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版八年级上册生物三维目标及重,难点
课
题: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消化腔。
2、水螅的身体有多种不同形态、功能的细胞。
课
题: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
课
题: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学重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课
题:第一章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学会做蚯蚓的观察实验,能说出蚯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环节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教学重点: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蚯蚓的观察实验。
课
题: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教学重点:
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
题: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掌握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的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蝗虫的外部形态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
能相统一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我国治蝗工作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通过了解蝗虫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农业生产的危害,树立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教学重点:
1、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蝗虫的发育。
3、昆虫的主要特征
4、节肢动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蝗虫的发育
课
题:第一章
第四节
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2、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鱼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鱼类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鱼类的呼吸。
课
题:第一章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2、说出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两栖动物与人的关系。
4、说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归纳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两栖动物的概念。青蛙的形态结构特点。
课
题:第一章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蜥蜴与陆地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2、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观点。
2.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归纳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学难点: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
课
题:第一章
第六节
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 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 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课
题:第一章
第七节
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阐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提高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教学重点:家兔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家兔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
题:第二章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通过对动物的运动的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的制作,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观点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使学生能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课
题: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资料,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源,锻炼观察能力、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通过制定并实施探究实验,锻炼实践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生进一步认
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分析,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
课
题: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1、培养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3、加深对“生物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
教学难点: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课
题:第二章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
物生存的意义。
2、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
1、培养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设计实验探究蚂蚁的通讯行为。
3、加深对“生物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用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
教学难点: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动物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课
题: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成员的观点。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成员的观点。
教学难点: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学会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课
题: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能力,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课
题: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知道细菌和真菌生活所需要的一般条件。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能力,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
课
题: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二节
细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结合生活实际,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细菌被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
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通过对细菌繁殖方式的学习研究,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生活习惯不卫生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及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教学难点: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推测。
课
题: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三节
真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
2、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营养方式、细胞结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孢子印,运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真确利用真菌,健康快乐生活。教学重点:
1、认识真菌繁殖的方式、营养方式、细胞结构。
2、能认识常见的真菌、霉菌的形态结构。教学难点:
1、观察能力的训练。
2、怎样识别青霉和曲霉。
课
题:第四章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教学难点: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课
题:第四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
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教学重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
教学难点:
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
课
题:第四章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
2、多种疾病的防治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3、研究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教学重点:
1、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
2、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疾病的防治及利用细菌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
1、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
2、探究细菌和真菌对生活污水处理办法。
3、认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课
题:
第五章
病
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病毒的种类。
2、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
3、列举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主动学习、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认同病毒可以为人类利用,树立辩证的观点。关爱艾滋病人,共享生命。教学重点:
1、病毒的结构与生活。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
课
题:第六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过程与方法: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分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分类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尝试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课
题:第六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 从种到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明确“种”是最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展示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点及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介绍,培养学生爱护生灵、爱护地球的情感。教学重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
1、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2、组织学生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课
题:第六单元 第二章 认识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领会生物多样性的涵义,列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能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和独特性有初步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基因多样性。
课
题:第六单元 第三章 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并能举例说明。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我国珍稀动植物,增进爱护生物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2、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难点:增进爱护生物的情感,培养多种能力。
第二篇: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八年级上册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中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教学方法:以朗读、讨论为主
《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
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老 山 界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所叙之事,揣摩词语的运用。
2、了解并学习文章安排材料的特点。
3、通过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
1、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
2、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的分析。草
教学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枣核》
一、教学目标1.感受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2.了解本文以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3.能结合上下文理解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朴实的叙述,精巧的结构。
2、难点:思乡之情的具体化。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及小说的三要素;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基本情节。
2、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小弗郎士心路历程的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那么大的变化,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树立热爱汉语、学好汉语的意识,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同时在分析小弗郎士形象过程中体会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感。[教学难点]:小弗郎士的情感变化线索及其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与点拨法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教学目标]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探究他身上体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理清文章的条理结构。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一些主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难点:了解精心选材对于表达中心意思所起的作用。背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学习叙事中的选材方法——截取法。
难点
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甜甜的泥土
教学目的:
1、体会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至爱之情;
2、理解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重点及难点:离异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理解用截取法来表 现人物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 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 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教学重点目标 2、3教学难点目标 1 《父母的心》 学习目标: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阿里山纪行
教学目标:1.反复读全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2.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了阿里山的风光。3.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 的愿望。4.学习文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教学目的要求2.教学难点:教学目的要求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照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 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蓝蓝的威尼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威尼斯的风光和文化艺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江山美丽多娇,培养爱我世界的情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2、学习阅读写人叙事的小说
(二)能力培养点
1、抓住保尔的主要性格,领悟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
2、借鉴文章的写作技巧,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三)情感体验点 教育学生从保尔的人格魅力中汲取精神养料,树立崇高的理想。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保尔的主要性格。
2、教学难点:领悟保尔巨大的人格魅力。苏州园林 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 的结构美。2 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3 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丰富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合理互动的想象,引导学生感知园林的画意美
4、利用课上所学,迁移对比苏州和我校丰富的园林文化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生活中体味苏园文 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内涵。
教学要点、难点:
1、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3、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 2 迁移对比。都市精灵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联想丰富、材料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的特点;学会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品味本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色;通过学习本文了解随笔的一般特点。
过程与方法本文是一篇随笔,在学习中学生要仔细研读课文,品味和感悟课文在语言、结构、表情达意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快速背诵精彩片段的方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课文对动物的描写很精彩,可以用揣摩课文和片段写作的方法来学习。整堂课以自主探究、品味感悟、合作交流学习模式进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是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都少见的现实状况,很真切地提出城市中应该人、鸟、兽并处的观点。学习本文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他们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学习本文的组织材料的丰富性和结构文章的条理性,感悟文章富有个性的语言,提高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难点学会在写作中运用丰富的联想、适当的议论来表达主题的方法。
教学突破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以学为主,把握课文在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爱护动物的自觉性,让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爱动物,保护环境 幽径悲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标题的评论,理解“幽径悲剧”的含义。
2、圈点批注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3、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能像作者一样,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心中所想。明天不封阳台
一、教学目标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文本的线索和表述的主要意思。
2、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结合文章内容,提出自己对现代城市中“人与自然”问题的理解与设想。治水必躬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说出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2、能说出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和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对“治水必躬亲”这一基本道理的理解。
2、难点: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含义的基本方法。从小就要爱科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序言的写作要求。
2、了解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勉励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 来为伟大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重点难点]
1、重点:序言的写作要求。
2、难点:用语严密准确。在太空中理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了解太空生活,学习宇航员探索、奉献和牺牲精神。[重点难点]重点: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2、难点:情况叙述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奇妙的克隆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继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送你一束转基因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新型生物技术对于花卉育种的意义。
3、学习课文的亲切而富有感情的语言。[重点难点]
1、重点:思路清晰,布局严谨。
2、难点:举例说明。
第三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三维目标与重难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书三维教学重点、难点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难点】
(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重点】
(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第三节 地图
【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难点】
(1)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3)四季的形成。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七大洲的名称、面积排序。4.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
【重点】
第二节 海陆变迁
【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难点】
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1.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重点】
1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2通过活动,了解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
1分析天气特征。
2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等。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和世界气温分布图的阅读。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重点】
1.降水有多种形式,但重点认识降雨。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3.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重点】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人口问题及对策。(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难点】
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
1.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难点】等温线图的特点。【重点】
(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
(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重点】
1.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重点】
1.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第五章
【重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理分布和发展水平差异。
【难点】
1.形成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分布的空间观念。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难点】
1.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难点】南北对话、南南合作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书三维教学目标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画出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大小。
2.能在经纬仪上正确区分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经纬仪指出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并能区分东西半球。2.通过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增强学生对地球仪的应用能力,并了解地球是球状对全球海运、航空事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与技能】
1.总结归纳地球自转、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2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3.应用书本图1.20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2.尝试通过画图,展示地球公转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尝试解释地球运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三节 地图 【知识与技能】
1.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2.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过程与方法】
1.在绘图过程中,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2.通过对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习,尝试归纳地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应用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绘画等高线,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识别与实际应用。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知识与技能】
1.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能在地图上准确辨认出各大洲、大洋的分界线。【过程与方法】
1.观察地图,探讨地球海陆分布的差异的重要意义。
2.观察世界地图,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初步了解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建立大陆与海洋板块的运动对人类发展、生存的影响。
第二节 海陆变迁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通过学习地球表面海陆变迁史,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知识与技能】
1.说明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3.列举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树立灾害性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分布 【知识与技能】
1.说明气温的观测方法,总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3.学会使用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方法与过程】
1.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气温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的不同,树立气温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生活的不同影响,了解气温变化引起的灾害的防范措施。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知识与技能】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归纳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总结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归纳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总结世界三大宗教的特点,记住人数最多的宗教。【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2.阅读材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他们的建筑特色。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
2.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理解并尊重宗教信仰的差别。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聚落的图片及其他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基于探究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熟悉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及其特点。【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国情,激发学生学好知识与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能够科学地表述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第四篇:数学教学论三维目标及重难点范文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1函数的概念
1.2.2函数的表示法
1.3.1单调性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增函数、减函数及其几何意义。2.学会应用函数的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通过探究与活动,使学生明白考虑问题要细致,说理要明确。情感与态度: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理性的描述生活中的增长、递减的现象。2.通过生活实例感受函数单调性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数形语言转化的能力
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定义是通过对图像的分析而得出来的,做到了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所以将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作为重点;而代数论证在函数学习中首次接触,所以把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证明作为难点。
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难点:函数单调性的判断或证明 教材分析: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及表示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情境
课堂导入:
1.海宁潮,又名钱江潮,自古称之为“天下奇观”。“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海宁潮是一个壮观无比的自然动态奇观,当江潮从东面来时,似一条银线,“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潮起潮落,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如何用函数形式来表示,起和落?
2.教师和学生一起举出生活中描述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规律的成语:蒸蒸日上、每况愈下、此起彼伏。
如何用学过的函数图象来描绘这些成语?
(二)温故知新
问题1:观察学生绘制的函数的图象(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而定),指出图象的变化的趋势。
问题2:对“图象呈逐渐上升趋势”这句话初中是怎样描述的?
(三)建构概念
问题3:如何用符号化的数学语言来准确地表述函数的单调性呢? 问题4:如何定义单调减函数呢?(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由学生给出。)以上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
1.3.2奇偶性
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3幂函数
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积累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必修二
1.1.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1.2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1.2.1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1.2.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2.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3.2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2.1.1平面
2.1.2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2.1.3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
度
与
价
值重难点都是: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
2.1.4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或者
2.2.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2.2.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第二种类型)
2.2.3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2.4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2第二章第3节的第二课时,本节课在前面已经学习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基础上,介绍了面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定理,是前面知识的巩固升华,又是后面研究线面、面面垂直性质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及思想方法,在整个立体几何里,特别是一些综合题目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及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难点:二面角的理解与度量。和老教材相比,这里的内容有很大的变动,对二面角的要求也降低很很多,但是,一节课同时要学习二面角的知识和面面垂直的判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课堂导入:
用FLASH课件播放人造卫星轨道和大坝面的例子,引出课题,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要研究面面所成的角。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面面所成角的例子,最后,再插入一长图片,是一面艺术墙,墙面和地面所成的角为锐角,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积极探索,发现新知
问题
1、这些图形给我们也有一种角的感觉,但和我们之前学习过的角又不一样,你能说出异同点吗?
问题
2、二面角有大小吗?若有,该如何表示其大小呢?
问题
3、二面角的范围是多少?当二面角为90度时,两个面的位置关系如何? 问题
4、(重新给出之前那张艺术墙的图片)在生活中,是如何证明墙面不垂直地面的。
问题
5、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符号语言如何表示?这个定理的本质和关键是什么?
以上为问题设计。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3.1.1倾斜角与斜率
3.1.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3.2.3直线的一般是方程
3.3.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3.3.2两点间的距离
3.3.3点到直线的距离
或者
3.3.4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4.1.1圆的标准方程
4.1.2圆的一般方程
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或者
第五篇:高中生物必修1三维目标和重难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第1章 走进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过程与方法】
图片展示、问题讨论和讲解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2. 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第1课时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3.说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2.训练归纳对比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小组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难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第2课时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过程与方法】
1.图片展示,问题讨论和内容讲解相结合。2.充分利用图表进行归纳、比较和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对比总结,明确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2.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2.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3.认识细胞的统一性。难点
理解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明确结构和功能的相适应性。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课时)第1课时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知道为什么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种类和含量。【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碳元素的分析,说明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百分比的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2.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难点
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第2课时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要求。2.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过程与方法】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成分,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难点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分析综合能力。2.搜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过程与方法】 1.积极参加合作学习。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过程与方法】
1.学会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2.充分利用图表进行归纳、比较、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2.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理解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3.知道各种化合物只能按照一定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现象。【过程与方法】
1.尝试列表比较各种化合物的异同点。2.将你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2.与同学们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知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难点
1.结合水的概念。2.无机盐的作用。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
进行实验分析和实验数据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意义。难点
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2课时)第1课时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分离各种细胞器的科学方法。3.了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类比认识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及其分工。
2.通过资料的阅读和设计问题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难点
1.如何掌握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将生物膜系统与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联系起来并灵活应用。
第2课时 生物膜系统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2.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3.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4.了解生物膜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过程与方法】
1.思维训练:利用教材插图、教学挂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2.合作实验、自主探究、讨论答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观点。
2.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激励他们对生物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难点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互动式教学,领悟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2.分小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展开组间评价竞争机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2.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的愉悦。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难点
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出和输入 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课时)第1课时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半透膜的特点。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及时清洗和摆放实验用具,爱护卫生等
二、重点难点重点
1.水分渗透原理。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第2课时 水分及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及其特点。【过程与方法】
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并描述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难点 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2.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3.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发挥空间想象力,通过制作模型,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物膜结构的研究是立足于生物膜所具有的功能特点上开展的,树立生物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2.正确认识科学价值观,理解假说的提出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需要有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3.正确认识技术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难点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2.运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简洁明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价值方面不太明显。主要强调积极思考,主动自觉。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2.胞吞和胞吐。难点 主动运输。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2课时)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和本质。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和探索,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2.在实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培养分析培养分享信息、分享实验成果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研究酶的作用和本质,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酶的作用、本质。
2.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第2课时 酶的特性 【知识与技能】: 1.说明酶的特性。
2.进行有关的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会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
2.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研究生命科学的价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酶的特性。难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设计。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
1.认识ATP在细胞中作为能量货币流通的原因。2.通过分析和比较,找出能量代谢的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渗透热爱自然和生命的情感教育。
二、重点难点 重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难点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第1课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奠定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生物呼吸作用的各种方式,了解生物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热爱生命的热情。
二、重点难点
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第2课时 细胞呼吸的过程及原理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教学课件,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2.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相关的图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原理。3.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理解并实际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关系,理解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学会运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二、重点难点 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2课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2.尝试光合色素的提取。
3.描述各种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特点.4.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5.通过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室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过程与方法】
1.自主与合作学习:利用各种媒体调查和收集资料,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
2.尝试将所获得的信息表达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养成质疑、求实、创新与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
分离和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第2课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4.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5.通过体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6.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锻炼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从而乐于学习生物学。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创新精神。2.通过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问题的关注。难点
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2课时)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2.举例说明细胞增殖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关系。3.简述细胞周期的概念。4.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5.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方法。2.学会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2.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1.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细胞周期的概念。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4.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变化规律。
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第2课时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实验原理。
2.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3.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技能。4.初步掌握绘制生物图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验生物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制作临时装片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识图和绘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实验思路的分析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工作作风。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明确实验原理。
2.掌握实验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并理解各步骤的实验目的。难点
1.探究实验思路,理解其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2.积累实验技能,能够查漏补缺。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细胞的分化。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3.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学会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健康问题。2.激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难点
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第3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书籍和分析。【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学会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状况。2.通过有关衰老问题的讨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2.细胞凋亡的含义。难点
细胞凋亡的含义以及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第4节 细胞的癌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2.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2.学生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探究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人类的健康问题。2.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难点 致癌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