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之我见
摘要: 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一直在努力追求“有效、高效”的课堂,然而从我们的常态课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相差很远。在文中,笔者从常态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以及各级以阅读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发现,阅读课教学在小学英语课程中的问题尤为突出。阅读的各个方面都渗透着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例如阅读的选材和难度,词汇要求,语篇结构还有题目的设置等。然而就大多数的小学生的能力都比较低,无论是判断能力,还是推理能力,亦或是总结能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怎样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阅读理解教学十分棘手。所以,分析小学生英语阅读阅读理解的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自主感悟,阅读理解
一、阅读理解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
可能影响到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因素:第一,学生的特征。它具体包括很多因素,总的来说有学生的动机和性别以及其知识水平,如背景知识、词汇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其中,个体的词汇和元认知知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阅读水平。第二,文本特征。在作者看来,一篇好文章除了要紧凑,还要连贯性好。因为紧凑性强和连贯性好的文章才可以真正激起学生的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第三,社会背景。它具体包括学生进行阅读时所处在的环境相关,例如社会和历史背景,教室环境,教师对哲学的信仰还有学生的文化背景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引导学生对阅读理解的方法
(一)初步阅读文本
课前的充分预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要努力培养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进行初步感悟。笔者之所以能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坚持下来,其中一个好办法就是坚持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的准备,规定学生备好自己的预习阅读文本,在讲新课之前预习好,记录下与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点、资料或者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惑,这样可以为讲新课时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同样事实也证明了,在阅读教学方面,如果学生在课前能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对文本的内容了解得比较透彻,那么他在课堂上就会表现得很活跃,附有很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举个例子来说,当阅读这样一篇文章时:Excuse me.You are sitting in my seat.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中的小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叫“金”的小男孩在第一次乘坐火车远行的时候,当面临被陌生人抢了座位时如何进行维权。全
文上下都以对话的形式表达,并且角色的变化以对白的转换来表现出来。例如,从一开始“金”和他哥哥“林”离别时对话演变到火车上和陌生人之间的对话。
除了对话形式明显以外,该阅读材料的描述性文字比较多,笔者建议在学生之前,首先应该先激活他们的背景知识,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其次,由于词汇的分布比较分散,并且贯穿于全文之中,这样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把对话文本处理成情景,这样有助于学习词汇,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第三,基于该阅读材料以对话形式来表达,因此学生对对话文本中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且提炼出从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总结出文章的主旨。第四,由于该阅读材料的对话贯穿全文,所以学生要在理解主旨的同时,结构文章的对话从而获得细节性的信息。最后,该文本的描述性语言比较多对话比较多,于是学生要结合他们所学的词汇和阅读所得到的信息,反复巩固,以此方式来处理文本并回归文本,从而为以读促写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解读文本的大意
对于论说性的段落,阅读的时候应该抓住段落的主题句。凡是论说性的文章,一般来说,一段会有一个中心思想,它贯穿了全段。关键是抓主题句。一般情况下,主题句都会出现在以下三个地方:第一,由于材料作者在段落开头先用一句话概括了本段的内容,于是主题句可能会出现在段落的开头。第二,可能出现在具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段尾。第三,可能是能够统领全段的处于段落中间的一句话。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来增强寻找中心句的意识并提高其能力。
然而对于描绘性的段落,就需要用到形象思维。作者在描绘性段落之中主要是为了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或描绘一个物体。阅读叙述性段落的时候,就要把握叙述的要素。叙述性段落主要用于记载和述说人物的活动以及事件的经过,清楚交代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情况。于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把握好时间、地点、人物、时间和原因以及后果等要素,尽量把自己置身于不断变化的生活场景之中。然而很多情况下,不是每一段都有其明确的主题句的,因此对于这种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需要学生自己来概括了。
针对文本描述性语言多对话多的特点,笔者着重对文本中暗含的信息进行了解读,寻求事情发展的线索,总结出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快速阅读(fast reading)进行进一步的指导,从而有利于学生总结出文章的主旨。
Teacher:Before you have a fast reading, here are some questions for you.1.How old was Lin? 2.What was it like on the train? 3.Who has got the right ticket? 4.What was the young man like? 5.Who helped Lin? 6.What did the young man do in Lin’s seat do in the end? 这些问题的设计是在贯穿整个事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这些问题往往被称为问题链。由于这些问题设置得难度适中,因此学生在进行快速阅读的时候,可以很快找到需要的答案。当把这些答案联系起来,故事的情节就出来了,于是这样的阅读环节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成功获得文章主旨。一般情况下,笔者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都会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指导。比如指导学生如何在文章开头找主旨或者如何在段落开头找中心句等等。然而因为该文本的描述性语言多和对话多,因此,这把问题的设计显得很有效。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得小故事的基本要素,这些基本要素是故事发展的基础,构建了故事发展的框架。在笔者看来,问题链会始终贯穿于疏松的对话文本中,这样使得学生不但关注阅读文本的语言形式,由于问题间具有紧凑性,于是还能随着问题间的相关性来完成整体的阅读,从而不被文本的特点所影响阅读的速度。
(三)评价激励解读文本
只有教学评价能起到作用,才能让学生焕起自主感悟动力。每个学生都是个体,会存在差异的,例如,善于表现、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外向型学生;而内向型的学生虽然思维敏捷、解读能力强,但往往会缺乏自信。因生活经历、阅读方式、阅读态度、阅读情感的种种不同,这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千差万别,所以因材施教对教师是很重要的。要增强内向学生的自信,在难度小的问题让解读能力差的学生回答,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正确的指导。而难度大的问题则交给解读能力强的学生,并让他们介绍自己解读文本的方法。教师更需要鼓励那些不善表达、性格内向的学生,让他们有更多发现自己的机会。在课堂上点燃智慧的引导、有价值的深入追问、充满激情的鼓励与评价是教师的使命,做到以上,能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走向准确、深刻。
结论
在英语阅读课中,只有对课堂的有效性进行彻底探索,以及真正落实在阅读及阅读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成为主导力,让他们有足够的课堂阅读时间,指导他们走进文本。那如何才能学生利益更多?从老师的角度看,教师只有多视角解读文本、全方位分析教材,才真正地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回归到文本之中才能充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实在收获阅读技巧和策略、语言水平、文化体验,有效的阅读课堂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中国英语教学》(Teaching English in China)(简称TEIC)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Cultural and Education Section, British Embassy)联合出版
[2]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六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金含芬著《国外中小学教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4]赵昌木:《美国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载《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5]R.Pearden:Theory and Practice in Education.Routhedge kegan Paul Ple,London University,New york,1986
1984 [6]D.Walke and J.Soltis:Curriculum and Aims.TeachersCollege Columbia
第二篇: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之我见
马鞍山实小 季定霞
在我们的PEP教材中,对话占有较大的篇幅,它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Let’s talk部分中,在我们的Let’s learn, Let’s read中,也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实际上,我们的英语课从课的一开始老师便以对话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不管是单词教学也好,阅读教学也好,应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对话,只是我们每堂课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而已。
Wessels(1987)指出:“真实的交际涉及到与另一个人说话,而不是在我们典型的教科书中所见到的那种纯粹的A/B/A/B的对话。”以印刷体呈现出来的教科书,在体现真实交际方面肯定有其局限性。要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应对教材加以分析,或适当进行一些改编,使之成为一种符合真实交际要求的活动。具体采用:用真人实物创设情景;利用教具、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用简笔画、表情、动作等手段创设情景,再通过操练和拓展,让学生真正理解对话、运用对话,达到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 对话教学的误区
一、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从单词到句子再到对话的训练,完成对话教学;
二、照搬教材,在课堂上先让孩子们听录音(或听教师朗读),然后模仿,接着让他们分角色朗读、表演,如果对话中有不认识的单词或难读的句子,教师再重点讲解训练。结果,孩子们学了不少“对话”,也能够理解对话的意思,但真正的交际能力提高不大,实际运用的能力较弱。长此下去,必然导致哑巴英语的结果。那么,如何才能运用短短的35分钟时间有效地进行对话教学呢?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对话也是如此。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只能创设和实际生活有关的情景来帮助学生进行交际,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说的“情景教学法”。
一、对话的呈现
教无定法,对话教学的方法有许多。在优质课录像中,我看到老师们用得较多的是情景教学法。它只是众多英语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它在对话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运用。今天,我主要也是谈谈它在对话教学中的运用。语境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脱离了语境的对话教学,就是典型的A/B/A/B式,失去了语言的交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模拟出对话情境,让学生在对话发生的具体情境中理解所学对话的意义。常用的方法有:
1、用真人设情景
真人、实物是创设情景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最有效的对话教学方法。
在一次全市公开课中,王新新老师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她拿自己在英国培训的照片拿出来,介绍自己的新朋友Mike,然后自己戴Mike头饰,T:Look, he is coming.I’m Mike now.S1: Hi.Mike , Nice to meet you!T: Nice to meet you!What’s your name?
2、利用图画等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创设情景
如教授“Travel”这一话题时,可以这样创设对话的情境的:
T: Let’s start our journey in China.Visit China.OK? Ss: OK.(然后教师在播放有关具有京剧的剧照和曲调,随着京剧的旋律出现的还有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图片。)
T: Which city? Ss: Beijing.T: Who will go to Beijing with me? „„
(然后,教师引导着孩子们开始了北京之旅,学习关于travel的对话。)
在我们的课堂中,现在用得最多得也是这种方式,用图画等教具和电化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而且还更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想像力,并以此强化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并使用英语。
3、自绘简笔画创设情景
简笔画为抽象的语言材料提供了具体表象,使之产生联想,这就能更好地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利用简笔画创设情景教学,具有方便、幽默、直观、效果好等特点。
如在教学“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的对话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学习如何表述从home 到school的过程,可以用简笔画画一张包括了家和学校的地图,然后在地图上,一边表述,一边指给学生看具体的行进过程,让学生能十分清楚的看到,真切地体会到语言的运用。
4、运用表情、动作、声音等非语言手段创设情景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脸部的表情,以及声音的轻重、高低,抑扬顿挫,又借助于适当的动作,学生就可以理解教师所说的意思。特别是教师的肢体语言,在许多时候可以帮老师省不少的心,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表情、动作、声音等非语言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曾看过这样一个录象:话题是:friends 教师用的是生活中同学之间取Nickname这一话题展开教学。
T出示自己之前肥胖的照片,同学们叫他肥zhai,教师用夸张的表情表述:I don’t like the name.Please don’t call me „ 通过表演一下子就把上课气氛调了起来,孩子很乐意去表演。
二、对话的操练
1、听音正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或教学课件一句一句读对话,这样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在英语教学中,听音这一环节也很重要,我们这里基本不具备与外国人接触交流的条件,听外国人讲英语唯一的途径就是听录音磁带或看教学课件,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要忽视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地道纯正的英语。
2、合作共建
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者同桌之间合作交流,分角色读对话。
3、表演展示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
角色表演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以达到巩固的极好机会。学生学会了没有,是否能说,问,是否能正确运用,只有在模拟的情景对话中才能看出来。学生在理解中还有什么偏差,表达中有什么错误,也只有在演练中才能暴露出来,从而及时改正,并在演练中不断得到巩固,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角色表演也是激励学生表现自我、树立自信的一中方式,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表演,给人人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并给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每个人得到成功的体验。
对话操练的方法还有许多,如开展小游戏、改编对话、自编歌曲或chant等。
三、对话的拓展
有的老师在设计课时,一般到对话操练这一环节学生能表演书本对话时,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我认为,对话的拓展训练更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
一般在这一个环节,老师很多会安排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对话来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譬如说完成调查表,譬如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老师准备一些图片(结合情境)让学生看图讨论对话,表演故事(甚至是续说故事)等。
对话教学要成功,要吸引学生,我认为老师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一定要“生活化”,要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对话。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于一定的情境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当然,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体现出对话教学的目的。学生也才能真正地理解对话、运用对话。
第三篇: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之我见
第一题作业答案
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认为语音教学一开始就要受到特别重视。
语音教学时,教师首先要示范发音,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的口型,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来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为学生在语音的表达上提供模仿的榜样。语音教学中,教师在语音教学中需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既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又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语音辨音中获取听能,增强语感。
坚持先听后说、以听带说、以听促说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应多说英语,语音语调要好,要美,要有声有色,要不厌其烦。
(二)纠正鼓励法
教师对小学生发音上的缺点要及时指导、纠正,教给他们正确的发音,要耐心认真地正面诱导,并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增添对学习的兴趣。
(三)绕口令练习法
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英语国家传统的绕口令,也可花一定时间和精力编制一些绕口令。这些绕口令应当尽量用一些简单的,比较常用的词汇。
(四)游戏练习法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所教授的内容,设法编排、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语音练习。
(五)说唱练习法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唱歌、跳舞,如果把一些教学内容有机地改编成歌曲、口诀,则是一种很好的辅导方法,因为歌曲、口诀能加深记忆,而且学生可以通过好的节奏和旋律把学到的知识和歌词一块儿记住。现代化的视听手段和各种媒体——实物、图片、光盘、动画等直观教具,都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英语教学的成败。作为英语教师,始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的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之我见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二级“写”的目标描述明确要求“小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现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应达到二级目标,甚至超越此目标。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渗透英语写作的教学。
首先,作为自身,我认真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认真体会《课标》中的基本理念,PEP教材很有连贯性,通过使用教材我能深深领会编者的思想,每学期我都认真地分析教材的每个部分,深知每一册书基本上都由Let’s learn, Let’s talk, Read and write等部分组成,而read and write这部分在五年级教材开始以阅读理解的形式展现了,各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并牵涉到该单元所学的相应的语法知识,例如第五册各单元的写作主题有:用一般现在时态写人(father ,mother ,teacher),突出使用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用has, have 句型写人物;用一般现在时写各地的weather、my favorite season ,a plan of a week, go to some places, a letter等等,这些主题都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写作题材和体裁极为广泛,广为学生喜爱。可见,教材安排的写作题材占了小学高段英语教学内容的一定比例,我要求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这些都是《课标》中对“写”所作出的要求。我认为,小学生学不好英语并不重要,最可怕的是别把学习英语的兴趣给丢了,如果是这样,他们如何去面对以后的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的英
语课程呢?对五年级以后的学生应作出高一点的要求,可以在布置学生作业方面的做改革,脱离以前单纯的抄抄写写的练习,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布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作业,如我设计一个写画本,在教完本课的新单词后,要求学生画画,写上单词,再造句,造句的数量不限,视学生的能力而自由发挥;设计一些字母组合单词、连词成句等写方面的游戏题。
其次,我鼓励学生在一周内用B5纸或A4纸完成一份英语手抄报或英语小卡片,内容不限,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制做电子手抄报。总之,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他们能充满激情的创造出可以看得见,触得着的美的形象。或许,他们画的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但那确实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在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情,也许他们写的话并不达意,但通过不断的练习,通过老师修改,同学的相互指点,通过查字典,不断地积累,从单纯的模仿发展到思维模仿,从一个单词,一个简单的句子,一段简短的话到自编对话甚至故事,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第五篇: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之我见
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比较多,但是总体来说教学效果比较低效,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很难提高,其中生词、语法的处理方式不当是重要原因之一。
短文、对话等阅读材料是故事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材料在长度上逐渐增加,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等内容更为丰富,因而阅读教学承载的内涵也更多、更广、更深。然而在平时教学、学习中,很多教师往往都是这样做的:
出示故事前,教师会绞尽脑汁地把课堂中的黄金时间用于“个个击破”生词,并讲解故事中出现主要语法知识。
例如,在一次本校教研组组织的阅读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中,某授课教师用了28分钟处理新单词和句型,而仅用5分钟让学生整体学习故事。该授课教师处理完所有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后进入故事学习,看似为学生学习故事做了充分的铺垫,但实际上此时的语篇教学只不过是新知识点教学后的复习,故事本身成了泛读材料,或者说成了词汇、句型学习的补充材料。
故事中的词汇依附于故事本身而鲜活,所以很难实现所有词汇都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有效处理。若将它们剥离文章进行教学,势必要创设一个个新的语境,将词汇放在新语境中逐个击破,等到词汇、语法处理结束,往往课已过半。这种“分裂主义”的做法往往耗时长而收效低。另外小学英语中的语法知识也不需要很详细地讲解,这样就违背了新课程中关于语法教学的建议。
也有些教师把阅读教学理解成在教学故事的同时完成词汇和语法教学,只是以故事教学为主,不对故事中的单词、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点加以讲解和操练。他们误以为只要从篇章的角度让学生“整体”学习和理解所学语言材料,学生自然就会掌握学习材料中的语言知识点。往往一节课下来,活动形式纷繁复杂,看似课堂精彩纷呈,实际上对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如蜻蜓点水,完全没有落实下来。我认为,故事应首先关注对意义的理解,然后再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专项学习或训练。故事中的词汇、语法教学应分清主次,甘为配角,将目标定位于故事信息的获取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只有紧凑、高效的词汇、语法教学才能为后面的精彩奠定基础,才能凸显故事教学之本。
故事教学中词汇、语法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并无定论,贵在创新。故事中的词汇语法可以这样教:
(1)教学插图、动画作为教材的有机部分,生动传神,与文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教学插图、动画形象地再现课文内容,并使课文的重点表象得到突显,这样符合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插图和动画教学词汇和语法。
(2)由于生词在故事中的分布往往是分散的,唯一能把这些词汇完全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故事本身,教师还是需要在语篇本身的情景中进行生词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较快地判断出生词在该语境中的真实意义。
(3)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阅读技能。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构词法和句子结构来猜测生词意思。
(4)教师应知道学生在阅读语篇时既关注整体,又注意细节。有些单词读音比较简单,意义也比较简单,但用在文中的不同位置却表示不同的意思,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5)语法知识讲解没有必要很详尽,而且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做游戏、TPR、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