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充分备课
浅谈充分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
充分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有效备课能加强课堂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备课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备课的好坏,直间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有备而来,有备无患,不上无准备之课,进课堂要做到胸有成竹。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越是准备充分越是能够预设好,也越是能够生成好。反之,越是仓促、草率、过于自信或不负责任,越是不能很好地预设和生成。因此,预设和生成都要从充分备课开始。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浅谈一下充分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
一、充分解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
教材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服务于教学的静止的文本。教师用教材教学时,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静止文本的服务功能呢?教师可以分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备课前首先认真解读教材的意图,了解教材编排了哪些知识点,弄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理解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强调系统性,坚持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明确目的性,坚持三维目标的统一。
加强针对性,坚持教法与学法的统一。然后开始备课时,给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以学为主,适当整合教材中的资源,与现实生活联系,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整体上把握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各年段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全语文”的教学。
第二步,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将教材中的每个教学目标读“透”,抓住重难点。
第三步,备课时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习题,努力将习题读“活”,注意立足知识基础,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习题的发展功能,使练习的过程不再是机械演练的过程,而是智慧发展的过程。
下面就我个人的经历谈一谈“没有充分备课的结果”。例如:本学期,我校进行教学调研活动,9月份开始,先调研我班三年级。语、数、英三科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这可怎么办呢?还没有课件。我心里暗暗着急。终于电子课件有了。9月21日,我学会了使用。但时间紧,23日就要开课。我准备上第6课:《新型电影》。我自己认为备课备得很充分,但上过我准备写说课时发现教学难点(了解球幕电影的特点:有声有色、有香味、十分逼真)没把握好。虽然,电子课件中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没写出来,课件上的ppt在第二课时展现出来。但我们要用一双慧眼去挖掘出来。我当时教时,设计了一个提问环节: 师:自读课文,边读边思:新型电影“新”在哪里? 师:请同桌交流。
生:是半球形的,像一只碗反扣在地面上、、、、、、师:这是电影院的造型、、、、、、生:造型新。
师:对呀。说后板书。还有什么新呀?
另一个学生: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师:这是电影的放映、、、、、、另一个学生:放映新。
师:板书。(没强调放映新的内容。在备课之前,应设计一个朗读环节。通过各种形式朗读。也可以举一个自己在世博会美国馆曾看过的这场新型电影,当时影剧中的情景在下雨,顿时台下发出了惊叫声:下雨了!我和我的侄女不由自主地撑起了雨伞。还可以通过对比:找生谈谈自己看过的电影和本课的小林、丁丁看的有什么不同。如果备课时,设计了这些环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还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老师上课时就能做到轻松自如,学生也能学得不亦乐乎!“没有充分备课的结果”真是令人不堪设想。
二、关注学情,是有效教学的前奏
备课的根本是备学生,这在于学生是教师“教”的学习者。备课是教师为了协助和促进学生凭借教材进行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备课前教师必须熟悉学生,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备课时必须心中有学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现有的体验水平、理想、情感、态度现状出发,分析文本,制定多维目标,然后依据目标预设几种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思路,竟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预设到,为课堂生成奠定基础。三、三维目标预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
每堂课备课的时候,我们都要制定教学目标。一节课,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低效和不可思议的。因此,所谓预设,首先就是对教学目标的预设。
我们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预设的时候,往往只注重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和教学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和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预设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确定了一节课的三维目标后,在下面制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三维目标的落实。
给学生一滴水,教师不只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一泉活水。在科学日益发达信息化的今天,教师要不断补充知识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东西。
四、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流程,是有效教学的前奏。一节课,从导入,到学生探讨、思考,再到教师总结,到学生练习。流程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教学思路不清晰,教学流程不明确,就会造成教学的混乱,轻则浪费课堂时间,重则影响课堂秩序,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上一节课之前,一定要理清思路,由浅入深,层层导入,根据每节课的题材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步骤,一定要清晰明了,一个环节有一个环节的目的,所为教师一定要清楚,设置这个环节的目的何在,这个环节,学生要做什么工作,达到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在备课时都应该有一个前期的预测,同时也要考虑好不同的情况,以及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方法。这样,才能使一节课流畅而有节奏,有序、紧张,从而达到有效的目的。下面请再看看我“充分备课的结果”。11月20日下午,我所任教的三年级要举行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教导主任让我准备一节展示课。(因为我还记着培训时,青浦区的徐玉兰老师指导过:对文本的解读:
1、读者的身份,2、学生的身份,3、教师的身份,把“教材”当“学材”,把“教案”当“学案”。)我就尝试这种方法。星期六,我来到学校,静下心来,把24课仔仔细细地读了三遍,了解本单元及本课目标,电子课件浏览了几遍:第一课时的内容太少,第二课时的内容太单调。我又摸索,把两课时的合并成一课时,又从网上借鉴。补的补,删的删,理清了思路,开始真正备课。
24、《一座铜像》是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单元体现的价值情感观是:了解世界各地风情,开阔眼界,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勇敢。这一课中的主人翁是于连,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于连是比利时的小英雄,颂扬小英雄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这一目标的达成,我设计了找生分节读文,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于连在广场上玩,他当时闻到了什么?看到什么?
2、情况十分危急,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3、他想出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 针对上面这3个问题,请你划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找生回答,师板书)
于连在玩中发现这一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媒体出示句子:
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滋滋”地燃烧着。
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府地下室的大火药库。
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打水的地方太远了。喊人吧,来不及了。读出情况的危急
他想了什么办法灭掉了导火线上的火花?
小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找生答)
你认为这个方法好在哪里? 媒体出示小结归纳:
学习了课文以后,你觉得小于连可爱吗?比利时人民为什么要塑造铜像纪念他?(找生答)
因为于连勇敢、机智地拯救了全城的老百姓,人们为他塑造铜像,就是歌颂小英雄,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教学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目标:
1、认识生字9个“铜、塑、侵、药、迸、库、屹、览、瞻”。用自己熟悉的方法理解“迸跳”、“干涸”、“急中生智”、“瞻仰”等词语的意思。
3、能照样子写词语。能照样子用“凡是„都„”说一句话。
我采用了由浅入深,层层导入,从字到词,再到词语的理解,接着到说句子、照样子写词语的练习。第二个目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设计了生生对读、师生配合读。我又设计了拓展认识:
八女投江纪念雕塑、神州五号胜利返回纪念雕塑。我还精心设计了课堂练习作业:照样子写词语。(先让生做,再展示学生作业,并找生诊断。)
那天,教室后面坐着三十多位家长,三十多位学生,不仅学生听得专心致志,学得一丝不苟,而且家长也听得全神贯注。课后,我认为自己这节课上得比上次调研上得那节好,校长也表扬了我。我很开心,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我尝到了充分备课给我带来的乐趣。我现在会信心十足地说:“充分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奏。”
第二篇:浅谈证据的确实充分
浅谈证据的确实充分
证据的确实充分是裁判者判断当事人主张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是什么,在司法实践中又怎么判断一个具体案件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是实现法律正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浅谈证据的确实充分
证据与事实是证据法中的两个基础性概念,也是最富有争议的概念。证据的概念是伴随着理性司法对非理性司法的取代而逐渐走上程序的舞台的,可以说,证据自从创设之初就与程序天然的联系在一起而为确认事实服务的,没有诉讼,证据就丧失了生存的意义。尤其在现代司法制度中,证据裁判原则己经得到普遍的认可与遵循,证据与事实更是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即裁判的基础是事实,而事实的认定又来源于证据。
一时之间,人们庆幸地以为似乎通过证据的认定就能获得对过去发生的事实的真切掌握。可是,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毕竟用以查明案件事实的诉讼证据本身并不是事实,只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诉讼证据只是控辩双方各自收集并举示的、用以证明各自主张的案件事实的根据。这些诉讼证据是否能够证明案件事实,它们又是怎么样证明案件事实的,必须经过严谨有序的调查和判断。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5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的确实充分是裁判者据以判断当事人主张的事实是否为案件事实的依据,同时也是公检法机关运用证据弄清案件真实情况的基本要求。
那么什么才是证据的确实充分呢?证据的确实,要求办案人员所搜集到的证据材料,必须是客观真实存在的,同时也经过审查判断,确实是对案件真实情况有证明力的客观事实。证据是离开人对客观现象感性呈现的觉察,离开人的知识经验而独立存在的物质形态,所以证据的确实,不能人依据的意志而定,而是要通过考量证据是否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来判断。因此,这种衡量不能是假设和估计,更不能是进行了推理发挥了想象力的主观臆断。
证据的充分,是指足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量。还原案件真实情况往往需要多个证据共同合力进行证明。只有孤证、没有佐证,只有单个证据,没有若干证据予以互相审查、补充和认证,案件的真实情况是不能被证明的。办案人员收集到的能够证明案件发生、发展的一切证据材料,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环环相扣,才能形成一个有力的证据链条,才可以共同支撑起法律认定的案件真实情况。可见,证据的充分,必然要求有一定的数量,但这并不是说证据的数量越多,它的证明力就越大。如果所有的证据形成不了完整的锁链,那么这样的证据再多,对认定案件事实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充分并不等于齐全,充分含有相对性,齐全则具有绝对性。由于刑事案件的复杂性,犯罪活动的隐蔽性,办理刑事案件又要受到时间、侦查技术、自然条件等限制,有的被害人、证人死亡,有的物证、书证灭失,有的犯罪痕迹消失,因此,要把所有的证据搞到手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只要有确实的基本证据,也就达到了充分的要求。否则,在司法实践中,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尽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了流窜抢劫犯罪,但是没有证据证明抢劫所得赃款赃物的来龙去脉以及作案的时间和地点,裁判者就不敢定案。这显然是对证据充分的苛刻要求和曲解,不符合实际情况。证据的确实与充分,在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中,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确实的证据只有在量上达到充分才可以在实质上证明案件事实;充分的证据只有在满足每个都经过严格审查,确保其对案件事实确有证明力的条件下才可以作为判断案件事实的依据。只有同时具备了证据的确实与充分,我们所致力追求的案件事实才可以呼之欲出,手到擒来。
理论的根基不倒,还需要现实生活的有力践行。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判断一个具体案件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呢?
一、据以定案的每一个证据均经查证,具有客观性、相关性、合法性的特征。
在现代刑事诉讼的制度构架内,收集证据并且从证据中识别和收集案件事实信息,并不仅仅是法官的事情。一个证据被发现,在被提交给法官之前,常常需要对其做出判断。在大多数刑事案件中,证据在提交法庭审查以前,早已为许多人审查和判断。对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的审查,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审查证据的客观性。诉讼的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诉讼证据的存在形式和其反映的事实内容以及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都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丝毫不掺杂带有主观色彩的推理和猜测。(2)审查证据的关联性。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关联性是证据的一种客观属性,根源于证据事实同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并不是办案人员的主观想象或者强加的联系,它是案件事实作用于客观事物以及有关人员的主观所产生的。(3)审查证据的合法性。诉讼证据必须是按照法律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而取得。否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二、多种证据的证明方向一致,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
我们常说,用证据来查明和证实案件事实。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 我们运用证据时, 并非是单独、孤立地运用某一个具体证据, 而是通过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关系来分析证据的证明力, 以查明和证明案件事实。所以审查判断一个案件的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应当把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分别纳入到每一个证据链条不同的证据序列之中,就其证明的同一对象,分别互相对照、比较和印证,看他们彼此之间有无矛盾。如果有矛盾,再将各个证据序列的证据材料互相印证;如果仍存在矛盾的话,还需要从整体出发,将所有证据序列的证据材料同整个案件事实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看能否得出一致的结论,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如果诸证吻合,各个证据序列的证明方向一致,结论一致,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就会形成牢固的证据链条。
三、案件事实都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是准确的,必然的,排他的。我们希望通过证据得到的结论能够最大限度的接近案件的真实情况。这就要求案件事实都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明,根据证据得出的的结论必须满足:(1)准确性,结论必须符合证据的客观实际,达到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相统一。(2)必然性,结论所表明的内容必须是必然的,根据证据链条能够明确地印证的。(3)排他性,结论所表明的内容,必须是唯一正确的,足以排除其他不同,特别是相反的说法。
在由各方诉讼主体参与的诉讼活动中,当事人需要用证据证明自己提出的案件事实为真,而裁判者则需要依据所采信的证据对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作出确信为真的结论。在这样的一个互动的诉讼认识过程中,证据就是带有当事人主观性的案件事实与带有裁判者主观判断的裁判事实之间联系的桥梁。英国法学家边沁曾说:证据乃正义之基础。其实,很多时候冤假错案的发生,不是因为我们缺少抽丝剥茧发觉蛛丝马迹的禀赋,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是裁判案件事实的证据真正做到确实充分。虽然我国的证据制度没有英美法制制度发达国家的证据制度那么健全科学,可是我相信,只要利用制度的人严格遵从证据制度,夯实不偏,切实做到据以定案的证据确实充分,我们同样也可以实现法律的正义。
参考文献:
[1]王洪俊:《证据的确实充分》
[2]陆良民:《浅谈证据的确实、充分》
[3]陈为刚:《刑事证据链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8月
[4]熊志海:《刑事证据研究》,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3月博士学位论文
[5]毛利华:《论事实与证据》,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4月博士学位论文
[6]曾斯孔:《证据的审查判断初探》,载《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7]龙宗智:《确定无疑——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载《法学》2001年第1期
[8]樊崇义:《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 ]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江伟:《证据法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篇:浅析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浅析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浅析如何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载体的全新时代。企业、国家间的竞争,已由产品的竞争、资本的竞争发展成为智力资本的竞争。激烈竞争的焦点当然就是智力与知识载体的人。因此竞争则主要是针对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将来谁能拥有具高度竞争力的各类人才,谁就掌握了国际竞争的先机和主动!关键词:企业 人力资源 开发 管理
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又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第一资源因素”。因此,怎样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任何企事业单位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首要目标和任务。
一个企业要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其能够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雄厚的资金、高新技术,也有人认为是生产规模、品牌质量……实际上都不是,因为这些优势都不是永续的。大企业的强强联合或更大的财团加入竞争,足以使一个资金雄厚的企业所骄傲的优势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今天的高新技术可能到明天就成为落后技术;而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先进设备等这些因素都不能保证永远强于对手。只有人力资源才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和腾飞的关键。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建立学习型的团队又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目前西方企业界提出了这样一个明确的理念:“当你的企业能够在为员工们提供一个不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方面优越于你的竞争对手们时,你将可以确保你的企业保持领先地位”!以往我们尽管也知道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工作的重要,但似乎只是停留在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上,这一理念的提出,则鲜明地展示了人力资源开发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将是我们中国的企业界需要去认真思考和认同的一个新理念。这一理念将会对中国的企业界起到一个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关系之后,那么,怎样具体去落实、去实施呢?这一问题也是许多企业感到头痛和不知如何下手的。我们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水桶效应”理论:“当一个用不同长度木板做成的水桶去装水时,它的存水量取决于其中最短的一块木板而决不是最长的一块”!
企业用人也是一个道理,但关键是怎样找出企业本身以及企业内不同人材各块“木板”的长短,做出客观的评定,并采取相应的培训。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不断改善企业内人力资源的素质。这里有两个目前在西方企界普遍采用的系统:
A、绩效考核系统
绩效考核是一个先进的管理系统,它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企业按其远景规划与价值来制订公司的经营策略,并将企业的经营目标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工作计划,以制订出部门与个人的工作目标。做为一个有效的沟通工具,绩效考核系统也为企业创造了健康和透明的沟通环境,令企业自上而下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做为人事决策时重要的参考指标,该系统可将员工的具体表现记录下来,并与薪酬、福利与奖励结合在一起,鼓励员工发展自我。同时,该系统也为企业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提供了可靠依据。这一系统的应用和实施对企业管理和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它可以为企业决策层提供一个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工具”。我们曾为一些大型企业设臵并实施,成效是非常明显。
B、360度个人能力测评系统
此系统是为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能力测评及人材储备而设。目前国内企业对个人能力的评估往往是由上司对下属从感性上的判断,或是通过对具体工作实施后的结果做出判断。这种评估往往并不准确,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害,也就是我们所戏称的“交学费”。它常常使对人才的评估工作流于形式,甚至造成矛盾,导致人才流失。这是不科学和缺乏理性的。360度测评系统则是将被测评者臵于测评中心,不但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评估和量化被测评者个人的性格、特点、优势、缺点及潜能,还要根据被测评者所处的工作特性和工作环境,进行更大范围的全方位测评,具极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因此,360度的测评方式可以为人力资源的测评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也能够为企业各类管理人才的招聘、使用、开发、储备,提供一个完善的帮助。
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科技的发明创造者,是先进科技的运用者和传播者。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人才就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特殊要素。人才不仅是再生型资源、可持续资源,而且是资本性资源。在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中,人才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资本。人才作为资源
进行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有计划的人才资源开发,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才能达到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企业必须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凭德才上岗、凭业绩取酬、按需要培训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企业人才资源的目标是吸引人、培养人、用好人,挖掘潜力,激发活力。企业应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以人才资源开发为根本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的开发和利用。
1、加快建立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的管理体制。要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起适应各类人才成长特点的新型人才管理体制。要围绕高素质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四支队伍建设,建立各具特色的分类管理制度,重视抓好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臵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人事部门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性角色,其工作重点不是对雇员问题进行急救处理,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的拟定,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满足其成就感, 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2、加大对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企业要利用培训和教育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着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企业培训工作中应采取高科技和高投入措施,使企业人才资本不断增值。加大对人才培训教育的投资,既能满足企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满足人才对职业生涯开发及个人能力提高的渴求,这种投资会获得比物质更高的回报,而且这种回报具有长效性和超成本性。重视职工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培训看作是获取与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活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美国企业,每个雇员平均每年接受15个小时的教育培训,总计达150亿小时;小公司教育培训费用每年平均21.8万美元。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包括麦当劳、肯德
鸡在内,都开办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则建有自己的大学,每年在培训上的投资高达1.2亿美元,GE公司每年投入培训、教育的经费高达9亿美元,董事会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亲自授课。
3、提高对人才的激励力度。激励是现代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人才资源的潜能能否发挥和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雇员进行各种方式的沟通,例如通过参加雇员的生日聚会、家庭日聚会,了解雇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并听取建议,并使雇员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引导雇员参与企业管理,使雇员感到自己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定期不定期的向管理层汇报雇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关心协作的和谐的工作环境。企业在人才引进、使用中要积极研究个人需求和制度对个人需求满足感的影响以及能产生各种激励作用的机制,制定人才队伍收入待遇及其岗位责任和业绩、贡献挂钩的原则,实行按岗位、按任务、按业绩付酬的分配制度,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的双丰收。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其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所有业务与工作推动和执行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技能保证和团队化协作成为其得以有效达成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管理,其核心的管理行为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激励、组织与发展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而不可;这四个部分的循环往复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不断得到升华,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现代企业管理/王潇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7
第四篇: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
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
为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西平县驻市二届人大代表党政代表小组
西平县驻市二届人大代表党政代表小组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代表联络组的组织协调下,以开展“五个一”活动为载体,激励代表充分发挥作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深入调查研究,反映民众呼声,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依法进行监督,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西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做法是: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代表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做到“有位、有为、有威”。为提高代表的履职和参政议政能力,党政代表小组结合本组特点、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培训计划,创新学习方法,不间断地组织代表学习,重点学习人大工作理论、人大法律知识、现代科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使代表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熟悉政策的专家。组织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让代表充分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人民权力的委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社会活动家,是为民服务的社会公仆,自觉增强代表履行职务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学习形式上,除进行集中学习,聘请专家教授讲课外,为了让代表了解县情,知情出力,还采取走出去的方法进行现场学习。一年来,先后组织代表参观视察了我县民营经济和棠溪源风景区发展现状,卫生防疫体系建设,治安防控网络,杨庄高中、文成中学建设情况,现身说法进行学习。把组织代表学习的过程变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加快西平平安崛起本领的过程,把学习内容与正在进行的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召开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学习方法的创新和改进,丰富了学习内容,拓展了学习渠道,充分调动了代表参与学习、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使代表们既知上情,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又了解县情,熟悉掌握西平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仅提高了代表了整体素质,而且提高了代表依法监督和参政议政水平,使他们参政能参到点子上,议政能议到紧要处,有效促进了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完善制度依法监督
依法监督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是人大代表担负的光荣使命。党政代表小组根据工作重点和发展实际,制订完善各项监督活动制度,突出监督重点,每季度坚持开展1-2次活动。去年以来,组织活动15次,学习培训11次,视察调研8次,听取民情通报5次,督办议案3次,组织代表述职2次,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了条件,为依法监督搭建了平台,创造了宽松环境。代表们深入农村、学校、企业,重点对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对
加重农民负担、中小学乱收费、企业“四乱”等行为的纠正、治理措施的落实和效果进行监督。把一些涉及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群众普遍关注、代表连年提而未解决的工作为督办重点,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搞好调研,反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协调,促使问题尽快合理解决。
代表们在处理繁忙工作事务的同时,接受有关执法执纪单位的邀请,义务担任民主监督员或评议员,负责收集、梳理社会各界反映的批评和建议,协助有关单位做好纠风工作,履行监督和管理职能。在“讲正气、树新风”主体教育活动中,有关职能部门自觉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的民主监督,如县法院邀请人大代表担任人民陪审员,监察局聘请人大代表为特邀监察员等,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社会影响,职能部门依法执纪、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
三、周密安排务求实效
党政代表小组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调研或视察题目,有的放矢,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原选举单位进行调研、视察。努力做到调研得更深一些,解剖得更细一些,所提意见建议更实一些。
为使代表充分掌握工业发展的详细情况,组织代表对鲁洲生物科技、骏马化工、鼎力杠杆、金鑫毛纺、丰盛粮油、新农家禽等重点骨干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视察,听取项目建设及生产情况的汇报,召开视察座谈会。代表们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出了许多合理化意见、建议,形成书面报告送到有关部门和被视察企业,对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代表们还深入乡村,开展农业税免征后现有经济状况调研。采取听汇报、座谈,走访、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准确掌握了乡村两级财政、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西平实际,提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等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和途径,有些措施经论证后被县委、县政府正式采纳。
针对部分市民的反映,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城区网吧治理整顿情况进行视察和暗访,掌握了网吧发展现状和城区网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座谈会进行总结,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以视察报告形式向县人大常委会进行了汇报,同时向公安、文化、工商等部门进行信息反馈,各职能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网吧治理力度,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在视察中,代表们态度诚恳,高度负责,现场能给予答复解决的绝不推辞,当时不能答复解决的,也迅速反映,寻求解决的办法,确保每次视察都有实实在在内容,扎扎实实的成效。
四、关注民生共促和谐
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人大代表最根本的要求。
代表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调研时,都不忘到当地种养殖户、困难户、五保户家中坐一坐,看一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为种养殖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协调小额贷款;为困难户、五保户、农村留守儿童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党的温暖。去年“双节”期间,党政代表小组的11位代表共捐款捐物达1.2万元,累计为种养殖农户协调小额贷款200多万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和后顾之忧。
新农村建设伊始,代表小组为代表搭建示范平台,开展了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带头,在新农村建设中争光”为主要内容的争先创优活动,激励人大代表发挥带头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充工业经济总量,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最大份额。鼓励人大代表发挥带动作用,团结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县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代表们主动联系帮扶市、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村庄规划、道路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方面献计献策,带领群众开展以清污治乱、改厨、改厕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通过努力,试点村村容整洁、街道美化,初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也调动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党政代表小组还发挥自身优势,鼓励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生活特别困难的,多方联系,介绍到政府公益性岗位就业。认真实行信访接待制度,落实包案制度,在化解纠纷、解决矛盾中宣传党的政策、法律知识,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治县、司法公正方针的贯彻落实。为构建西平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下步工作中,党政代表小组将不断创新机制,完善工作制
度,激发代表“争先创优”的决心、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影响带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开创西平各项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节约用水 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
节约用水
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的一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近几年来,各地发生洪涝灾害。前一段时期我国云南贵州的一个地区出现干旱,旱灾同时也不断地在我国部分地区肆虐横行,各省也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发生干旱,损失惨重。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国家是水资源缺乏,如何解决“水”的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节约用水
保护环境
开放利用
进入21世界,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水资源紧张的年代,我国水资源环境更令人堪忧:一是我国水资源相对数量严重短缺。二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很不平衡。水资源绝对数量西少东多,而人均占有量东缺西丰,成两个反向递度分布。三是我国的水环境也在日益恶化,导致水资源可利用率降低。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未来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增加。如何节约用水,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也是我们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水资源是重要的环境资源,也是重要的能源 水资源保护的目的和开发利用的产品很多,决不止是水能的利用所产生的电能产品;防洪、饮水、灌溉、航运、养殖、生态、旅游、替代能源、减排等“产品”效益甚至可能远远大于电力产品效益;当然,电能是目前最直接可以准确计量和交易的基础性产品。
水电开发是一项典型具有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事业,水电建设和运用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是一项成熟技术,包括环境风险在内的工程风险都可控。
水电是兼有一次与二次能源双重功能的优质能源;水电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迄今可以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和最重要的替代能源;大水电、小水电都是自然的、清洁的,都应该以可持续的方式加速发展。国内外一些机构和人士坚持支持小水电,而坚持反对大水电,实际上这在科学道理上来讲是不通的。大水电也可能是低坝,小水电也坑内是高坝,都有因地制宜,多方面兼顾并综合利用。
二、建立和健全水资源保护
科学利用水资源必须同时兼顾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坚持制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尤其是主要河流。水资源开发利用要科学、全面规划,以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为切实目标,必须考虑多功能、跨区域的综合利用,坚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代价换取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程序的保障作用。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条例,包括公约,尤其是关于水利和电力、能源和环境、水库和土地、移民等,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专业部门的协调性和连贯性,避免政策法规冲突,防止短期行为和本位主义。
无论是规划、设计要求,还是建设、运行规定,无论是政府部门制定政策调控或市场机制导向,还是投资开发组织或运营机构职责,都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措施和考核指标,以便监督制约统筹兼顾。
把生态环保作为工程穿于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全过程。规划设计的系统性统筹兼顾,包括坝址、坝型选择,饮水方式选择等。尽量减少淹没、减少地震、控制滑坡,保障生态流量和水体安全,并保证流域开发和运行统一、有序。
工程建设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与恢复,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尽量少明挖,并保证及时支护、恢复或改善。把环保工程与枢纽工程同等对待,概算要保证,使用要到位,效果考核。
三、科学利用和完善水资源的长效机制
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按照系统工程要求,全方位加大力度,继续实施休牧(或轮牧)还草、返耕还(山、坡)林,营造湿地、草甸、林地、植被等,提高水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继续实施退田还湖、筑坝蓄水、疏浚河流,综合治理、开发利用,以保护水体、控制调节水量,保障供水、防火减灾。
但是,各地在“退耕还林、还草”、“筑坝蓄水”中存在的问题、土地的承载能力问题和移民搬迁与安置的长期稳定问题、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的措施不足问题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具体配套措施不足的问题、各责任主体和责任目标的趋向与实施保障不足的矛盾等等问题的存在,一方面说明了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正好说明了其系统性、全局性和长期性、艰巨性。
健全移民补偿和安置长效机制。对于因实施休牧还草、退耕还林的草原和山地移民和因兴修水利、筑坝蓄水的移民,为保证其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除及时、足量到位(一次性)失地补偿和迁移安置补偿费用外,移民后扶植发展,更需要长周期、稳定、透明以及直接和间接的政策措施到位,而不应只是制定一些短期(十年、再延十年)或不明期限的保障“政策”。
注重水利水电工程经济功能指标和公益功能指标考核。科学确定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共效益,不仅指导规划、建设可行性评价,也指导运行绩效考核。
制定流域生态、安全、经济调度统一机制。建立流域统一调度机制。统筹水情、电力、供水、水运、生态环境,保障“社会公益”和“多产品”功能。既要防止洪水灾害和水质污染,又要防止断流、断航、安全、优质、高效利用水资源。
明确水资源产品利益和税费分配机制。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游区域与下游区域,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投资收益、税收和资源费分成),包括相关循环产业(结构)支持机制,平衡当地和关联区域的损失和受惠。
四、全民教育加强节约用水意识
水是生命之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又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但他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增强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法制意识是摆在每一个公民面前的迫切课题。农业是用水的大户,增强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大搞节水型农业,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是对水利建设提出的新的课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奋斗,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实现在国民经济中有一个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体系,有一个有效的抗旱、防洪保安体系,有一个良好的水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生产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使我们国家经济腾飞,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楚亚民。试述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2.李晓辉 程永毅。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