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 雅文《手鼓 》课程实施纲要
《手鼓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主讲教师:魏雅文
教学材料:新编,参考《手鼓教学》等 课程类型:艺术类社团
授课时间:每周两课时,总时段为一学年 授课地点:学智楼四楼407教室 授课对象:4—5年级学生
成员:朱新华
一、背景分析
为了切实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兴趣爱好,并采用不同的情感来表现乐曲内容的能力。尤其手鼓演奏对于孩子们道德的培养,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维的丰富,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双手合作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
二、课程简介
新疆手鼓,又称达卜,达卜是以其音响命名, 维吾尔语称达卜,为民族打击乐器,民间相传甚久,清代已有文字记载。是用桑、核桃等木作框,圆形,直径25—40厘米,高9—12厘米,框面描绘花纹或用宝石、彩玉镶嵌,鲜艳美观。框内多数小铜、铁环。一面蒙羊皮或驴皮,高档品则用品皮。演奏时双手交替击鼓而发音。一般以右手击鼓心,发音“咚”,用于强音;左手击鼓边,发音“嗒”,用于弱音;
双手击鼓边可作滚奏。手鼓为维吾尔黎队合奏或伴奏时最常使用的打击乐器。亦可作为独奏乐器,以不同的击奏方法演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因敲击时发出“达”、“卜”两种音响而得名。达卜早在1400年前的南北朝时就已出现,隋唐时期,达卜随西域歌舞传入内地。1759年以后,达卜列入清代的回部乐。长期以来,达卜广泛流传于民间,成为新疆维吾尔、乌兹别克、塔吉克和锡伯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乐器。
三、课程理念
1、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围绕手鼓音乐为主线,通过手鼓鼓点带给学生美的感受。
2、坚持技能与情感的统一。指导学生在训练课程技能的同时加强对指法训练的指导。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理论的探索最终要上升到实践的高度,在实践中生成新的经验。
4、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个性发展的统一。遵循本课程集体与个体和谐的特殊性,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手鼓的方法。
四、课程目标
1、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校本课程。从手鼓入手通过训练使学生了解手鼓的相关知识,建立对手鼓的浓厚兴趣。
2、掌握一些手鼓的敲打方法、手鼓技巧和基本的敲打节奏及乐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弹奏姿势。
3、注意以科学的方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深一层的敲打训练。
4、注重指法的协调、扎扎实实地进行手鼓节奏训练,增长技能。
五、课程内容
1、了解手鼓有关知识和打击方法、掌握技巧和基本的敲打常识。
2、通过不同的敲打练习单手、双手打鼓,并练习手鼓的基本技能。
3、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手鼓在于提高学生的基本功,训练重点在指法上,解决指法上的难度,就是多练习,只有多练才能掌握要领。进一步加强手鼓节奏的训练,同时也要加强指法训练。
4、通过手鼓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5、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五、课程实施及设置
1、组织保障:挑选学校4——5年级的学生。
2、制度保障:建立本课程的开发、建设、管理、考核等制度,确保手鼓课程的良好实施。
3、经费保障:学校对由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校本课程,将在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
4、条件保障:及时调整手鼓学生做好更新换代工作。建立手鼓专用教室;为队员配置统一的表演服装。课程内容安排
1、选手鼓人员„„„„„„1课时
2、学习指法„„„„„„„„„2课时
3、学习单手打鼓„„„„„„„„„„„2课时
4、节奏训练„„„„„„„„„„„„„„„1课时
5、严把关练习„„„„ 1课时
6、学习双手打鼓„„„„„„ 1课时
7、基本练习指法„„„„„„„„„„.2课时
8、学习单手、双手打鼓„„„„„„„.7课时
六、评价方式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课堂评价:针对学生平时在训练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2、通过表演、考试等方式进行阶段性评价
(二)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在手鼓训练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科学性。
(三)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对学生可采用自评的方式,以描述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由于在手鼓学习中学生个体差异明显,因此,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学生的训练成果主要通过参加比赛的方式得到最准确的评价。
第二篇:围棋课程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河西小学白云山校区校本课程
围棋课程实施纲要
一、基本项目
1、主讲教师:张村
2、教学材料:选编
3、课程类型:选修课
4、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
5、授课对象:三至五年级选修本课程学生
二、具体内容
1、课程性质
围棋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古典文化,娱乐性、创造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使其得以绵延几千年而不衰,它的益智教化、陶冶性情功能更为人们所赏识。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重视围棋的教育功能,使之进入中小学的课堂,让琴棋书画这四大文化艺术在教育园地上同放异彩。
2000年,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围棋协会共同倡导发起了青少年棋艺培训和等级测试活动。2001年3月,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要在学校开展围棋活动,这有利于青少年学生个性的塑造和美德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
现代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素质,孩子经常下围棋,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都能得到极大锻炼,面对下棋的输赢心理素质也能得到良好培养。为让更多孩子从中受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我校开设了围棋选修课程。
2、课程目标
1、了解围棋的起源、现状,掌握和应用基本的围棋知识和技能。
2、培养围棋活动的兴趣和爱好,认识围棋人物。
3、培养良好的大局观,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5、在围棋活动中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3、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标准
本课程从入门开始以24学时为一段落,初步了解围棋知识掌握基本为围棋技能,使学生达到认识围棋、喜爱围棋、初步掌握和学会围棋。
4、课程实施:
1、每周二课时,利用挂盘讲解教学,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对弈,体验下棋乐趣。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下棋,从小树立起适应社会、挑战自我的竞争意识。
3、利用专业的围棋教材、习题集让学生更熟练的掌握围棋知识。
5、课程评价:
以综合围棋能力为核心,具体评价学生参与训练比赛,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形成状态和发展水平。
实施以参与性、完成性为衡量标准的评价模式,通过讨论、作业、观察、适当的书面考试及实战比赛训练等方式从围棋基础知识、围棋基本技能、围棋课表现、参与竞赛情况等方面给与评定,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2013.2
第三篇:落实校本课程实施孝雅教育
落实校本课程实施孝雅教育
——金镶完全小学张铭
孝雅教育植根于学校,闪光于社会。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讲文明、讲礼貌、有责任心的学生是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新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我校一直思考的问题。毋庸置疑,品德为先、德育为首,有德无才是凡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无才无德是庸人,有德有才是圣人。我校好正是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在努力、在实践。
以孝雅为精神实质的传统美德教育,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孝”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品质,是教育的发端;“雅”代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孝雅教育”能让学生拥有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让学生做到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几年来,我校把孝雅教育编为校本教材,组织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努力营造孝雅文化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广播、楼道文化和墙壁文化的作用,每学年更新文化内容。特别是校园宣传栏在内容和版式上力求新颖,从不同方面为学生揭示人生哲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而且还通过国学教育来营造无形的氛围,如每周的主题班会都设有一个固定环节,就是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名贤集》等国学精品,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会情不禁地被浓浓的国学所吸引,陶冶了性情,开启了智慧,学生变得文明、好学了,老师们也受到感染,少了一丝烦躁,多了一份沉静。
二、利用课程开展孝雅教育
我校自2008年以来,成立了“孝雅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孝雅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在师生中统一了思想,端正了认识,形成了共识。为了让“孝雅教育”落到实处,植根于教育,我校结合课程改革要求,组织编写《孝雅文化》校本教材,教材共分《古人孝道故事》、《今人孝道故事》、《弟子规节选》、《名贤集节选》、《增广贤文节选》、《二十四孝》六篇章。我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组织
校本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做到“四有”,有课时、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这些丰富的课程内容,多元的超学科的教学资源,灵活的学习形式,让经典文化伴随学生成长,为学生行孝道、正雅行奠定了人生成长基础。
三、开展活动深化孝雅教育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别具匠心的孝雅教育活动:一是制定《金镶完全小学学生雅行规范》,各班利用班队会、晨夕会适时对学生进行孝雅教育;二是开展“学生礼仪规范”评比活动,评选出我校的“孝雅文明使者”,每学期结合其它类评比进行表彰,颁发奖品,上光荣榜;三是开展感恩教育,组织感恩活动。我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是对“孝行”教育内涵上的一个延伸,即在“孝行”教育的引导下、熏陶下,让学生明白为人子女不仅要孝敬父母,还感知到人世间有着更广博的爱,要他们去传承。学校通过家生、生生、师生间的互动,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在感恩周内,动员学生用自己最朴实的方式向父母和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如写一首诗,写一篇文章,做一件事,画一幅画等等。学校还通过“爱父母、爱学校、爱祖国、爱生命、爱自己”等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构筑了学生包容的灵魂和健康的人格。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会对关爱的人多一份体贴,对挫折多一丝微笑。家长受到学生的影响后也会对学校的办学和老师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如每年“三八妇女节”、“教师节”、“感恩节”等学校都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受到教育,学会感恩,今年的“感恩节”,我校组织学生观看感恩专题片,开展感恩征文比赛,正是感恩教育筑起了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的独特风景线。
“孝雅教育”不仅使我校学生学生拥有了一颗颗善良之心、感恩之心、责任之心,行为举止变文雅了、谈吐变儒雅了、情趣变高雅了,而且磨砺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知恩图报的品德。这些都将成为学生受益终身的财富。
第四篇:上海市中小学活动课程实施纲要
上海市中小学活动课程实施纲要
宝娣
活动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全员参加并在活动中自主发展的课程。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实施,提高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依据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活动类课程指导纲要(草案)》和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活动课程课程标准(草案)》、《高级中学活动课程课程标准(草案)》,吸取本市课程教材改革试验工作的经验,结合本市中小学办学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纲要。
一、活动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活动课程是中小学教育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一样,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重要课程。设置活动课程是转变传统教育方式构建素质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体实践,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活动课程的主要作用是适应学生个体的不同水平和发展的不同需要,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活动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培养动手和动脑能力,发展兴趣和特长,全面提高素质。其内容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层次性。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具体的办学条件和本地、本校的教育发展规划,科学地安排活动项目和活动内容。活动课程一般由5部分组成,其内容与要求如下: 1.校班会活动
通过校会、班会(包括少先队及共青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遵纪守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指导学生逐步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科学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体育活动
通过学生自己所爱好并选择参与的各类群体活动、竞技体育训练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如田径、球类、体操、水上运动、棋牌类、国防体育、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等),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体育活动项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体发育,培养团结协作、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的目的。3.兴趣活动
通过文化知识类的兴趣活动(如科学知识的学习、时事问题的讨论、影视评论、集邮、摄影、文学社团等),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选题、设计、创作等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科技类的兴趣活动(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环境保护、电子技术、天文、气象、业余电(视)台等),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掌握基础技术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科学思维的素养,并能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艺术类的兴趣活动(如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曲艺、影视、工艺美术、篆刻书法等),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4.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如远足、参观、访问、考察、专题调查、公益劳动和学工、学农、军政训练等),使学生开阔视野,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对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判断与选择、协调与合作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5.阅览与自习
通过自学活动(如阅读各类书报杂志,使用各种视听设备,交流读书心得,以及摘记、制卡片、复制视听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览兴趣,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资料搜集和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能力。
三、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与活动方法
根据活动课程的目标与内容,采取相应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以增强活动课的可行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其基本组织形式有: 1.学校活动
学校根据活动课程教学内容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安排有层次的系列活动,如专题报告会、学科竞赛活动、科技活动(科技节、科技日、科技周、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等)、艺术节(歌会、舞蹈节、戏剧节、电影节、书画展、摄影展等)、运动会等,其活动规模可以是全校性的,也可以在学区、学块(片)跨校开展。
2.年级(班级)活动
年级(班级)活动是年级(班级)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或本年级(班级)学生的共同需要安排的全员性活动。如新生入学活动,毕业班教育、离队教育(如14岁生日活动)、工交商业劳动、社会调查、农业劳动、农村考察、军政训练及年级科技、体育、艺术、学科兴趣等社会实践活动。其活动规模可以是全年级的,也可以在一个班或几个教学班内开展。3.分组活动
分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如体育活动、兴趣活动、阅览与自习等。此类活动一般以兴趣小组形式开展,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开展。
中学生按兴趣特长可在学校同意与指导下自行组织“爱好者学会”、“社团”等,并以此为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可以个体或小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以集体交流方式等开展活动。
学校要重视分组活动,应按教学计划、教材(资料)的内容,创造条件,落实措施,尽可能地开设多种项目,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校应配合社区教育鼓励全体学生自愿组合,将此类活动延伸到课余及双休日、节假日中去开展,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结合的广阔的活动天地。
对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学校宜从实际出发,在校内以教学班形式或分组形式开展活动课。
对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学校逐步地引导并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自拟专题、自主探究,并要充分发挥少先队、学生会、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以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活动中必须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活动课程的教学原则
活动课程除应遵循一般教学原则外,还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注意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富有趣味的活动能保持和发展学生对活动课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课程的内容要适时更新,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智能得到培养,意志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2.自主活动原则
活动课程给不同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现、自我发展的广阔天地,而学生的自主活动,又能使他们得到各自所需的体验和经验。教师的指导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和水平的提高,教师尤要重在引导。3.因材施教原则
随着活动课程的开展,在各个项目的活动中必然会有一些初显个性的学生,也必然有一些潜能尚未显露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使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让各个层面上的学生都得到发展。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活动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教学活动。除学校或年级(班级)组织的统一的活动外,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愿望,在学校开设的活动项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活动。活动课程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五、活动课程的教材与师资
活动课程的教材有普及型的基本教材和提高型的专题教材两大类。基本教材一般提供给全体学生使用,专题教材一般提供给不同的学生使用,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一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教材可通过组织专家编写和广泛征集等方法,经市教委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后分批出版推荐给学校。对各区、县、学校及个人编写的活动课程教材(含声像资料等),应按国家教委规定报市教委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后方可使用。
要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专、兼职师资队伍。师范院校要抓紧对在校学生的活动课教学能力的培养。各区(县)教育学院要会同少年宫、少科站与学校一起做好在职教师活动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市教委有关部门要落实活动课程的职后培训计划,尽快做到使在职教师除能承担必修课、选修课教学任务外,还能承担指导1--2个项目的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妥善安排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同时,要发挥兼职教师、兼职辅导员及社会人才资源的作用,以充实活动课程师资队伍。
教师的活动课教学质量,应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评、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学校要科学合理地计算活动课教师的工作量,对在教学中作出成绩的活动课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六、活动课程的场地、设备与经费
保证活动课程的经费、器材、场地等的科学配备,是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前提。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为活动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要增加经费投入,添置器材设备,挖掘现有图书室、实验室、卫生室、计算机房、语音室以及少年宫、少科站等各种场所的潜力,发挥社会各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艺术活动中心、工厂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军政训练基地等)的作用。计划新建的学校要有超前意识,在总体设计与器材设备配置上要充分考虑到活动课程的教学需要。
七、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估
加强管理、完善评估办法是学校实施活动课程的重要保证。各级领导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确保活动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建立市、区县、校活动课三级管理网络。区县和学校要有领导分管、负责活动课,并做好有关科室及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各区(县)教育局和学校,要遵照市教委颁发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及本纲要,加强活动课程的管理,努力挖掘潜力,开齐、开足、上好活动课程。学校要千方百计增开活动课项目,大力扶植新开活动课项目。并把活动课程开设工作列入区(县)、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学工作计划中。活动课程的教育质量应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范围,具体细则由督导部门制订。
2.各区(县)教研室和学校要加强活动课程的教学研究,配好活动课教研员,开展活动课程的观摩与评讲活动。根据需要建立“活动课程中心教研组”、“活动课程教学研究基地”。通过教研活动与总结交流,探索活动课程的教学规律,加强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各区(县)教研室要鼓励和帮助教师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及时总结。要通过科学论证与研究,完善活动课程评估体系。3.学校要从社区环境、学生兴趣、师资条件、场地设备、活动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开展活动课。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各种有利因素的综合优势,以活动课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不断开拓创新,使学校活动课项目的配置趋向合理,这不仅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能形成办学特色。
4.活动课程不进行书面考试,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活动效果上。学校可采用评比交流、实践操作、展览会、作品鉴定、汇报演出和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在活动课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能力提高的状况。学校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活动课成果展示会,向社区或学生家长汇报。学生活动课的成绩每学期综合评定一次,分为及格和不及格,记入学生成绩册和学生学籍登记表。对成绩优秀者可组织专家进行特长认定。认定分学科类、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等类别进行。特长认定由市教委有关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分别由市、区(县)教育部门、校外有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实施。具体细则另行制订。被确认具有特长的毕业生,学校可向高一级学校或用人单位推荐。
第五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35号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教基[2000]35号
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为了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落实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现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印发给你们,希望各地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块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
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
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小学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绘图工具的使用。(2)图形的制作。(3)图形的着色。(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初中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与信息社会。(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3)数据的表格处理。(4)数据图表的创建。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5)网页制作。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高中
模块一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与信息处理。(2)信息技术的应用。(3)信息技术发展展望。(4)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5)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6)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2)汉字的输入。(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5)系统中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和维护。
(6)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2)其他对象的插入。(3)特殊效果的处理。(4)版式设计。
模块四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通信基础。(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5)因特网上其他应用。(6)网页制作。
*模块五数据库初步
(1)数据库基本概念。(2)数据库的操作环境及其操作。(3)数据的组织与利用。模块六程序设计方法
(1)问题的算法表示。(2)算法的程序实现。(3)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
*模块七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制作工具及其特点。(2)各类媒体资料的处理与使用。
(3)多媒体作品的制作。(4)多媒体作品的发布。
模块八计算机硬件结构及软件系统
(1)信息的数字化表示。(2)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3)软件系统简介。
(4)计算机的安全。(5)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