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廉政工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办综〔2005〕19号 【发布日期】2005-04-21 【生效日期】2005-04-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
(哈政办综〔2005〕19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今年全市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职责?
要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 “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廉政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重要问题;要搞好责任分解,落实责任分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市委已将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工作,列入《市委200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哈办发〔2005〕7号文件),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各区、县(市)政府及其部门,要按要求明确工作任务,抓好任务分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单位和人员,做到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要把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将其作为对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和考核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突出重点,讲求工作实效?
要按照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突出重点,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一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紧密结合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领导干部行为失范、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二要强化行政效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七条禁令”和行政效能建设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效率低下、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行政工作质量和效率。三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按照依法行政、合理行政、诚信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四要严格规范教育、医疗收费。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加强监督管理,认真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五要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司法体制、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金融监管体制“六项改革”,认真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产权交易进入市场、政府采购“四项制度”,规范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及学校、医院和水、电、气、公交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部门和单位办事公开制度, 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部门和领域,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以点带面,整体突破,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工作。?
三、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要充分发挥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廉政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是加强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解决责任不落实、考核不规范、考核结果不运用、责任不追究等问题,把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促进工作落实。通过廉政监察,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通过执法监察,坚决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舞弊、权钱交易等行为,保证依法行政;通过效能监察,严肃处理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办事不公、吃拿卡要、刁难勒索等违法违纪问题,促进勤政高效;通过专项检查,坚决查处影响、干扰、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认真纠正和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三是严肃行政纪律,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各级监察机关要采取多种形式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及时发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在坚持中央纪委及省、市纪委全会确定的办案重点的同时,着力查办领导干部收钱送钱、跑官要官、参与赌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案件,并加大惩办、经济处罚、赃款赃物追缴、追逃工作的力度,选择典型案件,进行公开处理,运用多种手段,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各级政府和市政府各委、办、局要在6月15日和12月5日前,分别将廉政建设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和全年廉政建设工作总结报市政府,同时抄送市监察局。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综〔2008〕58号 【发布日期】2008-10-22 【生效日期】2008-10-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的意见
(哈政综〔2008〕58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2008年5月12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之后,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又一重大举措,必将对进一步深化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进程起到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我市在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基础性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依法行政取得明显进展。但是,按照《决定》的要求,我市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问题,具体体现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不平衡,区县(市)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还存有差异,工作力度有自上而下逐级递减的趋势;某些领域的制度建设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个别制度和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一些行政机关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责任不够明确;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依法行政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进程。为全面落实《纲要》、深入贯彻《决定》,切实把我市依法行政工作引向深入,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行政决策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健全行政决策程序,形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要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作出重大决策前要交由法制机构或者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作出决策,确保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要以会议纪要等形式,对作出的行政决策进行备案,便于行政决策实施后的检查评估;要建立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价和行政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对未依法作出决策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做好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要充分认识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哈尔滨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哈政办综〔2008〕54号)要求,针对不同的违法行为、种类和幅度,认真制定符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行政处罚基准,并向社会公布,增强执法透明度;要建立行政处罚公示和行政裁量权说明理由制度,作出处罚决定前,要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处罚种类、罚款数额以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充分保障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要建立健全行政处罚备案审查、监督检查等项制度,全面推进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市政府法制办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法制机构要加强对规范和执行行政处罚裁量权的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这项工作深入、扎实、有序推进。
三、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管理各项措施。要严格执行《哈尔滨市行政机关领导问责暂行办法》(市政府令第174号),建立相应的行政机关领导问责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要加快实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坚持以深化《纲要》的贯彻落实为重点,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政府和人民满意政府的要求,将依法行政作为一个重要维度,纳入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要将《决定》对市、县政府提出的要求,作为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进行具体细化。被确定为绩效评估试点单位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市直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绩效评估模板的建立工作。
四、抓好权力清理及行政权力运行监督。要坚持把开展行政权力清理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各区、县(市)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能工作的意见》(哈政发〔2008〕1号),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法律、法规修改调整,从厘清政府权力、核准授权依据、划清职权范围、明确执行主体入手,对涉及到的行政权力进行适时动态调整,确保职权始终明确;要建立行政权力清理工作机制,及时清除、废止和补充权力,做到行政权力的清理界定与国家和省、市的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同步进行。要扎实做好权力划分工作,按照有利发展、高效便民、责权统一的原则,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行使的事权、财权进行层级间的划分,重点抓好市、区间的权力划分,切实把属于区管理的权限下放给区里;要建立完善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将层级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结合,畅通社会公众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渠道,确保行政权力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
五、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社会矛盾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要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建立集中接收转送复议申请配套制度,引导人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途径反映诉求;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听证、合议、专家咨询和调解制度机制,切实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和解决行政纠纷的实际效果;要积极推进行政复议人员培训和资格认定制度,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六、强化对《决定》的学习、宣传和培训。要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计划,认真组织好《决定》的学习、宣传和培训,重点要抓好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学习与培训,切实把广大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决定》上来,把《决定》确立的各项制度运用到具体工作中去。要建立贯彻落实《决定》的长效机制,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市政府下发的《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意见》(哈政发〔2005〕14号)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推进依法行政计划(2008―2011年)的通知》(哈政综〔2008〕34号),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决定》的长期规划和具体计划,确定不同阶段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贯彻落实。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都要建立健全贯彻执行《决定》的监督检查机制,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跟踪检查指导《决定》的贯彻落实情况。市和区、县(市)政府法制部门,要具体组织、承担《决定》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要把健全完善决策机制,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量化和执行行政裁量权标准,完善行政监督机制,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缓解社会矛盾的机制等作为检查重点,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要把《决定》的学习贯彻落实情况作为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对工作突出的,给予表彰;对贯彻落实不力的,在年终考核时予以扣分并通报批评。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办字〔2005〕21号 【发布日期】2005-02-05 【生效日期】2005-02-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北省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通知
(办字〔2005〕21号 2005年2月5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精神,进一步明确和理顺部门的监管职责,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去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为切实加强我省食品安全工作,2003年底省政府决定成立了省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河北省各级人民政府和职能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2004年,将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列为全省十大民心工程之一。各级各部门围绕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做了大量工作,食品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食品安全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少数基层管理部门甚至当地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食品安全隐患依法监管和打击不力;有的部门甚至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存在畏难、厌战情绪,整治效果不理想;部分企业规模小,生产条件落后,食品质量差;有的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唯利是图,违法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消费者利益;一些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意识还不强,特别是农村地区不少群众缺乏对假冒伪劣食品的鉴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认真履行职责。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为契机,切实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食品安全薄弱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激励好的,鞭策差的,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的氛围。
二、明确职责,认真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要求
(一)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机编办〔2005〕2号)要求,尽快落实调整后的部门监管职责,加强工作衔接,防止监管工作出现空档。按照国发〔2004〕23号文提出的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将现由卫生部门承担的生产加工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管职责划归质检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卫生的日常监管,要严格实行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要将生产许可证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卫生、工商部门。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要认真做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工作,取缔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加强上市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查处食品虚假广告、商标授权的违法行为;要将营业执照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检、卫生部门。卫生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许可和卫生监管,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卫生许可,卫生许可的主要内容是场所的卫生条件、卫生防护和从业人员健康卫生状况的评价与审核,要严厉查处上述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并将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吊销、注销等情况及时通报质检和工商部门。(二)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方针、政策,协调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定期分析全省食品安全监管形势,协调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行动,处理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定期听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督查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的落实。各级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本级食品安全评价和食品质量监测计划,统一发布食品安全监测信息,统筹安排评价和监测经费。(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牵头负责全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提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发挥农业、林业、卫生、商务、粮食等部门检测机构的作用,严格检验检测机构资质审核和动态监督管理。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粮食、发展改革、商务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种植养殖、食品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的行业管理工作。(四)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重点抓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科学评估制度和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制度,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启动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保障措施;要建立食品安全科学评估制度,对重点食品安全状况、重点污染物的危害水平以及与食品有关的新技术、新资源、新材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对食品安全监测与监督抽查结果、消费者申诉举报以及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起因、危害程度和影响等进行分析评估,逐步建立危害预测模型或食品安全评价指数;要建立食品安全信息通报网络体系,尽快制定《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发布暂行管理办法》,建立快速、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协调、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逐步实现资源共享;各有关部门要加快清理、修订涉及食品安全的产品标准和地方卫生标准,构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三、突出重点,抓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围绕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抓住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果品、奶及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突出抓好儿童食品和农村食品市场整治工作,确保食品放心工程各项目标如期实现。(一)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活动。以农药残留、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为重点,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07号)规定,加强对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出入库质量监管,把好源头质量关,严防霉变粮、劣质粮和陈化粮流入市场。(二)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坚决取缔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获证产品和企业的监管。在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醋五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上,加强肉制品等10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启动其余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三)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商标、包装装潢和标注、标识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仿冒等侵犯知名食品企业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加强食品广告监管,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诈、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适时公布抽查结果,发布消费警示,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积极督促重点食品经营单位实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大力推行“厂场挂钩”、“场地挂钩”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四)加强食品消费环节的安全管理。对餐饮业、食堂等实行卫生许可并强化日常监督,对直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继续在食品消费环节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与卫生许可制度及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效率。(五)抓好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要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儿童食品行为;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加大对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的监管力度,切实保证未成年人和农民饮食安全。
四、加强领导,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一)各级政府要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各级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主管领导要具体抓,确保食品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目前,全省11个设区市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各县(市)也要尽快建立相应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当地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工作。(二)各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全省食品安全工作要坚持“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牵头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各部门各司其职,主动配合,形成合力。对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加以整治;积极推动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研究完善联合执法的形式,落实法律责任、经费保障等,尽快解决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的问题,发挥协同整治的作用。(三)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的责任。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落到实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地方保护、工作不力、消极应付、失职渎职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要严肃追究行政责任和监管失职责任,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思想、业务和作风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文明公正执法。切实改善执法装备,完善检验检测技术条件,安排必要的办案经费和监督业务专项经费。(五)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和重视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政策规定,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强化地方政府、企业法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对食品消费的维权意识。及时揭露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完善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安全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
2009年09月28日 15时47分 237 主题分类: 商贸服务
“物流业”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
津政办发[2009]13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二〇〇九年九月二十一日
天津市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8号)精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物流业的冲击,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本工作方案的期限为2009至2011年。
一、指导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物流社会化,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二、组织领导
成立天津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建设交通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农委、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天津海关、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质监局、市统计局、市滨海委、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市交通与物流协会为工作组成员单位,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提出促进我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政策措施,组织完成推进物流业发展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主要任务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要求,并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09]1018号),结合我市的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各有关部门要在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工作组的具体指导下,把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工作落在实处,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抓紧编制《天津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以下简称《规划》)。成立《规划》起草小组,争取年内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建设交通委、市商务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交通港口局、市交通与物流协会等部门负责。
(二)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天津市物流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项目扶持、重点企业补助、奖励优秀企业、物流标准化的制定、评定和审定等方面的支出。每年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商务委、市交通港口局等单位研究提出资金使用计划。该项资金在编制2010年财政预算时予以研究解决。由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交通港口局负责。
(三)建立物流项目储备库。根据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确定的九项重点工程,在全市重点项目投资库和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库基础上,建立物流项目储备库。按照行业的类别、投资规模、建设进度、区域位置等对全市各类物流建设项目进行分类统计管理,及时掌握建设情况信息。在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库中筛选好的项目作为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的储备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四)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鼓励商贸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农产品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推动建立农村物流体系。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农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五)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鼓励生产企业运用供应链管理技术,在改造物流流程的基础上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特种货物、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六)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加大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负责。
(七)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物流业的发展。加强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交通港口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委等部门负责。
(八)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的发展。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将我市建成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并不断增强配套功能。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提高通关效率,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发展港区联动,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建立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由市滨海委、天津海关、市交通港口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九)实施物流园区工程。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在我市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提高我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及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国土房管局、市交通港口局、市商务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建设交通委等部门负责。
(十)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技术在企业改造传统物流模式和供应链优化整合过程中的应用。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充分发挥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结合本市发展现代物流实际,加快建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区域间物流平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一)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完善物流地方标准,实现物流业供应链上下游数据共享,全面推进物流标准化水平。由市质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交通港口局负责。
(十二)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积极开发和利用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专用物流技术设备。鼓励企业进行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支持物流关键技术攻关。由市科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三)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和信息管理制度,加强物流统计基础工作,贯彻实施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由市统计局、市建设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与物流协会负责。
(十四)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加强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和区域物流合作,推动物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加强我市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物流“软环境“建设。由市商务委、市建设交通委、市滨海委、市交通港口局、天津海关、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五)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加强物流人才调查和需求预测,制定培养规划,发展多层次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在物流业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加强国际合作。由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交通与物流协会负责。
(十六)支持发展高端物流业。在巩固和发展我市现有物流业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加大对发展高端物流业的研究力度,制定吸引和促进高端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国际物流公司在津设立亚洲物流中心。由市滨海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发展改革委负责。
(十七)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要发挥交通与物流协会在物流规划指导、政策建议、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由市交通与物流协会负责。
(十八)完善有关物流政策,为物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物流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减免的政策;研究提出外地冷藏车夜间入市开辟绿色通道的措施方案等。由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公安交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与物流协会负责。
四、工作保障机制
加快我市物流业发展,不仅是物流业自身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发展、扩大消费的需要。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为确保工作方案落到实处,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定期召开联席会。建立由工作组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沟通情况,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加强与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联系,全面推动我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作的实施。
(二)落实工作人员,确定联络员。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将促进物流业发展工作列入日常工作日程,安排精干力量,专人负责落实工作方案中的各项具体要求。要明确一名处级干部为联络员,负责沟通情况,协调落实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各项事宜。
(三)明确责任,加强分工协作。各项主要任务的牵头部门要根据要求,明确工作目标,积极组织调研,研究提出发展我市物流业的具体推进措施。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强上下沟通和横向协作,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四)狠抓落实。工作组各成员单位要抓紧研究制定本部门的具体工作方案,确保措施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各部门具体工作方案要于10月10日前报市发展改革委。
第五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清理相关文件和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政办明电〔2007〕4号 【发布日期】2007-01-08 【生效日期】2007-0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清理相关文件和政策规定的通知
(皖政办明电〔2007〕4号)
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1月8日,省政府第十七次全体会议就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作出了部署,要求各部门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真对各自现有文件、政策规定和实际工作中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内容进行清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和要求。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清理相关文件,废止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条文和规定,摒弃不利于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纠正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方法和举措,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提升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二、清理范围和内容。省政府办公厅已对省政府及办公厅近三年来制发的文件进行了清理,在此基础上,各部门要对2004年以来本部门出台的文件进行集中全面清理,逐条对照检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内容一律予以修改或废止,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办法。
三、工作要求和时限。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次清理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明确专人,落实责任,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清理情况及处理意见,于1月15日前书面报送省政府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一月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