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复习)
一、名词解释:
1、科学教育:可简要的表述为传授科学、技术及人文伦理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变成有同情心的人,使他们能够独立考虑怎样面对人生。换言之,可将科学教育简括为培养全体国民的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的过程。
2、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而设计的内容,它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观念、课程内容、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
3、化学课程目标:是人们赋予化学课程教育功能时所规定的最底教育要求是为实现化学课程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预设的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教育价值取向。
4、教学设计:就是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狭义的教学设计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
5、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实现特定教学目标所建立的关于教学实践的一种规范化的运作方式及体系。
6、化学教学策略:所谓化学教学策略,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是根据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条件选择、组织各种基本活动方法,调节、控制主体的内部注意、感知、思维和操作活动,对教学活动进行内部定向指导、监控和调节的准绳。
7、教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往往既含有操作的成分,有含有心智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教学技能是联系有关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桥梁。
8、教学情境:是指在其中得以存在和应用的环境背景或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此外,教学情境中也可能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
9、化学教学实验:所谓化学教学实验是指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运用一定的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装置等物质手段,在人为的实验条件下,改变实验对象的状态和性质,从而获得各种化学实验事实,达到化学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10、化学实验教学:教师将化学实验置于一定的化学教学情景下,为实现一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而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化学实验教学”。
11、化学实验设计:是指实验者在实施化学实验之前,依据一定的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等在头脑中进行的一种规划。
12、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13、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14、概念图策略: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概念的意义以及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策略。
15、教师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
16、教师反思:是指教师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作为对象,对其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修正自己的决策、行为,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理念,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17、行动研究:即指教师对具体教学情景所作的一种反思性研究,它旨在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实践,改进实践得以进行的情境,促进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理解以及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
二、填空
1、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化学教学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
2、化学课程基本组织形式: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3、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课程模块(化学
1、化学2)和6个选修课程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映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组成。
4、化学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化学学科的特征。
5、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新课程三种评价方式: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以书面作答方式进行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如实验、调查、设计等)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后两种评价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大力提倡的。
7、影响教材质量的因素:目的;目标;内容;教、学与交流的方法、测试。
8、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9、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情境作用的全面性
2、情境作用的全程性
3、情境作用的发展性
4、情境的真实性5情境的可接受性。
10、教师语言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2、适应教育教学要求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11、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导向性问题;形成性问题;评价性问题。
12、依据实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化学实验设计分成以下三种类型?
1、物质的制备(或合成)实验设计
2、物质分离与提纯实验设计
3、物质的表征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应遵循的5种原则:科学性原则;绿化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安全性原则;简约性原则。
13、化学实验设计(方案)优选标准:效果明显;绿色化,操作安全;装置简单;易操作、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
14、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具有驱动性、具有诱发性、具有易参与性、具有可生成性、具有多重教育功能。
15、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具体的学习技巧或规则,如做笔注、画线等都是具体方法。
16、化学学习的三大领域:宏观的、微观的、分子的。“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元素符号构成的符号世界”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影响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因素。
17、教师职业的基本能力:一般能力(即智力)、职业特殊能力和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能力三个方面。
18、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
19、教师反思的具体方法:写教学日志;观察与交流;专题研究;再现反省;行动研究。
20、建构主义学问系理论的四要素:情景、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
三、问答
1、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答: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底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答:
1、构建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目标
2、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3、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人文性
4、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5、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7、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3、教学方法的选择、组合和优化?
答:
1、适合课题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4、学校的设备条件
5、适合教师自身水平和风格。按时完成教学进度或任务。
4、化学教学情境设计的常见途径有那些?
答:
1、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2、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
3、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
4、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5、探究性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有什么关系?
答: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是由自我驱动,而在启发式教学中是被教师驱动的,其实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学生可以进入自我驱动的探究性学习。在探究式教学中经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启发、示范、指导、讲解、精致等。
6、反思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答:
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2、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
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7、教师反思的过程?
答:
1、确定所要关注的内容
2、观察与分析
3、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境
4、实际验证。
第二篇:化学教学论(精选)
期末作业考核
《化学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用“√”表示,不正确的用“Ⅹ”表示,并简要说明理由)1.化学课程就是指化学教科书。(Ⅹ)2.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是确定化学教学时数和开课年级的重要依据。(Ⅹ)3.理科教育现代化运动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Ⅹ)4.化学教学目标是进行化学教学评价的手段和依据。(√)5.讲授法容易造成填鸭式,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尽量少用。(√)6.化学教学内容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Ⅹ)7.创设教学情景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8.中学化学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贴近生活、贴近社会。(√)9.化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是编写化学教材的重要依据。(√)10.新的化学课程改革淡化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区别。(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以实验为基础”中“实验”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实验探究活动
(2)实验方法论(3)实验事实
(4)实验史实
2.举例说明什么是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答:(1)概念:实验条件的控制
把影响实验对象的诸条件中的一个条件作为可变,其它条件保持不变,探寻此条件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便找出最佳实验条件的一种科学方法。(2)如:氨的氧化制硝酸
3.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2)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
(3)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4)培养诚实谦虚、脚踏实地的态度(5)培养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6)培养刚毅顽强、百折不回的科学精神。
4.简述STS教育的基本思想。
答: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logy和Society的缩写。它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STS教育就是在STS思想的指导下,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普通公民而进行的教育。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强调参与 2.重视技术
3.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
4.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5.强调科学素质教育
5.举例说明化学教学中课件的模拟功能。
答:有些化学实验会发生爆炸,腐蚀皮肤等,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来证明。学生很难理解,更无法直接感知其中的危害。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比如,在讲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一会儿再加热,否则会引起爆炸,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按这个顺序操作,我就模拟了这个错误的操作,当学生看到爆炸的模拟场面时,被那巨大的声响给吓了一跳。这样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又渲染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教学实际,说说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的。
答: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其主体性,让学生明确其是实验教学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或参加者,学生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在实验中认真、主动地观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
尽量使实验效果明显,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思维,安全要注意,但不可讲太多消极的例子,对学生有太多的束缚。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培养正确的实验态度
(3)积极采用多种启发式,调动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2.新的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结合案例说明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
答: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从中逐步认识和感受化学对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比如讲卤族元素氟时,氟是一种微量元素,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而选择含氟牙膏就可以预防龋齿.因为牙齿经羟基磷酸钙和氟化钠反应生成更坚固的氟磷酸钙。但是氟含量过高也会引起牙齿变黑变黄、不结实,所以高含氟地区的人就不能选择含氟牙膏了。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原来选择牙膏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再例如讲关于气体溶解度的内容时,很多学生对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的关系不理解,于是我就用他们平时喜欢喝的可乐为教具,问他们为什么在开盖之前摸起来是硬梆梆的,开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对此我及时进行讲解,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接着我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学生豁然开朗。
第三篇:化学教学论
以德为主
1在任何一种有组织的教育中,四种“知识支柱”是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2 课程是为学生有目的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他与教学的起点(课程目标)教学的过程(课程观念 课程内容 教科书)和教学结果(课程评价)密切相连,课程实施就是将预期的课程方案付诸实践的过程。化学课程是为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公众的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基本了解;二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基本了解;三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一是理解科学本身;二是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4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要素以及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是国家教育意志,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结构的革新与实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5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课程模块有2个,化学1,化学2;选修课程模块有6个。每个模块2学分,学生高中阶段最低必须修满6学分。高中化学课程总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构建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
·确立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倡导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积极开展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建议理工类修至8个学分,化学类修至12个学分。8 教材概念和形式(什么是教材呈现的形式)
在传统观念中,化学教材就是学生学习的化学课本,即教科书,教科书是唯一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源泉和主宰。现代观念认为,电子的,纸质的,视听的学习材料均可称为教材。9 栏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名实相副 整体自洽 数量适当 便与运用 10 化学教学设计的逻辑发展
教学设计经历了设计意识由朦胧到清晰,理念由自发到自觉,操作由经验到规范的发展过程。根据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可以把教学设计划分为四种不同的水平。
1直感设计——设计者通常是教师,主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者直观感觉来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质量较差,实践效果没有保证)
2经验设计——设计者通常是教师,以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为主要依据,以过去教学的经历为模板进行的设计。(设计效果受设计者已有经验和概括水平的影响,教学效果难以稳步发展)
3试验(辅助)设计——设计者先根据某些理论或假说进行验证性教学试验,然后在总结试验情况,形成实践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设计质量有所保证,加快了经验的积累过程,也对理性认识起到了检验,修正,完善,发展的作用,能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成熟)
4系统设计——依据比较完备的教育理论,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的教学设计。(系统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提升到行的层次,代表了当今教学设计的最高水平)
试验(辅助)设计的系统设计都属于现代教学设计。在当前的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中,首先需要树立的新理念
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2化学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教学活动是化学教学系统运用过程中,施教主体,学习主体分别作用于其他要素,以及两主体双向互动所采取的有意识行为的总称。化学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施教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构建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层次
设计准备 学习,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主张,结合化学教学实际进行选择,整合,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2调查,研究学习主体。
3了解,研究教学任务。
4研究并掌握教学内容。调查,研究教学条件和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设计教学目标 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重要的和必要的
2制定教学目标是,还要注意教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各教学要点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要达到最高层次。要注意各类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把它们组织成协调,和谐,自然的教学目标体系。
设计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学策略的形成需要逻辑思维参与,但它不只是逻辑思维的结果,常常还需要进行创造性思维。
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情境设计。
设计教学媒体
化学教学媒体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用于负载化学教育信息,传递化学教育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通常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两大类。
设计整合,运用和反馈环节
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 教学语言的基本提点和要求
1遵守语言,逻辑规律
化学教学语言应该准确,鲜明,生动。书面语言规范,严谨,详略得当。口头语言简短
适应教育教学要求。讲课语言声音清晰洪亮,流利,发音标准,语速适当,善于运用实验,板书,声情并茂,有感染力。
3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正确地应用化学术语,确切的表达化学概念和命题。15 板书的内容,要求,注意事项
内容:课题名称
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难点
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
要求:要有计划,准确,简洁,富有启发性,示范性和艺术性,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
考虑板书的形式的版面设计 化学教学媒体
17探究式教学的构成要素 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识取向。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19 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
联系—预测策略教师的素质有哪些结合经验谈谈
21化学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
1化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系统,扎实,广博二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实施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发展,只有如此才能胜任化学教学工作。
2化学教师的试验教学能力
化学教学能力包括进行演示实验教学,设计和改进化学试验的能力及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
22教师进行反思的意义(理解)
第四篇:化学教学论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案列—网络媒体教学设计案
我们选择了在课堂教学应用的一个案列:网络媒体教学设计案列。关于多媒体教学设计案列教学中应用较多,在此不再讨论。
一、网络教学设计的教学方法 1.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包括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和学习结果的描述等。2.学习者的特征分析
根据格雷戈克的观点,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为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 和抽象—随机四种类型,并分析各类学生的学习特点。
● 具体—序列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喜欢通过直接的动手经验来学习,希望学习组织 得逻辑有序。
● 具体—随机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能通过试误法,从探究经验中迅速得出结论。● 抽象—序列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特别善于理解一逻辑序列呈现的词语和符号的信 息。
● 抽象—随机型:这种风格的学习者特别善于从演讲中抓住要点,理解意思。此外,他们还能对演讲者的声调和演讲风格作出反应。
3.学习环境的选择
网络学习环境包括Web教室、校园网络、城域网络和Internet等。4.学习环境的选择
情境创设必须反应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的改造;能够帮组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情境设计的方法:确定情境的类型;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
5.学习资源的设计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运行并能用浏览器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资料。
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要求;具备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提供良好的学习互交功能;进行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提供活泼生动的教学策略。
6.学习活动的组织
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
⑴ 自主学习的设计
自主学习可以分为支架式学习、抛锚式学习和随机进入式学习三 类。
● 支架式学习: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 抛锚式学习: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的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 随机进入式学习: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的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的多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
⑵ 协作式学习的设计
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角色扮演等五种等。
● 竞争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由不同学习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的最快最好,然 后教师对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论,其他学习者也可以参与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的完成。
● 辩论:围绕学习主题,选出正反两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最后有中立组对方的 观点进行裁决,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
●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
● 问题解决:首先确定问题,多个学习者组成协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 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也可以是汇报。
● 角色扮演:指由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如果学习者在解答问题过程中遇到困难,则由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
⑶ 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
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学习海洋的导航者、情境观察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和协作活动的辅导者。
教师指导性活动的类型:包括交代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展示教学资源和调控教学课程等四个方面。
⑷ 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 系。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时间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程序、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等;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空间关系则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
7学习评价的设计
⑴ 网络教学评价的内容
●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态度、交互程度、资源利用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对目标达到、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 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学活动组织、学习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 价;
● 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价:主要是对目标与内容、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
● 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主要是对技术水平(安全、稳定、规范、便捷)、教学功能(策略支持、系统工具提供、管理)、资源提供(数量、质量、相关程度)和咨询服务(咨询、培训、保障)的评价。
⑵ 网络教学评价的方法
网络教学评价常常采用评价研究评价方法。为了对各项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价,必须
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它包括评价要素(指标项)、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等三部分。
第五篇:化学教学论
化学课程的含义(掌握)
a.化学课程是为了实现化学教育目标所设计的全部内容(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b.化学课程是指学生通过与化学教学有关的有目的的活动所主动获得的全部经验。(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掌握)
1.学科课程是指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所组成的课程。重视学科的系统性,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是学科课程的重要特征。
2.活动课程是指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主动获得,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历、体验、感受和感悟,是活动课程的重要特征。
3.“学科”与“活动”不是对立的。学科课程中包涵着学生的观察、调查、实验、讨论等大量的活动,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也离不开学科的思想和原理的应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本理念(掌握)
(1).让每个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2).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 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 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 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三层次”高中化学新课程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三阶段
义务教育→高中必修→高中选修”
目标: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记)
自然科学方法论(记)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理论。自然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
(1)观察(2)实验(3)实验条件控制(4)测定(5)数据处理(6)分类 7)科学抽象(8)建立思考模型
(9)提出假说
(10)验证假说
(11)得出结论 实际应用
(ppt)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掌握)
(1)以化学实验为基础
(2)以化学用语为工具
思考: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哪些教学活动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特征? 教学原则体系
具体层次原则(掌握、理解)
(1)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的原则;(2)归纳共性与分析特征相结合的原则;(3)形式训练与情境思维相结合原则;
(4)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原则。教学设计的两项任务(assignment)一是通过特殊的认知活动形成具体的教学理念(point views)二是通过技术设计把具体的教学理念转变、物化成教学工作方案(project)。现代化学教学的理念(掌握)
(1)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人为主旨
(2)化学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化学教学要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意跟其他学科相联系
(4)要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放在重要位置,既要注重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5)要努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增长发展潜力(6)教学评价要帮助学生增强发展的信心,追求更好的发展 简述新课程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目标的功能
指导化学教学内容与化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为化学教学过程提供依据。为化学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指引学生化学学习。
化学教学目标既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重点)
教材内容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照顾到学生、学校条件等因素
制定教学目标的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依据是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
准备工作:分析课程标准;阅读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基础 确定教学目标的深广度
准备工作:考虑教师自身特点、教学资源情况,初步设想教学活动处理情况; 确定教学目标的维度 陈述教学目标
后续工作:根据教学效果更正教学目标 你觉得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什么关系? 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
课程内容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最重要依据,它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最基本的范围; ·教科书内容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但不是惟一来源; ·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教学条件也是影响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因素。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要恰当,重难点要突出。
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按照学习者获取信息的来源,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按照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来划分,可分为被动学习(让我学)和主动学习(我要学)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学汇报)常见的化学学习活动
(1按照学习过程。学生的化学学习也是一种学习,也要运用一般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学习活动。
这些学习活动主要有:预习、听课、记笔记、回答问题、练习、复习、做作业、考试等。
(2)按照认识过程
·收集资料和事实阶段的活动——观察、实验、调查、查阅。
·整理资料和事实阶段的活动——表格化、线图化、符号化(化学用语化)。
·得出规律和结论阶段的活动——科学抽象(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建立模型、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3)按照完成活动的方式。
根据完成活动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将化学教学中的学习活动分为实验类活动、调查类活动和交流类活动。
常见的三种 化学教学方式
注入式
启发式
探究式 化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化学学习活动的引发→化学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化学学习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化学教学行为的类型
语言行为
讲授
提问
讨论等操作指导 直观行为:展示
演示
播放
板演
指导行为:阅读指导
讨论指导
练习指导
新课程中科学探究内容的构成
科学探究(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2)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阶段(应用)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引发→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探究性学习活动的总结与评价 化学实验的过程
准备阶段
科学性原则
绿色化原则
可行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简约型原则 实验方案的优选标准
效果明显
绿色化,操作安全
装置简单
易操作、用药少
步骤少、时间短 化学实验的新变化——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改革 化学实验内容的变化
(1)注重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2)注重化学实验的趣味化
化学实验设计的变化
(1)注重化学实验的探究化
(2)注重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化学实验陈述的变化
(1)以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景导入实验
(2)以人性化的称谓陈述实验内容 教学情境的呈现手段 利用语言呈现教学情境素材
利用化学实验呈现教学情境素材
利用实物、模型、标本、图片等来呈现教学境景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情境素材
提问的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的学习动机。(提携思路)
提问过程是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通过矛盾的解决,使学生逐步认识事物,抓住问题的本质。(引领学习过程)
问题的设计一般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它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并把新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
通过提问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对化学教师来说,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获得调控教学进程的反馈信息。
提问技能的构成要素
(1)引入提问(2)提出问题:陈述问题,提示说明
(3)停顿
(4)分布(5)探查指引(6)反应评价 讨论法的核心技能
提问
倾听
回应
教师可采取多种回应方式
表述观点
沉默
辅助性的身体语言
肯定、鼓励
互动 关于肯定、鼓励:要有新意、有实际内容
互动回应的几点做法:(1)老师向学生提出质疑,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
(2)让其他的学生回应刚刚讲述的观点进行生生之间的互动 沉默,等待其他学生回应 化学课堂学生行为参与的基本形式
师生谈话
分组讨论
实践活动
独立探究
板书的作用
脉络清晰、明快醒目的板书,不但可以突出知识的重点,还可以使学生对一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清楚地把握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
对比较抽象的知识,对一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分析,教师配合板书进行说明,就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同时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精心设计的板书能给学生美的享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帮助学生书记教学的程序和内容。 通过教学板书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书写和运用化学用语、绘图和解题格式的示范 板书的功能(记)
一是配合讲解陈述,向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的视觉通道的信息,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转化; 二是提供学习内容的要点和结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三是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路,为识记、保持、再现学习内容提供线索; 四是为师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共同内容提供了现实载体。
五是可以随时将师生、生生交往产生的素材转化为全体同学共同关注的学习内容。板书的形式(教材)
提纲式
图解式
表格式
网络式
综合式 说课堂教学程序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
4、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5、说明板书设计。
说课和教案、说课与上课之间的关系
从目的上讲“说课”和“教案”都是为了上好一堂课,“说课”和“教案”都要求教师要掌握和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都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并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正确的传授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内容上讲“说课”和“教案”都离不开教材,但它们的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教案”侧重于对某一 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安排和某种教学手段的实现,而“说课”则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施的理论依据的说明,“说课”要求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阐述对某一教学目标安排的理由。
“说课”与“上课”也有许多不同点,“上课”是对教案的实施,对象是学生,是教师在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备课的结果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实践过程。而“说课”的对象往往是同行教师、教研员或上级领导,是对经备课后写成的说课稿的实施。“说课”是同行互相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它侧重于理论的阐述,主要说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来“上课”就行了。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课程的开发者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反思的意义体现在:
1、反思有利于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
2、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知和自我理解
3、反思能有效促进教师决策能力的发展
1、反思的过程:确定关注的内容——观察与分析——建立理论假设,解释情景——实际验证。
2、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1)写教学日志(2)观摩与交流(3)专题研究(4)再现反思(5)行动研究 教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选定课题
查阅文献
研究设计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撰写论文 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文献分析法 思考: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思考: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是什么关系? 综合课程是学科课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