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葫芦丝教学的误区

时间:2019-05-13 22:1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葫芦丝教学的误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葫芦丝教学的误区》。

第一篇:浅谈葫芦丝教学的误区

浅谈葫芦丝教学的误区

从一件不为人知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乐器及至今日流传于大江南北的特色民族乐器,几十年来葫芦丝经历了金蝉脱壳式的蜕变,其发展速度和普及状况已超越其他民族乐器,在民族乐器家族排行榜中居于第二位,仅次于古筝。其教学体系日益成熟和完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但是,同其他乐器一样,它还处在一个过渡期,各个方面还都不成熟。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法的统一方面,它还是各自为营,缺少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规范来约束。接下来,就葫芦丝的教学和演奏中的一些问题,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误区一:入门教学繁杂

初学者在葫芦丝的姿势上面经常会遇到困惑,往往不知从何下手,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共同探究一下葫芦丝的初级入门教学。我认为葫芦丝的入门教学尽量简洁明了,“抬”、“握”、“含”三个字就可以囊括姿势、手型和口型。对于姿势的讲解不宜过多,我认为好的习惯是不断纠正出来的,是慢慢养成的。初学者入门时可以给他提供一个要点,当然这个要点尽量简短,最好是一个字。我总结的姿势要点就是一个“抬”,它包括葫芦丝抬起与身体成45°夹角,同时,双臂张开与身体呈45°的夹角。这两个张开做到位基本上姿势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对于手型的讲解,我用一个“握”字囊括了它的精髓,我会先让小孩子试着轻轻地握住葫芦,让他们去感受手指自然弯曲呈弧形的放松感觉,让后再让他们把手放到葫芦丝主管的指孔上面。第一步只按上手,此时下手可以握住葫芦丝的尾部,第二步加入下手,练习下手的三个音,第三步练习上下手的协调配合,主要是练习“4”与其他音符的转换。口型的练习,我以一个“含”字概括,此时可以借鉴小时候含奶嘴或是含吸管的感觉,轻轻地用上下嘴唇包住,前提是不要让吹嘴抵到自己的牙齿。仅仅含住吹嘴的一点点(1/4)即可。

误区二:不注意气息的运用 有些学生为了吹响葫芦丝,从一开始就用很大的气息去冲击葫芦丝的簧片,结果老师憋得脸红脖子粗地,结果声音并不理想,甚至还发不出声音,越急越用气,结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此时,如果老师不去纠正,可能学生就会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结果可能无法回头。我在教小孩子的时候往往是从中音“6”开始,依次往下走。从一开始就让他们体会用最小的气息获得最好的声音,这里最小的气息便是刚好能吹响葫芦丝的气息,在力度级别上面偏向“mp”,用这种气息量去演奏,才能获得最好的声音效果,同时,可强可弱的力度才能得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所以,我认为初学者在学习时不宜过于着急,切忌用过大的气息曲冲击簧片,适当地弱吹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误区三:重曲子轻练习

经常有些老师在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成就感,往往一个曲子接着一个曲子地上,而且一个曲子比一个曲子难。这种教法也许会在短时间内出“效果”,但是,当学生进入中高级阶段的时候,你也许就会发现,问题接踵而来:气息不到位、手指跟不上、舌头吐不清等等。这时再反过头来恶补基本功,往往就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基本功,何时加入基本功哪?我认为,基本功的练习应当从一入门开始就纳入进葫芦丝的学习体系之中,然后练习的难度逐渐增大,比例逐渐增加。初中级可选用李贵中老师的教材,中高级要辅助乔志忱老师的练习教材。每次上课的练习尽量囊括气、指、舌三个方面,并按照书上的顺序逐条攻克,直至最后串联到一起。在此,老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基本功的重要性,把基本功的练习当做是一项每日必修的课程任务来完成,其次,要引导学生练习基本功,并让他们喜欢上基本功,从练习基本功之中寻找到乐趣。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基本功才会越炼越扎实。

问题四:曲目演奏不规范

葫芦丝是一件非常有灵性的乐器,它对于声音的把控和牵制非常高,演奏者往往只重视音符,而没有去研究里面的演奏法和装饰音。殊不知,演奏法和装饰音是葫芦丝演奏的精髓所在,好多乐曲都是通过这两点来发展和积淀才会有现在的成就。一般在乐曲之中,但凡连音线的音头上面一定要用舌头轻吐一下。或者,连音线在乐曲的演奏中就不被重视,以至于各种奏法吹法都有,随意度非常大。看到这一点,我意识到了规范演奏的重要性。第二点就是装饰音的准确到位。和其他乐器一样,葫芦丝也有很多装饰音,比如滑音、颤音、波音、虚指颤音、打音、叠音等,有些书上面的标记不是非常准确,这就首先需要有一本记谱稍微规范一些的书,在此我推荐李贵中老师的葫芦丝巴乌教程,这本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在所有的书里是最好的。然后就要看自己了,一定要仔细读谱、认谱,不要放过里面的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装饰音都要做得非常规范和标准。

误区五:曲目的编排重形式轻内容

老师在进行葫芦丝教学的时候,往往会换着曲子变着花样去取悦学生,殊不知,葫芦丝的精髓和韵味是要不断琢磨和反复思索的,没有任何一种一劳永逸的速成法。现在的曲目编排有这么三种:一是根据曲子的难度级别来编排,这种方法是现在教科书中常用的一种模式,其好处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缺点是学生对曲子风格性的把握不到位,对曲子没有系统性的概念;二是根据技巧来编排,这种编排的有点在于逐个击破,针对性强,缺点是缺少对曲子的宏观把握;三是根据曲子的风格进行编排,就是把风格相同或相似的一类曲子编排到一块,如此一来的优点是让学习者去一类风格的曲子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把握,缺点是曲子的难度不同,练习起来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我认为,可以将第一者和第三者结合到一块儿,这样既兼顾到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同时又顾及到风格的一致性,可以触类旁通。下一步在练习时就应当多重视曲子的内涵,少一些浮夸的形式。

误区六:急功近利

有些老师经常自豪地说:我的学生才学了两年就考过十级了,书本上的曲子全会吹了。听到这话,我不禁暗笑,这个能叫十级吗?当前的形式有些浮躁,不知从何时掀起了一股考级热,而且到现在也是高温不退,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此,我认为应当适时压制一下。专业人士都知道,但凡考级,大都是业余水平考级,主要是针对少年儿童,它设定的目的主要就是督促和鼓励小孩子们的学习。诚然,它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有些人确将考级视为终极目的,一切练习都是为了考级服务。学生刚学了一年,尚未进行系统和专业的训练,就强迫他去考高级。一般考级都是逢考必过的,一时间,是皆大欢喜。但是考过十级哪?是不是就可以修成正果了,他的水平真正达到演奏水平级别了吗?其实,老师已经把学生给毁了。学习一门乐器的周期最少要三年,千万不可以冒进。实践证明:任何以考级或比赛为目的的学习都是徒劳无功的,只有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这件乐器,由“我要学”变成“我想学”之后,它的进步才会是实实在在的。

总之,在葫芦丝学习的初级阶段,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决绝不当也会走一些误区,作为一位合格的老师,我们应当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踏进艺术的殿堂。

张凯 *** 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第二篇:葫芦丝教学

一)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一、二、三个音孔,拇指拖于主管下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用第一节指肚分别开闭,第四、第五、第六音孔,拇指开开位于主管前下方的第七音孔。

(二)深呼吸、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吸气后、气息下沉,使气流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的均匀向外呼出,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

(三)吹奏中,高音时要用缓吹法(气流减小)低音时要用急吹法(气流加强)。

注意:

1.附着于音管左右侧的小指,不可固定不动,应根据演奏时的情况灵活掌握,如当运用上三指(即开闭四五六音孔)演奏时,右手小指应附着于第一音孔下侧,而左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这样才不至于影响上三指在演奏时的灵活运用.当运用下三指(即开闭一二三孔)演奏时,左手小指应回到副管位置,而右手小指可自然地随演奏抬起。

2.各个音孔在按下(既关闭)时一定要用规定手指第一节指肚将音孔按严,不能漏气,否则会影响音准和音色。在演奏葫芦丝,时应使手臂,手腕放松,手指适度地向里弯曲。开放音孔时,手指不宜抬得过高,过高会影响演奏速度和灵活性,但也不要太低,太低会影响音准和音量。

内容提要: 文章以总提分述的结构形式,详细介绍并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的构造、演奏姿势、手型、口型、演奏技法,葫芦丝的定调与几种转调方法,以及葫芦丝演奏的呼吸方法,演变及发展等问题。

葫芦丝的演奏技法

葫芦丝在演奏的某种程度上相对于竹笛、唢呐等民族吹管乐器要简单一些,没有那么多复杂的技法,这也是由于它构造本身的局限所致,但是它甜美的音色却好似极富表现力。葫芦丝在演奏中常用的技法有以下几种:

1.吐音。吐音是葫芦丝演奏中较重要的技法。吐音又分为单吐、双吐、三吐三种。

① 单吐。利用舌尖部顶住上腭前半部(即“吐”字发音前状态)截断气流,然后迅速地将舌放开,气息随之吹出。通过一顶一放的连续动作,使气流断续地进入吹口,便可以获得断续分奏的单吐效果,完成单吐的过程。单吐一般在音符上方用“T”标示。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单吐又可以分为断吐和连吐两种。

② 双吐。双吐是用来完成连续快速分奏的技巧。首先用舌尖部顶住前上腭,然后将其放开,发出“吐”字。简言之,在“吐”字发出后,立即加发一个“苦”字,将“吐苦”二字连接起来便是双吐。双吐的符号是“TK”。

③ 三吐。三吐实际上是单吐和双吐在某种节奏型上的综合运用,符号为“TTK”或者“TKT”,即“吐吐苦”或者“吐苦吐”。

2.连音。连音是常用技巧之一。适用于抒情如歌的乐句或乐段。用符号“⌒”(连音线)表示,连音线内的音除了吐第一个音,其余的音均不用吐,吹奏连音时要强调连贯、流畅。

3.滑音。滑音及技法在葫芦丝演奏中被广泛使用,其效果具有圆滑、华丽的特点,应用滑音技法可以模拟人声和弦乐器上的抹音效果。滑音又有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4.震音。利用震音技巧可以获得如同歌唱般的“声浪”效果,极大的丰富音乐的表现力,是人们揭示内心活动、抒发内心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震音又有气震音和指震音两种。

5.颤音。颤音是由两个不同音高的音快速交替出现而构成。具体要求是原音发出后紧接着快速而均匀的开闭其上方二度或三度音的音孔,符号为“tr”或 “tr ~~~~ ”

6.叠音、打音。两种演奏的技法和效果上差不多,关于它们的定义也是众说不一。就是在某个音出现前的瞬间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二度过三度的音,叠音用符号“ 又 ”表示,打音用符号“扌”表示。

[原创]葫芦丝基本技巧及特殊技巧指南 葫芦丝基本技巧及特殊技巧指南

吐音:分为单吐、双吐、三吐,单吐要轻忌重,双吐建议:双吐要有颗粒型,有基础的练习反吐,也就是“苦吐”,加强“苦”的颗粒性。练到类似单吐为止,三吐为吐吐苦或者踢踢克,练习第一个吐音后偷

气。

滑音:上滑音,下滑音,大小滑音等,滑音无痕迹,多练习大滑音,类似战斗机投弹的声音。

跺音:取于竹笛,孔全打开,然后一齐落下,冲击气流产生的音色。

花舌:大花舌为舌卷冲击气流产生音色,小花舌为上颚震颤发出声音。

颤音:要求密度,多练习筒音5的1颤音以及5的颤音,有基础后练习三度,四度颤音,多指颤音等。虚指颤音隔孔打半孔或者全孔,有

时候,也隔两空打颤音。

叠音:江南丝竹多用,要运用恰到好处,不可多叠,可以练习《醉花

荫》《滨湖春晓》等名曲。

赠音:江南丝竹常用,昆曲多用,也叫送音。本音吹出来,捎带一个音,短且弱,赠音是本句的收尾,练习赠的音色。《凤凰楼》

打音:要有弹性,手指如同弹簧,如《茶歌》的引子,《灞柳情》

的开头。

特殊难度技巧:

碎音:赵洪啸首创,舌尖抵在吹孔左右横摆。

超吐:即碎吐,小舌抽动,已故笛子演奏家尹明山首创,笛子曲《赶

猪调》

滚舌:寸点首创,类似碎音,比碎音更具密度,舌尖上下滚动。

呼舌:用口腔存气吹再吸,反复连续产生音色《快乐的小卓嘎》

糅音;《黄土谣》二指或三指半孔起落颤音,模仿“碗碗腔”

喉音:喉腔与葫芦丝同时发声。

飞指:取于竹笛,多指上下刮孔,循环呼吸及双吐:前者用口腔存气呼出同时鼻子吸气,使气息源源不断,先在6音上练习。循环双吐比较难,首先要找一只省气葫芦丝,双吐吐库变为吐呼或者吐扑,在呼音或者扑音上鼻子吸气,先慢练,逐步加快。

葫芦丝在筒音5,1,2,4熟练之后,可以强化3,6,降7的指法。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

葫芦丝要讲究姿势,这不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为坐、立两种。

1、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是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和歪斜。

2、坐式

一般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微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和僵硬。

葫芦丝的持法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对演奏不利。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的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离音孔上方2—3厘米即可。

风 门

指吹奏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经过的空隙处。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高低而变化的。吹奏低音时缩小风门,吹奏高音时放大风门。风门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应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这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制作情况来决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正常情况下上下嘴唇应一致),两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里收。口 风

经过风门吹出来的气息就是口风。口风有缓急之分,口风的选择可以对吹气的强度和用气量起到控制作用,由于葫芦丝属于竖吹型簧管耦合震动类乐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组成耦合震动而发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气流通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震动,并激发管内空气柱的共鸣而发音。演奏时一般不使用基因(用缓吹方法吹出的筒音)。风门的缓急变化是高腹部、横隔膜及胸腔的活动来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

口 劲

嘴劲的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和口风的缓急来确定的。一定要注意嘴劲和风门口风的密切配合。虽然在吹奏葫芦丝时口风、嘴劲均有缓急之分,但由于葫芦丝的吹奏是采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缓急是相对的,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其原因是由葫芦丝自身的条件而限定(葫芦丝音域过窄)。

芦丝的演奏姿势

葫芦丝要讲究姿势,这不仅是演奏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适应演奏者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技巧,更好的表现音乐内容。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分为坐、立两种。

1、立式

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是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过分挺胸和歪斜。

2、坐式

一般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微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过分放松和僵硬。

第三篇:葫芦丝教学工作总结

葫芦丝教学工作总结

当岁月的车轮驶入2013年,现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本学期葫芦丝课时共计18节课,学生主要学习了葫芦丝的基本发音练习、简单乐理知识、气息与五声音阶、单吐音练习;另外还学习了几首初级乐曲:《希望》、《龙的传人》、《咙咚锵》、《金孔雀轻轻跳》等。

在五一来临之际,排练了葫芦丝齐奏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独奏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由通过了《中华民族管弦乐学会》民族乐器葫芦丝考级等级演奏水平的几位同学演奏;通过六级的高嘉琦、通过四级的韩璐、通过三级的刘悦,另外还有四年级的刘嘉静同学、六年级的姚婷婷同学、桑睿同学。在迎元旦文艺晚会上,获得了一等奖。

本学期,本人精心研究葫芦丝演奏艺术,葫芦丝演奏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撰写了研究论文《论葫芦丝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获得了国家级论文二等奖。

综上所述,这学期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希望以后自己能多多学习,努力充实自己,做一个对学生负责,更对自己负责的好老师。

第四篇:葫芦丝教学总结

葫芦丝教学总结

白秀莲

葫芦丝教学是我们学校少年宫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之一,是以吹奏葫芦丝为主要内容的器乐课。葫芦丝吹奏是此类选修课的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并掌握,我由浅入深的引入,先让学生进行基本音阶训练(以全按作5):在黑板上画出指法表,教会同学们怎样看指法表,再跟我边唱边按相应的音孔,然后唱一音吹一音,音乐是学生熟悉的,慢慢的学生对指法也就有些记忆了。

葫芦丝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学习初期,我首先制定了葫芦丝教学总目标和分段教学目标,初学者的肺活量小,不会用气。用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生练习葫芦丝的吹奏,首先要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基础,如呼吸方法、指法、气息的运用等。但又不能急功近利,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加深提高。当我讲到怎样发音时,通过讲解,学生明白了“筑堤赌住气流”,舌尖发“tu”音时舌尖的动作小,才能使吐音干净有弹力的道理,因而练习发“tu”音时再没有“怪音”出现,噪声也随之减少了。现在学生兴趣越来越浓,回响着悠扬动听的葫芦丝声音。

经过学习,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葫芦掌握了单吐、学习了双吐技巧,部分学生已能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映山红》等中级曲目。

表现好的,接受能力快的,吹得较好的,就请上台来表演,我对表现好的鼓掌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很多。在授课时学生很享受学习的快乐,并且大部分学生确实是能吹奏了,少部分有天赋的孩子的演奏水平还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第五篇:葫芦丝教学反思

葫芦丝教学反思

葫芦丝教学反思1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植物生长要经历一个过程,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十分贴近儿童生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发展思维,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时,我努力挖掘训练点。如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在读到小葫芦很可爱时,我问学生“假如你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自己种的葫芦这么可爱,你还会怎么说,怎么做?”在体会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自己的葫芦时,我又提问:“你猜那个人会在什么时候去看自己的小葫芦?”学生的想象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文学习采用角色换位获得情感体验。“你如果也是种葫芦的人,看到叶子上长了蚜虫,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有的说的慢条斯理,有的以急切的语气来劝告书中种葫芦的人,有的以叶子和葫芦的关系来用科学道理讲给书中种葫芦的人听。这样的角色换位体验学习法,使学生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识字方式多样化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多种识字窍门,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是提高识字效率的前提。对于识字教学。如在学习“葫”“芦”“藤”时通过图片来指认“葫芦”和“藤”,让学生先认识一下“葫芦”和“藤”是什么,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到“葫芦”和“藤”都与植物有关,所以是草字头。有的用猜字谜的形式巩固识字,如“邻”、“盯”。在教学其他几个生字时,先让学生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再安排他们同伴互助学习生字,然后向老师汇报,得到同学帮助的生字是哪几个?这样经过学生一汇报,多种形式反复地读,例如:

1、指名读,读对了大家跟着读,同时表扬“小老师,你真棒!”

2、组与组之间比赛读

3、男女比赛读

4、开火车读。经过趣味性的强化记忆,学生最终掌握地比较好了。这样的生字教学效果使我自己很满意。

三、教学中的不足

识字教学在整个课时中占据了比较多的时间,前松后紧,导致后面的朗读、理解比较急,比较浅。导致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朗读流于形式,不够落实;朗读对象狭窄,没有让大多数同学得到锻炼。如果能让学生结合词语句子自己再去探究,我想学生会改变过来的,教学效果会更好。课堂是灵动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所以在教学中总是存在很多的变数,需要我不断提高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

葫芦丝教学反思2

我上小学时就有这篇课文了,也就是至少前就存在了(我20xx年小学毕业)。为什么她的生命力如此强盛,重编教材都要把她保留下来。她到底有什么样的教育含义以至于打动了大家的心。我读了几遍,并没有觉出什么高深的含义来。那个读书人只要葫芦不管葫芦叶生命的作法是错误的。小孩子们都知道没有葫芦叶也就没有葫芦的道理,都觉得这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这篇课文是不是太幼稚了呢?

况且,当我第二次和学生一块学习这篇课文时,还是一头雾水,不懂这个寓言的寓意,第二课时,我们进入了课文评价阶段,你认为这个种葫芦的人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意见自然一致,“不对,没有叶子葫芦就死了。”我觉得课文似乎已经不用再进行下去了,我没什么可引导的了。我就讲了一些生物知识:我们来总结一下植物生长的规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为什么不是最后才结果呢?你认为叶子对植物来说有什么作用?叶子对于树木相当于人类身上的哪一种器官呢?是像树木的眼睛、还是耳朵、还是嘴巴?叶子是用来吸收阳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所以就像是植物的鼻子和嘴巴一样,(当然,植物的根系也是嘴巴的功能)你想想,若果没有这些鼻子和嘴巴,植物还能生长吗?植物一旦不能生长,植物上的果实更没法存活了。植物虽然能在冬天寒冷的时候不用叶子,但是她却不能一年或几年不用叶子,那样的话,她会饿死的。所以说,叶子跟果实是有关系的。葫芦叶跟葫芦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事物也是存在紧密联系的。比如说,我们每个学生都想要双百分,想要高分数,但是你却从没想过要上课认真听讲、没想过认真完成作业、完成老师的要求,你没有认识到这些事情跟你想要的高分数的紧密联系,如果你做不好认真听讲和做作业,你就不会考高分数。就好像你不治葫芦叶上的蚜虫就得不到葫芦一样。这时候,李佳辉开始说他的盼头了:我爸爸说如果这次考试能考95分,就给我买一百多元的遥控飞机,姑姑还给我美好几百元的东西呢!简直就是洋洋得意!我马上结合他的表现说事:但是,李佳辉,你看你现在的表现,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你觉得这样做能考到高分数吗?他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看来我的引导还是很有针对性的。我真会胡拉乱扯。

葫芦丝教学反思3

《我要的是葫芦》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

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

那个人爱葫芦表现在:

1、“那个人每天都去看几次。”

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像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通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应该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里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

葫芦丝教学反思4

哲学中认为,先有物质再有精神,精神反作用于物质。在器乐的世界中也是如此,手指巧不巧全看心灵不灵。

常在课堂中强调:怎么唱的就怎么吹。在平常的器乐教学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唱好了再吹,我指导学生的唱,然后让学生按着自己唱的去吹。

一. 心“领”然后手“悟”,解决节奏难点

1. 在演奏旋律之前,我让学生先听,然后回答我预设的问题注意到一些难点的节奏,这是学生便会去注意难点的节奏,领悟了之后将它唱会,随后便用于吹奏中,教师要一步步慢慢引导,这样学生才会将唱的用于手的演奏上,有意识的演奏,跟随心的演唱

2. 音乐是审美的教育,往往学生有一种自我满足的浮夸心里,当他们认为会了某样事物之后就会变得特别粗心,在音乐中表现为将旋律唱“油”了,在别人听来便十分的枯燥,长此以往会让学生自满认为已经全会了,已经没什么好学的了,在过程中却没有体会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引导学生正确的演唱音高节奏,更要关注学生声音音色的美,唱的好听,学生才有吹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由心出发,吹出美妙的音乐。

3. 体验情感激发共鸣是重中之重,学生往往能够吹奏一首作品十分熟练,却不知表现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教师在音乐的讲述语言上要引导学生,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一起让学生表达音乐情感,感受音乐情绪以此达到共鸣。

葫芦丝教学反思5

呼吸方法与换气,在葫芦丝演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气足音才长,要做到气息深长,就必须以正确的呼吸方法来保证。

一、吸气:吸气时,必须口鼻共用同时进行,方法是:当口鼻同时吸入空气时,横膈膜下降,胸腔两肋张开,胸、腹部随之膨胀、扩张,气要吸的饱满。所谓“气沉丹田”就是要求气要吸得深,要沉得下去,注意吸气时不能耸肩提气。另外,吸气应在前一口气尚未呼完留有底气的前提下,迅速吸入空气,否则就会接不上气,感到气短难受,也有损健康。

二、呼气:呼气必须保持平稳、均匀。方法是:根据演奏气息粗细、缓急的需要,在横膈膜有节制的收缩控制中,慢慢地将气呼出,随着气息的呼出,胸腹部会慢慢自然地瘪下去。在整个呼气过程横膈膜一定要控制住,吸气及呼气的方法与人们平躺下后的自然呼吸很接近,当我们吸入气时,胸腹部扩张饱满,而呼气时胸腹部自然往下瘪。

我们在作呼吸训练时,自己可用手掌贴着胸腹部,感受、体会吸气与呼气的变化情况,是否在吸入气时有膨胀、扩张、饱满的变化。随着气息的呼出,是否会往里慢慢瘪下去。这样反复训练、反复体会琢磨,就能悟出其中的奥妙,正确地掌握其方法。

换气:适时的进行换气,对提高演奏技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换气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换气前,要将余气呼出,避免余气进入葫芦丝而产生杂音。方法是:在换气时,嘴唇微微张开,将余气排往吹嘴之外,同时吸入充足的空气。不能憋着气吹,以免造成疲劳,影响身体健康。如果不将余气呼出,憋着气,即使口鼻同时吸气,也难以吸入足够新鲜的空气。

为保证乐曲的演奏连贯自然,换气应在乐曲结构中自然停顿(休止)的地方或标有换气符号“v”处进行。如果乐句间没有间隙,可以缩短乐句最末一个音的时值来进行换气。例如句末一个音5———为四拍,可以在吹完三拍半后,利用余下的半拍时间从容地进行换气。

有的乐曲中没有标明换气符号“v”,而是以一连线标记在音符上方,表示换气位置,我们应该在连线与连线之间换气。

有的乐曲既没有标明换气符号或连线,也没有自然休止停顿的地方,则应根据乐曲的句逗,自由、适时地进行换气.

葫芦丝教学反思6

“葫芦丝”是源自云南少数民族的吹管乐器中的一种,其代表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竹林深处》等经典曲目深深的打动着每个人。自xx年以来,葫芦丝教学逐渐走入全国各地的小学、幼儿园课堂。掌握一样乐器的演奏,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希望,而“葫芦丝”绝对是最适合小学、幼儿园孩子集体学习的一种乐器。

学习葫芦丝的好处很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一、学习民族音乐,提高民族素养:

葫芦丝是我国民族乐器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学习葫芦丝可以让我们更多、更深的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熏陶,使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另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

二、成本低、简单易学:

幼儿园5-6岁的孩子学习2个学期,可以较好的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及我们平常熟悉的儿歌、现代歌曲。一学期下来,宝宝能较熟悉的消化认谱、打拍等基本乐理,可以完成10首曲子的合奏、独奏。

三、便于携带、便于交流:

小小的一支葫芦丝走到哪里都可以随身带着。走亲访友、逛公园,随时随地演奏一曲都可以成为焦点并且娱人娱己,不像大件乐器只能摆在家里自己欣赏,不能携带。

如今,民族音乐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管在任何地方,音乐都是没有交流障碍的语言。葫芦丝教学不仅只在小学,它已经深入幼儿园课堂。通过实践证明,幼儿园的孩子是有能力学习演奏葫芦丝的。

四、有益健康:

学习吹管乐器能增加人的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机能,在提高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五、灵敏身心、抒发情感:

葫芦丝声音柔美、不伤听力。学习葫芦丝,脑要思考,心里要有节奏、耳朵要辨音、手指在快速活动、肺活量由气息在调控,全身都在思考和运动,宝宝身心更灵敏。

六、“一通百通”

学会了葫芦丝的演奏技能,宝宝一定掌握了基础的乐理知识,那么学习另外一种乐器上手就非常快了,尤其是吹奏管乐类。学会了葫芦丝,就等于直接学会了演奏“巴乌”,如果还对其他乐器感兴趣,一定会比常人学习的更快,所谓“一通百通”。

“开设乐器教学,创办特色幼儿园”--在全国各省市,与我们葫芦丝、巴乌协会老师合作的学校已经有200多所。咱们的小型活动月月有,葫芦丝集体汇演每学期都有,优秀节目上电视台的也是每年都有。我们的`少儿合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曾在xx年央视少儿春晚拿过第一名的好成绩,在央视《大风车》少儿器乐演出中拿到第一名,在云南泼水节开幕式上献艺也被各大媒体曝光表扬。

葫芦丝教学反思7

《我要的是葫芦》是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让学生学会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而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两幅插图的不同为切入口,采用不同的方式通读全文,然后分别学习一、四两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再探究其缘由,学习二、三两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读有所悟,以悟促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现反思总结以下几点: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教学设计以读为主,在学习过程中重视阅读感悟和体验,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同桌合作读、分角色伙伴合作朗读、个别展示朗读等阅读方式突出了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使学生在不同的阅读实践中自主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积累,既调动了学生主动地参与阅读,又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语文能力。另外“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组织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实践,理解课文内容,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

二、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我结合文章的空白之处,设计了想象说话的内容,想象说一说:你想对他说什么吗?这样学生说话既有了依托,又有了较大的伸展空间。师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碰撞,在学习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增量,进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那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把课文的两幅插图并列出现,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再从图到文,学习课文。学文后,我又出现这两幅图,让学生观察,产生问题,进入下节课的学习。这样在观察的基础上,训练口语,发展想象,以培养创新能力。

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都不一样,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因此,教学中采用角色换位,“你要是种葫芦的人,看了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四、教学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教学反馈及应变能力有待于提高。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学生当堂的生成,即兴语言的表达,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充分肯定,及时地促进学生,我觉得做得还不够好。这一点,我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另外,在听课时多多学习其他老师好的做法。

2.教学语言的再精炼。我觉得在教学时,语言的指向性要更明确些;语言的目标性应更明了些。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不断地钻研—“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下载浅谈葫芦丝教学的误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葫芦丝教学的误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葫芦丝教学教案

    葫芦丝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葫芦丝吹奏姿势和基本指法及曲子练习教学难点:葫芦丝基本指法和用气 教学过程: 一、葫芦丝的吹奏姿势 葫芦丝的吹奏姿势有站与坐势两种: 1、站势:要求......

    葫芦丝教学教材

    乡村少年宫音乐社团校本教材《葫芦丝》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 葫芦丝简介 葫芦丝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葫芦制成,有七个个按孔(前六后一......

    葫芦丝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难点】 (1)葫芦丝演奏姿势、呼吸、气息的控制、按孔方法。 (2)演奏技巧:单吐、打音。 (3)掌握乐曲的节奏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结构和基本演......

    葫芦丝可行性教学策划

    葫芦丝可行性教学策划一、指导思想:1、葫芦丝易学易懂,其乐音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2、与校内音乐课优势互补,让孩子体会到不同的美;3、弘扬葫芦丝艺术文化,提高学......

    葫芦丝教学教案3

    葫芦丝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 1.练习基本功 2.学唱乐曲《小星星》 3.吹奏乐曲《小星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充满自信,有表情地当众演唱所学歌曲《小星星》。 2.能积极参与......

    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

    葫芦丝教学备课笔记 培训教师:刘君健 梦想工作室 目录 1、课程安排 2、了解......

    葫芦丝器乐教学工作总结

    葫芦丝器乐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小学部和初中部葫芦丝乐器兴趣组的辅导教师,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和实践现就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葫芦丝校本课程器乐教学的成功: 为了更好地......

    葫芦丝《军港之夜》教学

    葫芦丝《军港之夜》 教学目的: 1. 学习《军港之夜》 2. 学习倚音、“切分”、“打音” 教学重点:用葫芦丝吹奏《军港之夜》的旋律 教学难点:倚音(装饰音)、“切分”节奏:注意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