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已经描摹了一定量汉字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描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仔仔细细地看,认认真真地写,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写字能力——能按照一定的笔顺正确书写,按照一定的位置、结构规范书写,最终达到会写字,写好字的目的。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学反思优选
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学反思优选
【导语】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学反思
《脚印》是一篇童话,讲的是一场大雪过后,小狗和小鸡在雪地里跑,小狗对小鸡说:“我会画梅花。”小鸡对小狗说:“我会画竹叶。”课文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小狗、小鸡脚印的形状,充满的生活的情趣。班里的孩子喜欢阅读童话,但是要说出其他动物会画什么,对于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图片等加以引导。另外,识字对于学生来说仍是本课重点,尤其左右结构的“地”字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观察和动笔反复的练习。第一节时主要完成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地、会、叶”和熟练地朗读课文以及初步养成观察生活习惯的教学目标。
一、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环节。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有善于发现语文信息的眼睛,但不是所有的语文信息都要在一节课传达给学生,而是根据目标进行取舍,该有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要按住,砸瓷实。第一课时中,很多工作是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如: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这一项将为学生理解文本,背诵课文奠定基础。因此,教学关节的设计都要为让学生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服务。在引导学生读好词语和长句的环节,我把本句的轻声提炼出来,希望指导学生读好轻声,而王老师认为这里对于轻声的训练是不必要的,首先是句子中的轻声是自然而然读出来的,不需要特殊强调,只有当轻声牵扯到字义的时候,或读不好的时候才有必要强调轻声的问题。显然在这里,我却做了无用功。
二、在选择教学形式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形式的活泼和新颖,更要考虑是否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在考察词语的环节,我设计了摘雪花的环节,一个孩子摘一个雪花,读好学画图片后的词语,然后带读。当时选择这样的形式完全是因为符合课文内容有活泼新颖,但王老师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这样做的实效性有多少。确实,这个环节里,我明显觉得课堂节奏慢了下来,并不是我所期待的高潮,而且到黑板前摘雪花的孩子显得特别高兴,没有机会的孩子则显得很失落。另外,孩子们只是跟着读了一遍词语,训练的程度和效果并不好。因此,在选择教学形式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其时效性。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一二课时要在一条线上。
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让孩子们指导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那么第一课时就要给学生渗透小狗和小鸡脚印的形状和区别,为课后孩子们去问父母或观察其它小动物的不同脚的形状做铺垫。而我更侧重了让孩子们感受雪天的乐趣,这与本节课的情感态度目标不在一条线上。如果换成类似“下雪”的课文则应该渗透这方面的情感态度目标。显然,教学环节与与教学目标不在一条线。
四、训练孩子们的评价能力。
要训练孩子评价的能力,首先要求要明确,例如评读课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字音是不是读准了,句子是否连读和声音是否洪亮等”,因此孩子就会以这三点作为评价的点,而不是漫无边际,没有针对性或重复性地评价。评价的作用在于引导孩子读得更好,那么学生的评价不仅锻炼的是孩子评价和倾听的能力,更是提升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另外,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评价,学会尊重别人,表扬别人和欣赏别人。使班里形成这样的氛围,孩子们阅读的积极性和评价的积极性都会不断提高。
最后,孩子要感谢王春明老师的指导,正是有了专家的引领才使得我的教学工作少走很多的弯路。虽然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了,但是我依然会好好保存,把这些思想带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学反思
《脚印》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想象画课,课中通过让学生认识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来把脚印想象成其他形象,并运用脚印组合的方法进行设计想象,完成一张脚印的想象画。这堂课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事物进行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通过活跃学生的美术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了上好这堂想象画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设计采用了课件导入,激发兴趣——启迪智慧,观察想象——运用方法,设计创作等步骤。首先在课的开始,师生共同回顾一年级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充满情趣的小诗:“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学生欣赏小诗的同时,感觉到动物脚印的奇妙。接着在明白脚印为什么奇妙之前,先用同学们最熟悉的人的脚印引入,接着在多媒体课件上出示了许多动物的脚印,让学生看脚印、猜动物。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熟悉了形象,巩固了记忆,为想象创作做好了铺垫。
在学生对动物脚印的形象充分了解熟悉的基础上,我开始让学生对脚印进行观察想象,这是本堂课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领着学生去感受脚印、认识脚印、美化脚印、表现脚印,利用脚印特有的自然形状展示自己的想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表现美的能力。在认识脚印的过程中利用了生动的课件直观的展示了不同动物的脚印,所以学生在美化脚印、表现脚印的环节都较好的完成。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脚印》教学反思
通过《脚印》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践,我真的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评课过程中,教研员对我提出的种种建议更是让我对于教学设计和课堂上的“实战”教学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
1、只有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才能在课堂上创造有效地情境。
这篇课文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渗透了自然界中小动物们的脚印各不相同的常识,并旨在借此篇课文让孩子对动物各种不同的脚印产生兴趣。这堂课上,我对于“不同的脚印”这个常识的渗透还不够,只是一味地在教学环节中安排了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枯燥无味的各项说话训练。而且,虽然看似训练点很多,却因为没有完全考虑到我班的特殊情况,所以导致训练目标也没有完全达成。如果能够在更深层次地钻研教材后,根据孩子的真实情况创设情境进行教学,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
2、应该对教学环节进行更细化的安排。
在有些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我只是略微强调,如果能够以学生出发,做好更细化的安排,也许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孩子在充满兴趣的状态下主动学习。
3、切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对于这篇课文,我给我班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将课文中的语句读出一定的感情。可是根据这堂课的教学情况看来,我班的孩子把一篇课文读通顺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应当适当放宽要求,先将读通句子这点目标落实后再继续强调语气的朗读。
4、表扬要及时,要有的放矢
在这堂课上,我对于孩子的回答所作出的表扬和评价基本到位。不过,在有些小朋友十分出色地回答出一个较难的问题时,我没有给予他充分的表扬。这就是我在表扬这方面,仍没有做到有的放矢。试想如果我能够突出表扬那位小朋友的话,对于其他小朋友来说肯定是一种促使和鼓舞,能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节课,我觉得我学习到了很多,很多问题暴露出来并不是坏事,如果能得到有针对的分析和引导,还是“不虚此行”的。十分感谢教研员的不吝赐教,让我有机会发现更多的问题,是我有了更为明确的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