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通知京政办发〔2005〕38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流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条例》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5〕38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34号令,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5年6月1日起施行。为认真贯彻落实《条例》,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性。贯彻实施《条例》,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对于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十分必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本着对儿童和人民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各级卫生、药品监督、教育、财政、物价等部门要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切实加强监督检查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查处,确保《条例》得到贯彻落实。
二、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疫苗分类管理要求,切实保障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第一类疫苗的预防接种,加强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第二类疫苗的使用管理。
根据本市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现阶段本市限定的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7种疫苗。自《条例》实施之日起,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三、保障预防接种所需经费,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根据《条例》规定,接种第一类疫苗由市、区县政府分别承担费用。市财政负责保障购买、运输第一类疫苗所需经费,并保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冷链系统的建设和运转经费。区县财政负责保证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所需经费,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乡村医生和其他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各级财政安排用于预防接种的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挤占。
四、加强《条例》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条例》的学习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条例》,使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条例》的有关规定,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为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区县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五年七月十四日
第二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2006]25号)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6]25号 【发布日期】2006-04-27 【生效日期】2006-04-2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6]25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199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1999〕18号)印发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本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各级领导同志了解情况、科学决策和推动工作落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四个服务”,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形势,对政府系统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等现代媒体以及其他信息渠道的快速发展,对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筹整合全市信息资源,体现“大信息”理念,重视信息战略研究和基础工作,提高信息质量,做好本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向各级领导同志提供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信息服务,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政府系统信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和全市中心工作,以努力走在全国政府系统前列为目标,统筹整合全市信息资源,规范信息报送程序,加强信息的指导性、针对性、超前性和时效性,以短小精悍、反应灵敏、数据真实、重点突出为主要特色,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做好新形势下政府系统信息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首都意识和全局观念,按照“提高认识、摆正位置、调整方法、落实责任、创新机制、规范有序”的要求,使政府系统信息工作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同志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依据、指导工作的重要平台和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围绕决策、突出重点,全力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围绕中心工作,明确信息报送重点。信息报送工作要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党中央、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中央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批示的落实情况;重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经济运行态势和重大工程进展情况;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主要工作动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典型性、指导性的工作经验及带有倾向性、苗头性和预警性的情况和问题;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有关应急管理方面的情况以及重大社情民意等。信息报送工作要抓住重点、跟踪热点、剖析难点、关注弱点、捕捉亮点,为各级领导同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推进政务公开,拓宽信息渠道,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服务。要强化首都意识,积极向国务院报告工作、向中央各部门通报情况;要加强与党委、人大和政协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工作情况,确保信息畅通,实现信息对称;要积极发挥首都人才、信息资源集中的优势,充分利用各类社会信息咨询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和渠道;要建立包括政务信息、应急信息、主要媒体信息、互联网信息等各类信息在内的有效搜集网络,拓宽信息报送范围,把信息服务的内容扩展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领导同志了解情况、科学决策发挥重要参谋助手作用。
(三)加强信息战略研究,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要做好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提炼工作,大力提升信息的综合参考价值和使用效率。围绕领导同志决策需求,运用综合方法对一些相关零散动态信息进行定性分析,揭示工作动态和整体趋势。要加强信息调研工作,将其作为提高信息质量的突破口和加强信息战略研究的重要手段,增强信息的内涵和深度。
(四)增强敏感性,提高信息工作快速反应能力。要善于捕捉信息和把握报送时机,敏锐发现倾向性苗头,了解发展变化情况,正确分析、判断和预测发展趋势。对领导同志关注的重要问题,要集中力量,迅速、全面、准确地了解情况,运用“短平快”式的调查研究方法,及时为领导同志提供有价值的情况和建议。
三、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信息工作合力
(一)统筹整合全市政府系统信息资源,建立全市信息工作平台。全市政府信息工作系统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向市领导同志报告工作、反映情况的重要平台,是政府决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信息服务载体,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信息工作为基础,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市信息工作系统,搭建工作平台。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严格规范信息上报工作程序,杜绝直报市领导同志的现象。要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不同信息刊物的定位要求,及时报送工作进展、经验和问题,为各级领导同志了解本市及国内外重要信息提供全方位、多形式、高质量的服务。
(二)高度重视全市重要数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报送工作。要严格按照“数字准”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准确可靠的数据为基础的信息报送管理机制,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对相关领域的重要数据统一口径和出处,实现数据共享。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标的数据,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审核,按程序归口上报,确保数据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和规范有序。
(三)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积极搭建本单位信息工作平台。注重整合内部信息资源,加强沟通协调,丰富信息来源,畅通报送渠道,消除信息报送盲点。
四、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做好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信息工作
(一)要将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信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实抓好。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职责和全市工作重点及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重要情况、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体现首都工作特色和水平。
(二)加强向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的报送工作。《政务情况交流》既是国务院指导、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有关工作的平台,也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展示形象和工作成绩的舞台。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努力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精心选题,认真、及时总结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经验、新情况、新做法,挖掘和展示本市政府工作的亮点,积极为《政务情况交流》提供高质量信息。
(三)要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有关信息约稿工作。在接到约稿通知后,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力量认真研究,在4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撰写工作,并经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主要领导同志签发后报送市政府办公厅。遇有紧急约稿等特殊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完成时限。对于因延误时间影响向国务院办公厅报送信息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将视情况在全市通报批评,并取消年终信息考核评优资格。
(四)要做好向国务院总值班室报送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有关工作。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首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必须立即如实向市应急办报告,详细信息最迟不得晚于事件发生后2小时报送,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并及时做好有关续报工作。
五、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做好信息基础工作
(一)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将加强信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主管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各区县政府要有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工作,市政府各委、办、局要设专职或兼职信息工作人员。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及办公室主任、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对信息工作负有领导责任,负责信息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落实。办公室作为信息工作的具体承办部门,应切实增强责任感,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在信息工作制度、标准、规范、程序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为做好信息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完善信息报送工作会商机制、报送要点发布机制和信息调研工作研究机制,及时研究和掌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及阶段性重要工作,强化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的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建立信息收集、处理、编写、报送、考核、培训、奖惩等工作制度。要按照“职责清、情况明、数字准、作风正、效率高”的要求,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把开展信息工作情况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考核范围。市政府办公厅将对信息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以适当形式向全市通报。三是进一步严格工作程序。向市政府办公厅报送的信息,必须经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本单位办公室领导同志、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发,必要时经本级政府或本部门、本单位领导同志审核签发。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昨日市情》、《值班快报》等信息刊物,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及时送主要领导同志阅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市领导同志批示督办通知和约稿通知要及时报主管领导同志,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对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信息报送要点,要认真研究,并按要求报送相关内容。
(三)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支持信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要加强信息工作力量,配齐人员,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加强作风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其工作责任感,倡导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积极支持信息工作部门和人员收集、反映真实情况和问题,为其在参加会议、阅读文件以及开展工作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4年督查考核工作意见(京政办发[2004]36号)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4]36号 【发布日期】2004-06-14 【生效日期】2004-06-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4年督查考核工作意见
(京政办发[2004]36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关于做好2004年督查考核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各区、县政府要组织好各自的督查考核工作,并将年终督查考核情况报市政府。
(厅 印)
二○○四年六月十四日
关于做好2004年督查考核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使首都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推动首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现就做好本市2004年督查考核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落实。
(二)进一步优化首都发展环境,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效率。
(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四)从严治政,激励先进,鞭策落后。
二、督查考核范围
(一)市政府办公厅。
(二)市政府组成部门。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民委、市公安局、市监察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委、市建委、市市政管委、市交通委、市水务局、市农委、市商务局(市政府口岸办)、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市审计局。
(三)市政府特设机构。
市国资委。
(四)市政府直属机构。
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环保局、市工业促进局、市农业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版权局)、市文物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园林局、市药品监督局、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市旅游局、市政府外办、市政府侨办、市政府法制办、市信访办、市政府研究室。
(五)部门管理机构。
市监狱局、市劳教局、市城管执法局、市运输局、市路政局、市乡镇企业局、市粮食局、市中医局。
(六)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
市人防办、首都绿化办(市林业局)、市信息办。
(七)相关单位。
中关村管委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北京西站地区管委会。
市知识产权局、市投资促进局。
市奥运场馆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市政府金融办。
三、督查考核主要内容
(一)本工作目标完成情况。重点考核各部门上报、经市政府同意的《市政府工作部门目标分解表》中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二)专项任务完成情况。重点考核各部门本承担的“市政府折子工程”和本市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和市政府会议部署的重要工作任务,市政府领导同志批示交办事项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情况。
(三)依法行政情况。重点考核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情况。
(四)勤政廉政建设情况。重点考核各部门领导班子及其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勤政廉政规定、行政纪律和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四、督查考核方法和程序
(一)分解工作目标。2004年6月底前,各部门根据其职责和2004年全市重点工作安排,填写《市政府工作部门目标分解表》,送市督考办备案。
对于“市政府折子工程”、本市在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拟办的重要实事、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要依据市政府督查室下达的任务书的要求,按时限报市政府督查室备案。
(二)加强日常督查。2004年,市督考办主要从4个方面加强日常督查工作:
1.部门自查。各部门对照《市政府工作部门目标分解表》确定的各项任务的责任要求和完成时限,定期对所承担的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查。
2.暗访督查或实地检查。组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政府特约监察员、新闻单位等联合实施。
3.监察部门派驻各部门的监察机构要加强对各单位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
4.健全和完善接受群众举报投诉制度,严肃处理举报投诉国家公务员案件。
(三)组织年中检查。2004年7月底前,市督考办组成督查考核小组,选择承担市政府重点工作的部门进行年中联合检查。
(四)进行年终考核。2004年12月中旬前,各部门对本承办的各项督查考核内容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送市督考办。
(五)确定“政绩突出单位”和督查考核单项奖。2004年12月底前,市政府听取主管部门工作汇报。市督考办依据日常督查考核情况,综合对各项督查考核内容的评价情况,提出优、良、中、差等次初步评定意见,连同民意测验、网上评价、企业满意度调查和领导推荐结果,报市长、常务副市长同意后,提交市政府党组会研究决定督查考核结果,确定督查考核结果为优等的“政绩突出单位”名单。
对积极改革锐意创新、群众普遍反映满意、做出突出贡献且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部门,授予督查考核单项奖。督查考核单项奖由市政府党组会研究确定。
五、督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一)日常督查考核情况。重点考核各部门是否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专项任务、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等项任务。没有按期完成《市政府工作部门目标分解表》确定的工作目标、专项任务、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等任务的,年终不得评为优秀,取消参加推荐“政绩突出单位”资格。
(二)入户进行民意测验调查情况。市督考办委托专业调查公司或社会中介机构,对5000户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按照当年本市城镇居民与农民的人数比例,确定调查的城镇居民户数和农民户数。
(三)网上评价情况。市督考办委托市信息办,利用“首都之窗”网络平台,征求市民对各部门的评价意见。网上评价的重点是各部门政务公开、依法行政、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4个方面的情况。
(四)企业对政府部门服务满意度调查情况。市督考办委托专业调查公司或社会中介机构,对5000户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政府部门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各部门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五)领导同志推荐情况。市政府领导同志及各区县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投票推荐2004年市级国家行政机关督查考核结果为优等的“政绩突出单位”,并征求市委有关领导同志意见。
六、督查考核奖惩措施
根据市政府确定的督查考核结果,按照《北京市市级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工作目标督查考核暂行办法》(京政发[2000]20号)和 《关于北京市市级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工作目标督查考核暂行办法的实施细则》(京政办发[2000]102号)有关规定进行奖惩。获得督查考核单项奖的部门,比照“政绩突出单位”享受相应奖励。对督查考核结果为中或差的部门,市政府要进行通报批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在市政府会议上做出书面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报市督考办备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
[2011]8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月15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
(京政办发[2011]8号)
通知全文如下——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京政发〔2010〕13号)印发后,本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为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本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
(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切实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各区县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的责任,积极采取措施,继续增加土地有效供应,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度,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和税收政策,进一步有效遏制投机投资性购房,加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全力做好住房保障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基本住房制度,逐步形成符合首都实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和商品住房体系。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建设、收购各类保障性住房100万套,比“十一五”翻一番,全面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坚决完成2011年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20万套以上,发放租赁补贴2万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0万套。全面推进旧城保护性修缮和人口疏解工程,基本完成门头沟采空棚户区等“三区三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启动京煤集团房山矿区等五片棚户区改造工作。继续实施无城镇危房户和老旧住宅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工程,改善群众住房条件。
(三)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运用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或注入资本金、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合理确定租金水平,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和运营。继续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并持有、经营,或由政府回购,扩大公共租赁住房供应规模。全面启动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配租工作,2011年年底前实现配租入住1万户以上。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落实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中长期贷款。
三、加强税收征管
(四)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个人转让住房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财政部门会同税务、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存量房交易最低计税价格,坚决堵塞“阴阳合同”产生的税收漏洞。
(五)实行差别化土地增值税预征率。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新开盘项目销售前,将项目的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和销售价格等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备案,经税务部门核定,对定价过高、预计增值额过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提高土地增值税预征率,具体办法由税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制定公布。
(六)加强对土地增值税清算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已经达到土地增值税清算标准但不申请清算、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重点清算和稽查。
四、切实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七)各金融机构和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要切实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的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可根据房地产市场情况,在国家统一信贷政策基础上,研究提高本市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
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
(八)增加住房用地有效供应。全面落实本市2011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以上,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商品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不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总结本市“限房价、竞地价”的经验,并在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中全面施行。
(九)加强对企业土地市场准入资格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参加本市土地竞买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说明资金来源并提供相应证明。对擅自改变保障性住房用地性质的,要坚决纠正和严肃查处。开展商品住房用地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对超过2年没有取得施工许可证进行开工建设的,必须及时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处以闲置1年以上罚款。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达不到25%以上的(不含土地价款),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让土地及合同约定的土地开发项目。
六、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十)继续巩固限购政策成果。自本通知发布次日起,对已拥有1套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含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家庭、持有有效《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家庭,下同)、持有本市有效暂住证在本市没拥有住房且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本市有效暂住证和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在本市向其售房。
(十一)加强对购房人资格的审核,确保限购政策落实到位。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公安、税务、民政、人力社保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和购房人资格核查机制。对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购房人,不予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并由其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对未严格核实购房人购买资格、违规签订商品住房销售合同或代理合同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依法严肃处理。
七、建立健全约谈问责机制
(十二)各区县政府要按照本通知要求,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完成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各项任务。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供地,加快建设进度,按期完成开工和竣工任务,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加快配租配售工作进度,严格房源分配使用管理,全面落实保障性住房全过程“阳光工程”。保证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
(十三)发展改革、国土、规划、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税务、公安、民政、统计、人力社保、监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健全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国土部门要确保住房用地供应,并严格依法查处闲置用地,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杜绝土地出让中连续出现楼面地价超过同类地块历史最高价的情况发生。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完善政策,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完善监管长效机制,巩固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成果;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为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提供基础数据。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个人转让住房税收征管,认真做好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工作。财政、税务、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坚决堵塞税收漏洞。统计部门要按照《住宅销售价格统计调查方案》,进一步做好房价分类统计和发布工作。
(十四)进一步加强对各区县政府、市有关部门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对没有完成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进行约谈和问责。
八、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
(十五)新闻媒体要强化舆论宣传和正面引导。要大力宣传本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深入解读政策措施,引导居民理性消费,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防止虚假信息或不负责任的猜测、评论误导消费预期。对制造、散布虚假消息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五篇: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夏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通知(京政
【发布单位】北京市
【发布文号】京政办发[2003]37号 【发布日期】2003-07-18 【生效日期】2003-07-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夏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3]37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进入夏季以来,本市连续发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食品卫生安全形势相当严峻。主要原因是违法食品经营活动屡禁不止,一些餐饮单位卫生制度措施不落实,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尤其是一些建筑工地和学校集体食堂及夜市大排挡发生食物中毒比例较高。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消除隐患,确保有效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食品卫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加强夏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依法行政,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
食品卫生安全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包括食用农产品种养、食品加工、市场流通、餐饮企业及单位集体食堂。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建筑工地和学校集体食堂及营业餐厅、夜市大排挡、餐饮加工企业等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情况。依据《食品卫生法》和《北京市实施〈食品卫生法〉办法》,对各类经营性餐饮企业进行全面深入检查,重点对冷饮、熟肉制品、豆制品、凉拌小菜的制作、运输、销售各环节加强监督管理,没有经过审批的一律不准进行冷荤制作,坚决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确保群众就餐安全。加强对食用农产品种养投入品检查,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严格检测蔬菜农药残留量,保证上市食用农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严格食品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质量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布,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大检查中要发挥组织、协调和卫生监督执法的职能作用,把夏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作为当前的重要工作,及时掌握有关工作信息,全力以赴,抓紧抓好,并及时汇总有关工作信息报送市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利用暑期,组织开展学校食堂的整修改造,使所有学校食堂达到卫生要求,要特别关注农村学校、外来人员子弟学校、民办学校的食品卫生状况,秋季开学前对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集体食堂和学生营养餐供餐企业进行全面的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坚决杜绝学生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针对建筑工地的饮食卫生制定管理标准,切实改善务工人员的饮食卫生条件,对每一个工地要进行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商业、农业、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和城管监察等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各自职责,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加大检查监管力度。公安机关要配合做好违法案件的处理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区、县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卫生安全负总责,要加强统一领导,认真组织好辖区内夏季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确保一方平安。
二、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依照《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对证照不齐、假冒伪劣、掺杂使假、票证不全、超范围经营和擅自扩大经营场所或改变经营地点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做到该停业的一律停业,该吊销证照的一律吊销,该处罚的一律处罚,该取缔的一律取缔。对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要督促其立即整改;对卫生条件不达标的餐饮企业和单位集体食堂要求其停业整顿,限期改造;对造成群体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重大案件,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一追到底,决不姑息。要建立督查反馈制度,保证检查出的各种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加强社会监督,营造有利于食品卫生安全的舆论氛围
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公布群众举报电话,认真受理群众举报问题,并努力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要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舆论监督,对餐饮企业和食品流通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予以曝光,对重大案件要跟踪报道;可采取专家访谈、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在这次夏季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执法检查,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加强整改,提高工作成效。
四、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夏季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立即开展夏季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将其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领导同志要深入基层,带队检查;要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建立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市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沟通,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并指导和督查区县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工作,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对因行政执法部门工作失察、漏查以及监督执法不力等失职、渎职行为而造成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