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1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教学设计说明】
2011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小课堂带动大生活的“大课堂”理念,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基本的是非观念和法律意识。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有两个,一是:“成长中的我——自尊自强”部分中“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其二是“成长中的我——心中有法”部分中“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本框就学生周围可能出现的各种侵害学生合法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谈如何防范侵害,怎样保护自己。这是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框题,把落脚点放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上,是对整本书的总结,对青少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的情况可以概括为——半成熟易受伤,有经验兴趣浓,知识点较片面,需学习来加强。
初一学生正处于十二三岁的年龄,生理心理都不完全成熟,面对各种侵害行为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加强自我保护十分必要也十分有益。“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甚至有人有切身的经历或体会,学生对此会有兴趣,也有话可说;同时受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影响,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比较片面零散,因此需要结合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2.能力目标:提高识别好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不法侵害用智慧保护自己的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青少年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分清是非,认识善恶,远离危险,拒绝诱惑,自觉学法、懂法、守法,获得法律帮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成为合格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虽然学生对“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这个话题,受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影响,已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或比较零乱,如“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告诉家长或老师”“大声喊叫”等,不能深入分析原因,系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更少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虚拟的网络世界带来的或其他新出现的侵犯手段和行为,我们的学生更是没有经验,加之这方面教育的滞后,因此,把它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法方法】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依据新课标,采取如下教学方法:课前指导学生预习教材,课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调查、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展示资料与图片、显示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设计理念:由于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身边的侵害,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因此,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可以把两课有机地联系起来。)
板书: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新课教学
活动一:热点链接
(设计理念:链接两个青少年受侵害的例子,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找到青少年受到一些具体侵害的原因,为如何防范做好铺垫。)
(1)教师展示案例:案例一:17岁女中学生遭到绑架并被杀害;案例二:七年级的学生多次遭到勒索。
(2)教师提问:根据青少年受到侵害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原因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3)教师归纳:青少年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是:警惕性不高;慌张不冷静,缺少自我保护的方法;不会或不敢用法律保护自己等。针对这些情况,如何做到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呢?其前提首先是提高警惕。
活动二:校园“网友”调查
(设计理念:通过对学生“网上交友”的调查,了解学生交网友的状况,帮助学生了解“网上交友”的利弊,认清虚拟网络世界可能存在的危险,使之掌握“网上交友”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激励学生主动生成知识和运用知识。)
(1)请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和统计人数,其他同学接受调查。
校园“网友”调查你上网聊天吗?你聊天时会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吗?除了同学朋友,你有新的没有见过面的网友吗?你对你的网友了解吗?你或你的网友提出过见面的要求吗?你去见过你的网友吗?
(2)依据结果,讨论探究: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交网友的状况,展示网络交往虚拟性特点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网上交友”好不好?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说事实,摆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3)教师的总结:现代社会离不开网络,网络交往是一种广交朋友的重要途径,那么,作为一名中学生,网络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各小组能不能通过讨论并写一个注意事项。学生分组讨论,把自己成果展示。
(4)友情提示: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漏真实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5)教师提问:在各种侵害中,是男生还是女生更容易受到侵害?学生答:女生。那么作为女同学,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先请男生出点子。女同学还有没有要补充的?学生回答。
(6)教师总结:出门在外结伴行,穿衣打扮要得体,生人搭讪不理睬,防范意识记心头。
活动三:遇到侵害我不怕
(设计理念: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面对侵害,切忌鲁莽、冲动,要学会依靠智慧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掌握斗争的有效方法。)(1)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学生面对歹徒抢劫勇敢地与其搏斗,在搏斗中被歹徒刺中11刀后死亡的事例,把学生带入受不法侵害的情境。
(2)提问:“小任与歹徒的搏斗说明他——” “你会向他学习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会怎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生回答,启发学生:勇气令人钦佩,但生命才是最可贵的,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3)提问:“如果你是小任,你会怎么办——”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主动建构知识。
(4)教师继续提问:除了这种侵害,请再列举我们可能遇到某种侵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自我保护?学生点评。
(5)教师总结: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首先必须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人身安全放第一,观察情况,把握对方的意图,不贸然呼救或还击,避免激怒歹徒,做无谓的牺牲。同时尽可能拖延时间,稳住歹徒,想办法脱身。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要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活动四: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角色表演,知道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后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自觉学法、懂法、守法,获得法律帮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成为合格公民。)
(1)教师提问: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回答。只能缓解一时危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遭遇令人同情,但也令人生气,实际上起到了纵容的负作用,长久下去,必然影响个人身心健康。选择求助于派出所等机构,寻求正当的、合法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未受任何损失、伤害,还从根本上保护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安全。到执法机关报案,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如果采取忍气吞声、打击报复、寻求法律保护等方式,会有怎样的结果?学生回答。
(3)从中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4)教师总结: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我们在侵害方式之前,要提高警惕;在侵害方式过程中,我们要用智慧保护自己;侵害发生后,用法律保护自己。期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祝大家健康、平安。再见。
板书设计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一、重要前提:提高警惕
二、重要途径:用智慧保护自己
三、重要保障:用法律保护自己 作业
自救智多星:当你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来访,你会怎么办?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巧妙地活动设计,直面学生生活,整合多种教学资源为尝试方向,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第二篇: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教案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1.自己在家有人敲门时
2、陌生人问及你及其家人的情况时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3、家里突然断电时而别人家有电时
4.有人尾随时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5、独自走夜路时
6、当去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如舞厅 歌厅 网吧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7.有陌生人主动搭讪时
8、到偏僻或是黑暗的地方时 小燕怎么办、1、力量对比:
敌我力量悬殊时,两害相权取其轻 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小燕怎么办、2、利用周围环境:如果是偏僻的地方设法把他引到人多的地方
如果是黑暗的地方设法把他带到光亮的地方 小燕怎么办、3、机智求助他人:如果他要钱,带他去银行或是到家里去取中途求助。如何求助:
1、谩骂他人 引起路人的注意
2、大声喊救命
3、做点诡异的动作
4、在偏僻的地方 提前捡石块,到人多的地方投向路人。5.有机会和路人接触时 可以故意做出打人的动作。小燕怎么办、(3)不要让恐惧占据头脑要保持冷静 沉着应对。
(4)不要做无谓的抗争,不激恼对方,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1.自己在家有人敲门时
2、陌生人问及你及其家人的情况时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3、家里突然断电时而别人家有电时
4.有人尾随时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5、独自走夜路时
6、当去有潜在危险的地方如舞厅 歌厅 网吧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提高警惕?
7.有陌生人主动搭讪时
8、到偏僻或是黑暗的地方时 小燕怎么办、1、力量对比:
敌我力量悬殊时,两害相权取其轻 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小燕怎么办、2、利用周围环境:如果是偏僻的地方设法把他引到人多的地方
如果是黑暗的地方设法把他带到光亮的地方 小燕怎么办、3、机智求助他人:如果他要钱,带他去银行或是到家里去取中途求助。如何求助:
1、谩骂他人 引起路人的注意
2、大声喊救命
3、做点诡异的动作
4、在偏僻的地方 提前捡石块,到人多的地方投向路人。5.有机会和路人接触时 可以故意做出打人的动作。小燕怎么办、(3)不要让恐惧占据头脑要保持冷静 沉着应对。
(4)不要做无谓的抗争,不激恼对方,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第三篇:防范侵害__保护自己_教案
第九课 保护自我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
能力目标: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到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学难点: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电影《小鬼当家》宣传海报。
教师:谁能评价一下片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
学生:机灵、勇敢、足智多谋等。
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陷入被动,容易受到侵害。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学习新课】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板书)
一、提高警惕──避免侵害的重要前提(板书)
出示资料,情景一:通过上网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己。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
提问:
1、你喜欢上网聊天吗?
2、小燕家为什么被盗?
3、上网交友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教师: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有道理,同学们猜测一下小燕家被盗了她心情会是怎样?
学生:沮丧、后悔。
教师:小燕带着这样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继续来关注。
出示资料,情景二:小燕心情差极了,她穿上了新买的吊带衫和心爱的超短裙,决定独自出远门去姥姥家过暑假。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小燕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这时,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她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我可以帮你吗?”小燕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拿起小燕的旅行包,给了她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燕驶向前方„„ 提问:
1、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故事编个结尾。
2、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你想对小燕说些什么?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
教师:对于女同学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
(过渡语)即便我们处处提防,也难免会受到各种侵害,那么在不法侵害发生时我们又要如何应对呢?我们不妨还是从小凯文身上学习一些经验。
二、用智慧保护自己(板书)
资料:《凯文中国习武记》:话说小凯文在好莱坞发展,突然有一天看到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这部影片,于是迷上了中国功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中华武术,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
为了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发现武术苗子,使中华武术走向世界,发扬光大,本校面向世界招收富有天资的青少年武术爱好者若干名,聘请少林寺武术高僧领衔执教。
报名条件:年龄14岁以下,身体健康,发育健全。
报名时间:本日起即可报名。
联系电话:138******** 联系人:李先生
为了潜心练武,防止世俗干扰,请独自一人前来报名,我们会以适当的方式通知你的家长。
教师:你觉得这“李连杰武校”招生广告可信吗?
学生:不可信(原因略)。
教师:同学们认为不可信,大家的警惕性很高呀!那凯文是怎么认为的呢?
故事续一: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武术的痴迷和对李连杰的崇拜,使小凯文冲昏了头脑,盲目代替了理智。虽然他也有点怀疑,但他还是想去试一试。他拨通了电话,来到了对方指定的地点。这是位于郊区的一间小平房。透过房门,他看到一个肌肉发达的彪形大汉正在练功,他不禁轻轻地叫出声:Wonderful!这就是我要找的武术家。于是,他踏进了门槛……
教师:想象一下,接下去可能发生什么事?
同学们有的认为凯文遭遇不测了,有的认为凯文真的能够练成一身好武功,那我们看看故事到底是如何发展的。
故事续二:小凯文一进门,立即被人用橡皮膏封住了嘴巴,另一个人还想用绳子将其捆住。他本能地挣扎了一下,得到的是狠狠的一巴掌。他感觉嘴角已流血,他摸了摸下巴,还好,牙齿还在!这一巴掌可把他打醒了。他明白这个广告是骗人的陷阱……
教师:此时的小凯文最忌讳的是怎样的心理?为什么?最需要的是怎样的心理?怎样才能做到?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走近学生参与讨论)。
教师:同学们认为凯文要沉着应对,要冷静,我们接着来看一看聪明的凯文是如何处理的。
故事续三:聪明的小凯文知道,这时的反抗是以卵击石,弄不好生命也有危险。他很后悔,但他知道现在不是后悔的时候。他很害怕,他明白害怕已于事无补。他不断地命令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想:寻找机会出逃,机会总会有的,他发现自己的情绪渐趋平静。他被塞进一辆车,汽车在公路上飞驰而去。过了好久好久,天色已暗,汽车上了一条山间公路,旁边是茂密的森林,小凯文突然灵机一动……
教师:猜一猜:他想到了什么?
学生:想到逃跑,以上厕所为借口。
教师:这位同学真是很机智呀,大家想不想知道凯文这时候是怎么做的呢?
故事续四:人有三急,小凯文以此为借口,下了车,撒腿就跑,七拐八拐,他躲到了一棵树后,并顺手操起一块石头,以防万一。不久,歹徒也追了过来,背正朝着小凯文……
教师:怎么办?要不要用石头砸他?
学生:有一方支持用石头砸(理由略),另一方不支持(理由略)
教师:到底砸还是没砸,看看主人公怎么处理的?
故事续五:小凯文操起石头,使尽全身力气,砸向歹徒的后脑勺,歹徒应声倒地。他马上用绳子把歹徒捆了起来,并从歹徒身上拿走了小刀和手机。猛地,他觉得脚趾头一疼,只听得树丛中一阵娑娑的响声。他想:糟了,肯定是被蛇咬了……
教师:这时他应该怎么做?
学生:提出了急救措施,拨打110等。
故事续六:小凯文马上拿起小刀,从自己的衣服上割了布条绑住自己的脚趾头,并拨通了手机,联系到了中国警方,最后成功脱险。
教师:终于脱险了,我们真是为凯文捏了一把汗呀。请你分析一下,在不法侵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
学生:运用智慧来保护自己。
(过渡语)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未雨绸缪的提高警惕,还知道不法侵害发生时要运用智慧,但有些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权益还是会受到侵害,当不法侵害发生之后我们该如何处理呀?
三、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资料:《凯文中国习武记续编》:十三岁的初中学生小峰是凯文的忠实影迷,凯文的一举一动他都十分关注, 小峰将小凯文在中国习武的经历和遭遇创作成了影视剧本 ,就在剧本发稿前夕, 他发现作品被某出版社抢先发行了。
教师:这时小峰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你知道哪些与此相关的法律?
学生: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来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教师:青少年受到不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邪恶得到惩处,使正义得到伸张。【课堂总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用智慧 提高警惕(前提)──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方法)
用法律
第四篇:《防范侵害_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于瑞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课,学生应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辨别身边的种种侵害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把法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自己免受侵害,提高自制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自然灾害面前和人为侵害面前,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避免不法侵害受到伤害,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3、在平时的交友或者对待网友中必须要记住为自己保密,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在遇到险情时采取哪些方法来保护自己,是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侵害。教学过程
活动 一 探究新知: 小燕的遭遇(一)(多媒体展示)
通过上网聊天,中学生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已.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无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想一想:(1)小燕家被盗是因为什么?
学生回答:轻易相信别人,没有警惕之心,被别人利用而上当受骗。教师总结:在交往中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陌生人交往中要多留意,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讨论:(2)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不要轻易相信网友,不要和网友见面,不要透漏自己的真实信息等等。
教师总结:网上交友请注意:齐声朗读(多媒体展示)A、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学校等信息。B、不要与网友会面,也不要轻易答应网友的要求。C、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
教师总结: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并记住在交往中应学会保护自己,使自己避免受到意外伤害。如果警惕性不高受到的伤害就更大,从而引出下文。
活动二 小燕的遭遇(二)(多媒体展示)
小燕家被盗心情很糟糕,于是她想去外地的姑姑家散散心,换上它自己心爱的衣服,去了车站。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心里很迷茫,她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她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怎么,我可以帮你吗?”小燕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说着拿起小燕的旅行包,给了他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燕驶向前方……
分组合作学习: 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这个故事续写结尾,并说出你设定这个结局的理由。
学生回答:小燕被骗了,男青年是个人贩子,小燕遭到抢劫,钱财被抢光了,小燕遇上好心人了,把她送到姑姑家等等。险情与机遇并存,但小燕还是却反警惕之心,容易相信别人。
教师总结:小燕的警惕性还是不高,轻易相信别人,最终又把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另外对女学生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 保护自我的防护衣。大练兵:展示自己的猜想结果。
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各种结果都有。最终谁能胜出,请看 活动三 小 燕 的 遭 遇(三)(多媒体展示)
摩托车飞一般的载着小燕驶向前方,男青年突然一声急刹车,停在了路边,正巧路旁停了一辆黑色的小汽车,下来两个男青年一把抓住小燕的胳膊把她塞进车里,飞速消失.小燕此时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她大声哭喊,挣扎着要求停车,破口大骂那位男青年。正在这时一把锃亮的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我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此问题使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并启发学生在此类情况下究竟应该用哪些方法可以保护自己。小燕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关注,从而引出下文
活动 四 小燕的遭遇
(四)(多媒体展示)小燕装作吓呆了的样子。这两个人贩子看到小燕
一动不动,便没有捆她的手脚,自顾自开车聊天。车子开出一段路,那两人停下车,去上卫生间,前车门却没有关。这时候,小燕爬到前座,打开车门,马上跑向最近的公共汽车站,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了一辆公交车,下车后他找到了交警。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警察把小燕送回了家。三小时后,根据小燕提供的线索,警察抓住了这几个人贩子。
谈一谈:你从小燕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要有勇有谋,不要与其硬拼,用智慧保护自己。(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当我们面临不法侵害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机智勇敢,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例如:呼救法、周旋法等。
活动 五 反面教材:出示真实材料。(多媒体展示)
2009年8月7日晚,19岁的高中毕业生小辉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歹徒抢劫其手机.为此,这个青年与两个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刺中11刀后死 亡.
思考: 你如何看待小辉的行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小辉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值得的,关键时候他没有用智慧来保护自己。
教师总结:让学什么亲临身受用智慧保护自己的重要性,通过此案例让学生明白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定要记住钱是身外之物,要舍财保命。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例子比较在遭遇险情时采取哪种方法保护自己是正确的。
以上是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但现实中往往还有一些情况是用智慧解决不了的那怎么办呢?就要忍受这种伤害吗?请看身边的侵害:(多媒体展示)
某校初二年级学生,下课期间,王刚和李良正在嬉闹玩耍,突然,就见王刚扑向李良,狠狠掐着他的脖子,同学们赶紧上前拉架,没想到,李良趁同学们拉架之时,拿起凳子砸向王刚,顺时,鲜血顺着王刚的脸颊流下来,王刚摇摇晃晃的摔倒在地。同学们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王刚已被打成严重脑震荡,昏迷不醒。王刚的家长要求李良家赔偿损失,但李良父母拒绝赔偿。
活动六 思考:请你为王刚出主意,他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向法院提起诉讼,为自己讨回公道
教师总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法律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有效武器。
课堂小结 情景剧表演(本课高潮)大致思路:放学后,一位同学边走边显摆自己的财物,正得意的炫耀时被两位社会青年所看到,他紧跟其后,在偏僻的地方抢走钱物,还敲诈勒索明天再带钱来,否则打他,并叮嘱不许告诉别人。
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总结该位同学应该怎么办?答案体现今天课堂中的所有内容
歌曲欣赏(祝你平安)(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1、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网上交友要注意:
A、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学校等信息。B、不要与网友会面,也不要轻易答应网友的要求。C、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
3、当我们面临不法侵害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机智勇敢,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例如:呼救法、周旋法等
4、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第五篇:《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人为侵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节课,学生应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学会辨别身边的种种侵害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从而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把法律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自己免受侵害,提高自制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自然灾害面前和人为侵害面前,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避免不法侵害受到伤害,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3、在平时的交友或者对待网友中必须要记住为自己保密,不要轻易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在遇到险情时采取哪些方法来保护自己,是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侵害。
教学过程:活动 一 探究新知: 小燕的遭遇(一)(多媒体展示)
通过上网聊天,中学生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已.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无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想一想:(1)小燕家被盗是因为什么?
学生回答:轻易相信别人,没有警惕之心,被别人利用而上当受骗。
教师总结:在交往中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陌生人交往中要多留意,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讨论:(2)网上交友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不要轻易相信网友,不要和网友见面,不要透漏自己的真实信息等等。教师总结:网上交友请注意:齐声朗读(多媒体展示)A、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学校等信息。B、不要与网友会面,也不要轻易答应网友的要求。C、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
教师总结: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并记住在交往中应学会保护自己,使自己避免受到意外伤害。如果警惕性不高受到的伤害就更大,从而引出下文。活动二 小燕的遭遇(二)(多媒体展示)
小燕家被盗心情很糟糕,于是她想去外地的姑姑家散散心,换上它自己心爱的衣服,去了车站。第一次独自出远门,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心里很迷茫,她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她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怎么,我可以帮你吗?”小燕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说着拿起小燕的旅行包,给了他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燕驶向前方„„
分组合作学习: 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这个故事续写结尾,并说出你设定这个结局的理由。学生回答:小燕被骗了,男青年是个人贩子,小燕遭到抢劫,钱财被抢光了,小燕遇上好心人了,把她送到姑姑家等等。险情与机遇并存,但小燕还是却反警惕之心,容易相信别人。教师总结:小燕的警惕性还是不高,轻易相信别人,最终又把自己推向危险的边缘,另外对女学生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 保护自我的防护衣。大练兵:展示自己的猜想结果。
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各种结果都有。最终谁能胜出,请看 活动三 小 燕 的 遭 遇(三)(多媒体展示)
摩托车飞一般的载着小燕驶向前方,男青年突然一声急刹车,停在了路边,正巧路旁停了一辆黑色的小汽车,下来两个男青年一把抓住小燕的胳膊把她塞进车里,飞速消失.小燕此时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她大声哭喊,挣扎着要求停车,破口大骂那位男青年。正在这时一把锃亮的刀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我该怎么办
教师总结:此问题使本节课的难点,引导并启发学生在此类情况下究竟应该用哪些方法可以保护自己。小燕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关注,从而引出下文 活动 四 小燕的遭遇
(四)(多媒体展示)小燕装作吓呆了的样子。这两个人贩子看到小燕
一动不动,便没有捆她的手脚,自顾自开车聊天。车子开出一段路,那两人停下车,去上卫生间,前车门却没有关。这时候,小燕爬到前座,打开车门,马上跑向最近的公共汽车站,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了一辆公交车,下车后他找到了交警。讲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警察把小燕送回了家。三小时后,根据小燕提供的线索,警察抓住了这几个人贩子。谈一谈:你从小燕身上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要有勇有谋,不要与其硬拼,用智慧保护自己。(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当我们面临不法侵害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机智勇敢,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例如:呼救法、周旋法等。活动 五 反面教材:出示真实材料。(多媒体展示)
2009年8月7日晚,19岁的高中毕业生小辉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歹徒抢劫其手机.为此,这个青年与两个歹徒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搏斗中被刺中11刀后死 亡. 思考: 你如何看待小辉的行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小辉的行为是错误的,是不值得的,关键时候他没有用智慧来保护自己。教师总结:让学什么亲临身受用智慧保护自己的重要性,通过此案例让学生明白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定要记住钱是身外之物,要舍财保命。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例子比较在遭遇险情时采取哪种方法保护自己是正确的。
以上是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但现实中往往还有一些情况是用智慧解决不了的那怎么办呢?就要忍受这种伤害吗?请看身边的侵害:(多媒体展示)
某校初二年级学生,下课期间,王刚和李良正在嬉闹玩耍,突然,就见王刚扑向李良,狠狠掐着他的脖子,同学们赶紧上前拉架,没想到,李良趁同学们拉架之时,拿起凳子砸向王刚,顺时,鲜血顺着王刚的脸颊流下来,王刚摇摇晃晃的摔倒在地。同学们急忙把他送到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王刚已被打成严重脑震荡,昏迷不醒。王刚的家长要求李良家赔偿损失,但李良父母拒绝赔偿。
活动六 思考:请你为王刚出主意,他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向法院提起诉讼,为自己讨回公道
教师总结: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法律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最有效武器。
课堂小结 情景剧表演(本课高潮)大致思路:放学后,一位同学边走边显摆自己的财物,正得意的炫耀时被两位社会青年所看到,他紧跟其后,在偏僻的地方抢走钱物,还敲诈勒索明天再带钱来,否则打他,并叮嘱不许告诉别人。
让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总结该位同学应该怎么办?答案体现今天课堂中的所有内容 歌曲欣赏(祝你平安)(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1、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网上交友要注意:
A、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地址、电话、学校等信息。B、不要与网友会面,也不要轻易答应网友的要求。C、遇到低级庸俗的网友,马上避开,不再理睬。
3、当我们面临不法侵害时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机智勇敢,运用最有效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例如:呼救法、周旋法等
4、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