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去高山望平川》微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感受青海花儿自由、起伏的旋律特点,体验其真假声结合的演唱特征。
2、通过聆听体验,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并喜欢演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视频西北歌会《上去高山望平川》 2.教师提问,这首歌曲属于哪种类型?
这是一首青海的花儿,花儿是流行于青海和甘肃及宁夏大部分地区的汉、回、撒拉等十多个民族中的一种山歌。这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众多花儿中流传广、影响大、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更是一首节奏自由、旋律宽广的原生态民歌。
(二)新课授教 1.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他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呢?再听老师来唱一下。
旋律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中间还有几个大跳,跌宕起伏,它的节奏自由舒展,一唱三叹,奔放高亢的气势和沉郁顿挫的情怀融为一体,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样的旋律使高原的自然景色和人文精神在流动的旋律中一览无余、融为一体。
2.分析歌曲的结构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他是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单乐段结构,这也是花儿的典型特点。3.讲解歌词大意
师:我们再看一下歌词,采用了比兴的手法,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这也跟当时的历史环境有关。4.分析歌曲的调式
师:这首歌曲是什么调式的呢?我们先来找一下主音,主音是5,是调式中的徵,再来看看,歌曲中少了角音3,所以是四声徵调式,属于民族调式,我们把他的音排列起来,就是56125,这也是西北民歌中的典型音列。5.讲解演唱方法
师:刚刚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歌曲用了什么样的演唱方法?
演唱时采用真假声结合的方式,在高音处常常有悠长的自由延长音,突显了西北民歌高亢、嘹亮的特点。6.讲述歌曲的情绪
歌曲的情绪是非常舒展悠扬的
(三)总结花儿的特点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1、同学们,我们刚刚欣赏了青海的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结合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花儿的特点。节奏:自由
旋律:高亢、起伏较大,音域较宽且常有跳进。唱法:多为真假声结合 结构:多为上下两句体。
2、那么你认为形成花儿这种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最主要是地理条件的影响,青海、甘肃一带人稀地广,风大的环境造就了那里的人民粗犷豪放的性格。再加上气候寒冷,人们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三.总结
民歌的美就在于她的:“原生性”。人们情绪的宣泄和抒发都包含在高亢的歌声中,体现和渗透着传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喜爱这些原生态的民歌。
第二篇:《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体验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能够对西北民歌感兴趣,喜欢演唱西北民歌。
教学重点:
通过西北民歌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体验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风格特点,用歌声来表现船工们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乐观性格。
教学难点:
如何领会、表现陕北民歌的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同学们,下面老师为大家介绍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听完后,说出这首歌的歌名(多媒体播放《西部放歌》)
2、师生总结:这首歌仿佛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西部,听完后你们会联想到什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对西部有哪些了解,能举出几首西部歌曲,你会演唱吗?
生:联想到了西部开发和他们的窑洞生活,以及黄河船工们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二、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乐曲简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2、欣赏并展开想象回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三、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
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验。
第三篇:教学教案+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教案 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一)能够对西北民歌和西北民歌风格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西北
民歌和根据西北民歌改编的音乐作品。
(二)聆听男声独唱《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体验西北地区
民歌的风格。
(三)知道陕北“信天游”和青海“花儿”的知识。
[作品分析]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邻的广大地区,是生活在这里的回、汉、东乡、土、撒拉和保安族人民广泛流传的民歌,也是回族代表性民歌。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属于山歌类。“花儿”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极为广泛。由于“花儿”长期传播于高原、山川之间,所以“花儿”在整体上形成了高亢、奔放、刚健、粗犷的音乐风格。当地人称“花儿”为“令”,如“黄河令”、“土族令”、“尕马儿令”和“脚户令”等,约有100余种。“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长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由于宽广,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演唱,“短调子”短小、平和,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多用真声演唱。“花儿”的结构多为上下句及其各种扩展形式。“上下句”是我国民歌及曲艺、戏曲唱腔的常见曲式,由上句和下句两句构成。“花儿”多为五声和四声徵调式,其次为羽、商调式,少数为角、宫调式。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中流行最广、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称为“河州大令”,河州,即今日的甘肃临夏,这里素有“花儿之乡”的美称。
《山去高山望平川》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以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歌词中多有西北山歌中常见的衬词。
《上去高山望平川》为四声徵调式,全曲采用西北民歌中的“
”典
型音列,并以 “”这一四度音调为契机,推动曲调的进行。曲调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下句形式),单乐段结构。两句间有一个重复腔,加强了两句间的连接和音乐抒咏的性质。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这首歌是著名的“花儿”著名民歌手朱仲禄经常演唱的曲目。
[教学建议]
(一)课时分配
本单元可用3课时。本单元精选了最具西北地区民歌特色的作品。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唱歌和欣赏、演奏活动,感受、表现西北地区民歌的风格,培养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领会、表现陕北民歌《黄河水手歌》的演唱特点。《黄河水手歌》不同于一般的群众歌曲或艺术歌曲,它具有鲜明的民歌特色。真正唱出陕北民歌的特殊“韵味”,对于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在教学中应给予重视。
第一课时学习歌曲《黄河水手歌》。第二课时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第三课时进行综合性的复习活动。可以唱、奏表现为重点;也可以欣赏西北民歌为重点;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挑选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区的民歌、民乐加以欣赏评析;也可以展示学生自己的创作。总之,通过教学的有机组合使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能产生兴
趣,留有深刻的印象。
(二)欣赏教学
1.让学生学唱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主题。这两首民歌都是陕北著名的信天游,优美动听,易学易唱。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谱例。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熟悉音乐主题,是欣赏教学的一个重要、有效的方法。如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熟悉到能够背唱的程度。教唱主题的方法,可以用视唱法,也可以用听唱法。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可以多用听唱、模唱的方法,只要能哼出旋律即可,不必唱谱。
2.给学生讲一点“信天游”和“花儿”的知识。讲解一定要简练,要结合实例,边讲边唱,还要让学生一起来模仿唱一唱。
3.关于合唱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曲式结构,让学生判断“音乐有几个部分组成”,并试着“用图谱画出它的结构及其音乐特征”,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大胆尝试,各抒己见。如果学生在判断上和使用图谱上确有困难,也可由教师提出示范性的意见。
第四篇: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山野放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汇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二、教学重点:
1、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情、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三、教学难点:
1、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2、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四、教学过程:
本课主要是欣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前提测评)
这环节中我运用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
1)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歌曲调的地域划分,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地域的民歌风格?打开课本21页“拓展与探究”的第4题的地图上找出西北五省的位置内蒙古,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用谈话法、讨论法回答:西北的自然风貌、生产方式以及西北人的语言、性格特征。2)然后我将会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阿宝演唱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视频,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及兴趣。
一、导入
1、刚才听到的歌曲曲名是什么?(《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2、会唱的同学跟老师一起唱
3、导入新课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1、集体朗诵歌词或是唱歌谱,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借景抒情)
2、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法,聆听歌曲:
(1)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大)(2)了解什么演唱方法(真假声混合)(3)节奏怎样(节奏自由、句末最为明显)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声誉极高、流传甚广的“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属于山歌的一种。
“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3、欣赏山西民歌《刨洋芋》
《刨洋芋》表现了农民收获后的喜悦心情。歌曲用起兴的方法开始,而又集叙事与抒情为一体,短小精悍,颇具隽永之艺术魅力。
(1)朗诵歌词,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2)第一次聆听歌曲,歌曲有几句(4句)
(3)跟唱歌曲两遍(用方言)找出句与句之间相同的地方(第一第二句:头相同,尾不同;第二第四句:尾同头不同)
回答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心情如何?(轻快活泼,风趣幽默;喜悦,乐观)
4、欣赏陕西民歌《脚夫调》(1)“脚夫”、“婆姨”是什么意思(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脚夫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2)边听边思考:有几句(上下两句),音乐情绪怎样(第一句上行,第二句下行)
《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5、引导学生总结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出示测试题:
1、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节奏怎样?(高亢悠长,祈福大;节奏自由、舒展)
2、表现了西北人民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粗矿豪放的性格特征)
3、歌曲内容大都表现什么阶层的生活?(平民生活)师:民歌中对家园的赞颂、对生活的热爱,感情质朴,自然真切,反映大众情感,平民色彩浓厚
五、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有哪些具有西北民歌特征的通俗歌曲吗?
《黄土高坡》《兰花花》《一无所有》《少年壮志不言愁》《赶牲灵》《信天游》《黄河船夫曲》
学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六、课后反思:
第五篇:五音《上去高山望平川》教案
第二课时
欣赏课《上去高山望平川》
一、歌曲分析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著名的青海民歌,是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山去高山望平川》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象,以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现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思念和倾慕之情。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歌词中多有西北山歌中常见的衬词。
这是一首著名的青海“花儿”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属于山歌类,具有浓郁的西北地方特色。“花儿”分“长调子”和“短调子”两大类。“知调子”曲调高亢、悠长,节奏自由,音域宽广,“短调子”节奏规整,紧凑,音域狭窄。这首歌是“花儿”中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
二、音乐知识
“花儿”流行于我国甘肃、青海和宁夏相毗邻的广大地区。当地人称“花儿”为“令”,如“黄河令”、“土族令”和“脚户令”等,约有100余种。《上去高山望平川》是“花儿”中流行最广、最典型的“长调子”之一,称为“河州大令”,河州,即今日的甘肃临夏,这里素有“花儿之乡”的美称。
三、初听歌曲,感受音乐的情感。
1、欣赏并展开想像回回答答问题:
这首歌歌词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乐句悠扬、宽长,起伏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缓,在高亢、刚健之中又带有抒情、缠绵的情调。极富西北地方色彩,经牡丹比喻心爱的女子,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心爱姑娘的罹和倾慕之情。
2、交流:深刻地抒发了在旧社会里,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不能实现,只能望“花”兴叹的感慨心情。
四、复听音乐,真正体验西北地区的民歌风格。
创作活动:(以体验风格特征为主)
对于陕北民歌,先凭
一、两首歌曲是不能对其音乐风格进行定论概括的,同学们在课下要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通过上网、电视等途径来从各个文献了解陕北的人文特点、音乐风格、民俗风情。以更好地来体验陕北民歌的韵味。下面,老师为大家播放几首西部歌曲,大家随着音乐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陕北民歌的魅力。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们用歌声和肢体语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风格及其韵味,并且对陕北民歌感兴趣。以后我们在生活中应继续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