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食堂残食台垃圾分类的调查研究报告
程浩杰
乔桥
食堂残食台前,没吃两口的馒头被随手丢弃;单面打印的社团传单,直接投向垃圾桶……这些情景每天都在校园里上演,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近日,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评选出了“校园十大浪费现象”。这些浪费现象分为校园篇、食堂篇、生活篇,其中三角地传单过多形成资源浪费位居浪费排名之首。希望以此唤起同学的节约意识,同时也给学校的资源节约措施提一些建议。
校园“十大浪费”排行榜
1.传单过多,资源浪费
2.食堂打饭菜过多,剩饭浪费
3.打印多为单面
4.食堂提供塑料勺子
5.卫生间及宿舍未及时关灯
6.艺园餐厅提供的一次性餐具7.打印纸张没充分利用便丢弃8.宿舍发放的报纸
9.宿舍、教室用电过度
10.饮料瓶没有回收
针对上述问题中的食堂浪费现象,我组成员通过采访调查,询问了食堂的工作人员。食堂剩饭剩菜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卖给养殖户,当做饲料;也可以掩埋掉,天然分解,肥沃土壤等。但是当剩物中混有吸管之类的塑料制品以及纸杯、纸巾时便不再好处理。当大家顺手将这些塑料制品丢到剩物桶中时,殊不知,却给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为了方便食堂工作人员处理垃圾,更为了使食堂剩饭剩菜得到合理处理,我们组的同学指导并帮助同学们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并告知他们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志愿者程浩杰说:“挺苦恼的,我还没说完把纸巾扔进盛放垃圾的桶里,有的同学就已经顺手地将它随食物残渣倒掉了……虽然只在那儿站了半个多小时,但是在那半个多小时里几乎所有同学都能配合。我相信这个活动意义很大,它至少告诉了大家食物残渣和纸巾、塑料制品等垃圾应该被分开扔掉!”同时,我们向大家呼吁“为方便食堂工作人员处理,请大家将纸巾扔进另外的垃圾桶里。”
食堂管理人员告诉我们,食堂投入使用以来就积极倡导同学们适量点餐,杜绝剩饭菜的浪费。据介绍,食堂每天中午要接纳约1000人用餐,但是所有人倒掉的剩饭菜、汤水,还装不满一只不到一米高的餐厨垃圾桶。“最少的时候只有十几公斤剩饭菜,多的时候也只有三四十公斤。”这意味着,每个人每顿饭剩饭菜、汤水平均只有十几克到三四十克——许多自助餐企业规定的剩餐限额是200克。除了避免餐饮浪费外,食堂还设立了专门的垃圾桶,用以回收酸奶盒等可回收资源。
我们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回收餐厨垃圾可以再生绿色肥料。果皮、菜叶、剩饭、剩菜等厨房垃圾,可以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为有机肥料或饲料。用100万t废弃食物加工饲料,可以节省36万t饲料谷用物,生产45000t以上的猪肉。把这些生物垃圾集中起来与其他垃圾分别投放,不仅可以减少环卫部门在清运过程中的能源与人力的消耗,还能节省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蚊蝇等害虫的孳生,并能够变废为宝。
第二篇:垃圾分类调查问卷
垃圾分类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的大学生。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完成这份问卷。这是一份关于“低碳环保——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故请放心答题。除了特别标注有多选的题目之外,其他均为单选题。十分谢谢您的合作!
1、您生活在什么地方?()
A 中心城市 B 中小城市 C 工业开发区 D 郊区与农村
2、请问你们小区的垃圾分类吗?()
A.分类 B.不分类 C.没注意
3、你认为垃圾分类对改善环境有帮助吗?()A.有 B.没有
4、你能清楚的分辨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吗?()A.完全能 B.模糊的知道 C.完全不知道
5、你有经常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或者在社区看到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吗?(A.有 B.没有 C.没注意
6、在您日常生活中,垃圾一般是如何处理的?()A.未出售也未处理,全部投放到垃圾箱 B.除废品出售外,再分类后投放垃圾箱 C.除废品出售外,其余全部投放到垃圾箱
7、分类垃圾桶和传统垃圾桶,比较喜欢哪一个?()A.分类垃圾桶 B.传统垃圾桶 C.都不喜欢
8、您认为在小区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有哪些?(可多选)()A.居民环保意识淡薄 B.设施不够完善 C.宣传力度不够 D.居民对垃圾回收分类知之甚少 E.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9、您所居住的生活区是否有人清理垃圾?()A.没有,都是自己清理 B.有,但不定时清理 C.有,并且定时清理)
10、您认为在小区中,垃圾可以按照哪种方式重新分类?()
A.“可燃烧垃圾”和“不可燃烧垃圾” B.“厨房垃圾”和“非厨房垃圾” C.“湿垃圾”和“干垃圾” D.其他
11、您认为垃圾分类回收中,哪个群体应该发挥最大作用?(可多选)()A.垃圾排放者 B.环卫工人 C.相关职能部门 D.宣传媒体 E.社区宣传员
12、谈谈你所了解的目前垃圾分类的不足之处。
()性别: A 男 B 女
()年龄: A 20以下 B 20-30 C 30-40 D 40-50 E 50-60 F 60以上
第三篇:垃圾分类情况调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垃圾分类
调查时间:2016/3/20——2016/4/10 组长:朱晨晨
14230143 组员:胡月
14230111 府进芝
14230110 周颖
14230142
王敏
14230129 指导老师:王翼 班级:14旅游管理2班
背景:
在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已经实施很多年了,所有城市的有关部门都在大力宣传着垃圾分类,似乎所有人民都知道垃圾要分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现象又实施的怎样呢„
正文: 垃圾分类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如何使这些垃圾变废为宝,成为当下最值得探讨的问题。所谓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回收就是使得垃圾变废为宝。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我国,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主流方法是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这3类进行分类的。
(一)有害垃圾——危险废弃物,这类垃圾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化妆品、油气桶、杀虫剂桶等。
(二)可回收垃圾——这类垃圾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这5大类。
(三)不可回收垃圾——也称有机垃圾,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包括厨余垃圾、变质食品、烟头、煤渣、砖瓦陶瓷等等。面对这三类生活垃圾,在我国也相应出现了很多种分类垃圾箱
有助于市民更好的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概况:
为了确保报告的顺利完成,我们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成员府进芝和胡月负责问卷的发放以及数据整理;周颖和王敏负责拍照、设计问卷;组长朱晨晨负责前期的各项市场调查及最后的报告整理总结。主要是想通过我们身边的一些居民了解垃圾分类情况,来完成我们的实践作业,于是我们商量一起去附近的小区街道调查一下。
1,我们对某小区的人员进行了调查——我们对小区里面的一些居民进行了口头调查,被调查人数约30人,年龄不一。通过我们的调查,该小区分类垃圾的实施情况如下表所示:
根据图表数据显示,能够经常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人只占少数,实施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问了很多阿姨为什么小区里有分类垃圾桶为什么不按照上面写得去分类呢,答案是他们自己也分不清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最多将一些废旧的书籍、易拉罐等东西收好,卖给收废品的。而和我们年龄相仿的人则觉得太麻烦,不愿去看哪是可回收哪是不可回收,或是说已经习惯这样扔垃圾,没有分类扔垃圾的意识。
2,公交车站调查——观察法
我们又到附近的一个公交车站进行观察:我们很高兴的是很少有人随地乱扔垃圾,都能自觉地将垃圾扔进垃圾桶。但大多数人都随意将垃圾塞进了其中一个入口,极少有人注意是“可回收”还是“不可回收”。一位年轻的女子,手中拿着一瓶快喝完的矿泉水在等车,远远地看到公交车来了,赶紧将瓶中的水一饮而尽,顺手塞进了垃圾桶“不可回收”的 入口。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江浦街道上走几步就会有一个分类垃圾桶特别的方便,但大多形同虚设,可回收的垃圾桶内经常塞满了瓜皮果壳,而不可回收的那一个桶内,则被扔了许多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
当我们看着垃圾桶的时候一位环卫阿姨正好来清理垃圾桶,她告诉我们尽管垃圾桶上的标示很明显,但人们一般都不会特别留意分类垃圾桶上的标志,而是一扔了之,桶内的垃圾,自然就无法分类处理了。要是再把这些垃圾分开来,自己再整理,工程太大了。所以他们其实都是不进行分类直接把垃圾放在一起运到垃圾中转站。3,垃圾中转站
那么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又会怎么处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不经好奇起来,又不辞辛苦的去了附近的一个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的叔叔阿姨告诉我们大多数生活垃圾被运到中转站后,都没有“分拣”程序,而是直接将垃圾倒入设备内进行压缩。那么问题来了,即使我们把垃圾分类了,但到了中转站好像又要把各种垃圾和在一起。垃圾分类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4,南京晓庄学院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生的素质都很高,讲文明不会乱丢垃圾。但是通过我们的观察发现,结果并不是那么乐观。相反,有 的人连垃圾都不愿意投进去,随手仍在地上。不过当然不全是这样,这也反映的只是个别人。了解了一下,他们的回答和之前小区居民都差不多,不是嫌麻烦就是自己也分不清。所以,我们认为我们此次的调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算效果不是多明显,但也想由此来提醒一下广大大学生,整体提升自己的素质,不要辜负外界对大学生的期望。活动总结: 在经过我和同伴们的共同调查下,我们似乎觉得垃圾分类处理好像较难推行。街头虽然配备了垃圾分类箱,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小区内则没有设置分类垃圾箱;而垃圾在进入中转站这最后一道“关卡”时,也能轻易“通关”。是什么让垃圾分类如此难?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1,人民生活习惯难改变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大家都说,自己并没有注意过街头的垃圾桶上所写的文字,而且他们也已经习惯了随手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内。没有这个习惯,一般在公交站台等着的,都是急着赶车的,垃圾在手里抓着,肯定想尽快扔出去,哪顾得了看桶上写什么字,并且人们在行走过程中也不愿花几秒钟的时间去考虑自己手中的到底是属于哪类垃圾并放置在相应的垃圾桶里,大多都是匆匆一丢。觉得这并没有什么。2,垃圾分类知识不普及
很多人为自己不分类扔垃圾的行为的辩解就是自己不知道 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除了可以回收到回收站的报纸,金属,酒瓶之外其他的并不清楚,为了方便大多都是随便发在哪个垃圾桶内,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宣传还是做的不够到位。
3,没有完善的分类管理体系
除却以上两点,我们还觉得我国对分类垃圾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也是垃圾分类如此困难的原因之一。如果仅仅想凭借环卫工人的力量来进行垃圾分类,显然不太现实。但如果在人们和环卫工人的共同努力下达到垃圾分类。而这样,也会使得垃圾分类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回到中转站后,又会难以分类处理,最终只能是“分了又合”。个人总结 :(周颖 14230142)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材料取之于自然界。因经济的发展而给社会带来的一系列垃圾问题,从而造成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不平衡;而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势必会影响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不仅会导致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一系列问题,而且还会破坏了自然系统内的平衡关系,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垃圾问题引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破坏了人类长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因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 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
但在此次实践中很明显的得出在我国人民垃圾分类意识十分的薄弱。而日本我们的邻国,他们每年的12月份,居民们都会收到一张来年的特殊“年历”:每月的日期都由黄、绿、蓝等不同的颜色来标注。在“年历”的下方注有说明:每一种颜色代表那一天可以扔何种垃圾。(注:在日本每天只能扔规定的垃圾)“年历”上还配有各种垃圾的漫画,告诉人们不可燃的垃圾都包括哪些,可回收的垃圾都包括哪些,使人一目瞭然。有了这张“年历”,在这一年里,人们都要按照“年历”的规定日期来扔不同的垃圾。如果哪天你垃圾分类错误了,那么你的垃圾将无法收回,还会被退到你那,并带有一 份警告书。他们的所有垃圾几乎所有市民都可以按要求自觉分类。可以说日本的垃圾分类已经做到了“极致”。我国如果想和日本一样把分类垃圾做到极致,首先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时常将垃圾制造出来的新产品展现在人
们眼前,强调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使得垃圾变废为宝。学校加大“垃圾分类”的教育力度,从小培养垃圾分类意识。社区,街道也可以常常张贴一些分类垃圾的知识,宣传海报。举办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比赛活动,从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关政府也应该成立相关的法律条文,处罚不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人。而对于垃圾分类做得好的人,社区,街道也应该给相应的奖励,做到有赏又罚。不仅这样我们也应该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教会大家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离,让大家生活在到处都在强调垃圾分类的环境之下,不断地渲染,从而做到习惯成自然。其次,我觉得我们还应在设备上加强。除了在街道要处放置垃圾分类的设施,还要在每家口放置分类垃圾 桶,并且这种垃圾桶要分类多一点,并附有提示,提醒人们每个垃圾桶应该放哪种垃圾。(下图,参考日本垃圾箱)设有各种类型垃圾的垃圾回收车,回收车也要分类仔细,而垃圾回收人员要严格地将“已分类垃圾”再分类。最后要建立不同的垃圾回收站,不同的垃圾将分到不同的垃圾回收站。让每一道工序都可以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的分好类。经过这次调查,让我们小组的成员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与具体做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且让我们认识到当今进行垃圾分类的不足,引发了我们对此的思考。从而约束我们自己的行为。也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会紧密结合等问题,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个人总结:(胡月 1423011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能力的改善对我们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多的垃圾。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明白了马克思所说的“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的发达使人们可以满足需求,例如购物。需求是得到满足可是现在的垃圾也越来越多。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驳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产生的原因基本是生活垃圾。通过这次的活动也让我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垃圾分类,例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和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塑料瓶类,可回收塑料,其他塑料,资源垃圾,大型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有害垃圾等。而在我国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我国的垃圾有很多,可是本次调查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或者是嫌麻烦而不愿意去进行按垃圾分类。垃圾有利用价值,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做到可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第一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让城市更美好;第二点: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很多不易降解,会使土地收到 严重侵蚀,去掉可回收垃圾和不易分解的垃圾,垃圾数量可减少50%以上;第三点回收废旧电池,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土壤中有废塑料会引起农作物的低产量。根据以上情况,“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更生入我心。
在我国的垃圾桶上主要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下面的知识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得到了深刻的了解。不可回收垃圾多是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剩饭,花草,树叶等。在生活中可回收资源主要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通过我们这次活动不仅我得到了知识,参加活动的人也得到了知识。可是对于那些嫌麻烦的人我们也感到很无奈,这个与自身素质应该有很大的联系吧。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意识到垃圾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某些方面是欠缺的。例如人们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个人素质的提升,相关法律对垃圾分类的规定等。在这些方面如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垃圾的可利用价值将会大幅度提升。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大脑,大脑知识的来源同样离不开外界的宣传。垃圾有效价值不可忽视,作为新生代的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了解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进行垃圾分类。
美好的世界来自于大家的共同维护,垃圾的利用在于人类 的不断实践,相信时间与实践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消息。本次有关垃圾的主题让我受益匪浅,希望大家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个人总结:
(王敏14230129)
垃圾分类箱在我国已使用多年了,但是垃圾分类箱的使用情况到底如何呢?有的人说使用效果不错,有的人说根本没用。那到底听谁的呢?这时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就具有客观的真实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上个月我和小伙伴就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箱的使用情况的实践调查。
大部分的人知道不能乱扔垃圾,但是在垃圾分类箱的使用情况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垃圾分类意识薄弱
虽然垃圾分类箱已在我国使用多年,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据调查报告显示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市民有垃圾分类意识。其实垃圾分类回收是很重要的。垃圾分类回收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节省能源、创造资源。但是相比我国,国外许多国家就做得非常好。在法国,分类处理各种垃圾已经成为每一个法国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在法国,从十岁孩童到八旬老人都知道:不同垃圾不能扔进同一个箱子正是在民众的积极参与下,每年法国80%的废弃包装类垃圾都得到循环处理,其中63%的废弃物经过处理都能都能变成纸板、金属、玻璃和塑料等材料,17%都转换成了石油等能源。他们这样做不仅保护了环境,还节省了能源,创造了财富。这真是一举两得的事。问题二:垃圾分类有误区
误区一:大棒骨是餐厨垃圾。事实上,大棒骨因为难腐蚀被列入“其他垃圾类”
误区二:厕纸、卫生纸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误区三:餐厨垃圾必须放入垃圾袋后扔进垃圾箱
问题三:公民素质差
经我们调查的数据显示,有30%的人是知道如何正确投放垃圾的,可是这些人里几乎没有几个人去按照要求去做。我们去公交车站调查时,看见一个急着赶车的人随手将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箱,他都没有看一眼垃圾的属性。还有更让人生气的事,一些人将喝完的空饮料瓶在远处扔向垃圾桶,有些人还扔不进去,更别说关注垃圾分类了。
既然我们发现了这些现象及问题,我们就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来改善,而不是坐视不管任由恶态持续和蔓延。
针对公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这一现象,我建议政府拍一些这方面的公益广告,意在揭露垃圾混放的危害。从而增加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针对垃圾分类有误区这一现象,我建议从现在开始可以将垃圾分类知识列入小学教材中,让小孩从小就了解这些,让垃圾分类在小孩心中扎根。对于中老年人,我们可以让政府发一些有关资料让他们看,不定期上门做测试,当然为了提高成效,可以提供一些奖品作为奖励,让人民更主动的参与进来。我想着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公民素质不够这是最让人疼的一件事,但是也不是说就没有办法。针对这就得采取硬措施。如澳大利亚公民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给予严重警告并且处以罚款1500澳元(折合人民币900元)。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向他们学习,给与违反者严惩,让人们长长记性,以免再犯。
其实手段不是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我们的环境,节约能源。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中。
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小伙伴共同努力,一起出去问卷调查。学习了很多,收获了很多。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们还要多多学习,改进自己。还要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希望大家都可以积极参与哦。个人总结:(朱晨晨 14230143)
垃圾,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很多人说:垃圾是危害我们健康的“毒品”,是破坏地球的“不良少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它们通常先被送到堆放场,然后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的费用是非常昂贵的。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就是要靠我们的自觉,把不同的垃圾安放在属于它们不同的“家”。只要我们动手分一分,我们的家园就会美十分。传统的堆放填埋垃圾处理方式,效果不太好:占用了上万亩有价值的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①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因此,做好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百分之六十以上。②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③变废为宝。一些可回收垃圾可以变成更多珍贵的资源,我们要珍惜这些小本利大的资源。现在,在公共场所,总会有四个垃圾箱逃不过大家的眼睛。它们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 它垃圾的“家”。大家都把不同的垃圾放进属于它们不同的“家”。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它们的“家”是可回收垃圾箱。剩饭剩菜、骨头、蔡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厨余垃圾箱就是它们的“家”。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它们都是有害垃圾。那么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哪一个垃圾箱是它们的“家”呢?当然是其它垃圾箱。大家可要认好了哦,别把它们安错“家”哟!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现在,在宣传栏上、在大街上、在公共场所里,那些生动有趣、五颜六色的垃圾分类宣传画随处可见。家里,总少不了那几个垃圾箱;街上,只见志愿者们在努力地宣传着“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网页上,总少不了那句“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的标语„„ 让“垃圾分类”走进广大人们的心中,让“垃圾分类”为我们的家园添美,让我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我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容呵护绿色家园。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一起来行动吧!个人总结(府进芝14230110)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将各类废弃物和垃圾混装投放于垃圾收集点,这种方法虽然便于垃圾的聚集清理,但具有可利用价值的物品却难以回收,甚至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为了减少资源浪费,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应做到垃圾分类投放。
垃圾一共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这类垃圾可以重复使用,减少污染。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则需要特殊的安全处理方法。厨余垃圾一般是指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这种垃圾可采用堆肥的方式处理,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其他垃圾是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现在,我们南京市已经确定了分类垃圾桶的标志及图样,红色,表示堆放有害垃圾;蓝色表示堆放可回收垃圾;绿色表示堆放厨房垃圾;黄色表示其它收垃圾,分类垃圾桶的标识统一采用白色,正面有指示性标识,下面还有解释性标识和文字说明。
也许大家觉得垃圾分类有些麻烦,但是,可回收垃圾积少成 多,在这个简单的过程中,我们的举手之劳,悄然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垃圾的减量做出了很大贡献。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团结起来创造一个绿色的地球!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做好垃圾分类;为了一份洁净,让我们合理投放垃圾。无论你是在校园,还是在家里,或在公共场所,让你们的举手之劳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素养,一种航标。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附
生活垃圾分类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南京晓庄学院的大学生。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完成这份问卷。这是一份关于“低碳环保——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采取匿名方式,请放心答题。十分感谢您的合作!
1.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 B.20-50岁 C.50岁以上 2.您平时处理垃圾的方式?()
A.整袋一起处理 B.分类后处理 C.将可回收的垃圾分开处理 3.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街道、公园等)您认为生活垃圾可按照?()A.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如瓶罐、废纸等)、其他垃圾 B.可回收垃圾(如瓶罐、废纸等)、其他垃圾 C.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
4.您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收益与作用了解吗?()A.很清楚 B.基本清楚 c不清楚 5.您是否会将垃圾分类投放?()A.经常 B.有时 C.从不
6.您对现在投入使用的分类垃圾箱满意吗?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看法?(选做)()
A.满意 B.不满意 C.有待改进
7.您所在的社区是否见过垃圾分类的垃圾桶?()A.见过,且人们都是按照分类扔垃圾 B.见过,但人们没有按照分类扔垃圾 C.见过,但只有极少数人按照分类扔垃圾 D.从未见过
8.您认为现在投入使用的分类垃圾箱有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吗?()A.有,作用很大 B.有,作用很小 C.没有作用
9.您认为在小区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困难有哪些?(可多选)()
A.居民环保意识淡薄 B.设施不够完善 C.宣传力度不够 D.居民对垃圾回收分类知之甚少 E.职能部门规划不力 10.对于生活垃圾分类,您的态度是?()
A.垃圾分类是环保行为,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无规定我都会遵守 B.如果市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应该会遵守
C.垃圾分类相关配套还为成熟,目前很难做到垃圾分类
第四篇: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查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调查
导语: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剧增,广州作为一线人口集中的大城市更不例外,目前每天进行填埋和焚烧等终端处理的生活垃圾在1.4万吨左右,新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现有处理设施超负荷运作,造成处理能力和垃圾产量严重不匹配,广州已逐渐走入垃圾围城的困境中,此时的城市生活垃圾已不能再简单通过填埋焚烧的方式处理,一方面污染环境一方面占用了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同时处理成本很高,因此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被赋予了重要使命,意在实现垃圾源头减排。广州首个在内地城市中立法规范了垃圾分类工作,出台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通过生活垃圾分类,把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纸、玻璃、塑料、金属等废弃物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使其不再成为垃圾。该规定从今年4月1日轰轰烈烈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个月的时间,这项新举措在广州城市居民社区中落实的怎么样,效果如何?同时又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呢?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已走过了10多个年头,1998年按照“先开放、后规范;先试验、后推广,逐步普及”的思路,在荔湾区侨苑小区开始了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工作; 1999年按照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三种分类,正式开始垃圾分类投放和收集,在东山、海珠、荔湾、越秀、天河5个区进行试点,每个区不少于3000户居民;2000年被建设部列入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02年在东山、海珠、荔湾、越秀、天河、黄埔、芳村、白云区分设了八个试点小区,小区内设置了分类收集垃圾桶,但是分类方法各不相同;2004年市环卫部门主编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由国家建设部作为国家行业标准颁布实施。随后,又印发了《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方案》和《垃圾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等五大类;2009年市环卫部门称要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体系,力争到2014年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0%以上,资源回收率达到30%。用2年左右在学校、社区,5年左右在全市普及生活垃圾分类;2011年2月,万市长颁布了《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于4月1日起实施。广州市的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还没有在全市全面推行。
广州市垃圾分类工作在政府颁布管理规定后,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在交通要道上可见大幅的宣传海报,内容大多是垃圾分类好处多,大家要齐心协力的做好分类;各个小区中出现了大小颜色各异的四类不同功能的垃圾桶,部分小区还专门派发了可盛装厨余垃圾的垃圾桶,但物业管理中心在派发垃圾桶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宣传,为什么要发垃圾桶,居民应如何使用,所以居民只是觉得占了便宜,多了一个垃圾桶而已;各级主要职责部门的领导前往试点小区开展宣传,检查分类工作,领导一出面,后面就跟着一群陪同人员,浩浩荡荡深入居民区开展宣传,接着就是电视媒体详细报道。尽管以上的各项宣传措施声势浩大,但是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好似再一次成为历史,逐渐销声匿迹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垃圾分类新举措的政策效果。
广州自今年4月1日起,率先在市、区(县级市)、街党政机关、16条街、6个社区、1500所中小学校和万科集团、保利集团管辖住宅小区及岭南集团属下的宾馆、酒店和商场等区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先行试点,以上区域均属于强制分类区域,至今已过去5个月,这些先行先试的区域落实的如何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的五羊南社区是广州最早开始推广垃圾分类的,是垃圾分类的“明星社区”,笔者首先对这个社区开展了调查,五羊南社区有37栋住宅楼,现有25个环卫工人,现在每个星期都会统计一次垃圾分类的情况,居民分得好不好都会记起来,现在已经有三至四成的居民能主动参与垃圾分类了。同时,为了预防环卫工人将居民分好的垃圾再次混收,东华物业专门安排了负责人巡查。“明星社区”的居民虽然分类意识很强,但垃圾分类的实际效果却并不让人满意。由于居民分类分得不是很好,本来预计分好之后每天的厨余垃圾会有1.8吨至2吨左右,但是目前只达到了0.5吨至0.8吨,效果连一半都达不到。笔者继续调查其他的试点小区,发现效果更加不理想,例如有的小区只在花园范围内的公共区域摆放了分类垃圾桶,在楼道里却还是象以前一样只有一个白色垃圾桶,居民楼里的垃圾全都混合堆放,楼下不同颜色功能的垃圾桶里也是什么垃圾都有,并没有进行分类,成为了摆设。几个不在“强制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内,笔者更没有发现有实施垃圾分类的现象,在小区内对过往居民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有的居民知道广州实施了垃圾分类,有的甚至不知道。
以上调查反映了广州今年轰轰烈烈推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举措收效甚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结果。笔者分析如下:
一、垃圾分类的前期宣传过于仓促
管理规定明确为4月1日施行,政府却对外公告为一个月之后执行,一方面反映出政府在垃圾分类执行前的宣传不够,如果前期准备充足的话,不需要在法规施行一个月之后再执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策的儿戏,大大降低了垃圾分类政策在群众中的威信度。
大洋网的一项网上调查表明,有70%参加调查的网友不清楚垃圾怎么分类,可见前期宣传的欠缺。垃圾分类的执行主体中居民是决定性的起始环节,如果连居民都不清楚垃圾分类是怎么回事,那这个政策如何得以执行,法规中的处罚条款又如何落实呢!
笔者对广州市某小区的居民进行了民意调查,在天河区某小区B出口进行随机调查,在4个小时之内由该门出入的有132人,其中83人接受了调查。首先是居民态度的调查,83人中有72人对垃圾分类处理表示赞成,5人不发表意见,6人不赞成垃圾分类处理;其次对垃圾分类施行时间的调查,赞成的72人中认为马上实行垃圾分类的政策不可行或者不能接受的有65人,5人表示坚决反对,认为可行的只有2人。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绝大多数支持垃圾分类的处理方法,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府缺乏宣传,居民不知道如何进行分类,固然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对个人进行处罚,自然新的政策也就无法落实,一个没有处罚又没有奖励的政策如何促使人遵守。
二、缺乏相关配套工作
首先是配套的法规支持,广州市虽制定了管理规定,明确了处罚条款,在以上所述情况下处罚条款无法执行,相当于没有了违规后的惩罚,同时也没有相关的鼓励或奖励政策,市民自然就没有了垃圾分类的动力,不执行垃圾分类没有惩罚,执行了垃圾分类也没有奖励,缺乏政策的动力机制。
其次缺乏配套的垃圾分类清理运输的链条和资金,物业管理中心在垃圾分类之后需要增加清洁工和垃圾预处理设施,垃圾分类清理增加了原有的工作量,需要增加人手,在垃圾分类初级阶段,住户的垃圾分类工作还有很多不足,需要物业管理公司在垃圾运输之前进行整理,确保不同类的垃圾得到适当的处理方式,这些经费政府尚未解决;还有垃圾分类运输的问题,垃圾分类后也要进行分别运输,进行不同的处理,运输成本增加,费用尚未解决。
三、垃圾处理产业链未形成,行业不规范
目前的垃圾处理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垃圾回收站,有经济价值的垃圾分挑回收,其余焚烧,一种是逐渐向生态环保模式转变的回收方式,除了传统有经济价值的垃圾外,这种方式还可将以前焚烧掉的多数垃圾,包括污染环境的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进行再加工再利用。新形式的垃圾回收链尚不健全,部分回收公司打着环保旗号依靠政策支持骗取政府的资助和奖励,另外有些真材实料的公司却因为较高的运作成本而难以维系,因为一方面垃圾回收的源头尚未规范,产业上有没有稳定的可回收垃圾,同时垃圾回收处理成本高,成品未得到市场的广泛接受。
以上情况均使得垃圾回收处理环节不顺畅,行业不规范,目前无法实现规模性的垃圾回收产业,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笔者的解决建议如下:
一、加强引导宣传
以往的宣传仅停留在大型海报,公益广告和电视媒体上,这些里平日的百姓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应充分利用街道、居委等基层政府组织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力量,节假日开展深入社区的宣传活动,让垃圾分类知识与居民面对面,将垃圾分类的各项内容真正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目标是上至70岁老奶奶,下至10岁学龄儿童都知道垃圾分类应该怎么做。
二、政府加大物资和经费投入
物资和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物业管理的垃圾预处理和垃圾回收公司的运输和处理成本。小区物业在垃圾分类运行过程中,需要增加一定运营费用,主要包括:垃圾桶、垃圾房等改造费用;厨余垃圾处理机、分类垃圾收纳容器等设备购置费用;垃圾清运、二次分拣、设备维护等人工费用;前期宣传推广费用及社区宣传品设计制作费用等。政府可以采取向垃圾分类的社区提供垃圾分类专项经费支持;对有突出贡献的社区单位给予激励效果明显的奖励;持续提供垃圾桶等物料支持等措施保证垃圾在社区环节的得当处理。垃圾分类之后可采取清运和回收有同一公司处理的方式,减少了交接环节和成本,在初级阶段,政府需要专项经费支持垃圾清运成本的增加和垃圾的环保处理方式。
三、由政府牵头,解决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回收处置
由于厨余垃圾处理机成本较高,不可能每个小区均配备,因此由政府牵头建设,采取区域集中处理回收机制,在有条件的大型社区或某公共位置设置处理机,负责处理区域内的厨余垃圾,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运输成本;对有害垃圾进行专门回收,防止私人不恰当的处理污染了环境;对可回收的垃圾制定细则,防止垃圾回收站挑剔可回收资源,给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变,同时提高了可回收的利用率。
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仅靠政府不行,光有公众的热情不够,单由企业处理也不能完成,而必须是三者分工合作,只有形成源头上由公众参与分类,回收市场上企业完成回收利用,清运和最终处理靠政府做好配套措施的垃圾处理链才能把垃圾分类事业越做越好。
第五篇: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方案
校园生活垃圾分类调查方案
市营6
组长邹瑞桦
骆溥友 陈梓衡 叶景照 梁耀强 吴嘉杰
一、调查目的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该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了解本校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对生活垃圾分类方法的认识。
二、调查对象
广东科技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范围
学校教室,学校饭堂,学校宿舍。
四、调查内容
(一)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二)大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程度
(三)大学生分类生活垃圾的方法
(四)大学生处理生活垃圾的习惯
(五)大学生生活垃圾的类别
(六)学校为垃圾分类做取得措施
(七)学校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
五、调查方法介绍
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范围,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本组计划采集随机抽样调查法。
(一)抽样单位:学生
(二)抽样容量:学校教室,饭堂,宿舍在内的300位学生。
(三)抽样过程: 以问卷访问形式随机调查学校教室,饭 堂,素数在内的学生,再收集为资料。
六、分析方法
统计调查问卷中的内容进行分类,融合汇总,制造成竖型矩状图,按照其中特征确定校园中垃圾分类的情况做出相对应的计划和结论。
七、调查进度 第四周周一设计调查问卷
周三到周五进行问卷访问
周末两天对收集回来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八、调查费用
东门印刷店一毛一张印刷,40元的印刷成本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