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9-05-13 22:4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角的公开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角的公开课教案》。

第一篇:角的公开课教案

4.6 角的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角的美感及角的有关知识;

2、掌握有关角的单位的换算;

3、掌握有关方向角的初步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角的单位的换算及角的表示法; 难点:角的定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观察下面生活中的图形,你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大屏幕演示)

这些图形都给了我们角的形象.2、角的定义

?

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角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如图4.6.2).起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图4.6.2

3、角的表示方法

角有以下四种种表示方法(如图4.6.3)

图4.6.3

角有四种表示方法:①可三个大写字母表示;②可用一个数字来表示;③也可用一个希腊字母来表示;④可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但必须是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才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4、两个特殊角:

如果终边继续旋转,从图4.6.4中可以观察到两种特殊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绕着端点旋转到角的终边和始边成一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第二种情况是绕着端点旋转到终边和始边重合,这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图4.6.4

学生当练: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大屏幕展示)

5、角度量换算:

我们已经知道如果把周角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就是一度,记作1°.但是一个角并不正好是整数度数,与长度单位一样,考虑用更小一些的单位.把一度分成60等份,每一份就是1分,记作1′;而把一分再分成60等份,每一份就是1秒,记作1“.这样,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有如下关系:1°=60′,1′=60” 例1 把18°15′化为用度表示的角.解 先把15′化成度,即 15′=0.25°,所以 18°15′=18.25° 用度、分、秒表示:

1)16.24°=

°

2)34.37°=

°

″ 用度表示:

⑴1800″=

°

⑵48′=

°

⑶39°36′=

° ⑷27°14′=

°

6、有关用角表示方位的射线:

还记得图4.6.5八个方向吗?但在日常生活中,八个方向是不够用的,这只是一种大致的方向.如果要准确地表示方向,那就要借用角度的

表示方式.图4.6.5 例2 如图4.6.6,OA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

图4.6.6(1)南偏东25°;(2)北偏西60°;

解(1)以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东方向旋转25°所成的角,即为所求.(2)以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西方向旋转60°所成的角,即为所求.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

1、角的基本定义,2、角的表示方法

3、角度量换算,4、角表示方位的射线

五、布置作业

1 课课练(有关角的练习1)2 课本P134习题1,2,3,4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偏多,使整节课让人感觉很赶。我由于太紧张了,上课思路不是太明了,总觉得自己脑子空空的,学生也跟着很紧张。虽然我在修理课件上发了不少时间,但我在上课的过程的设想没有多思考,还有一点没有多向老教师请教,最后使本节上完后让人感觉重点不是很突出。我以后要多训练,才能让自己更快成长。

第二篇:二倍角公开课教案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公开课教案

江门荷塘高中数学 授课人:李苑华 上课班级:高一(8)班 上课时间:2012-5-16,星期三 课题: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从两角和公式导出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技能目标: 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由和角公式导出倍角公式,领会从一般化归为特殊的数学思想; 2.使学生通过综合运用公式,掌握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推导。难点:二倍角公式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和角公式:

请同学们回顾两角和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cos()coscossinsin sin()sincoscossin

sin2,cos2,tan2的公式。令,推导过程为:

sin2sinsincoscossin2sincos cos2coscoscossinsin

cos2sin2

tantan2tan1tantan1tan2

即:sin22sincos tan2tan()cos2cos2sin2.tan22tan2tantan21tan2 注意1tan2 的定义域是

22k,kz,即4k,kz,2对于 cos2cos2sin2 可利用公式sin2cos21变形为:cos22cos2112sin2 因此,cos2还可以变形为下述表达形式:

cos2cos2sin22cos2112sin2

二倍角的含义:

“二倍角”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如2 是的二倍角, 是3、例题教学(公式正用)例1 已知sin=

5,<α<132的二倍角。2tan()tantan

1tantan,求sin2,cos2,tan2的值.22、二倍角公式的推导

由一般的两角和,设问特殊情况? 探究推导出

思路分析:求出cos,再用二倍角公式,表达形式多样,求答方法也多样 解:由

<α<,得α为第二象限角 2

又∵sin=5, 135、练习深化:

3① 已知sin()=,求cos2的值。(方法:用诱导公式化简,再

5sin55122 ∴cos=1sina=1()2.,tancos121313512120

×()=;***方法

1、cos2= 1-2sin22=1-2×()2=;

***22方法

2、cos2cossin=()2()2=;

1313169sin2a120169120方法

1、切化弦:tan2==(-)×=.cos2a169119119

52()2tan12120 方法

2、用二倍角公式:tan251191tan21()212用二角公式求解)

1② 已知tan2=,,求tan

3于是sin2=2sincos=2×

6、高考接触:

已知函数f(x)=(cosx+sinx)(cosx-sinx),,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012年广州二模文科)

7、感悟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获得这些知识?

2、你在推导和应用这些公式过程中,用到了什么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1)、学到了由和角公式,探究推导出二倍角公式,再综合运用公式。思维小结:tan2可用切化弦,或先求tan,再用二倍角正切公式。技巧:从条件出发,顺着问题的线索,以展开公式的方法使用。4、例题教学(公式变形用)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1)sin22°30′cos22°30′(2)sin2((2)、由一般化归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8、回顾反思:

)

把未知的元素变为已知元素的转化思想。cossin

8cos28

(3)

tan22.5 21tan22.5(1)二倍角公式变换形式多,技巧性强,有一定的难度,只要抓住关

键:角的关系,才能灵活运用。

(2)三角函数的应用,是高考的常考题,只要勤奋好学,熟能生巧,就能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思路分析:仔细对照比较,设法转化到能应用公式。

12解:(1)sin22°30′cos22°30′=sin45°=

24两位伟大的数学家启迪我们——学习数学的重性和方法:

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也是其它知识工具的源泉,所有研究的科学均(2)sin28cos28=-(cos28sin8)cos42和数学有关。——笛卡儿

学习数学要多做习题,边做边思考,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苏步青

9、课后作业

课本第138面14、15题

优化方案(蓝色本)121面1-6题,优化方案(绿色本)65面1-4题(3)

111tan22.52tan22.5==tan45°= 2221tan22.521tan22.52技巧;观察式子的结构特点,对公式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将公式等价变形。

第三篇:公开课角的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8、P39。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部分名称,并且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通过操作实践,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3、是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2: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几何王国里来了一位新的图形朋友,你们想跟姚老师一起去看看她是谁吗?(播放动画)

师:好了,拼拼碰的游戏好玩吗?(生:好玩儿。)师:你找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何王国里的小人儿给我们拼出了哪些图形?(生齐说: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师这些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对吗?师指角:她叫什么呢?我们以前认识吗?(生:不认识)

师:她叫什么呀?(生:角)师:对了,你们可真棒!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认识的一种新的图形。

板书课题:角的认识

(二)新授

1.找一找图中的角都藏在哪里。2.从身边的事物中找角

师:我们周围有很多物体,它们表面都藏着角,你能试着用手把它指出来吗?(学生离开座位,互相找角、指角,师巡视指导,规范指角)

3.感知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指出这么多的角。现在请你们拿着自己的三角板,闭上眼睛摸一摸三角板有角的地方和没有角的地方,你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学生动手摸角,说出自己的感觉,可能说有角的地方“尖尖的”、“扎扎的”,没有角的地方“直直的” „„)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的地方叫做角的“边”。

师:看着这些漂亮的角,各小组讨论一下,你能发现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发现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我们把这个点叫做“顶点”,把从顶点引出的直直的线叫做“边”。(板书:顶点、边)4.认识角的大小 ①思考

师:刚才用纸折角的时候角时,有的同学折成的这样,有的同学折成这样,哪个角大呢?

(生可能认为边长的那个角大,也可能认为一样大)②探究

师:观看《红角与蓝角》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师:怎样让你手中的角变小?又怎样做才能让它变大?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学生把活动角不断变大变小,发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请一位学生上台,把自己的活动角放大,老师拿出可以延长两边的活动角不断拉长与学生的角比较大小)

(出示课件:用电脑演示:两个同样大小的角—重合---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

③小结: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三)、评讲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谈过学习收获后,教师对全课学习进行总结评讲,着重讲解角的初步的意义、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角的大小比较等。同时表扬学习积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学生。

(四)作业布置

1、课本(第43页第1题~第4题)

2、请大家课后观察你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并比较这些角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

1.边

顶点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角度越大,大,叉开的角度越小,角就越小。

角就越

第四篇:公开课教案(角的大小比较)

课题:4.5角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联想线段的大下的比较方法,找到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掌握角的和差的意义。

3、掌握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及相关的表达式。

4、掌握余角,补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5、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角的比较,角的平分线的定义。难点:角的平分线及余角,补角的性质。

教授发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入新课

回忆线段的大小比较,和角的相关知识。提出如何进行角的大小比较。

二、新课教学

(一)、角的大小比较可以有两种方法:重叠比较法和度量法。

1、重叠比较法(多媒体展示)

2、度量法:量角器

例题:课本图4-28求解下列问题

(1)比较∠AOC与∠BOC;∠BOD与∠COD的大小.(2)将AOC写成两个角的和与两个角的差的形式.解:(1)由图4-28可以看出

∠AOC>∠BOC(OB在∠AOC内)

∠BOD>∠COD(OC在∠BOD内)(2)∠AOC=∠AOB+∠COB

∠AOC=∠AOD-∠COD.(二)、角的平分线

由线段的中点联想角的平分线的什么。(如何平分角)

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在角的内部,经过角的顶点的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较的平分线。对这个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一条线段。它是由角的顶点出发的一条射线,(这点很好理解,因为角的两边都是射线)。(2)当一个角有平分线时,可以写以下几个数学表达式:

∠AOB=2∠AOC=2∠COB ①

∠AOC=∠COB=1/2∠AOB ②

反过来只要,只要具备上述①、②中的式子之一,就能得到OC为∠AOB的角平分线。

(三)、余角与补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建成互补。即:如果∠1+∠2=180o,∠1叫做∠2的补角,∠2叫做∠1的补角,∠1与∠2互补。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建成互余。即:如果∠1+∠2=90o,∠1叫做∠2的与角,∠2叫做∠1的余角,∠1与∠2互余。

注意:两个角互补或互余时,(1)角必须成对出现,(2)两个角的度数和为180o或90o;(3)与这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这两个角不一定有公共边。

三、巩固练习

(一)、通过练习得到余角与补角的性质(多媒体展示例题)

通过讲解例题得到余角与补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角相等。

(二)、随堂练习

课本P138练习第1,2题

四、归纳小结、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2、角平分线的定义

3、补角、余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五、作业

P138习题4.51,2,3 基础训练

第五篇:二倍角--公开课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和角公式得到二倍角公式,体会由一般到特殊思想。2.通过二倍角公式应用,学会简单求值.化简.恒等证明。3.通过学习,领悟数学规律,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二.教学重点:二倍角公式推导及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和.差.二倍角公式进行三角式化简.求值.证明。三.教学过程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中间)cos(x-y)= cos(x+y)= sin(x+y)= sin(x-y)= tan(x+y)= tan(x-y)= 2.导入新课

已知求的值。特殊地当时,得到二倍角公式(左推)sin2x= cos2x= cos2x= cos2x= tan2x= 注意:

1.倍角专指二倍角,三倍角、四倍角中三、四不可省略。2.二倍角的相对性:sin()=2sin()cos(), cos()=cos2()-sin2()3.定义域问题:

例1:化简

1.sin3xcos3x=

3.(2tan40o)/(1-tan240o)=

5.cos2 2x-sin22x=

例2:化简

1.2sin15ocos15o=

3.2cos222.5o-1=

5.tan22.5o/(1-tan222.5o)=

2.4sin(x/4)cos(x/4)= 4.tan(x/2)= 6.1-2sin2(x/3)=

2.cos222.5o-sin2 22.5o =

4.1-2sin215o=

6.2cos222.5o= 2

例3:

已知sinx=0.6,x(90o,180o).求sin2x.cos2x.tan2x的值.练1:化简

1.(sinx+cosx)2

3.sinxcosxcos2x

例4:

1.已知sinx+cosx=0.5, 求sin2x.2.cos4x-sin4x 4.tanx+cotx

2.已知six+siny=0.5, cosx+cosy=1/3,求cos(x-y)

练2:

已知tanx=2, 求sin2x+cos2x的值.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

2.本节课学会了:

五.作业:

1.必做题:习题3.1A组15.16.17题

2.选做题:(1).已知sin10o=a,求sin70o的值.(2).已知sinx+siny+sinz=0,cosx+cosy+cosz=0,求cos(y-z)的值.4.思考题:(1).求sin10osin30osin50osin70o的值.(2).求f(x)=sinx+sinxcosx+cosx的值域.

下载角的公开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角的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敖江第二中心小学 林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三册第38-39页例1,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

    公开课认识角教案及反思(小编整理)

    认识角 授课教师:陆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7-6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经历“找一找”、“摸一摸”、“比一......

    角教案[★]

    一、 情景导入 (放歌)(3分) 师:刚才播的这首歌曲同学们听过吗?生回答。这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们二年级的同学们已是少先队员了,那同学们知道少先队员的标志是什么吗?生:红领......

    角的分类公开课三稿

    勐海县勐遮镇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 上学期公开课角的分类教学设计初稿 四(3)班 王丽琴 教学内容 角的分类,教科书第42~45页的例2、例3,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中的第4、5、6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公开课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拼图活动得到角,引导学生从实体角过渡到数学意义上的角;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摸......

    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公开课教案(共5篇)

    《角的度量》公开课教案 学校:木果镇盘雄小学 年级:四年级 学科:数学 教师:朱满昌 日期:2016年11月16 日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

    任意角教学反思——公开课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任意角》的教学反思 三明市实验中学 曾丽珍(指导老师:罗红梅老师)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

    二上公开课: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