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9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9
【课 题】 选择结构实例及多重分支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选择结构; 2.初步了解和熟悉多重分支结构。[能力目标]
1. 更加熟练地用流程图描述选择结构; 2. 用流程图表达多重分支结构。[情感目标]
了解解决稍复杂问题的思想,逐步提高解决的能力。【教学重点】
1.选择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2.多重分支结构(主要是多重选择结构)。【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配合实例的仿真软件程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机器人能够完成的“遇红绿灯”任务的程序。但似乎有点太简单了,实际情况很少有这么“单纯”的情况,这节课的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把例子修改得再切合实际一些。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例子:
这个例子很简单,只有两步: 1.判断;
2.前进或停止。
为了使我们设计的程序让我们“控制”的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更高,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把这个任务修改一下,还是用选择结构,而且仍然要保证让机器人能够完成。修改后的任务如下:
1.遇到红灯的时候停止,遇到绿灯的时候继续行驶。
2.当发现障碍物的时候能发出警报,并且转向绕开障碍物。前两步和上一节课一样(见上图),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完善。上节课所做的权当第一步和第二步。
步骤三:在前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障碍物,那么就需要对是否遇到障碍物进行判断。于是就需要添加另一个“判断”模块
步骤四:在刚添加的“判断”模块两侧添加命令,告诉机器人所要做的事情;在遇到障碍物时,发出警报并且转向,没有遇到障碍物时,继续向前走。
[知识迁移,拓展思维]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只做了一次或两次选择。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对于一件事情我们所需要做的选择往往不止两次,为了表达这种需要进行多次选择的情况,就会用到更复杂的多重分支结构。可以用流程图表示如下:
[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在公元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如果一个年数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那么这个年份就是闰年: 1.年数可以被4整除,但不可以被100整除; 2.能被400整除。
想一想,如果用流程图表示闰年的算法,是否需要选择结构,如果需要,应该怎样设计?试着用流程图表示闰年的算法。
【课后反思】
第二篇: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5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5 【课 题】 电动玩具车的制作——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在动手实践中加以实现。
[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增强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完成玩具车的组装。
[情感目标]
体验理论用于实践的感受,提高自信心。【教学重点】
1.机械传动部分的组装;
2.电气部分的组装。
【教学难点】
1. 在动手实践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和理论; 2. 组装的时候要采取的合理施工顺序。【教学方法】
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1. 学生机器人套件;
2. 组装过程中所需基本工具(十字螺丝刀;剥线钳;成用表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制作机器人所需的一些基本知识。但现在制作机器人还为时过早,至少让机器人具备“智能”的方法和理论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学习。为了加深同学们前一阶段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电动机和机械部分),我们用两节课的时间通过亲自动手的方法,加深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由于现在我们不能让“机器人”具有“智能”,所以我们只是利用学生机器人套件里面的部分构件来制作一辆电动玩具车,目的是让大家更加充分的熟悉和理解前几节课学习的电动机和机械部分的内容。
这里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大家注意观察操作的步骤,然后再动手自己制作和调试。首先看看我们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材料:
底盘1个、支架2个、电池盒组件(三节5号电池和一节9V方块电池、电池盒2个、5号电池引线和9V方块电池引线各一组)、变速箱组件(变速箱架带1个、变速箱盖子2片、大齿轮2个、小齿轮2个、皮带轮2个、电动机2个、皮带2根、铁轴2根)、导向轮组件(轮子1个、支架1个)、主动轮组件(轮子、橡胶帽各2个)、电路板1个、开关1个、螺丝钉若干。
工具:
十字螺丝刀一把。(条件允许的话,再配一块万用表和一把剥线钳)
下面我们就来组装电动玩具车。1. 组装变速箱
① 往往电动机轴上安装皮带轮,将两个电动机的导线从有线引线孔的变速箱盖子中引出来。
② 将两个电机按照变速箱架上所标示方向装到变速箱架上。将小齿轮分别安装到变速箱架上,把两个皮带分别挂上。
③ 将两个电动机放在有引线孔的变速箱盖上,用铁轴将大齿轮安装到电动机架的轴孔上。
④ 盖上另一个变速箱盖,用螺丝钉将变速箱的底座和盖子连接在一起。
2. 将变速箱装上底盘
① 将组装好的变速箱安放在底盘后部,注意使电动机引线朝前。② 将两个电动机的引线从底座中部的引线口穿到底盘前部。③ 用螺丝钉将变速箱固定在底盘上。
3. 将轮子装上底盘
① 将安装好的导向轮嵌入底盘反面的导向轮插槽。
② 将两只主动轮嵌到变速箱伸出的传动轴上,将橡胶帽扣在轮子外侧。③ 将开关固定在底盘前部的图示位置。
4. 组装电池盒
① 将引线从9V电池盒的引线从电池盒的引线孔中穿出。
② 将4.5V电池盒引线上的电极片嵌入电池盒中,将引线从电池盒的引线孔中穿出。③ 将三节5号电池放进电池盒,合上电池盒盖。
④ 将方块电池放入9V电池盒,接上电极,合上电池盒盖。
5. 将电池盒装上底盘
① 将4.5V电池盒嵌入支架。② 将方块电池盒嵌入支架。
③ 将支架螺丝钉固定到底盘上。
④ 将电池盒的引线从底盘中部的引线口穿出,拉到底盘前部。
6. 安装电路板
将电路板用螺丝钉固定在底盘上的图示位置。注意使从底盘中部引线口引出的导线不要压在电路板下面。
7. 将引线插入电路板
将两个电动机的引线、电池盒的引线和开关的引线连接到电路板上。
这样,电动玩具车就做好了。打开开关,确认电动玩具车是否正常运行。
这些步骤交给我们同学来完成,估计时间不够用!这是大家平时真正动手操作的能力还不强,需要多加锻炼。这节课如果没做完,下节课我们继续进行,做完以后,大家举行一个小型比赛,看看谁或哪个小组装配的效果比较好。
[知识迁移,拓展思维] 大家在动手的同时想一想:我们在这次制作活动中,都装配了前几节课里学习过的哪些部分?
【活动与探究】
要想让我们制作的玩具电动车动力强劲、负载能力强应该注意些什么?或者如何改进?
【课后反思】
第三篇: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8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8 【课 题】 选择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和掌握选择结构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流程图理解和设计选择结构程序 [情感目标]
更深一层次理解程序的算法,提高心理成长水平【教学重点】
1.选择结构的概念;
2.选择结构流程图的画法。【教学难点】
选择结构流程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程序设计里,最简单的一种结构——顺序结构。而且,我们介绍流程图的组成的时候也专门强调过:菱型框图预示着程序将比较复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稍微复杂一点的程序结构——选择结构!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是选择结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遇到需要使用选择结构呢?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如:过马路时,行人要根据交通信号灯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反应:绿灯亮,可以通过;红灯亮了,就要在路边等待。大厅的感应门也会根据是否世间有人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有人,就打开;如果没人,就关闭„„这种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选择的模式,在计算机程序设计里实现的时候就需要 使用选择结构。如果用流程图表示选择结构,就会用到前面讲到的判断符号菱形这里先要对引起不同事件的条件进行判断,然后选择要发生的事件或者要采取的行动。
拿周末活动计划做例子,流程图就是这个样子。其中,“开始”模块表示准备进行周末活动。判断模块表示根据天气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如果天气晴好,选择外出,再根据其他条件选择郊游或参加公益活动;否则,选择在家,同样根据具体条件选择读书或做家务。然后写作文。
我们用上面讲的选择结构设计一个程序,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如下任务: 当机器遇到红灯时,停止,遇到绿灯时继续行驶。
步骤一:画出“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灯光的颜色是红色,还是绿色。
步骤二:在“判断”模块两侧添加命令,告诉机器人在不同条件下要做的事情:红灯亮时,停止;绿灯亮时,前进。
[课堂小结,作业练习,结束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这么多。请大家预习后面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机器人遇红绿灯时后续动作;另一个就是我们将要使用的仿真软件,下节课我们将开始使用仿真软件进行制作流程图以及编程的练习。【课后反思】
第四篇: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4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4 【课 题】 结构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结构的概念; 2. 结构的类型。
[技能目标] 1. 结构的稳定性; 2. 结构的强度。
[情感目标]
通过对结构的了解,提高在生活中使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
1.常见结构;
2.稳定结构。【教学难点】
结构的概念 【教学方法】
谈话法、举例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在我们刚刚经历过的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和甘肃、陕西等受灾地区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转产损失。在看当时的电视节目中,有一段录像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在震后几天后,救灾官兵在一个废墟里发现了一名伤员,但废墟非常不稳定,而且随时都可能在发生的余震中再次倒塌,而伤员的一支臂膀还压在废墟里,情况危急,不得已,现在的医生开始准备手术截肢手术了,就在这时旁边一位身穿红色救援服的人拦住了大家,原来是中国求援队的“结构工程师”,经过他仔细看过现场的废墟情况后,得出结论:合理加固后,可以继续救人,不会发生再次倒塌。于是,这种伤员至少避免了当时就做截肢的情况出现„„。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结构!那么什么是结构呢? 从力学角度上说,结构是指可以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每个物体都有它特定的架构形态,这种架构形态体现着它的结构。一个较复杂的结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通常称为构件。如自行车的车轮,它是由辐条、轮胎、车圈、气门等构件组成的。结构的类型
根据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体结构。实体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本身为实心的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所受到的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和建筑用的脚手架等。壳体结构通常是指层状的结构。它的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摩托车手的头盔、收音机的外壳和贝壳等。结构的稳定性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的垂线落在结构与地面接触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倒。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越大越稳定,如高塔的共同特点都是上端小而下端大。
结构的强度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1)结构的形状
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的材料最少。在长方形或者六边形的框架中间,加上支撑构件,构成三角形,就可以大大增加它们的牢固程度。
生活中经常经常见到的各种构件在横截面形状各式各样,有工字形、十字形、长方形、L形、圆形、U形等。不同的横截面的构件适合承受不同的外力。
2)结构的连接
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以下两类:
①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以相对转动,一般使用螺栓、铆钉等来实现。在生活中采用这种连接方式的物品很多,比如折叠伞、折叠椅、门与门框的连接等。
②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有时用铆钉、螺栓来实现,有时采用榫接、胶接和焊接等。如:大桥构件间的连接、桌腿与桌面的连接等。
[知识迁移,拓展思维] 想想看,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是用铰连接或刚连接方式连起来的? 【课后反思】
第五篇: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2
九年级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案_2 【课 题】 认识电动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电动机的结构
[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和掌握简易电动机的组成和制作过程
[情感目标]
通过简易电动机的制作,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兴趣和完成后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简易电动机的制作方法和过程。【教学难点】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准备】
制作简易电动机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上节课给大家留了一个讨论题:全自动洗衣机是不是机器人?现在我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他们讨论的结果。(对学生的回答做一下简单点评)
上节课我们涉及到了机器人的工作过程和机器人的组成。可能大家注意到了:机器人不论从组成上看,还是从工作过程上看,都与我们比较熟悉的计算机十分相似!是什么原因呢?(请学生分析,并做出点评)
我们都知道了: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与一般泛指的机器相比,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其他生物相似的智慧和能力。而机器人需要具备的智慧只能用现今唯一有这方面能力的计算机来完成,所以从工作过程上看,与计算机是基本一致的。
为了我们便于掌握和了解,我们先从简单的地方开始了解和制作机器。对于机器人来说,难的地方一定是智能部分,这部分我们留后面进行,我们先看简单的机械部分。
在机械部分里,用的最多,也是最简单的就是电动机,我们这节课就来看看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简易电动机的制作。
电动机的结构并不是很神秘,一节电池、一个螺丝钉和一块磁铁就可以组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动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构成电动机,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电流和磁场。
我们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电动机。
准备材料:漆包线 100cm,大回形针2个,圆盘形磁铁一个,一次性纸杯1个,胶带一段,电池与电池盒,导线两段各长12cm(带鳄鱼夹)。
所需工具:圆柱形物体一个(直径约2~3cm)、尖嘴钳1把、美工刀1把(或细砂纸1张)。制作步骤:
⑴将漆包线紧密绕圆柱形物体10圈左右成一线圈,线圈两端留下约4~5cm的引线,然后用两条引线分别在线圈直径左右的相对位置缠绕线圈数次,如此可将线圈绑定而不散开,两面三刀条引线剩下的引线的长度至少要有2~3cm。
⑵用美工刀(或细砂纸)刮除线圈两条引线外部的绝缘漆,其中一条引线外部的绝缘漆必须全部刮除,另一条引线只刮除与线圈垂直方向上的半圈绝缘漆。
⑶取一个一次性纸杯底朝上放置,在杯底上(外部)放置一个圆盘形磁铁。
⑷用尖嘴钳将两支大回形针分别弯成如图所示形状。
⑸将弯好的的两支回形针分别放置在杯底杯缘两侧的相对位置,调整两支回形针的高度,使放置线圈时,线圈能自由转动并且尽量靠近磁铁,然后用胶带将回形针固定在纸杯上。
制作完成了。
⑹将线圈架在回形针上,调整线圈引线并使两条引线成一条直线且保持水平,如此电动机就 ⑺将电池组正负极分别用导线连接在两回形针上接通电源,看看你做的电动机是否开始转动。
注意事项:通电时间不要太久,否则电池电力会很快耗尽。通电后,线圈及导线的温度会升高,切勿触摸它们,以免烫伤。
在我们制作的为个“电动机”里,永久磁铁是固定的,线圈是转动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推动线圈转动。通电线圈所产生的磁场的强度与电流大小、线圈圈数有关。
电动机是一种将电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运动能量的机器。一般电动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旋转部分称为转子。另外有些结构复杂的电动机还有风扇、罩机座、接线盒等。
一般电动机上定子的磁场也是由通电线圈产生的。通电的定子和转子各产生磁场,两个磁场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使电动机开始工作。
[知识迁移,拓展思维] 想想看,在自制简易电动机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线圈转速的快慢?尝试去改变线圈转速的快慢。
【活动与探究】
自己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制作一个稳因的电动机 【课后反思】
请大家在身边找出尽可能多的机器人来,并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自己找出来的设备是不是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