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还好带了把伞》教学设计
《还好带了把伞》
江苏海门开发区幼儿园 袁晓燕
设计意图:
下雨了,小动物们都跑着去避雨了,小猫很悠闲地撑起了伞——他为自己带了把伞而感到自豪。然而,雨伞》虽然帮他挡住了雨,却没有挡住汽车溅起的泥水,也没有挡住大风,这时小猫已经不觉得带了把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了。故事在这里再次发生转折,被风吹走的雨伞飘到了大树上,正好挡住了鸟窝,为小鸟一家遮风避雨,这时小猫笑了:“还好我还了把伞。”绘本《还好带了把伞》情节有趣,简单易懂,画面童趣简约,非常适合小班幼儿阅读。我根据此绘本设计了两个活动。第一次的活动旨在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猫的情感变化,知道帮助别人的快乐。第二次活动则利用故事情境,让幼儿巩固涂色技能,并尝试用简单的图形进行装饰创作。活动一 阅读活动《还好带了把伞》 活动目标:
1.知道伞的作用。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情感。活动准备:
绘本PPT,幼儿人手一本绘画本,雨声音频,雨伞一把。活动过程:
一、引入
师播放雨声音频,引起幼儿兴趣。师: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师:是呀,下雨了你会怎么做?
二、了解伞的作用,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 师播放绘本PPT第1-2页,幼儿观察。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在外面玩呢,突然,哗啦啦,哗啦啦,下起了大雨!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急忙去避雨。看看都是些谁呢?
2. 幼儿学一学小猪和斑马避雨的动作。
师:小猪和斑马是怎么避雨的?
3.师播放绘本PPT第3-4页,幼儿观察画面角色,并注意小猫的神态。师:这是谁呀?小猫为什么不跑?小猫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4.幼儿跟着教师重复小猫的话:还好我带了把伞。5.教师拿出一把伞,并提问。
师:小朋友们知道伞有什么用吗?你们下雨时会打伞吗?
三、继续阅读绘本,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1.师播放绘本PPT第5-8页,边读绘本边拿着伞挡在身前,并提问。
师:一辆小汽车开过,溅起好大的水花,小猫“哎呀”叫了起来,连忙用伞挡住,小猫想:还好我带了把伞。
提问:(1)雨伞挡住了水花吗?(2)是谁开的车?(3)之后谁正好路过? 2.师播放绘本PPT第9-14页。
师:一阵大风吹来,呼呼,小猫想:还好我带了把伞。
师:但是,风太大,把小猫的伞都吹走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3.幼儿打开绘本,自主阅读第15-20页。师:谁来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
4.师播放绘本PPT第19-20页,幼儿重点观察小猫的表情。师:为什么伞飞走了,小猫还那么开心?
师:原来伞飞到了小鸟的家里,为小鸟们挡住了雨,小鸟们为自己有了把伞而开心地“啾啾”叫个不停,所以小猫也感到快乐。
师小结:虽然小猫的雨伞没有帮小猫挡住泥水和大风,却帮助了小鸟一家,小猫觉得帮助了别人特别开心。
活动二 美术活动:送你一把小花伞 活动目标:
1.在绘本的情景中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花伞,体验手工活动的乐趣。2.学说“xx,送你一把伞”,激发乐意幼儿帮助别人的情感。3.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在雨天观察过伞,感受过伞的美。
2.环境准备:花伞博览会,家长和小朋友收集的各种花伞实物或者花伞图片。3.学具准备:画好的伞的轮廓并剪下、油画棒、水彩笔、各种动物的大图卡。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后半段,进入故事情境,激起兴趣。师:故事《还好带了把伞》里的伞是谁带的?(小猫)
师:天下起了雨,小猫正在庆幸还好带了把伞时,“呼——”一阵大风吹来,伞飞到了小鸟的家里,这样小鸟的一家可以不淋雨了,可还有那么多动物没伞,怎么办呢?我们怎么才能帮助他们呢?
师:我们自己动手,画一把漂亮的小花伞送给他们,好吗?
二、引导幼儿欣赏小花伞的色彩和花纹。
1.师:我们的花伞博览会有那么多漂亮的伞,你们喜欢这些小花伞吗?为什么喜欢它? 2.引导幼儿观察PPT上的伞,找出自己喜欢的小花伞。
师:这些小花伞上有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花纹,你最喜欢哪把伞呢?为什么喜欢它?它哪里漂亮? 3.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小花伞的颜色、花纹。三、一起装饰小伞
1.师:老师这里给每一个小动物都准备了一些伞(白纸伞),你们看漂亮吗?为什么?我们一起把小伞变漂亮后再送给小动物们吧。怎样使小雨伞变得更漂亮呢?(涂颜色、画花纹等)
2.老师这里已经准备好几把漂亮的小伞了,你们看看漂亮吗?为什么?是怎样画的? 你想做把什么样子的小雨伞送给小动物呢?
四、幼儿创作
1.那么我们现在赶快来做一把漂亮的小雨伞给小动物们吧!它们一定会很高兴的!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用不同的线、图案装饰小花伞。
五、送伞
1.请幼儿把画好的伞送到你喜欢的小动物面前并说“xx,送你一把伞”。
2.小动物们得到了你们的帮助,非常高兴,现在下雨天它们就不用发愁了,它们说谢谢你们!小朋友怎么说呀?(不用谢)那么平时别人有了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想办法帮帮别人)活动延伸:
1.把装饰好的小伞布置到小伞博览会。2.在美工区提供多种装饰材料供幼儿装饰伞。
第二篇:《荷叶伞》教学设计
《荷叶伞》教学设计
朗读感悟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喜爱童话故事,能借助文续编、演青蛙借伞的故事。
3、感悟人与人之间要热心、互助、友爱相处的交际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乐于续编故事,懂得互相关心。
教具准备:
、配乐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情感。
1、激趣导入。
(1)出示荷叶图。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在哪里见过它吗?你觉得它像什么?(教师相机板书题:
10、荷叶伞)
(2)看画面,听文配乐朗读,整体感知文。
在美丽的荷花塘边,一场欢乐的音乐会正在进行,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2、整体把握文内容。
问:文讲了一什么事?(或青蛙把荷叶伞借给了谁?)
答:在下雨的时候,小青蛙把荷叶伞借给了小动物们。
二、展开想象,体会开头美。
1、借助拼音自读文。
2、出示生字认读,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读1、2自然段。
(1)问:在这两个自然段中你有什么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问题吗?
(可能会问:欢乐的鼓点指的是什么?欢乐的舞指的是什么?雨点落下来是怎样的?……)
(2)在座的同学谁来帮助解决?
4、学习“和”指名读。刚才你读准了,请你带着大家读。想知道它的意思吗?老师击节奏,请你和着老师的节奏点点头或跺跺脚。(或先做动作,再从动作上升到“和”的意思上来。
师:小青蛙在风雨来临时,各自打起一把荷叶伞,随着雨点敲击荷叶发出的声音欢快舞蹈。想一想:雨点落下来会是怎样的节奏?雨一会大,一会小,发出嗒嗒的声音,这像什么?(鼓点声)有音乐有舞蹈时,你心情怎样?(好快活)请你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
、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文第2自然段。
三、通过比较,感知文。
学习文第3——6自然段。
1、出示:看看谁来了?小狐狸想什么?
青蛙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呢?
2、美美地读3、4自然段,表扬表扬小青蛙。
3、读读、6自然段,再回过头来瞧瞧3、4自然段,有什么不同吗?你发现了什么?
分小组讨论,由小组长带领看看哪句与哪句在句式上相似。
4、学生进行汇报。
、采用对比着读一读的方法,印证学生的发现是否正确。出示幻灯填充。
(1)()淋着雨从荷塘边跑过,一只青蛙叫住了():“(),这把伞借给()!”
(2)()打起了荷叶伞。雨点打在荷叶上,嗒嗒地响,像欢乐的鼓点。
按男女生分成两部分读文。男生读3——4自然段;女生读——6自然段,从整体上感知两部分句式的相似。
6、两部分最后一句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要让学生进行区别,防止漏读错读。
四、学习第7自然段。
师范读文最后一段。
问:小青蛙在雨中送出了多少荷叶伞呢?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
五、拓展延伸,个性体验。
1、小青蛙的荷叶伞可能还会送给了谁?
请你编个小青蛙把荷叶伞借给其他小动物的故事。(出示很多小动物来到了画面)你想扮演谁就扮演谁。
2、学生展示:学生自选角色,自由组合,进行表演朗读,以展示各不同的感受和欣赏文的层次性,以及对文角色的理解。
3、教师采访:你刚才演的谁?你为什么这么快乐?你认为小青蛙是个怎样的朋友?
六、总结。
1、教师带领学生看着板书进行小结。
小青蛙将“荷叶伞”送给了小狐狸、小白兔、小鸡、小猫等许多小动物,(画上箭头)给它们送去了“欢乐”(贴出笑脸图),说明小青蛙怎样呢?(关心别人,很善良,很有爱心,教师贴出爱心图。)
2、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第三篇:《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11《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读好体现祖孙俩至爱亲情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段落,以读为主,结合语境巩固字词,理解文本,体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后“我”对这份爱的回报,体会祖孙间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边读边体会外公和“我”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关爱他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学会感恩和回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出示倾斜的雨伞图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课文写了“我”小时候,外公为我撑伞,还写了多年后“我”为外公撑伞。)
这是一把倾斜的伞,还是一把什么的伞?(充满爱的伞,幸福的伞,充满温情的伞……)。
2.当学生汇报到“这是一把充满温情的伞。”时,抓住这个句子切入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细读感悟,体会关爱
1.问题预设:为什么说这把倾斜的伞是温情的伞,你从哪里感受到温暖、感动。一边默读一边用心感受,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学生独立阅读,勾画,批注。预设反馈:
2.每逢淅淅沥沥的雨声在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学校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3.外公头顶上本来应该墨绿色的天空变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
师:你能说说像“灰蒙蒙”这种类型的词语吗?“外公头顶一半是灰蒙蒙的”这意味着什么?外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外公对“我”的这种关爱不是仅仅一两次)
5.师:老师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外公被雨淋着的时候还笑了几次,你们知道老师是从哪些词语中发现的吗?(笑眯眯、笑而不语、笑了起来)外公的笑中都包含了什么,你们猜猜他在想什么?我来采访一下同学们,说说外公当时在想什么?
6.是啊,外公真是良苦用心,让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雨中的这个场景再度感受一下外公对“我”的爱吧。
师:转眼间,我已长大,而外公却日渐苍老。他的腰弯了下去,他的背不再那么直,他的腿脚不灵便了,他的白发稀稀疏疏。(出现课文第二张插图)这把倾斜的伞却依然出现在了雨中……
(三)、激情延伸,品味关爱 1.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
从这三个“仍然”中,你体会到什么?能用“仍然……仍然……仍然……”说一句话吗?
2.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为什么“我”的心会热起来呢?长大了的“我”懂得了当年外公的伞为什么总是歪的,知道用自己这颗感恩的心去感谢外公,当外公看到“我”这样做时,他此时表现出了怎样的神情呢?
3.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引导学生体会“微微一颤”是一次,是外公有话说。师:想象一下,此时的外公心中一定百感交集,那么,他想说什么?先想一想,写下来。
学生动笔写作,交流,适时评价。
4.“我”为什么也会这样做?(受外公爱心的影响)师:是啊,一把倾斜的伞曾经承载着外公对“我”的爱,如今,这把伞又承载着——(“我”对外公的爱。)师: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了课文当中为什么把倾斜的伞说成是一把“温情的伞”吗?
5.想想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倾斜的伞”?这里面包含了什么意思?
6.“我”永远珍惜爱护的仅仅是那把伞吗?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雨伞下笼罩着的是浓浓的亲情。
(四)、真情回报,学会感恩
在这把温情的伞下,我们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回报,但是我们身边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儿关爱,请你举例说一下,并写在爱心卡上,一会儿我们把这些爱心卡贴在这堵爱心墙上。
倾斜的伞课件
第四篇: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19、《倾斜的伞》教学设计
城关回小 海莲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2、提高学生随文识字,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祖孙间的亲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从倾斜的伞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难点: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学文情境。
教师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倾斜的伞》
通过上节课的自学,你能说说伞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你从“倾斜的伞”中体会出什么?(板书:外公→爱→我 我→爱→外公)
教师总结引入:是啊,这是一把倾斜的伞,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就是这把伞,记载着小时候外公对我的呵护;也是这把伞,记载着长大后我对外公的照顾。这节课,就让我们透过语言文字,再次走进倾斜的伞下,去体会那份温情。
二、体会外公对“我”的爱。
1、教师: 文章哪几段写了外公对“我”的爱?哪几段写了“我”对外公的爱。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5自然段,其他学生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a、投影: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
我困惑了:“怎么,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1)、师:从外公笑眯眯可看出什么?(生:外公对我的喜爱)(2)、师:丹丹困惑,什么是困惑?(生:疑惑,不明白)
(3)、师:你明白吗?外公笑的是什么?外公笑而不语,他心里想什么?你体会到什么?(生:外公对我的爱)
(4)、指导朗读。你能读出丹丹的困惑和外公的高兴吗?谁来读丹丹?谁来读外公? b、“你是不是被淋湿了”外公问。
“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都包住了。”
外公听了开心的笑了起来。
(1)从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2)师:是啊,文中的外公用一把倾斜的伞为“我”撑开了一片墨绿色的天空。回到家的他不顾自己淋透的肩膀,却为“我”没有被淋雨而开心的笑。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呢?
c、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每次”、“总是”这两个词去掉和原来意思还一样吗?
师:我们再次体会到了外公对我深深的、永久的爱。
3、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激情总结:为了儿女的成长,外公操劳了一生,把自己的爱无私的洒向他的亲人,这倾斜的伞是外公对我深深的爱,这种爱是温暖的,也温暖着我们每个人,带上你此时的感受再投入的读读这里吧!
过度:感受着这份温暖, 丹丹在外公的大伞的遮挡下幸福的成长着,伞下的故事仍在继续,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9段,画出充满温情的句子。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说话训练:
1.许多年过去了,我们的校园仍然是那么(),仍然是那么(),仍然是那么()。2.我渐渐长大了,妈妈仍然是那么,仍然是那么,仍然是那么。
三、丹丹对外公的爱。
谁能说说你 画出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投影:(1)、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坐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师:我的心为什么热了起来?谁能填一填
“我的心头热了起来,是因为我听到了_________,想起来___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升华:同学们,我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这温情的场景,时光流逝, “我”渐渐长大了,外公却老了, 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可不一样的是撑伞的人,此时墨绿的伞下, 我们听到了心灵颤动的声音,听到了爱心流淌的声音,让我们静静的感受这动人的场面吧!好,同学们,拿起书让我们 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体会。
投影:(2)、“回到家里,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混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师: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解。
生:“微微一颤”、“泪光点点”体会到外公的激动与幸福。
师:白发苍苍的老人,因为看到我长大了懂事了而激动得泪光点点,我知道此时感动的不只是外公,还有我们,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读一读课文的这一部分吧!
(3)、指导朗读
四、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使阅读和口语交际有机结合。
1、雨中的外公用伞、用心在呵护着我,这不仅仅是一把倾斜的伞,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所以文章的最后作者写到:
投影:(15自然段)“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的伞,我会永远珍惜它,爱护它。”
师: 我想说这还是把(爱心传递的伞),你能说说吗?
生:(这还是把感恩的伞、充满爱心的伞、幸福的伞、温暖的伞、呵护的伞……)
2、了解题目含义
师:正是由于这倾斜的伞中充满了温情,充满了爱所以“我”要永远珍惜它、爱护它,同学们,“我”要永远珍惜、爱护的只是一把伞吗?更是什么?
生:是祖孙间的亲情。
师:我要珍惜、爱护它是要好好将它保存在家吗?
生:回报爱,传递爱(板书:回报爱、传递爱)。
五、使爱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
1、小结:这雨中、这伞下,笼罩着浓浓的亲情。长大后我懂得了外公的伞为什么总是倾斜的,知道了用自己这颗感恩的心去回报外公。同学们:滴水之恩,自当涌泉相报,你是怎样回报父母、长辈的爱呢?
六、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回忆以下情景:
当我生病时:()。当我被雨淋时:()。
当爸爸妈妈劳累了一天,回到家时,我()。当爷爷身体不好,住进医院时,我()。
老师想把一首《感恩的心》送给大家,想想听完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生讲述自己的温情故事,师讲述自己在路上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很多好心的陌生人热心帮助的故事)
2、同学们,其实爱不仅来自亲人,还来自朋友、老师、同学,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受爱,回报爱,奉献爱,那么,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友爱、美好!
第五篇:教学设计鲁班造伞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出谜语)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猜一生活用具(伞)。
2、伞是由谁发明的?引出课题——鲁班造伞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⑴、鲁班为什么造伞? ⑵、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4、现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看重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为什么造伞,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2、学习鲁班造伞的原因
⑴、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鲁班为什么要造伞?
⑵、鲁班首先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因为下大雨而不能游湖赏景这个问题?(盖亭子)
⑶、鲁班想在西湖边盖亭子的想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⑷、在亭子里只能观赏附近的景色,所以鲁班想到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用关联词“既„„又„„”造句。⑸、分角色朗读
⑹、小结:鲁班是一个有了问题就非要解决的人,他是怎样将这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西——伞发明出来的呢?我们来学习下面的课文。
3、学习鲁班造伞的经过
⑴、指名朗读第4、5自然段,说说鲁班造伞是受到了什么启发?(小孩子头顶荷叶在雨中玩耍)。
⑵、说一说荷叶与伞的相似之处 ⑶、鲁班是不是一下子就把伞造出来了?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从“反复”、“许多次”、“终于”这些词语,体会出鲁班发明伞的过程是很艰辛的。
⑷、完成填空,回顾鲁班造伞的过程。
鲁班和妹妹在西湖游玩时,遇到大雨不能游湖赏景,他从小孩头顶荷叶在雨中玩耍得到启发,经过反复试验,终于造出了能开能合的伞。
三、拓展延伸
1、讨论:鲁班为什么能造出伞呢?
2、小结:鲁班能够造出伞,就缘于他留心观察,善于动脑筋,这也是他能够有许多发明创造的主要原因。
3、拓展:他还发明了什么呢?
4、说说你知道的其他发明:
四、总结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养成留心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或许你也会成为一名发明家。
五、作业
把《鲁班造伞》这个故事讲给家人
板书: 鲁班造伞
盖 亭 子 荷 叶 伞(能开能合)
留心观察 善于动脑筋 《鲁班造伞》教学反思 《鲁班造伞》是一个传说故事,讲得是我国古代著名木匠鲁班造伞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教育学生养成勤于观察、遇事多动脑筋的习惯。
备课时,我紧紧围绕“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大问题设计每个子问题。首先是一个统览全文的问题“鲁班造伞与一人、一事、一物有关,分别是哪件事?那个人?那件物”?课上,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一事指游西湖下雨,一人指妹妹,一物指荷叶。这样学生零乱的思维马上就会变得有条理了。然后顺势就进入了主要内容的研究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游西湖忽然下起雨是件好事呀,你知道为什么吗”?同时结合雨中西湖的课件,使学生深切感受到雨中西湖的美。而正当学生陶醉在美景中时,我说:“这么美的景色却因为下雨不能欣赏了,如果当时你在的话会是怎样的心情?你会说什么?”学生瞬时产生思维上的冲突,感受到不能游西湖很可惜。此时读起鲁班妹妹的话人人都能入情入境。无声无息中引入了妹妹这个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而在对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想妹妹感到遗憾时,鲁班在干什么?妹妹的话给了鲁班怎样的启示?从而认识鲁班是一个善于积极动脑的人。从课堂效果来看也不错,达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的教学,我直接抛给学生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荷叶和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也说出了关键。这时,我说:“这些相同点被谁发现了?为什么别人没发现呢?”学生很容易就知道了鲁班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此后,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继续让学生读文,看还能读出什么。学生的收获令人意想不到,我也没有闲着,适时问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想到勇于实践也从学生的口中说出。同时,“鲁班是怎样造出伞的?”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