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兰老师推荐)(样例5)

时间:2019-05-13 22:5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说木叶(兰老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说木叶(兰老师推荐)》。

第一篇:说木叶(兰老师推荐)

说“木叶”

从容说课

《说“木叶”》一文选自我国现代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的学术论著《唐诗综论》。这篇论文探讨的是诗歌创作与阅读中有关“意象”生成的话题。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文章以浪漫主义创作流派开山之祖屈原的诗句开关,引出“木叶”一词,而此一词影响了历代的诗人,从此许多广为传诵的诗作中,“木叶”一词频频出现。作者举了一个又一个例子,令人信服地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了。

按常理推测,人们自然产生疑问,广受诗人钟爱的“木叶”是什么呢?作者仿佛熟知人们的心理,在接下来的段落里解答了这个问题。紧接着新的问题产生,为何“树叶”可简称、洗炼为“叶”,而“木叶”古代诗人却一字不省呢?非但不省“木叶”之“木”,反而又“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由“木叶”一词发展到“落木”一词。作者寻幽探秘,把问题的关键定位于“木”字。在上述大量引述、铺垫的基础上,作者于第4自然段才开始解答为何用“木”的问题,由此作者在一系列的举例分析之后,得出了“木”字具有的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单纯,它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是干枯的黄色,是触觉上的干燥之感,它必定是瑟瑟秋风中的产物,透过它,“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的结论是,如果从概念上看,“木”“树”相差无多,但这个字一旦离开了自然属性而进入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原本相差不了多少的词,在艺术领域中却有天差地别,这一结论能从给予读者的震撼可知。虽然文章写完了,但留给读者的“余震”却不断,每一位读者都会掩卷深思;自己在今后阅读诗歌时,阅读文学作品时,该怎样字斟句酌地看待每一处细微的差别呢?这表面细小的差别之后,有着多少天壤之分,有着多少感情的波澜?能引起我们这一番思考,本文的成功之处就十分明确了。

这篇课文共7自然段,第1自然段,引屈原《九歌》中吟咏木叶的名和后代诗人受其鲜明形象影响的跟进之作,由此切入话题——木叶。第2~3自然段,层层推进,由“木”的解释,分析,得出“木叶”已非自然概念而成为文艺形象的结论,为进一步论证“木叶”之妙作好了准备。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以平行的结论阐述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第7自然段收尾,再一次强调了概念相近而艺术形象大不同的作者观点,这一水到渠成的结论,令读者欣然接受。

综观全文,作者对“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作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中艺术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此外,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谈怎样欣赏古诗词,推而广之,启发我们去思考该怎样欣赏文学作品。古典诗词中,类似“木叶”这样意象的事物不在少数,通过本文作者的分析,促使我们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本文虽是专业的学术论著,但由于作者深入浅出的分析再佐以形象生动的大量诗句为例证,所以学生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当无大碍,但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深究,要掌握体会文学表象中深层次的艺术形象和思想内容的方法,因此,对本课教学,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针对本文言语不深但意思颇不浅,阅读起来无大碍,真正明白要颇费一番周折的特点,建议此文教学采用课前充分预习,课上充分讨论,重点练习巩固应用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可提出苦干预习题目,这种题目分为两类,一类关于文章结构层次的,一类关于文章学术内容的,以第二

类题目为主。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上课展开讨论,就预习时能留题目探讨答案,在探讨中加深认识和理解。在理解文章学术内容的基础上,由同学尝试着自己去分析一下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典型意象,探询这些意象的本源与发展,理解它们在中国传统诗词中所包含的特定审美思想及情趣,也为日后诗歌鉴赏作好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学这篇文章,不仅应当把它当作古代诗词鉴赏学习的准备课,而且更应从中汲取有益的文学要素,甚至要将林庚先生严谨的学术作风作为教学观照的对象,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林庚先生人格的魅力。

在课时安排上以两课时为宜。第一课时以疏通课文思路为主要目标,重点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则在研读课文其余部分的基础上向外延伸拓展,对诗歌鉴赏中的意象知识进行提示性学习,为今后诗歌鉴赏进行适当锻炼。

教学重点 1.理解“木叶”在古典诗词中意象的生成,尤其是“木叶”中包含的深层美学意义; 2.学习对古典诗词中典型“意象”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1.如何学会在古典诗词的阅读过程中鉴赏“意象”; 2.读懂文中引用的诗句,并理解它们对证明作者观点的作用。教具准备

搜集学者林庚先生的资料(个人照、著作封面等),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领悟诗歌语言的特质,尤其要理解“木叶”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含义;2.通过感受“木叶”意象的生成过程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要指导学生尽可能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例如辨析诗歌语言精微之处的方法,并且尝试用这种方法去鉴赏诗歌。

过程与方法

1.本课教学应该按照整体感知—内容分析—质疑解疑—延伸拓展的过程来进行;2.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应以学生自读自研为主,教师点拨,师生相互质疑为主要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祖国古典诗词的兴趣,以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可;2.体悟古典诗词中的情怀,感受古典诗词中蕴藏着的艺术美,提高其审美品味;3.学习本文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课文,要求弄懂其中引用的诗句的大致内容,对存在的问题作好质疑备案。这篇课文中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如有条件和需要,可以把这些诗词的全文告诉学生,最好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这样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且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2.大致了解课文的行文脉络,尤其要理解“木叶”的意象含义。3.教师查找资料,做好CAI课件。

导入新课 导入1:(教师要求学生齐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谁能讲讲这首元曲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作指正)大家都知道这首元曲表现的是游子思乡之情与羁旅之愁,那么请问这种“游子思乡与羁旅的情怀”又是怎样传达出来的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作小结归纳)纵观整首曲子,未见“思乡”之只言片语,更不著半个“愁”字,但作者却借助曲中之景将之具体而形象地传达出来,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诗词创作所孜孜追求的“含蓄”的境界。这种高超的写法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写作的最高典范而倍受推崇。

那么“情”与“景”究竟是何关系,“情”又是怎样借助“景”来表现的呢?“此景”与“此情”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契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的学术文章《说“木叶”》,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得到启发。

我们的古代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导入2:(进行诗句填空竞赛,教师用幻灯形式出示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两横线处应填诗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和“落红不是无情物”,那么两句中的“落木”与“落红”是何意思呢?(“落木”是“落叶”之义,“落红”是“落花”之义。)那么诗人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的学术文章《说“木叶”》,从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吧。

推进新课

一、作者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连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空间的驰想》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正音 袅袅(niǎo)

皎皎(jiǎo)

灼灼(zhuó)...寒砧(zhēn)

(二)词语解释

万应锭(dìng)

.言筌(quán).

1.得鱼忘筌:捕得了鱼就忘了筌。比喻成功以后就忘了赖以成功的事物、条件。筌,捕鱼用的竹器。

2.得意忘言:原来是说,语言是达意的,已得其意,就不再需要语言了。后来用以表示互相默喻,心照不宣。

3.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4.袅袅:①形容(烟气)回旋上升的样子;②纤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摇摆的样子;③形容声音绵延不绝。

5.万应锭:万能药。锭,锭药。

6.钟爱:异常疼爱(子女或晚辈中的某一个)。合作探究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一)课文可分成几个部分,它们之间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具体而言,第一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等诗为例。第二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第三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具体而言,第四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第五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第六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七段是小结,旨在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二)思考:古诗中为什么用“木”不用“树”?

明确: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二、小组合作,探究课文第一部分

(一)课文前两个自然段都引用了大量的古代诗句,试着给它们分分类,指出其作用。

明确:课文第一自然段共引述了四句有关“木叶”的诗句。首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

下”道出“木叶”现象的源头,而接下来的“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及“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三例则直接承自屈原诗句,强调“木叶”成为古代诗人所钟爱的文学意象。值得玩味的是四个句子几乎都涉及了“秋风”“洞庭”等典型的秋意写照图幅。词语上的高度继承性显然有别于下文中提及的“木叶”诗句。

而第二自然段引述的诗句则更多。引用“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以及“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意在说明古诗中不乏写“树”的诗句;而引用“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和“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则意在说明古诗中遇到“树叶”的时候就简称为“叶”,但显然这些诗句中的“叶”与前文所提的“木叶”在意境与内容上迥然不同。而“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和“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则意在说明洗练并非人们用“叶”的关键理由,从而说明“木叶”自有其独特的美学意义,紧接着作者又引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和“辞洞庭兮落木,云涔阳兮极浦”(庚信《哀江南赋》)旨在说明人们发现了“木叶”的独特美学意义后将其延伸拓展到“落木”,进而派生出新的文学意象。

总的来看,作者在两个自然段中引述众多的诗句体现出自己对“木叶”意象的敏锐感受,并通过对“树叶”(物象)与“落木”(意象)的引用,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继承关系。引用合理,表述清晰,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与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二)第二自然段中举出了萧纲《折杨柳》与陶渊明《拟古》诗中的两句,它们都包含了“叶”这一对象,那么它们与“木叶”之间的区别究竟何在呢?

明确:萧纲《折杨柳》与陶渊明《拟古》诗中都包含了“叶”这一对象,但它们至多只是诗歌鉴赏学上所说的“物象”,还只是纯客观的对象,不包含情感的因子,而且也不是所在诗句陈述的要点,如萧纲《折杨柳》“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中的陈述重点是“鸟”与“花”,而“叶”只是陪衬的对象,至于陶渊明《拟古》诗中的“叶”更是作为“花”(即“华”)的陪衬物而存在的,它们不是诗歌中常说的“意象”,不具有特别的意味。而第一自然段中引用的三句诗以及第二自然段中引用的几个包含“木叶”的诗句却明显不同,它们都与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氛围有关,因而也必然与特定的情感产生关联。稍作分析不难看出,这些诗句都与秋季有关,而且都传达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展现出一派浓浓的秋意。而庚信与杜甫诗句不用“落叶”而用“落木”更是承继着这样一种特定的凄清、萧瑟的氛围,引发读者无边浩淼之愁绪。

(三)沈佺期《古意》中“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表达出怎样的感情基调?“木叶”在该句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沈佺期的《古意》采用想象的手段刻画了闺妇对征人的思念之情,属于典型的“闺怨诗”。在引述的两句诗中,作者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闺中少妇在萧瑟的寒风中敲打着衣物(捣衣),伴随着阵阵捣衣声,树叶簌簌飘零,而深秋的寒意使她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戍边辽阳十年未归的征人(丈夫),也不知道此时的他是冷还是不冷?诗句中“寒砧”之“寒”不仅与“九月”的时令特点相契合,而且与“树叶”簌簌飘零之秋意吻合,因而我们也可以这样讲,“木叶”这一意象对于全诗凄清氛围的营造是不可或缺的。

方法引导

这篇课文的作者拥有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此课文旁征博引,把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挑选出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玩味。应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力,跟上作者的思路,以便遵循作者的思路去探求课文的精髓。

此外,要欢迎学生对作者的见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就加以肯定。也许有学生对作者这种“咬文嚼字”的欣赏法不以为然,教师应说明,这是鉴赏法的一种,有它的长处。对于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应该重视“咬文嚼字”。

作业布置

1.布置查找资料,搜寻有关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典故的资料,以供下个课时交流。2.认真预习下面内容,了解“木叶”的意象含义。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中国古典诗词中典型的意象原型,以备课上交流。

2.“落红”与“落英”都是“落花”之义,但为何古人却爱用前二者?请查找典型诗句,并试对此问题作一研究,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注意词语的音、形、义。

2.初步了解“木叶”与“树叶”之间的区别。合作探究

一、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一)“木叶”之“木”具有哪两个艺术特征? 明确:“木叶”之“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二)作者是怎样阐述“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的?

明确:作者通过对比的方法将“高树”与“高木”各自的特征作了详细的阐述。如吴均《答柳恽》中“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勾勒出一幅深秋空阔的图幅,“秋月”与“寒风”是深秋典型的景观,“扫高木”呈现的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因而读到“寒风扫高木”便令人想起落叶满山谷的萧瑟情景,而这又不是“高树”所能体现的。而曹植《野田黄雀行》中的“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非但没有落叶的形象,反而需要借助风吹叶动来表现“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而且叶子越多,则情感愈饱满。总之,“高树”饱满而“高木”空阔,因而“木”似乎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三)“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它所暗示的颜色性。这是为什么?它给我们以怎样的启示?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一种“暗示性”,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这让我们很容易就想起树干。不仅如此,它又会让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视觉或触觉的感受,如我们会想到“扁担”“木板”“棍子”“门栓”甚至是骂人语“木头”“木鸡”,于是“木叶”自然就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所以作者索性说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因它“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诗歌的语言贵在一种“张力”与“弹性”,真正优秀的诗人往往善于利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征,追求诗歌的含蓄美,因而往往提供给读者以足够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越大,则诗歌的“张力”与“弹性”越充分。

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 生

6:绿色代表生命。师:好,大家随便说说。生7:鸽子代表和平。生8:白色代表纯洁。师:很好,母亲节,你们会选哪种花送给最亲爱的母亲呢?(百合花、玫瑰花、康乃馨、君子兰)生9:康乃馨 师:为什么选康乃馨? 生9:因为康乃馨表示最温馨的祝福、是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师:当然还有你的进步、你的好成绩。

七、练一练:

因此,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涵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我们来看一首很独特的诗歌。

生 活

北岛

诗歌的题目是两个字“生活”,而诗歌才一个字。很多人说这不是诗歌,而老师觉得这是一首很棒的诗歌,真正体现了诗歌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从生活语言考虑,“网”就是网,但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考虑,作者要向我们传达的是什么?

(生回答,此处可以引起高潮,前提是学生想像的翅膀要随风飘扬,教师在一旁鼓励)

明确:这网他会网住人,让人无法摆脱,天罗地网,是不是正暗示了在特定时代生活是残酷的,他网住人,让人无法摆脱。我们就从这首只有一个字的诗歌里读出了作者对生活无奈的理解,听得到他在生活的压迫下那一声无奈的叹息呢?

所以我们要学会鉴赏诗歌,就是要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入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找到了通往诗意世界的通道。不信我们试试看

课外拓展(布置作业)。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航船)

学生齐读,然后让学生把客船换成航船,感觉读来什么不一样?

明确:在概念上是一样的,但客船的客暗示了诗人作客他乡,面对夜晚的月落,乌鸦叫钟声唤起了无限的客愁,而航船却没有这么多的内涵。

语言是我们精神栖居的家园,建设语言丰富语言就是建设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都应该去重视诗歌,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让自己诗意地栖居大地。

二、拓展延伸,深入探究

(一)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二)探讨中国古典诗词中“杨柳”意象的形成与嬗变。明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杨柳”意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之一,与它相关的大多是一种离愁别恨。《诗经·小雅·采薇》第六章写了士兵还乡途中的今昔对比,把征战戍边的艰苦历程写得悲痛之极。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是以乐景衬哀情,哀情更突出,更鲜明。“依依”,形

容枝条柔弱而随风摆动,此篇中的“依依”尽杨柳的动态之美,又含惜别之情。“杨柳依依”,正是丽春之美景,又映衬着士兵不忍与亲人分别的依依之情。春色愈美,愈能惹起生离死别的哀愁。古汉乐府《横吹曲》有《折杨柳》歌,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欲验伤攀折,三春横笛中。”(南朝·陈·祖孙登《咏柳》)“攀折”,指折柳送别。古代长安东郊有灞桥,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后遂用折柳为赠别或送别之代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柳”,取其谐音“留”。前二句以清新的环境与依依杨柳。暗示对分别的眷恋,为后二句的抒情作了极好的铺垫。一个“更”字,写尽了留恋与关切。此诗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专门在送别时演唱。元曲中有“想人生最苦离别。唱到《阳关》,休唱三叠”。以“休唱三叠”来渲染“最苦离别”的“苦”字。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折柳”就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发的思念故乡的情感正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别离之情又油然而起,风冷,残月当头,情人不在,更添凄苦。此词妙在景中有情,含蓄而有余味。

(三)中国古典诗词中“夕阳”意象的嬗变 明确:与“杨柳”一样,“夕阳”(斜阳)也是中国古典诗人所钟爱的意象,对这类意象的整体认知与把握,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古典诗词语言的暗示性特征,还可以为今后高考诗词鉴赏题的复习作好知识储备,的确是一举两得。

向上追溯,“夕阳”意象的滥觞应属《诗经》中的《君子于役》。全诗表现的是在家操劳的妇女对在外服劳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诗中两度出现“日之夕矣”,并两次提到“牛羊”归圈的场景,这让妻子自然而然地想起了远在他乡服劳役的丈夫,他何时才能回家呀?这是古代诗词中第一次将“夕阳”与“回家”“望归”并提。

随后,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在其代表作《长门赋》中写下了如下词句: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这是摹拟闺房独守的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主题上也属“望归”。而西晋潘岳《寡妇赋》中的语句则更像是集合了《君子于役》与《长门赋》两者的内容:

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

通观这几句,我们约略可窥见其不仅包含闺妇思人盼归之意,更开启了后代闺怨诗作的先河,这可看作是对“夕阳”意象原型的发展与补充。关于“夕阳”意象的把握,清人许瑶光的《再读〈诗经〉四十二首》作了一个很好的小结:

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下面附录几首与“夕阳”意象相关的诗词,可作一佐证:

闺妇

白居易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

夕阳

韩 偓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又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而将“思归”“乡愁”情绪抒发到极致的当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学生交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涉及的一些意象。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雨。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青鸟:古代神话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代为取食,又曾派青鸟向汉武帝报信。后来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雨。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三径:陶潜《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就用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市,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后来也指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方法引导

上面设计的几道题目带有很强的开放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辨能力,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主体自我学习意识的要求相契合。在课前应布置学生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尽可能地搜集与文学原型意象相关的代表诗词。

总结归纳

本文的写作特点

1.独特的文风:扎实而严谨,知识渊博,要言不烦,有理有据,通俗易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学习本文,我们不仅接触了大量与古代诗词鉴赏有关的文学理论以及文学作品,更应以此为契机形成自己良好的研究习惯,学习林庚先生严谨而科学的治学态度,为个人人文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

2.归纳法对探究式学习的借鉴意义: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注意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作业布置

1.“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和“天秋无片云,地静无纤尘”同样写秋,它们的艺术形象相同吗?谈谈你的见解。

2.白居易有诗写到柳絮:“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薛涛也有诗写到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两诗中柳絮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说“木叶”

意象

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活动与探究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第二篇:木木老师诗歌讲座

木木主讲

古典诗歌的形式可谓是多种多样。可以从句子的数量上来划分。也可以从每句诗的字数上来划分。还可以从诗的体裁上来划分,以及从诗的内容上来划分。古典诗歌的划分主要按句子的字数来划分也就是平时常说的几言为了便于了解一些知识,这里将以上划分的情况都例举。

一、从诗的句子数量来划分

从诗歌句子的数量上分,可分为两句诗,三句诗,四句诗及四句以上诗。

诗句最多者达到五六百句。古典诗歌的句数以偶数句为主。奇数句的比较少见。两句诗,如西汉刘向与其门客编的《新序》中收录的。据说是春秋时期的诗歌《徐人歌》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这是一个典故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 这首诗讲的这个典故,在后人的诗中也有用的,还有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易水歌》也是两句诗,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三句诗,如《史记》中记裁的,刘邦所做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四句诗,大家见的比较多了,有古风也有律诗 古风如陈子昂的《登古幽州台怀古》,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泪下。绝句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句诗,都是古体诗,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八句诗,也是大家比较常见的,有古风也有律诗 古风如柳宗元的《溪居》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律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八句以上的诗以古风较为常见,也有以五言为主的律诗,也称作排律。古风如大家熟悉的《孔孔雀东南飞》,全诗有三百多句,一千七百多字。再如大家也很熟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也有八十多句,六百多字。这里举个短点的例子,如李白的《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言排律如李商隐的《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二十六韵也就是五十二句。五言律诗一般只压韵偶句,.年鬓日堪悲,衡茅益自嗤。攻文枯若木,处世钝如锤。敢忘垂堂戒,宁将暗室欺。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仆御嫌夫懦,孩童笑叔痴。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遇炙谁先啖,逢齑即便吹。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自哂成书簏,终当咒酒卮。懒沾襟上血,羞镊镜中丝。橐籥言方喻,樗蒱齿讵知。事神徒惕虑,佞佛愧虚辞。曲艺垂麟角,浮名状虎皮。乘轩宁见宠,巢幕更逢危。礼俗拘嵇喜,侯王忻戴逵。途穷方结舌,静胜但支颐。粝食空弹剑,亨衢讵置锥。柏台成口号,芸阁暂肩随。悔逐迁莺伴,谁观择虱时。瓮间眠太率,床下隐何卑。奋迹登弘阁,摧心对董帷。校雠如有暇,松竹一相思。

四句以上奇数句的古诗,这里再举一个九句的例子,如汉武帝所作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燕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二、从句子的字数上来划分,从每句诗的字数上来分,可分为两言诗,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及杂言诗。

这种分法是通行的划分方法,七言诗即指每句都是七字的诗,还有一种称为杂言,就是在诗中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其间还有一言到十几言的句子。

两言诗 两言诗比较少见。如汉朝人赵晔著的《吴越春秋》中记载的。相传为黄帝时期创作的诗歌《弹歌》,断竹,断竹,飞土,逐肉。

三言诗 三言诗主要在汉和南北朝时期。《诗经》中也有以三言为主体的诗,这里举一首鲍照的《代春日行》做例子,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

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桃始青。

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

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

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

两相思,两不知。

再如唐朝名僧寒山的《三字诗》

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

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辩此音。

四言诗 《诗经》中所收的诗,绝大多数以四言为主,汉未,曹操的四言诗成就很高。四言诗到了晋以后,写的人就少了。如《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风·周南·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五言诗 起于西汉,从汉以后到初唐期间,诗歌大体上都是以五言为主,可谓是五言诗的鼎盛时期。

如前面我们提到过的“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等,到了唐朝五言诗又有了律体和古体之分,如“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前面已经例举了不少五言诗了这里就不再多例举了,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三篇:徙木立信说诚信

《徙木立信说诚信》

诗云: 统一六国秦嬴政,徙木立信栎阳城。卫鞅变法犹可鉴,取信于民国兴盛。

“徙木立信”的故事出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说起来此故事的发生地在阎良的石川河与清河之间有一先秦之古城“栎阳”,它是先秦的古都,也是商鞅变法的起源所在地,成功所在地。相传秦孝公时期孝公重用卫鞅(商鞅),卫鞅欲变法图强,却恐天下人对他有非议,尽管法令已定拟好却未公布于天下,主要是怕百姓不信任与他,于是他在栎阳城市场之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之长的木柱,并告知人们:如若有人将此木柱移至北门,便赏十镒(一镒等于今天的二十两,也有说二十四两)黄金,百姓听后感到惊讶而不相信,自然无人去移,这时他又说:如若有人将此木移至北门赏黄金五十镒。便有一莽汉上前将木柱移至到了北门,他便立即赏给了莽汉五十镒黄金,以表明他没有欺诈和失信。最终因诚信颁布了新的法令,也使其变法成功而使秦国强大起来,最后统一了六国。这个故事不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诚信赢天下”吗?

是的,诚信可赢天下,诚信是立国之本;诚信是立法之本;诚信是立业之本;诚信是为人之本.......纵观天下,不管是党纪,国法乃至于民间的契约、合约、协议不充分说明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是要求诚实守信的具体表现吗?不正是对不诚实守信的制约吗?就我们行业来说,如:公路建设中的各种招投标合同;公路养护中的目标责任书;安全生产合同。路政管理中如:超限超载运输,在超限超载通行证中就很清楚的说明“监护人员应认真核查,如遇车辆实际装载与通行证不相符的,该通行证作废并责令停驶,记入超限超载黑名单”,当然各行各业都有诸如此类约定守信文书。这些恰恰说明和彰显了诚实守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及至一个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以说:纵观古今,从商鞅变法秦统一六国之强大,再到我们习总书记提出“强国梦;八项规定;反腐倡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的今天,及其重要的显示了“党无信则衰、国无信则倾、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赢”。让我们在习总书记的领导下,坚定不移的用诚实守信强党、强国、强军、强民、强心,强交通,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用诚实守信赢得世界的赞誉!

第四篇:封木老师的辞职报告[推荐]

2016教师个人辞职报告范文

辞职报告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下面学习啦小编带来教师个人的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学校正式提出辞职。

在明德工作学习的两个月里,学校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杨校长的包容和 主任的关爱,初一年级团结和谐的办公环境,一度让我有种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然而工作上的毫无成就感总让自己彷徨。我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也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可现在任教的科学,让我总有些学无所用的感觉。我很苦恼,也开始思考,也许我的选择从一开始就错了。俗语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现在做出辞职的决定,很艰难,但长痛不如短痛。尽管前途依然未知。

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学校辞职于学校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学校正值用人之际,期中考试在即,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出试题,准备小章节的复习,也正是考虑到学校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学校因我的离开而对学生造成更多的耽误,我郑重向学校提出辞职。我将工作到xx年x月x日。所有的工作我将会在x月x日交接给接班的老师。恳请领导批准。

能为学校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做好属于自己的所有教学工作,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尽力降低由于我的离职给同学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离开这个学校,离开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譐譐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

感谢这两个月来学校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祝愿明德外语实验学校未来蒸蒸日上,屹立于深圳市名校之林,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此致

敬礼

辞职人:

xx年x月x日篇二:老师辞职报告

辞职报告

尊敬的学校领导: 您好!我是邵娜。今天我郑重的向您提出辞职申请,我很抱歉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学校提出辞职,希望您能批准并谅解!

自从去年8月底我进入齐河五中这个大家庭以来,备受各位领导、同事长期对我工作、生活的帮助、支持、肯定及关心,学校领导始终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为我个人的发展给予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使我不断学习充实了自己,增加自己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在这里跟大家道声感谢!

这次辞职是我经过了深思熟虑并和家人充分商量之后做出的决定。在此,请您批准我的辞职申请,并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关怀。

此致

敬礼!

申请人:邵娜 2015年4月18日篇三:2016老师辞职报告范文 2016老师辞职报告范文

辞职报告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为大家带来关于老师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希望能帮到大家。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我工作的关心,支持与肯定。

前不久,我看了一篇文章——老师的将来。讲述了一位老师从走出学校,走上社会的心灵成长历程。生活的艰辛,社会的残酷使我久久不能入睡。我不停反思自己的生活。难道生活中的校园与现实社会真的有那么大的区别?难道除了校园,对比一下个人贷款买房的条件。外面的世界就找不到一块心灵的静土? 三个不眠之夜,萌生了我跨出校门的念头。

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写了这封辞职信,就像我鼓起勇气选择的人生道路。希望各位领导能同意我诚恳地请求。

三尺讲台,将是我永远的怀念!不老的情结!此致 敬礼!申请人:xuexila xx年x月x日篇四:教师辞职报告范文

教师辞职报告范文

关于教师辞职报告模板大全

【模板一】

尊敬的*****中学领导:

我于***年从***学院毕业,有幸来到***中学参加工作,在过去的***年多时间里,学校领导始终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工作中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上问寒问暖、无微不至。学校为我个人的发展给予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使我不断学习充实了自己,增加自己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学校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中,领导体谅下属,同事们勤奋敬业,在工作中有一股热火朝天的干劲,在生活中又相互关照,在学校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此我对于学校长期的照顾表示衷心的感谢!***年初,我在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后,参加自治区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被***单位录取。为此我不得不离开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告别给我温暖和关怀的***中学。在此,向尊敬的领导提出辞职,非常感谢领导多年来对我的的关心和培养。最后祝愿***中学在今后的实践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来新的辉煌!辞职人:*** ***年***月***日

【模板二】

尊敬的学校领导:

抱着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的理想,怀着对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的无限景仰,五年前加入一中这个温暖、团结的大集体。转瞬之间,已经过了我的第五个教师节。回想来时的路,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获得的每一个喜悦,都充满了领导对我的关心和信任,饱含了同事们对我帮助与爱护。正是因为领导的关心和信任,因为同事的帮助与爱护,我在一中这个充满了温情充满了爱的美丽的大家庭里幸福的成长和成熟辞职报告范文。

教师是个如此光荣的职业。做了一辈子教师的父亲也教育我,做老师,要甘于清贫,要勇于奉献,才能取得让自己自豪的成绩。我也曾一直努力的以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的宗旨,认真的从事我的教育教学工作。

工作几年来,曾有很多同事、朋友跟我说,当老师太清贫了,还是换个工作吧。那时侯,我不以为然。我认为,教师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是播种希望、点亮明天的事业,就算清贫点,但是,那种桃李满天下的喜悦是常人难以体会的。而且我相信,我们的学校处在全国闻名的教育强区,教师的待遇一定会提高的。

然而,现实的压力是如此的巨大。家庭的压力,经济的压力,压得让我无法喘息。每一次大张旗鼓的加工资,只是让我的经济压力又增大一层。我为人子,父母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却回报的太少太少。看着日益衰老的父母,而我,却在广州连自己的一片瓦也找不到,又怎能让父母有个比较安心的晚年呢? 想了好久好久,我决定告别我深爱的教育事业,告别给我温暖和关怀的一中。所以,郑重的在此,向尊敬的领导提出辞职。非常感谢领导的关心和理解。在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我会继续认真的工作,协助做好相关工作的交接,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相信,我深爱的一中,在学校领导的英明的领导下,定能立下一个又一个鲜亮的里程碑。祝福一中。

此致 敬礼!辞职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模板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因为诸多个人原因,经过深刻冷静的思考后,郑重的向学校领导提出辞职要求。在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学校给予了我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学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充实了自己,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知识和实践经验。学校的工作气氛很好,同事们工作都很努力,领导也很体谅下属,在学校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对于学校长期的照顾表示真心的感谢!所有的前续工作在学校上下极力重视下一步步推进。也正是考虑到学校今后推进的合理性,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学校因我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我郑重向学校提出辞职,望学校给予批准。

祝学校推进顺利创造辉煌,祝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前程似锦鹏程万里!此致 敬礼!辞职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模板四】

尊敬的董事长:

您好,就在几个月前,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我象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经验和值得夸耀的地方,感谢您和学校给我的那份厚重的信任,让我有了第一份工作,去实践我从小就有的梦想,去成为一个好老师。在这一个学期里,我不仅从我的同事那里学到了很多的教学和工作经验,从学生那里学会了什么是耐心,什么是倾听,更主要的是从您身上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您踏实稳重、亲历亲为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耐心细心的工作态度都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对我的人生具有指导意义。无论是从学生,我的同事,还有您的身上,我都看到了我的不足,我需要继续学习更多的东西。

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对这里的一切我都充满了感情,篮球场,舞蹈室,书画室,这些地方都会让我想念。我上的第一堂美术课,我教学生的第一首歌,我教学生的第一支舞,我带队打的第一次篮球比赛,我参与编排的第一场晚会,这些都让我留恋。第一个给我送教师节贺卡的学生,第一个给我鼓励的同事,第一个给我指导的校长,这些都会让我铭记。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更丰满的人生阅历,更高的职业生涯平台,我需要继续去深造,去学习,我已经报名参加本科学历的考试,继续我的学习生涯。所以在此我特提出辞职,请您批准。

再次感谢您和中英文学校的各位领导,在这一个学期给我的帮忙和指导,我会铭记在心。

此致 敬礼!辞职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篇五:教师个人辞职报告范文

教师个人辞职报告范文

教师个人辞职报告范文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很遗憾自己在这个时候向学校正式提出辞职。

在明德工作学习的两个月里,学校平等的人际关系和开明的工作作风,杨校长的包容和 主任的关爱,初一年级团结和谐的办公环境,一度让我有种找到了依靠的感觉,在这里我能开心的工作,开心的学习。然而工作上的毫无成就感总让自己彷徨。我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重点师范院校化学教育专业毕业的,也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可现在任教的科学,让我总有些学无所用的感觉。我很苦恼,也开始思考,也许我的选择从一开始就错了。俗语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现在做出辞职的决定,很艰难,但长痛不如短痛。尽管前途依然未知。我也很清楚这时候向学校辞职于学校于自己都是一个考验,学校正值用人之际,期中考试在即,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出试题,准备小章节的复习,也正是考虑到学校安排的合理性,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态度,为了不让学校因我的离开而对学生造成更多的耽误,我郑重向学校提出辞职。我将工作到xx年x月x日。所有的工作我将会在x月x日交接给接班的老师。恳请领导批准。

能为学校效力的日子不多了,我一定会把好自己最后一班岗,做好属于自己的所有教学工作,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尽力降低由于我的离职给同学们带来的消极影响。离开这个学校,离开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很舍不得,舍不得领导们的譐譐教诲,舍不得同事之间的那片真诚和友善。感谢这两个月来学校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祝愿明德外语实验学校未来蒸蒸日上,屹立于深圳市名校之林,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

第五篇:初中化学老师如何说课(模版)

如何说课

说课,就是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备课基础上,面对教学研究人员,主要用口头语言来阐述对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学生学习策略和评价等方面预测和反思。

说课,因其活动的目的、要求不同,常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说课的程序,可以分为课前和课后。

课前说课,是教师个体备课后的一种教学预备活动,带有预测性。

课后说课,使教师按照教案上课,课后阐述教学得失,带有反思性和验证性。

根据说课活动的目的的不同,又可以分成评比型、主体型和示范型说课。

一.说教材

为什么要先说教材?因为说课者不是面对的是自己的学生,而是同行或评委,他们没有承上启下的感觉,尤其是目

前,新课程背景下,对教材的理解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材是课程标准意志的体现,把握好教材,落实教学的目标,必须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了说教材的过程,就很容易达到三个目的: 1)依据学习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使教学活动设计能做到重点突出,有利说明“为什么教这些内容”。2)分析了具体内容,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说明“我想怎样教”。

3)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活动,有利于说明“为什么这样教”。二.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能只是宏观地阐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等的三个目标。从认知性、技能性、体验性学习目标进行分层化解,阐述依托具体内容载体实现目标的途径与方法,目标化解越具体,活动安排越科学。

三.说教学策略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还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明确了“教什么”、“如何教”,更是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采取的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时间先后顺序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教学设计策略以学习理论为依据,既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合学生,又要考虑教学条件。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生活总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所引起和支配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它对学习活动起着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的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应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

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2)使学习材料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对获得有用的知

识本身发生兴趣,以增强内部动机

(3)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增强内部

学习动机

(4)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5)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以巩固和发展学

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2、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现代人只心理学认为,学习是构建内的心理结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机械地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构建新的理想,就是是说,学习过程是一个解题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过程,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也是科学教育的基础。

3.创设问题情景

四.说教学流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还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

五.说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

备课是教师本人对课的设计书写出教案,教案有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板书、评价测试等。

说课是教师在总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说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各 环节具体操作的想法和步骤,以及这些想法和步骤的理论依据。说课的教师不能按照自己写好的教案详细讲解教学过程。简单地说,说课主要是回答自己为什么这样备课。

2.说课不是上课

上课是教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依据教案,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上课有教学主体对象,有师生活动,有教学程序和流程,是一种具体的实践活动。

说课是教师为主角,对象是同行、研究人员。侧重于理性的阐述。

简单地说,说课主要回答了自己怎样上好这堂课。

3.说课要注详略得当,突出“说”字,忌“读”和“背”

下载说木叶(兰老师推荐)(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说木叶(兰老师推荐)(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师,请您听我说

    老师,请您听我说 老师,我已经毕业一个多月了,却还是没有勇气对您说出我一直想对您说的话,这些话已经在我的心里隐藏了好久,如今,我想对您一吐为快。 老师,我一直想告诉您,我不希望您......

    老师请您这样说

    老师请您这样说 ---谈班主任批评的艺术 市南中学 王永光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要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在批评中,教师要明确批评学生......

    水木社区 说点电机学学习心得吧

    说点电机学学习心得吧 发信人: justme (阿岸~非卖品), 信区: DEEAET 标 题: 说点电机学学习心得吧。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Jun 14 20:31:32 2002) 学了两个学期......

    新东方老师教你说“脏话”【

    一.优雅骂人 1. Stop complaining! 别发牢骚! 2. You make me sick! 你真让我恶心! 3. What’s wrong with you? 你怎么回事? 4. You shouldn’t have done that! 你真不应该那......

    泰戈尔说过(谭老师)

    让桃李在叶的世界里芬芳 ——记南陵三中优秀教师谭小马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平凡的。老师就是一片绿叶,在党的指导下进行着光合作用,孕育......

    老师怎样进行说课

    老师怎样进行说课新疆阿克苏地区教育局教研室艾合麦提〃阿木提843000摘 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就要向课堂要效益,打造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课堂效率的高低......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老师是园丁,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也有人说老师是绿叶,托起花的绚丽和果的甜美…… 可在我的心中,老师是山!您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骨气,脚踏大......

    读《老师,您听我说》

    读《老师,您听我说》笔记第一句话:老师,我希望您常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教书的机器。老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即使有的不算聪明,但他一定有一个等待我们发现的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