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问题练习课教案

时间:2019-05-13 22:0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程问题练习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程问题练习课教案》。

第一篇:行程问题练习课教案

淮阳县外国语实验小学

六年级

胡建东

行程问题练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利用行程问题中的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2、能力目标:理解数学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学重点:认识行程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是通过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间的转换,体现的是数学的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旧知

1、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用s表示,速度用v表示,时间用t表示,那么上面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2、若小明每秒跑4米,那么他5秒能跑_____米;

3、小明用4分钟绕学校操场跑了两圈(每圈400米),那么他的速度为_____米/分;

4、已知小明家距离火车站1500米,他以4米/秒的速度骑车到达车站需要_____分钟.二、探究学习

(一)为了迎接工人运动会,小区倡导大家锻炼身体,聪聪和明明兄弟两人决定每天早起跑步,明明每秒跑4米,聪聪每秒跑6米,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分析:①用线段图表示为:

聪聪x秒跑的路程: 明明x秒跑的路程:

②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即列方程):

(二)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分析:①用线段图表示为:

淮阳县外国语实验小学

六年级

胡建东

②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即列方程)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则可列方程为:

(三)某校新生列队去学校实习基地锻炼,他们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行进,走了 小时时,一学生回校取东西,他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返回学校,取东西后又以同样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学校实习基地1500米的地方追上队伍,求学校到实习基地的路程.

分析:①用线段图表示为:

②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即列方程)

三、随堂练习(只列不解)

1、某初一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作业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摩托车的速度为45千米/时,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千米/时,__________?”(横线部分表示被墨水覆盖的若干文字)请将这道作业题补充完整,并列出方程.

四、随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五、随堂检测

1、甲、乙两人相距40km,甲先出发1.5小时后乙再出发,甲在后,乙在前,二人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8 km,乙的速度是每小时6 km,问甲出发几小时后追上乙?

2、一队学生从学校步行前往工厂参观,速度为5千米/时,当走了1时后,一名学生回校取东西,他以7.5千米/时的速度回学校,取了东西后(取东西的时间不算)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追赶队伍,结果在离工厂2.5千米处追上队伍.求该校到工厂的路程.

六、知识拓展

有两列火车分别长200米和280米,其速度之比为5:3,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到车尾相离共用了18秒,求两车的速度。

第二篇:2017小升初 行程问题练习

专题三十六 行程问题(五)

(S—T图)1.[2014年西工大附中入学真卷]如图所示是教育专线公交车从A站过B站最后到C站以及返回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去时在B站停车,而返回时B站不停,去时的行驶速度为每分钟600米。那么此公交车往返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米。

1题图

2.[2013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小高从家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先走上坡路到达点A,走下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平路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学时一致,那么他从学校到家需要的时间是______分钟。

第2题图

3.[2011年西工大附中入学真卷]甲、乙两人比赛120米滑雪,乙让甲先滑10秒。他们两人滑雪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在滑雪全程中,滑行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的是________;后50秒,甲平均每秒滑行________米。

第3题图

4.[2011年铁一中入学真卷]乌龟和兔子从同一起点出发,跑得快的兔子在途中休息,直到乌龟从身边跑过一段时间后,兔子再以原来的速度去追赶。根据右图信息可知:(1)(4分)兔子的速度是每分多少米?

(2)(8分)若兔子要在到达终点之前超过乌龟,则比赛路程至少应超过多少米?

第4题图

5.[2014年西工大附中入学真卷]右图为甲、乙两车的行程图,则①甲、乙两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②甲乙两车在8:00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1小时后,两车相距________千米。

第5题图

6.[2014年西工大附中入学真卷]甲、乙两同学骑自行车从A地沿同一条路到B地,已知乙比甲先出发,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骑行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①他们都骑行了20千米; ②乙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③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第6题图 根据图像信息,以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7.[2014年西工大附中入学真卷]下面是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再返回的统计图:

(1)去时汽车速度为48千米/时,问A站到B站距离是多少?(2)问返回时车速是多少?(3)问往返平均速度是多少?

第7题图

8.[2013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甲、乙两车从A地将一批物品匀速运往B地,甲出发0.5h后乙开始出发,结果比甲早1小时到达B地。如图,线段OP、MN分别表示甲、乙两车离A地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小时)的关系,a表示A、B两地之间的距离。请结合图中的信息解决如下问题:

第8题图(1)求甲、乙两车的速度;(2)求a的值;

(3)乙车到达B地后以原速立即返回,请问甲车到达B地后以多大的速度立即匀速返回,才能与乙车同时回到A地?

9.[2013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如图表示一艘轮船和一艘快艇沿相同路线从甲港出发到乙港行驶的过程。其中,y(千米)代表甲和乙行驶的路程,x(小时)代表他们行驶的时间。根据图像完成下面的题目。(1)甲港乙港两地的距离是______千米。

(2)轮船和快艇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问快艇出发多长时间赶上轮船?

第9题图

10.[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观察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跑完全程用了______分钟。

(2)小明到达终点后,小敏再跑______分钟才能到达终点。

(3)小敏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4)开始赛跑______分后两人相距60米。

第10题图 11.[2013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黄岩岛是我国南沙群岛的—个小岛,渔产丰富。一天某渔船离开港口前往该海域捕鱼,捕捞一段时间后,发现一外国舰艇进入我国水域向黄岩岛驶来,渔船向渔政部门报告,并立即返航,渔政船接到报告后,立即从该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渔政船及渔船与港口的距离s和渔船离开港口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渔船与渔政船沿同一航线航行)(1)求渔政船从港口出发赶往黄岩岛的速度。

(2)求渔船和渔政船相遇时,两船与黄岩岛的距离。

第11题图(3)在渔政船驶往黄岩岛的过程中,求渔船从港口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与渔政船相距30海里?

12.[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土豆的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______。

(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______。

第12题图 13.[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如图①,一个长为24厘米,宽为3厘米的长方形从正方形的左边平移到右边,图②是平移过程中它们重叠部分面积与时间的关系图。

第13题图(1)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厘米,a=________平方厘米。

(2)当平移时间为多少秒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重叠部分面积是24平方厘米?

14.[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一个长方形条从正方形的左边运行到右边,每秒运行2厘米,下图是长方形运行过程中,长方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与运行时间的部分关系图。

(1)运行4秒后,重叠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第14题图(2)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5.[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式,根据图像进行以下探究:

①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②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第15题图 ③求慢车的速度。④求快车的速度。16.[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某电视台摄制组乘船往返于A、B两码头,在A、B间设立拍摄中心C,拍摄沿岸的景色。往返过程中,船在C、B处均不停留,离开码头A的距离s(千米)与航行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及水流速度不变)(1)船只从码头A→B,航行的时间为________小时,航行的速度为________千米/时;船只从码头B→A,航行的时间为________小时,航行的速度为________千米/时。

(2)若拍摄中心,C设在离A码头25千米处,摄制组在拍摄中心C分两组行动,一组乘橡皮艇漂流而下,另一组乘船到达码头B后,立即返回拍摄中心C。①求船只往返C、B两处所用的时间;②两组在途中相遇,求相遇时橡皮艇离拍摄中心C有多远?

第16题图

17.[2014年高新一中入学真卷]“珍重生命,注意安全!”同学们在上下学途中一定要注意骑车安全,小明骑单车上学,当他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某本书,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某书店,买到书后继续去学校。以下是他本次上学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

第17题图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书店停留了多少分钟?

(2)本次上学途中,小明一共行驶了多少米?

18.[2014年交大附中入学真卷]一辆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辆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行驶,设行驶的时间为x(时),图中的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快车到达乙地过程中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的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根据图中信息,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

(2)已知两车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驶40千米,若快车从甲地到达

第18题图 乙地所需时间为t时,求t的值。

19.如图1是甲、乙两个圆柱形水槽的轴截面示意图,乙槽中有一圆柱形铁块放其中(圆柱形铁块的下底面完全落在水槽底面上)现将甲槽中的水匀速注入乙槽,甲、乙两个水槽中水的深度y(厘米)与注水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2中折线ABC表示________槽中的深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线段DE表示________槽中的深度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关系(以上两空选填“甲”、或“乙”),点B的纵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注水多长时间时,甲、乙两个水槽中的水的深度相同?

(3)若乙槽底面积为36平方厘米(壁厚不计),求乙槽中铁块的体积;

(4)若乙槽中铁块的体积为112立方厘米(壁厚不计),求甲槽底面积。

第19题图

第三篇:行程问题教案

第七讲 行程问题

(一)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x教育内部教材六年级《行程问题》。

一、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的联系,正确的分析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判断出题目是属于哪类行程问题,利用线段图求出对应时间、速度或者AB两地之间的距离,本节课贯穿了行程问题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掌握解答行程问题的基础,是行程问题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小升初考试的必考知识点。

二、学生分析(说学情)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相遇问题,会根据路程和速度,求出相遇时间,对于行程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正确的分析出相遇问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借助线段图数形结合来理解题意,说出解题步骤,并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答应用题。

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重点:

学会分析、解答相遇问题的策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答相遇问题。

教学难点:

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四、教具、学具准备: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例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出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补差,满足不同的需求。”

六、教学过程(说过程)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用约3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用约

1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前三道例题的学习。最后,用约2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七、教学预测(反思)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解答本节课的问题时,不会数形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例2对应的作业题目和例题有点不同,会有少部分学生按部就班,不认真审题,看到题目就做,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

(一)、故事导入(课前检测)

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小鸟,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小鸟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千米的等速前进,小鸟以每小时15千米的等速飞行,那么,小鸟总共飞行了多少千米呢? 提问:这个问题是求什么的?路程=速度×时间,小鸟的飞行时间就是两个男孩的相遇时间,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20(1010)1(小时)15115(千米)

再提问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基本公式。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总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追及路程(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二)、知识呈现

1、A、B两个车站相距688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站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5小时后,甲车到达途中的C站。再过多少小时,乙车也到达C 站?

解析:假设5小时后,甲车行到C点时,乙车行到D点。要求再过多少小时,乙车也到达C点,就要求出CD之间的距离。

(4856)5520(千米)(688-520)56(小时)3

答:再经过3小时,乙车也到达C站。

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80%,相遇后客车继续行了3.2小时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假设两车相遇在点C,根据题意可知,客车走完CB用3.2小时,可求出CB之间的路程,也是货车和客车相遇时所走的路程,从而求出相遇时间,再求出路程。

货车速度:50x80%=40(千米/时)

(千米)客车继续行3.2小时,行了503.2160

(5040)4360(千米)货车用时160÷40=4(小时)

答:A、B两地相距360千米。例

3、一辆小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镇开往相距396千米的乙镇,当摩托车到达乙镇时,小汽车离乙镇还有44千米。已知小汽车每小时行驶64千米,求摩托车比小汽车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析:由题意可知,摩托车行396千米所用的时间和汽车行驶(396-44)千米所用的时间一样,进而求出摩托车的速度。

小汽车的路程:396-44=352(千米)时间:352645.5(小时)

摩托车的速度:3965.572(千米/时)速度差:72-64=8(千米/时)或者:445.58(千米/时)

答:摩托车比小汽车每小时快8千米。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出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练习环节。

(三)、操练内化 我要来挑战1,2,3

(四)、课堂迁移延伸 例

4、例5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行程问题,已知路程和速度,如何求出相遇时间,以及如何根据题意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把行程问题的三大要素全部找齐,再根据题意考虑运用对应知识点和公式来解答此类题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新知识的得来是通过已学的知识来解决的,以后希望同学们多动脑,勤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问题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的,望同学们

能学会运用,善于用转化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作业设计

考虑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在本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启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启发学生,挖掘学生潜力,让他们展开联想的思维,培养其能力为主旨而发展的。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认识,衷心希望各位老师不惜赐教。

谢谢!

第四篇:简单行程问题教案

“简单行程问题”教学设计

金城江区第九小学

yinhaijin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53页例5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意义和速度简便表示方法。

2、能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利用这个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及速度简便表示法 【教学难点】用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简短赛车视频)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一个赛车现场,两辆车正在进行紧张激烈的越野比赛,你猜一猜哪辆车会获胜?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最终谁取得了胜利?为什么?在比赛的过程中,获胜车的速度较快,所以它取得最后的胜利。

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时间、路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简单行程问题。(板书课题:简单行程问题)

二、探究研学

(一)自学课本53页

探究速度的意义和写法,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现在打开课本53页,自学这一页的全部内容。先独立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1.什么叫做速度?速度还可以怎样表示?

2.通过完成例3,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有什么 关系吗?

(速度×时间=路程)

再在小组内大声地交流自己的看法和合作完成学习记录卡,请组长拿出学习记录卡,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现在开始学习。

学习记录卡

名称

速度

意义

写法 特快列车

每小时行160千米 小林步行

60米/分

普通列车

每小时行106千米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是:

(二)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1.小组汇报速度的意义和写法

2.生生互动,让听汇报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3.小组汇报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三、质疑点拨

通过同学们的学习、汇报和相互之间的质疑,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速度和速度的简便写法。如(结合课件小结)

1.像这些每分、每秒、每小时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走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

2.速度的简便写法可以用一条斜线把它分成两部分,左边是路程,右边是时间单位。这样表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既简明又清楚。

另外,我们还知道了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3.……得到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学生质疑: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巩固提高(精练)1.速度的简便写法。

(1)课件出示课本P53做一做第1题(每人至少写出两道)。(2)独立完成后让学生汇报。并用手势表示自己的对错。并作 2 简单的评价。

(3)结合题目资源沟通数学与其它学科知识的联系。2.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关系

课件出示课本P53做一做第2题(口答)。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什么是单位时间?什么是速度? 3.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六、课堂检测

1.判断题请你用手势“√”或“×”表示(课件出示)(1)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110 千米/时,“110 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小时行 110 千米。()(2)速度÷时间=路程。()(3)飞机飞行的速度为 12 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80 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比飞机快。()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A.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去时的速度只有40千米/小时,回来时快多了,是()千米/小时。

(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B.一辆汽车的速度是43千米/时,从厦门出发, 4小时能否到达云水谣?

厦门→云水谣

160 千米

附:板书设计

简单行程问题

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天、每月、每年……叫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里所行驶的路程叫速度 速度的简便写法:80千米/时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基本关系是: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2018.10.18

第五篇:行程问题教案

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

1.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内涵。从实际问题中总结出速度、时间和路程间的关系。

2.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1、说说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的。

2、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汽车比自行车块”,谁比谁快,比较的是什么呢?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明确的告诉学生比较的是速度。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学生认真看课件,畅言其发现。

(1)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2)“单位时间”的介绍。

(3)学习速度简单的表示法。

每分钟行225米,可以写作:225米/分

每小时行使160千米,可以写成:160千米/时。

(4)巩固练习

三、教学例

31、课件出示例3(1)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2)说说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什么,要求的是什么。(3)引申出“路程”的定义。

2、教师引导学生独自找出三者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3、像研究关于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我们叫它行程问题,板书课题。

4、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还存在其它的数量关系式吗?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5、师小结:我们知道了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中任何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四、运用新知,巩固拓展,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结合生活实际,学会了解答行程问题,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六、布置作业

下载行程问题练习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程问题练习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行程问题教案

    行程问题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 1、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2、相遇问题中,总路程=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时间+乙的速度×相遇时间 =(甲......

    七年级行程问题教案

    (一)行程问题:基本公式时间×速度=距离 行程问题包括相遇问题、追击问题、跑道赛跑、火车相遇、水中行船、时钟问题,还有相关的判断问题。 关键点:位置、距离、时间、速度。......

    行程问题教案2

    教 案 课前练习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8天,乙独做要15天,二人合做6天后,其余的由乙独做,还要几天做完?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6天可以完成,乙单独做12天可以完成。现在由乙先做3天,剩下的由......

    行程问题教案(共五篇)

    课题名称:行程问题 教学目标:1:理解相遇、追及问题的中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2:能准确地画出线段图 3:能结合线段图来抓住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来求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

    教案解决行程问题5篇

    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线段图)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解决行程问题以及类似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感受画图法是解决问题......

    行程问题第三讲教案

    行程问题(1) 第 一 讲 一、兴趣导入(Topic-in): 今天我刚进家门,就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张百元大钞。平时老妈也不给什么零花钱,难道这次发慈悲了?想到这儿心中不禁一喜。当我拿起钞......

    行程问题教案(共5则范文)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相遇问题 教学目的: 1、 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遇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分析、......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行程问题)专题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1、轮船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时,水速为2千米/时,求A港和B港相距多少千米.设A港和B港相距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