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

时间:2019-05-13 23:44: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

第一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8〕133 号 【发布日期】2008-07-15 【生效日期】2008-07-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情况的通报

(闽政办〔2008〕133 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就业促进法》的有关规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的通知》(闽政办发明电〔2008〕46号)的要求,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省地税局、省编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组成五个“省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督查组”(以下简称省考核督查组),于5月20日至6月6日分赴全省9个设区市、18个县(市、区),通过听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查阅劳动保障、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有关资料,召开部分企业代表、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座谈会、深入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实地查看等形式,对“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督查考核情况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工作,认真贯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及时分解、落实省政府下达的促进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各级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结合各自职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2007年促进就业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2007年全省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65万人的104%;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9.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8万人的122%;“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3.9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2.5万人的15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9%,控制在原定目标4.0%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4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40万人的120%;全省共成立劳务派遣机构107家,派遣员工49.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数45万人的110%(其中社会力量开办的劳务派遣机构13家,派遣员工2.3万人),劳务派遣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100%,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工伤、养老、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险缴交率分别为97%、87.49%、81.10%、57.17%、62.10%;全省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金额1.03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6000万元的171.67%。

(二)就业专项资金筹集使用情况。2007年,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就业专项资金58747.89万元,其中省级安排就业专项资金35200万元,各设区市安排就业专项资金23547.89万元,保证了促进就业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基层劳动保障“三基”平台建设情况。2007年,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狠抓劳动保障基础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和基本能力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有90.0%的街道、61.2%的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并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74.6%的社区、35%的行政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并实现了人员、经费、制度、工作四到位。

(四)对《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准备工作情况。全省通过责任分解、举办学习培训班、新闻媒体宣传报道、组织集体学习等形式,为保证《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按时在我省顺利实施做了大量工作。此外,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各劳务派遣企业针对《劳动合同法》中有关劳务派遣的条款,结合我省实际,积极推进法律与我省现行政策的衔接。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仍需加强。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和发展,但至今仍有部分设区市和县(市、区)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未纳入同级财政全额拨款,《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若干意见》(闽委〔2002〕80号)、《福建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意见》(闽政〔2006〕5号)等有关政策尚未完全贯彻落实到位。

(二)就业专项资金预算、使用的问题。部分设区市和县(市、区)促进就业经费主要依靠省级下拨资金,地方配套资金没有安排或财政有预算,却没有实际列支。三明、南平、莆田、宁德等4个设区市的市本级和部分县(市、区)就业专项资金配套安排较少,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省审计厅专项审计发现莆田市、宁德市的个别县(市、区)挪用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与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无关的开支,个别县(市、区)还滞压就业专项资金,未及时拨付使用。

(三)小额(担保)贷款在操作层面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地区对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认识不到位。厦门、泉州两市没有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中的小额(担保)贷款指标,福州、泉州、宁德、漳州仍然存在部分零贷款县(市、区)。部分商业银行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积极性不高,对小额(担保)贷款没有提供相应额度,不少下岗失业人员反映贷款无门,金融经办机构服务意识亟待增强。

(四)各地的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各地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没有形成定期会商的机制,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配合、协调不够,责任不够明确,各成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对涉及促进就业工作的具体问题尚未做到及时研究解决。如:龙岩、宁德的就业工作局际联席会议,部门之间沟通、配合、协调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好作用。

三、对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一)积极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就业促进法》和国发5号精神将落实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作为本地区、本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的作用,把促进就业系统工作分解为具体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二)要进一步做好就业专项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促进就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快资金拨付,简化使用程序,为基层完成目标任务创造条件。各级政府还应加强就业补助资金使用的制度建设,有关监督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效益。

(三)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各级政府要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各商业银行,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的牵头作用,统筹贷款额度,确保有款可贷,同时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方便群众。

(四)全面推进劳动保障“三基”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劳动保障“三基”工作的意见》,到2009年底做到全省基层劳动保障基础工作比较扎实,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建成,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制度、管理服务办法比较健全;基层劳动保障组织建设到位,所有街道(乡镇)、社区(村)建立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到位;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基本工作能力明显提升,队伍相对稳定。

(五)依法推进劳务派遣工作。各地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为契机,依法规范劳务派遣运作,推动劳务派遣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六)落实整改措施。各设区市政府要对考核督查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意见,采取积极措施,限期整改。整改情况请于7月30日前报省就业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情况%9A

【发布单位】福州市

【发布文号】榕政办〔2008〕88号 【发布日期】2008-05-29 【生效日期】2008-05-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情况的通报

(榕政办〔2008〕8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根据《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的通知》(榕政办发[2008]9号)精神,5月8日-9日,市劳动保障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市总工会、市编办、市农办、市统计局、市妇联、团市委、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等部门组成了5个督查考核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2007年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工作。市督查考核组通过听取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查阅有关文件材料、召开相关职能部门和政策实施对象专题座谈会、深入街道社区实地查看等形式进行督查考核。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督查考核的情况看,我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普遍能够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分解任务,就业工作措施有力,积极就业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促进就业四项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50”人员再就业人数)完成情况

2007年全市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控制在省下达3.5%的指标范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5.2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4.5万人的105%)、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万人的121%),“4050”人员再就业5347人(完成目标任务 3600人的148%)。从检查情况来看,尽管各县(市)区各项促进就业指标都完成,但各县(市)区不平衡。城镇登记失业率方面:长乐、连江两县(市)失业率较低,都控制在1.6%以内,永泰县城镇登记失业率偏高,达3.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方面:福清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在县(市)中最大,超过万人,达1.03万,平潭、罗源两县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都低于3千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五城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数占全市的83.5%,达1.01万人,其中鼓楼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数超过任务数21%,在县(市)中,闽侯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突出,超过任务数4倍。“4050”困难群体再就业方面:五城区“4050”人员再就业均超过任务数20%以上,其中仓山区超过65%,闽清、闽侯两县“4050”人员再就业数超过任务数5倍以上。

(二)各项积极就业政策落实情况

1、税费减免政策。2007年全市共为2184名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享受减免税收506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75万元;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收减免6.75万元,涉及90名下岗失业人员。各县(市)区税务、工商部门在做好为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减免税费的基础上,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如仓山区工商局为下岗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与大企业牵线搭桥,建立“战略联盟”,使他们享受进货优惠等便利,降低了经营成本。

2、就业援助政策。截止2007年12月底,我市累计为8.62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其中“4050”人员4.45万人),持证人员中已有6.5万人实现再就业,再就业率达75.4%(其中“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达3.08万人,再就业率达69.2%)。为做好就业援助工作,各县(市)区紧紧依托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平台,落实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的就业援助政策,2007年全市共帮扶1688户零就业家庭2952人就业,基本消除现有零就业家庭,帮助3560户“农村贫困家庭”实现一户至少一人就业。鼓楼区还出台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服务承诺文件,专门召开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区摸底的187户零就业家庭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

3、就业服务政策。目前我市除鼓楼、仓山两区正在抓紧重新整合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外,其他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已统一名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面推进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新三化”建设,对下岗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农民工均实行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2007年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了“再就业服务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共收集岗位信息44.3万个,登记求职22.6万人次,推荐就业16.5 万人次。鼓楼、仓山还结合旧城改造,开展了“三坊七巷送岗活动”和“南江滨拆迁专场招聘会”。马尾、福清、长乐、连江等县(市)区劳动保障部门积极带领本地缺工量大的重点企业深入贵州、云南、四川、宁夏等中西部偏远山区进行劳务对接,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

4、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2007年,我市共为 4772名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补贴 218万元,对58933名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平潭县实行县职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站、劳务派遣公司“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联合办公,推行“先培训,后上岗,先拿证,后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5、社保补贴政策。“4050”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服务型、商贸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是我市积极就业政策中受惠面最广、财政投入最大的一项,2007年共有3.4万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社保补贴,发放补贴金额达3769万元。

6、小额担保贷款政策。2007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3笔919万元(当年发放额比前四年总和翻一番),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850万的发放任务,支持和带动了近两千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城镇新增失业人员成功实现了创业和就业。台江区利用商贸集中区优势,把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与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结合起来,不断扩大贷款规模,2007年共发放小额贷款451万元,占全市贷款发放量近一半,支持了15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帮助创办了服装店、幼儿园、食杂店、家电维修店等,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三)就业再就业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

2007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根据再就业工作需要,积极调整财政资金,共筹集再就业资金14092万元,全年再就业资金支出9977万元。其中:公益性岗位补贴支出1702万元,社会保险补贴3769万元,再就业培训补贴218万元、职业介绍补贴255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42万元、劳动力市场建设171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支出23万元、对农民工就业服务支出1561万元、其他支出2235万元。大部分县(市)区都能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做到资金投入到位、使用到位。为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工作目标,鼓楼区财政还专门安排180万元用于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专项经费,台江区从就业经费中安排奖励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好的社区劳动工作。

(四)劳动保障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建设情况

目前,全市现有的380个社区(其中五城区294个社区)、44个街道、15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在2184个村(占全部2455建制村总数的89%配备了协理员);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组织体系已初步形成。各县(市)区按照街道(乡镇)“六个到位”、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四到位”等标准不断推进劳动保障“三基”建设(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长乐市、闽侯县下拨专项资金给所有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电脑、电话、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罗源县依托乡镇、村劳动保障平台,摸清了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并引导与县开发区企业对接。

(五)失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

2007年,福州市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3.4亿元,完成省下达征收任务2.5亿元的121%;失业保险参保单位4.3万户,参保人数79.47万人,居全省首位。失业保险新增参保个人缴费凭证完成率达97%。同时,2007年8月根据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及时调整失业保险发放标准,从 423元/月--483元/月提高到482元/月--551元/月,平均增加幅度达14%。全年失业保险领取人数31171人,失业保险金支出17290.18万元(其中:失业保险金支出10731.71万元;医疗费支出645.19万元;丧葬抚恤补助9.61万元;职业培训49.52万元;农民合同工一次性发放141.28万元;其它支出0.6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534.84万元),失业保险较好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功效。

二、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2007年我市促进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创造出一些很好的经验。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基本列入财政拨款,但还有个别区尚未有效落实。此外,我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存在人员数量、结构与承担日益繁重的就业再就业,城乡统筹就业、失业保险业务经办职能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原县(区)属集体企业“4050”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尚未很好落实。鼓楼、台江、仓山等三城区尚未落实原辖区内县(区)属集体企业“4050”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三是一些县(市)区对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认识不到位,小额担保贷款仍需大力宣传推进。截止2007年底,闽清、平潭、长乐、福清等四县(市)区小额担保贷款还未实现“零”的突破,晋安、仓山两区贷款任务数未能完成。

四是就业再就业资金预算和使用存在问题,具体如下:

1、部分县(市)区本级没有及时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如仓山区财政对就业补助资金未编制财政预算,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晋安区财政一年仅安排10万元就业再就业资金,业务工作无法开展;

2、一些县(市)区已经预算就业再就业资金没有及时拨付使用。如永泰县累计结余268万元,闽侯县结余316万元,马尾区结余236万元;

3、就业再就业资金使用单位存在专项经费与正常工作经费混淆使用,经费使用不够规范。

五是劳动保障基层基础建设仍较薄弱。检查中发现,尽管我市财政去年对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下拨补助经费,但大多数县(市)财政基本没有配套相应经费。一些县(市)区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人员、经费还缺乏保障,如仓山区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属自收自支编制,目前工资都难以保证,影响工作正常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1、各县(市)区要认真对照考核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各项积极就业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认真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

3、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力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强化就业援助的针对性、措施的规范性和机制的长效性,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促进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和岗位援助,帮助困难人员走上就业岗位。

4、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推进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落实,加快建立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创业培训、项目支持、开业指导、创业实训、创业咨询、小额信贷、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的创业促就业政策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实现就业倍增效应。

5、切实增加政府投入,确保积极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各县(市)区要根据就业工作的需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当年各级财政用于促进就业的资金实际投入要比上年有所增加,确保各项促进就业扶持政策所需资金的落实。

二○○八年五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自评情况

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考核评价自评情况

根据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1]72号)精神,我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认真,实事求是地做好此项工作。按照完成就业指标任务,落实就业政策,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和管理情况四大项评分要求进行评分,我市2011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自评总分(100分)。

一、完成就业目标任务情况(32分)本项自评32分

1、就业工作实行计划管理(4分)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的就业工作,我市把2011年的就业工作纳入地方工作计划(2分)某某下达的2011年就业工作任务,及时制定了2011年就业工作方案,把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镇、街道落实了各部门的目标任务(2分)。

2、各项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8分)我市认真做好就业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

2011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3609人(3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14人(3分);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42人(3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12人(3分);实现创业453人(3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5%(3分);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3分);“双困”毕业生就业率达100%(3分);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2分);制定了残疾人就业安置计划和实现X人(2分)。

二、落实就业政策情况(33分)本项自评(33分)

1、制定出台政策和开展宣传(4分)

(1)为做好我市就业工作,我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公益性岗位社保安置困难群体就业等相关文件(2分)。

(2)积极做好各项政策的宣传活动,我们先后在电视报刊和网站宣传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2分)。

2、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29分)

落实税费减免政策(2分);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3分);落实岗位补贴政策(3分);落实职业介绍补贴(3分);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3分);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3分);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3分);落实创业资助政策(3分);落实临时生活补贴政策(3分)。

三、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和管理情况(21分)本项自评21分

我市认真做好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管理工作,统筹我市人才分布情况,健全全市两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3分);完善了街道(乡镇)、社市(村、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工作(3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已全部完善,2011年已经全面使用省(市)统一软件办理业务并实现与街道(乡镇)75%的联网覆盖率,实现与社市(村)25%的联网覆盖率,全市就业失业登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等业务数据都能及时录入软件(3分);开展就业失业情况登记,全部发放了失业登记手册(3分);全面做好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3分);完善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各项措施,强化孵化基地的基本功能(2分);梅州市梅江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成为了广东省2011年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较好地做好了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的建设工作(3分)。

四、促进就业资金筹措和使用情况(14分)本项自评14分

1、我市认真做好劳动力就业的各项工作,把就业工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了专项资金科目并投入了一定的资金(6分);

2、2011年资金结余额度小于当年就业专项资金投入额度小于50%(5分);

3、严格程序和规范管理。我市认真做好资金的规范管理,印发了有关文件和制定了严格的制度,按照程序拨付资金并做到按规定管理资金(3分)。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

第四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138号 【发布日期】2006-06-25 【生效日期】2006-06-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福建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及组成人员调整的通

(闽政办[2006]13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福建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更名为福建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职责、工作制度等均不变。

因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省人民政府决定对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省人民政府残工委组成如下:

主 任:陈 芸 副省长

副主任:鄢一忠 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陈祖辉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高雪玉 省民政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王永礼 省财政厅副厅长

刘平省教育厅副厅长

陈秋立 省卫生厅副厅长

赖诗卿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蔡元庭 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委 员:马照南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马国林 省委农办副主任

方成义 省委编办副主任

杨香勤 省外事办副主任

刘群心 省发改委副主任

马鉴康 省经贸委副主任

庄荣文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钟 安 省民宗厅副厅长

卢士钢 省公安厅副厅长

薛育卿 省司法厅副厅长

杨雁雄 省人事厅副厅长

洪捷序 省建设厅副厅长

陈为坤 南昌铁路局副局长、福州办事处主任

宋海滨 省交通厅副厅长

曹建平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

范碧云 省文化厅副厅长

方 群 省计生委副主任

王志强 人行福州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厅级)

李保平福州海关人教处处长

陈 滨 省国税局副局长

吴振坤 省地税局副局长

陈乙熙 省工商局副局长

吴 赳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李志锋 民航福建监管办主任

翁 星 省广电局副局长

李玉光 省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徐正国 省体育局副局长

张福坤 省统计局总统计师

陈飞鹏 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石九生 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副行长

武榕庆 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路平省总工会副主席

吴立官 团省委副书记

马义英 省妇联副主席

办公室主任:蔡元庭(兼)

省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省残疾人联合会承担,办公室设在省残疾人联合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安徽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安徽省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办法

为切实落实国务院《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客观公正地反映和评价各市就业工作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有关规定,本着全面考核、突出重点、便于操作、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本办法。

一、考评对象

16个市人民政府及广德县、宿松县人民政府。

二、考评内容

1.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情况、充分就业目标完成情况、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工作绩效情况、工作创新情况、群众满意度情况六个部分内容。

2.就业优先战略落实情况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运行情况,就业目标责任制建立和考核情况,扩大就业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情况,公共投资促进就业情况,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情况,就业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3.充分就业目标完成情况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城镇新增 1

就业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指标、离校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困难群体就业指标、职业技能培训指标、创业培训指标、小额担保贷款指标等。

4.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考核内容。主要考核: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主要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情况、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情况、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情况;创业带动就业情况,主要是创业型城市创建情况、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情况、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创业培训开展情况、小额担保贷款情况、创业扶持资金情况;公共就业服务情况,主要是人力资源市场市场建设情况、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情况、就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情况、重大项目用工服务情况;就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主要是就业资金支出执行进度,促进性就业支出占就业总支出比例。

5.工作绩效情况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就业规模,主要是从业人员规模增速、新增就业人数与GDP增长率的比值、高技能人才人数;就业质量,主要是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保率,高技能人才比重,实名制就业比重;就业环境,主要是每10万人拥有私营企业户数、个体工商户户数,扶持政策落实情况;资金绩效,主要是就业资金支出和新增就业的比值、职业介绍补贴促进就业情况、职业培训补贴促进就业情况、社会保险补贴促进就业情况、公益性岗位补贴促进就业情况;创业成效,主要是

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户数,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带动就业人数,创业培训后成功率、创业孵化基地孵化企业户数和带动就业人数、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每万元扶持创业人数;

6.工作创新情况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在推进就业创业的创新做法和成效。

7.群众满意度考核内容。主要考核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就业服务情况、就业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三、考评原则

1.坚持实名、实绩、实效的原则,按照导向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设计考核评价指标。

2.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整个考评活动在省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

3.坚持分类考核的原则,将16个市及2个县分为四类进行考核:一类为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市,二类为淮北、蚌埠、淮南、滁州、宣城、池州、安庆市,三类为亳州、宿州、阜阳、六安市、黄山市,四类为广德县、宿松县。

四、考评方法

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采取现场实地考核、社会抽样调查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定性指标由实地考核后直接计分,定量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计算得分,最后依据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出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的高低确定

考核评价的位次。

五、数据来源

考核评价指标数据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审核、提供,定性考核的政策文件和证明材料由各市及2个县负责提供。各市及2个县、省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于每年1月30日前将上的考核评价指标数据报送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六、考评等次

考评满分为100分。考评等次及标准为:

(一)优秀。优秀等次总量控制在每类考评对象总数的40%以内。优秀等次的考评分应在90分(含90分)以上。

(二)达标。考评分为75分(含75分)至90分(不含90分)。

(三)不达标。考评分为75分(不含75分)以下。

七、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考评工作,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考评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日常事务。根据工作需要,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部分成员单位抽调工作人员组成考评组,赴各地开展现场考评活动。

(二)考评步骤。

1.自评。16个市及2个县政府按本办法的要求,于每年

1月中旬前完成对本地上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自评工作,并将就业工作总结、自评情况以及相关辅证材料一并报送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考评。

(1)现场实地考核。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部分成员单位分成若干个组,分赴16个市及2个县进行考核,考核采取听取汇报、召开重点群体座谈会、查看台账资料、实地考查、现场抽查等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就业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工作创新情况。

(2)社会抽样调查考核。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作为第三方,从各市当年新增城镇就业、就业困难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样本,采取计算机辅助电话(CATI)调查方法,对各市就业工作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作为群众满意度考核依据。

(3)综合考核评价。由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省统计、财政、工商、税务、人行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考核评价测算工作由省统计局负责。

3.考评结果确认和公布。

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考评情况和考评意见,送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由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考评等次后,报省政府审定并予以表彰。

七、考核奖惩

(一)考评等次为优秀的,全省通报表彰。

(二)考评等次为不达标的,全省通报批评。

(三)对经核实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取消有关表彰,全省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地方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的责任。

(四)对被通报批评或被追究领导责任的市,取消其当年参加全省政府系统综合性评优活动的资格。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7年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督查考核.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