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全

时间:2019-05-13 22: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全》。

第一篇: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全

浅谈在教学资源建设中出现的

问题及应用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享受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是符合现代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战略措施。中央电大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顺应了这种时代潮流。试点项目改革教学模式

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学习提供多种媒体课程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由此可见为学生提供丰富、优秀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是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条件。

远程教育开展以来,教学资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也被许多学校提上议事日程。遗憾的是,这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一、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校重硬件轻软件。目前电大系统开展的“试点项目”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要求各级试点学校必须具备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硬件设备,故而,多数学校都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先进的校园网及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基础设施。作为现代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以远远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课堂上的内容,浩如烟海的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上的信息将逐步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学校建设必要的计算机校园网等基础设施是必要的,也是基本的,从而才能适应“试点项目”的开展。但让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学校建成了高速校园网后,一切都满足了,忽视对应用软件的建设,特别是高质量的、适合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多种媒体资源建设。导致“有路无车,有车无货,货无精品”的尴尬局面。

2.高质量资源缺乏。一些学校为了适应开放教育试点的需要,在资源建设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奖励措施来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开发多媒体课件。由于是在试点期间,也是资源建设才开始大规模起步阶段,既懂相关课程教学又精通课件制作技术的教师不是比比皆是,因而很多教师有好的教学方法思想却不能通过计算机技术表达出来,有的学科教师借助于一些计算机专业人才开发出来的课件也是千篇一律的一种模式,不能准确表达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因而出现在校园网上的更多是通篇一律的文本资料,如电子教案、静态网页等,这不过是文本的另一种表现手法,黑板搬家等。

3.缺乏对人才的培养。现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大众化教育。这必然出现教师资源的紧张和短缺,不管是新参加工作的还是中年教师缺少相关课件制作技术知识或制作经验不足,在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再来要求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校必需加强对教师相关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学科知识与计算机技术有机整合的培训。未来的教师不再仅仅是充当书本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将众多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引导者。

4.缺乏整体规划。现在一部分学校建成校园网后,也对学校的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了一些整理,组织部分教师开发一些学科资源。但很多学校都各自为政,从每一门课程到教学支持平台都全部重新开发,存在着别人有的资源我也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的思想,这造成资源建设重复严重,再则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造成规范性不够,或者是种类庞而不精,或者是各门学科混杂,或是资源入库后不进行相应的维护,致使资源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变化。无效资源增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库”。共享与使用率不高,同类资源重复建设造成了高投入、低效益,人才和硬件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议

1.硬件建设注重适用

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校园网等硬件设备是进行开放试点学校必须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及办公自动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在硬件建设上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校园网硬件建设应以实用性和先进性、开放性和标准化、可靠性和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扩充性,易管理性为基本原则。不能为了节省资金,采用即将过时或淘汰的产品,只求数量不求投资的最大效益,也不能一味追求高档与先进,投巨资购买根本把产品性能发挥不到一半的设备,建设一套高效实用的校园网基础设备动则几十万上百万。在这一点上应考虑投资的效益和回报。

2.加强资源建设的规划

教学资源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文本材料,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电子素材库,电子图书馆,虚拟实验室及其它教学支持系统等。这就要求首先是将众多信息进行合理规划,根据类型分门别类进行建设整理。坚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分步骤地进行建设。规范其操作流程,遵从相关技术规范,要从有“车”到有“货”,更重要的是“车”上要有“好货”。要从根本上解决“优化教学”问题。

3.作好教学资源课程设计

建设一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应研究不同课程、专业性质及特点,教学对象的类型及特征,体现其交互性,能给学生学习提供支持服务,既有普遍的学习讲授,又有个性化的归纳总结。要有助于解决教学上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或文字教材难以解决的问题,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会话是今后课程设计的关键,从传统教导性转向对话性。

4.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促进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质量的高低是与参加建设的各类人员、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人员等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技能等息息相关。故而要加强培训和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素质,分层次,分批次对学科教师进行教学媒体数字化处理的应用培训,对多种媒体素材和课件开发技术及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进行系统培训,通过各种培训全面提高学科教师在备课与教学过程中对各种资源的检索、编辑、处理能力。提高教师在掌握和使用课件制作软件的创作开发能力。

5.建设以省校为区域性的资源中心,地市电大共建共享

教学资源建设是学校之间实现资源共享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适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计算机网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地市电大在办学层次及专业上与省级电大基本一致,同时省级电大教师也是相关学科的责任教师,对所开办各专业在多种媒体资源建设上应以省校为中心,地市电大教师与省校教师在相关学科上应共同协作来共同开发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没有必要每个学校都去开发自己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而在相同学科课程上花费数倍的人力和财力。为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省级电大可按专业、学科统一规划,向各个分校分配指标或由各个学校根据自身特色申请某一学科的资源建设,也可两级电大的相同学科教师联合共同建设,完成后由省级电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和维护,形成区域性的资源中心,从而使各学校间能够互访资源,达到资源的高度共享。

三、教学资源应用的问题及措施

相对于资源建设而言,资源应用的问题更加突出。因为,从现代远程教育起步到现在,教学资源毕竟已有一定的基础,然而在应用上却始终不如人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广播电视教育阶段的媒体应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是对资源的更大浪费。

造成教学资源应用方面问题的原因很多,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多管齐下。

一是学生对多媒体资源使用认识不够,很多学生虽参加了开放教育学习,但有一部分人不习惯开放教育学习模式,仍然习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的全面讲授,对每门课程发放的CAI课件及网上资源等当作附属品,基本不使用或很少使用。

二是学生自身学习条件不够,由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形式,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虽然现在计算机价格已经很低,但也还不能像电视机一样普及,或是有了计算机而上网条件不够好等,很多学校为不具备自身学习条件的学生提供了多媒体机房等学习场所,但学生因工作原因或家庭离学校太远,除了面授辅导课到学校听课外,很少能抽出空余时间到学校机房学习,因而学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的多媒体资源的使用率并不高。

三是提供的多媒体资源仍也文本材料、视频资源占多数,具有交互性的课件资源少,对学生不具吸引力,缺乏学习乐趣。针对以上现象,加强资源的利用首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对多媒体资源使用的指导,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和课程管理员能首先全面了解和掌握所教课程的学习资源,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一进入学校学习就知道所学课程有哪些资源,在哪里有资源及有什么类型的资源,对不同种类,不同形式的资源如何有侧重点、选择性的使用,如何将资源使用与自己的学习相结合效果最佳,节约学习时间,能用最少的时间学习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其次是对学生使用资源情况有监管措施,从制度及考核上强化学生使用资源。

科技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电大系统实施的“试点”项目正是为人们构建终身学习体制作出探索,丰富充足的视频资源、网络课件等多种媒体资源是其构建这种学习体制的重要部分。

第二篇:浅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主讲:向彦桥

一、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背景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施和成套教学光盘”。这一试点工程由教育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负责实施。经国务院同意,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从2003年12月开始至今,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安徽省从2005年起,15个试点县将全面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2007年,现代远程教育将基本覆盖我国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园,生活在农村孩子,将和城里孩子一样踏上信息高速公路,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成长进步。

二、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工程简介及实施成效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中小学初步形成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逐步推进”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应农村实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选择了三种基本模式,其目标是使农村所有初中都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小学都具备数字卫星教学收视设备,所有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下面简单介绍三种基本模式:

模式一:建立教学光盘播放点,每套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和一套教学光盘。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需保留的教学点。模式二:建立卫星教学收视点,每套装置包括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一台计算机及其相应的外设,以及电视机、DVD机和成套的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收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

模式三:建立计算机教室,每套装置主要由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联网的计算机教室系统构成。该模式主要针对农村乡镇初

中。乡镇初中计算机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利用计算机教室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上网浏览信息,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室对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年多来,试点工作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部6个省、山东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选择了2至3个人口适中,有一定工作基础,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市)级行政区域,相对集中连片开展。通过一年的工程建设,目前共建成20594个教学光盘播放点、49598个卫星教学接收点、6934个计算机教室。覆盖西部各省(市、区)25%左右的农村中小学、中部6省21%左右的农村中小学。覆盖西部试点省925万名中小学生,学生覆盖率为27%;中部试点省644万名中小学生,学生覆盖率为21%。

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

试点工程一年多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部、各级部门在教师培训、资源建设、教学应用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农村中小学将三种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当地及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但在部分学校乃至部分地区,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及需改进之处,本人有幸参加2004年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骨干教师培训,接触许多地区计算机教师,通过和他们交流和沟通,结合本人实践,发现许多学校在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观念及行为的误区

校领导:认为是一种负担,因为进入试点的每一所学校,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要投入一些配套资金。比如配备一些课桌椅,添置防火、防盗、防雷设施等。另外派人进行管理也要投入经费,在农村学校资金不宽裕情况下,学校领导谈远程教育色变,有些学校对这些资源管理不当或疏于管理,甚至将学校配备的卫星接收机等设备一把铁锁锁起来睡大觉,等上面来检查时象征性地用用。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这项工程将来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收益。

教师:认为这项远教工程真正实施产生效益还有很长过程,利用多媒体上课是一种花架子,准备一节课要花很多时间,所以只在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上使用,平时对学生用处不大。一些老教师认为:“我都教了几十年书了,学生成绩也很好,现在学习计算机进行教学太难了。”甚至怕电脑影响学生们学习,他们对计算机有恐惧感和神秘感。

2、教师应用能力欠缺

由于身处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使很多教师没有机会接触电脑,甚至一些偏远地区教师从未见过电脑,让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学生和家长望“网”却步,影响了城域教育网的使用效率。

3、教学资源浪费、教学应用效果不明显

目前,试点的所有中学都具有卫星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有的学校开通了因特网,有的县教育局还给每个中小学配备了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教学资源可谓非常丰富,但由于教师的应用水平和学校激励机制不完备,这些资源没有有效地利用,没有很好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教学效果不明显。

4、管理松懈,教学应用不够

现在试点的绝大多数学校的硬件设施早已齐备,但在实际应用还很不够。许多学校还在“等”,等所有学校普遍应用时才真正想起来用,虽然有的学校迫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制定一些规章制度,但几乎没有落实,比如有的学校虽然成立一些集体备课组,电子备课室,但形同虚设,没有发挥作用,电子备课室甚而成了游戏室,棋牌室。

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问题解决

1、领导抓,抓领导,落实责任。

科学文化和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吸收最新科技成果,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在教育中应用信息与通讯技术是一件新生事物,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又缺乏足够的教学参考资料。要发展应用与研究,教师是关键,学校领导更是关键的关键。

比如各地县区可以举办教育行政干部计算机培训班,让学校主要行政领导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消除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帮助教育行政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掌握多媒体技术,提高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学会上网和电子邮件操作,能够运用网络进行学校管理。提高他们对计算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计算机教育的紧迫感。实行“一把手工程”:即领导抓,抓领导,让他们认识到用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不是花架子,而是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打造一支强有力教师队伍。

计算机、互联网、卫星收视系统、多媒体对农村绝大数中小学教师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陌生而神秘,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应用水平,可以说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最关键环节,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

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全面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三种模式下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

(1)计算机专职教师培训

培训要求:统一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把握范围、进度及教材教法,巩固专业技术,具备相当的硬件和软件维护工作,能独立安装卫星设备和调试计算机数据接收系统,能够培训学校的其他教师,能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软件,提高教学效率,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采集和整理网上信息,学会网络管理。

我有幸参加安徽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骨干教师培训班(芜湖点)学习,在市电教馆精心组织安排下,上述要求几乎能达到,但毕竟还有许多学校计算机教师未参加,对他们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培训内容: Win XP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系统、网页制作 , 信息的采集、分类与整理,多媒体制作,硬件的维护,卫星接收信息等。

(2)骨干培训

培训对象:教育学会创新小组、各学科专题组人员,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培训要求: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教学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培训对象必须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为教学、教研、教科研服务。

培训内容: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制作、网络技术、Office 办公系统。

(3)教师培训

培训要求: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培训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Office、计算机网络初步知识;Internet 的操作与使用;电子邮件的制作与收发送、如何提取资源库内容等。

以45岁为界线,45岁以上的,要求懂得操作就行了;45岁以下的必须会制作课件,不管哪种培训,最重要是要求教师能将知识用到课堂上,充分认识教师在办学中主体地位,使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优秀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

努力实现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同样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高质量的教育,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过程的交互、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我们可以将物理、化学中农村中小学现有条件无法做成的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化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提高教学效果。

4、以点带面,积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现在试点学校的各个中小学几乎都上了互联网,比如安徽省芜湖县、繁昌县等地区,在县教育局统一组织下上了宽带和光纤,这样可以要求每个学校建立本校的网站,让不同学校乃到不同的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各地要抓好一批三种模式应用的先进地区和学校,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注重开展经验交流,重视先进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全面带动三种模式的普及应用。

各县区可以组建教育信息网,以服务于教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为中心的区域网络,实现区域教育资源高度共享,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各学校的教学、科研、教育管理、人事信息,并且不断加强网络建设,加强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集成、交互、共享等特点来改革课堂教育的研究工作,真正达到通过应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增大教学容量、缩短教学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中小学远程教育具有诸多特性。首先是创造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必须按照课本将知识讲授给学生,使得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余地很小或无从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创造的乐趣。其次是整合性。远程教育强调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在远程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够对已有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组合和整理。再次是合作性。包括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使教师和学生能在远程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成长。

优质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远程教育工程目标的根本保障。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让学生平等感受、体验、享用远程教育资源。根据教育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每周针对教学需要,认真查阅和分析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选择资源用于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

方式的变革,结合卫星资源,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6、建立和健全三种模式应用的检查与评估制度。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把三种模式的应用常规化,让广大教师充分使用设备和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各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等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与评估工作。

7、抓好管理制度建设,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要把实施远程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计划。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带头应用;要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数字资源接收、使用、存贮和共享制度;明确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保管和维护,合理安排设备和资源使用的时间表、做好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努力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比如:可以在县级设立维修小组,与设备供应商和工程集成商合作维护,由县电教馆负责设备维护工作,这样可以解决维修响应慢的问题,又部分解决一些学校在资源运用上遇到的经费困难。要把远程教育设备放在教学场所,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益。采取切实措施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雷击。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一年多的实践证明,三种模式基本适应我国农村中小学实际。工程的实施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农村,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些适合当地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虽然,这项“民心工程”在应用初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待改进之处,但这些困难和问题是暂时的,要想让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腾飞,必须给它同时插上这两只翅膀,一只翅膀飞不起来,两只才能腾飞。这两支翅膀就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这是中国信息化教育发展之路,也是深入发展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中国之路。走这条路,我们才可以找到真正地把互联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同教学结合起来的好办法,真正地实现“天、地、人”三网合一,使中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得到全面的、协调的、持续的发展。

学校:三建后冲完小

时间:2004.11.20

第三篇: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数学是强调思维过程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本文从启发式教学的现代化内涵入手,分析了启发式教学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并从当前数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改进数学启发式教学的思路,以更好地促进数学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

启发式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注入式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要利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合理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基本特征为基础,立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索能力角度出发,采用启发式的引导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自觉解决问题、合理总结方法、敢于探求新问题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的思维性很强,启发式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思维启发,因此,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及应用能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

一、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启发式教学更加类似于一种教学原则或者教学思想,其作用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看,启发式教学可以看作是教学思想,其贯穿于教学进程的整个过程中,起着统领性、指导性的作用;但同时启发式教学也有自身独特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式又是微观的存在。

1.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为主,教师创设问题引导为辅

启发式教学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以问题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开拓思维,充分想象和尝试,从而主动探究问题、研究分析。教师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更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将教师创设问题与学生自主发现和分析问题结合起来,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更加重视学生自主发现分析问题,而教师更应当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引导点拨为辅

在开展启发式教学方式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去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分析问题以及自主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分析、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者是超过了学习范围或学习限度的问题时,教师不能以学生以后能够解决为理由逃避问题的解决,而是应该给予适当的指导,为学生指导思维的方向或者思考的盲点,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从而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难题。

3.以巩固知识为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的思维方式突破了教师思维、传统思维、书本指导等思维方向,从更广范围、更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突破了思维上的界线,以创新思维、探索分析为重点思考问题。但是实质上,进行发散性思维并不是胡思乱想,而需要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利用多角度思维的方式突破知识的限制,将知识推向新的阶层。因此,启发式教学并不是要学生单纯以创新性思维的方式进行学习,而是要在基础知识和学习方式之上,运用创造性思维主动积极的发散思考,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新飞跃。

二、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从教学方法角度看

(1)传统注入式教学方式广泛存在,学生主动性受损

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及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因此,许多人认为在数学学习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利用数学概念和定理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这样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否认了数学教学的启发性,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错误思维,只要教师将正确的思维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这种方法后能够运用自如就已经实现了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思维实际上是注入式教学方式的表现,其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将数学教学变成了完全的传授教学,实质上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满堂灌”的被动学习方式俨然将学生当作了课堂的配角,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损害了学生的主动性。

(2)将启发式教学与提问式教学方法混为一谈

启发式教学需要利用提问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但并不是说启发式教学方式与提问式教学方式等同,实质上提问式与启发式教学法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且居于不同的层次。启发式教学是统领性的、指导性的概念,其与注入式教学方式相对应,属于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而提问式教学则更多的是从教学手段上看,其强调的是具体的教学方式,重在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式教学在形式上体现为对知识和解题方法等的提问,学生在提问式教学法中容易简单跟随着教师的提问式思路继续思考。而要实现启发式教学则需要从教学的整个过程出发,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启发,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渗透启发式教学思维。教师担任的角色应当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应当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都秉持自主学习的原则,自主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索问题解决方法。

(3)未在实施多样化教学手段过程中坚持启发式教学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各学科都开始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并从教学实践中创新和完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教学活动更加灵活。但是并不是说采用了新型教学方式就一定能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也并不一定能够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实践中,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广征博引,运用故事、典故、笑话等方式让课堂充满趣味性,但是这些内容大多数与教学内容关系大不,学生只是积累了教师“语录”,不能启发学生思考。这种单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取的教学方式只能说是对教学目标的误读。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必须要与启发式教学方式结合起来,既要创新方式激发热情,又要重视基础有效启发学生思维。

2.从教学目标角度看

(1)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当前我国提出要发展素质教育,不仅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角度进行评价,还需要从学生能力和素质角度进行评价,但是事实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削弱,许多学校虽然不再公示学生的分数,但是教师还是从知识水平方面看待学生,教师、家长和学生仍然无法脱离考试成绩的束缚,所谓的学生精英也只能算是具备了应试技巧的学生。但是实际上学习更应当是思维起作用的过程,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单纯从应试角度评价学生、设计教学过程,这种做法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损耗。

(2)过分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在我国的教学领域中广泛盛行,这种方式强调知识讲解的体系性,重视解题过程的规范性练习。现代化教学理念更加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需要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让学生敢于对传统权威发出挑战,从而让学生创造和发掘新的学习方式。

三、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培养学生学习动机为基础,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能够认真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学习动力。保持持久性的学习动力能够让学生认清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方向,并主动投入热情参与学习过程,乐于探索和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逐步发展自身的能力。学生学习的动力在于学习兴趣,如何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的首要工作。教师应当在启发教学过程中利用鼓励法和激励法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完成工作的愉悦感,从而形成良性刺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动力的激情。例如,在讲授数学基础知识时,教师最容易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被动的参与者,而实际上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转化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自身作为问题的中心,并在讲解知识的整个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成为知识疑点和难点的发掘者,让学生去考老师,从而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性和思维缜密性。

2.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优化启发式教学模式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简单依靠对原则的倡导是无法达成的,教师应当主动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将最具启发意义的教学方式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从教学的宏观思路上分析教学模式的优化。运用“导入――展开――巩固”的实用性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灵活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其次,教师优化教学模式的过程必须要遵循启发性原则。一主面,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将数学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目标相结合,准确把握教学过程中可能蕴含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把握启发式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开展学习。教师还应当优化评价机制,为学生创造多种评价方法,如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评价,解题策略是否合理、探究方向是否有意义、研究方法是否缜密等都可以成为评价因素。

3.以改进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是极具抽象性的学科,这种学科的逻辑性使得学生很容易简单模仿教师讲解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数学研究。此时教师就需要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体系中具有可分析性、可推理性的知识点挑选出来,并经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开展自主学习和研究。教师可以利用举例方式,让学生探索数学解题思路或者关键知识点相类似的问题,并将其适当延伸;或者让学生讲解、演示自身的解题思路,促使学生形成整体性、逻辑性思维;或者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或者让学生创设问题,逐步提升学生提问的能力。这些方式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恰当提示,让学生能够朝着合理的方向思考和发现。

4.以教师素质提升为方向,培养教师启发教学意识

启发式教学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放手让学生探索。教师素质和能力影响着教学方式运用的效果。因此,要推行启发式教学方式,必须要提升教师的素质,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数学教学内容和方式,转变教学的中心,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教师要将数学教学中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进行重新整理,并将适合启发性教学的课程作为重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将对学生有价值的学习体验结合到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把握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成功驾驭教学进程。

数学是知识教学,更是思维教学。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和学习思维的培养,这就使得学生容易陷入被动学习的情况中。启发式教学则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结合,重点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及能力培养角度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基础和教学环境,促使学生提升探索能力,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国峰.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陈茂叶.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走进中考――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3] 毛幼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堂“矩形”新授课课例实录[J].中学数学月刊,2012(10).[4] 宋文学.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启发式教学的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4(7).[5] 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作者:梁宇(1978-),女,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第四篇:我国环境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环境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加快,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大量消耗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作为代价的,资源短缺和环境质量退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日益呈现。能否保证具有良好的环境资源成为中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环境现状及问题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增加日益严重,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地方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环境问题引发的贸易争端日益上升,温室气体减排面临困难压力。

(一)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2006我国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我国占了16个。以2005年GDP总量计算,中国空气污染造成的损失高达5470-12760亿元;在11个特大城市中每年因大气粉尘造成疾病而死亡的人数达50万,40万人患慢性支气管炎。

(二)水污染突出。2006年全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量为537亿吨,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于中度污染,四类以下水质占60%以上。目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污染,有7亿人在饮用大肠杆菌含量超标的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仅达42%。

(三)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呈持续增长势头。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440公斤。200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产生生产垃圾1.36亿吨,集中处理率为54%,2004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941万吨,其中有3000吨的危险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置排入环境。

(四)农村环境形势极端严峻。目前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土壤污染日趋严重,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平均每公顷施肥量400多公斤,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和高残留品种,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乡镇企业布局不当,治理不力产生的工业污染迅速蔓延,污染灌溉面积占全国灌溉面积的10%。

(五)海洋环境总体污染严重。2006年我国近海岸约25%的海域水质处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其中近海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平均为11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近岸海域总面积55%。

(六)室内空气污染,地面臭氧、汞污染等。随着中国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住房装修和家具使用超标原材料,室内污染引起的城市居民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臭氧产生的烟雾降低植物光合作用的能力,减少农作物产量,影响森林面积增长。中国的近地面臭氧浓度居亚洲国家之首。中国作为燃煤大国,汞的排放占了世界相当的份额,环境污染恶化导致地氟病、砷中毒、克山病和农药有机污染物对生殖能力的危害等等。

二、建立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实现我国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执政能力 1.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环境统一综合治理体系。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环境部,通过增加预算和人员编制来加强中央政府环境执政能力,使其能充分履行在制定法规、执法、分析、监测和专业培训等方面的职责。

2.调整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形成省以下治理直管体制,使国家环保总局与省级环保局建立直接行政负责关系,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环境执政能力。

3.建立有效的环境问责制,将环境指标真正纳入官员考核机制,必要时可采用一票否决制。针对污染损害,加强民事处罚力度,并对严重的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二)建立适宜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改革现有价格体系,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反映环境外部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参与市场的经济行为人自发地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2.完善和进一步改进财税体制,形成财税对节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出台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新税种减少并停止对资源和环境有严重负面影响的财政补贴,强化对节能减排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贴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调节相关利益方在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并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以鼓励环境保护的行为。

4.严格节能减排的微观管理机制,为中国的企业引进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的生产标准,提高排污费标准,开展排污权交易。

(三)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建立环境后督察和后评估机制

1.鼓励地方、社区和政府组织以及企业界参与公开听证,福利诉讼以及其它自愿性的活动。

2.国家应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机会方面进行宣传和教育。

3.改善公众对有关污染物排放及其造成后果方面的环境信息的获取,以便使他们能以更有意义的方式进行参与。

4.涉及环境保护和开发的重大项目申报应提前公告,为公众更好地参与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四)推动可替代的再生性能源研究,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技术 1.突破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瓶颈制约,把能源、环境、农业、信息和生物等领域的重大适宜技术开发放在优先地位,重点组织开发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不断提高单位资源消耗产出水平,从源头上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和环境的巨大压力。

2.加快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促进能源供给结构的多元化、逐步改变依赖石化燃料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3.积极建立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

(五)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管理

1.优先保证饮用水安全,重点改善公共卫生条件。2.立足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例如,开发并推广沼气池,在条件合适的地区推广太阳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高度重视农村资源污染。探索低成本治理方式和技术。

4.研究和探索能够吸收和固定碳的农业耕作方式,以获得社会环境和全球化利益。参考文献:

[1]解振华.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领导干部读本.环境科学出版社会,2005。[2]齐建国,刘强.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节能环保目标与政策分析.载于陈佳贵等主编.2007中国经济蓝皮书(春季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

[3]十七大报告.“十一五规划”。

第五篇:林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林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森林资源的载体和基础。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是控制林木资源消耗,有效保护森林的保证。本文主要介绍林木资源的有关概述和对其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以及对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林木 林木资源 利用 存在的问题 对策

林木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从农耕时代的刀耕火种到工业时代的木材砍伐,人类对森林不断地进行利用与破坏。经过很多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后,林木资源不断减少,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也不断的在减少。例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一个较大的重要林区,也是国家重要的林基地,但是,目前大兴安岭林区面临着极大的困境,生态环境趋于恶化、资源危机、经济危困,林区人民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正日渐枯竭。林木等森林资源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存在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林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甚至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资产的经营周期短“投入少,产出大”科学经营与管理可以弥补林木培育过程中资金流的断裂,提前回收林木培育成本,提高经营林业的收益水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一、林木资源的的相关概述

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因素和物质资源,森林资源与地区社会经济、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家认为,森林具有固碳的功能,树木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转化为自身生长需要的物质。世界森林总体上每年净吸收大约1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的1/4。森林对调节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重要作用。

林木是沙尘的过滤器,当含沙量大的气流通过树林时,随着风速的降低,空气中颗粒较大的沙尘会逐渐下降。另外,有些树木的表皮长有绒毛或者能够分泌出油脂,它们能把粉尘粘在身上,从而使得经过树林的气流含沙量大大降低。

林木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防止土地衰退。此外,林木还是天然蓄水库和天然空调。

在社会经济方面,著名经济学家R·哈特曼提出了哈特曼模型,该模型表明,未砍伐林木提供的休闲性或其他劳务的存在,对于何时应该或是否应该砍伐森林确实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在作出砍伐林木决策时,不能只考虑商品化的立木的价值。茂密的森林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冶情操、提高人们健康水平,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回归大自然的生态旅游热。此外,林业也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对于林区居民来说,只要森林生态功能商业性开发带给他们的收入高于伐木收

下载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大全

    信息技术教学中数字化资源的应用 赵维斌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学习资源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重要内容,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数字化学习资......

    历史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独特优势,然后对当前历史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历史教学中应用网......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 姚福士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善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这一切给......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经验交流 作者:泉州市第十五中学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6-6-1 9:56:00 访问次数:3330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 以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今,有计算机知识, 且能较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已成为现代化人才的必备条件。本文试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

    教学资源应用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应用心得体会 海原县李俊中学杨怀宝 本月,学习了教学资源应用,虽然时间不多,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想起来,真的受益匪浅。 当前的教育改革从上到下提的十分响亮,但是......

    管理会计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管理会计是20世纪初伴随着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国外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运用和发展。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是为各种内部控制制度提供管理需要的各种......

    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精选五篇)

    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情况 学院非常重视数字资源建设,自2007年开始,我校分次分批建设了超星数字图书和书生数字图书电子资源,建设了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