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画家和牧童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朗读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在阅读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画家的谦虚谨慎的优秀品质和牧童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请同学们读课题。生: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唐朝有一位大画家。谁能读读他的名字?请你来。生:戴嵩。
师:声音很洪亮。你也来读读。生:戴嵩。师:我们一起读 生:(齐)戴嵩。
二、学习课文
(一)体会“著名”
师:读得很认真,老师很高兴,相信你们对课文的理解也一定非常棒。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知道什么叫默读吧?就是不出声,用心读,边读边想)思考: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 生: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师:说得真完整,请坐。(板书:著名)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著名呢? 生:就是特别有名的人。
师:看,我们帮助它找了一个意思非常相近的词语,就帮助我们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品画作感受“著名”
师:戴嵩的画技非常高超。文中有一个描写他作画的句子,大家快来读一读吧。
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这个句子中,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啊? 生:我不知道“浓墨涂抹”是什么意思? 生:我不知道“轻笔细描”。
师:这两个词语什么意思?谁知道?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生:“浓墨涂抹”是很浓的墨水涂上去,“轻笔细描”就是比较轻一点,在上头描。
师:这两个词语是形容我国国画中绘画技巧的,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画法。我们来欣赏一幅画,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指一指哪里是“浓墨涂抹”,哪里是“轻笔细描”?(学生上前指出)师:现在你知道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生:知道。师:有时候啊,借助生动的画面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生:“浓墨涂抹”“轻笔细描”。
师:理解了词语,相信读课文的时候,就有更深的体会了。自己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感受戴嵩的高超画技。
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谁想来读一读呀? 生: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师:说说你这次读的感受,你说说他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画得很好看。生:他画得很用心。
师:是呀,他画得很用心,很熟练。他画得又快又好,真不愧是一位——
生:著名的画家。
师:所以课文的第一段才说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来观赏。同学们拿起课文,再来读读第一段。唐朝,起。3.师: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人们都称赞了些什么,自己找出来读一读。生自己读人们称赞的话。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了哪些?请你来。
生1:“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生2:“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
师:好,谁能看着大屏幕,(出示)再来读一读两个句子 生3:“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欣赏这幅绝妙之作呀?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出示)看,画上的牛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难怪围观的人看了都要情不自禁地夸赞他。谁来读一读?(指多名学生读,教师指导。)5 师:孩子们,带着你此时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吧。围观的人看了——
生: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
师:孩子们,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刚才读的句子当中有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呢!生:夸赞,称赞,赞扬。
师:真棒!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词语吧,夸赞——读。
生:(齐读)夸赞、夸赞,称赞、称赞,赞扬、赞扬。
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多么丰富呀!同一个意思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三个词语,把它们积累下来。(生读)说话练习
师:如果此时,你也是围观的人,看到这惟妙惟肖的画作,你也情不自禁地想来夸赞夸赞,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会说你画得太棒了。师:漂亮。孩子们,课文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的时候用上了精美的词语,如果我们在夸赞的时候呀,也能用上类似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了。我来给大家推荐几个词语。先跟我来读一读: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师:这三个课外词语能帮助我们把句子说得更生动呢!你想来试一试吗?这样吧,自己先想一想,在座位上练一练,和同桌同学得互相说一说,一会儿我们找同学来说。开始吧。(生练习说)师:谁想来说一说? 生:您画的两头牛真是活灵活现!生:您画的斗牛图真是栩栩如生!师:是啊,说出了你的心声。还有想夸赞的同学吗? 生:您画的这幅斗牛图真是栩栩如生呀!生:您画的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师:多了不起,用上了两个积累的词语呢!来。看,把积累的词语用在我们的表达中,我们的语言就更生动了,多好呀,再来。生:您画的斗牛图真是惟妙惟肖。
四、体会牧童
1、师:听了你们地夸赞,老师也觉得戴嵩的画技的确相当的高超,然而此时却冒出一个不同的声音,怎么说的?出示牧童的话 ①谁来当当牧童把这句话读一读。(把握好提示语)②谁还来大点声喊一喊?一起喊一喊(齐读)
2、听了小牧童这炸雷一样的喊声,围观的人一下子都怎么样了?(看图)(呆住了)为什么大家都呆住了?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么说这个小牧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人的表情并想象他们可能说的话。)生:大画家怎么会画错呢?
生:你这小毛孩,你知道什么呀?别胡说!
3.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是牧童,你敢出来说吗?你会担心什么?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一个小牧童?(板书:勇敢)4.到底是大画家画错了,还是小牧童说错了呢?默读一读5、6自然段就知道了。师:到底是谁错了? 生:画家。5.画家错在哪里了?指名读(牧童说得对吗?看照片)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牧童能发现画家的错?(学习牧童细心观察生活)6.小结:真是一个的牧童啊!(板书:善于观察)
7.一个受人尊崇的,堂堂的大画家,在那么多人面前,被一个小牧童公然地指出错误,他生气了吗?他恼羞成怒了吗?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他还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板书:虚心 8.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课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吗?(课件出示:我想说、、、、、、我想对戴嵩说、、、、、、我想对牧童说、、、、、、我想对围观的人说、、、、、、)
生:我想对戴嵩说,你画画得那么好,还那么虚心地向小牧童请教,我要向你学习。
生:我想对小牧童说:你真勇敢,敢向大画家提意见。生:我想对围观的人说:不要以为大画家就没有错,以后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想想。
师:你还想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吗? 生:同学们,我们要学习大画家虚心向别人请教。生:我们要向牧童学习勇敢地指出别人的错误。生:我们要向牧童学习认真的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学生读词)书写指导
师:这个词中的“抹”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写的一个字。请你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说一说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生说)师:他说出了这个字三的位置,观察得很仔细。生:“抹”的旁边的“末竖不能在横中线上。师:要写在竖中线的—— 生:旁边。师:右边。还有吗? 生:旁边的这个“末”那个竖不能顶天立地。师:对了,虽然很长,但是不能顶天立地,上下都要留有空。孩子们,伸出你的小手,和我一起来写写这个字。这是一个左窄右宽的字。请同学们注意提手旁:第一笔横要写在左半格横中线的上边;第二笔竖钩要写得长而直,但不要顶天立地;第三笔提请同学们注意,它起笔的地方要比横靠左一些,写在横中线 第3 / 4页 的下面,右边期末的“末”上横长下横短,和提手旁横的位置一样高,第二横在横中线上起笔,稍稍向右倾斜一点,竖要和提手旁的竖钩一样长,注意写在竖中线的右边,左边撇右边捺。好了,同学们,请你打开你的课文纸认真地在你的课文纸上把这个“抹”字写一遍,注意写字的姿势。(学生书写“抹”字,师生点评。)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语,读。生:浓墨涂抹。
师:课文中还有两个带有提手旁的字需要我们来写呢!第一个是“拱”,第二个是“挤”,如果你能用上刚才写字的方法,认真地来书写,你的字一定能够工整和美观。把“挤”和“拱”各写一遍。
(生书写“挤、拱”两字。)11 师:这节课通过读书我们认识了著名的画家——(出示词卡)生:戴嵩。
师:课题是《画家和牧童》。小牧童是如何看待戴嵩的这幅画的呢?戴嵩的著名又仅仅体现在画技高超上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小结
无论是戴嵩的虚心、还是小牧童面对大人物直言不讳的勇敢,都是我们做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老师很高兴,大家不但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我相信,你们长大了一定会比戴嵩、牧童更要有出息。今天的作业是课后收集更多著名画家的资料。
六、作业
1、把今天学习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并说说你的收获。
2、在我国现代画家中,有不少人也以画动物而闻名。请你找找这些画家的资料,了解大师们的故事。
课堂小结
无论是戴嵩的虚心、还是小牧童面对大人物直言不讳的勇敢,都是我们做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老师很高兴,大家不但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我相信,你们长大了一定会比戴嵩、牧童更要有出息。
课后习题
一、开火车认读词语
购买
惭愧
驱赶
戴嵩
价钱
批评
牛蝇
拱手
和蔼
翘起来
浓墨涂抹
二、用“一„„就„„”练习说话。
三、看图说话: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住了。想一想:大家会说些什么?
板书
21、画家
和
牧童
著名
实事求是
画技高
善于观察
第二篇:画家和牧童教案
通山县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课教案
执教:通山县洪港镇洪港小学
张海霞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21《画家和牧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理解词语,理解时积累,积累后运用词语说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
教学难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导入。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字词情况。
三、品读课文。
(一)、体会“著名”
1、重点句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出示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
通过对比理解关联词“„„—„„就„„”,进行说话练习。
2、重点句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读中理解“没有不”的双重否定的意思。
(二)、学故事。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1)、戴嵩给朋友画了一幅什么画?(2)、戴嵩是怎么画的?(3)、画得怎么样? 2、学生反馈。
重点句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借助生动画面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的意思,从“一会儿,一会儿”里体会画家的高超技艺,并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重点句2: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著名。理解、积累词语。
重点句3:牧童和画家的对话
从“画错啦,画错啦!”入手,抓住牧童和画家的对话,读议结合,理解画家戴嵩和牧童的品质。
四、拓展升华。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着两位朋友说点什么?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画家(图)
画家和牧童
指出不足
————— 牧童(图)拱手感谢
(勇敢)3
(虚心)
第三篇:《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等词语的意思,会写“抹、挤、拱”3个形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为画家的谦虚,牧童的直率作铺垫,懂得要认真观察,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语意识,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练习写话。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分别出三组词语,指名读。找特点。
出句子指名读,理解词语“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再读句子,读出语气的不同。这是国画中的两种画画技巧,老师这儿有一幅《斗牛图》,你们说哪儿是浓墨涂抹,哪儿是轻笔细描?
再读句子,体会画家的著名,板书:著名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谁读得好?从哪些语句看出戴嵩是著名画家?
2、指名评价,回答问题。
三、自主探究,深入研读。
1、出句子,齐读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说明了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说明戴嵩画的画非常好,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
戴嵩的画多么受人欢迎啊!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1)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就是说——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谁来读一读。
(2)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小朋友,大价钱是什么意思?
(3)你也能用上“一„„就„„”说一说吗?
(4)朗读指导。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好这段话?
是啊,戴嵩的画技实在是高超,咱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句子。
4、哦!那你听到了谁的夸赞声?
(1)商人;
他是怎么称赞的?(出示句子)
“绝妙之作”什么意思?出字的意思,学生选正确的注解。
妙-好。绝-最,表示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的上。绝妙-最好,作-作品,指这幅画。商人的话让你知道了什么?
(在商人眼中,这是最美的画,没有比这画得更好,更像的了)那你学着这位商人来夸夸戴嵩。
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位商人,来夸赞一下。男生集体学着夸戴嵩。
5、还听到了谁的夸赞?
(2)教书先生;
学着他的样来夸一夸(出示句子)同桌自由练一练。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夸奖呢?
老师找了几个赞美他的词,你帮我来读读好吗?
词语加油站:
绝妙之作
上乘之作
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你能用上其中的词来夸夸戴嵩吗?
6、商人、教书先生在夸赞,在那么多围观的人中还会有其他人在夸赞戴嵩吗?从哪个词看出?(纷纷夸赞)
7、出句子(师:同样表示赞美,这里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近的,这就是近义词。)齐读句子
这时忽然有一个不同的声音。(出句子)指名读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善于观察、勇敢
(三)、学习5、6自然段。
1、指导读牧童的话。牧童在哪里(出示牧童的话:画错了!画错了!)
师:他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他的声音还不够响亮,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课文中说这声音像炸雷一样,大家都呆住了,所以应该读得响亮一些。)师:你真棒!懂得联系上下文读书!你来读!
师:围观的人都在夸赞,牧童却发现这个人画错了,就拼命往里面挤,这时他一定——(很着急,迫不及待!)谁来读读? 师:那么大的画家戴嵩听到有人说自己画错了,有没有生气?他是怎么说的? 这说明他很(和蔼)(出示:戴嵩把牧童叫道面前,和蔼地说:“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或错啦?”)
师:现在我是牧童,谁来读戴嵩的话?
师:很温和,也很诚恳!大家一起当一回画家吧?(全班齐读画家的话)
师:那我就说说你的错误吧!(出示牧童的话)老师范读。
2、理解牧童的话。
师:谁读牧童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戴嵩错在哪里?(一生读牧童的话)师:谁来汇报?
师:很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想挑战吗? 生:想!师:牧童为什么能发现牛尾巴画错了?请大家再次默读牧童的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生默读牧童的话)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谁来说?(相机板书:善于观察)
师:听到了牧童的解释,画家听了感到很惭愧,并且连连拱手说:“多谢你的指教”
3、从这个简单的动作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家?(男女生分角色读)(相机板书:虚心)
师:是呀!大画家多谦虚啊!他接受了牧童的建议,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这幅画现在珍藏在台湾的故宫博物院,这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最著名的《斗牛图》。看到这幅画,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四、拓展延伸、练习写话
师:戴嵩给我们留下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斗牛图》,不仅仅是因为画的好,还因为有这样一个故事,更因为他的人品,其实许多著名画家也给我们留下了绝妙之作。画家和牧童都很了不起。板书:了不起。请你来夸夸他们吧!
同桌讨论,自己书写,写后交流。
五、板书设计:
著名
善于观察
画家和牧童
虚心
勇敢
了不起
第四篇:画家和牧童教案
21《画家和牧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在学习中理解词语,理解时积累,积累后运用词语说句子。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
教学难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第一幅:牡丹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第二幅:牧牛图
(出神入化、绝妙之作)学生欣赏并夸夸这些画作,学生用上这些词语练说句子。
2、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画家和牧童》,请小朋友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师板书:“画家”二字大,“牧童”二字小)
师:看课题后你发现什么了吗?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师:小朋友很会发现问题,想想该怎样读才能把一大一小的意思告诉听课的老师(以手示意“画家”二字读大声些,“牧童”二字读小声些),学生再读课题。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文95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读课文,从画作的画法、旁人的夸赞、态度等体会“著名”
(一)引出“著名”
1、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师: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著名
2、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描写戴嵩“著名”。
(二)品“著名”
重点句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师:现在我们知道戴嵩是唐朝一位著名的画家。那课文哪些句子具体写戴嵩画画的?请小朋友们拿起笔,找到写戴嵩画画的句子画起来。(学生汇报后齐读)
师:(课件)看看这幅画,谁来指指,哪儿是“浓墨涂抹”,哪儿是“轻笔细描”。
师:好,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是戴嵩,请起立,拿起笔,伸出手,边读句子边画画。
师:两个“一会儿,一会儿”让我们看到戴嵩画画得(又快又好、真快啊)对,这里用两个“一会儿”是表示戴嵩画得很快的意思,哪些小朋友能用上这两个“一会儿”来说说句子。小朋友们说的句子都是表示做事快的,咱们的戴嵩他一会儿儿„„一会儿 „„
师:戴嵩的画画得又快又好,所以〈课件出示句子〉(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学生齐读 重点句
2: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师:(课件“一
就”变红)你能把这两个变红的字读好吗?(学生边听老师朗读,边闭起眼睛相画面,然后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从而感受来看画的人来得可真(快啊),来得也(真多啊)那是因为戴嵩的画画得(好啊)师:哪些小朋友能用上“一 „„就 „„”来说个句子吗? 3: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
师:人们一边欣赏着戴嵩的画,一边大声地称赞他的画画得画画得好。请听一位商人大声地称赞说(课件出示商人说的话)生:齐读商人说的话。
师:商人的话音刚落,一位教书先行又大声夸赞(课件出示教书先生说的话)
生:齐读教书先生说的话。
师:我就是那个商人,你们就是那个教书先生,来一起夸夸戴嵩的画。注意老师的表情和动作(师生互读)男同学当商人,女同学当教书先生,一起来夸夸(分男女读),这位商人摇头晃脑的夸赞道(指一学生读)这位教书先生摇着扇子称赞道(指一学生读)。
师:戴嵩画画的现场除了商人、教书先生外,还有很多人。他们看到戴嵩的画,会怎么夸赞他呢?师:小朋友们,课文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夸赞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这样的词语,如果我们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那戴嵩听了会更高兴的。(提示学生用上课前积累的词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出神入化„„)
师:大家你夸一句,我夸一句,都在夸赞戴嵩,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找一找,是(纷纷夸赞)。
三、读议结合,理解人物品质
夸赞的反义词是什么呢?——批评。文中谁对戴嵩的画提出了批评?——牧童。自学提示:快速浏览课文,请同学们用“——”画出戴嵩说的话,用“﹏﹏”画出牧童说的话,画完后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演一演。
师:就在人们的纷纷夸赞声中,一位牧童挤了进来,并大声喊道(课件出示插图和牧童的话,示意学生学着牧童的样子喊)
师:牧童这一喊就像(炸雷一样),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师:大画家戴嵩听了牧童的话是怎样做的?有什么反应?又是怎样说的?
师:这句话告诉我们,戴嵩是怎样做的?像我一样吗?(师做生气状)从哪儿看出来的?(和蔼)谁能学学戴嵩和蔼的表情?
师:现在我是小牧童,你们是戴嵩,一起来学学。
师:大画家,您这么大的年纪,并如此著名,却叫我这个放牛娃“小兄弟”,这“小兄弟”三个字表达了戴嵩对小牧童的(),来,带上我们对小牧童的尊重,再叫叫他()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吗?()可戴嵩却对小牧童说“我很愿意
”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戴嵩呀?(学生发言,教师相机板书:虚心或谦虚),来,让这位谦虚的戴嵩来到我们身边吧(师生互读对话)再互换角色读
师:此时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我有问题请教你们了。小兄弟,请你说说我什么地方画错啦?(课件出示:这牛尾巴„„)提示学生用上动作表示 师:小牧童们,真了不起,我还真没见过两牛相斗的情形,你们怎么对牛这样了解呀?
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 师:这不仅是个细心观察的小牧童,他还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指出一位大画家的错误,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小牧童?(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板书:细心或勇敢)
师:让这位细心、勇敢的小牧童也来到我们身边吧(师生互读对话)
师:戴嵩听了小牧童的话,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话学生读课文最后一段)谁能学学戴嵩的表情,做做他的动作。你的头向下低着,脸有点红,这种表情叫(惭愧),我们一起带着这种表情再来读读。这个“连连拱手”怎么做呀?在这表示什么意思。(感谢)来,做上拱手动作读读,再带上惭愧的表情,做上连连拱手的动作,再读读这个句子。
师:我就是戴嵩,小朋友们就是小牧童,咱们再来学习一下人物的语言,(课件 出示对话)。开始。(师生互读对话)互换角色再读,同桌互读,指导学生带上表情、动作读。
师:多谢你的指教,多谢你的指教,小兄弟,你还有什么话想对我戴嵩说说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价)
四、情感升华
文中这两个主角,你更喜欢哪一个?请你用自己的话夸夸他们。
五、课文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大画家戴嵩,还有一位大胆指出他人的错误小牧童,他们的品质一样(了不起、让我们学习、敬佩),孩子们,再看看老师的课题,有需要改的地方吗?怎么改?是啊,小牧童那样大胆那样了不起,我们可不能小瞧他,我们也要把“牧童”写大(修改课题字体大小),让我们带上对他俩的敬佩之情再读课题——《画家和牧童》。
六、拓展延伸
请大家把目光注视到课文第99页我知道,请同学朗读,一起欣赏画家们的画。
六、布置作业
1、读读背背描写画技高超的词。
2、把你对戴嵩的称赞写一写。
七、下课
板书设计:
21、画家 和 牧童
谦虚谨慎 挑战权威
和蔼、虚心 勇敢、细心
第五篇:画家和牧童教案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纷纷夸赞”等词语的意思,会写“抹、挤、拱”3个形近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为画家的谦虚,牧童的直率作铺垫,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教学重点:
会认13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会写3个形近字。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有名。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出示戴嵩的《斗牛图》,了解这幅图以及是谁画的?引出这幅图的出名与一个牧童有关。板书课题:画家和牧童(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1、了解牧童是做什么的。
师:是啊,我们把放牧的小孩子都可以称为牧童。
2、了解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
师:对了,画画得好而且出名的人才能称为是画家。那么这个小小的牧童和画家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快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牧童和画家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事呢?)2.检查字词过关。
看着大家自学得那么认真,老师真高兴,老师还想问问大家,这些词你都认识了吗?ppt 戴嵩 价钱 牛蝇 和蔼 购买 翘起来
驱赶 惭愧 拱手 批评 浓墨涂抹
——先带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然后开火车认读词语
三、自主探究,深入研读。
现在你能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画家了吗?
(一)、出示:唐朝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戴嵩。
理解“著名”(有名、出名),指导朗读。
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戴嵩很著名、画画得好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来。
(二)、全班交流。
师:哪句话告诉你戴嵩很著名、画画得好呢?跟随学生回答朗读感悟有关句子:
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ppt说明了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老师这儿还有一句话(出示“他的画挂出来,有许多人观赏”),你们读读这两句,比较一下,感觉有什么不同?(生自由读。)生:我发现第一句更能说明他画得好。如果没有“一”和“就”,就表现不出他的画一下子把人们吸引住了的意味了。
生:没有“一”和“就”,可能就变成挂出来好长时间,人们才来观赏。
师:是啊!看来这“一„„就„„”的作用还真大。谁来读读这个句子?(一生读。)
生:如果她把“一”和“就”强调出来就更好了。师:你试试,行吗?(该生读。)
师:读得很好,让我感觉到戴嵩的画画得好,非常受人欢迎。生齐读
板书:画得好
2、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ppt。(1)没有不点头称赞的,就是说——看画的人都点头称赞的,谁来读一读。(2)有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小朋友,大价钱是什么意思?(3)你也能用上“一„„就„„”说一说吗?
出示句子ppt:他的画一挂出来,看画的人就()。
他的画一挂出来,有钱的人就()。(4)朗读指导。你觉得怎么读才能读好这段话?
过渡:戴嵩不仅画得好,还画得很快呢?找画得快的句子。
3、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描细笔,很快就画完了ppt0。(1)说明了什么?--戴嵩画得很快。(2)这儿有两个词用得很好,你发现了吗?
(3)这是国画中的两种画画技巧,老师这儿有两幅图,你们说哪儿是浓墨涂抹,哪儿是轻笔细描?
(4)看看我们今天要写的字:抹-拱ppt,你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了吗? 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作品展出,点评。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是啊,戴嵩的画技实在是高超,咱们再去感受一下吧。——齐读句子。(过渡)师:他就是这样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怪不得当时围观的人看了都——纷纷夸赞。
4、哦!那你听到了谁的夸赞声?(1)商人;
他是怎么称赞的?(出示句子)ppt “绝妙之作”什么意思?
妙-好。绝-最,表示独一无二,没有人能赶的上。绝妙-最好,作-作品,指这幅画。
商人的话让你知道了什么?
(在商人眼中,这是最美的画,没有比这画得更好,更像的了)那你学着这位商人来夸夸戴嵩。
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位商人,来夸赞一下。男生集体学着夸戴嵩。
5、还听到了谁的夸赞?(2)教书先生;
学着他的样来夸一夸(出示句子)ppt 同桌自由练一练。这牛画活了,有这种奇怪的事吗? 表演着读一读 女生齐读
6、商人、教书先生在夸赞,在那么多围观的人中还会有其他人在夸赞戴嵩吗?从哪个词看出?(纷纷夸赞)
7、同样表示赞美,这里却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近的,这就是近义词。
8、猜想一下,当时在场的会有些什么人?(或许有戴嵩的学生、画友、家人、过路的人、他们还可能是大官、商人„„)他们又会怎么夸赞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出示: 一位()一看到画,就称赞道:“()”。
8、老师找了几个赞美他的词,你帮我来读读好吗? 词语加油站:
绝妙之作 上乘之作
出神入化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9、你能用上其中的词来夸夸戴嵩吗?
四、小结
师:戴嵩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画家,画出那么绝妙的画,受世人称赞,一定离不开他的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他小时侯学画一定非常的勤奋。
五、板书设计:
画家 和 牧童(戴嵩)
画得好 著名
画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