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
5、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6、通过与他人协作,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编辑、综合、制作和传播信息及创造性地制作多媒体作品。
7、能够判断电子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8、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自觉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为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与信息有关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住处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的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两类模快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为70-140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要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由教育部门组织信息技术的等级考试的试点工作。在条件成熟时,也可考虑作为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科目。
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初中、小学部分)
小学 :模块一 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
(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
(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 用计算机画画
(1)绘图工具的使用。
(2)图形的制作。
(3)图形的着色。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 用计算机作文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 网络的简单应用
(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
(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初中: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与信息社会。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4)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第二篇: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大纲(2016春启用)
国家开放大学高等专科
“信息技术应用”课程(Windows 7/Office 2010平台)
教学大纲
(2016年春启用)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信息技术应用”是国家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中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能够适应未来计算机使用要求的大专层次应用性人才服务的。本课程是一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基本使用方法、文字信息处理方法,了解数据信息处理和电子演示文稿信息处理的工具软件及基本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 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上,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的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实践环节按“掌握、能、观察”三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为90学时(5学分),其中:录像课10学时,上机实习60学时,定期辅导20学时。
教学内容
录像(或CAI)学时3 3 2 1
实验学时
定期辅导6 6 4 2 计算机基础知识
文字处理系统 电子表格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网络应用基础)18 18 14 8
电子演示文稿系统
二、教材
文字教材:《信息技术应用》
其中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辅导、导学内容和上机实验指导4部分内容。其中包括课程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操作技巧等。其中包括导学、复习和自我测试。录像教材:《信息技术应用》 辅助教材:CAI光盘
三、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含平时作业、大作业和上机实验等)与终结性考核(期末无纸化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考核要求见本课程考核说明。
四、教学和实验设备建议
本课程提供录像教材和CAI,教学单位可根据自有设备和条件组织教学。CAI光盘中的自我测试部分作为学生自测学习效果和熟悉无纸化考试方式使用。
实验设备单机最低配置:CPU为Pentium 4或以上处理器、内存1GB。建议单机配置:CPU为64位双核处理器、内存2GB以上。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 1.计算机基本知识
1.1 计算机发展简介
1.1.1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1.1.2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1.1.3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1 计算机硬件构成 1.2.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2.3 计算机软件 1.2.4 微型计算机系统 1.2.5 计算机的应用
2.计算机信息处理概述
2.1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
1.2 计算机系统组成和应用
2.1.1 数制
2.1.2 ASCII码和汉字编码 2.1.3 汉字输入方法介绍 2.2.1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介 2.2.2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及发展 2.2 计算机网络技术 2.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2.3.1 数字图像技术 2.3.2 语音技术
2.3.3 媒体播放和压缩技术 2.4.1 数据加密技术概述 2.4.2 计算机病毒防治介绍 2.4.3 信息安全法律 2.4 信息安全技术
二、教学要求 了解计算机发展历史、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微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常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安全常识;理解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
第二篇 Windows操作系统一、教学内容 1.Windows概述
1.1Windows的特点和功能 1.2Windows的运行环境 2.Windows的基本操作
2.1鼠标器操作 2.2窗口和图标操作 2.3菜单操作 2.4对话框操作 2.5获得帮助 3.资源管理器
3.1文件与文件夹 3.2资源管理器基本操作
3.2.1 创建文件夹 3.2.2 选择文件与文件夹
3.2.3文件与文件夹的移动、复制和删除 3.2.4查找文件 3.2.5应用程序的启动 3.2.6回收站
4.定制个性化工作环境
4.1桌面
4.1.1 快捷图标的排列与移动 4.1.2 快捷图标的创建和改名 4.2.1 任务栏自动隐藏和位置移动 4.2 任务栏 4.2.2 向快速启动栏添加/删除图标 4.3显示
4.3.1 设置屏幕保护程序 4.3.2 改变桌面背景和屏幕分辨率 4.4 控制面板 5.Windows常用附件
5.1记事本与写字板
5.1.1文档编辑 5.1.2汉字输入 5.2 画图 5.3 剪贴板操作
二、教学要求
了解Windows的特点、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方法,Windows的桌面特性、控制面板的基本使用方法,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掌握鼠标器、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剪贴板、快捷方式的操作、资源管理器和记事本的基本使用方法,掌握至少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第三篇 因特网(Internet)应用
一、教学内容 1.因特网的联接
1.1 常用上网方式 1.2 配置TCP/IP协议 2.拨号上网
2.1建立一个新连接 2.2拨号连接与断开连接 3.上网浏览
3.1 使用浏览器 3.2 使用搜索引擎 3.3 使用收藏夹 3.4IE选项配置 4.电子邮件
4.1 申请电子邮箱 4.2 配置电子邮件帐户 4.3 收发邮件 4.4 邮件管理 4.5 使用通讯簿 5.常见网络应用简介
二、教学要求
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收藏夹的使用方法、申请免费电子信箱和收发电子邮件。
第四篇 Word文字处理系统一、教学内容 1.Word概述
1.1Word的特点和功能 1.2Word的窗口组成 1.3使用帮助 2.Word基本操作
2.1创建和编辑文档
2.1.1 文档的打开和关闭 2.1.2 文档显示模式 2.1.3 文档编辑 2.2 文档版面设计
2.2.1 字体设置 2.2.2 段落排版 2.2.3 边框和底纹 2.2.4 项目符号和编号 2.2.5 版面编排 2.3 表格和图形
2.3.1 表格的创建和编辑 2.3.2 简单图形绘制和文本框 2.3.3 图片的插入 2.4 文档输出
2.4.1 文档输出预览 2.4.2 文档输出 2.4.3 文档格式的转换
二、教学要求
了解Word的特点、功能和运行环境;
掌握Word的启动和关闭方法,标尺、快速访问工具栏和状态栏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建立和编辑文档的方法,文档版面设计的方法(包括字体设置、段落排版、边框和底纹、项目符号和编号、版面编排等)、表格/图形/图片处理方法(包括表格的建立、表格内容的输入、修改和调整、简单图形绘制、指定图片/字符/文档的插入和文本框使用等)、文档格式的转换方法和文档输出(包括文档输出预览和文档输出)的方法。
第五篇 Excel电子表格系统一、教学内容 1.Excel概述
1.1Excel简介 1.2Excel的启动和退出 1.3Excel的工作区
1.4 Excel工作簿的基本操作 1.5获得帮助
2.数据的输入、编辑和输出
2.1单元格的选择 2.2数据的输入和填充 2.3数据的编辑 2.4数据的查找和替换 3.工作表的数据处理
3.1公式 3.2排序 3.3筛选 4.创建图表
4.1图表类型 4.2图表的建立 4.3图表的编辑 4.4图表的输出
二、教学要求
了解Excel的功能、运行环境和获得帮助的方法;
掌握Excel的启动和退出方法,工作表数据的输入、编辑和输出方法,工作表数据的基本处理(公式、排序和筛选)方法,建立、编辑和输出图表的基本方法。
第六篇 PowerPoint电子演示文稿系统一、教学内容 1.Power Point概述
1.1 Power Point的特点和功能 1.2 Power Point的工作界面 2.创建演示文稿
2.1新建演示文稿 2.2 编辑和修饰演示文稿 2.3保存与打印演示文稿 3.幻灯片动画设置 3.1 设置幻灯片切换 3.2 自定义动画效果 3.3 添加增强效果 3.4 动画放映基本方法 4.为幻灯片增加常用效果
4.1 制作艺术字标题 4.2 插入图片 4.3 编辑与修饰图片 4.4插入多媒体文件 5.演示文稿的放映
5.1设置放映时间 5.2设置放映方式 5.3添加幻灯片旁白 5.4设置超链接
二、教学要求
了解Power Point的特点、功能和窗口界面;
理解演示文稿基本的创建、编辑和保存方法,幻灯片动画的基本设置方法,幻灯片常用效果的添加方法,幻灯片和演示文稿的放映方法;
掌握Power Point的启动与退出方法。
第四部分实验安排
本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很强,为保证学习效果,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实验总学时为60学时。
实验内容和要求
一、微型计算机组成和键盘操作练习(2学时)实验内容
1.结合实验机型,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2.微型计算机的启动
3.键盘和指法练习4.中文输入练习实验要求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启动和键盘使用方法。
二、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方法(10学时)实验内容
1.Windows基本操作
2.资源管理器和记事本的基本操作
3.中文输入练习实验要求
观察Windows的桌面结构,掌握鼠标器、窗口、图标、菜单、对话框、剪贴板、快捷方式的操作,掌握资源管理器和记事本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8学时)实验内容
1.观察微机联网的硬件设备和连接、网络属性配置。
2.进入Internet网进行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和IE菜单项。
3.申请免费电子邮箱、配置邮箱、收发电子邮件。实验要求
了解微机联网的方式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掌握Internet网的入网方法、使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进行浏览及查找、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四、Word文字处理系统使用方法(18学时)1.实验内容
1.Word的启动和退出
2.建立和编辑文档
3.文档版面设计
4.图形的操作
5.表格的操作
6.文件格式的转换和输出预览 2.实验要求
观察Word 的界面结构;掌握Word的进入和退出方法,掌握建立和编辑文档、文档版面设计、图形操作、表格操作的方法和文件格式的一般转换方法。
五、Excel电子报表软件使用方法(14学时)1.实验内容
1.Excel的启动和退出
2.工作表输入和编辑
3.工作表的数据处理
4.工作表的格式化
5.图表的建立和输出 2.实验要求
观察Excel的界面结构;掌握Excel的进入和退出,掌握工作表的输入和编辑、工作表的数据处理、图表的建立和输出方法。
六、Power Point(中文版)演示文稿系统使用方法(8学时)实验内容
1.初步了解Power Point。
2.幻灯片的建立、编辑、修饰和保存。3.演示文稿的创建和保存。
4.幻灯片演播控制和为幻灯片增添动画效果。
5.为幻灯片增加其他效果(含艺术字、剪贴画、背景音乐、旁白及设置动画效果等)。实验要求
掌握启动Power Point 的方法,Power Point的工作界面,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修饰和保存,幻灯片演播控制,添加幻灯片动画效果,添加幻灯片其他效果。
第三篇:《农业信息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06
《农业信息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30
学分:1.5
适用对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职升本)》及有关工科、农科、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
考核要求:本课程采用期末考核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予以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实验报告与考勤,期末考核方式为笔试,试卷命题依据此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农业信息技术概论》是农林院校包括《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高职升本)》专业在内的理、工、农、经类专业均应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概论性课程,其特点是涉及面广、内容多、深度难于把握、讲解难度较大。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在于:介绍农业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发展状况,概要讲述各类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知识内容,以及一些农业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学习和编程训练,使学生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应用情况、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一定深度上对各主要技术产生适度的理解和认识。了解或掌握常用的农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建设及使用方法,从而为计算机农业应用开发课程(专业限选课)的学习与实践奠定基础,具体要求掌握如下概念、知识,了解相关工具软件的使用:
1、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三维数字化设备、仿真、可视化、可视化仿真、仿真农业、虚拟现实、虚拟植物、虚拟农业、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知识获取、推理机、RS、GPS、GIS、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精细农作、精细农业、精准农业系统集成、VRML、VRML传感器节点、MATLAB、LabVIEW、L系统、MultiGen Creator/Vega、变量处方设备。
2、相关软件:VRML语言、MATLAB仿真/虚拟工具箱、L-Studio、农业专家系统平台
理论教学部分
理论课学时:2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李乃祥主编,《农业信息技术导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参考书:
曹卫星主编,《农业信息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韦有双.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国防工业,2004 吴小华.VRML从入门到精通.国防工业,2004 刘怡.虚拟现实VRML程序设计.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石纯一.农业专家系统入门.清华大学,2000 白广存主编,《计算机在农业生物环境测控与管理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一、学时分配
章节 1 2 3 4 5 6 7 课程内容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农业信息管理与发布技术 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 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技术 虚拟农业和主要支撑技术 智能化农业管理与决策技术 3S技术与精细农业 合计
学时 2 2 2 2 4 4 4 20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深度难于把握、讲解难度较大,教学形式以面授为宜。
2、虽然是概论课程,但还应注重具体技术内容,包括一些常用工具的讲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3、对关键性概念、难于掌握的软件的使用等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4、如条件许可,应利用板书与课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 农业信息技术概述
1、基本内容
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涵;国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加速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进程;天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现状与展望。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与阶段划分;理解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涵,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主要对策。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与内涵;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 农业信息管理与发布技术
1、基本内容
农业数据库技术;农业信息网络技术;农业信息系统;涉农网站的开发与建设;农业网站开发实例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农业科技研究信息系统等各类农业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农业信息网络的产生与发展概况,我国农业数据库及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状况,农业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理解农业数据库、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信息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世界4个大型农业数据库、AGNET、CGRIS的基本情况。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数据库、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概况、世界4个大型农业数据库、AGNET、CGRIS;难点:农业数据库技术发展趋势
第三章 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
1、基本内容
计算机测控与现代农业生产;农业生物系统信息的获取技术;植物工厂中的计算机测控;动物农业中的计算机测控;农产品鉴定与贮藏加工中的计算机测控;环境温度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开发。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信息采集过程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动物农业中的计算机测控内容与方法、农产品鉴定与贮藏加工中的计算机测控内容与方法;理解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农业生物系统及设施栽培的概念,设施栽培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农业生物系统的主要信息内容、农业生物环境信息采集方法、作物的生理特性指标监测与采集方法;掌握作物的环境指标和生理特性指标、计算机测控对现代农业生产的意义和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物信息内容;难点:农业生物信息获取技术。
第四章 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技术
1、基本内容
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概述;常用统计方法概要说明;SPSS软件及基本操作;SPSS应用案例介绍。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以及常用统计方法;初步掌握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能使用SPSS完成试验结果的分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试验计算机设计与分析的概念;常用统计方法;SPSS软件的基本操作与使用;难点:使用SPSS进行试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虚拟农业和主要支撑技术
1、基本内容
仿真与虚拟农业;模拟模型与虚拟植物技术;可视化与多媒体技术;VRML标准与虚拟场景设计;L-Studio与虚拟作物设计。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植物模型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作物模拟系统及其特征、虚拟现实有关硬件设备、仿真及虚拟现实软件的使用;理解仿真与仿真农业、虚拟现实与虚拟农业、作物生理生态模型、虚拟植物模型、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基础;掌握数据可视化的意义,仿真与可视化、多媒体、虚拟现实之间的关系,虚拟现实仿真交互控制的机制,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对于农业的意义与作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仿真及虚拟农业的概念、应用内容及意义;仿真与虚拟现实软件;作物生理生态模型与虚拟植物模型;难点:作物生理生态模型与虚拟植物模型;系统仿真、虚拟现实及相互关系。
第六章 智能化农业管理与决策技术
1、基本内容
农业专家系统;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PAID;苹果种植专家系统的开发;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农业专家系统发展概况,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过程,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类型,农业专家系统平台的使用;理解专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农业专家系统及其特点,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及其特征,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专家系统的分类;掌握推理机的工作原理,决策支持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与专家系统的关系,专家系统与传统程序的根本区别,不精确推理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识的规则表示与推理;不确定推理计算方法;专家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农业专家系统平台的使用;难点:不精确推理及常用计算方法。
第七章 3S技术与精细农业
1、基本内容
遥感(RS)技术;GPS技术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精细农业;基于3S技术的农业应用系统实例介绍。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RS技术、GPS技术及GIS的发展史,GIS的应用与开发,精细农业的历史与现状,遥感的主要理论依据,GPS的定位原理,智能农业机械装备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理解遥感的概念、分类、系统构成、各部分的功能及工作过程,GPS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GIS的概念、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精细农作与精细农业的概念;掌握精细农作及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精确农作和精确农业的区别。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遥感的概念、分类、系统构成及理论依据;GPS的概念、系统组成及定位原理;GIS的概念与基本功能;精确农作、精确农业的概念,技术思想及相互关系;难点:遥感的主要理论依据;GPS的定位原理。
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学时:10
实验指导书:内部电子资料
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
加深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农业信息技术相关软件的使用;初步具备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每次试验前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包括提前熟悉实验内容,编写好应用程序。每个必做试验要提交实验报告一份。
二、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考核采取上机操作、试验报告评判的综合考核方式,上机操作和实验报告得分作为该门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三、实验项目一览表
《农业信息技术概论》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适用专业 学时 1 涉农网站的开发 设计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2 SPSS软件的使用 验证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3 基于VRML的虚拟场景设计 设计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4 基于L-Studio的虚拟作物设计 设计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5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使用 设计性 选做 信息技术类 2 6 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 验证性 必做 信息技术类 2
四、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
涉农网站的开发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熟悉ASP.NET、SQL等基本语言工具,掌握使用上述工具开发涉农网站的基本方法,包括涉农网站的前台设计和后台设计。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系统环境的配置过程、ASP.NET基本控件的使用方法、如何通过ADO.NET接口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等内容,细致分析案例程序,动手开发一个涉农网站,然后上机试验,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涉农网站的开发、发布与使用。
实验二 SPSS软件的使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农业试验设计和分析方法的理解与认识,熟悉SPSS的集成应用环境和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实验掌握使用SPSS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的一些基本方法与技术。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SPSS的集成应用环境,细致分析试验案例,利用SPSS环境完成试验结果的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使用SPSS完成试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三
基于VRML的虚拟场景设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VRML的理解与认识,熟悉VRML的基本程序结构和VRML编程的基本方法。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应通过实验掌握VRML传感器节点、消息传递路由的使用以及动态交互设计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VRML的基本程序结构、VRML传感器节点、消息传递路由等内容,细致分析实例程序,动手编写虚拟场景程序,然后上机试验,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基于VRML的虚拟场景实现程序的编写、调试及运行。
实验四
基于L-Studio的虚拟作物设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分形、L-语言、L-studio的了解与认识,熟悉L-studio软件的基本内容和集成环境。通过实验掌握L-studio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通过L-studio软件的集成环境改写或自行设计虚拟植物。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L-语言、L-studio软件的基本内容和集成环境,仔细阅读和分析实验指导书中的有关样例程序,然后,修改或编写虚拟植物程序,上机调试运行,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使用L-studio软件的集成环境,完成虚拟植物修改或设计
实验五
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使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的使用以及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要提前熟悉有关内容,准备好农业专家系统知识库,课上完成农业专家系统设计与调试,课后提交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使用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进行农业专家系统开发。
实验六
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加深对3S技术的理解与认识,了解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初步掌握遥感图像处理与GIS软件的使用方法。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学生首先要熟悉ERDAS Imagine和ArcGIS软件的集成使用环境,包括材质、对象等库的使用,纹理贴图等基本操作,细致分析实例程序,动手开发一个虚拟场景,运行展示开发的虚拟作品并写出实验报告。
2、实验内容或原理
使用ERDAS Imagine完成一幅遥感图像处理,使用Arc GIS完成简单GIS应用系统开发。
第四篇:教学大纲
妇产科教学大纲
女性生殖系统
【总体目标】 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学习有关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知识。
1.解剖和生理 【达到目标】
(1)说明女性骨盆以及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的解剖特点及邻近器官的关系;(2)说明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过程和生理功能;(3)能评价血中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4)能说明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和排卵机制。
2.疾病
【达到目标】
(1)能说明女性生殖系统(外阴、阴道、宫颈、盆腔)感染性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2)了解性传播疾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3)概述女性生殖器肿瘤(子宫颈癌、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4)能说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的病理变化、鉴别诊断、临床及转移表现、诊断和治疗、重点化疗;(5)能说明子宫内膜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6)能说明不孕症的病因、诊断,治疗原则。了解试管婴儿及人工授精的适应证。(7)了解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3.症状
【阴道出血】 能概述原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
【月经异常】 能说明掌握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的临床类型、临床表现特征、治疗原则及措施。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异常白带】 了解种类、原因。
【下腹疼】 能说明性质、特点、原因以及鉴别诊断 【下腹部包块】了解部位、性质特点。4.辅助检查
【达到目标】
(1)明基础体温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2)价血中激素(FHS、LH、PRL、HPL、hCG、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的测定值;
(3)概述阴道、子宫颈、内膜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的所见;(4)能说明肿瘤标记物的测定值和意义;
(5)概述盆腔内脏器和肿瘤的影象诊断(B超、CT、MRI、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所见。
5.妇科手术 【达到目标】
1(1)概述子宫次全切、子宫全切、次广泛子宫全切、广泛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2)概述卵巢手术的种类和适应症。
(一)妊娠、分娩与产褥
【总体目标】 在学习妊娠与分娩和产褥期管理的必要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妇女保健、生殖医疗知识。
1. 妊娠生理 【达到目标】
(1)概述卵子受精、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2)能说明胎盘的形成和功能。
(3)能说明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2.诊断和基本检查
【达到目标】
(3)说明在胎儿的发育过程中机能、形态和变化;(4)说明正常妊娠的经过;(5)说明妊娠的诊断方法;(6)概述妇女保健的意义。3. 正常分娩和产褥 【达到目标】
(1)能说明决定分娩的因素和枕先露的分娩机转。(2)概述正常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3)能说明产褥期母体的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乳房等的生理变化。(4)能说明产褥期的临床表现、处理和保健。4. 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 【达到目标】
(1)
能说明主要的异常妊娠(流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胎妊娠、异常骨盆)的诊断和处理;
(2)能说明主要的异常分娩,包括早产、产力异常(低张性宫缩乏力),产道异常(骨产道异常),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处理。
(3)能说明主要的异常产褥(产褥感染、子宫复旧不全)的原因、诊断和防治;(4)能说明产科急救(产科出血、羊水栓塞、DIC)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5)能概述主要的妊娠合并症(心脏病、急性病毒性肝炎、糖尿病、贫血、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5. 产科手术 【达到目标】
(1)能说明剖宫产术的适应证和术式;
(2)能说明产科助产术(产钳术、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臀位牵引术)的适应证;
(3)概述产科麻醉的特点。
(二)计划生育
1. 避孕方法 【达到目标】
(1)能概述宫内节育器的种类、避孕原理和临床应用;
2(2)能说明放置宫内节育器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预防、处理;(3)能概述避孕药的种类、避孕原理、临床应用方法。2. 人工流产
【达到目标】能说明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的防治。3. 节育措施
【达到目标】能概述输卵管结扎术的适应症、禁忌症、种类和并发症的防治。
二 临床实习
【总体目标】学习有关妇产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作好妇产科医生和进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妇产科病史的收集、体格检查、病志书写;学习掌握女性的健康、妊娠、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目标】
(1)能够掌握正常妊娠、分娩和产褥的基本管理技术;
(2)能够诊查主要疾病的临床表现、并能参与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并实施操作。【实习形式】产科、妇科病房、门诊。【实习的病种】
(1)产科:正常妊娠、分娩、产褥、流产、异位妊娠、异常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
(2)妇科: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子宫和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
(3)计划生育:人工流产、宫内置节育器的方法。【技能的训练】
1. 产科病房:包括分娩室实习。
(1)学会观察产程、使用产程图,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接正常产2~3次;(2)能掌握新生儿的处理,熟悉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过程;
(3)了解助产术(产钳术、胎头吸引术、臀位助产术)的适应证和方法;(4)参加剖宫产手术,了解手术适应证及操作要点。2. 妇科病房
(1)参加妇科手术,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开腹、关腹操作;(2)了解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3. 门诊
(1)学会阴道双合诊、腹部四步触诊检查法及骨盆测量法;(2)熟悉宫颈刮片、宫颈活体组织切片检查技术;
(3)了解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药物流产)、宫内置节育器的适应证和操作要点。
第五篇: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积分》2005.6 英文名称:Calculus
课程编号:00000
1学时数及学分:共80学时(第一学期4×14=54学时;第二学期2×13=26学时)教材名称:《微积分》赵树嫄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6 本大纲主笔人:薛长虹
一. 课程的目的、要求和任务:
1.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数学中的微分极限思想,培养逻辑思维方式,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循序渐近地在学习掌握微积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进而对经济领域的各类问题有科学的分析与认知。
3.使学生达到具有一定的微积分知识基础,会用所学的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去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二. 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函数
[内容提要]
1.预备知识实数及其几何表示;实数的绝对值,绝对值的基本性质,绝对值不等式;;区间与邻域的概念。
2.函数概念常量与变量;函数的定义与表示法,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及经济应用。
3.函数的几何特征单调性,有界性,奇偶性,周期性。
4.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及其图象的性质。
5.复合函数的定义
6.初等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定义域,值域及其图形。初等函数的定义。
7.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形特征。
8.建立函数关系的例子经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经济函数。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需求函数,供求函数等。
[要求与说明]
1.理解实数与实数绝对值的概念,掌握解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方法。
2.理解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等概念,熟悉函数的表示法。
3.了解函数的几何特征并掌握各几何特性的图形特征。
4.了解反函数的概念;知道函数与其反函数的几何关系;给定函数会求其反函数。
5.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两个或多个函数能构成复合函数的条件;掌握将一个复合函数分解为较简单函数的方法。
6.理解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定义域,值域等概念,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基本性质。
7.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8.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9.本章内容带有复习性质,凡中学已经学习过的有关函数的知识,只需加以复习提高,不必再作详细讲解。
(二)极限与连续
[内容提要]
1.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概念,数列极限的定义与几何意义,数列极限的唯一性及收敛数列的有界性。
2.函数的极限xx0时,函数f(x)的极限;x→∞时,函数f(x)的极限;
函数极限的几何解释;单边极限(左,右极限,x→+∞或x→-∞时,函数f(x)的极限。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无穷小量的定义与基本性质,无穷小量的比较;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极限不等式等,极限的存在性定理夹逼性定理,单调有界数列的极限存在性定理,sinx
x1,limx(11)e 3.4.5.6.7.两个重要极限limx0
8.函数的连续性函数的改变量,函数的连续性,左连续与右连续;函
数连续与极限的关系。
9.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10.连续函数的和,差,积,商的连续性;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初
等函数的连续性,分段函数的连续性。
11.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定理有界性定理,最值定理,介值定理。
[要求与说明]
1.了解数列与函数极限的概念。关于数列与函数极限的分析定义不作要求。
2.了解无穷小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无穷小量比较的方法;了解无穷
大量的概念;知道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
3.知道两个极限存在定理,并能用于求一些简单极限的值.单调有界数列的极限存在性定理不证明。
4.熟练掌握两个重要的极限。两个重要极限的证明不作要求。
5.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函数间断的概念;掌握函数间断点的分类;掌
握讨论简单分段函数连续性的方法。
6.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必连续的结论。
7.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定理。
8.掌握求极限的基本方法;利用极限运算法则,无穷小的性质,两个重要
极限以及函数的连续性等求极限的值。
(三)导数与微分
[内容提要]
1.导数概念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导数的定义与
几何意义及应用,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2.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3.导数的四则运算。
4.反函数与复合函数的导数公式,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
5.高阶导数的概念与求法。
6.微分微分的定义与几何意义;可导与可微的关系;微分法则与微分基
本公式;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7.导数与微分的简单应用边际与弹性概念。
[要求与说明]
8.了解导数的概念;知道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经济意义;了解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9.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0.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公式。
11.熟练反函数的导数公式(证明不作要求)。
12.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链式求导法则(证明不作要求)。
13.掌握对数求导法与隐函数求导法。
14.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求二阶,三阶导数及某些简单函数的n阶导
数的方法。
15.了解微分的概念;掌握可导与微分的关系,以及微分形式的不变性;熟
练掌握求可微函数微分的方法。
16.知道边际与弹性的关系,会求解简单的经济应用题。
(四)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1.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柯西定理。
2.罗必塔法则与各种未定式的定值方法。
3.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法。
4.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函数极值的定义,函数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
件,函数最值的概念,求函数最值的基本步骤。
5.曲线的凹凸性,拐点与渐进线曲线凹凸性与拐点的判别法,凹凸区
间与拐点的求法。曲线渐进线的定义与求法。
6.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7.经济应用举例:最大利润,最小成本等。
[要求与说明]
1.能叙述罗尔定理,拉格朗日定理和柯西定理,知道这些定理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这些定理证明一些简单的证明题(如证明不等式)。有关这些定理的证明不作要求。
2.熟练掌握罗必塔法则和各种未定式的定值方法。只证明型未定式的罗必
塔法则,型未定式的罗必塔法则的证明不作要求。注意罗必塔法则适用的条件。
3.熟练掌握函数单调性的判别方法。
4.熟练掌握求函数极值与最值的方法。了解函数极值与最值的关系与区别,会求解某些简单经济应用问题。
5.熟练掌握曲线凹凸性判别方法;熟练掌握求曲线拐点与渐进线的方法。
6.熟练掌握函数作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会作某些简单函数的图形。
(五)不定积分
[内容提要]
1.不定积分的概念原函数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定义与几何意义。不定
积分的基本性质。
2.基本积分表。
3.换元积分法第一换元积分法,第二换元积分法。
4.分部积分法。
[要求与说明]
1.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2.熟悉基本积分表。
3.熟练掌握计算不定积分的两种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六)定积分
[内容提要]
1.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曲边梯形的面积,定积分的定义与几何意义。
定积分的性质。积分中值定理。
2.微积分基本定理变上限积分。原函数存在性定理。变上限积分的求
导方法。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3.定积分的计算定积分的第一与第二换元法。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4.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的体积,简单的经济应用。
5.广义积分初步无穷积分的概念,无穷积分收敛与发散的定义,无穷
积分的计算,瑕积分的概念,瑕积分收敛与发散的定义,瑕积分的计算。广义积分
11xpdx与1p0x1dx的敛散性判别。
[要求与说明]
1.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掌握积分中值定理。
2.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会求变上限积分的导数。
3.熟练掌握计算定积分的换元积分公式和分部积分公式。注意不定积分与
定积分换元积分公式之间的相似性与区别。
4.会利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和旋转体的体积。会利用定积分求解
一些简单的经济应用题。
5.了解广义积分收敛与发散的概念。掌握计算收敛广义积分的方法。知道广义积分
11xpdx与1px01dx的收敛条件。
(七)无穷级数
[内容提要]
1.无穷级数的概念与性质无穷级数及其一般项与部分和的概念;无穷
级数收敛与发散的定义;收敛级数和的概念;几何级数与调和级数的敛散性;无穷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
2.正项级数正项级数的概念;正项级数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正项级
数敛散性的比较判别法,达朗贝尔比值判别法;p级数的敛散性。
3.任意项级数交错级数的概念;交错级数敛散性的莱布尼兹判别法。任
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判别法。
[要求与说明]
1.了解无穷级数及其一般项,部分和,收敛与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等
基本概念。
2.掌握几何级数与p级数的敛散性判别条件;知道调和级数的敛散性。
3.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以及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
4.掌握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熟练掌握正项级数的达朗贝尔比值判别法。
5.掌握交错级数的莱布尼兹判别法。
(八)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内容提要]
1.预备知识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空间曲面与曲面方
程。平面上的区域,区域的边界,点的邻域,开区域与闭区域等概念。
2.多元函数的概念多元函数的定义。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与几何意义。二
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3.偏导数与全微分偏导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全微分的定义与计算方
法。
4.多元复合函数微分法与隐函数微分法。
5.高阶偏导数的定义与求法。
6.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二元函数极值的定义,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
分条件。条件极值的概念与拉格朗日乘子法。多元函数最值的概念与求法。
7.二重积分曲顶柱体的体积,二重积分的定义与基本性质。二重积分的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
[要求与说明]
1.了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会求空间两点的距离。
2.了解平面区域,区域的边界,点的邻域,开区域与闭区域等概念。
3.知道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
4.理解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熟练掌握求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方法,掌握多元复合函数偏导数的方法。
5.掌握由一个方程确定的隐函数的求偏导数的方法(例如由确定
F(x,y,z)0的隐函数zf(x,y),求其偏导数)
6.了解二元函数极值与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用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
条件和充分条件求二元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简单二元函数条件极值问题的方法。
7.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与基本性质。掌握在直角坐标系与极坐
标系下计算二重积分的常用方法,会计算一些简单的二重积分。
(九)微分方程
[内容提要]
1.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微分方程的定义,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特解),定解条件和初值问题等基本概念。
2.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的方程,齐次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伯努
利方程。
3.二阶微分方程的几种简单形式,例如最简单的二阶微分方程y''f(x)。不显
含未知函数y''f(x,y')的二阶微分方程。不显含自变量的二阶微分方程y''f(y,y')等。
4.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的特征根解法,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y''py'qyf(x)当f(x)erx,f(x)pm(x),,其中pm(x)是x的m次多项式时的解法。
5.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简单应用。
[要求与说明]
1,了解微分方程的阶,通解与特解的概念。
2,掌握可分离变量方程,齐次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3,知道几种具有简单形式的二阶微分方程
y''f(x),y''f(x,y'),y''f(y,y')的降阶法。
4,熟练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征根解法;掌握自由项为多项式pm(x),erx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会求解一些简单的经济应用题。
三.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是经济类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的必备前期基础课程。
四. 教学方式:多媒体电子课件与手书教学结合的面授教学方式。
五.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50%,平时作业、课堂讨论、考勤占总成绩的50%。
六.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