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生物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命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难点:对于一些生物的特殊的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重点:1.学会做调查记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难点:描述身边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
第一节 生物圈
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难点:分析生物在生物圈生存的图文资料。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和生物间的密切联系;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试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重点: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目标: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2.尝试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多种方法。
重难点:生物体结构功能和生活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与影响的辩证关系
第四节 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重难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
2.食物链和食物网。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教学目标:1.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重点: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难点: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难点:规范使用现非经,并观察到物象。
第二节 观察动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3.阐明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主要不同点。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难点:绘制植物细胞简图,区别动植物细胞。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的功能;
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 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认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重点:1.细胞含有的物质;
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难点:细胞通过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实现能量的转变。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教学目标:1.概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
2.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阐明遗传信息存储在细胞核中。
重难点:1.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教学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生长的关系。
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难点:1.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2.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1.说出组织的概念,概述构成人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3.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重点: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难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教学目标:1.描述构成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2.识别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3.说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重点: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难点:植物的各种组织均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教学目标:1.说出单细胞生物是依靠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的;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重点:学生能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难点:学生通过学习再次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教学目标: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2.关注病毒有关的疾病,认同利用病毒可以为人类造福;
3.了解病毒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结构。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队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生物圈各种绿色植物的生存状况。
重难点:1.突出生物圈的不同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以及这些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第二节 种子植物
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学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和自身条件;
2.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3.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尝试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4.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实践活动,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重难点: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试验的训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
2.抽样检测时正确的取样方法。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重难点: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种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中接待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重难点:1.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学目标:1.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加强对有限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培养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的能力。
重难点:1.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解读实验数据的技能训练。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教学目标:1.说出就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收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重难点:1.描述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从生物圈水循环的高度认识大量根毛吸水的意义。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1.尝试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难点: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重难点:1.探究绿叶能否在光下制造淀粉;
2.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教学目标:1.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阐明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2.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1.说明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分析、归纳演示现象,写出呼吸作用反应式。
第五章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教学目标:1.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重难点: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2.碳—氧平衡的概念以及光合作用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1.说出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常见种类;
2.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3.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4.关注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重难点:1.探究鱼类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教学目标: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
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强化“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重难点:1.引导学生概括出陆地上的动物适于环境生活的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重难点:鸟类飞行特点的探究。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重点: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进行探究实验。重点:1.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
2.通过探究实验研究动物行为。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教学目标:1.描述动物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3.认同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重点:动物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难点: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
重难点: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目标:1.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重难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重难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第二节 细菌
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重难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第三节 真菌
教学目标: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重点: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难点: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运用所学的知识,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重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说明事物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关注转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
重点:1.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
2.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重难点:通过分类活动来学习生物的分类。
第二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有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不同班级里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在一般情况下,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着力想出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否则不但这部分内容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距离,搭建合适的台阶。这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在45分钟之内,是可以达到的。不是理想目标那样的遥远,可望不可及。平时人们常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常常被人们简化为:“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那就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勉强地加上了一个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①知识。②技能。③情感。
有了课堂教学目标,教案中的教学过程的撰写,就可以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了。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教学目标也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的某几个教学环节,即:一对多的关系。
当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分别完成的所有的教学目标时,这节课的教学工作也就结束了。不是吗 隐含的教学目标就是在教案中,不能写出来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隐含目标的内容就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将隐含目标在教案中写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容易使得本学科的课堂教学目标产生混乱,以至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学科了。
如: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唯物辩证法等。这是要求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细雨无声地,灌输给学生的。
如果写出来,每一节课都差不多一样,不但是违反了教学目标的唯一性原则,还会写大了、写多了、写偏了、写远了。有可能就成了是其他学科的教学目标了,如:政治学科、哲学学科等。
隐含的教学目标不但要有,更重要的是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能体现出来,又不能影响教学主线。还要能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顺利地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隐含目标的实现,可以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如: ①图形图像课中,对比今昔天安门广场全景图的技术实现。
②电子表格课中,判断刚刚设计、输入的公式对错与否,不是某一个,某几个学生、老师的判定的,也不是什么民主投票决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运行一下,就知道了!
③声音信息感觉媒体课上,举例音乐的曲调和歌词的传播信息的特点和效果时,举例“日本鬼子投降后,曾克林帅部入关,在沈阳火车站唱《国际歌》”“抗日时期,冀中平原夜间老百姓让门外来人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中,还要设计有对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等的评价分数,如:百分制的5分。
如何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确定教学重难点首先要吃透新课标。只有明确了这节课的完整知识体系框架和教学目标,并把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参考书整合起来,才能科学确定静态的教学重点难点。
其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作出预见,预见学生在接受新知时的困难、产生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避免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切实做好理论联系实际。从而确定好自己的课堂教学科学切合实际的静态和动态重点难点。例如,当原来确定的难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感到难以理解时,教师就不必再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再如,当学生提出教师事先未估计到的疑难问题,又需教师的很好的引导和思考。
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这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导”、“联”是突破教学重难点最有效的方法。
善于引导。善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段的多样性。一方面,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引导既可以导之以趣、导之以思、导之以情,也可以导之以理、导之以法。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的多重性,教学难点的多样性,思维方式的多向性,决定了教师引导方法需要多变。所以,教师须多备几手“导”的技能,以便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讲故事法、观看影视法、类比法等。
善于联系联想。善联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有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学不宜空讲知识,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那样只能弱化教学效果。善联,一要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将时代的气息引入课堂。二要联系学生以前学习并掌握的旧知识。这些旧知识既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也是新知识的固着点。因而在教学中要着眼于教学内容的纵横联结,注意教学内容的整体与局部、前与后、因与果的衔接与递进,在联系中将新知识融为一体。三要联系教师自身的学习感悟。教学既是教与学的传导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流沟通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若能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感悟,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自己化解难点的做法和体会,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方案的编制,教学方式的选择都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效益为核心。唯有如此,实现有效教学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篇:教学目标,重难点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并通过人物形象地描写理解高尚的含义。(不分地位、身份、职业、条件、环境等所表现的道德水平高的情操;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
2、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学习选择小事例以小见大突出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学习、尊重并成为善良诚实的劳动者。
单元重难点 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
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
习作教学目标:通过一两件事写自己身边高尚的人,把事情写清楚,内容要具体,做到详略得当。教学建议:
学习本单元课文可采取精读和品读的方法,或采取学生自读为主的学习方式来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健康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
2、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自己不懂的词,并主动查阅相关资料。
3、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坚持做摘录笔记和写阅读笔记,在摘录中注意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4、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文章脉络,领会写作意图,学习表达技巧,并联系生活实际陶冶美好情操。单元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培养朗读能力,能在朗读中注意重音、语调和语速。
2、阅读时应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学会品味形象生动、富于表现力的词句,增强语言感受能力。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长江之歌》《古诗二首》和《三峡之秋》的有关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长江、黄河的地理状况、历史演变,以及作为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4.组织学生召开歌颂母亲河的诗文朗诵会,激发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通过拓展阅读课文的学习以及查阅资料,了解母亲河的现状,学习写《倡议书》,激发学生树立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体育颂》中的部分段落,理解什么是体育精神,了解中国女排积极奋进、刻苦训练、团结拼搏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2、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学词,认字23个,写字30个。理解“匀称、协调、刚毅、关键、搏击、深思熟虑、荣誉、清晰、启迪、较量、机敏、聪慧、幽默、化险为夷、弱不禁风、不解之缘、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忍辱负重、默契、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过关斩将、梦寐以求”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体会反复、比喻等手法在课文中的表达作用。
4、学习记史类的说明文的写法。
5、开展综合活动,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作班歌班词、班徽说明书、运动员誓词、广播稿、解说词、挑战书等实用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第五教单元学目标
在知识上: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等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的作用,理解选择典型的材料突出人物品质的意义。
在能力上:阅读教学中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等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写作上要学会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等细节描写来丰富人物的形象,学会抓住典型的材料,来以小见大,以平凡见深刻,以旧事反映时代的意义以及揭示人物品质。
在情感上:唤起学生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积极向上的做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典型的言行、心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社会环境,《荷塘旧事》的自然环境,《花脸》的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的作用,理解选择典型的材料突出人物品质的意义。第六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字词.2.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3.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4学会用宽容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认识到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应该礼让,和平共处.教学重点: 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第七本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上: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了解倒叙、插叙侧面描写手法的作用,了解诗歌深刻的含义。在能力上:
继续学习抓住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写作中学习使用含蓄性结尾突出中心的方法。情感上:
激发学生对和平的向往,对民族团结、种族平等、做人要有爱心这种责任的深刻理解。
单元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及本单元主题在今天的时代意义。习作;教学目标:
1 在理解诗歌《欢乐颂》的基础上放声朗读,熟读成诵,读出颂歌的热情和豪迈。
2 围绕“地球家庭”,召开主题班队会。教学重点:
目标二 第八单元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把课文读懂读通。了解文中反映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若学生有兴趣,引导他们课余时间找一些类似的文章读。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理解本单元诗中的诗情画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人品和情感。习作 教学目标:
自由表达,可写感受最深的人或事,可写自己的心理话,也可写读书笔记。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写完后认真修改。教学重、难点:把内容写具体,写清楚,不写错别字,写完后认真修改。
第一单元 第一课《一夜的工作》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蒙眬、咨询、浏览、一小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4.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体会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崇高品质。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体会周总理社会“公仆”的崇高品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按照要求预习课文,初读课文,理清脉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第二课《穷人》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搁板、帐子、抱怨、掀起、寡妇、魁梧、倒霉、揍一顿、后脑勺、熬过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段。理解桑娜内心的矛盾是本课的难点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导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讲读二、三段课文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指导读写 第三课《白桦林的低语》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看林人的无限崇敬与热爱。
2、学习看林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3、采用自主质疑,合作交流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品味语言并体会看林人默默奉献,甘愿牺牲的精神。第四课《杨震暮夜却金》教学目标:
1、课下让学生找一些体现古人高风亮节的小故事,课堂上可交流一下。
2、本文的故事性强。教师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先讲一遍,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铭记于心,然后仔细揣摩语言。
3、教学中可以和现实生活联系一下,让学生谈谈对当今社会中“慎独”现象的感受。
4、本文短小精悍,可让学生体会简约、精炼的写法。教学重点:
杨震的高尚行为表现在哪里。联系实际体会“慎独”的深刻内涵。
第五课《尊敬普通人》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写一篇赞美普通人的文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应该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一切诚实的劳动者。
综合活动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事要有计划性。
2.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学生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3.通过活动,对高尚精神又明确的认识。
教学建议:
一、提出要求: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情况的评价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过一段就要“回头看”,进行总结,如发现不足,就要调整学习方法。一个单元学完了,做一个小结。
二、评价过程:
1.自评:说说自己开学以来的进步与不足。要求:语言要通顺一些,说具体一些。
2.小组互评:组员们互相评价进步与不足,要实事求是,不能以主观意愿去评价别人。
3.老师评价:客观的评价每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
根据同学老师自己的评价,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单元的学习小结,语言要通顺,可以从学习这方面,可以学习,习惯等多方面总结。及时总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可以使自己进步得更快。第二单元 第一课《做一个最好的你》教学目标:
1.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以及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2.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体会文章亲切、自然的文字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
第二课《惟一的听众》教学目的: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关爱。第三课《寓言二则》教学目标: 1.读懂字音,疏通字义,感知课文。
2.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美感,明确寓意,人知什么是真正的美。3.理清思路,提高阅读能力。关键处处理:
熟练背诵、正确默写课文。并能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并能将寓言扩展并活学活用。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东施效颦”反复诵读,疏通词义,明确寓意。把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指导写清楚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复习并背诵《东施效颦》。学习《楚王好细腰》 第四课《有些人》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新词:妨碍、谦逊、挖掘、衣衫褴褛。2.理解重点句。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
(三)德育渗透点
正是这些普通人不经意的行为,触发了“我”心灵最深处的思索。全文以我情感上的感动、感悟为线索,连接四件小事,使得本文十分生动、感人。关键处处理:
(1)感受人性美的魅力。
(2)品味几件小事中蕴含的丰富情感。(3)学习本文人物描写方法的多样性。
(4)学习本文以情感为线索连事成文的方法以及作者用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细腻、敏锐的心灵感悟,揭示善良与美的主题。第五课《丑公主》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剧本的编写方法,分角色朗读课文。
2.基本技能:能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认识剧本作品,并能学会丑公主的优秀品质
3.思想教育:感受卡米拉公主她自信、朴实、坦诚率真、不慕虚荣,不喜欢别人的恭维。西蒙王子勇敢、机智、诚实、谦逊,不贪图妇女子外表姿色美,不喜欢被“宠坏”的女孩儿,不以貌取人,欣赏内在美,追求真正的心灵美。关键处处理:
1.从他俩之间的对话来体会卡米拉公主和西蒙王子的美好心灵。2.续编故事,展开想象,并能编一本好的剧本,能演好课本剧。3.动手制作道具,辅助表演。
4.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评选表演优秀者,在全班表演。综合活动教学目标:
1.在表演中,辨别美与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提高团结合作的精神。3.了解剧本的编写特点。
第三单元 第一课《长江之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第二课《三峡之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背诵课文,理解比喻句,品味语言
第三课《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关键处处理:
利用教学课件,直观演示,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律,加深理解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凉州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教学《浪淘沙》
第四课《黄河之水天上来》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母亲河”的意识。关键处处理:
1.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2.品味语言并体会黄河的雄壮,增加民族自豪感。第五课《最后的“淇淇”》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频危珍稀动物的生存保护情况,了解长江环境的变化对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树立保护长江,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意识 综合活动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母亲河的诗歌文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认真练习、排练,有感情地朗诵诗文,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3.写一写参加朗诵会的感想,以“保护母亲河”为题,写一份倡议书,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能力。
第四单元
第一课《体育颂》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文章主旨,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准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二课《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目标:
⒈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⒉掌握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⒊揣摩文中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⒋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表达个人情感体验的能力 第三课《学弈》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3.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道理 2.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第四课《足球史话》教学目标
1.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引领学生去思考足球精神的魅力;2.把握足球发展的脉络;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抓住表示时间的词,把握足球发展的脉络。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理解为什么中国最早发明足球而英国却是现代足球运动的起源国家。综合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体育的魅力,同时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及班级的凝聚力。
第五单元
第一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字词、有关知识、理解用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的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精读能力;情感目标:崇敬鲁迅先生的人格; 德育目标:爱憎分明的思想。重点 用几件事表现一个人物 难点 重点句的理解 学习方式 讨论式 1教学目标:字词、常识、结构内容与中心思想。2教学目标:赏析写法、深入研究 第二课《花 脸》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如何通过任务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要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需用准确生动的描写方法。
3、情感目标感受童真童趣的美好。
4、德育目标珍惜亲人之爱。
教学重点 通过人物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结构的巧妙之处(设置悬念、安排线索、巧做铺垫)学习方式 研讨式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整理字词、归纳结构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研读探讨、总结收获
第三课《荷塘旧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情感目标: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重点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难点 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学习方式 质疑——研讨——探究
第六单元
第一课《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回眸、殉难、继承、雷棣、泣不成声、了如指掌。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人物内心情感。3.深入理解雷棣自强部新的动力,学习雷棣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4.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课《黑孩子罗伯特》教学目标 1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时代背景。
3感悟罗伯特对残酷生活的积极、豁达的正确的人生态度。4学会正确、积极地实现自己的梦想,造福他人。
教学重点:1人物形象的刻画及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儿童心灵的创伤。教学难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伯特生活在种族歧视阴影下的画面。第三课《别挤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字词.2.有关背景知识.3.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世界就是一个大家庭,应该礼让,和平共处.德育目标:学会用宽容善良的心去对待别人.教学重点: 体味诗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及作者的思想感悟.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 第四课《瑞恩的井》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3、培养学生浏览、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过“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2、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第五课《阳光皮肤》教学目标 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理解一些重要语句的含义,感受爱国情
第七单元
第一课《古诗二首》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4及背诵、默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十五从军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学习《出塞》
第二课《夜莺之歌》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的2、3 教学难点:
1、肖像、语言、动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结构特点。
第三课《雨来没有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训练学生速读文章,并在短时间内能够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学习对景色、环境的优美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学习反复的修辞手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勿忘国耻;激起学生对小雨来为代表的英雄们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训练概括能力;学习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第四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铭记历史。
2、体会英雄们的感受,理解英雄们的壮举。
3、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第五课教学目标
1、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第八单元
第一课时《墨竹图题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3.德育目标: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气概。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百姓的关爱之情。教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第二课时《苍松怪石图题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不屈权贵,不阿谀奉承,耿直廉洁的英雄气概。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第三课时《墨梅图题诗》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3.德育目标: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4.创新素质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第四课时《竹颂》教学目标
阅读这篇抒情散文,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研体式
第五课时《黄山松》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
3. 德育目标:体会诗人昂扬的革命豪情,乐观自己的生活态度。4. 情感目标:体会诗歌炽热饱满的情感。教学难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重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教学方法:研体式
第四篇:七年级上地理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书三维教学目标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与地球仪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画出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大小。
2.能在经纬仪上正确区分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过程与方法】
1.运用经纬仪指出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并能区分东西半球。2.通过经纬网确定地球上某点位置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增强学生对地球仪的应用能力,并了解地球是球状对全球海运、航空事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与技能】
1.总结归纳地球自转、公转的含义、方向和周期,理解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 2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3.应用书本图1.20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特点。【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用地球仪和光源,演示地球的自转; 2.尝试通过画图,展示地球公转的时间和空间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尝试解释地球运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三节 地图 【知识与技能】
1.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2.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过程与方法】
1.在绘图过程中,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2.通过对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习,尝试归纳地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要应用领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绘画等高线,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识别与实际应用。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知识与技能】
1.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征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2.能在地图上准确辨认出各大洲、大洋的分界线。【过程与方法】
1.观察地图,探讨地球海陆分布的差异的重要意义。
2.观察世界地图,了解海陆的分布,到探索和发现大陆、半岛、岛屿和海洋、海峡的区别,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初步了解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建立大陆与海洋板块的运动对人类发展、生存的影响。
第二节 海陆变迁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
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通过学习地球表面海陆变迁史,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第三章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知识与技能】
1.说明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3.列举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树立灾害性气候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分布 【知识与技能】
1.说明气温的观测方法,总结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日较差、年较差的概念。2.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3.学会使用资料,绘画和分析气温变化曲线图。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气温分布的规律。【方法与过程】
1.通过绘画气温变化曲线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气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例子,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气温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的不同,树立气温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经济生活的不同影响,了解气温变化引起的灾害的防范措施。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知识与技能】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读图、绘图、析图能力,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2.通过授课使学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关系。3.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学会阅读和绘制水柱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各地区降水的分布,更好地利用降水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知识与技能】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3.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方法与过程】
1.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图片、图表、文字资料等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善于应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丰富多彩,地区差异显著,同时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激发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愿望。
第四章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归纳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
2.总结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归纳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世界主要的语言,记住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2.总结世界三大宗教的特点,记住人数最多的宗教。【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2.阅读材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及他们的建筑特色。3.举例说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尊重其他语言。
2.培养唯物史观,树立无神论观念,理解并尊重宗教信仰的差别。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有关聚落的图片及其他的地理信息,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说明。【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基于探究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熟悉世界上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及其特点。【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识读世界政区分布图,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学会使用柱状图及扇形统计图,从而提高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国情,激发学生学好知识与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贡献。
2.能够科学地表述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第五篇: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七年级上
为你打开一扇门
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吐字清楚,读音准确。2.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3.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2.优美丰富的语言。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
繁 星
教学目标:
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教学重点、难点:
1、由景物引发的联想、感受
2、运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恰当地表达感情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的:
1、检查指导学生归纳整理词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并教给学生感悟的一般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走进文学之门的兴趣。
往事依依
教学目标
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2、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幼时记趣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十三岁际遇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二、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伟人细胞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要求读懂课文,了解贾里的三次挫败和成功;
2、文章生活气息浓郁,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懂得,只有深入生活,注重生活积累,才能写出鲜活的好文章来;
3、帮助学生理解,要想成就一番伟大事业,都是小事开始做起的;
4、通过理解课文,结合自己平时观察,仿写一个片段《男(女)XXX》,注意写出人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个性化,以及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2、理解文章的主旨,弄清挫败和成功的原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整本书,课内外结合,读完整本书。
2、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断。
3、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语文能力。重点难点: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不断给以指导,以引导他们达到更高的阅读层面。
社戏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了解情节叙述的详略处理和景物描写对表达主题思想的作用。2.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对淳朴健康的农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纯真无私、诚挚善良的优秀品质的歌颂。3.虚词的表达作用。教学重点:1.叙事的详略处理原则与方法。2.景物描写。3.虚词的表达作用。
端午日
教学重点:
一、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欣赏本文精彩的龙舟竞渡的场面。
春
教学目标一 感受形象,体会感情二 欣赏优美语言
三峡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重点、难点、疏通文意。
二、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熟读成诵
夏
学习目标:体味作者对夏的独特感受。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学习难点:了解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问题会得出不同结论的道理。
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标及重点]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情景交融地表达对祖国宝地济南的赞美之情。
《斜塔上的实验》教学目标:1.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过程中,总结出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经验。2.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科学家善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
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
3、记叙和描写相结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了解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和判断人有无创造力的根据。2、学习用生动的实例和明白易晓的道理阐述观点的方法。3、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教学重难点1、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2、创造性思维的要素。
叫三声夸克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的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激发观察和了解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本文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介绍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的写法。
3、学习说明文的一些基本写作技巧。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感知科学家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象的精神。2学习说明方法,了解多层次复杂分类。
《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体现的人物美好的心灵
2、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蔚蓝的王国
教学目标1.欣赏散文诗优美的语言。2.感受作者美好的情怀。3.体味想像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4.散文诗优美的语言。5.散文诗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3.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在景物描写中,强化“观察”的意识
二、在描写景物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三、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描写景物
《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礼貌用语内容包括称呼语、招呼语和致谢语,并且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体会使用礼貌用语带来的乐趣。养成使用礼貌用语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