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3 22:4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设计》。

第一篇:《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设计

《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都市海岛鼓浪屿》是福建省小学地方课程《海西家园》四年级上册“蓝色海西”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内容丰富,可讲的知识很多,“万国建筑”、“音乐文化”、“美丽风光”等,有如夜空中的星星,点点灿灿,无可穷尽,我们只能带着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这座美丽的都市海岛。

二、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立足课堂,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探寻海洋文明的发展历史,展望“海西”建设海洋强省的宏伟蓝图,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简单介绍鼓浪屿的一些风景名胜,文人古迹。

2、通过欣赏“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介绍鼓浪屿的一两处风光或历史,在讲述的过程中体现出自己的自豪感和向往之情。

五、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准备有关鼓浪屿的图文资料,如:鼓浪屿的历史或名人、鼓浪屿的风光图等等。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听歌忆海岛

1、教师播放《鼓浪屿之波》,学生静心聆听,听后说说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座美丽的都市岛屿鼓浪屿,揭题,板题。

3、去过鼓浪屿的同学请举手。你能向大家介绍鼓浪屿上印象最深的一处地方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歌曲,以及对鼓浪屿风光的回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读文识海岛

1、辽阔的大海,精彩的海底世界、美丽的日光岩都给你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你们知道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27页,快速阅读文中的内容,找出鼓浪屿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旅游观光景点。

2、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学结合起来,从问题中引出知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交流,从而获得知识。)

(三)、合作探海岛

1、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分成4个小组:历史渊源组、历代名人组、建筑风格组、美丽风光组。

2、汇报交流

(1)历史渊源组:以文字的形式向大家介绍鼓浪屿的悠久历史。

(2)历代名人组:以图片及文字的形式向大家介绍鼓浪屿上的名人,特别是音乐上的名人,感受名人的风采。

(3)建筑风格组:以图片及文字的方式为大家展示岛上各种风格的建筑物,理解为什么鼓浪屿有着“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

(4)美丽风光组:学生带着自己的亲身经历及照片,以导游的方式向大家介绍鼓浪屿上的美丽风光。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内容十分丰富,在有限的教材篇幅里,不可能面面俱到,课文中虽然有提供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知识链接,但还不全面,因此,布置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作业

福建是个沿海省份,有很多美丽的岛屿,比如平潭岛、东山岛、湄洲岛等。它们是福建山与海交融的最前沿,留下了许多海洋文明的烙印。查一查,你的家乡有哪些岛屿?了解一下你家乡附近岛屿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内容后,继续探寻福建的海洋文明发展历史。)

第二篇:《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初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中精灵的含义。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由叙到议的写作顺序。

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由叙到议的写作顺序。教学难点: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回答是什么原因导致小鸟的“离去”?

二、目标定向

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中精灵的含义。

2、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主题的写作手法,由叙到议的写作顺序。

3、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积累谈谈人类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三、预习检测

1、简介作者:

舒乙,1935年生于青岛,北京人,满族。1978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首篇作品《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1984年调入中国作家协会,参加筹备中国现代文学馆。1986年出版第一个散文专集。一直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兼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研究。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坛瑰宝》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是第7、8、9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中国博物馆学会副会长、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民族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是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硕大()老鸹()忌惮()...荒诞()围剿()鹈鹕()....

3、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钟爱: 荒诞: 无所事事: 退避三舍: 司空见惯:

四、个性展示

1、“精灵”原意指神仙;精怪。在文中指什么? 课文给我们展现了哪些可爱的精灵呢?

2、根据文本,结合你的理解,说说都市动物对城市生活有哪些好处?

五、合作探究

(一)1、这四处的小动物为什么北京的特别不幸呢?它们以前就是这么不幸吗?

2、作者写了北京的小动物,为什么还要浓墨重彩地写其他地方的小动物呢?

3、请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以“我是一只,我来自,我可以。”的句式来介绍文中的精灵。

六、合作探究

(二)1、作者为什么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

2、“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整合提升

七、整合提升

本文通过把北京 和昆明、上海、美国旧金山四处的小动物们进行对比,按照先叙后议的写作顺序,表达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主题。

八、检测反馈

经过不懈努力,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市顺利通过。根据你已掌握的环保知识,请以一名中学生的名义向胡书记写一份建议书,建议城市建设时还应注意哪些方面,能使我们的城市更有生命更有灵气更觉和谐呢?

要求:建议内容要具体,指出问题要有理有据,改进意见要切实可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篇:鼓浪屿之波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鼓浪屿之波》教学设计

西滨中学

汤文耀

一、教学内容:欣赏、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鼓浪屿之波》,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鼓浪屿之波》的介绍、欣赏、分析来提高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使学生能完整地、声情并茂地表现歌曲,增强学生音乐感知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鼓浪屿之波》,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划拍视唱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鼓浪屿之波》。

2、难点:准确掌握附点节奏、弱起节奏、高音的科学发声。

四、教法:欣赏法、听唱法、示范法、图像法、创设情景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音响

六、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同学们,请大家看几张图片,猜猜是哪里?

2、播放多媒体课件,播放鼓浪屿风景视频,介绍鼓浪屿的得名。

3、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鼓浪屿有关的歌曲。

(二)、欣赏歌曲《鼓浪屿之波》

1、播放《鼓浪屿之波》MTV,这首歌曲的演唱速度是怎样的?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情绪来演唱?

2、简介《鼓浪屿之波》的创作背景:1981年,词、曲作者张藜、红曙、钟立民一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在鼓浪屿共登日光岩,极目远眺、遥想当年郑成功从这里领兵渡海,拼死战斗,终于赶走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回祖国怀抱。思及今日,台湾与大陆尚处在隔离状态,不禁思绪万千、感慨于怀,便共同写下了《鼓浪屿之波》这首歌。

(三)、学唱歌曲《鼓浪屿之波》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划拍视唱简谱

3、学生跟着音乐用“U”模唱旋律,教师提醒学生“U”的正确发声,要求学生自行找出歌曲的难点,并由教师示范,解决难点。

4、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旋律(一遍),然后进行填词演唱。教师提醒学生歌唱的正确姿势、呼吸、正确地咬字等。

5、歌曲演唱情感处理:师生讨论后,课本中标出p----mp---f---p

6、学生完整演唱《鼓浪屿之波》,教师及时给与肯定、表扬。

7、欣赏合唱《鼓浪屿之波》感受多声部的音响效果。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介绍有关台湾的名胜古迹及歌曲

2、表演活动:将学生分成两组(大陆组、台湾组),大陆组表演诗歌朗诵《乡愁》,台湾组介绍《阿里山的姑娘》视频等

(五)、课堂小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大海隔不断海峡两岸同胞的骨肉情深,海峡两岸的人民日夜盼望着祖国统一,同学们,为了实现祖国早日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我们共同努力吧!

(六)、布置作业:

1、背唱《鼓浪屿之波》

2、课后收集与海有关的音乐作品

第四篇:《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都市精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品味本文富有感情的语言,明确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议论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2.学习文章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

3.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畅谈和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感知,体会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之美。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善心、爱心、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灵,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感情和思想。教学重点

1.生动的描写与精辟的议论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2.学习文章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主题。教学难点

1.对和谐画面的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畅谈和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方法:

欣赏感知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课前准备:播放旧金山海鸟捕鱼的视频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这样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师生共诵)这些诗句都展现了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画面。是呀,曾经,一处浓阴,三五声鸟鸣,把我和喧闹的世界隔开,一洗身上的疲惫和心上尘埃。但是近来有几次,我竖着耳朵谛听,只有车辆急促的喇叭声和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我似乎很久没有听到鸟声了。(停顿)这一刻,我怀念起鸟声,就像怀念远走他乡的最亲密的朋友。在喧闹和寂寞的都市中,有一位先生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怀念和渴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板书:都市 精灵)

二、介绍作者和检查预习积累词语

师:哪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舒乙先生?

作者:舒乙,老舍之子。任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以散文、传记创作为主,已出版《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坛瑰宝》等专著13部,获“十月优秀散文奖”等奖项。

钟爱 荒诞 无所事事 肆无忌惮 退避三舍 孤城(家)寡人 司空见惯

三、整体感知,初识精灵。

1.解题:课文标题是由哪两个词组成?(板书:都市 精灵)“精灵”在课文中指什么?把标题改成《城市动物》行不行?为什么?(动物;包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过渡:对标题的质疑让我们了解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贵在有疑问,用疑问来促进学习。

2.现在请同学们带着一个问题认真通读课文:

课文写了哪些都市的哪些“精灵”?

(昆明的红嘴鸥;上海的大白鸽;旧金山的大海狮、大嘴鹈鹕、鱼鹰、海鸥;北京的喜鹊、灰喜鹊、小松鼠和乌鸦等。)

师过渡:几十年来,作者到过许多世界各国繁华的大都市,见过许多形态各异的动物,看过许多人们与这些精灵共处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研读文本,走近作者笔下那些都市“精 灵”。

四、研读交流,走近“精灵”

1.师:文中有几段文字集中描写了一些世界大都市里精灵们生活的美丽画面,它们是哪几个段落?明确:(8-10段)

请同学们请赏析课文8-10段“精灵”在都市中生活的美丽画面,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大家先品读词句,圈划点评,然后将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师过渡:舒乙先生用生动传神的描写展现了这些都市里的精灵是悠闲的、自由的,人们对待它们是宽容的、尊重的,人们和精灵的关系是亲密的、更是和谐的,他羡慕、佩服和向往着这些都市。

2.舒乙先生的故乡是首都北京,在他小的时候,几十年前的北京有没有这样和谐的画面?(第5段中,请个别学生朗读)

师过渡:作者深情地回忆着,几十年前的北京城成群乌鸦每天清晨和黄昏两度飞临北京上空这一种颇为壮观的景象。白天它们飞到郊外的田里去觅食,晚上回到温暖城市里的树上来安睡,完全是老北京人的朋友,他们彼此很亲近、很和谐。是呀!都市拥有了可爱的动物精灵就等于拥有了幸福和谐的生活。(板书:都市+精灵=和谐)

3.赏析不和谐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但是乌鸦这些 “精灵们”并非一直悠闲自在、与人们和谐地生活着的。作者在文章中,有没有描写不和谐的画面呢?请你找出那些不和谐的画面,并体会作者情感。

(第4、5段)

师过渡:如今,北京的上空已经没有这种每天两次的乌鸦大飞翔了。枯枝上是两只冷眼旁观的呆鸟,枯枝下是忙碌喧闹的人群。作者用心去感受这一不和谐景象背后的沉重,在生动传神的描写中抒发了深切的难过和惋惜之情。

五、质疑探究,珍爱“精灵”

1.讨论分析1-3段描写的景象是否和谐? 舒乙先生是现代文学馆馆长的,文中他还描写了这个馆中的其他精灵们的生活画面(1-3段),请讨论分析这些景象是否和谐?

文学馆里“和谐”是有条件的,必须是在“古木参天”和“游人稀少”的条件下的。师过渡:“一景”、“一宝”、“一幸”,初读这些画面只觉得作者无比自豪和喜悦,细细品味揣摩之下,再读才体会到在看似喜悦的情感下深藏着作者的遗憾。这些场面是不和谐的,文章只有反复质疑揣摩才能知其真意。

2.那么都市一旦失去了精灵会变成怎样呢? 播放“菜单”视频。(板书:都市-精灵=毁灭)

3.作者描写这些和谐与不和谐的画面,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这是对比的写法,作者用对比的画面表现出来更有强烈的情感效果。和谐的画面让我们心驰神往,不和谐的画面让人痛心疾首。

今昔对比的图景:几十年前的北京城乌鸦“遮天蔽地”“成群结队”“城里城外飞来飞去叫着闹着”的热闹景象和如今“两只老鸹不老呱”的寂寞惨淡的景象进行对比。

不同城市的对比:这是把北京城和国内外其他城市相对比。如果说昆明的红嘴鸥的归来还有一些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因素,那么上海人爱护鸽子则是自觉的行为,而旧金山等地的精灵们俨然是都市的主人之一了。

(2)理解作者新颖独到的观点

师过渡:作者进行形象传神的景象描写和运用鲜明巧妙的对比,只是要抒发自己的情感吗?

(提出控诉、呼吁和思考)师:作者提出了哪些新颖思考和观点,并请谈谈你的独特理解。

师过渡:作者的思考和见解无不显得新颖、独到、精辟和深刻,使人读后不忘、深受启迪。这样的呼吁和控诉自古就有:

知识链接:有野老言:异时鸟鹊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甚于蛇鼠之类也。

——苏轼《东坡杂记》

(分析“甚”字,突出人类的残暴与霸道)

4.人类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存环境”,与“精灵们”和谐共处?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六、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大家智慧的闪光来自于对文本仔细的品味和深刻的思考,一篇散文的学习必须深度走进文本,才能获得情感和意识的巨大收获!

(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补充:正如舒乙先生在《我怎样写<都市精灵>》一文中所说:一篇散文,要以记实为出发点,选准一个切入点,找到一点特别的意思,深入描写,举一反三,加以类比,最后借题发挥,既抒发感情,又引出见解,切中时弊,成为有景有情有思的文字。)我们也应该学习作者用精妙的语言描写景致、巧妙的对比表达情感,独特的观点发出思考和议论,撰写出有景有情有思的优秀散文。

结束语:

空中飞过的鸟、水里游动的鱼和地上奔跑的兽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镜子,反映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起码的良知。许多动物精灵与我们人类一样,是大自然的杰作,是生命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权利与我们一起共享生命的阳光雨露,让我们亲近这些精灵,珍爱这些精灵,共同创造和谐灵性的城市。

七、布置作业:

请从下列两种形式中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方式,为保护“精灵”贡献你的聪明才智。

1、我为“精灵”做广告:为保护都市精灵拟一则公益广告。

2、我为“精灵”描蓝图:用奇特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副江阴城内人与鸟、鱼、兽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画卷。

第五篇:水上都市 教学设计

《水上都市──威尼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水城威尼斯的“生”“兴”“美”“忧”的分析学习,了解傍水而居的威尼斯市民的日常生活状态。

(二)过程与方法:

2.能根据典型资料和重要图片描述“水”在威尼斯城的发展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能针对威尼斯水城发展现状中面临的危机,提出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想。在是否科学利用水资源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的探究中,树立爱护环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威尼斯城的兴建、繁兴、美丽和危机与水之间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对威尼斯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开发

威尼斯城相关的图片和信息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出示有关威尼斯的风景照:威尼斯日出、威尼斯落日、威尼斯夜景、威尼斯巷道、威尼斯交通工具船、威尼斯日常出行的场景、威尼斯旅游等,每一张图片都与水紧紧相连。提问,这些图片出自哪一座城市?

(学生活动)学生在观赏图片的时感知威尼斯的美丽分光,并准确判断图片出自威尼斯。(教师活动)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水上都市──威尼斯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从威尼斯之美引入新课,让学生从现实的美景中激起他们对威尼斯学习的探究欲望。)

2.学习新课

(过渡语)对美的事物,人们往往会有一种赞美的欲望,或吟诗,或作赋,或歌唱,或感叹。今天,我们就来个简单易行的游戏:好词送给威尼斯──快速抢说。用你认为最贴切的好词赞美威尼斯的美丽。

(学生活动)赞美威尼斯

(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充分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威尼斯“因水而美”的学习。借用学生之口,达成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

(过渡语)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儿呢?

(学生活动)学生在地图上寻找威尼斯的准确位置。

(本环节简单但关键,学生可以从威尼斯临近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中进一步感受威尼斯因水而美,同时勾起学生对威尼斯兴建的好奇心,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埋下伏笔。)

(过渡语)同学们,威尼斯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学生活动)学生畅谈自己对威尼斯兴建的不同想法。

(过渡语)威尼斯到底是怎样建成的?请大家齐读P81教材的第二段。(学生活动)齐读教材:威尼斯的兴建

(教师活动)出示威尼斯城区图并结合地图作适当的资料补充。

(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众多关于威尼斯兴建的想象和推测中走出来,准确了解威尼斯的因水而生,也让学生从威尼斯的兴建中体会到威尼斯人的智慧和威尼斯城建筑的奇妙。)(过渡语)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威尼斯也因其便利的水上交通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带给它经久不息的繁荣。

(教师活动)讲述:威尼斯濒临地中海,10~14世纪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通道,凭借贸易所得,威尼斯一度成为世界的门户、欧洲的中心、地中海的霸主。15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威尼斯的贸易霸主地位衰落,但威尼斯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它成为欧洲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旅游业使威尼斯继续保持着繁荣。所以,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威尼斯因水而兴。(本环节的设计是基于教材提供的文本和课标的要求,不宜补充太多的素材,可以通过教师简洁的简述,达到教学目的。)

(过渡语)对于美丽的东西,我们总是希望他永恒,但事实有时与人们的愿望背道而驰,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这座水城如今最大的敌人也是水,水带给威尼斯人忧虑,也带给威尼斯城忧患,请大家看几副图片和几段文字资料,大家谈谈,威尼斯忧在何处?

(教师活动)出示水淹威尼斯的图片和几段关于威尼斯水患的资料 附三段材料

材料一1966年,威尼斯发生大洪灾,城内水位升高了1米。2001年,威尼斯又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水灾,洪水持续四天四夜,使城市的大半部分都淹在水中,威尼斯最大的广场20世纪每年遭遇洪水袭击10多次,近些年来,每年遭受100多次洪水袭击。

材料二根据地球板块理论,威尼斯每100年大约下沉1.3厘米。二战后,为满足发展需要,威尼斯人大量开采地下水,致使整个城市在20年内下降30厘米。

材料三威尼斯面积不到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不到6万人,然而每年到此旅游的人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他们为此带来的生活垃圾,令威尼斯不堪承受。

(学生活动)根据图片和资料归纳出威尼斯的三忧:地面下沉、洪水泛滥、环境污染。(本环节的设计基于学生对在课堂上难以收集威尼斯有关的信息,更没有办法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美丽的威尼斯会有令人担忧的事情发生。所以,在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特别选取三段通俗易懂而又有典型性的材料,让学生领略威尼斯的水之忧。)

(过渡语)威尼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水上旅游城市,他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景观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经将其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严重的水患已经威胁到威尼斯的生存,我们怎么样去消除威尼斯之忧呢?

(学生活动)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共同探究解决水患的办法。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现在最被认可的三种解决威尼斯忧患的办法:液体贮入法、迪斯尼托管法、建造浮动水闸。

重点介绍浮动水闸的工作原理。

在威尼斯的泻湖与亚得里亚海相连的出海口上建造79座浮动水闸。平时,闸门隐藏在海面之下,一旦水位超过正常水位1米后,便向闸门内注入空气,使闸门升起,阻断洪水。当水位回落时,则向水闸注水,使其沉入水底。这项名叫“摩西”的工程已经开工。“摩西”工程耗资30亿欧元,预计在2011年左右完工。不过,一些气候学家质疑,依照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摩西”水闸可能仅有100年左右的效用。(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调动起来,也是突破难点的办法。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水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对水城威尼斯的影响。)

(过渡语)威尼斯是水城,在欧洲,它的水患似乎离我们很远,大家静心想一想,我们宁波这个地方是不是也与水联系紧密呢。对,宁波是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城,市内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是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城市,水曾给这个城市带来过贸易的繁荣,水也曾多次肆虐过这座城市,大家应该还记得2013年10月的宁波水灾吧,我们一定要从水城威尼斯的发展中吸取教训,防微杜渐,居安思危。今天,我们来开展一个探究活动,请同学们结合宁波创建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为宁波市的合理用水设计一个公益广告。

(学生活动)利用老师提供的统一纸张或独做、或合作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巡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发现好的设计作品,在大多数同学完成探究活动的情况下,展示好的作品,并给予适时肯定的点评。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发挥同学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唤起他们节约资源的意识和环保意识,以实现本课的核心目标。)

3.课堂小结

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河网密布的水乡,还是大江大湖旁的城镇,抑或是浩瀚大海边的渔村和城市,我们都要感恩水,感激水,善待水资源。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是要有发展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共同保护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六、教学反思

本课的文本内容其实并不多,甚至显得有些单薄,按照课标,我们要将《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状况了解清楚,水城威尼斯这一典型案例大有可为。这里非常丰满地展示了水孕育这座城市,水带给了这座城市贸易的繁荣和旅游业的兴盛,同时水也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存的冲击,水与这个城市的命运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可逐步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水在这座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借此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警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与水和谐共处。

课标: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下载《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都市海岛鼓浪屿》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都市精灵》公开教学设计

    《都市精灵》公开教学简案 一、设计思想 语文课是美的,当构建“本真课堂”。“本真课堂”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因此,语文课必须立足文本,从......

    对都市精灵的教学设计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林州市教体局电教中心 郝华伟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运用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主题的创作技巧。2、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灵的关系,......

    感受都市风貌单元教学设计

    《感受都市风貌》单元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王敏 单元标题感受都市风貌 年级 课时 九年级5课时 本教学设计主题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艺术(美术)教材第一单元《......

    《都市精灵》教学设计3-教学教案

    1、学习本文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重点难点] 1、重点:语言具有诸多特色。 2、难点: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繁荣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传统节日的一些风俗;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1 经过再三斟酌,我选择了《都市精灵》一文作为开课内容。这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连鸟雀都不常见的现实,倡导“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区教研室开展语文同题异构活动,三位教师执教的都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都市精灵》,我校是李海炎老师参加。无论是教者还是听者,在这次语文同题异构活动中,都有不小的收获,我们共同......

    海岛教学,激情不减(5篇范例)

    海岛教学,激情不减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