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练习课教案

时间:2019-05-15 12:5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数》练习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数》练习课教案》。

第一篇:《小数》练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P

教学要求:

1、让学生通过练习更好的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及加减计算。

2、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使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数含义

“1”:(1)先独立填写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2)写出每个小数的读法。

“2”:完成后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这个小数表示?加深学生对小数具体含义的理解。

二、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3”:这一题教师要指导比较策略:

a、可以先比较9.8和9.5,再比较9.5和8.9

b、可以先比较3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比较9.8和9.5的小数部分。

比完以后可以让学生按顺序排列,并用符号连接。

教师指导前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该怎么解决。

“4”:先填数,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在回答问题。

三、复习小数的加减计算

“5”:学生独立练习。

选两题评讲:竖式的写法、整数部分的0不能漏写。

四、综合练习

“6”:独立练习。

“7”:第(1)题,一套衣服包括什么?

第(2)题,要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可以一人做一套衣服,也可以两人同时做上衣或裤子,也可以求差。

“8”:独立练习,交流发现。

“9”:先独立填写,再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有规律的板书或其他手段启发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

“思考题”:在线段图上把剩下部分的2倍关系表示出来,再启发学生思考。

五、“你知道吗?”

1、学生自学文字介绍。

2、交流获得的信息。

3、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信息。

4、谈谈了解这些知识后的体会。

第二篇:小数乘小数练习课教案

小数乘小数练习课教案

教学课题: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的整理和复习。学习目标:

1、让学生自主地对小数乘法的知识回顾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

2、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与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与灵活性。

3、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及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及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的灵活性。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二.巩固复习:

1、填一填

(1)、16.5扩大10倍是(),扩大到它的()倍是1650.43.67缩小到它的 是(),缩小为它的 是()。(2)、在○里填上“>”或“<”。

395×0.26 ○ 395 1.83×1.2 ○ 1.83 0 ×3.2 ○ 1 5.8× 0.9 ○ 0.9(3)、积有几位小数,就在括号里填几。

7.56 ×1.3()3.06× 8.4(0.08 ×2.45()8.92× 10(2、计算(带*号的为选做题)(1)、口算

0.25×4 0.2×50 1.1×0.1 0.4×0.07(2)、竖式计算

0.19×1.2 1.2×1 8 3.75×2.6 0.8×0.45 * 5.07×2.8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215×14(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综合:))1.一个长方形宽是2分米,比长短1.8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课堂作业 竖式计算(写作业本上)(1)0.8×1.85

(3)5.06×0.31

五、教学反思:

2)13.9×2.7 4)3.25×0.4

((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通过练习,发现班里有个别学生听讲不认真,出现一些比较间的错误。同时,也发现有个别孩子计算基础不好,加强训练。解决问题处理较好。

导课复习:

(一)问题创设、导入复习

师: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乘小数”,有关“小数乘小数”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谁愿意说一说?

师:经过同学们的共同的疏理,小数乘小数的知识就变得更加清晰条理了,下面我们做一下巩固练习。

第三篇:小数乘以小数练习课参评教案

小数乘以小数练习课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8-10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点是: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是:

1、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四、教具:多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小数?

1、生:先把小数乘以小数转化为整数乘以整数,再由因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在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中:

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基本练习巩固提高

1、(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在计算。

0.8×7= 0.24×0.2= 3.5×0.1= 0.7×8= 1.5×6= 1.3×0.07= 点评: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增减题目。(2)根据算式填空。(教科书第八页 4题)

134×3=402 56×15=840 13.4×3=()56×1.5=()1.34×3=()5.6×1.5=()0.134×0.03=()0.56×1.5=()

教师点评:根据学生情况,先独立填空,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全班交流,积的变化规律。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教科书第八页5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2)教科书第九页6题: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生解答后,先说一说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3)教科书第十页12题:

a、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b、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

c、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1=

5.8×1= 3.15×1= 4.9×0.99= 5.8×0.9= 学生小组交流: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

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教师点评: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2.4×0.5= 0.97×8.2= 2.4×1.02= 0.97×0.84= 2.4×0.98= 0.97×0.06=

4、趣味探索

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0.3×0.3= 0.33×0.33= 0.333×0.333=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同学们,小数的乘法变化多端,算法多样,要仔细体会它的解法。那么请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下小组内交流。

四、课后作业、巩固新知

必做题:教科书第十页,第10题 第11题(任选两个)选做题:教科书第十页,第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以小数练习课

课件展示

使用说明: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获得小数乘以小数的综合理解应用,体验正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情趣I。

2、使用建议:小数乘以小数练习课是在学习小数乘以小数算理基础上学习的,可根据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确定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多少。

3、寻求小数乘以小数计算的规律性题目训练。

第四篇:《认识小数》练习课教案(xiexiebang推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练习更好地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以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2、促进学生对小数的了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及简单的加减计算。

教学资源: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最近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做一些练习。

揭题。

二、组织练习。

1、练习十/

1(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独立填写后交流汇报。

(2)第3幅图中的2个正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5/10合起来,它用小数表示是2.5。

2、练习十/

2学生独立填写有关小数,说说每个小数的含义。

3、练习十/

3(1)先分别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分别是几元几角?谁最多?谁最少?

(2)指导比较:

先比较李明和张圆,再比较王小军和张圆。

先比较3个小数的整数部分,再比较9.8和9.5的小数部分。

4、练习十/

4先填数再回答问题。

5、练习十/

5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第一组题。集体订正。注意竖式的写法。得数的整数部分如果是0时,这个0不要漏写。

6、练习十/7

(1)先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2)什么是“一套衣服”?

(3)解决第一问。

(4)自己提问并列式解答。

7、练习十/8

先找规律,再接着往下写。

8、练习十/9

独立填写,后交流。

三、总结拓展。

1、讨论思考题。

2、订正以上的习题。

3、作业:第107页第6题。

第五篇:小数四则运算练习教案

课题: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新课知识,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中括号的应用。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中括号的应用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多媒体展示两个计算题

⑴ 540÷[(3+6)*2] =540÷9*2 =60*2 =120

⑵ 0.6*(2+1.8-2+1.8)÷0.4 = 0.6 *0÷0.4 =0 提出问题:这两个计算题正确吗?如果有错误的话,你知道错在哪里吗? 大家先自己观察,然后小组内交流看法。

小组汇报:这两个题都有错误,他们的运算顺序都不对。应该这样改正 ⑴ 540÷[(3+6)*2] =540÷[9*2] =540÷18 =30 ⑵ 0.6*(2+1.8-2+1.8)÷0.4 = 0.6 *3.6÷0.4 =2.16÷0.4 =5.4 谈话:在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有哪些要求? 引导学生归纳完整的运算顺序要求(1)含有同一级运算的应该如何计算(2)含有两级的呢?有括号的怎么办? 注意:有简算的要尽量用简便运算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自主练习1 1.8÷0.9 5.6÷0.4 0.36÷0.03 7.2÷8 2.8+4.9 0÷4.86 9.6÷10 0.25×6 4.8÷0.4 0.7×1.1 计时口算,检验学生对小数乘除法的掌握情况。集体订正时重点交流小数计算方法的运用,同时对个别题目可适当增加简便方法的渗透,如2.8×0.5可利用2.8÷2来计算,80÷0.5相当于80×2,2.混合预算中注意简便算 出示自主练习8 15.52—1.6×5—5.7

4.8×12—4.8×2 4.2+3.6÷60 6.28÷0.8÷5 4.82÷0.25+5.18÷0.25 25.2÷[14.2—(7.2+2.8)] 3.6÷(1.2+0.6)×0.5 [32—(1.95-1.95)]÷1.6 大家先独立计算上面这些题目,在做题的时候,想一想,有的题能不能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呢?(然后集体订正)

大家看那些题目可以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生答:4.8×12—4.8×2可以用简便方法。师:你运用了哪一个运算律? 生:乘法分配律。

生:4.82÷0.25+5.18÷0.25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运算。运用的是除法的性质。师:很好,大家在做题的时候的确动了脑筋,平时我们就应该养成这种好习惯,多动脑思考问题。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1.两步应用题。

上节课我们通过解答问题理顺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今天我们就利用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出示自主练习4。

师:大家能不能分析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自主解答这个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分析题意,教师随时指导和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并作个别指导。)师: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都有什么不同的解决办法? 教师板书:

1、(51.5+60.5)×3.5 2、51.5×3.5+60.5×3.5 师:第一个算式有什么意义?

生:第一个算式是先求出两艘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出两艘船3.5小时共行多少千米,它们所走的路程就是南京到上海的水路路程。师:第二个算式有什么意义?

生:第二个算式是先求出第一艘船3.5小时行多少千米,再求出第二艘船3.5小时行多少千米,由于是相向而行,所以把它们加起来的和就是南京上海的水路路程。

师:同学们解释的非常好。2.三步应用题。(1)出示自主练习9。

(学生自主审题。集体汇报解题思路或分析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复习中括号的实际应用。)师(指定小组回答):你们是怎样分析这个问题的?

生:我们从问题一步步找条件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想求出后3天平均每天发多少份,我们先要知道后3天总共发多少份,要求出这个问题,就要求出前4天总共发放多少,总共需要发500份减去前4天发放的,再除以3就能算出3天平均发放多少了。

师:分析得很好,这样分析解决问题真是一个好办法,大家也可以用这个办法解决很多应用性的题目。(2)自主练习7。

(引导学生对解题思路与运算顺序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独立完成。)师:大家能不能也用刚才我们那位同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题目?

生:能。我们想要求出绘画小组的人数,要先求出音乐小组的人数和微机小组的人数,音乐小组人数已经知道,微机小组人数是音乐小组的1.2倍,可以很容易求出来,用总人数减去音乐小组和微机小组人数之和,就是绘画小组的人数。

(3)开放题目。

自主练习10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提问并解答。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自主练习第6题。

理解题意,重点明确0.1mg×10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0.2mg(学生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做法。)师:这个问题有几种思考方法? 生:两种。

生1:我们从题目中可以看出,每次要吃2片,一天吃3次,所以每天要服用6片,16天总共要服用16×6=96片,所以100是够的。

生2:我是这样解决的。每次0.2mg,每天3次,所以每天共服用0.2×3=0.6mg,16天共服用16×0.6=9.6mg 100片里共有0.1mg×100=10mg,所以,也可以解决问题。

师:大家做的很好,一个问题可能有几种解决方法,我们就应该这样用发散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交流。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一些计算题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1)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计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2)在不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应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另外,我们还总结出,在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目时,可以分步做,也可以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在解决三步计算的题目时,可以利用中括号来列综合算式。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一样的,都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使用说明:

一、本课亮点: 巩固新知,应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对数学的情感

本课在问题设计上体现出了由易到难,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注重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并注重做题后的交流点评,及时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评价。

二、未能解决的问题,本教案中的弱点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中括号的应用没给予足够的点评。【作者:朱冬梅】

【单位:峨山镇左庄联合小学】

下载《小数》练习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数》练习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5、小数的数位顺序练习课 教案

    小数的数位顺序练习课 教学内容:小数的数位顺序练习课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数位计数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带小数、纯小数......

    小数除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小数除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回顾小数除法的算理,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循环小数的概念,理 解商的近似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1 众所周知,小数加减法不难,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相同。问他们应该......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小数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小数加减法不难,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相同。问他们应该怎么计算时,说的非常好,可是实......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课教案

    大姚教学范式“培养能力、促进发展”导学活动设计 龙街镇团山完小 歹俊仁 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练习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78—79页相关练习。 教学时间:第2......

    小数除法练习课教学设计5篇

    小数除法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回顾小数除法的算理,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循环小数的概念,理解商的近似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掌握求近似值的方法。 2、能将现实问......

    小数的除法练习课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的除法练习课五年级数学教案 小数的除法练习课五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练习P25教学目标:1、根据商不变性质,沟通整小数的除法。2、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3、让学生......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