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实验中心工作人员考核细则(试行)
物理学实验中心工作人员考核细则(试行)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和实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促进实验中心建设,加强实验中心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实验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我院具体情况,结合《吉林大学各类人员考核办法》的精神,特定本细则:
第一条 实验中心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考核,参照〈〈物理实验中心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和物理实验中心各类人员下达的任务书各条款,结合本人的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条 实验教学的教师考核办法
实验老师的工作量包括标准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中心建设工作量、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工作量等。
(一)标准实验教学工作量
依据实验中心下达的实验教学任务,根据实验的课时数、学生人数等按“吉林大学实验教学标准工作量计算办法”进行考核。
新实验应按实验中心主任下达的任务书的内容和规定完成的时间计算工作量(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报告的模拟实验等)。
(二)实验中心建设工作量
编制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和编制实验教学软件以及参与实验中心建设等工作量,由实验中心主任根据本人的实际工作量计算。
(三)实验教学改革工作量
实验教学改革的工作量依据各类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教改论文、教改获奖和新开实验项目数、实验方法改进情况、综合实验、设计实验、探索性实验开出情况等,由中心主任具体确定工作量。
第三条 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办法
实验技术人员实行8小时上班制,每学年额定工作量为1680小时(42周*5天*8小时)。由于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的繁杂性,有些日常事务性工作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实验中心主任安排并确定工作量。工作量根据实验要求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标准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教学准备工作量、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实验设备维修工作量和实验教学与管理改革工作量等。
(一)标准实验教学工作量
从事实验教学工作量按“吉林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学标准工作量办法“执行。
(二)实验教学准备工作量
按“吉林大学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学标准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
(三)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
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量包括物品、实验器材、实验材料、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实验室安全环境等。此项工作量由实验中心主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工作量。
(四)仪器设备管理工作量
以是否保证实验室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使用为基础进行考核,要确保仪器完好率在90%以上。实验中心要组织人员进行抽查(帐、卡、物一致性,技术资料及仪器信息是否齐全,计算机管理是否准确)。工作量按实验技术人员所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总值和使用情况考虑。
(五)实验设备的维修工作量
常规仪器的维修保养属实验技术人员正常工作范围,设备的大修、中修(指比较贵重的精密仪器),按实验维修工时计算工作量,已报劳务费者,不在计入工作量。
(六)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量
主要考核其所管设备的使用效益;根据实验测试的实际记录,计算机时数;以额定机时数为标准,考核其完成任务的情况。
(七)实验中心建设工作量
参加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材料、实验指导用书实验教学软件编制实验中心工作档案、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起草等的工作量,由实验中心主任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考核,确定工作量。
(八)实验教学的管理改革工作量
参加实验技术改进、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实验教学方法改进、实验室管理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工作量,由实验中心主任根据具体工作情况确定。
第四条 实验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由实验中心主任根据学生评估、调查意见、研究确定质量系数,某些工作质量特别好的,质量系数为K=1.2;较好,K=1.0;一般,K=0.8;差的,K=0.6 第五条 实验中心将按考核项目中完成实际工作量占全部工作的百分数乘以工作量质量等级系数,计算出单项分;再将各考核项目的单项分相加,算出每位工作人员的综合分,计算公式如下: 单项分(Xi):Xi=Fi·Ki 式中:Fi:单项完成工作量百分比
Fi=单项完成工作量/1680 Ki:工作质量等级系数
优K=1.2;良K=1.0;中K=0.8;差K=0。6
工作综合分(Y)
Y=ΣXi=ΣFi·Ki 第六条 每学期末,实验中心工作人员要对自己本学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结,中心主任和院负责考勤工作的同志,根据实际记录,计算每位同志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实验中心根据本人总结、完成任务情况和调查、评估意见,研究确定每位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等级,填写考核表并公布于众,让群众监督。
第七条 学年末,要算出每位工作人员全年完成任务的综合分,并核定出每位工作人员的年工作等级,结合对每位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及工作态度的考核,把工作等级岗位津贴和奖金挂钩,评定出下一年度的岗位实际津贴和奖金等级。
第八条 学年末评定等级全部材料装入本人工作档案,作为聘任、提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吉林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二000三年一月一日
第二篇:中心学校教学工作人员绩效考核量化细
中心学校教学工作人员绩效考核量化细则
学校:
姓名:
工作岗位:
得分:
内容
分值
细则
得分
一、工作量
25分
小学周课时达到工作量20-22节,中学为14-16节,中学语、数、外为1:1.4,物、化为1:1.3,政、地为1:1.1,其他为1;小学语、数为1:1.3英语为1:1.2,思、科为1:1.1,其他为1.小学教师少一节扣0.06分,中学教师少一节扣0.08分。或根据课程计划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核定工作量。
二、出勤
10分
事假1天扣1分,病假累计15天以内每天扣0.25分,15天以上每天扣0.5分,矿工1天扣2分,迟到、早退1次扣0.2分,扣完为止,(不含婚、产、丧假5天)
三、德育工作
5分
根据《方案》内容进行:以民主测评和考核组测评平均分为准。
四、教学工作
30分
根据学校日常月工作自查内容的备、教、批、辅、考、改、评累计计分
五、教学效果
20分
以学期期末测评成绩为准。
六、专业发展
10分
完成规定的继教培训第二轮达到规定要求有合格证1分,教研活动7分,听课笔记一学期达15节要求,少一节扣0.5分。按学校规定参加教研活动,少一次扣0.5分。
奖励:(2分)讲一次公开课,校级0.5分,镇级1分,区级2分。此项内容10分封顶。
七、工作贡献
5分
优质课(优秀教案)等省、市、区、镇分别2分、1.5分、1分、0.5分。优秀论文国家、省、市、区、镇分别2分、1.5分、1分、0.5分、0.3分;个人辅导国家、省、市、区、镇的分别奖1、0.9、0.8、0.7、0.5分,支部奖0.3分;表彰国家、省、市、区、镇、支部分别奖4、3.5、3、2.5、1分
合计
注:后勤人员一、三、四、五、六项共90分,以民主测评和考核组测评平均分为依据,分等定级A、B、C、D等,A等15%得90分、B等45%得85分、C等35%得80分、D等5%得75分。
第三篇:北京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试行办法
北京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试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考核工作实绩与考核工作态度相统一的方法。
第三条考核的范围包括本市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人员。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列入本办法的适用范围。
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考核,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进行。
第二章考核的内容和标准
第四条考核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符合,主要包括品德、能力、知识、业绩等方面,重点考核工作业绩。
品德:主要考核职业道德的表现,以及遵纪守法、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勤奋敬业的表现。
能力:主要考核适应本岗位的工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知识:主要考核应掌握的与本岗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专业技术人员增加考核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情况。
业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获奖、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出版论(译)著等情况。
第五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优秀:品德、能力、知识、业绩表现突出,并能够全面履行聘用(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和岗位工作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或做出突出贡献。
合格:品德、能力、知识、业绩表现较好,并能够履行聘用(劳动)合同规定的各项义务和岗位工作要求,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基本合格:品德、能力、知识、业绩表现一般,部分履行聘用(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岗位工作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存在不足。
不合格:品德、能力、知识、业绩表现差,不能履行聘用(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岗位工作要求,不能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第三章考核的基本程序
第六条考核分为考核、日常考核或聘期考核等。考核是对工作人员进行的综合评价,应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一般在每年年末或翌年初进行;日常考核可由事业单位自主组织实施;聘期考核可参照考核程序适当简化。
第七条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被考核人个人总结、述职,填写《考核登记表》。
(二)在一定范围内民主测评。
(三)部门主管领导在民主测评的基础上,根据日常考核和个人总结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初步意见。
(四)本单位考核(聘用)工作组织在群众评议意见和受聘人员部门主管领导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考核等次意见,由聘用单位领导人员集体确定考核等次,并将拟确定为优秀等次人员基本情况,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比例按有关规定执行。
(五)工作人员确定考核等次后,本单位考核(聘用)工作组织应将《考核登记表》送达被考核人,其签字后存入个人档案。
(六)按照聘用和管理关系,上一级主管领导与被考核人进行谈话,肯定成绩,指出努力方向,听取工作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提高个人和组织绩效。
第八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十日内,向本单位考核(聘用)工作组织提出申请复核,考核(聘用)工作组织在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填入《考核登记表》,并通知本人。本人对复核意见有异议的,可在接到复核意见之日起十日内再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由上一级主管部门作出最终结论。
第九条特殊情况考核等次的确定:
(一)考核内病、事假累计六个月(含6个月)以上的人员,以及非组织派遣,但经单位同意,个人外出学习或参加培训时间超过半年的,不参加考核,不确定考核等次。
(二)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在试用期(见习期)内参加考核,不确定等次,只写评语,作为转正和确定工资的依据。
(三)考核内新招聘的在职人员,由聘用单位在征求应聘人员原工作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定考核等次。
(四)经组织批准派出学习、培训或借调至其他单位工作的,由学习、培训或借调单位出示评语,原单位进行考核,确定等次。
(五)挂职锻炼人员,在挂职期间由挂职单位进行考核并确定考核等次。在挂职单位工作不足半年的,挂职锻炼结束的当年,由挂职单位出示评语,派出单位进行考核,确定等次。
(六)考核内接收的军队转业干部及退伍军人,其转业、退伍前的情况,可参阅部队的鉴定,一般当年应确定为合格以上等次。
(七)接受立案审查尚未结案,或正处在停职检查期间的人员,待组织作出正式结论后再确定考核等次。
第十条或聘期考核结果应作为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续聘、解聘、增资、晋级、奖惩的主要依据。
第四章考核的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考核工作由本单位考核(聘用)工作组织负责实施。考核(聘用)工作组织由本单位人事部门负责人、纪律检查部门负责人和工会或者群众代表组成,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考核工作。考核工作的日常事务由本单位人事部门承担。
第十二条考核(聘用)工作组织考核工作的职责是:
(一)制定本单位考核实施办法。
(二)组织、指导、监督本单位考核工作。
(三)审核主管领导人写出的考核评语以及提出的考核等次意见。
(四)审核工作人员对考核结果不服的复核申请。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把考核工作质量关。考核工作结束后,应认真及时根据考核结果,分析本单位职工队伍现状,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并将考核结果报送上一级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各区、县人事局和市各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对考核过程中出现的违反程序、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要严肃处理;要依照本办法,并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市人事局1995年12月8日印发的《关于做好北京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京人考[1995]577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设计院工作人员考核与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绩效考核办法(试行)
(讨论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评价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综合表现,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约束作用,更好地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全院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和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易于操作的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年终与平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院属部门和单位(以下简称部门)及在编工作人员。院领导的考核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部门绩效考核
第四条 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每年1月份,各部门要根据全院的工作目标,分解制定本部门的工作目标,经分管院领导审定后,由院长与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部门工作目标责任书》(附件1)一式三份,每年1月底前,各部门将《工作目标责任书》报分管院领导、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备案。每月底,各部门将下一个月的《部门月度工作计划表》(附件2)经分管院领导审定后,报院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第五条 部门绩效考核主要内容为思想政治和廉政建设、工作实绩、执行力、团结协作、QES体系落实情况等方面,以《部门工作目标责任书》为主要依据。
第六条 部门绩效考核实行量化计分,总成绩为100分。其中,部门自评占20分、部门互评占30分、上级评议占50分。
第七条 部门自评。每年12月下旬,各部门对一年来思想政治和廉政建设、工作实绩、执行力、团结协作、QES体系落实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工作总结报告。根据《部门自评标准》(附件4),部门自我评议,在《部分自评打分表》(附件5)打分,经分管院领导审定后,提交院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在内网上公开。
第八条 部门互评。根据《部门互评标准》(附件6),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本部门全体人员对其他部门在团结协作、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议打分,填写《部门互相评议表》(附件7)。
第九条 上级评议。院领导集体根据各部门工作总结报告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各部门进行评议打分,填写《上级评议部门表》(附件8)。
第十条 绩效考核成绩和考核结果的运用。
考核结果分四个等次:先进、良好、一般、较差,作为部门生产成本节余奖发放的依据。
绩效考核成绩前3名的部门,即为本院先进集体,除享受规定的先进集体奖金外,增发生产成本节余奖应发数额的2%。
4至8名的部门为良好部门,增发生产成本节余奖应发数 额的1%。
绩效考核后2名的部门为较差部门,院党委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且部门负责人均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若其绩效考核成绩高于70分,全额发放生产成本节余奖应发数额;若其绩效考核成绩在60至70分之间,减发生产成本节余奖应发数额的2%;若其绩效考核成绩在50至60分之间,减发生产成本节余奖应发数额的40%;若其绩效考核成绩低于50分,减发生产成本节余奖应发数额的50%。
其他为一般部门,发放生产成本节余奖为应发数额的100%。
第三章 工作人员绩效考核
第十一条 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各部门对《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内容,按照职务、职称、岗位、责任等情况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每位人员,由部门主要负责人与个人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附件3)一式三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岗位目标责任书》经分管院领导审定后,由院长签订。每年1月底前,各部门将每位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书》报院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十二条 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主要内容为德、能、勤、绩等情况,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以聘用合同和《岗位目标责任书》为主要依据。德,是指思想政治品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遵纪守法、廉洁从业等情况。能,是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情况。勤,是指责任心、工作态度和出勤等情况。绩,是指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等情况。
第十三条 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实行量化计分,总成绩为100分。其中,个人自评占10分、同事评议占40分、上级评议占30分、部门绩效考核成绩占20分。
第十四条
个人自评。每年12月下旬,个人撰写工作述职报告,填写《山东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全面总结一年来德、能、勤、绩等方面情况,重点是岗位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根据《个人绩效考核评价标准》(附件9-
1、9-2),进行自我评议,在《个人自评打分表》(附件10-
1、10-2)打分。
第十五条
同事评议。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民主评议会,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根据每位同志的工作述职情况,结合平时对其德才表现的了解,互相进行评议打分,填写《同事评议表》(附件11-
1、11-2)。
第十六条 上级评议。上级根据个人工作报告和平时掌握的情况,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评议打分。正科级干部的上级是指院领导班子,副科级干部的上级是指部门正职和分管院领导,其他工作人员的上级是指部门正、副职负责人。填写《上级评议工作人员表》(附件12-
1、12-2)。
第十七条 考核结果的确定,主要依据不同层次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共分四个等次: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1、优秀等次
科级干部优秀等次,由院考核工作委员会分别按正、副科级干部总数40%的比例,根据个人绩效考核成绩并结合平时德才表现情况来确定。
其他人员优秀等次,根据院考核工作委员会下达的各部门 优秀人员指标,根据个人绩效考核成绩并结合平时德才表现情况来确定。
2、合格等次
除了优秀等次、基本合格等次、不合格等次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均为合格等次。
3、基本合格等次
个人绩效考核成绩在同层次人员中比较靠后,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1)思想政治素质一般,或者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存在明显不足;(2)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较弱,与岗位要求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或者管理水平较低;(3)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一般,或者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4)基本能够履行岗位职责,但完成工作的数量不足,质量和效率不高,或者在工作中有较大失误,或者服务对象满意度较低;(5)能基本做到廉洁从业,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4、不合格等次
个人绩效考核成绩在同层次人员中靠后,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确定为不合格等次:(1)思想政治素质较差,或者道德品质较差;(2)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能适应岗位要求;(3)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心薄弱,或者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差;(4)未能履行岗位职责,未能完成工作任务,或者在工作中因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5)不能做到廉洁从业,且情形较为严重。
第十八条 绩效考核成绩和考核结果的运用。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成绩和考核结果作为生产成本节余奖发放的依据。考核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工作人员,除享受上级规定的考核奖金和生产成本节余奖个人应发数额外,再增发全院生产成本节余奖平均数的2%;考核结果为合格等次的,发放生产成本节余奖为部门个人应发数的100%;考核结果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发放生产成本节余奖为部门个人应发数的50%;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的,不发放生产成本节余奖;参加考核但不确定等次、不参加考核的,不发放生产成本节余奖。
第十九条 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晋级、续聘、解聘、增资、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的重要依据。
1、当年考核为优秀等次的人员,给予嘉奖奖励;连续3年为优秀等次的人员,给予记三等功奖励。在竞争上岗时,对优秀等次人员给予加分奖励。
2、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每年增加一个薪级工资。连续3年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具备晋升管理职务的资格;连续2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具有优先晋升管理职务的资格。
4、任现职以来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相应条件要求,方能申报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任现职以来,连续2年以上被确定为优秀等次且符合相应条件的,可优先推荐评审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并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
5、考核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对其诫勉谈话,限期改进;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基本合格等次的,调整到较低等级岗位。
6、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调整该人员的工作岗位,无正当理由不同意调整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的,按照规定的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第四章 其他相关政策规定
第二十条 对新进工作人员的考核,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首次就业,在试用期内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
2、非首次就业,本工作累计不满六个月的(含试用期),不参加考核;
3、非首次就业,本工作累计满六个月的(含试用期),参加考核,确定等次。
第二十一条 经院同意,派出挂职借调、学习培训以及执行其他任务的工作人员,除特殊规定外,一般由院进行考核,主要根据挂职借调、学习培训以及执行其他任务的表现确定等次。有关情况由其挂职借调、学习培训以及执行其他任务的所在单位提供。
第二十二条
病假(因公负伤除外)、事假、非单位派出外出学习累计超过考核六个月的工作人员,不参加考核。
第二十三条
未聘人员未聘时间累计超过考核六个月的工作人员,不参加考核。
第二十四条 受处分工作人员的考核,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受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并确定等次,但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2、受记过、记大过处分期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在解除处分的当年及以后,其考核不受原处分影响。
第二十五条
涉嫌违法违纪被立案调查尚未结案的人员,参加考核,不写评语、不定等次。结案后未给予处分的,按照规定补写评语、补定等次。
第二十六条
对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的工作人员,经教育后仍拒绝参加的,其考核结果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第五章 考核组织与纪律
第二十七条 院成立考核工作委员会,考核工作委员会由院领导、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考核工作的领导。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院政工办公室,负责考核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考核时间为每年12月下旬。各部门在进行本部门考核总结时,应提前2天与院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系,院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派人参加,主要负责《同事评议表》发放收集工作。
第二十九条 院考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将部门、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成绩和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到各部门及本人,对先进集体和优秀等次人员在全院范围内公示7天。
第三十条 主管领导与被考核人进行谈话,以改进和提高工作绩效。被考核人认为考核结果与事实严重不符的,可在接 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10日内向院考核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诉,院考核工作委员会应在7日内提出复核意见。
第三十一条 考核要实事求是,对在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个别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工作实绩的考核办法,可结合本办法继续执行。
第三十三条 非在编人员的考核可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院政工办公室负责解释,自2013年1月1日起试行。
附件:
1、部门工作目标责任书
2、部门月度工作计划表
3、岗位目标责任书
4、部门自评标准
5、部门自评打分表
6、部门互评标准
7、部门互相评议表
8、上级评议部门表
9、个人绩效考核评议标准
10、个人自评打分表
11、同事评议表 12上级评议工作人员表
第五篇:工作人员考核
附件1
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
(2011)
填表日期:2011年12月20日
注:述职报告择要打印,字数不超过800字,不加附页。(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