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1练习课模式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解决实际问题可通过不同途径——列算式或列方程.2.学会如何找相等关系,会列出方程.3.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教师、同学的双边活动,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从算式到方程的比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基础知识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为1的方程”.例如:x+2=5.这就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未知数是x,并且x的指数为1.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难点:找出等量列方程.易混易错点拨
注意区分方程与代数式.典型例题
例1.某商店将进价为1200元的某品牌的洗衣机按标价的8折销售,仍可获得300元的利润,那么该品牌洗衣机的标价为多少元?
分析:相等关系为:售价-进价=利润 解:设该品牌洗衣机的标价为x元.列方程:x×0.8-1200=300 例2.某班学生分两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其中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后因劳动需要从甲队抽调16人支援乙队,使抽调后的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一半还少3人,求甲、乙两队原来的人数?
分析甲队抽调后人数=(乙队现有人数)-3为等量关系
解:设乙队原有x人,则甲队有2x人,可列方程为:2x-16=(x+16)-3 例3.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大2,调换位置后,所得新数比原数的2倍小2,求这个两位数.分析:任何两位数=10×十位上数字十个位上数字
解:设原数十位上的数字为x,则个位上数字为x+2,有10(x+2)+x=2(10x+x+2)-2
随堂演练
一、填空题
1.某种电脑原价是a元,每次降价10%,两次降价后的价格是.2.某数的5倍与3的差是7,设未知数为x,方程为.3.甲车队有50辆汽车,乙车队有45辆汽车,如果要使乙车队的车数是甲车队车数的2倍还少1辆,应从甲车队调多少辆到乙车队?本题可设未知数 ,这时列出方程是.二、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A.5x-3 B.8+(-2)C.4y-1=7 D.6×2-3=9 2.某数与5的和的3倍等于25,若设某数为x,则方程表示为:()A.3(x+5)=25 B.(3+5)x=25 C.3x+5=25 D.5x+3=25
三、解答题:根据题意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小丽今年11岁,比母亲的年龄的还大2岁,请问小丽母亲的年龄是多少岁?
2.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长跑,同时同向同地点出发,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6米/秒,甲跑几圈后,乙可超过甲一圈?
3.已知父子俩年龄的和是44岁,又知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2倍少1岁,试根据题意列出方程.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0cm,长比宽多4cm,求它的面积为多少?
第二篇:练习21
《练习2》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能积累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
2. 熟记谚语。
3. 教会学生做一张贺卡,能写一句祝贺的话,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教具:录音带、成语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题
㈠教学第1题
1. 读题,审题。
2. 现在是什么季节?
3. 春天来了,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4. 我们学校的花坛多漂亮呀!谁来夸夸花坛?
5. 你们看,那盛开的花儿多像小朋友的脸呀!你们看,花坛里除了花,还有什么?
6. 是呀,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各种花儿都开放了。
7. 花园里万紫千红,蜜蜂嗡嗡叫,香气扑鼻,多美!
8. 阳光下,小朋友在自由地学习、玩耍,个个都觉得——(出示春光明媚)师领读,生跟读。
9. 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到处是春天的脚步,到处是春的气息,这真是(出不春意盎然)师领读,生跟读。
10(播放歌曲)师生共同唱歌。
11.齐声朗读成语,背诵成语。
㈡教学第2小题。
1. 审题。
2. 指导。
⑴图上是谁在干什么?
⑵谚语就是通过简单的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本题的两个谚语讲的是什么呢?自己读一读。
3. 练习。
4. 练习背诵,反馈。
5. 鼓励学生回去收集。
二、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谁会做贺卡?你能教其他小朋友吗?
3. 老师教做贺卡的步骤。
第三篇:练习课教案(本站推荐)
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会乱句重组的解题方法。
2、对标点符号有更近一步的认识,能灵活、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课时: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乱句重组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写作顺序?能用我们学过的课文来举例吗?
2、写作顺序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狼牙山五壮士》 按时间先后顺序《观潮》
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桂林山水》 按空间推移的顺序《颐和园》
3、每一种写作顺序有什么特征?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按时间先后顺序:我们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等词。
按先总述后分述的顺序 : 其他句子都是围绕着中心句来说的。
按空间推移的顺序 : 所谓空间推移,就是由地点的转移,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4、总结:刚才我们回顾了文章写作顺序,乱句重组就是把本来是通顺、连贯的一段话给打乱了,所以,我们在做这样的题目时,就要透过杂乱的语句找出这段话的写作顺序。那么,怎样做乱句重组呢?
(1)读乱句。
(2)想:乱句用的是哪种写作顺序?
(3)动手做
(4)再读,检查前后是否有不通顺,矛盾的地方。
5、举例:
()一听到这熟悉的叫声,我就猜准它一定生蛋了。
()我高兴地把蛋拣在手里,还热乎乎的呢。
()跨进屋门,果然,一个鹅蛋似的双黄蛋躺在鸡窝里。
()一天下午,我参加学习小组后回家,老远就听到我家的那只老母鸡“咯咯哒”、“咯咯哒”地在房子里叫个不停。
6、练习:
(1)
()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2)
()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一条腿残疾,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3)
()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下课了,张良在操场上玩。
()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刚才看到的那一团白纸。
()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二、标点符号:破折号
1、复习破折号的用法:
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表示意思的递进。
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表示意思的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表示语音的延长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2、练习
破折号有不同的用法,请根据下面的提示,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部分 ②表示意思的di递进 ③表示意思的转折 ④表示声音的延长
1、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2、托德真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3.“好香的干莱——听到风声了么?”赵七爷说。()
4.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小狐狸,心想:小狐狸也许在叫,妈妈——妈妈——这小狐狸多可怜呀。()
第四篇:练习课教案(模版)
练习课教案 王育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准确回顾鸿门宴的故事情节。
2、通过对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的了解,能准确判断作文题目的好坏
3、通过提前预习,能解决《报任安书》的读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相互讨论,对比概括出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的性格特点
2、了解作者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3、通过阅读比较,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和命名范围。
4、通过多种阅读模式,了解学生对《报任安书》的预习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文学作品的兴趣,对项羽这一悲剧英雄从多个角度作出有依据的评说。
2、通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指导,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启发他们对对社会新闻热点的思考。教学重点:掌握《鸿门宴》中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举一反三。
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般形式,能准确确定写作范文。教学难点:学习《鸿门宴》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确立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般写法。教学方法:讲析法、自读法、讨论法。教具:录音机、粉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对《鸿门宴》全文的学习,重点讲解了文章的文言知识点,大家还记得《鸿门宴》发展的始终吗?
【宴前】
无伤告密:故事开端;范增说羽:激化矛盾。
项伯夜访—形势转化 张良献计—情节变化关键 项伯说情—气氛缓和
【宴中】 沛公谢罪
范增举玦(紧张),项庄舞剑(严峻)樊哙闯帐
【宴后】
沛公出逃;
张良入谢;
沛公除奸。
二、大家回顾得非常好!在这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每个人都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有趣的是,这篇文章表现人物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你说说,并分析。对比
(1)张良和范增
明确: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A 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B 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与刘邦,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骄横浮躁。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张良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洞察敏锐、老谋深算、骄横浮躁)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根据刘邦入关前后的变化,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此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洞察敏锐。刘邦跑后,范增指桑骂槐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尔后的历史证实了这一点。可见范增有远见卓识,老谋深算。但处事浮躁,不该把矛盾暴露给敌方,其后果被刘邦利用。另外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匆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玦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并且擅自布置项庄舞剑。不能准确把握项羽的思想动态,一味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一方面由于他年龄地位,一方面由于 2 他对时事观察和对项羽的忠心。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2)项羽和刘邦
项羽:(自矜功伐,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自负轻敌,朝令夕改,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他听了曹无伤告密,即刻大发雷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旦日”,即是明天一大早。这说明项羽急不可耐,遇事浮躁。这与将帅每逢大事有静气的要求相去甚远。“击破”,说得轻松,表明项羽自负轻敌。当日深夜,项伯为刘邦说情,项羽竟然许诺。真可谓日令夜改,毫无主见。及至次日,刘邦前来谢罪,刚说到“今有小人之言┅┅”项羽随即接住话题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言”,说。“之”,代词,指情报。项羽指名道姓公开点明情报是曹无伤说的。可见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以后,还有谁敢再送情报?后来,樊哙闯入帐内,项羽不但不恼,反而又赐酒又赐猪腿又赐座,又问“能复饮乎?”项羽的话说得太多了,竟让樊哙借题发挥,引来责问,讨个没趣(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
刘邦(知人善用,能言善辩,狡诈伪饰,见机能断),他在二次危急关头,说了三次“奈何?”着实惊慌。可是,他处惊不乱,懂得向部属问计。见了项伯,“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懂得抓住机遇,抓住关键人物。“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自意:不曾料想到”能言善辩,狡诈伪饰。脱逃的机会终于来了,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项营之前交代张良,强调二点:一是“公为我献之”;二是“度我至军中,公乃入”,然后,刘邦等人急忙就近抄小路逃之夭夭,并且立诛曹无伤,当机立断。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1、在矛盾冲突中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2、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3、文章结构严谨,首尾呼应
四、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介绍和题目的确定
五、这节课最后一个内容是检查大家对《报任安书》的预习情况
请同学们齐读
示读纠正读音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摩,通“磨”。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底,通“抵”。
3.思垂空文以自见。见,通“现”,表现。
4.放失旧闻。失,通“佚”,丢失。
5.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纪,通“记”,历史记录。
6.则仆偿前世之责。责,通“债”。
任安 曩者 阙然 倡优 卜祝 蝼蚁 诎体 箠楚 槛阱惕息 羑里 怯懦 厥有《国语》 膑脚
六、作业布置
1、请大家思考第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找好材料。
2、请大家读熟《报任安书》。
圜墙
第五篇:练习课“五环节”教学模式
“五环节”教学模式在小学4—6年级数学练习课应用研究
宜良县九乡小学数学教研组练习课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小组
(杨海云 孙丽波 李艳红 陈丽华 朱天有等)
【摘要】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技巧的重要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基于对小学数学练习课练重要性的认识和反思,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小学数学练习课“五环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练习课“五环节”教学操作程序为:明确目标、激发参与---启发回顾、巩固基础---总结概括、强化认识---应用实践、拓展提高---当堂反馈、小结反思。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能使练习课课堂教学结构清晰、完整。“五环节”教学模式便于教师操作,并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五环节 教学模式 应用研究 小学数学 练习课
一、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理论体现在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机械地学习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新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课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课只有学生做教师讲一种形式,同时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课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该调整练习课结构,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求异思维。
二、功能目标
1、教无定法,教要得法。通过一定课堂教学结构和程序,规范教学行为,启迪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探索不同教学内容应采取的教学形式,从而使练习课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提高练习课效率。保证在一节练习课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要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使学生掌握好相关数学基础,形成数学技能。
3、使练习课成为全体学生发展的平台,确保大多数学生学会必需的数学知识;特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得到较高地发展和提高。
三、应用范围
本模式适用于小学4——6年级数学练习课教学。
四、实现条件
首先,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重要性,具有改革创新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模式的意识、精神。理解掌握我们小学数学练习课“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并能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其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1、练习的主动性和意识控制。
有效练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练习的主动性。主动练习不仅运用感官和动作,而且还要展开思维,发挥意识对练习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功能,使练习真正收到实效。
2、练习的循序渐进。
数学练习的“序”,一是指习题的难度应当由易到难,有一个适当的坡度,对于数学的每一部分内容,都应认真完成一定数量的基本题,再练一些变式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解答具有适当难度的习题。二是指练习的要求应当由低到高逐步提高。
3、练习的及时反馈。
及时反馈即及时知悉当前练习的结果,对后继练习有极大的影响。这
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强化与矫正两方面,例如,学生知道哪些题做对了,会因为练习的成功带来满意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同时又证实了自己的有关认识和操作的正确性,这些都会对继续练习产生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另一方面,知道哪些题做错了,特别是了解为什么是错的,有助于澄清混淆的认识,把精力集中于尚未掌握的部分,使错误的认识或操作得到矫正。及时的矫正对于有效练习是至关重要的。
4、练习的良好习惯。
首先,应当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其次应当养成复查检验、自我反馈、纠错的习惯。这对提高练习的意识监控,发挥即时反馈的强化、矫正作用都大有裨益。我们研究认为,为了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在练习的指导观念方面要重视学生智能的培养,在练习的设计与编排方面必须注意练习的目标性、层次性、多样性、并贯彻发展性、量力性等原则。
5、明确练习的目标性。
所谓练习的目标性,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安排练习。从讲授“知识”的角度看,不管是课前的准备练习,还是新授后的尝试练习,都必须紧扣新知,做到有的放矢地练习。
6、注意练习内容的层次性。
练习内容不能单独孤立的设计,而需考虑与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做到瞻前顾后,就容易使学生将新掌握的知识技能,纳入已有的认识体系。
7、重视练习形式的多样性。
练习形式多样性是指针对某一知识采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组织多样的练习,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8、把握练习的原则性。
其实练习的目的不仅是巩固知识,强化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练习从中获取知识,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设计练习题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练习的基础性原则;练习的综合性原则;练习的适应性原则。
练习的基础性原则是指练习设计应着眼于基础,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
练习的综合性原则是指练习的设计要体现综合运用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一起的练习。
练习的适应性原则中,我们更应体会到,对于有发展变化的内容,不搞“一刀切”,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是一致的,有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有的则反之。思维发展学认为:思维活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外部动作结构逐渐内化的过程。就学生在认知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练习中思维过程而言,除了上述三个基本原则以外,还应注意系统性,针对性,整体性,灵活性等原则,在此我们不必一一展述。
9、注意练习时间的合理性。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一堂课练习的时间则更为宝贵。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时间也是优化的重要途径。在时间安排上要避免断断续续,避免过长地进行单一练习,避免过多地进行难度练习。总之,教师在练习安排上必须注意时间的合理性,使得安排紧凑,却不乏节奏,保持学生思维连续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兴趣与乐趣。
10、评价
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还应充分重视发挥评价在数学练习中的作用。在把握评价的目标性的基础上,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注学生的感受,以人为本,才能最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五、操作流程
小学数学练习课“五环节”教学操作程序为:明确目标、激发参与---启发回顾、巩固基础---总结概括、强化认识---应用实践、拓展提高---当堂反馈、小结反思。
(一)、明确目标、激发参与(5分钟左右)
练习课主要是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技能,同时伴随着巩固知识、发展智能和培育情感。因此,在学生进行练习之前,应当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在心理、生理、情感、知识等各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这部分内容的安排要注重三点,一是知识的激活,二是思维的激发,三是情感的激励。
1.知识的激活。激活知识有两个目的,一是突出知识中的重要因素,二是强化知识中的基本要素。练习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就是知识中的重要因素。准备阶段,一般安排一些口算训练、口头复述、默写题作为突出解题关键的基本题,为解答复合题作准备。
2.思维的激发。准备阶段安排一些调理思维的习题,确保学生思维的启动和运作。这一阶段,通常安排一些回答、判断、选择题进行思维激活。
3.情感的激励。用鼓励性语言提出本节练习课中采用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热情。练习课中的“准备”与新授课中的“铺垫”有差异。“铺垫”必须紧紧瞄准新知而来,侧重于知识,落实在旧知的生长点上,为新知学习打下“伏笔”;“准备”侧重于技能方面,为顺利“练习”活动
“关节”。
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练习的内容合理创设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知识、思维、情感的目的。
(二)、启发回顾、巩固基础(12分左右)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组组练习题,或边练边评,或由学生一鼓作气练完后再逐题评讲,达到练习的目的。其间以学生“练”为主,教师“评”为辅。有些习题让学生做完后只需对一下答案,不必评讲。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力求解决好三个问题:
1.设计好练习。设计好练习是成功练习的前提。设计好练习要注意:①围绕重点,精选习题;②由易到难,呈现题组;③形式灵活,题型多变。
习题可以自编也可摘选,但都应围绕重点展开,不能贪多求杂,确保12分内练习得有意义、有趣味。练习形式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运用,不可千篇一律。注意口练与笔练、集体练与个人练等的交替运用。习题题型也要多变,封闭题型与开放题型、填空题型与选择题型、顺向题型与逆向题型、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编题与解题等,均应根据练习需要而灵活把握。
2.组织好练习。组织练习是“导练”的实质,“导练”就是有指导、有组织的练习过程。要通过一题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练习的效率。有组织的练习还包括习题的临时增删、节奏的随时控制、要求的适时调整等。
3.评讲好练习。评讲一般安排在练习后进行,也可安排在练习前或练
习时。练习前的评讲,目的是唤起学生注意,提醒学生避免出错,起到前馈控制的作用;练习时的评讲,属于即时反馈,即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从中发现共性问题及时指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练习后的评讲,内容包括:判断练习结果的正误,比较练习过程的异同,评估习题的价值与功能,指出解题的关键与注意点。
(三)、总结概括、强化认识(3分左右)
当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总结和概括出练习的基本经验和教训,获得有意义的练习成果。因此,练习成果不只是简单地用练习题做的正确来说明,还需要通过学生对解题规律总结与概括的水平来判断。根据学生的概括水平,可采用小组讨论、教师指点、学生独立概括的策略。
这一环节中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概括总结,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总结,使学生既学习了知识,有掌握了方法、培养了习惯。
(四)、应用实践、拓展提高(12分左右)
应用实践,通常选用课本或练习册上的习题进行检测,最好是教师预先编制并印刷好,课上发给学生做。练习内容不能单独孤立的设计,而需考虑与前后知识的有机联系,做到瞻前顾后,就容易使学生将新掌握的知识技能,纳入已有的认识体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组织多样的练习,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为了确保大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数量与难度都要控制好,同时附设一两个条件隐蔽,关系较复杂题,使做得快的学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当堂反馈、小结反思(8分左右)
学生练习结束后,应及时反馈练习效果。反馈过程的一般程序是: 1.教师或学生分析解题过程,核对解题结论。2.学生自己批改或同桌交换批改。3.统计检测结果。
4.错的同学订正,对的同学另做思考题。5.教师抽查部分学生的检测题。
这五个环节在熟练掌握以后,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状况灵活运用,顺序可以调整,环节可以删减。
六、模式的评价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小学数学练习课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能使练习课课堂教学结构清晰、完整。“五环节”教学模式便于教师操作,并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教师要根据练习内容的多少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几个课时完成练习内容,可以一个课时完成一个教学过程,也可以几个课时完成一个教学过程。
二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与合作探究。
三是要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确定课堂教学策略,要实事求是,不要刻意追求环节而忽视实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会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步完善,使“五环节”教学模式更加完善,更好的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参考资料: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3、曹平《数学练习课结构初探》——《小学数学》1998年第十期
4、麦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新世纪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