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人说老师是园丁
有人说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也有说老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没错,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老师在奉献自己,而我们却不能为老师做些什么。李老师,自身也是一个妈妈,把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宝宝,自己是一个慈祥的妈妈,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宝宝都健康成长。虽然平时李老师都没有多少时间可以陪陪自己的女儿,但是每天李老师都有充足的精力,照顾、哺育、培养着班级里的七十多个孩子,每次的活动都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很好地调动起了孩子们学本领的积极性,这也是李老师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李老师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李老师的亲人生了病,住在了医院,李老师完全可以向学校请假去照顾亲人,而李老师却没有这样做,因为塌了一节课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成绩,所以她放弃了这样的念头。李老师一大早就起来,接着,把做好的饭菜送到医院,又急匆匆地赶到学校为我们上课,中午又箭一般的赶回家做饭,然后又送到医院,忙了大半天,李老师又赶回学校上课,改本子。放学了,李老师披着劳累的身子回了家,这样的生活“习惯”一直进行了好几个星期,而李老师却没有一点怨言,课堂上,李老师仍然认认真真的教我们学习语文,教我们怎么做人。
啊!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无私地奉献着她所有的光辉!
教育,不是用那难听的嗓音去骂人,而是用那甜甜的嗓音,真挚的话语让人由心的感发。李老师一直脊椎不好,特别是阴雨天,疼的要命,可她却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去改本子。有一次,李老师脊椎又疼了,李老师就到医院做推拿,医生说只能多休息,病才能好,可李老师天天都要批改作业,想休息要比登天还难。可李老师仍然没有塌我们一节课。假如你生病了,你会干你觉得疼的事吗?显然不会,可李老师却坚持批改着本子。李老师坐在病床上,还拿着红笔,认真地批改着我们的作文。
啊!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花朵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和施肥,而我们在春天的感召下,茁壮的成长着,如果问我们为什么会长得这么好,答案是园丁的照顾。
针对花儿来说,园丁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我们来说,老师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好老师,他们都把身上最美好,最充足的光辉洒向了我们。甘露般的知识洒向了我们,让我们一天一天地茁壮成长。
李老师就是这样,不私的奉献着,毫无怨言地为我们付出着。
老师是园丁,辛勤地培育着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红烛,默默地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第二篇:有人说教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
有人说教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也有人把教师比喻成一支燃烧的蜡烛,而我则认为—教师如水。
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正如水的平静无波,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地守护着那小小的三尺讲台,送走一批批的学生,留下自己疲惫的身影。
教师又是伟大的,如同水的浊浪滔天、惊涛拍岸。每一个水滴的本身很渺小,但它们汇集到一起就拥有无穷的力量。无数教师的努力可以培养出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可以培养出一切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师是柔弱的,就像水,一张薄薄的纸就可以把它分开。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但他们是学生的楷模、典范,所以他们只能把身体的伤,心底的痛深深地留给自己,面对学生的永远是一张张笑脸。
但教师又有强大的一面,如同水,一块再坚硬的石头也抵御不了水的反复穿凿。在教师的眼里,没有笨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正是靠着这种耐心、这种毅力,教师才能化腐朽为神奇,把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培养成材。
水性多变,但教师对学生的心不变、情不变、爱不变……
追山中学7年级谢松波
第三篇:有人说老师是蜡烛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人说老师是园丁,默默无闻,辛勤耕耘;也有人说老师是绿叶,托起花的绚丽和果的甜美……
可在我的心中,老师是山!您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骨气,脚踏大地,头顶蓝天,经得起任何挫折和考验。
站在了您的肩膀上,我们才知道山外的世界多么精彩;来到您的脚下和眼前,才知道什么是伟岸和非凡;风雪雷电的日子,在您的庇护下,才感受到您给予的依靠和力量……在您宽厚的臂弯里,我像一棵小树悄悄地生长。渐渐地越长越高,也越看越远。从无知到懵懂,从学语的玩童到小小少年。在您的课堂上,我学会了知识;在您的言行中,我读懂了为人;从您的默默工作中,我明白了怎样做事……
山的魅力不是呐喊,而是力量。它以博大和高远,给人震撼;它以内在的富有和庄严,给人思索。
我有一位班主任,他开朗大方,帅气健谈。不经意中用言语伤了一个学生,其实我倒觉得是那位女生有点儿小题大做,竟然嘤嘤地哭了起来--老师一见,突然愣住了,慌忙地站了起来,深深地弯下腰去,一遍遍地重复说:“对不起,对不起了!”这回轮到我们惊呆了,老师居然给学生道歉?从来没有见过,也从来没听说过。我不知所措地看着老师,看了很久很久……老师的身影模糊了,老师像一座山,巍巍地挺立在我的眼前!
从老师内疚的眼神中,我读出了真诚;从老师深埋的身体里,我读懂了平等;从老师平静的话语里,我体会到了作为灵魂工程师的真正含义!
无情不是真豪杰,只有用真情、用爱心铸就的事业基石才是最牢固的。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付出了真情,才能感动自己、感动别人。老师就是这样,默默的付出,不计较回报。
老师是园丁,是因为他心中怀着一份培育桃李的深情。老师是学生心中永远的大山,是因为他心中有居高望远的资本。
我的老师常说这样一句话,别人写错几个字,只是自己的错,老师写歪一点儿都不行,你一歪几十人都歪。是的,老师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个人的一生。别人可以我行我素,老师却要处处为人师表。
三尺讲台,是您一生不变的劳作地点;长方形的黑板,是您永远的背景图案。纷飞的粉笔面中,您依旧开启双唇,不知疲倦地讲着,无数次重复着您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内容。在单调和乏味中、在清贫和圣洁中,您始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三尺讲台,四季耕耘。
在您的人生季节里,没有冬天,四季都在耕耘,也时时都在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以山的风格和壮美,让我们依靠,助我们成长。
让我们赞美大山吧,因为老师是我们心中永远高耸的山!
第四篇:有人说宽容是一种 智慧
南明区教导主任论坛演讲稿:
宽容是一种智慧
——我的田野日记
南明区甲秀小学
董海英
尊敬的领导、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宽容是一种智慧》
肖川博士曾告诫教师六个“学会”,让我感受颇深的是“学会宽容”。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我非常认同。有这么一件真实的事情,让我感到宽容之美。有一天,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他的老师后背洒墨水,这位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写了一首小诗,诗上写道:“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后,深思良久,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对老师更加敬仰。学生捉弄了这位老师,可老师不是气急败坏,也没有怀恨在心,而是从容面对,并能反身而城、契机育人,为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不正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一种精神气质”(肖川语)吗?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教育智慧。
今天我要说的第一种感悟是:
宽容对待学生,让学生在关爱中改正不良习惯
走过教学楼的走廊,不经意间又听到那充满火药味的批评:“老师讲了多少遍,就是不听,怎么样?还是错,真拿你没办法……”从老师涨红的脸,心急如焚的话语中,我看到了强烈的责任心,也看到了不知所措的孩子;在 1 办公室随处可见那些不可教的“孺子”和恨铁不成钢的老师。教育专家朱小蔓在《教师的道德成长》一书中,列举了教师课堂教学中不恰当对待学生的方式,并且做了详细的统计。其中讥辱、训罚、威胁、不信任已经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主要手段,这些数据让人倍感遗憾,难道除了这些手段外教师再没有别的教学艺术了吗?现代教育岂不是太悲哀了吗?
这些现状深深的触动着我,让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学生的成长方向,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育无痕,蕴藏机智;教育有术,充满智慧”。
前面所提到的教师不正是具有这样的一种智慧吗?其实智慧最本质的东西不是一个个的概念、一条条的准则,他是因时、因事、因人、因地恰当地处理棘手的问题,它可以是沉默、可以是勇气、可以是可心的话语——但决不是教条。
我一直难忘去年在班上发生的一件小事:刚走进办公室,音乐老师怒气冲冲地对我说:“那个龙浩,上课剪女同学的头发,真是太可恶了……”。我顿时火冒三丈,这个龙浩最近就没有让我省心,迟到、贪玩、作业不完成、上课做小动作、搞恶作剧、和老师顶嘴……让我头痛不已。我和他已经“斗”了多次,可越“斗”他越不朝我希望的方向走,成绩也一路下滑。我越想越气,下课后,将他留在了座位上,望着他一脸的倔强和漫不经心,想起他的种种劣迹,我酝酿着情绪,想给他来一场雷霆之怒的爆发,正在这时,有个同学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走进教室,刚走几步,“哇”的吐了一地污秽,旁边的同学捏着鼻子尖叫着跑开,教室里顿时弥漫了一股异味,只见龙浩飞快 2 地拿起扫把,并命令旁边的同学去抬煤渣,当我走过去帮忙时,他将我推开说:“老师,很恶心的,我一个人够了”。然后他将煤渣到在污秽上,将地面打扫了干净,我知道今天对龙浩来说是个不平常的日子,因为他是值日组长,因此他格外珍惜这一天,从早上一来,他的眼睛就没有离开过教室的地面,看着满头大汗、忙里忙外的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我的怒气。其实他是一个多么有责任心的孩子,记得运动会上,他为了班级的荣誉,在参加拔河比赛时,手磨起了泡,却毫无怨言;抬早餐从不叫苦,别人不愿做的事,他总是抢着做……。想到这些,我问自己,为什么老看他的缺点,甚至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他,不是批评就是请家长,在他面前我的温柔荡然无存。难道就不能宽容的对待他吗?当时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第二天在教室里将龙浩为保持教室的环境卫生,不怕脏、不怕累收拾同学吐的污秽的事情告诉了全班同学,并表扬了他。这以后,龙浩上课不迟到了、听课也认真了、作业也按时完成了,成绩逐渐提高了,并成为学校鼓号队队员,看到龙浩一点一点的进步,我欣慰极了。在诸多此类的小事中,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多一分智慧、多一分宽容,在关爱中改正学生不良习惯,当学会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时,也就找到了教育的方法。学校有位老师在总结教育困难学生时举了个例子:有个学生总是拖拉作业、不交本子,任凭老师苦口婆心、左右开导就是不改正,骂也骂了、罚也罚了,可都不奏效。冷静下来老师一想改变不了他,可以改变自己呀!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家里又缺少关爱。于是对他网开一面,允许他选择作业的数量,并且在他马马虎虎的作业后认认真真写上:“今天做得比昨天多(好)!”渐渐地孩子作业开始自觉了,学习起来也心甘情愿了。因此我学会了换一种说法:对迟到的学生和蔼的说一句:“让你的闹钟跑快点儿”,3 对出言不逊的学生赠言——“让礼一寸,得礼一尺”,对自私的学生唱一曲《爱的奉献》……。很多问题的解决,也因此变得格外容易。人们常说: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使人脱去外套。我想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有时它比严厉更有效。宽容是对心田的滋润,严厉是对心灵的挤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职业意味着他放弃了个体喜怒哀乐的权利,应使自己胸怀宽广。”从此我的心中再没有坏孩子。
第二种感悟是:
宽容对待教师,让教师在自悟中明白道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渔夫拾到一颗珍珠,但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想把小黑点去掉,使它显得更完美。于是他就开始细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了一层又一层,黑点依然存在……,最后,黑点终于去掉了,珍珠也碎了。刚走上领导岗位不久,发现有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老师总是不配合工作,与同事相处也不融洽,过去我们没有好好接触,我没有想到她的脾气这么“牛”,年轻气盛的我真想好好收拾她。但细想这个老师如此对我,一定有他的理由,或许是她的性格如此,我为什么强迫她顺从我呢?有一句话不是说过:一片森林里找不到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以后我再也不回避她,看见她我依然微笑着。一次我去办公室检查小教研活动,在门外看见这位老师讲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可看见我进来后便什么也不说。从别的老师口中得知,她的备课、评课都很认真,对教材有独特的理解,上课很有特色。但是最怕别人说她好表现,我顿时明白了。开会总结检查情况时,我实事求事的表扬了她。那以后,这位老师备课、上课更加认真,学校吩咐的事情积极配合完成,和同事的关系相处融洽,看见我,她也会露出甜甜的笑容。我从内心感到无比的快 4 乐,同时,也为自己差点因为偏执而造成误会捏了一把汗。有些人之所以结怨,不正是因为没有宽容的心去包容这样那样的小事而造成的吗?我们很多老师就像珍珠一样,可能会有些许的瑕疵,但我们不能对他们过于挑剔,而是要更多地给予他们爱与宽容,让教师在自悟中明白道理。这样珍珠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其实管理教师与教育孩子一样,宽容同样是一种智慧。的确,不以宽容精神行事,必然导致偏执。而偏执不仅使原先有益的东西变得有害与可恶,还往往会以拙劣压制优秀,以腐朽抗拒神奇,以僵化排斥创新。
今天,我们都在谈论如何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都希望学校的人际关系十分和谐,每个人的努力总能换来赞许和肯定。我也追求这种理想的境界。但,现实生活中,利益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面对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我们要寻求问题的积极解决,另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持宽容心态。因为宽容是建立和谐校园所需的美德,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当宽容形成与教师之间相互的支持、彼此的欣赏,他们才能以真诚之心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对待管理,才能赋予教育工作予灵感和生命。追求超越自己的宽广胸怀吧!让仇恨、嫉妒、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远离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时刻感到“我能行”,让我们带着成功的体验、带着强烈的自信实现人生的价值!
在学校管理中怎样体现与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作者:王艳玲
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管理活动的目标是为了人的发展。学校管理中要以广大教职工的社会性为本,致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校长是学校的领 6 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是学校的关键人物。学校教育活动的本质、管理活动要素构成的特点,人的本质等,都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要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该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始终是广大校长和学者们思考的主题。在此,结合自己的尝试,就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学校管理中的任何环节都是对人的管理,学校管理中人本精神的体现无处不在,因而对学校管理中人本精神体现的构想是当务之急。
学校管理中人本精神体现的构想之一是“教师是第一,学生是第二”。
学校是实施对人的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工作的这一特殊性明确了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教育第一线上工作的是教师,只有教师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质量呈良性发展,才能保证学校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的罗森帕斯公司的《顾客第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也正体现了学校的这一人性化管理,既“教师第一,学生第二”的管理理念。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确保学校教育中“以生为本”的落实。以师为本与以生为本本质是一致的,从学校教育层面上说,“学生第一”,从学校管理层面上说,“教师第一”。因而在学校管理中要突破传统的权本管理、物本管理,要克服急功近利,实现尊重教师与严格要求教师相统一,实现重使用与重培养相统一。我们面临的所有新任务,都是要靠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而且最终的完成还是要靠教师,所以在学校管理中要批判教师工具论,要明确教师是该依靠的人,教师是该发展的人,教师更是发展中的人。
新的课程理念十分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焕发生命的活力,新课程为教师创造性工作留有充分的余地和空间,所以教学管理应有利于教师在培训研修、教 7 学实践、总结反思、教研科研中不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因而从学校管理层面上说,学校的发展规划首先要着眼于教师自身的发展,最终才实现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立足于教师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局限于学生。学校管理层面上既要激发教师的社会价值,又要认同教师的个人价值,学校在正面上要营造学校发展就是教师发展的集体舆论导向。通过制度、管理、活动、校园文化等学校软硬件建设中显性与隐性的教育因子促使教师在思想上、行为上与学校发展同步。要把学校对学生发展所赋予的要求与期望辐射到教师群体,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避免学校育人有两个环境,对教师一个样,对学生又是另一个样,致使学校管理上的脱节,从而避免在管理上促使教师不自觉的被孤立。教师只有领会学校的各种制度与规划,并内化为思想,外现为言行,才能使学校的育人环境达到统一,才能解决学校管理层与教师群体的矛盾。学校管理层要开通学校民主管理的各种渠道,创办教师沙龙,举办教师论坛,建立教师发展档案,提供空间与时间,创造条件让教师体验自我成功,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构筑学校发展的成功和学校发展的社会价值。处于学校管理层的领导干部要以良好的形象影响基层,以热情的态度服务基层,以科学的方法指导基层。
从教师个体层面上说,教师自身要树立主人翁思想,要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对于学校而言,知识创新并不是对客观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处理,而是发掘教师头脑中潜在的想法、直觉和灵感,并综合起来加以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教师个人的责任感,及教师对组织和组织使命的认同感。教师只有认可学校组织的使命,并将个人目标与组织使命相结合,才能从内心出发接受并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以往教师总是把自己的发展排除在学校的发展之外,总是回避在学校发展和学 8 生发展中自身的发展体现,这样必然导致教师在思想品德觉悟上的“高处不胜寒”,只为他人不为自己,“马儿只是跑,马儿不吃草”。舍弃自身个人价值的认可,就失去了实现目标的载体,失去了工作的乐趣,教师便生活的很累,工作的很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教师总会自觉的不自觉的把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归结于学校管理的问题,学生的问题,而不是自身的问题,忽视了问题的关键和核心,以及解决问题的主体和主力。我们要用我们的人格、事业心和集体荣誉感,来爱校如家,建校如家。
学校管理中人本精神体现的构想之二是“第一人与最后一人同等关注”。
教育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群体发展尤其重要,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一个集体,学校中的学生和教师是大集体下的子集体,因而在学校管理中要注重的是关注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培育骨干教师,提升学校师资力量,提升学校品位,固然重要,不让任何一个教师掉队尤其关键。教师队伍的整体合力不是简单的算术加法和几何加法。由于学校工作的特殊性,就使每一位教师的形象就代表着学校的形象,为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是学校的教学能力。因而在学校管理中要遵循“木桶”法则,狠抓薄弱环节,提高整体效应,不能只活生生尖子教师的培养。
学校的管理核心不在于留人,而在于用人,用人贵在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潜能与优势,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个性,构建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要克服教师的不足,发扬教师的特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敛其忠”。要始终相信每个教师在学校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认可每个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学校要避免在教师突显问题时,才明了用人的重要性,不能等教师要求调动,才把教师作为骨干培养,调动是正常的,只要在学校教育教学允许的 9 情况下,但不是调动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每个教师都有成才成为学校骨干的可能,关键在于学校与教师本人制定了怎样的发展规划,以怎样的工作认识和工作过程去完成目标的实现。关注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人格发展,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对于任何教职工不存在地位的差异,价值的差异,只存在分工的不同,职责的不同,而目标是一致的,学校的发展就是个体的发展。因而在学校的办学方向面前,在学校的发展规划面前,在学校的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存在特权,不存在压制,不允许分裂和内哄。既管理中的“热炉”原则。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关注自身的发展,不要把自己排除在学校的集体之外,要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学校的整体工作中,要大胆的去认同自己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把学校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看作自己的问题,要积极主动地去克服困难,而不是一旁观望与牢骚怪话。“尊重集体就是尊重自己,尊重自己就是尊重他人”。首先让自己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决不能有怀才不遇的感慨,珍惜学校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珍惜每一次机会,好好把握,让自己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发展的乐趣。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教育理念,不是划一的目标,不是升学的代名词。“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正体现了在学校教育中要关注第一人的同时要同等关注最后一人,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人要不拘一格,要从纯粹的升学率中解脱出来,要认识到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上大学,每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最大多数的人成为合格的人,衡量学生不仅仅是能否上大学为唯一标准。没有这种思想就舍弃了教育的公平性。
学校管理中人本精神体现的构想之三是“思想第一”。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新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新课程相对于传统课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教学管理的目的不在于“管、监、压”,而在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摒除浓厚的功利色彩,让学校、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这是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自然也是现代教育文明管理的基本内涵。因而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要把人放在第一位,要把人的精神体验与升华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中要始终如一的把思想放在第一位。
当前,随着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及其经济状况的改善,相对而言,教师对物质方面的要求已不是最关注了。现代教师更注重获得工作中的成就感和成长体验。因此,适当的物质奖励虽然还是必需的,但更为持续有效的激励,则是与教师的工作成就和个人成长相联系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的分配,可以穷尽,因为物质在分配过程中不能创生,而人的物质欲望不能穷尽,以有限的物质去填充无限的欲望之坑,迟早要出矛盾。”而思想的交换则不然,越交换越丰富。思想的充实带来的愉悦,远远高于物质享受带来的愉悦。
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引导教师在生命的历程中,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自己,追求超越自己的宽广胸怀,体验教师职业的崇高,享受成功的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无疑会使教师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掘。
学校管理中人本精神体现的构想之四是“教育既生活”。
教育既生活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育管理理念。现代教师最可悲的是在单一的工作模式中故步自封,感觉日渐麻木,情感日渐冷淡,思想日渐刻板僵化而不自知。因而教师要学会自救,要善于投身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求教 11 学灵感和源泉。就教师工作的时间和生活的内容来看,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工作理解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工作和职责,要积极地从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体会和感情生活的真谛,这就要求教师要以真诚之心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学校,对待学生,对待管理。教师要致力于发现和挖掘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生活情景和生活乐趣,它不仅来自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成功,也来自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来自大小集体的各种交往,更来自学校的文化生活。如果教师不是用心体会教学生活,就会对教学工作感觉麻木,有心则“忙”,无心则“亡”。这其中的关键是教师是否主动的把自己生活的主线定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生活是否围绕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辐射与展开。脱离了这种教育生活观,教师的教学工作就只能是任务,只能是外界的,就无法赋予教育教学工作予灵感和生命。同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就无法认可学校的管理,使管理变成了纯粹的制度与压制。管理变成了由上而下的训导,而非由下而上的接受与认同,管理将不知不觉的失去了运作的载体。
学校管理层应把这种教育管理理念实施到学校的校园建设、管理生活和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培育学校建设中的生活资源,在校园建设中应突出体现生活本质,在一些教育设施上要增加生活活动设施,实行全开放,要尽量让师生在校园中能体验生活的乐趣。在管理上要致力于师生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要让师生理解在管理中制度中自身的内在映射,把管理和制度理解成自身发展的方向和指南,使师生在生活中接受和形成管理与制度。管理要立足师生的教学生活实际,不能生搬硬套,不能不可捉摸,不能游移不定,不能因人而异。教学活动也要立足于生活,要考虑师生的接受程度与参与的可能性,不要格调过高,也不能自降品味。
总之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本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篇:有人说
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会生长杂草。是的,心灵是一方神奇的土地,一块能够让美好的种子茁壮成长的土地。我要在这里种上香花美树,为自己的心灵建造一个美丽的花园。
梅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遥不知处,未有暗香来。”一首《咏梅》道出了梅的芳香宜人与不惧严寒的性情。它清寒,坚强,在冰天雪地中展现出如火的激情,似铁的生命。在心灵的花园中种上梅花,你的心灵不会再脆弱,你的胸怀不会再狭小,你的性格就不会再奴气。“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肌肤。”梅的孤瘦高洁,将在我们心灵中的花园增添人性的圣洁与清纯,品性的孤傲和坚毅。
兰
青绿的叶条,纯白的花朵,动人的舞态,如一位美女轻舞,若一位高士赋诗,充满着诗意与遐想。兰是花中的君子,也是圣人心中的追求,它的清新,它的浅淡,似乎启示着每一个有志之士:做人应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在自己的心灵花园中种上一片兰花,你的心房便不再嘈杂,在清新中度过每一天,在恬淡中飞向自己的梦想,在平凡中构建如花的岁月。
竹
笔直的身躯,坚韧的骨干。虽中坚而盛气凌人,虽分节却节节相携。竹有节,人更需有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就是“有节”,不为“侍奉权贵”而“催眉折腰”,这就是“有节”。在心灵的花园中种上绿竹。我们的人性中就多了几分骨气与节气。爱竹,近竹,从而学竹,我们才能够做到“竹有节,人亦有节”。
莲
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周顿颐爱莲,他爱的是莲高洁的情操,在心灵的花园中修一方池塘,种上几株莲花,闻一闻扑鼻的芳香,看一看高雅的枝干,想一想内在的美德。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会学到:不与道德败坏者为友,不与不思进取者为伍,虽不能做到高洁,但应尽力做到坚守自我。
在心灵的花园中,我们需要种下的还有很多,也许它只是一根小草,也许它只是一棵参天白杨,无论大小,无论贵贱,只要道理存在,只要有益于我们精神的天空,我们就可以种植。
柳枝飘荡摇曳,人生五彩缤纷。在自己的心灵花园中种上美竹之属,也许你不会有陶渊明的悠然自得;也许你不会有苏东坡的坚韧潇洒;也许你不会有李白的豪放旷达,但是,至少你的心灵永远不会荒芜,而会一步步提升,一次次飞跃,一天天成长!
好的作文题目:《守护心灵的那方净土》《经营自己的心灵花园》《为心灵除草》《让心灵之地开满鲜花》《种知识树,开智慧花》《心灵,我们生长的土壤》《拔掉心灵的杂草》《耕耘心灵之地》
一、题意解读。
本题是一道比喻性试题,指一个人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外在世界,而且要审视我们的内在心灵,与自己的精神对话,通过有意识的铸炼来培育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厚,心胸更高远,心灵更纯粹.本题属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一句哲理格言。“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这句有着丰富寓意的格言,自有其辩证的思想性: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反过来思考,你种上庄稼,它就不长杂草。所以,我们在立意方面,就应当从两方面――对立统一,一分为二地分析这个材料的寓意。当然,“庄稼”的寓意就是一个人的正面的追求:个人的修养、知识的丰富、正义的献身、为社会为他人,真善美,等等。那么,“杂草”,就是反面的东西,假恶丑、极端个人主义、奢侈享乐、虚度年华,等等。由此,作文时就可以由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立意和论证。这是最佳立意。另外两个方面,就是单纯从正面或从反面立意,即“种庄稼”或“长杂草”。以上是从三个立意的分析。
二、在选择材料方面。
考生应当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当然,这些关注,包括历史的和现在的,包括中国的,也包括外国的。阅卷中,发现了一些亮点,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亮点,比如:《庄稼是心灵的除草剂》《为心灵美容》《在心灵上种植目标》《心灵鸡汤》
三、存在的问题有。
一是立意偏离题意,比如有写“感恩”的,有写积累的(从点滴做起),等等,不一而足。二是立意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如何快乐享受生活的,只讲自己如何快乐,“生活在当下”。三是采用事实论据不当,不能把论据与论点有机结合进行论证,事实和论点相分离。论证缺乏力度,喜欢泛泛而认,缺乏典型的事例。四是采用的论据依然存在低幼化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采用的论据文化底蕴不够,甚至没有文化含量。五是作文材料不鲜活,学生对现实生活关注不够。类似问题,需要我们教、学中纠正。六是许多学生根本不重视标点符号的使用,一个圆点到底,“西化”严重。七 大部分学生知道从正面论证证审视、铸炼美好心灵的的必要性,但只有较少的学生知道从反面论证不知呵护心灵,使心田长满杂草的后果。
五、优秀作文赏析
播种美好
一个人抢劫了诚信,便会变得贪婪自私;一个人放弃了希望,纵使成功就在眼前也会停止迈动前进的脚步;一个人抛弃了良知,欲望的杂草便会在其心灵蔓延。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土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播下心灵美好的种子都会收获一段美丽的人生。有人称赞她是“照耀苗乡的月亮”,有人亲切地称她是“赤脚医生”,她是一名柔弱的女子,却用稚嫩的双肩扛起了十里八乡的健康,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李春燕却为贫困的父老乡亲免费治病,她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更让一些追名逐利的医药工作者汗颜。
李春燕在心中播下了对乡亲们的牵挂和一位医生应有的职业道德,金钱诱惑和世俗的功利便无法去陶醉一个苗乡女子淳朴、善良的心。
春节晚会上的一场《千手观音》让每一个欣赏者为之震撼,美妙的舞姿,变幻的双手,让人难以想像这么优美的舞蹈竟来自一群生活于无声世界的聋哑人。邰丽华的脸上写满了倔强与不屈,挥动的双手勾勒着人性的美好,她将生活的痛苦化作精神的方糖,甘之若饴。邰丽华在心中播下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和对命运的挑战与不屈,命运的不公并未将她击倒,她在无声的世界看到的是阳光与希望,而不是颓废。
人生无非面临两个选择,进取或堕落,当你在他人困难时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时,你的世界也会充满阳光,当你自私、冷漠、封闭之时,心灵所有的窗户紧闭上,阴暗与杂草将会占据你的整个心灵。不要太急功近利,金钱会冲昏头脑;不要放弃憧憬与希望,在每一天都会升起一轮新的太阳。不要抛弃信念,《士兵突击》里的王宝强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有了最后的成功与辉煌。让美好的种子在心灵发芽,杂草便无机可乘。
看一看我们的双手,纵横交错的手纹,原来命运在我们手中。那么就在这春暖花开之际种下美好的种子,辛勤耕耘,收获一段美好的人生之旅。【评语】文章的题目能紧扣作文材料的内容,这种做法比较稳妥,我个人认为比拟成《心灵的清泉》等要好一些。虽然后面的也未尝不可。
文章第一段就紧紧扣住“庄稼”“杂草”这组对立又统一的因素去写,体现了小作者很好的准辩证思维能力。例如:诚信-自私,希望-止步不前等等。接下来,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列举了李春燕的故事,第三段紧扣作文材料的内涵点题,论证得非常到位。文章第二个事例邰丽华的例子又是一段事例加一段分析,可以说是有条不紊。
第六段是总说,进一步论证“庄稼”与“杂草”的辩证有关系,让问题引向深入。并强化了不放弃憧憬与希望的正面追求,结尾短促有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守护心灵花园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有的人园中百花争艳,有的人园中却杂草丛生。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唯有我们细心地播种,辛勤地耕耘才能收获属于我们的接受果实累累„„
庄子,这个一心想要飞离尘世的人,总是带给我们莫名的感动。在那个文化屈从权势的时代,在那个利欲熏心的时代,庄子用一份淡定和对自由的追求守护了心灵的净土。他不断地播下真善美的种子,不断地追问,不断地完成对人生的思考和解读。人是一棵树,一棵在深夜中孤独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是庄子对绝对自由的追求,让庄子的心灵花园是碧潭清澈,又如大海般深沉广博。陶渊明,那个“采菊东篱下”的诗人,那个“种豆南山下”的农夫,那个挂印辞官的彭泽县令。在我心中,他就是一朵淡菊,一杯清酒,一阵微风。在那泥淖般黑暗的官场中,他没有让贪婪的杂草进入心中,只因那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坚守。他不断地扫除心灵的尘土,种下保持真我的种子。他用躬耕垄亩坚守着心灵的净土或许他的庄稼只是“草盛豆苗稀”但他的心灵却是久违地自由与欣喜。只因这才是他的心灵所追求的。
是对自然的热爱,让陶潜的花园是那么纯净、自然。那里没有杂草,那是他的桃花源。
庄子和陶渊明告诉我们心灵的花园需要我们用心去守护,播洒希望的种子,让杂草无处丛生。
可也有很多人因没有播种,只能让心灵花园荒芜。比如方仲永,少有才学的他不懂得用知识守护心灵花园,结果使骄傲和自负爬上心头最终留给世人伤仲永的感叹!比如当今许多行政官员,不能坚守生产自救和法律的底线,贪污受贿,强取豪夺,他们的心灵花园早已不堪入目,甚至已是臭气熏天„„
佛语有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心灵的杂草往往是心灵的杂念,让我们撒下希望的种子,细心呵护心灵花园,摒除杂念。相信我们的花园定是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皎洁空中孤月轮”般。
【评语】本文如上一篇文章一样在题目上就比别人略胜一筹,紧紧扣住材料去写。另外小作者也是一个活学活用的能手,庄子的内容其实就在课本上,但许多同学视而不见。陶渊明和方仲永的例子论证得也很深刻。特别是方仲永的例子是反而的论证,从而使方便增加了说服力,也使本文在众多的文章中脱颖而出。
诗意未央
心灵是一块肥沃的土地,你右勤恳,它便百花争艳;你若懒散,它便杂草丛生.
善良是心灵土地上的有百合花.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常怀一颗善良温存的心,对人常常微笑,对人对己便是一种奉献.好人流芳百世,恶人遗臭万年.
古有佛陀割肉喂鹰的传说,也有孔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谆谆教诲.不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人物,还是书中所写主人公无不以善恶来度具好坏成败.就如张爱玲笔下曹七巧,以己之私,为夺得财富,不择手段.哭哭闹闹,用心恶,对人猜测不信任,最后虽夺得金钱.却失去了亲人的关怀.即便是自己的新女儿,也对她敬而远之,落得个凄惨下场.诚如是,善良的人就像花香,需要仔细品味并且可以长久地回味;实在是有些人,聪明而不善良而更显得猥琐.如此一来,不用对比,善良的人就像长在圣水池中的睡莲,娇艳柔美。
自由是心灵上的红玟瑰。
对自由的向往,来自深深的静默的心灵深处。站在安谧的山冈上,有风自远方吹来,山风习习,村庄安静详和,毫无骄。熟睡在温暖的画卷里,抑或是海浪涛涛,汹涌澎湃,发出拍打碓石的激烈声响,有飞鸟自水面划过,刺入厚厚的云层,身影矫健,身形利落。自由像随风游荡的浓郁花香,旅途带来意外而甜美的景象;自由像山顶融化的冰雪,慢慢滑过山,越过平原,呼嗖着奔广阔的大海;自由也像天空飞速滑过的白云,大朵大朵如棉絮般地载着梦想,飞向远方,飞到天际。自由的红玫瑰在心灵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坚强是心灵土地上高大坚挺的老梧桐。
梧桐树的枝干上挂满了金色的铃铛,每一个上面记载着一个人的名字。你看,那是圣地亚哥,那个和大鱼和命运拼搏的老人,他的金黄色光芒在我的心灵深处熠熠生辉;还有维特,为爱坚持不懈,为自由坚持不懈的天才,他用生命诠释了坚持和坚韧的性格„„坚强之树为我们的心灵带来王一片荫。
心灵的土地上五着荷花的梦,小草的梦。百合的浓郁,红玫瑰的鲜艳,这诗意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