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咬文嚼字》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创新性实验教学实录
课题:《咬文嚼字》 课型:文言文鉴赏课 执教:符书梅
教
学
过
程
上课:师生问好。
第一阶段:导学(师导,创设情境,提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师: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论著《咬文嚼字》(教师板书课题、作者),阅读了课文,并划定了重点词语。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纸笔,听写这些词语。
(学生拿出纸笔,准备听写。)
师:婵娟
锤炼
锻炼
品茗
憎恶
下乘
不即不离
玩索
索然
拘礼
词藻
援例
岑寂
罗嗦
付梓
游离
斟酌
斩钉截铁
鲁莽
尺牍
蕴藉
剥啄
陈词滥调
咬文嚼字
变化莫测
自鸣得意
清沁肺腑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师:听写结束,下面同座同学互相交换练习本,进行检查。
(同学互相交换练习本,进行检查;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同学书写情况。)
师:由听写情况可知,同学课下复习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咬文嚼字》这篇课文。学习时,重点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并学习运用这些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作者)
第二阶段:悟学,学生自学自悟。
师:在上节课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在文中所举的关于文字修改方面的具体事例,并思考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观点?
(学生阅读教材并勾划,教师巡视。)师:找到那些例子了吗? 生:(齐答)找到了。
师:很好。那么,哪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第一个例子是郭沫若对自己两部作品的两处修改。这两处修 改,作者认为一处改得好,一处改得不好。作者运用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修改文字应当以更准确地传达感情为准,不能一味套用成功的经验,否则往往会失败。
(教师板书:文字要准确传达感情)师:说得不错。哪位同学继续回答?
生:第二个例子是王若虚修改《史记》中李广射虎片断。师:是《史记》原文好,还是王若虚修改后的文章好? 生:还是原文好。师:为什么? 生:因为修改之后的文字没有了原文的那种意味,也就是丧失了原文丰富的意蕴。师:对。即作者所说:‚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教师板书:改一字则意味全变)师:最后一个例子是什么?哪位同学回答?
生:是大家熟知的‚推敲‛的故事。作者用这个例子意在说明:‚‘推敲’‛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师:回答得很好(教师板书:推敲文字即推敲思想情感)。由以上三个具体事例可知:‚无论是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师:根据以上分析,请同学们概括标题‚咬文嚼字‛的含义,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观点。生:这个词通常含有贬义,在词典里的解释是: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二而不领会精神实质)。但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它来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师:对。所以作者才在这篇文章里强调在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的观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又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即分析本文的结构层次。哪位同学想好了,请回答。
生:老师,我认为应该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到第5自然段,用三个例子说明咬文嚼字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也就是说,咬文嚼字并非只在字面上下功夫,其效果也不容小视。师:他说得对吗? 生:(齐答)对。
师:很好。哪位同学继续回答?
生:文章的第二部分是第6、7两个自然段,更进一步讲,咬文嚼字是文学创作有所创新的保证,有了咬文嚼字的精神,作者在用字用词上才会力求别开生面,表达出的思想感情也才会有新意,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才成其为文学作品。作者用文学创作中经常碰到的对字的联想意义的适用作例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齐答)没有。
师:回答得很正确。请继续回答。
生: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是第三部分,总结上文,说明本文只是从一些方面来谈文学阅读和创作中应该咬文嚼字的道理,接着提出对于文学创作者的要求和期望。
师:大家回答得都非常好。据此我们大家一起来分析评价本文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师:语言是文学作品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观点,抒发作者情感的手段。在文学研究、文学批评以及文学阅读中,往往对文学语言不很重视。一些作者也没有在语言上下功夫,缺少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指出:‚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须的好习惯。‛‚文学创作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炼与互相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第三阶段:研学,学生合作探究。
师:综上所述,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我们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就是在欣赏文学作品方面,也要欣赏者‚通过文字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诗歌上表现得更鲜明‛。下面就以贾岛的故事为例去分析这个规律,并利用这个规律解决文学欣赏尤其是古典诗歌欣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一自然段,并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老师,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师:根据什么这么说呢? 生:作者在这一自然段是这样表述他的观点的:‚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字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推自掩,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就上句看来,‘推’字似乎比‘敲’字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师:很好,对课文内容把握得很熟。所以作者说‚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这一点不仅是创作上的道理,也是欣赏上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我们能根据这个道理去解决古典诗歌欣赏中的一些问题。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上节课发下的材料,完成上面的三道题。
(同学做题,教师巡视。)师:哪一位同学做好了?请回答。
(同学发言,教师进行订正。)
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说明对这方面的内容把握的都很好。这几道题都是从诗句的用字与全诗意境营造方面的关系出题考察大家的,通过这几道题的训练,相信大家对诗歌中的用字与意境上的关系了解得更加透彻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对诗歌进行整体赏析了。
第四阶段:评学,比较鉴赏,师生共同归纳要点。
师:本文作者朱光潜先生认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既要咬文嚼字。但也有位作者对此却持不同观点,认为不应该‚咬文嚼字‛。那么,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并分析马南村的文章《不求甚解》了解作者的观点,并同本文进行比较。
(学生拿出下发的材料并阅读,互相研究,教师巡视。)师:哪位同学想好了,请回答。
生:马南村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如下:
1、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是故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师:把握得很准确,很好。谁继续回答?
生:第二点理由是: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广。
师:回答得很好。请继续。生:宋代陆象山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师:对,这就是这篇文章的观点。那么,是否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就是错误的呢? 师:首先大家通过比较,要认识到朱光潜与马南村对‚咬文嚼字‛解释不同,是因为他们提出问题的角度不同,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朱光潜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而马南村所说的‚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是指读书要力求广博,有所‚会意‛。积累多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总之,两人的见解主张都是有益的教诲。
师:课后作业:
1、从自己了解的名家名作‚咬文嚼字‛的事例里选择一至二例,借此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观点,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2、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试着根据自己写作的体会举一两个例子证明这个论断。下课,师生再见。
第二篇:·《咬文嚼字》教学随想
《咬文嚼字》教学随想
今天学习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随笔《咬文嚼字》,个人认为本课重点不是把握和理解文章的观点,重点应该让学生明白且有意识地去“咬文嚼字”,平时作文时候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不是古人闪耀千古、令后人瞻仰的精神丰碑,一咏一叹,斟酌掂量,在现代网络纵横的新时代文学下,快餐文化的真正价值又在哪里?有时候细细研读自己的文字总会让我汗涔涔而下,粗糙、浅薄而已啊。虽然有时为了一句话而琢磨半天,那是自己才学疏浅的表现罢了。
文中先生还提到了“套板反应”,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无非“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文章写完还是“付梓”“杀青”,真有点“掉书袋”的感觉。“唯陈言之务去”,才是有创新的起码条件。
文学应该来自心灵的真实流露,那种情感是喷涌而出的,是积淀已久不得不发的情绪。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还是重在一种引导,对于文本的解读并没有强调什么,不知道可以不可以呢?有点犹豫。
再论“推敲”及其他 ——《咬文嚼字》备课札记
一、关于“推敲”
作者在分析用“推”还是“敲”时是从两个方面阐述的。一是“推”乃自掩自推,寺里只有他孤身一人,这样整个环境是显得冷寂的。“敲”则指寺里有人应门,环境体现了“温暖的人情”。二是“推”无声,“敲”“剥啄有声”“平添了搅扰”,也就是说“敲”与冷寂的环境不协调。
作者的推断有两点要注意,首先作者的分析始终紧扣意境是否协调这一观点,也即紧扣文段的说理中心——推与敲,“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另外,作者认定僧人是主人即李凝,至少也是原本住在寺里的人。
我们在探讨是“推”还是“敲”时,有两点不能回避:
其一,“敲”是否破坏意境?作者说:“„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反驳者认为,没有敲门声惊动,怎知道池边有宿鸟?并且认为“敲”字是以动衬静的写法。其实,宿鸟不一定是敲门声惊动后才知道有,难道诗人不能写想象中的景吗?诗人见池边有树,进而推想树上有鸟,是再合理不过的想象。古诗“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就说明宿鸟在月光的刺激下也会啼叫,不一定因响声惊动。
其二,关于诗歌的写作缘起,常见的说法为诗人访友不见,归而作诗。如果以此推断,既然友人不在家,僧人必不是主人而是访客,是访客当然用“敲”不用“推”。问题是何以见得此次寻访没有遇见友人?支持此说的理由是以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推断,说访客寻友不见“不甘心”,暂时离开还会再来。但这并不表明这次没见着,如果“不负言”之“言”是指在此次相见言谈之后李凝的再次邀约呢?
是否可以从僧人的身份入手去确定“推”与“敲”?僧人是主还是客?是主人则用推,径直而入;是客人则敲,敲是询问,是招呼。
按整首诗记述的内容看,一三联写访客眼中景,第四联写访客心迹,由此我们推断第二联也是写访客的眼中景和行为的。这样全诗的写作对象或者说写作角度是统一的,都是写访客所见所为所想。如果僧人是主人,则第二联写主人,第三四联写客人,角度不免混乱,不统一。
另外,正因为僧人是访客,寻访落空,所以整首诗无一句写相会言谈的场景。
二、关于“小龙团茶”与月的关联
作者写道,“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或许有些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妨引导他们联想品茶与赏月的相似性。
新茶淡香扑鼻,朗月沁人心脾;新茶茶雾袅袅,朗月光线缥缈;新茶茶水绿色似有若无,朗月中万物朦胧似幻如梦。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只是直陈事实,缺少含蓄蕴藉,不能形成美妙联想,读者少了再创造的可能,自然也就失去了韵味。
三、关于王若虚的修改
1.原文“以为虎而射之”与修改“见草中有虎,射之”哪个更好?
前者“以为虎”,明白无误地向读者表明草中老虎是假,是李广眼花,这种写法过早让读者知道了谜底。“见草中有虎”则保持了故事的悬念,读者在阅读时,只有看到故事结尾才知道真相,故事叙述有起伏,充满戏剧性。修改好。
2.“既知其为石”为什么不能表现“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
“既知其为石”是陈述句,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事情原委,而“视之,石也”是判断句,通过特殊句式来强调探寻事实和明白真相这一过程。并且,语气词“也”有感叹“啊”的意味。这就是原文“视之,石也”能表现“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的原因。
3.原文“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能否省掉“石”字?
“终不能入”自然是指射入草中石,承前省掉“石”,简洁明了,句式也整齐。修改好。
4.“终不能入”这一情节能不能省?
李广眼花犯了美丽的错误,但却错出了惊世之举,等到拔箭再射,却不能重复先前的神奇。拔箭再射不入。这一环节的确不能省,省掉之后一是不能突出李广在极限条件下迸发出的威力,二是再射不入,让“中石”多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丰富了英雄形象。原文好。
5.“终不能复入石矣”表现李广“放弃得很斩截”?
作者说李广再射失败,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似不合常理。失败,哪怕是无关紧要的失败,也应该是惋惜无奈,放弃时多半有不甘心,语气词“矣”的作用不可忽视。
评课:首先要对《咬文嚼字》进行“咬文嚼字”
今天受邀到长春市实验中学听了三节课,分别由哈尔滨一中、沈阳二中和长春市实验中学三位老师讲授的《咬文嚼字》。三位老师的教龄最多的十年,次多的七年,最少的两年,因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评价他们的课。
在评课的时候,我提议不要一言堂,像我在牡丹江二中评课那样搞成圆桌会议式的互动。我在听课的时候就深入到了学生的小组讨论,长春市第一中学的一位老师向我提问,这样的小组讨论是否可以在较差的学校实施,能否收到讨论的效果。因此在评课时我就先请这位老师把她的问题当众提了出来。长春市实验中学的丛阳老师授课班级是理科实验班,并且在另一个文科试验班进行了试讲。在她回答一中老师的问题后,我追问了一个问题:实验班现有水平不是我们培养的,我们只是按照高标准“收割”了人家种好的庄稼;那么,普通班,薄弱学校的学生是否也能进行课堂讨论?如果我们不能在自己负责的这一段培养学生的讨论的习惯,还能指望什么?我的意思还是一贯的主张,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从矫正学生的不良语文学习习惯同时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讨论、合作学习也是这样的习惯之一。
我先向三位老师提出了一个关于三维教学目标能否得到实施的问题。这是目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你看公开课的教案,大的三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的每一维还有若干项子目标。上课的三位中,一位定了八项目标,一位定了五项目标,最少的一位定了三项目标;而且文字叙述都不 算简洁。其实这样的目标是没有办法落实的。我很理解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们,上这样的大型公开课,怕被人家说目标不落实,可是恰恰因为什么都想落实而没有落实一项。三维目标是所有学科都要遵循的,语文学科自然不能除外;可是,这所谓的三维目标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并不是语文课的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都要完全体现出来。
我问的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每位老师都是用了多媒体,都制作了课件,那么自己对自己的课件有何评价?几位老师都对自己的课件进行了说明,还有一位说,从什么书上看到,说是八页最好,而自己恰好八页,另一位说自己的才五页。对此,我肯定了沈阳二中张婷婷的实物投影的做法,她现场将学生写的东西投影给大家看,还有学生的修改稿。我肯定的理由是,这部分内容是现场生成的,而且这种方式的确节省了课堂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但是我对她用半节课时间让学生写辛弃疾一首《鹧鸪天》的分析并不认同,后来他们学校的教研组长对此进行了反驳,强调训练的重要性。而我强调的是:《咬文嚼字》只讲了二十分钟,另外的二十分钟就让学生“写话”,还说是加深对课文的观点的理解。其实,这种训练,不必讲《咬文嚼字》这篇课文也是可以进行的;或者反过来说,学生写出东西,并不是因为理解了老师或者课文所交代的知识(或者说获得了方法)才写出来的。教师对课文的讲解与教师要求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两者之间很难证明有必然联系、因果关系。因此,后面这半节课的训练,是游历于教材文本的。
在肯定这位年轻老师的部分多媒体使用的做法之外,我对三位老师都制作的课件以及对课件的使用持否定态度。因为,许多内容都只是替代手写板书,更为严重的是,教师异化为课件的奴隶,因为课件预设了一切内容,教师只能操纵“按钮”,学生也只好屈从“按钮”。
在私下里我和长春市实验中学语文组的老师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讨。比如,我不客气地说,三位老师只读懂了最表层的文本,对课文基本上是“仰视”,这暴露了教师自身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几位教师最缺少的就是对《咬文嚼字》这篇课文进行一番“咬文嚼字”。比若说这几个材料的使用问题,是很耐人寻味的,真需要咀嚼一番的。作者开篇列举郭沫若修改剧本台词的例子,有趣的是,把“你是个无耻的文人”改为“你这无耻的文人”多精彩呀,但这不是郭沫若自己改的,是演员改的!当郭沫若把此当做法宝又改“你这革命家的风度”时,却闹了笑话。你看,耐人寻味不是?接下来说王若虚改《史记》——改错了;再举韩愈为贾岛定“推敲”——也错了(在作者看来);只有苏东坡改自己的诗句改的那叫精彩,为郭沫若、王若虚所不及。作者在使用这些例子的时候,除了驾轻就熟外,是颇有一种气魄的,体现着作者不凡的功力;而且在遣词造句上是十分老到自然的,这种力透纸背的力量来自广博的学识和缜密的思维。
就此,我还假设了我认可的教学目标:研究本文的文字表达的韵味以及透过文字折射出来的治学态度。
我们还谈到对文章观点质疑的问题。有的老师担心弄不好就脱离文本,我的意见是,你的质疑必须是从文本出发本然发生的,不能把狗肉贴在羊身上。比如,我认为老师们讲一点课文的观点就用一些生的、熟的、半生不熟的诗文片段进行所谓的“练习”就是脱离文本的,因为这时文本本身并没有读明白。唐明刚老师就提出,所谓的“套板反应”就是值得质疑的,难道“套板反应”就没有生动有趣的吗?对此我完全赞同。我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在传统的平话中,的确有这样的好玩的“套话”;包括京剧中的许多“水词儿”(什么 “将身来在”之类的),也自有它的趣味。关键是,学生能有这样的质疑是值得鼓励的。当然,从作者的举例可以看出,人家是就“雅”文学而言的,并没有提“俗”文学。
就此问题又连带提到了对文章的观点、内容,结构、语言的学习何者为重的问题。我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学习《六国论》,你说是要知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重要,还是清晰地逻辑结构、优美的富于韵律的语言重要?我认为后者更重要。因为那个观点早都过时了,但语言的魅力仍然存在。同理,《咬文嚼字》一课作者的观点也没有作者的语言和逻辑更有魅力。
以上的内容,就是一次普通的评课,我发表的也就是自己的一点看法,欢迎上课的三位老师以及他们学校语文组老师的质疑和批评。因为,这样的课,不是教师一个人的成绩或败绩,这是集体的智慧或愚昧。
古人谈炼字
唐·卢延让《苦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唐·贾岛《题诗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唐·方干:吟成五字句,用破一身心。
唐·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清·曹雪芹: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一、咀嚼文字,嚼出语文味道
语文的味道是“嚼”出来的。语文课离不开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在教学中,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才能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如教学《风筝》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咀嚼“翩翩起舞”,先引领学生观察字形“翩”——一片有薄又扁的羽毛,然后问学生一片有薄又扁的羽毛,在空中随风会怎样飞舞呢?学生回答:“飞得高高的”,“飞得很轻快”,“在风中就像蝴蝶在跳舞一样”„„说完后,教师趁机总结:对,同学们,你们说的就是“翩翩起舞”。教师引导学生咀嚼“憧憬”时,老师问:你做风筝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我希望风筝很漂亮,我希望风筝飞得很高,我就想我的风筝能带给我很多快乐„„,老师高兴的竖起大拇指说:对,这就是憧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和向往。
这样咀嚼语言文字,语文味道浓,孩子们学习劲头足。随着这种熏陶,学生会在说话中斟词酌句,培养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二、潜心会文,领悟人物品质
读书要动脑思考,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探究,透过语言 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读读心理活动描写,说说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廖廖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教师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潜心会文,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进一步加强,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用心朗读,读出语言神韵
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大大提高。
四、品味词句,感受语言之美 《槐乡五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题自然地生发开去。
我引领学生对几处对语言文字进行了推敲。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里的比喻句勾勒出的画面是非常生动形象、美丽迷人的,但许多学生从未见过槐花,要让学生纯粹地从读文感悟,是很困难的。如何让学生体验到这种美,图文对照学习是一个途径。在学生从文本中粗浅地感受到槐花就像“玉雕的圆球”时,出示像“玉雕的圆球”状的槐花,让学生看图上的槐花像什么,当学生纷纷回答,像“玉雕的圆球”时,老师追问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就提醒学生好好地看图,从花的颜色、光泽、许多花簇拥在一起的样子,感受作者把槐花比作“玉雕的圆球”是十分贴切的。
特别是那个“抱”字写出了槐花生机勃勃的美。这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和图片的直观的形象,“玉雕的圆球”般的槐花便开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再如紧扣词语“清香”“醇香”“浓香”,从“清、醇、浓”中师生感悟到香气越来越浓。指导读好这三个词语,读出香气浓郁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读懂省 略号的含义。然后再次紧扣“浸在香海中”的“浸”字感受槐花香味之浓烈。浓得不但我们鼻子能够闻得到,好象也能摸到,看到。
五、比较揣摩,感受语言魅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意思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神奇的音响》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可要求学生用“长”换“冒”,进行比较。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见仁见智。因为荷叶多,“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荷叶数量多,还写出荷花生命力旺盛。学生从“冒”中感悟到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一种生机勃勃的韵味。这样比较咀嚼,领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在比较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好文章总有一些灵动的字眼,这是作者练字的功夫所在,抓住这样的地方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小摄影师》一文时,教师紧紧地抓住了关键词“摆弄”进行了品味。教师先问学生:你知道什么叫“摆弄”吗?平时你在家摆弄过什么东西?接着追问:文中是谁摆弄什么?通过读段落,学生明白是小男孩摆弄照相机。再请学生谈谈小男孩是如何“摆弄”高尔基的。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吩咐、很久很久”来展开想象谈理解。再让学生表演体会:现在,我是小男孩,你们是高尔基,请按照我的吩咐来做:“把头扭过来一些,请您再微笑一点儿!”、“报纸挡住您的脸了,能放低点儿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入情入境地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相机提问,“此时,你有什么想法?”学生说被摆弄很麻烦。教师再追问:“你只被摆弄了一会儿,就已经不耐烦了,而课文中的高尔基却被摆弄了‘很久很久’,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学生说:“我觉得高尔基真耐心,如果是我,早就不耐烦了。”学生说:“我觉得高尔基真关心少年儿童,那么配合拍照”„„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高尔基对孩子的极大耐心。
《咬文嚼字》一例补释
在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必修)一文中引用了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中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关于该引文的几个资料现补充如下:
一、关于苏轼诗的全文
苏轼这首诗的全名是《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其全文如下: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这首诗的诗句独具品泉妙韵,诗人似乎比喻自己已羽化成仙,身携皓月,从天外飞来,与惠山钱道人共品这连浩瀚苍穹也已闻名的人间第二泉。这真可谓是咏茶品泉辞章中之千古绝唱了。所以为历代茶人墨客称道不已,曾被改写成一些名胜之地茶亭楹联以招游客,品茗赏联,凭添无限雅兴。
【注】孙登(约220年~280年),字公和,号苏门先生,三国时代魏汲郡共人(今河南卫辉西南)。长年隐居,博才多识,熟读《易经》《老子》《庄子》之书。会弹一弦琴,善长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与他。后来居住宜阳山,魏文帝闻之,命阮籍前往拜访。与他谈话,他却默不作声。嵇康又跟随他游学三年,问他有何目标抱负,孙登也始终不答。(百度)
二、关于“小龙团”茶
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诗中的“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来的。那么小龙团茶是一种怎样的茶呢?这种茶是宋代茶叶精品。以模压成小饼状,上有龙形,故名。亦称“小团龙 ”。宋苏轼《荔支叹》诗:“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自注:“大小龙茶始於丁晋公(丁谓),而成於蔡君谟(蔡襄)。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赞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宋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仁宗时, 蔡君谟······择茶之精者,为小龙团十斤以献。”明毛子晋《海岳志林·黄实师遗小龙团》:“索筪中,一无所有,独得小龙团二饼,亟遣人遗之。”《坚瓠补集·饷茶诗》引清陆世廉《饷茶诗》:“蒙君遗我小团龙,绝世珍奇出草丛。”亦省称“小龙”。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建茶务,仁宗初岁,造小龙小凤各三十斤。”明赵汝砺《北苑别录·造茶》:“凡茶之初出研盆,汤之欲其匀,揉之欲其腻,然后入圈制銙,随笪过黄。有方銙,有花銙,有大龙,有小龙,品色不同,其名各异,故随纲系之於贡茶云。”(鲜花网)
由于“龙团”茶的名贵,所以有宋一代,“龙团”竞然成为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文化意象,不少文人在诗歌中都写到它。如,辛弃疾《满江红》:“宝马嘶归红旆动,龙团试水铜瓶泣。”李清照《鹧鸪天》:“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毛滂《山茶子》:“谁做素涛翻玉手,小团龙。”这里的“小团龙”亦即“小龙团”。苏轼的诗词中更是多次写到,除上面的《惠山烹小龙团》外,还有如,《兴龙节侍晏前一日微雪》:“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盘龙,也就是团龙,因龙身曲折盘绕成圆形而称之。(教育资料网)
三、关于“第二泉”
天下第二泉是中国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内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开凿于公元766年(唐大历年间),原名惠泉。该泉经万千松根蓄存和砂岩涤滤,水质清纯甘冽,被唐代“茶圣”陆羽评为“天下第二”。唐代诗人李绅称其为“人间灵液”。宋徽宗钦令建亭护泉,御题“源头活水”,且誉为贡品,“月进百坛”。
近代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华彦均),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谱下了《二泉映月》一曲。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此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更是增添了二泉的神韵。
相对天下第二泉,有些人就会问,天下第一泉在何处,而天下第一泉共有七处,分别是:济南的趵突泉、镇江的中泠泉、北京的玉泉、庐山的谷帘泉、峨眉山的玉液泉、安宁的碧玉泉、衡山水帘洞泉,其中以趵突泉、中泠泉、玉泉和谷帘泉最为著名。
人教版第二册(必修)所选的《咬文嚼字》一文,作者朱光潜先生在讲“烟”字的的联想意义时,举了一个例子“杨柳万条烟”,不知出于何处;而其它的几句引用都有注释及出处,唯独此句没有。笔者翻检了大量资料,也不见有这么一句诗,但与此相近的确有一句是“杨叶万条烟”。但这句诗却出现在唐代的两个 著名诗人题目不同而内容大致相同的诗作里。根据《全唐诗》所记载,一首是岑参的《送杨子》,其诗全文如下: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另一首是李白的《送别》,见于《全唐诗》,也载于《李白诗集》卷一七七,其具体内容是: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可以看出,这两首诗的句子有四句不同,四句相同;即使不同的四句,其用词也大多相同,而内容也基本相同,都是送人、离别之作。然而,为什么岑参的诗和李白的诗语言形式如此接近,诗的内容也大致相同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无论是岑参的诗,还是李白的诗,其中两句“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却都是相同的,大概朱光潜先生在引用之时,可能是弄错了,把“杨叶万条烟”误引为“杨柳万条烟”。盖注释起来麻烦,一时也难以说明白,所以,课本就没有了注释。当然,“杨叶”也就是杨柳之叶,这是没有错的。
谁“敲月下门”
人教版第二册《咬文嚼字》一文中,朱光潜先生在论及“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一段时,援引了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并细致赏析了用“推”和“敲”各自境界的迥异,认为用“推”字比用“敲”字更具“冷寂孤苦”的韵味。
倘若单就这联诗句来赏析,朱光潜先生的分析确实深得诗味,令人耳目一新,别具情怀。但是赏析不能寻章摘句,断章取义,除要赏析这一联诗句的境界,还必须结合整首诗来看。从整首诗的内容来分析,朱光潜先生对这一联的赏析就显得有些师心自用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贾岛《题李凝幽居》一诗的颔联,原诗是: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这样一件寻常小事。首联写李凝居所的周围环境,紧扣一个“幽”字,也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份。颔联写自己月夜造访,敲李凝家门,“剥啄”的敲门声惊动了池边树上的宿鸟,以动衬静,亦紧扣“幽”字。颈联写主人不在,自己回程中的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这一切又都笼罩在皎洁月色之中,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联说自己暂时离去,不久当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点出诗人心中的幽情,托出全诗主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显然,“僧敲月下门”一句中,“僧”是贾岛自称,“门”则是李凝幽居之门,而并不是朱光潜先生在文中所分析的“僧”是“步月归寺”的“孤僧”,“门”是寺庙之门。
据《全唐诗》卷五百七十一诗人小传载:贾岛“初为浮屠,名无本。来东都时,洛阳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岛为诗自伤。韩愈怜之,因教其为文,遂去浮屠,举进士”。贾岛出身寒微,大约在三十岁之前,栖身佛门为僧,法名无本,至于他何时何故出家,具体何时还俗应举,史无确载。但贾岛对自己这段佛门生活经历似乎并不怎么忌讳,在其诗作中多处以“僧”自称,如“僧同雪夜坐,雁向草堂闻”(《就可公宿》),“留得林僧宿,中宵坐默然”(《旅游》),“墨 研秋日雨,茶试老僧铛”(《原东居喜唐温琪频至》),“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二首(其一)》)。由此亦可见“僧敲月下门”之“僧”是贾岛自称。
这样看来,“僧敲月下门”一句并不能考虑用“推”字,而只能用“敲”。那么,“贾岛吟诗撞韩愈”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
这实则是一则文人杜撰的故事。据《唐宋遗史》记载:“贾岛苦吟赴举,至京师,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改„敲‟为„推‟,骑驴举手吟哦,引手推敲之势,不觉冲京尹韩退之节。左右拥之至,具述其事。退之笑曰:„作敲字佳。‟乃命乘驴并辔哦诗,久之而去。”事实上,韩愈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是在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次年即因病辞世,而韩、贾的相识结交早是十多年之前的事,这从他们两人诗集中相互赠答的诗作可知。这样一则杜撰故事传为美谈,一来突出表现了贾岛作诗刻苦认真的态度和其苦吟精神;二来多少也是后世文人于落魄之际,希望巧遇达官贵人相识相掖的一种自我慰藉。
对“推”“敲”二字的优劣,朱光潜先生过分相信了传说故事,且就句论句,未能结合全诗内容;而且,对这句诗的理解,他很以为独得诗味,并早在此文之前的美学专著《论诗》中,也举此例,可谓谬矣。
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咬文嚼字》阅读指导:
《咬文嚼字》是一篇美学论文,朱光潜先生通过具体实例,仔细咀嚼玩索词句和感情和意义,阐释出如何鉴赏和创作的重要原则,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写作中,作者突出“新意”,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贬词褒用,翻出新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题好一半文”,可见标题的重要了。朱先生以“咬文嚼字”为题,使人眼前一亮,自然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和思考:“咬文嚼字”不是个贬义词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朱先生怎么要用它来做标题?是要展开批评还是要反其意而用之?自然引起我们阅读的兴趣。通过阅读,我们明白了朱先生的新意:“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可见朱先生的确是贬词褒用,他阐述了鉴赏和写作的重要原则,强调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最终“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翻出了新意。那么,朱先生又是如何阐述自己新的见解,如何“咬文嚼字”的呢?
二、多方举例,见解新颖
朱先生从不同的角度,主要运用了举例和比较的方法,明确阐述了自己见解。如首先以郭沫若先生修改台词为例,郭沫若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的恰当,以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的不当,对比分析,从句式的角度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史记》与《史记辨惑》中有关“李广射虎”叙述的比较,说明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的,应该以能否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这是从繁简的角度分析的。而有关贾岛“推敲”的具体分析,虽然没有结合贾岛《题李凝幽居》全文去分析“推敲”的含义,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却也是作者的新意,这是从炼字的角度具体分析的。可见,这三个例子是从三个方面,即句式、繁简和炼字的角度来阐述的,而它们又共同说明了文字与思想感情密切相关,朱先生分析时总是结合思想情感的表达 9 来理解的,因为他认为,“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凝炼”。而从不同角度证明了自己这番新见解。
而在阐述联想创新和套板反应时,作者也是列举实例和对比分析。前者借“烟”的联想,以及苏轼名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挖掘,阐述了如果善用联想,就能使文字意蕴丰富,产生美妙的艺术效果。后者借人们常用别人的陈词滥调,如“柳腰桃面”“才高八斗”“春花秋月”等,批判写作上的“套板反应”,指出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和创作的动机是仇敌”。并进一步指出了怎样才能避免“套板反应”,那就是“遇事朝深一层去想”,“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正是因为作者能从多方举例,并细致推敲玩索,阐述的观点便易于读者接受。而其宣传的独特地的美学原则,对我们鉴赏和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旁征博引,新鲜有趣
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常常重视理论的阐述,举例分析也多用概念,读来比较枯燥乏味。而读《咬文嚼字》却没有这样的感觉,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外,朱先生知识渊博,旁征博引,也是文章新鲜有趣的原因之一。
除了郭沫若炼句一例属于当代实例外,朱先生的例子都是古典诗文的实例,这说明作者在古典文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积累和学识。中国古人讲究字句、意象和思想感情的联系,作者借此细致比较分析,深入浅出,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如他用到的古文有《水浒传》《红楼梦》《史记》《史记辨惑》和《滕王阁序》,古诗词《题李凝幽居》《青玉案》《锦瑟》《惠山烹小龙团》等,列举的种种实例10余处。而信手拈来的虽然是古典诗词文,但经过作者的组合和分析,变得新鲜有趣,不仅有助于表现作者观点,极大丰富了文章内容,读来也觉生动有趣,便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观点,获得教益;同时又培养了鉴赏能力,获得了美的熏陶。
第三篇: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1.备课前期原本想侧重于对文章结构的解读,让学生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文章结构,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但是又觉得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文艺鉴赏方面的知识也很重要,就导致了一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内容过多,想面面俱到,后来权衡利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其中一个点重点讲解。
2.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一开始过于注重讲解互动很少,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后来将其改进,减少了讲解环节,增加了学生讨论、发言的环节,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反馈情况很好。
3.重新上这节课的话,会先在课前把文中的例子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提前看课文的情况下,自己分析材料,上课时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一起讨论材料进行鉴赏,教师在旁边起引导作用,等讨论完以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比较自己和朱光潜的观点,这样就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第四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校,让学生体味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严谨的语文学习习惯。2.着意培养学生品鉴语言文字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文艺美学探究兴趣,引导学生锻句炼字。【教学重点】
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方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唐朝诗人卢延让《苦吟》诗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作诗炼句之苦由此可见一斑,而相传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更是在他的《送无可上人》一诗“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极言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欢。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文人们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执着。那么,对字词的细密推敲,到底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或者效果呢?是结构工整?音节和谐?还是有着一些其他联系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例子(幻灯展示)
红杏枝头春意浓 红杏枝头春意闹
眼看朋辈成新鬼 忍看朋辈成新鬼
(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两组句子各有什么区别,哪一句比较好,为什么? 解说:非一“闹”字,不能形容其杏开放之盛,春意之浓。“闹”将无声的景象附着上了有声的意味。日常经验里的视觉、听觉等感觉被彼此打通,多层次地将审美的精微感受传达出来。
“眼看”只是单纯的叙述。而“忍看”不仅为平淡的表述带来视觉上的新意,更是浓重地表达出悲愤意味。
以上两例都是文人们在遣词造句上面的匠心独具,一字之别,不仅成就了名篇佳句,更是展现了大家们精深的文学素养。下面我们再来看以下一例(幻灯展示)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 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三句话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而在表达效果上,又有什么不同(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
呢?(学生自由讨论)
好,经过讨论,我想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想法。在揭晓谜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成语
咬文嚼字(板书)
(提问)有谁来说一下这个成语的意义? 解说(幻灯片):
“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文章,正是我国著名的文艺美学专家朱光潜老师的一篇名为《咬文嚼字》的短文。在这篇文章中,朱光潜先生阐述的是“咬文嚼字”的那一层意义?还是他赋予了这个词什么新的内涵呢?我相信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并受益匪浅!
关于朱光潜的介绍,已通过学习资料发给大家,请大家在下面仔细阅读。(幻灯片)
给出时间,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幻灯片)
二、重点解析(幻灯片)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表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表明: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表明:不同字眼,意味不同)
(4)《惠山烹小龙团》
三、四句的剖析(表明: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表明: 滥词旧语,毫无新意)
三、文章结构内容分析(幻灯片)
《咬文嚼字》全文8段,1—7段是文章的主体,为第一部分。8段表明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1—5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举三组典型例子,从三个方面说明三层意思。第l、2段为第一层次。文章开头先举郭沫若听从一位演员的建议,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通过这个例子研究炼字的道理。说明“你是什么”句式,“不带情感判断”,而“你这什么”句式则“表现着强烈的情感”。朱光潜先生为了证明不同句式可以有不同意味的道理,不是只作理论上的分析,而是又列举了《水浒传》中石秀骂梁中书、杨雄醉骂潘巧云所用的“你这什么”句式以表达极端憎恶的感情的例子。
接着又列举了《红楼梦》中茗烟骂金荣用的“你是什么”的句式,进一步阐明“‘你这’式语法,并非在任何情形之下都比‘你是’式语法来得有力”。顺势指出郭沫若把“你有革命家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风度”并不妥当。这一组三个例子,典型生动。说明各种不同句式,还要适合不同语言环境要求的道理。在有力的例子证明下,再进行语法句式分析,顺理成章。
第二层次3、4段,列举了《史记》中李广射虎的例子。《史记》原文原本很精彩,但是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凡多三石字”,他把三个石字删了,其中一例是“尝见草中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朱光潜先生指出“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但却失去了(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
原文中“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朱先生告知人们:文字的“增”或“减”需要人们“细心玩索一番”,才会感到它们意味的不同。
第三层次5段,列举了唐代大诗人韩愈和贾岛“推敲”诗句的佳话。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贾岛当时究竟想到了“推”还是“敲”,都是他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朱光潜先生对有些人“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漂亮些”实在是“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这一层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入手,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只有咬文嚼字,别无他法。它强调了咬文嚼字的必要性。
第二层6—7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6段先从文字的意义上分析,它具有“确定”和“控制”的难处。当然“确定”是基础,“控制”是难点,也是目的。要想控制文字的意义,非得了解文章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不可。“直指意义易用,联想意义却难用”。因为联想意义浸透了作者的个性。朱光潜先生信手拈来的“烟”的不同意义。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的三四句阐明了捕捉联想意义,抓住这“游离”的,不易控制的“甚至于支离”的“怪物”,的确需要作者的艰苦劳动,同时还必须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例如“小龙团”茶触发了“天上小团月”的联想。可见联想起来的难处,但是,“难处就在含混中显得丰富”。点击了、激活了这一难点,“这是点铁成金”。
第7段,承接6段说,苏轼善于联想,能点铁成金。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可怕的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陷入到联想的套语中,出现了“套板反应”的尴尬局面。
作者尖锐地指出:“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那么就可能是“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这种可怕现实并非耸人听闻,“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那些“省力”、“惰性”的僵化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如何去掉这一毛病呢?朱光潜先生告诫只要“你不肯用俗滥的语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依然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致于落入下乘”。
第二部分,第8段,进一步指出“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做到三个“不能”,“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水到渠成地交代了全文的主旨。
四、学以致用、引申(幻灯片)
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注重咬文嚼字值得我们学习,如(1)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 卢延让
(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南山秋。„„贾岛
(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4)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福楼拜
引导学生品鉴(幻灯片)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考试指南报——课堂网(www.xiexiebang.com)
(2)《故乡》“飞出了八岁的宏儿”
(3)《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与“射、照、落”等字比较
(4)朱自清《背影》写父亲买橘子的几个动作“攀”“缩”“倾”
(5)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 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6)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 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7)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 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 请学生再列举一些例子,并加以评说……
小结(幻灯片)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
学习本文,给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指明了一条路径,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认识到,在写作中,那种心里清楚而笔下写不出的说法不过是推委之词,心里真正想清楚了,笔下自然就能写出来。因此,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多动脑筋,把要写的意思想明白。
【配套教学活动】
安排学生进行作文互评、修改。
(430000)武汉市前三眼桥85号
电话:027-85787779 027-85788887 027-85789992
第五篇: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1
选入高中《语文(必修5)》的《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一篇优秀的文艺随笔,更在于它本身就是在讲语文知识和语文思想,所以语文老师大都很重视本文。
“咬文嚼字”通常含有贬义,但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现在不少学生对语言不大讲究,有些随意,表现在作文和随笔中,就是语言粗糙、啰嗦,大白话、网络语时有所见。至于语言的`贫乏,写法的老套(即文所说的“套板反应”)等问题,也值得注意。
有鉴于此,我在讲这篇课文时,除了让学生梳理层次、找出关键句、体会事理结合的写法,自己补充并讲析了从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搜集的语言实例之外,特地布置了一次作文,让学生写“《咬文嚼字》读后感”,以图达到“读思写”相互为用,一举三得的效果。
1.读:写读后感,首先要确定感点,进而确定文章中心,这就需要反复读原文,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原文,特别是其中重点语句的理解,使学生树立对语言文字的谨严态度。
2.思:写读后感,须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我想借此引发学生对自己语言运用的反思,促使学生日渐养成用语谨严的良好习惯。
3.写:读后感是一种常用文体,从拟题到章法到用语,都有其自身的写法,通过这次作文,可以使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2
上周星期五,我给深圳市北师大附属学校高二(1)班的同学上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课后,我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做了认真的思考,认为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导入活泼,激发兴趣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已经先聆听了两位老师的讲课,发现这个班上的学生不大爱开口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而我面对又是陌生的学生,没有合作的基础,怎么办呢?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从我的第一次给深圳的学生上课的紧张、兴奋而感动的心情导入,让学生看到了我的真诚及对他们的热情的肯定,在不知不觉中化解了师生之间的隔阂,营造了较为融洽的课堂气氛,也就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平等交流,因势利导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师生间的平等
交流。我先是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学过的一些知识,又对他们的回答及时地给予肯定,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学生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教学的热情支持者和合作者。比如,在通过一道练习题来加深对咬文嚼字的理解时,我用了苏小妹给苏东坡出对子的>故事:“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我鼓励学生说:“苏东坡填了两次都不能让小妹满意,咱们来试试,看看是否能填出让小妹满意的答案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抢答。有说填“拂”和“印”,有说填“抚”和“隐”,还有用了“吻”和“羞”的,对于学生的热情和智慧,我除了表现出了自己极大的惊喜和赞叹外,还不忘记鼓励他们:“我们的答案能不能让苏小妹满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了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下课的铃声就在这种轻松而活跃的气氛中响了。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3
【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界定必修课必须突出课程的基础性,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经验,对文本进行了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教材分析】
《咬文嚼字》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个单元学习的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本文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评论,属议论文范畴。本文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学会咬文嚼字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达到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对议论文有所了解,但写作能力比较薄弱,更缺乏字斟句酌的谨严精神。大多数学生鉴赏能力有限,对文艺评论的`阅读存在困难,因而更需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达到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语言文字的微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2.教学难点:在鉴赏与品味文章事例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我们还记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这样写雪的“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作者为什么不用“大”而用“紧”呢?一个“紧”字不仅表现出当时气候环境的恶劣,还渲染出事发之前的紧张气氛,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效果。形象写出了雪下得大,还写出了当时的气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真可谓一个“紧”字而境界全出。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炼字的文章,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是怎么教我们咬文嚼字的。
二、学案反馈与评价
三、咬文嚼字的含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本文中指:“但是在文学上,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第三段)
四、理清文章思路
(一)作者都运用哪些例子来说明文学上必须“咬文嚼字”?
(1)郭沫若改台词
(2)王若虚改《史记》一段
(3)韩愈改推敲
(4)苏《惠》诗
(5)“西施”等套语
(二)分析文中例子:
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郭沫若“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答: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答: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韩愈改“推敲”。
答: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
4.苏《惠》诗剖析
答: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西施”等套语。
答: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套板反应”背离了创新,引不起新鲜和真切的情趣。
小结:通过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指出无论是文字修改,还是使用联想意义,我们都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都要寻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和吻合,这样才会达到艺术的完美。
五、合作探究
1.本文主张咬文嚼字但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宋代陆象山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是说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对朱光潜和马南邨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
明确: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是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精读,就是古人说的,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只死抠它的一些字句。
这两种读书方法各有长处和局限性。对于学生来说,应以精读为主。
2.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明确: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六、小结
本文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第二部分,用两个事例和几组词语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善用联想意义,是正面,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套语滥调,落入下乘。写文章时要求炼字,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炼字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
七、当堂检测
唐代诗人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中“怯”能否替换成“切”呢?
明确:不可以。“怯”更能表达作者逃亡时的胆怯心情,既急切的想知道家人的情况,又担心自己给家人带来灾祸,“怯”可以非常准确的表现当时那种矛盾的心情。
八、拓展提高
鉴赏划线的词:
1、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宋祁《玉楼春》
明确:“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
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确:“绿”字色彩鲜明,把江南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色以及与春风的关系,形象地表达出来,其它诸字却无这种作用。绿字能唤起人们的联想,春草绿时,引起思归之情,自然与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紧密呼应,丰富了诗的意味。
九、布置作业
从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套板反应”及其危害性。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4
1. 备课前期原本想侧重于对文章结构的解读,让学生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文章结构,有利于他们的学习特别是议论文的写作,但是又觉得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文艺鉴赏方面的知识也很重要,就导致了一开始的教学过程中内容过多,想面面俱到,后来权衡利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了其中一个点重点讲解。
2. 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一开始过于注重讲解互动很少,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后来将其改进,减少了讲解环节,增加了学生讨论、发言的'环节,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反馈情况很好。
3.重新上这节课的话,会先在课前把文中的例子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提前看课文的情况下,自己分析材料,上课时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一起讨论材料进行鉴赏,教师在旁边起引导作用,等讨论完以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比较自己和朱光潜的观点,这样就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5
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在教学过程中,应一方面抓住议论文的特点,了解作者观点,理清论证思路;一方面引导学生培养咬文嚼字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因此,教学设计在分析论证思路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并将这种思维习惯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6
咬文嚼字这篇文章历来认为较难,枯燥。本教授这节课,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那就是:学生其实还是很有创作热情的,只是我们慢慢地把他们的创作热情给消磨了。
支教本课时,自己并没有太多新意的教学设计。大致流程为:第一课时自主阅读,找出本文朱光潜认为咬文嚼字的含义是什么?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我们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文章1—5段 举了哪些事例? 从哪一个方面阐述咬文嚼字的道理?
推敲的故事 朱光潜认为哪个字好?你认为哪个字好?
苏轼的诗歌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效果?什么是套板反应?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事例?
拓展训练:苏小妹咬文嚼字,早梅一字师,春风又绿江南岸,到过入满,有何差别? 古人咬文嚼字的名句。总结本课对我们写作的启示。
整个教学流程也比较大众化,但是在拓展训练环节,当学生选字眼的时候,热情高涨,大胆尝试的状态历历在目。推好还是敲好,学生也是各抒己见。春风又绿江南岸,学生改了一个“润“字,也改得很妙。可见,学生无论阅读还是创作的激情还是有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都不愿意写作文呢?包括我们的老师自己也不愿意写作文?怎样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我觉得至关重要。
高二阶段训练的是议论文,议论文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值得自己思考。与其一次次地让学生艰难地挖空心思地创作,不如让学生找到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一发而不可收拾。
其实,学生是愿意创作的,如果让学生去创作剧本,他们愿意,如果让他们演剧本,他们更愿意。如果让他们创作诗歌,他们也愿意,品味诗歌,遣词造句,也别有风味。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7
新课改以来,大家都在探求一堂好课的标准。我理想中的好课是这样的:教师要有灵活的引导,学生要有鲜活的思维,课堂要有活跃的气氛。在教学中我为这个理想努力着,然而理想变为现实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在《咬文嚼字》一课后,我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咬文嚼字》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一篇评论语言形式的随笔,文章中有很多实例,如郭沫若的改动台词,贾岛的推敲等,作者信手拈来,从不同角度来讲述如何斟酌字词,品味诗句,语言通俗易懂,层层解析,让人受益匪浅。仔细阅读课文中这些实例,我想到:这些名家斟酌词句的推敲不正是学生应该学会的吗?他们谨慎用词的精神不正是学生们学习语文是应该拥有的吗?于是我便把教学目标定为“掌握作者咬文嚼字的观点,学会如何‘咬’文‘嚼’字”。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又准备了有关咬文嚼字的练习题。教学目标如此设计意在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赏析好词好句,在写作中遣词造句。
二、课堂教学的情境描述
课堂教学中,主要有三个环节。
首先是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围绕“作者在前五段列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并展示概括的结果。前五段作者列举了三个实例:1、郭沫若听取演员意见改动台词,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2、李广射虎的改动。3、韩愈帮助贾岛斟酌诗句的故事。
第二是探究环节。以自主学习环节中的三个实例为探究内容,探究作者是如何来推敲文字的,重点放在郭沫若改字和韩愈推敲的故事上。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和“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两句话在表达情感的强烈程度上的不同,并联系实际生活中“这”字的用法,比如:你做错了事,爸爸妈妈责备你时也会说“你这个孩子”,来体会“这”字表达情感的强烈性。探究韩愈帮助贾岛斟酌诗句时,让学生比较推和敲这两个动作的不同,再结合诗句的意境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课文中作者的见解,探讨作者有没有确认哪一个字好,让学生再读课文,理解“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上情感上‘推敲’”这个观点。
第三是实践练习,即“选词填空”练习。这个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在学生对咬文嚼字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具体练习。我选择了二个诗句,让学生为诗句中的空处选择一个最恰当的词。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2、身轻一鸟(起、落、疾、过),枪急万人呼。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斟酌字词,推敲意境,谈出自己的看法,说出选择的原因,对字词“咬”“嚼”了一番。
三、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体现了“活”字。
首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根据学生实情,灵活运用教材,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我班的学生语文基础不太好,写作水平低,不懂得遣词造句,因此,把教参上的“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改为“把握作者咬文嚼字的观点,学会如何‘咬’文‘嚼’字”。并 “活”用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从“是”与“这”的比较中和“推”与“敲”的探究中学会如何斟酌字词。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我与学生展开了平等的对话,让学生“活”起来,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阅读第五段后,我安排学生小组讨论“推、敲”的意境差别。学生们讨论激烈,发言积极。有的学生说“推”字好,因为“推”门没有声音,与诗中岑寂的意境相吻合;有的学生说“敲”字好,因为敲门有声音,正好以动衬静,更能表现夜间的宁静。学生们各执一词,各抒己见,并能谈出自己的一些感受,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气氛。
第三,注重学生独特感受,学生有“鲜活”的思想。
阅读是学生个体化的行为,正所谓“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上应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谈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并敢于去评价其他小组的结果。比如学生指出用“敲”能衬托出夜间的静来,我认为这种思路很合乎诗词的写作手法,便大加赞赏。在“昨夜(数、一)枝开”一例中,有的同学引用了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一句来解释,虽然“数”字用在此处不合适,但我还是肯定了学生肯于动脑思考并引用前人诗句来作比较的做法。在“身轻一鸟(起、落、疾、过)”一例中,有名同学认为“落”字好,并解释说鸟从高处落地时是直冲下来,速度很快,我及时地肯定了他肯于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尊重,他才会愉悦地积极地去思考,才会有更多更鲜活的想法迸发出来。
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没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课堂的“活”力不够。
首先,学生虽然能在我的引导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没能在学习课文中提出自己的问题,这说明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上水平还有待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没有疑问就没有进步,因此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试想,在课堂上生问师答,或者生问生答,那将是一种怎样的充满“活”力氛围。
另外,在选词练习时,材料的来源还比较单一。应该安排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找几个实例,然后展开讨论探究。这样从学生角度出发理解哪些词语值得推敲,并在教师和同学面前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们交流,与教师探讨,感受到语言运用的魅力。这样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快乐、交流的快乐,自然也就有了鲜活的独特的思想和认识。
《咬文嚼字》这一节课虽然不是我理想中的上好课,但还是有点滴成功之处,有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今后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鲜活的想法迸发出来,让每一节课“活”力四射。
附:
《咬文嚼字》教学实录(片段)
师:阅读第五段,第三则例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人多赞美韩愈的“敲”用得好,作者对此怎么下结论的'?
生:作者认为“推”字比“敲”字用的好,跟韩愈的观点是不同的。
生:朱先生认为用“推”字还是用“敲”字应该诗的意境是宁静还是热闹。
生:作者说:“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由此来看,作者认为“推”字比较适合。
师:我认为,作者的意思是不在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大家仔细推敲一番,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样的意境?
生:“推”字自掩自推,独往独来,说明寺庙中只有那一个人,但却是自有一副胸襟气度;冷寂 ,无声 。
生:“敲”说明门内还有他人,因此要敲门。剥啄有声,打破岑寂,平添搅扰 ,还有些人情味。
师:看来,朱先生认为,“推”和“敲”一字之差,没有高下之分,却营造了两种不同的境界。所以,文学的语言要描写出自己想表达的意境。
师:看第六段,第四则例子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生:有些读不懂,好像是赏月,但最后又感觉是泡什么茶喝。
生:应该得联想一下,团月的意义。
师:看了朱先生的文字,明白什么是联想意义了吧。从茶“小龙团”想到“天上的小团月”,从水中泡清茶的清沁肺腑的意味联想到月光照泉水的那点清新的意味。一件非常平淡的品茶一事,为什么被苏轼写得那么雅,全是联想给力啊!大家进行合理的想象,喝茶人所处的环境和如何喝茶的吧。
生:夜晚,月色清明,诗人在山间泉水旁边,泉水清澈,月光倒映在水中。
生:诗人独自一人,以石为桌,独坐泉边,周围静谧,诗人怡然自乐,品味茶水的清香。
师:我都陶醉其中了,大家说的很好。
师:看了朱先生对四则材料的咬文嚼字,你觉得,文学的语言要怎么样?
生:用词一定要推敲斟酌。
生:用词要看诗的意境方面的需求。
生:用词要取决于是中的思想感情。
师:对,文学的语言要能准确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要能够把自己想要说的通过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心情写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状态下写什么样的文章。
师:那好,我们不能只说不练做个嘴把式,下面我们就来看这几个选词填空,推敲一下,用哪一词最好。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一 )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注:齐己,晚唐诗人,早年热心于功名仕途,颇有雄心抱负,然而科考失利,不为他人赏识,有怀才不遇之感。你认为颔联括号中应该挑哪个词最好呢?
生:应该是“数”,王安石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生:应该是“一”,要不怎么体现题目中的“早”呢?
师:对,就是“一” 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并且诗人在此诗中以梅花自比,传达出孤傲清高的情感。
师:再看第二个选词填空。
身轻一鸟(起、落、疾、过),枪急万人呼。
注:杜甫的这两句诗写的是一个勇猛的武将,驰马战斗,说他像一只鸟那样轻灵敏捷。
生:我选“疾”字,因为“疾”就是快的意思,说明将士骑马跑的很快像鸟飞一样。 生:我选“落”字,鸟总是“嗖”的一下就从树上飞下来,感觉很快也很有力。 师:哦,看来你很有观察力。大家想想哪一个最好,刚才两个同学的都有点道理,但并不是最好的。
生:我选“过”字,因为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过”可以作动词与后面的“呼”对应,别的词从词性角度来考虑,都不合适。
师:嗯,非常有道理,从对偶的角度来考虑“过”字最合适不过了。那你能从内容上来分析一下吗?
生:“过”字让人感觉是鸟儿从眼前一飞而过,速度是很快的。
师:“起”和“落”只限于鸟的起始和结束的动作,“疾”只是说速度快,但如何快,则表达不出。就像我们夸赞一个人很美,单用一个“美”字是不够的。而“过”字让人联想到碧空之下,一只鸟轻然而快,轻灵活泼,一下子就飞过去了,正好就像这名勇将,驰马追敌,马快枪急,一闪而过。
生:我明白“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意思了。
生:看来咬文嚼字还真不是简单的事情,我写作文是从来没有这样认真思考过。 生:是啊,我写作文时总是想着用上几个好词就行了。
师:这节课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得懂得: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福楼拜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师: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在今后的作文中不仅能看到大家的好词好句,而且能看到用得精当,耐人咀嚼,经得起推敲的词语。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8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作者在文中提出了“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主张,选择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阐述了“咬文嚼字”的内涵以及如何“咬文嚼字”,由此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必须“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教学议论文习以为常的步骤是:先理清思路,明确论点;再逐段分析,理解内容;然后是领会论证方法,揣摩语言。本节课我摒弃了这种按部就班的传统套路,代之以学生自主探究地阅读,通过对话与互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建构意义。
首先,我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看到,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十分频繁,唤醒了学生主体的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其次,我注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本节课我在这方面很注意,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如“合作探究”这个环节中,就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交换看法;另一方面,在“巩固练习案”中,让同学们结合实例进行一番阅读,实现自己的“咬文嚼字”,都很有见解。由于教师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从而使的过程成为文化建构和文化积累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而且提升了其文化素养。
最后,虽然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但不足之处仍然较为明显,值得深思。在讨论文章思路的时候。学生甲答:“作者由表入里。先举咬文嚼字的事例,探求他背后的本质。”学生乙答:“作者运用了比较思维。先同中求异,接着异中求同。你是个‘没骨气的文人’与‘你这没骨气的文人’意义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还有‘你是??’与‘你这??’句式的不同。‘你是??’与你‘是??,就??’句子的不同。”两位学生回答的非常好,但此时我并没有及时引导其他学生评价这两位学生的答案,而是直接总结思路为:1由表入里2求同求异。 没有引导全部学生参与进来是不合适的。此外,由于时间关系“巩固练习案”没有充分让学生自主完成。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9
第四单元选编了四篇文艺随笔,这四篇文章内涵丰富,富有“理趣”,对于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有很高的价值。 文艺随笔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考的一种文体,但是在做这种文体的阅读时,学生往往感到困难。本单元的文章应成为很好的实战演练篇目。《咬文嚼字》作为本单元第一篇文章, 是一篇结构谨严、内涵丰富的文化随笔。 内容相较于其他三篇文章而言较为简单, 朱光潜 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能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 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是一篇锻炼学生此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典范文本。 本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创作方面问题。 因而在这篇文章的教授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从高考实战的角度出发,训练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内涵,可以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另一方面, 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的求真精神,锻炼自己的质疑能力。
学习本课,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在事例前后均有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语句,综合提炼作者的观点。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和经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自觉运用本文的观点进行鉴赏、修改、创作练习。
学生首次接触文化随笔,对文中丰富的诗句、成语、文化现象感到陌生,在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由于知识贮备等问题,对于文艺随笔类文章,学生阅读难度偏大,而且兴趣不高。尤其是我校的学生,人文基础比较薄弱,这类文章教授难度较大。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的兴趣,从兴趣入手,通过文章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从文章的例子入手,发动学生自主讨论,既避免了结论先行,又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日后的教学中可以再探讨发扬。
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咬文嚼字》中的一些语句可能失之偏颇,引导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跳出来,对某些字句做出评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这个题目留为课下作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热情,锻炼了学生的质疑精神,甚至在病句修改的练习上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多实践,多思考,多积累,正是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10
【教学设计思想】
《咬文嚼字》是一篇结构谨严、内涵丰富的文化随笔。朱光潜先生旁征博引,讲述了写文章时应该炼字的道理。读者从中既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又能随着作者的理性思考,感受文章蕴含的“理趣”。秉承先生的求真精神,锻炼自己的质疑能力。本节课力求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经典诗句,感受炼字的妙处。尝试运用课文的观点解决在文艺欣赏创作方面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本课,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在事例前后均有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语句,综合提炼作者的观点。达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的目的。调动学生已有的审美知识和经验,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自觉运用本文的观点进行鉴赏、修改、创作练习。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咬文嚼字》中的一些语句可能失之偏颇,引导学生能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跳出来,对某些字句做出评价,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文化随笔,对文中丰富的诗句、成语、文化现象感到陌生,在阅读上产生排斥感,进而也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针对此种状况,教师引领学生通读全文,筛选重要信息,抓住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咬文嚼字”的含义,概括总结课文观点。
能力目标:从作者的观点中获得启示,品味炼字的妙处。体会作者提出的“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的主张,并将其运用于修改和创作练习中。
德育目标:培养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从课文中发现疑点,培育质疑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总结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
品评诗句,体会作者观点。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完成修改和创作练习。
【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
ppt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二、创设情境具体分析炼字炼意
1.话剧《屈原》中有一段宋玉要离开屈原,婵娟斥责宋玉的戏。屈原的侍女婵娟怒斥宋玉时有这么一句台词:“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导,你是(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哪种说法,为什么?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2.李广夜猎时,见到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射箭,结果射中石头,箭深深地插进石头里面。李广天亮时再次射箭,但再也射不进去了。下面描述李广射虎的三段话,表达效果有何不同?A.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B.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C.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从中我们获得怎样的启示?
3.你更喜欢诗中第三句的哪一个版本,为什么?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找出作者对这个实例分析的语句。这又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以上是三个咬文嚼字的实例。你对“咬文嚼字”有什么认识?
三、提炼观点
1.作者对“咬文嚼字”有何种理解,其实质是什么?
2.再一次选美大赛上,两位选手即将登场。下面是主持人对她们的介绍,你更期待见到哪一位?A.这女子长得柳腰桃面,真是个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人!B.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阅读第六、七两段讲了什么问题?两个例子从什么角度阐明道理。
3.默读第八段,思考咬文嚼字的态度、方法、目标是什么?
四、运用
1.比较下列句子,哪句表现力更强些?为什么?A.红杏枝头春意浓B.红杏枝头春意闹
2.欣赏唐代诗人齐己的《早梅》。
教学反思
1、立足议论文体,理清论证思路,学习作者缜密的构思
议论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文体之一,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也是这篇课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这篇文章在选材上独具特色,思路严谨,脉络清晰,论证缜密,方法多样。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先找出观点句,然后概括出所举的例子,再将例子分类,引导学生分析把握论证思路。掌握这篇议论文的写作特点,为今后议论文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联系学习实际,落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探究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人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平时的阅读中,有不少学生都比较马虎,对文中用词用句缺乏思考,自主探究意识不够,而朱光潜先生提出阅读或写作中要有咬文嚼字精神,正好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读书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的'习惯。
分析完课文后,我结合研讨与联系中提到的马南邨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从最后学生写的赏析文章可以看出,学生已经有意识的关注自己读过的文章了,并开始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喜欢思考并分析一些优美的语句。这些应该说是可喜的变化。
3、补充示例扩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兴趣是的老师”,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因此上课过程中,我补充了很多示例,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会到咬文嚼字的乐趣,在轻松和愉悦的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在这节课里,同学们学习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领悟了咬文嚼字的精神,开始留心玩味文字,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11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朱光潜先生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我采用比较简单的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分析探究——拓展运用。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又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直接进入到正题,了解了作者赋予的“咬文嚼字”的新的含义,直接击中文章的中心。让学生豁然开朗,原来咬文嚼字并不那么艰深,自然就有了学习的信心。然后整体观照,去探求作者的主要观点,并用观点段中的.第一句“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作为过渡,说明证明观点的方法就是实例,顺势进入对实例的分析。学生比较活跃,也达到了我预设的效果,学生能在理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有所启示。听课的老师们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本想在分析实例的时候列举更多课外的例子,由于时间的限制,也只能忍痛割爱了。另外,在分析第一个实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时间上的紧张,最后预设的讨论题没有完成,但我并不以此为遗憾,因为讨论可以放在下节课,而学生碰撞出的火花是不能错过的。
学习是一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讨论等)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这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否则仅仅依靠课堂的当下阅读将使讨论活动流于肤浅化和形式化。并且每节课的目标应尽量明确集中,不宜宽泛分散。应使学生思维兴奋点集中于一、二点,精心安排,讨论的成效方能最大限度地体现。
其实,不仅是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应细细锤炼,细细品味。对教学的追求是无限的,我们也得学习朱光潜先生的谨严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12
10月29日,在北师大附中我终于上完了两节汇报课。我讲授的课文是朱光潜的《咬文嚼字》,虽然在课前我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但这两节课还是留下不少遗憾的地方。
首先,这两节课还不能充分地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在第一节课,我先让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然后就带领着学生去阅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方法等;在第二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老师出一些炼字练习让学生当堂练习,当堂讲评。在这两节课中虽然学生也能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回答,炼字练习也能完成,但是我总觉得学生只是在老师的引领下去阅读课文,按老师设计的问题去解答,学生没能自主去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在学习课文中也没能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第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虽然在课前我进行教学设计时已经考虑到内容的趣味性,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还不够踊跃,学生的思维还不够活跃。我觉得这两节课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做得不够,还需继续努力。
咬文嚼字教学反思13
这个课的讲解让我挫败感骤增。
我们安排了三个课时,也是借鉴了名校教学方法的创新路子。第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做学案。第二课时再读课文,教师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结构,搞清楚材料和观点的关系。最后一课时分析论证方法,借鉴经验。
教学设想是美好的,可是在第一课时之后,我悲哀的发现,我们学生根本就没有读懂文章。长久以来的讲练模式训练了他们的做题能力,但是却限制了思考能力的发挥。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他们不知道该看什么,该做什么。即使学案上的.题目难度适中,层次分明,面对课文,他们仍然一头雾水。
今天是第二课时,我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他们找到事例和事例论述的道理。我以为这很简单,可没想到他们都一脸迷茫地看着我,教学过程进展龟速。没办法我只好带着他们一段一段地来讲,可是这样的讲解方式,跟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在混乱中,我把第二课时讲完了,最后一课时我已经不想讲了。我觉得第三课时如果还这样的话,那大半是在浪费时间。
是我教坏他们了吗?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心里像是被菜刀来回剁着的生肉,翻来覆去的疼。我一直都在努力追赶老教师的脚步,一直都在学习怎样把课讲好。可为什么结果还是这样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