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教案
《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敬意。并以轻快、活泼的声音唱出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歌曲的学习,能基本掌握八分休止符的运用。
教学重点:
唱出神秘、急切的感受,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八分休止符的掌握
教学准备: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早晨来值班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秘密 生:好奇,什么呀? 师:瞧!播放微视频
二、教授新课
师:原来是赵凤林同学她正悄悄的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她要去做什么呢?
生:她把橘子放到老师的抽屉里了
师:是啊,她悄悄的上了,你听它的脚步声……
4/4 O X | X.X X X X.X X X |X O X O X ||
Da……
A:教师示范两次节奏
师:来,让我们也赶紧跟上它的脚步。
B;学生来学习节奏
聆听歌曲《甜甜的秘密》前半部分
你们听,他们把秘密藏装在什么东西里?又把它藏在什么地方了?
听《甜甜的秘密》后半部分 学生A:他们把秘密装在橘子里。
学生B:把橘子藏在抽屉里。
猜猜他们的秘密,说说他们的心情。
师:刚才你听懂他们的秘密了吗?
师:这是个怎样的秘密呢?(甜甜的秘密)(出示课件)请学生来读一读,并且提示要读出甜甜的感觉,“秘密”两字要轻轻的。再大家一起读。
学唱1-4小节歌曲(出示课件)
(1)、有节奏、有感情的读歌词
师:刚刚我们同学给这里配出的画面是蹑手蹑脚的,左顾右盼的,生怕被发现的,所以大家要读出悄悄地感觉。
(2)、跟唱学习1-4小节歌曲
学唱5-8小节歌曲
(3)跟唱学习5-8小节歌曲
(4)、师:把秘密送出去以后,你们肯定是很期待老师发现的,那此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期待的,急切的)
师:请你们用这种心情,把第二乐段的歌词唱出来。
(5)、最后一句要让我感受到你们对老师真切的爱意,是发自内心的甜甜话语,掏着心讲的。再唱最后一句。
完整表现歌曲(跟着录音范唱并加上动作)
三、拓展延伸
师: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收到小朋友们的礼物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成绩!今天后面也坐了好多的老师,他们都是辛勤的园丁,为你们的成长呕心沥血,让我们最美的歌声,把这首曲子送给在座的老师。——随音乐齐唱歌曲
【意图】:秘密的升华,让学生明白“送秘密”不是说真的要我们把秘密藏在礼物中送老师,最好的秘密就是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学习成绩!
第二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甜甜的秘密》教案
《甜甜的秘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A乐段悄悄的心情,唱出B乐段急切的心情。
2、聆听《飞来的花瓣》,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意境,进一步提升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学唱《甜甜的秘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教学难点:歌曲节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师: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上课,我们也来欢迎她们。听清楚老师向你们问候语的节奏,你们可以用同样的节奏向我和在座的各位老师问好。
4/4 X X O X X X O X | X O X O X - ||
师: 同学 们 同学 们 你 们 好!
生:……
二、秘密藏节奏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心中有小秘密吗?
生:有
2、师:谢老师我也有小秘密想告诉你们。可是,让老师直接讲出来,我可有点儿不好意思,所以老师就把秘密包装起来,让它自己告诉你们。你听,它的脚步声……
4/4 O X | X.X X X X.X X X |X O X O X ||
Da……
A:教师示范两次节奏
3、师:来,让我们也赶紧跟上它的脚步,万一它跑了就不好了。
B;学生来学习节奏
1、导入:我们终于跟上了小秘密的脚步声,那小秘密到底长什么样子呢?你听。
4/4 O X | X.X X X X.X X X |X O X O X ||
啊 我 想 和你 我 想 和你 做 朋 友
A;教师范唱
2、师:瞧,其实谢老师是想和你们做朋友,那,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A:学生唱词
三、秘密藏在橘子里
(一)学唱歌曲前8小节
1、导入:老师已经把秘密送出去了,当然,我也收到了一些同学给我的秘密。你们听,他们把秘密藏装在什么东西里?又把它藏在什么地方了?
听《甜甜的秘密》完整版。(播放多媒体完整版)
学生A:他们把秘密装在橘子里。
学生B:把橘子藏在抽屉里。
2、猜猜他们的秘密,说说他们的心情。
师:刚才你听懂他们的秘密了吗?
师:老师听懂了,我觉得特别感动,也想来唱一唱。听的时候,你们来思考一下,你们听听这首歌的情绪怎么样?你能体会到他们什么样的心情?”(教师范唱完整版)
生:
3、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前8小节。――出示前8小节歌曲内容。
师:原来他们的秘密是甜甜的,相信我们小朋友们也一定有许多“甜甜的秘密”想告诉老师!让我们也来学习学习如何把秘密藏在“橘子”里?(播放多媒体A)
师:刚才,我已经偷偷地学习了把秘密藏在橘子里的方法,也给你们展示一下。
(教师范唱A)
师:你们学会了吗?那跟我一起也来藏藏这个秘密。
学生隋琴跟唱
师:藏秘密也讲究技术,我们来比一比,到底男生是藏秘密的高手还是女生?
男女生分组唱
从“悄悄地”引导学生轻轻地唱,带着“把橘子偷偷地藏”的心情学歌。
(二)学唱歌曲后8小节
1、师:如果是你们把藏秘密的橘子里放在老师的抽屉里后,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们希望老知道你们的秘密吗?
师:我们来听听他们藏秘密后的心情,看看是不是和我们有同样的心情呢?
――听《甜甜的秘密》后8小节。(播放多媒体B)
2、师: 我们也在音乐中把心情唱出来吧!――出示前8小节歌曲内容。
①合着音乐学唱后8小节。(播放多媒体B)
②难点乐句的模唱学习!
③用急切的心情唱唱歌曲!
(三)揭示歌曲题目
师:如果我们把刚才学习的两段音乐连起来,就能变成一首歌曲。要是让你们来给这首歌曲取一个题目,你会取什么?
2、出示歌曲的题目:《甜甜的秘密》。
师:你们居然和作词人有相同的想法,可真不一般那。那这首歌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听听,别人是怎样深情演绎的。(播放多媒体完整版)
师:这是一首感情多么丰富的歌曲啊,我们也来非常有感情地演唱一次。
三、秘密藏信件
师:当我们还在学校里的时候,可以把甜甜的秘密直接交给老师!可当那些已经毕业的同学又会把他们的秘密藏在什么东西里?又是怎么样送给老师呢?
1、――出示歌曲的题目《飞来的花瓣》
师:看见这样的题目,你能猜到他们是怎么样把秘密送给老师的吗?
2、听《飞来的花瓣》。――出示歌词内容。
提问:这首歌的速度是怎么样的?那这样的速度能表达他们怎样的感情?
四、秘密的升华
最后,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知道老师最喜欢收到同学们的秘密是什么吗?那就是我们音乐课上优美的琴声和动人的歌声哦!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把秘密送给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吧!
在《甜甜的秘密》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第三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甜甜的秘密》教案
《甜甜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甜甜的秘密》
教学目标:通过表演唱《甜甜的秘密》,表现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教材分析:歌曲《甜甜的秘密》
这是一首曲调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借物抒情,通过饶有趣味的活动,揭示了学生的心理,唱出了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二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较多地运用了八分休止符,把学生一连串“悄悄”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第二乐段以较自由的节奏展开,乐句从弱拍起,曲调的跳进形成高低起伏与孩子的亲切语气非常贴切,表达了学生盼望老师发现“秘密”的急切幸福的心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
1、准确表达出前八分休止符和后八分休止符,正确唱出弱起音符。
课前准备:桔子1个、箱子、歌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我们今天来挑战下另外一种问好方式
师:现在我们换一种新颖的节奏问好,我问你答,要求与老师的节奏一样。
4/4 X X O X X X O X | X O X O X - ||(出示节奏卡片)
同学 好 同学 好
同 学 好!玩个游戏:
师:叫你跟我这样做,你就跟我这样做。
听听!有谁能准确,形象的模仿老师。
1=F 4/4 O 1 | 4 6 5.1| 4.5 6 5.||
La„„ 师:今天,我的学生豆豆带着她甜甜的秘密也来到了这里!(出示屏幕1)你们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会是甜甜的秘密?(展示歌名)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在她的歌声中去寻找答案吧!(音乐原唱),生;因为是橘子。
师:刚才我们从豆豆的歌声中知道了她把对老师的爱装在了橘子里,所以这个秘密变成了甜甜的。、、、、师:为什么豆豆能把秘密装在橘子里呢?原来,豆豆魔法班的学生,她是用一套爱的魔法把对老师的爱装到橘子里的,你们想不想跟她学几招? 生:想。
师:正好!这有一个橘子,不如我们就来上一节音乐魔法课好吧。生:好啊。
师:这爱的魔法一共有三招,(出示屏幕2)分别是:
1、初级魔法——把歌词装在橘子里。
2、中级魔法——把旋律装在橘子里。
3、高级魔法——把感情装在橘子里。
师:下面我们这先来学习第一招——初级魔法,这一招主要是把歌词装进橘子里。师朗诵两个小节。
师:你们能模唱出来吗?你们来
师:模范能力真强(并出示屏幕3—两乐句)试试吧!
师:你们的模唱能力真强!
师:表现的不错,但是从你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一点点你们甜甜的爱,而我手中的橘子也重了些,这说明你们的初级魔法学到了。耶!
师;学完了第一招,我们接着就学习第二招——中级魔法。这一招主要是通过旋律来把爱装进橘子里。请先看屏幕。生:小组练读 师;你们的节奏感真强。嗯,我不仅感到手中的橘子比刚才又重了些,并且还感受到了你们的爱。这说明你们的中级魔法又学到了!耶!不过老师还没感受到你们爱并不是甜的,有点酸。要不要继续继续加油!把它变甜啊
师:接下来学习的是第三招——高级魔法。这一招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演唱把爱装进橘子里。学习方法是:先学会这首歌〈甜甜的秘密〉,然后再有感情地演唱。
师:请注意豆豆在做这件事情时心情是怎样的?(播放原唱)师:你们来学唱一下?(师弹琴)生:随琴唱曲谱,注意八分休止符。
师:请同学小声跟唱歌词,注意八分休止符。(音乐原唱)师:你们学会了吗?再来试一试。师弹琴,生唱歌。
师:同学们,这一环节可绝对不能出错,因为一旦出错了,我们的魔法就失败了,所以预防万一,我们再检查一次吧。男孩子先唱第一遍,女孩子唱第二遍。师:嗯歌曲学会了 生;紧张的、、、师:你能唱唱吗?你们可以通过动作来帮忙。
生:演唱前一部分。师点评(你们声音的表现力真不错!我觉得如果你们能注意下在歌曲里的八分休止符,我相信,你们能唱得更动情!我们再来试试吧!)生:再演唱前一部分。
师:这一次我就能完全的感受到同学们心中紧张的心情了。唱得真动情。
师:我们再想想,当豆豆送完橘子后,心情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希望老师发现、、、师;你们能唱唱吗?还是可以通过动作帮忙。生:唱后一部分。师再点评。
师:从刚才的分段演唱来看,你们都已经理解了这首歌的心情变化,那现在老师指挥,你们能完整的演唱全曲吗?(放音乐伴奏)生:有感情地演唱。
师:你们唱的真有感情!如果老师不指挥,你们还能有这么感情地演唱吗?
师:那行,我弹琴,你们自己演唱吧!生:有感情地演唱。
师:你们的演唱真动听!从你们刚才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炽热的爱,而我手中的橘子又重了呀!看来这第三招,你们肯定都学会了!我想啊!你们都可以和哈里波特比了!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爱的魔法使老师手中的这个普通的橘子了,变成了一个神奇的橘子,因为它里面装有你们对老师的爱,那你们想送给哪位老师呢? 生:、、、、(小朱)师;为什么? 生:、、、师:我知道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礼物。5月13 送给自己的妈妈。师:现在请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并双手捧着这神奇的橘子,把它送给你最敬爱的老师,好吗?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特别是你们那真挚的表情,我相信,老师肯定能感受到你们对她的爱。但他们一样都是辛勤的园丁,为了你们这些祖国花朵的成长,呕心沥血。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音乐课。从整体的水平看,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3.音乐体裁与形式
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4)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二)表现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3)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3.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2)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自由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4、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5、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六、教学安排:
本册共8课,每课上3课时,共24课时。每周2节音乐课,预计12周完成教学内容,复习1周,测试1周。
第1课
爱祖国
一、教学目标
1、在聆听或演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等五首爱国主义题材的音乐作品中,能用简洁的语言或动作描述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聆听管弦乐《红旗颂》(片段),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比较乐曲主题旋律在不同乐段速度、力度、节拍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及其表现作用。
3、聆听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卢沟谣》,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能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真挚情感。
5、能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能随二拍子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进行表演,表现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6、结合歌曲的学唱和聆听,认识合唱的演唱形式,初步了解中国作曲家洗星海,认识“延长记号”,并懂得“延长记号”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第1课时:学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第2课时:聆听《卢沟谣》,认识合唱的演唱形式,学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第3课时:聆听《红旗颂》,复习两首歌曲。
三、教学要求及过程
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1、用琴声带领学生视唱歌曲最后一句旋律,导入歌曲。
2、出示课题,在朗读课题时,结合歌曲旋律,用歌曲最后一句的旋律配上歌词唱一唱课题。
3、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讨论歌词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4、演唱歌曲。
(1)先演唱第一部分,老师弹琴,学生模仿学唱。(2)学唱第二部分,教师弹琴,学生学唱,注意不要喊唱。(3)聆听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声,向学生作介绍。
(4)用节奏朗读的方法读歌词,进行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的节奏练习。
5、师生合作进行歌曲处理。问:怎样唱才能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对比第一旋律和第二旋律,感觉有什么不同?歌曲的结束句为什么要重复一遍? 6、学生表演唱。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1、初听歌曲,师生律动。2、出示歌曲曲谱,再次欣赏。
3、提出问题,讨论:(1)歌曲的演唱形式的怎样的?(2)歌曲可以分为几段?各段旋律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4、分段欣赏,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5、完整聆听,感悟主题思想。
聆听《卢沟谣》
1、初听《卢沟谣》,问(1)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你知道歌词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吗?(2)老师讲述有关“七七事变”的资料。2、再听歌曲,体验音乐特点。3、完整聆听,边听边跟着哼唱歌曲。4、老师介绍创作背景。
演唱《只怕不抵抗》
1、导入:复习《共产儿童团歌》,导入。
2、聆听范唱,问:仔细听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3、板书歌名,再次聆听歌曲范唱。
4、学唱歌曲(1)表演歌曲出现的动作。边表演动作边按节奏读歌词。(2)模唱旋律。(3)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用哼唱、接唱、对唱的方法学唱歌曲。(4)结合结束句,认识“延长记号”,并了解其作用。
5、歌表演(1)你认为歌曲中哪些音要唱得强一点?(2)结合刚才的动作,体会爱国主义情感,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演唱歌曲。6、介绍歌曲作者冼星海。
聆听《红旗颂》
1、完整聆听,在聆听的同时,老师解说《红旗颂》的背景。
2、分段聆听,第一段:乐曲一开始的旋律你熟悉吗?取材于哪首歌曲?象征什么?(2)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3)哼唱并熟悉乐曲主题。3、聆听第二段音乐,重点比较乐曲两段旋律有什么变化。4、小结。
一、教学目标 1、2、第2课 美妙的童音
通过聆听三首作品和学唱两首歌曲,初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用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摇船调》,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少年儿童的童真生活,建立珍爱幸福童年的情感。
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歌曲学唱中认识反复跳越记号,懂得其演唱(奏)的方法。3、4、5、6、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一只鸟仔》。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听辨出《木偶的步态舞》前后的速度变化,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能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变相的动作。或鼓为歌曲伴奏。的乐趣。
随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表现音乐中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特点。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摇船调》,聆听《猜调》,学习反复跳越记号;
第二课时:学唱《一只鸟仔》,聆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做发声练习; 第三课时:聆听《木偶的步态舞》,编创与活动,复习两首歌曲。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学唱《摇船调》
1、猜谜导入
(1)“什么圆圆,在呀在半表哟?”(按节奏读)学生回答时要求也用同样节奏。
(2)介绍“对歌”形式,揭示曲名。
2、聆听范唱,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速度等。
听后回答: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能体会到“摇船”的感觉吗?请用摇船的动作伴随音乐律动。
3、出示歌谱,让学生听着录音边看歌谱边做摇船的动作,也可以随歌曲轻声哼唱。
4、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视唱和听唱,熟悉旋律。找一找哪几句旋律是一样的,后面两句的节奏和前面两句的节奏相比有什么不同。
5、加入歌词演唱。
6、结合歌曲的学唱,认识反复跳越记号。
7、分组合作表演。
三、聆听《猜调》
1、初听感受歌曲的基本特点。
设问:这首歌曲情绪怎样?从哪里能够感受到情绪的变化?
2、再听,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和内容。
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的怎样的?你能否听出歌曲中问什么?答什么?
3、讨论,小结:这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4、复听,感受速度的变化。让学生跟着音乐哼唱。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一只鸟仔》
1、用《一只鸟仔》歌曲的节奏律动。
2、用设计的律动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的旋律,不加下滑音。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注意加上下滑音。
5、用双响筒和鼓为歌曲伴奏。
四、聆听《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初听音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还记得二年级听过一首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选段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谁能来介绍一下。
2、再听音乐,了解唱词。问:这段唱词是李玉和在夸他的女儿铁梅,他都夸了什么?
3、随音乐打拍子。
4、随着音乐唱一唱。
5、学习唱段中的几个动作。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复习两首演唱歌曲。
四、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导入:你们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或木偶走路的姿态?木偶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2、分段聆听乐曲。
(1)聆听第一部分音乐。要求:边听音乐,边用肢体和面部表情做无声的动作。(2)再听第一部分音乐,学生离开座位,根据音乐切分节奏、休止符的特点,边听边用合适的动作即兴表演。3、完整聆听,综合表演。
学生边听音乐边即兴表演,要求“步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五、小结。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空山鸟语》、《荫中鸟》,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柳树姑娘》,感受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聆听《空山鸟语》和《荫中鸟》,感受音乐中“鸟”的形象,并能根据音乐进行联想与想象。比较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的相同与不同。
3、认识民族史管乐器笛子,记住笛子的音色,结合乐曲的欣赏进一步感受民族乐器(二胡、笛子)丰富的表现力。
4、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顽皮的杜鹃》,学习顿(跳)音记号,并能在歌曲中表现顿(跳)音的效果。
5、学会用二声部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柳树姑娘》,做到声音优美、声部和谐、音高准确、富有力度变化。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认识顿(跳)音记号和唱名“5(sol1)、6(la1)、7(si1)”。
第二课时:聆听二胡演奏的《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的《荫中鸟》,认识笛子和中国作曲家刘天华。
第三课时:学唱二声部合唱曲《柳树姑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第3课 我们是朋友
三、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聆听歌曲,听后说说这首歌曲中听到什么特别的声音。(杜鹃的叫声“咕咕”)2、再听歌曲,讨论:杜鹃叫了几次?
3、听教师范唱,边听边走路,学生在“咕咕”处加入演唱。4、学唱歌谱。在学唱中认识“5(sol1)6(la 1)7(si 1)”。5、学唱歌曲,在视唱中认识顿音。6、边唱边表演。
7、在学生能够完整、正确的演唱是的基础上,试着在歌曲“咕咕”入分两组,听琴合唱。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聆听《空山鸟语》 1、初听音乐,问:
(1)这首曲子曲名为《空山鸟语》,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空山”和“鸟语”吗?
(2)这首曲子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2、再次聆听,感受音乐的速度、音高、力度和情绪,并展开想象。听后围绕音乐是如何表现“空山”和“鸟语”进行讨论。
(1)聆听乐曲中表现“空山”的引子乐段,这一段音乐速度怎么样?音高和力度上有什么变化?让你想到了什么?
(2)聆听第一段音乐,问:这一段音乐速度有什么变化?(快速)节奏有是怎么样的?音乐情绪有什么变化?
(3)聆听后面几段音乐,要求学生仔细听,问:这几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3、复听全曲。
4、简介中国作曲家——刘天华。
四、聆听《荫中鸟》
1、导入:音乐中除了二胡模仿鸟叫声外,还有其他的乐器也可以模仿,现在请你聆听下面的音乐,听听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百鸟争鸣的景象的。2、介绍笛子。
3、再听乐曲,听完后说说联想到的画面,听到了几种鸟叫声。
4、讨论:二胡演奏《空山鸟语》和笛子演奏《荫中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5、你还听过其他乐曲中模拟鸟鸣的声音吗? 6、小结。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演唱歌曲《柳树姑娘》 1、导入。
2、聆听范唱,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你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3、再听歌曲范唱,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4、学唱1-8小节歌曲。
(1)这8小节旋律的节奏一样吗?
(2)定出节奏“x.x xx │x--│”,指导学生拍一拍,然后加入歌词按节读一读。
(3)加入音符。(4)学唱歌词。5、学唱歌曲后8小节。
(1)这里的节奏和前面的有什么不同,给我什么感觉?
(2)学唱9——12小节,问: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有什么不同?(3)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学最后一句。
(4)出示力度记号,了解这些力度记号的意义。试着用不同的力度变化来演唱歌曲的最后两句。
6、完整地演唱晦一违误旋律和歌词。7、学唱第二声部。
(1)听录音范唱,说说第二声部是在什么位置进入的?(2)复习顿音记号。
(3)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整地加入二声部演唱,注意力度变化和顿音记号。8、小结。
第4课
一、教学目标 1、2、在聆听和演唱音乐作品中,想象或联想音乐表现的“春”的意境,能用聆听民乐合奏《杨柳青》,感受乐曲明快、清新的民歌风格,能听辨出乐歌声表达对春天和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春天的歌 曲中的主要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民族乐器——笙,并记住笙的音色特点。3、4、5、能记住和哼唱小担协奏曲《春》的主题,并能编创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嘀哩嘀哩》和《春天举行音认识并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并能在演唱、编创等音乐实践活旋律的变化。
乐会》。能编创节奏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动中正确表现及运用。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嘀哩嘀哩》,认识十六分音符,聆听《春》。
第二课时:聆听《杨柳青》,认识“笙”。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认识八分休止符。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嘀哩嘀哩》 1、听歌曲范唱。2、学习十六分音符。
(1)你听出歌曲中的黄鹂鸟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一下?
(2)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拍一拍,分辨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不同。
(3)出示歌曲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3、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4、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分段进行曲调的学唱。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6、为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编。
四、聆听《春》
1、完整聆听音乐,出示乐曲题目《春》。简要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协奏曲《四季》。2、聆听音乐主题,感受音乐特点,随主题音乐哼唱。3、聆听插部音乐,引导学生根据音乐的特点进行律动。4、完整欣赏,在主题音乐出现时哼唱,在插部出现时律动。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聆听《柳树青》
1、出示主题乐谱,唱一唱,熟悉主题。2、初步聆听,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演奏形式。
听后问: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你能听出这首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吗? 3、聆听第一段:说说在第一段中乐曲主题共出现几次?分别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4、介绍民族乐器:笙,看图片认识,并进行介绍。
5、聆听第二段,让学生说说这段音乐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6、聆听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说说乐曲的速度和情绪上的变化。7、完整聆听全曲,在乐曲“11
1”处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复习《嘀哩嘀哩》
四、学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1、导入:在小提琴协奏曲《春》里,我们听到了作曲家用乐器表现鸟儿婉转的演唱声、微风轻拂,泉水丁冬和隆隆的春雷声,你能用人声模仿一下春雨的声音吗?春雷声?流水声?春风声?
2、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3、学习八分休止符。
(1)拍一拍“xx xx”,改成“xx ox”再拍一拍。(2)介绍八分休止符“o”的时值和意义。
(3)结合歌曲的歌词按音乐节奏朗读:“嘀嗒 0嘀 │嗒 0│”和“沙沙 0沙│沙 0│”。
4、在闻悉歌曲的基础上学唱旋律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5、指导有感情演唱歌曲。
6、选择合适的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中的象声词伴奏。
五、小结。
第五课 音乐会
一、教学目标。1、在对比聆听《进行曲》《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船歌》中,能分辨出旋律和情绪的不同。并能在乐曲中分辨手风琴、口琴、木吉他的音色,了解这些乐器的演奏方法,能随乐曲諅其演奏动作。2、3、4、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能为歌曲编创歌词,在音乐活动中体验当小音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做二部轮唱的发声练习,并控制好力度和气息。能复习巩固八分休止符的知识,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短小旋律伴奏,乐家的情趣。
够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做到声音和谐,感情真挚。并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聆听《进行曲》和《男生贾里新传》主题曲、《船歌》;
第二课时: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第三课时:演唱歌曲《嘹亮歌声》,做发声练习和编创与活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聆听《进行曲》
1、听辨乐器导入,播放手风琴独奏《进行曲》,问,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认识手风琴,了解其开关及演奏姿势,听一听它的音色。
3、再听乐曲,感觉音乐旋律特点。(1)边听音乐边律动。
(2)出示主题旋律,学生看着哼唱旋律。
(3)说说这首乐曲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了怎么样的情绪?
4、复听乐曲,学生随乐曲模仿手风琴演奏动作。
四、聆听《男生贾里新传》
1、听辨乐器导入,播放口琴独奏《男生贾里新传》,问:这首乐曲的演奏乐器是手风琴吗?如果不是,你知道是什么乐器吗?
2、认识口琴,了解其形状及演奏姿势。
3、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旋律的特点和表现的情绪。
4、分段聆听(1)出示第一段的主题旋律,画出旋律线,边用手划旋律线边轻轻哼唱。(2)聆听第二段旋律,问:这段旋律比第一段高还是低?
5、讨论:实处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怎么样的情绪?
6、复听乐曲。
五、聆听《船歌》
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特点,说说听着这首乐曲时有什么联想。
2、揭示乐曲名称,简介“船歌”。
3、再听乐曲,感受音乐旋律特点。(1)出示第一句旋律谱,指导学生唱一唱。
(2)边听音乐边随音乐想象自己坐在小船上,轻轻晃动身体,体验轻舟荡漾,并讨论:听出音乐哪一部分有变化,变得怎么样?给你什么感受?说说这首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现怎样的情绪?
4、了解乐曲演奏乐器:木吉它。
5、复听乐曲,让学生随音乐模仿木吉它演奏动作。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
1、乐器导入
(1)回顾本课欣赏中认识的三件乐器(口琴、手风琴、木吉它),问:你还知道哪些乐器?
(2)分别播放吉它、小提琴、圆号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出示图片,介绍这三件乐器。
2、揭示歌名,聆听歌曲范唱。(1)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
(2)这些小小音乐家分别来自哪些国家?他们演奏什么乐器?
3、再听歌曲,请学生仔细听听这首歌有几个乐句,哪些乐句是重复的,哪个乐句的开头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4、学唱歌曲
(1)分乐句学唱曲调,用打拍子的方法让学生唱准弱起拍。(2)完整唱好全曲后,填上歌词演唱。(3)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己创编第4段歌词。
(4)让我们也来当一当小小音乐家,模拟演奏各种乐器,边唱边表演。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歌曲《嘹亮歌声》
1、游戏:山谷回声。
一组喊:你好吗?另一组做回声。
2、出示歌曲,聆听范唱。说说歌曲是什么演唱形式?
3、复习轮唱知识。
4、学唱歌曲第一声部,老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1)问:歌曲共有几个乐句?曲调有什么规律?每隔两小节的第一拍是一个什么休止符?(歌曲第4小节为一句,共四句。每隔两小节的第一拍出现一个四分休止符。)
(2)采用分组接唱的方法学唱曲调,然后交换乐句接唱。
5、学习轮唱
(1)将全班学生分为两部分,先练习最后一句的二声部合唱。(2)在教师指挥下先进行曲调的轮唱。(3)填上歌词进行完整正确的轮唱。
6、歌曲处理:加入力度的对比,演唱得自豪、嘹亮。
四、小结。
第五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赛马》教学设计
第10课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
第1课时《赛马》
教学目标:
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
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教学目标:
1、能听辨出二胡的音色。
2、播放《赛马》的音乐片段,联想画面使学生记住音乐主题。教学重难点:识别二胡音色和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二胡曲《战马奔腾》进教室
(二)了解二胡
1、请一学生实物介绍二胡构造、音色极其演奏特点并作简单的示范演奏
2、教师小结,学生朗读(大屏幕展示)
(三)欣赏《赛马》
1、初听乐曲,初步感受曲子热烈欢快的情绪(由学生演奏)思考:曲子把你带到了哪里?谁能给这个乐曲取一个名字?
从音乐中你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
你体会到他们对草原、对生活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无比热爱)
2、再听乐曲,并分段欣赏 分段欣赏:(1)细听第一段
想一想这段音乐表现了赛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场面怎样?
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唱 :突出“6”),还有急促的 16分音符,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
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听第一段音乐,配打击乐(2)细听第二段
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2 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音乐刻画的是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的形象 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
再听音乐,要求听辩一种特殊的演奏技巧——拨奏,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发出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
(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
第二段音乐的情绪怎么样?(抒情、悠扬)再听第二段音乐,配骑马动作(3)细听第三段
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第一段)哪一段情绪更激烈?(第三段)
这段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什么关键时刻了?(冲刺)
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4)完整欣赏
欣赏二胡独奏曲《赛马》和草原牧民赛马的片段集锦
(四)下课
在激烈奔放的二胡乐曲中,学生走出教室。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