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音乐下册《东郭先生与狼》音乐剧教案
五年级音乐下册《东郭先生与狼》音乐
剧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段落模唱歌曲,为创作《东郭先生》的角色表演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
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时安排
1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讲《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二、范听歌曲:
在欣赏完乐曲之后,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组织孩子进行角色分析为表演做准备,而是请学生总结了这个寓言故事的道理:不要被畜生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三、反思质疑:
问:为什么东郭先生会被郎的花言巧语所蒙骗,而农夫却没有上狼的当呢?孩子们对提到的问题很感兴趣,因为《东郭先生与狼》这篇文他们在三年级就学过,只是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的回答千奇百怪:
如:因为农夫知道不能相信畜生的话。
如:因为农夫知道狼是吃肉的。
如:因为东郭先生太仁慈了,心地太善良了。等等„„
学生回答这个答案时,我接受了这个意见,但同时提出疑问:你说东郭先生仁慈,很善良,难道农夫不善良吗?农夫还救过蛇呢,只是在被蛇反咬一口,经历这个血淋淋惨痛的事实教训之后,农夫再也不相信畜生的花言巧语了。还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一只蚊子落在东郭先生的胳膊上拼命的吸血,东郭先生发现了:哪怕这只蚊子长得很漂亮,哪怕这只蚊子也会人言,哪怕这只蚊子也是苦苦哀求,你们说东郭先生会不会放过这只蚊子?(学生纷纷发笑,说肯定会打死蚊子)
师问:那这个时候东郭先生为什么会狠心地打死蚊子呢?他不是很善良,很仁慈吗?
四、此时又结合音乐剧,边问一边模仿东郭的书呆子气,让学生领悟„„
问1:东郭心肠软,赶紧跪下地,说一句,别客气,把那老狼呀嘛忙扶起,藏进书袋里。东郭先生还跟狼客气„„
问2:他自己做的决定,救了一个畜生,那么他就得自己承担后果。可东郭先生尽管两腿抖得急,认为好心没好报,说老狼不仗义,实在没教育。说狼没教育„„
问3:如果你在生死关头碰到人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而东郭先生呢,他是咋做的?——拉着农夫评理。在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要评出个是非曲直来,(摇头)真是愚顽不灵„„提醒学生:遇到了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死读书,读死书,不晓得联系实际,不晓得灵活变通、活学活用,典型的“高分低能”儿。任何知识都是于生活的,数学亦是,语文亦是,就连唱歌跳舞都是„„(举例证明:做一个舞蹈动作——它是插秧;做一个双手前推——于洗衣服„„)——只知道理论,文字,不知到联系实际,缺乏生活实践,这种人是最容易受骗上当的。
五、师总结:
1、不要做一个高分低能儿。要把我们学到的东西与生活联系起来,学习和生活不是分离的。
2、做一个感恩图报的人,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3、不要被畜生(包括类似于畜生的人)的花言巧语蒙骗,对这种人我们要毫不留情,坚决消灭,不能心慈手软,否则受害的轻则可能是我们自己,重则——有可能祸及家人。
六、带着对故事近一步的理解,跟录音机一起模唱歌曲。
第二篇:第五年级下册音乐六单元小小音乐剧(东郭先生和狼)2017人教版
第六单元《小小音乐剧》 第一课时《东郭先生》(1)
教材分析:
欣赏音乐剧《东郭先生》。选用的是由陈小奇作词,朱德荣作曲的一首叙事歌曲。歌曲的内容来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与狼》。这是一节以音乐剧为主题的综合活动课。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段落模唱歌曲,为创作《东郭先生》的角色表演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2、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东郭先生》的故事。
师:你们都听过啦,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吧(教师播放音乐剧的主题音乐当作学生讲故事的背景音乐)。
二、学生讲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学者,名字叫做东郭,他是一个善良又老实的人。有一天,他骑着毛驴,带着两袋子书去远方讲学。当他走到树林的中央时,碰到了一只狼。狼气喘吁吁的请求东郭先生救救它。东郭先生听了狼的一番好话,就把狼藏进了他放书的口袋里。
狼躲过了猎人的追赶,不仅不报恩,还打起了东郭先生的主意。东郭先生急忙逃命,狼在后面不断地追赶。
这时,来了一个农夫,东郭先生让农夫来评理。农夫说:“小小的口袋怎么能装进一只狼呢?”狼听了急忙钻进了口袋里。农夫和东郭先生连忙把口袋扎紧,把狼扔进了山谷里。
三、教师唱故事
师:故事讲得真好。今天老师不是讲故事,而是要用歌唱的形式把这个故事表现出来。教师播放音乐剧中所有音乐的伴奏,教师边演唱边表演。
师: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表演这个音乐剧吗?
四、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
师:那我们现在商量一下,故事里都有什么角色?
有东郭先生,还有凶恶的狼有猎人还有农夫 还有一头毛驴。师:除了这些主要的人物,我们再来装扮一下这个小村庄吧!师:好,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可是我们这样还不能表现这个故事,如果我们能够装扮起来就更好了。同学们,现在就请你们看教科书,根据书上的提示,讨论一下,该作哪些准备呢?
(学生分组讨论)
师:下节课我们就要表演这个小小音乐剧,我们今天已经分配好了角色,请大家回家各自准备道具,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排演音乐剧《东郭先生》。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
第二课时《东郭先生》(2)
教学目标:
通过选择乐器、创编对话表现第一幕的内容。教学重点:学唱《叙述者的歌》。教学难点:选择乐器,模仿毛驴行走的声音。人物:叙述者、东郭先生、狼、猎人、农夫、毛驴、猎狗、大树。
准备道具:口袋、狼的头饰、毛驴头饰、书(东郭先生的)、东郭先生的帽子、猎人、猎枪(塑料玩具)、皮袄、打击乐器(铃鼓、碰铃、三角铁、双响筒、响板、串铃)、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阶段目标:导入新课。
根据上节课的内容,请学生将自己分配的角色的故事和清洁讲解个同学们听。学生活动:推选叙述者。师鼓励学生开始排练音乐剧的第一幕吧!
三、讲授新课
1、阶段目标:讨论第一幕,并排练。
教师操做(播放课件):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 请叙述者来讲故事。
叙述者:清晨,东郭先生骑着毛驴,离开了家(选用适当的打击乐器模仿毛驴行走的节奏与声音)„„ 这里有几种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双响筒、响板、串铃、碰铃),你们想一想,用哪一种乐器表现毛驴行走的声音,要用什么样的节奏型? 生用双响筒表现驴蹄子的声音。
拿双响筒敲击 × ×× | × × | 生用响板也能表现驴蹄子的声音。用响板敲击 × × | × × | 生用碰铃表现驴脖子上的铃声。生用碰铃敲击以下节奏 × × | 0 × | 师总结:这几个同学选择的乐器都很适合表现毛驴行走,那我们现在就来表现一下吧!
教师操作:邀请扮演毛驴和东郭先生的同学上台,和用打击乐器伴奏的同学一起表演。
学生活动: 用打击乐器的同学敲击: 扮演毛驴的同学弓着身子跟着节奏走。扮演东郭先生的同学手里拿着书,晃着脑袋边走边看。
师总结:正在东郭先生得意的时候,忽然来了一只狼。我们一起把《叙述者的歌》唱一唱。学生活动:跟琴轻声地演唱歌谱,学会歌谱再唱歌词。
2、《叙述者的歌》把故事的开头给大家介绍了一下,那我们应该怎么表演呢?你们自己讨论讨论。哪个组拿出的方案好,我们就用这个组的。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组自由讨论,教师指导。
师鼓励学生说说讨论结果,请第一组先说。
第一组: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叙述者一开始演唱,东郭先生就上场,唱到“瞌睡打了呀嘛几十里”这就做打哈欠的的动作。唱到后面就表演老狼在前面跑,猎人在后面追。
3、第二组的设计是:唱到第一句“东郭先生骑毛驴”就请东郭先生和小毛驴上场,在小过门儿的地方,东郭先生捋捋胡子;第二句“瞌睡打了呀嘛几十里”就请东郭先生做个打哈欠的动作,再伸伸懒腰;唱到第三句“老狼真晦气”中间的小过门就请老狼上场,要显得惊慌失措的样子。第四句“碰上猎人追的急”猎人就在后面追。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狼正好在东郭先生面前停,下场。
学生听完后马上鼓掌。师生共同设计台词:
4、台词:东郭先生说:那你快跑吧!这时候狼现出很温顺的样子跪下来说:您是个大善人,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师总结:大家说得都不错。东郭先生在途中遇见了狼,现在我们把《途中遇狼》这一幕完整地表现一下。
学生活动:
东郭先生出场,手里拿着书,晃着脑袋边走边看。叙述者歌唱。狼、猎人、猎狗上场。狼和东郭先生对话。
四、总结下课 师总结: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把音乐剧第一幕创编好了。
今天回家留一个作业,创编第二幕和第三幕。我们下节课来表演!
第三课时《东郭先生》(3)
教学目标:创编对话、学习歌曲,表现第二幕的内容。教学重点:学唱故事内容,并能够有感情地进行表演。教学难点:选配音响。
教学用具:打击乐器、录音磁带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阶段目标: 承上启下,引入第二幕
师:上次我们讲到,狼求东郭先生救救它,听了狼的甜言蜜语东郭先生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就把老狼藏了起来。(播放课件)
三、讲授新课
1、学唱第二幕曲调①。
师与学生一起来唱一唱,老师唱领唱,大家一起来合。师活动:演唱“领”的部分。用眼睛和学生交流。(学唱两遍,指导学生最后一小节的变化。)
2、创编东郭先生与猎人的对话。
狼刚被装进口袋里,猎人就赶来了,猎人和东郭先生说了些什么呢?大家来设想一下。
生设计1:东郭先生可能说,狼向那边跑去了(伸手指着右侧)。生设计2:猎人急急忙忙地跑来,气喘吁吁地问东郭先生:“老先生,您看见狼了吗?”东郭先生急忙说:“我没有看见。”这时猎人看见了东郭先生的大口袋,便问:“这口袋里是什么?”东郭先生急忙坐在口袋上说:“这些都是书,都是书。”猎人看了看,又向远处走去了。
学生鼓掌。
如果要为这一段对话配上相应的音乐,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音乐比较好呢?老师这有两段音乐,你听一听哪一段的情绪更适合。
学生聆听音乐
1、《彼得与狼》中猎人的音乐。
2、《龟兔赛跑》中欢庆的音乐。生选择适合的音乐 学生表演:请“东郭先生”和“狼”一起听着第一段音乐来表演一下他们的对话。
学生听着音乐进行对话。
3、《放出老狼》(齐唱和表演)。学生演唱歌曲《放出老狼》。东郭先生和老狼进行表演。
三、排演第三幕
1、演唱歌曲。教师范唱《狼起杀心》的一段。
学生学唱《狼起杀心》一段(教师伴奏,学生一起演唱《狼起杀心》的一段)。
2、创编对话。
生设计台词:狼恶狠狠地说:你这个老头,把我放在袋子里这么长时间,分明就是要憋死我。我现在饿了,你要给我找吃的!
生设计台词狼露出狰狞的面容:那你就好人做到底,让我把你吃了吧!
3、《仓惶逃命》。
教师范唱《仓惶逃命》一段。学生一起学唱《仓惶逃命》。学生一起演唱《仓惶逃命》。东郭先生领唱,所有同学齐唱。师总结:东郭先生被吓得到处乱跑,在这我们加上一些打击乐器伴奏来增加气氛。你们说说用什么样的打击乐器呢? 生选铃鼓,快速的敲铃鼓可以表现东郭先生逃命时候,急促的脚步。
四、总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设计了第二三幕,下节课我们继续排练音乐剧。
第四课时《东郭先生》(4)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自行表演小小音乐剧。教学重点:能够自然地表演出四幕音乐剧《东郭先生》。教学难点:设计故事的结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次课排演了《东郭先生》这部音乐剧的前三幕,今天我们继续排演这个故事的结尾。教师播放课件。
三、讲授新课
1、练习齐唱。师:上次我们说到了狼要吃掉东郭先生,吓得东郭先生仓惶逃命。正在生死关头,忽然来了一个农夫。表演农夫的同学单独演唱。
2、创编对话。
师引导:这时候老狼、东郭先生和农夫说了些什么话呢?你们自己讨论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学生自己设计,教师指导。学生表演:东郭先生大声喊:快来救救我!农夫:发生了什么事?
东郭先生:我把它藏在装书的口袋里,救了它,它还要吃我!你快来给我们评评理!
农夫摸摸胡子说:原来是这样啊„„
农夫对狼说:这么个小口袋怎么能装进你这么大的东西呢? 狼听了着急地说:怎么进不去(边说边钻进口袋)? 叙述者:这时东郭先生和农夫连忙把口袋扎紧。农夫说: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
东郭先生:我打死你!打死你!东郭先生惭愧地低下了头。学生齐唱《叙述者的歌》
师总结:你们设计得很好,通过前面的共同探讨,同学们已经能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了。你们的对话设计的很生动,动作也很协调。但是最后《叙述者的歌》唱得不够整齐,这一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师指导学生用批评的语气演唱这一部分。
3、完整地表演音乐剧的第四幕
四、教师小结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合作,自己学会了第四幕的歌曲,并为故事编排了结尾。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
第三篇:东郭先生和狼教案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1一、多音字组词。
答 扎 难
宁 倒 处
闷 塞 着
二、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拒绝()镇定()合拢()立刻()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客人()的作业()的角色
()客人()作业()角色
()的信用()信用
四、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 他经常看课外读物。他的语文水平提高得较快。
2. 我国科技水平比先进的工业国家落后。我们有志气赶超发达国家。
3. 在伊拉克,绿莹莹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绿莹莹的草地如今散落着的地雷散片阻挡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五、阅读。
语言的魅力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不用说,他是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那些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那些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扬长而去。
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地问盲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唉!”那盲老人 地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去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收入情况,那盲人笑着对诗人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位盲老人,一生中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心呢?
1.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美好的时光。------()
2)大模大样地离开了。()
2.写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穿着华丽()乞讨()
3.练习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1)他看看木牌上的字,地问盲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2)“唉!”那盲老人 地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4.用直线画出文中的一句反问句,并改成陈述句。
5.根据短文填空。
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在木牌上添上了 这几个字,使人对这位、、的老人产生了,帮助了老人,让我们体会到了语言的。
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本单元部分课文或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语言的魅力。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2本堂课设置的目标是:
1、记住重点字、词
2、通读全文、了解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记住哲理教训。
课前:一分钟演讲,(提醒演讲者注意声音、站姿、目光。)
首先师生一起回忆一下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寓言故事的?
(可回忆刚学习过的寓言故事,让学生自由发言)
最后老师明确答案:先了解故事内容,再明白其中的道理。
整体感知: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内容,同时要标出生字词,标上段号并圈出各段的关键词。
基础知识:合作查词典解决生字词。
(此环节是老师提写落实,同桌互换批改所听写的字词情况)
信奉 仁慈 屠宰 张牙舞爪 作揖 手杖 捅 愚蠢 素来 周旋 原委 来龙去脉 忘恩负义
能力训练:利用圈出的关键词,组成简短的语言,概述故事内容并要落实到书面上(找学生发言说说自己对课文的概述,答案越简略越好。)
最后老师明确自己的观点:
东郭先生好心救了狼,狼反而要吃东郭先生,虽请老杏树、老母牛评理,也难改命运,幸为一仙风道骨之老人所救,将忘恩负义的狼给打死了。
阅读探究:
1、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
(板书:东郭先生 老人 狼)
2、分角色朗读,注意把握好人物语言的重音、语气、语调。其他同学注意找出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3、分析人物形象。
东郭先生:迂腐 愚蠢 糊涂
狼:狡猾 凶残
老先生:机智 勇敢 果断
4、归纳主题。
对待像狼一样狡猾凶残的恶人,我们决不能同情,决不能讲仁慈。
作业布置:互动训练之“积累运用”部分
本堂课设置的目标是:
1、记住重点字、词
2、通读全文、了解寓言故事主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记住哲理教训。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3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引导学生认识“欺、侮、岔、仁、涂、掩”6个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书达理、积德行善、信以为真”词语。
3、辅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剧本。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古人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东郭是人的姓,他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这篇课文是把寓言故事改编为了剧本。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交流成果。
(1)学生先汇报自己找出的字音重点;读书时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最后,学生把自己找出的字形、字义难点,进行全班交流。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注意倾听的能力,思辩能力。]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要求: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最佳“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
(3)全班交流,并评议。
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
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师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意图: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发展他们眼、脑、手多种器官的协调能力。]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师打相应的语句。
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检查朗读。
1.复习巩固。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难写的字,生要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读,理解寓意。
1.角色朗读。
(1)生自由练读,读出三个角色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剧本中的提示语和标点。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小组评议。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全班评议。
2.理解寓意。
师:我们学习了剧本,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恨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
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三)表演课本剧。
1.自愿组合,练习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记住台词,讨论每个角色应怎样演,并注意为角色加上动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学评议。
[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寓意的感悟,把所学语言文字字更加深入地记在头脑中,并学习如何恰当应用。]
(四)总结升华。
问:学习了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师:是的,我们应该做善良、有爱心的好人,但千万别像东郭那样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上他们的当。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希望你们擦亮眼睛,决不要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五)作业。
回家为家长表演。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4课题:《东郭先生与狼》
课型:比较探究课
上课日期:2013年11月19日
姓名:刘勇
单位:滕州市洪绪中学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课文
东郭先生与狼(1课时)
预习积累:
1.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
2.了解《中山狼传》,积累字词。
相关课程标准: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教学目标:
1.分析寓言故事情节,体会寓意。
2.分角色朗读,理解文章主要运用对话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恶人和受难的人。
评价任务:
1.分角色朗读寓言故事。
2.比较探究本文与《渔夫的故事》的异同。
3.续写《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以学生讲述《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导入。掌握《中山狼传》和作者马中锡。
展示并解读教学目标。
二、朗读故事:
五位同学分别读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话,一位同学读旁白,要切合人物身份,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1.抄写字词:
仁慈cí 退避bì 闷mēn死 愁闷mèn 作揖yī 斧锯jù 宰zǎi狼
三老:古代掌管教化的乡官。
原委: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张牙舞爪:形容猖狂凶恶的样子。
来龙去脉:比喻人和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仙风道骨:指具有神仙一样的风姿、气质。
忘恩负义:指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2.领悟讨论:
用一句话概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告诉人们的道理(寓意)。找出故事的“六要素”,划分情节结构,概括大意。
设计意图: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训练学生的感悟、分析、概括能力,达到朗读目标。
预设:
通过东郭先生救狼反而险被吃掉、最后杀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忘恩负义的禽兽不能心慈手软。
故事情节:
开端(1-2):东郭救狼。
发展(3-10):东郭问计。
高潮(11-17):诱狼入袋。
结局(18-22):东郭宰狼。
三、故事赏析:
1.探讨人物语言对话、神态、动作描写的作用,进而用两三个关键词概括东郭先生、狼、老先生、杏树、老母牛的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和技巧。把归纳概括5个人物形象的任务依次分配给各小组,讨论后依次展示。
预设:
东郭先生:解开书袋、让狼进去、放在驴背上、放了出来(动作描写)——仁慈;退避、周旋、围着驴子转、问三老、向杏树说原委、向老母牛作揖请教、向老先生跪说来龙去脉、和狼争辩(动作描写)——迂腐;“怎么能杀了它呢?”(语言描写)——愚蠢;也笑起来,两个人一起把狼宰了(神态、动作描写)——反省过来,不再愚蠢地讲究仁慈了。
狼:“先生如能相救,一定报答。”“先生救了我,我很幸运,但是……与其……还不如……为什么……”“老先生知其一,不知其二,起初……其实……”(语言描写)——狡猾、奸诈;向东郭先生逼来、张牙舞爪地扑过来、狼很高兴地同意了(动作、神态描写)——凶残、愚蠢。
老先生:眉毛都白了,拄着一根拐杖,仙风道骨,气质不凡。老先生大笑。说罢大笑。(神态、外貌描写)——聪慧智老的形象;用手杖敲着狼说:“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再不给我滚开,我就用这根棍子把你打死!”(动作、语言描写)——正气凛然、勇敢;“这么说,你也有错。”“还不如你们再做一遍给我看看。”“有尖刀吗?”“这种忘恩负义的禽兽……不是……而是……”(语言描写)——英明、机智、果断。
杏树、老母牛:“尚且……居然想免于一死!”“尚且如此,……还想免于一死吗?”(语言描写)——一生辛劳,而思想偏激的老者形象。它们以自身的遭遇告诉东郭先生,他应该被吃掉,而东郭先生临死却请教它们,更显示了他的迂腐。相对于老先生来说,杏树、老母牛起类比作用,为老先生出场做铺垫,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2.比较探究:本文批判的主要对象是谁?故事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也和《渔夫的故事》完全一样吗?
讨论后明确:本文批判的主要对象是东郭先生。告诉我们的道理都是人最终战胜了邪恶。不同点是渔夫是善良、机智、勇敢的形象,东郭先生是仁慈、迂腐、愚蠢而最后又反省了的受难者的形象,应当给予教育。
四、续写故事:
续写《东郭先生与狼》。
要求:
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故事要具备“六要素”;
利用对话、神态、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300字左右。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又 遇 恶 狼
——《东郭先生与狼》续写
话说十年前的中山一带,东郭先生杀死了一条饿狼。十年后的这一天,东郭先生赶集回来,又经过当年杀死那条饿狼的地方。
他骑着驴正走着,忽然掠过一阵阴风,只见前面站着一只极其凶恶的恶狼,双眼紧盯着东郭先生,恶狠狠地说:“东郭老儿,拿性命来,当年杀父,今日还债。”东郭先生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后,已一改当年的软弱,变得机智、勇敢了。他偷偷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藏于身后。对狼说:“当日杀你父,一直愧于心,恰好又相遇,今日我偿命。”于是鞠躬假装投降。待恶狼逼近,猛然亮出匕首,刹那间恶狼的脑袋就搬家了。东郭先生笑着说:“与你这种恩将仇报的‘坏二代’讲仁慈是愚蠢的。上次你父要将我吃,幸有老先生相助,我才逃过一劫。狼羔子,你记住,邪永不胜正,你就永远的去吧!”
说罢,驴子一声长鸣,东郭大笑,二人扬长而去。
【点评】
这篇续写十分有新意。“六要素”齐全,故事完整,寓意深刻。运用鲜明、简练、工整的人物对话刻画人物,运用“拔”“藏”“鞠躬”“逼”“亮”等准确的动词描写人物动作,深化人物性格。“忽然掠过一阵阴风”的细节铺垫真实传神;“坏二代”“狼羔子”有时代感,妙趣横生;东郭先生由“笑”到“大笑”,是人战胜邪恶的神态升华;“驴子一声长鸣”是对主人的声援;“扬长而去”展示的是胜利者的姿态,意味深远,形象鲜明。
以上当堂成篇的学生续写习作,就权当本课的教学反思吧。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5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反问句的意思。
2、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特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排成课本剧演一演。
3、从东郭先生对狼仁慈、好心相救,却险些送命的故事中,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从而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体会人物的不同心理特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反问句的意思。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东郭先生和狼》(齐读课题),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我们曾经学过寓言故事,还记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类课文的呢?
2、指名交流,小黑板出示学习寓言的方法:先了解和读懂故事内容,再理解道理,领悟寓意。
二、初读课文
1、师过渡:同学们说得好,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继续来学习这类课文。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角色?
学生交流,师板书:老农东郭先生狼
2、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轻声朗读全文,想一想我们可以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板书:救吃教育
3、你能根据板书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东郭先生好心救了一条被猎人追赶的狼,狼得救后反而要吃东郭先生。在这危急的时刻,老农及时赶到,打死了狼,并教育了东郭先生。)
三、细读课文
1、师过渡:老农是怎样教育东郭先生的?轻声朗读第九节,用——划出有关句子。
2、指名交流,出示这个句子“对狼讲仁慈,你真是太糊涂了,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3、齐读句子,问: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问题提出吗?
4、指名交流,教师归纳问题:
(1)“仁慈”什么意思?东郭先生怎样对狼讲仁慈了?
(2)狼在得救前后是怎么表现的?为什么不能对他讲仁慈?
5、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6、集体交流,领悟寓意。
(1)“犹豫”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几次写到了东郭先生犹豫?想一想,他两次犹豫分别说明了什么?(第一次犹豫是在狼的苦苦哀求下,说明东郭先生被狼的可怜相迷惑而忘了狼的本性,所以心肠软了。第二次是在猎人找不着狼向东郭先生打听时,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然后编了谎话,在猎人手下救了狼。这些都说明了东郭先生太糊涂、太愚蠢了。)
教师板书:糊涂愚蠢
指导朗读,读出东郭先生犹豫、糊涂的那种样子。
(2)狼在得救前后是怎么表现的?边交流边出示句子:
①猎人快追上我了,……,我永远忘不了你的恩情。(狼对东郭先生苦苦哀求,还许诺报恩)
②我现在饿得很,……,让我吃了你吧!
③他躲到毛驴左边,狼就扑到左边;躲到毛驴右边,狼又扑到右边。(板书:凶残)
④狼不等老农回答,……。这样的坏人,不该吃吗?(板书:狡猾)
指导朗读,指导读出狼凶狠、狡猾的语气。
7、师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对词语和句子的品析,以及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了狼的凶残狡猾,东郭先生的愚蠢糊涂。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九节,想一想老农用计打死了狼,从中说明了什么?
讨论交流,板书:机智、果断
8、当老农把狼打死后,东郭先生醒悟了吗?他会怎么想?会对老农说些什么?(交流)
四、领悟寓意
1、师: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板书: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你还知道哪些告戒人们不能怜悯恶人的寓言?(《农夫和蛇》《聪明的猴子》……)
板书设计:
15、东郭先生和狼
老农(机智、果断)
教育打死
吃
(糊涂、愚蠢)东郭先生狼狼(凶残、狡猾)
救
我们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教学效果反馈:
本课是阅读课文,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本文的三个角色形象鲜明,要抓住表现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蠢,农夫的机智、果断的词语、句子进行讲读、分析,同时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去体会、领悟寓意。
【东郭先生和狼教案】相关文章:
1.东郭先生和狼
2.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3.听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4.《 东郭先生和狼》的续写
5.《东郭先生和狼》原文及翻译
6.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7.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
8.东郭先生和狼作文
9.东郭先生和狼的寓言故事
第四篇:东郭先生和狼教案
《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利用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并学习故事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的一些方法技巧。
3、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善人与恶人。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的方法技巧。教学准备:
1、浮克《东郭先生生狼》歌曲视频
2、幻灯片
3、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完成语文《学-悟-导》字词练习并按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浮克歌曲《东郭先生和狼》flash视频。歌中说东郭先生“有眼无珠”,“有点色盲”,那故事中的东郭先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出示幻灯)
二、马中锡简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点名学生按如下提示简要复述这则故事
东郭先生救了狼。狼要吃了东郭先生。先生向杏树、老牛求救 老人和东郭先生杀狼
四、深入正解,分析人物形象
东郭先生:迂腐 愚蠢 糊涂 过于仁慈 狼:狡猾 凶残 老农:机智 勇敢 果断
提问:东郭先生、狼、老农、渔夫、魔鬼五个形象中,哪个对你
印象最深?
五、比较阅读
1、《东郭先生与狼》和《渔夫的故事》在故事情节上有什么类似之处?在引诱敌人之前 两文有什么不同的情节?
2、关于老树、老牛支持狼吃东郭先生的几段内容可不可以删除?
不可。这是编故事常用的“延宕”,也叫“卖关子”,也就是拖延最后结局的出现。它能增强了读者期待的紧张,故事才曲曲折折,摇曳生姿,才更有吸引力。不然,一下子把谜底捅出来,读者期待的紧张就降低了,故事就太单调。
小组交流:根据下面的提示,发挥想象,运用“卖关子的方法”编出一些细节使故事变得曲折些:
有一栋别墅院子挺大„„小偷和小狗好象成了一对好朋友„„主人一气之下,把那条被肥得流油的狗送进了屠宰场。
3、《东郭先生与狼》主要批判的是谁,是狼还是东郭先生?和《渔夫的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否完全相同吗?
4、翻译,它与课文16-19段有什么不同?
六、总结:怎样写故事:
1、尽量口语化
2、人物描写个性化
3、加入想象
4、情节有起伏
七、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你对狼有什么看法,生活中有哪些与狼有关的成语。
2、课外阅读马中锡《中山狼传》
第五篇:31东郭先生和狼教案
东郭先生和狼教学目标:
1、认识狼的狡猾、凶残,东郭先生的糊涂、愚昧,老农的机智、果断,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理解意思,能用“犹豫”、“大吃一惊”造句。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中感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反问句意思。
4、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排演成节目演一演。
教学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句子中感叹号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反问句意思。教学难点:懂得“决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东郭先生和狼。
1、读课题。
2、学生选择最喜欢的小节齐读课文,说说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个角色?
3、学生读课文。
二、角色分介绍。
1、课文介绍了哪些主要角色?
2、学生回答东郭先生狼老农。
3、用这几个词说上一句话,介绍本文的大意。
4、说说:()的东郭先生
()的狼
()老农
三、再读课文,角色分析
1、()的东郭先生,文中表现在什么地方? 1)东郭先生犹豫了一下……
为什么犹豫一下,当时东郭先生会想些什么? 2)东郭先生又犹豫了一下……
为什么又犹豫了一下,这是他又在想些什么? 3)东郭先生只好绕着毛驴躲避……
4)东郭先生急忙拉住老农,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老农,然后问道:“我应该让狼吃吗?” 你能学学东郭先生的样子向老农诉说经过吗? “我应该让狼吃吗?”这是一句什么句? 5)东郭先生再要往口袋里装书…… 这个动作说明什么?
2、()的狼,文中表现在什么地方? 1)……慌慌张张地对他说:“……” 恩情是什么一次?
2)狼很着急,它说:“……”
3)狼伸伸腰,舔舔嘴,对东郭先生说:“……” 4)狼不等老农回答,抢着说……
狼为什么要抢着说?“……这样的坏人,我不该吃吗?”这句话是什么句? 狼为什么说东郭先生是坏人?在没救它之前狼称东郭先生是什么? 同样一件事前后用了完全不同的称呼,说明了什么?
3、()的老农 1)老农想了想……
老农在想什么?老农想的和说的一样吗?与下面的哪一句话是一致的? 2)东郭先生正准备往口袋里装书,老农立即抢过去…… 3)他对东郭先生说:“……”
这几教训对东郭先生来说是什么?对我们来说是什么?
4.填空:我们要像(),不要像(),更不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