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张掖黑河综合治理看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
从张掖黑河综合治理看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
郑 波
(张掖市甘州区水务局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本文总结张掖黑河综合治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制度建设、支撑体系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对节水型灌区建设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节水 黑河治理 建议
在西北内陆这一水资源稀缺地区,“金张掖”依托对黑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得到了发展。但黑河流域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张掖市地处沙漠边缘,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加之黑河干流没有调蓄工程,4—6月农田灌溉“卡脖子旱”严重,每年有70万亩农田不能适时灌溉。农业与生态争水、下游与中游争水,黑河流域生态用水缺乏,生态环境脆弱。进入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区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上中游用水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致使下游来水量减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黑河有限的水资源不堪重负,最终导致黑河流域下游长期断流,东、西居延海先后干涸,大片胡杨林死亡,土地迅速荒漠化并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灾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针对日益严峻的黑河流域生态系统恶化局面和日益突出的水事矛盾,国务院于2001年批准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同年启动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水利部还把张掖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过五年的治理,在水利部工作组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以及各级水利部门、各种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黑河治理及张 掖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甘肃省其它地区的节水型灌区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项目概况
按照实际下达项目建设内容张掖市已完成干渠衬砌466.8km,支渠衬砌611km,斗渠衬砌674.3km,田间配套114.8万亩,新打机井464眼,旧井改造1025眼,高效节水面积40.6万亩(其中管灌29万亩,滴灌8.5万亩,喷灌3.1万亩),天然林封育10万亩,草原围栏20.963万亩,人造水保林0.6万亩。完成投资119561万元。
二、张掖黑河综合治理及节水型灌区建设的主要成效
1、为实施黑河分水方案创造了条件,缓解了黑河中下游用水矛盾。
黑河节水工程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使灌区每年减少渠口引水量3.7亿m3,干、支、斗三级渠系水利用率由59%提高到64%。2003年黑河水不仅成功地输水到达东居延海,而且首次将黑河水输送到干涸43年的西居延海,首次实现了黑河干流全线贯通,张掖连年完成国务院制定的向黑河下游分水的指标,使位于黑河中游的张掖市与下游的内蒙古之间的用水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绿色的颂歌”一次次在戈壁大漠上唱响,为改善下游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黑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黑河综合治理项目有力地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核心是制度建设。而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必须要有强有 2 力的水利基础设施作保障,必须构筑起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由于黑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使张掖在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利用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渠道防渗工程、高新节水、测水量水设施、机井智能化水表和灌区配水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使得农业用水指标的控制成为可能。从客观上营造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氛围,有效推动了明晰水权、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水票运转等制度和措施的出台及“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的形成。促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机制的形成和水权制度的建立。走出了一条工程措施支撑行政、经济措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3、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该项目实施后,对缓解黑河灌区水资源紧张状况、实现黑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快了项目区传统农业向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促进了项目区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为农民增收、产业富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灌溉周期缩短,灌水速度加快,冬季灌水也有了保障。初始水权的落实,使各农户知道了自己可使用的水资源量,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民主动要求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提高。使得我区制种业和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国内外50多家制种企业落户张掖,制种基地从无到有,五年内仅甘州区以制种玉米为主的制种面积发展到43.2万亩。种植业的粮经比例由60:40调整为35:65,经济作物总产值由2.34亿元增加到7.03亿元。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全 市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
张掖从对水权理论的运用入手,以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全面改革用水制度为基础,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压减用水总量为目标,通过经济结构调整、种植结构调整、灌区里一个个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成立,浇水时一张张申请用水的“水票”,这些来自用水大户—农业的变革,不仅改变了农民延续千年的农田灌溉方式和习惯,而且推动了区域的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由于始终坚持“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以水促发展”的经济工作基本原则,张掖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市实现了新的突破。自该项目开始以来就有力地带动了我市的建材、铸造、塑料等工业企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建成了福建亚通公司所属的腾龙节水器材厂和新疆天业集团公司张掖节水器材厂,实现了滴灌管(带)等高科技产品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另外,我市的水泥厂规模不断扩大,黑河两岸的砂石料厂应运而生。还解决了一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市外的几十家施工企业的进驻也使我市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2∶29∶29调整为2004年的33∶35∶32。2000年以来,经济增长率由8.5%提高到12.02%,财政收入增速由4.4%提高到14.6%,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幅由102元提高到了240元。
4、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渠道的新建和改建,引水口门减少,配套设施得到改善,加 之农民用水者协会,参与水权的确定、水价的形成、水量水质的监督、公民用水权的保护、水市场的监管,并赋予协会斗渠以下水利工程管理、维修和水费收取的权力,形成了水资源管理各环节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的民主决策机制。尤其是西浚灌区、盈科灌区及草滩庄引水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信息自动化项目的建成,过去重建轻管的现象逐步改变,全市水利工程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对内陆河流域建设节水型灌区的建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实现人水和谐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根据张掖的实践经验对内陆河流域建设节水型灌区提出以下建议:
1、正视现实,转变观念
解决水资源问题,最核心一点还是要转变对水的认识,切实把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来看待。流域内各县区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水资源与其他资源等的关系。要提高公众对水情的认识,增强节水意识。全市人民都来自觉地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把人水和谐的观念转变为创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
2、量水而行,总量控制
要用“量水而行”的原则指导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能用损害水资源换取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增长。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首先要考 虑本地区水的利用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使其依靠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支撑经济和社会的规模,并能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同时,在用水秩序上应以人为本,先生活后生产。
3、政策引导,节约用水
建设节水型灌区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节水型灌区建设的核心是制度建设,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以有限的水资源去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综合采用法律措施、工程措施、经济措施、行政措施、科技措施,保证用水控制指标的实现。要特别注重经济手段的运用,政府要尽快制定出台科学合理的水价政策,实行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充分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把节水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探索建立财政扶持、市场筹资、农民自主参与投入和水的商品化相结合的水利投资体制,试行股份合作公司、用水户协会等不同的管理模式,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增加工程节水灌溉面积。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
4、统一管理,合理配水
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调度是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要根据流域的水资源规划,进行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再确定各区域的用水权指标。确定水资源宏观总量与微观定额两套指标体 系。通过合理配置和科学调度水资源,实行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修复因缺水、污染而恶化的水生态环境。要把水资源优化配置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按照“人水和谐”的取用水理念,重新调查评价取用水环境,合理调配农业与生态的用水比例,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使水资源配置更科学合理,确保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安全。要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依法治水,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统一取水许可管理,实施实时监测。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与保护。改善水环境和维护水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是一场涉及用水者责任与义务、任务艰巨而复杂的制度革命,是一项涉及生产关系调整和资源配置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和发展,才能早日迎来节水型灌区的时代文明。
第二篇:中国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甘肃张掖“节水型社会试点”调研报告
【按语】水危机是未来20年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水的短缺日益成为人和自然之间巨额“生态资源赤字”。水危机的性质不同于能源危机,能源短缺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得以缓解,水的区域性、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应对水危机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目前关于水危机的性质分析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水危机是资源供给短缺导致的资源危机。我们认为水危机表面上是资源危机,实质上是治理危机,是我们治水体制的长期失效(包括政府缺位、市场缺失和计划失效),导致治理能力低下,不能有效应对变化条件下的各种挑战。
危机则是改革的契机。在人类应对挑战、对付危机的各种行为中,制度的确立与改进最具有根本性,它的作用就在于节约成本,降低不确定性。制度是人类成功应对挑战的结果,又是成功迎接进一步挑战的先决条件。响应水危机的行为调整,既需要工程建设、更需要制度建设。过去我们应对水危机是以工程建设为中心,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和调水工程,但是资源供给总是赶不上人类的需求,水危机反而越来越突出,这表明开源的水利工程建设只能治标,节水的制度建设才是响应水危机的治本之策。中国的治水模式必须从过度依赖工程建设扩大供给为主转向制度建设激励节水,从单一的硬件建设(如水利设备、基础设施)转向软件建设(如制度、法制、民主、R&D、能力建设)和硬件协调发展,政府水利主管部门主要职能从工程投资优先转向制度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
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之后,我国进入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时期,过去五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总额达1786亿元,是1949年到1997年水利基建投资总额的2.36倍。国家共发行国债6600多亿元,其中用于水利建设1258亿元,约占五分之一。为了应对严峻的水危机,大幅度增加水利投资是必要的,但同时也需要相应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伴随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否则不仅不能保证大量工程发挥预期效益,而且随着工程效益的迅速衰减,可能会将我们的水问题拖入更加复杂的境地。
节水型社会建设最能够反映对治水模式转型的要求。我们认为,未来20年中国非常有必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解决水问题的根本出路。节水型社会包含三重相互联系的特征,微观上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中观上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宏观上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通过大规模的制度建设,降低水治理的各种成本,建立促进节水和精心用水管水的激励机制。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比调水工程经济成本低得多,社会收益高得多,这正是制度建设最主要的节约作用。
节水型社会的建立,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的过程,不仅需要水利部门发挥重要作用,更需要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目前水利部组织的节水型社会试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经验,我们建议优先在西北和华北缺水地区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待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向全国推广。
【内容提要】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用水严重浪费的现象普遍共存,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未来20年中国需要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中国应对水危机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水利部门的一项基本任务,同时应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应成为华北和西北地区各级地方政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日常性工作。
什么是节水型社会?如何建设节水型社会?建成什么样的节水型社会?这是新世纪中国治水面临的重大课题。西北黑河流域中游的张掖地区是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提供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制度实践。近期作者两次赴张掖实地调研,在充分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张掖的试点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尝试概括节水型社会的特征、实现途径和运行机制,使其有更大范围的指导意义。
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包含三重相互联系的特征:微观上资源利用的高效率;中观上资源配置的高效益;宏观上资源利用的可持续。节水型社会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代表着高度的社会文明,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现状用水效率普遍不高,用水效益更为低下,部分地区已经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任务有很强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核心是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张掖的实践证明,水权理论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制度框架。实施水权管理是从传统用水粗放型社会走向节水型社会的具体途径,内容包括:(1)落实和强化宏观上的总量控制;(2)根据总量约束制定发展战略和调整经济布局;(3)将总量指标逐级向下分配,明确各用水单元的权利和义务;(4)建设计量和监控等支撑水权制度运行的硬件基础设施;(5)建立用水者协会等水权管理的软件基础设施。建立水权制度,实施水权管理,是一项崭新的事业,要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和完善。
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关键。张掖的实践表明,建立有效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要正确处理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建立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水治理结构;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政府调控下迅速扩大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重新审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在政府引导下逐步引入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有效的节水型社会运行机制要求政府运作方式经历“四个转变”:从分割管理转向统一管理;从工程建管转向宏观调控;从排斥市场转向市场友好;从封闭决策转向参与透
第三篇:着力建设节水型和谐灌区,保障灌区粮食安全
一、灌区概况
四川省都江堰黑龙滩灌区是以引蓄都江堰东风渠来水的大(二)型水库黑龙滩水库和中型水库李家沟水库为主要水源,以农业灌溉、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为主,兼顾工业和生态环境供水的大型灌区;
设计灌溉三市(眉山市、乐山市、资阳市)四县(市、区)(眉山市仁寿县、眉山市天府新区,乐山市井研县,资阳市简阳市)106.06万亩,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为91.13万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红苕等;
供给仁寿县、东坡区、井研县300余万人生活用水。
黑龙滩水库是都江堰灌区的一个大(二)型囤蓄水库,以灌溉、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为主,兼顾防洪、城镇生产和生态供水、水产养殖、旅游、发电。水库总库容3.60亿m3,正常库容3.00亿m3,有效库容2.36亿m3;
集雨面积185.5平方公里,正常高水位水库面积23.6平方公里。
水库枢纽工程包括1座大坝(浆砌条石弧形重力坝)、14座副坝、1座输水隧洞、1座溢洪道。大坝于1970年10月1日动工,1972年1月竣工,坝高53米,坝顶宽6.6米,坝顶弧长271米。
灌区工程于1971年冬开始建设,1977年底干支渠基本建成,1985年基本完成灌区斗、农、毛渠工程配套。共有各级渠道1319条,长3693.22km;
其中总干渠2条,长121.4km;
分干渠5条,长203.9km;
支渠8条,长142.4km;
斗渠38条,长400.2km;
农渠284条,长1399.9km;
毛渠982条,长1425.00km。灌区配套建筑物14429处,主要建筑物2721座,长233.88km;
其中渡槽644座,长52.23km;
隧洞807座,长72.46km;
暗拱1144座,长93.98km;
倒虹管126座,长15.14km。
二、粮食安全与灌区水资源
(一)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问题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粮食安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广。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这既是中国人民自己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政府主要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一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开发种类齐全、系列配套、性能可靠的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大力普及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高效节水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实现农业生产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
二是保护和调动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种粮农民收益,完善生产经营方式,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调动亿万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三是创新完善粮食市场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市场主体格局,健全完善粮食交易体系,稳步提升粮食市场服务水平;
四是健全完善国家宏观调控,注重规划引领,深化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发挥粮食储备重要作用;
五是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转化,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六是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提升粮食储运科技水平。
(二)灌区粮食安全用水面临的挑战
灌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了水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这是几千年来实践的总结,是水利与农业、水与粮食关系的最好诠释。
灌区粮食用水安全面临以下主要挑战:
1、水资源短缺,时间分布不均,影响粮食生产。黑龙滩灌区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1000m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200m3,更是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时间分配极不均衡,降水主要集中在4个月(6-9月),占全年降水的75%,汛期洪水成灾,冬干春旱。
2、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生态和非农生产用水需求急剧增加,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随着灌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区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生产与生活、生产与生态等诸多用水矛盾进一步加剧。近20多年间,灌区总用水量不断增加,新增的供水量基本用于非农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生态,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持续减少,总量从上世纪末的2.0亿立方米,减少到近两年的1.2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量在总用水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上世纪末的92%下降到2019年的44.38%[黑龙滩灌区2019年总用水量2.6388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1.171亿m3(占总用水量的44.38%),工业及生活用水量1.0355亿m3(占总用水量的39.24%),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0.1533亿m3(占总用水量的5.81%),河道内生态环境补水0.2773亿m3(占总用水量的10.51%),其他取水(仁寿中学)0.0017亿m3(占总用水量的0.07%)]。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生态和非农生产用水严重挤占农业灌溉用水,导致粮食灌溉用水量减少,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
3、灌区工程基础设施不完善,用水管理粗放,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黑龙滩灌区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属“三边”工程,加之受当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标准低、配套不全,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大部分工程存在程老化严重、病险日渐等问题,虽经近年来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入,有所改善,但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仍然很低。目前,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59,四川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77,黑龙滩灌区仅为0.443,仍有节水潜力。
三、着力建设节水型和谐灌区,确保粮食安全
(一)按照人与自然、人水和谐的理念,对灌区水资源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在供用水中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在防止、减少水旱灾害的同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资源的侵害。在做好水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通过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农业节水规划、灌区改造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统筹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等各种用水需求,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大对水利的投入,按照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解决水资源挤占、短缺矛盾。
(二)全面推进节水型灌区(社会)建设。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是一种稀缺性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时间分布不均衡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是建设节水型灌区(社会)。严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和变革,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形成以坚持总量控制、效率优先、定额配水、明晰初始水权、确定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明确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各取用水户的水资源使用权指标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农业是用水大户,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必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把节水灌溉作为革命性措施来抓。我们的目标是,农业用水总量不再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用水需求主要通过农业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来实现。
(三)狠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减少渗漏浪费,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发挥灌区水资源在粮食生产中的主体作用。截止2019年底,灌区完成2条总干渠、5条干渠、2条支渠360.08km渠道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仅占全灌区3693.22km的9.75%;
高效节水灌区和农田灌溉供水信息化计量设施建设还未起步。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渠道防渗等节水改造力度,减少渠道输水损失,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式,灌区要加大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也要因地制宜采取效果好、成本低、简单易行的灌溉技术,最大限度改变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同时,采取旱育秧、集中育秧、地膜覆盖、作物秸秆覆盖、深松免耕等保水技术和农艺措施,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效率;
推行以用水户参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灌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灌溉用水效率。
(四)开源节流,保障灌区粮食安全
从整体上说,黑龙滩灌区资源性缺水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保障灌区粮食安全,在加强节水的同时,也要积极筹措水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1、科学拦蓄汛期雨洪资源,提高灌区各类蓄水设施蓄水能力。由于流域水文特性,汛期来水占全年来水的80%以上,且主要集中于主汛期几场暴雨。在保障度汛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引洪入库、入塘堰,增加有效蓄水。但因为主汛期水库不能超汛限水位运行,常常造成主汛期大量弃水,如果后汛期来水较少,就可能导致汛后无水可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短缺;
因此要尽快主动开展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理论研究,利用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技术,对汛期洪水科学调控,使洪水转化成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大大提高水库蓄水能力,使灌区各类蓄水设施充分利用,保障用水,更好地为灌区经济发展服务。
2、科学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积极与地方气象部门合作,加强人工增雨,特别是新技术研发和新装备应用,提高灌区人工增雨的科技水平和作业效率,多增降雨量,更好地为灌区农业生产服务。
3、加强节水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用水效率。一是结合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选择节水灌溉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在农户、工程设计、施工人员中进行节水灌溉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单、出宣传栏,组织专家授课、田间地头实地讲解示范等形式,介绍灌区水资源的现状和今后的严峻缺水形势以及无节制地浪费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介绍节水灌溉技术成果及节水技术应用推广做得好的典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宣传节水重要性及节水灌溉技术成果,使节水灌溉技术深入到田间地头,同时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使他们力求把节水灌溉纳入到日常管理事务中;
把节水灌溉理念灌输到广大农户及工程设计人员脑中,从而使他们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对节水灌溉有了新的认识,节水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从“要我节水”到“我要节水”的根本性转变,政府管理水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大大提高,从而达到全灌区节水的目的。二是派技术人员参加灌区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建设。深入到施工现场,加强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项目部和施工队伍及现场监理的沟通联系,了解节水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整个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在推广应用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
第四篇: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我国也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现实。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短缺矛盾、减轻水体污染、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为了加强对公司工业污水、含煤废水、含油废水、生活污水的处理,来合理保护水环境及对水资源充分利用的问题,XXX公司非常重视环保的建设,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来削减污水中的污染物,并使水资源达到高效的利用。在此,XX部各值班人员对污水处理工作也十分重视,下面就是XX部各值班人员在巡查过程中的其中几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1、每天24小时在岗,不间断的巡查各个车间,对厂内所有的水泵、电机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排污泵能正常运转,试运正常后,检查控制箱上的切换开关打到“自动”位置,杜绝“滴、漏、跑、冒” 现象。
2、按时按量加药,开稀释泵,确保水质,确保厂区污水及时处理,清水能供应水冲洗及各部门的使用。
3、根据气候的变化,合理地像雨水池内增设潜水泵,适当地将雨水池内的水抽入调节池内进行处理。
XXX有限公司对污水处理再循环后,并将处理水用于绿化、冲洗、工业用水,提高了环境的质量,充分利用和节约了水资源,达到了变废为净、变废为用的目的。
第五篇:从村级换届选举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从村级换届选举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中共衡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曾仁忠
[摘要]民主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如何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学者们观点不一。本文试图从村级换届选举入手,探索总结出某些规律和经验,并就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推进方式提出相关建议,即要以基层民主促进上层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突出选民地位,不断健全制度建设,努力加快经济发展。
[关键词]民主政治;村级换届选举;路径;方式;党的领导;主体地位;制度建设;发展经济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近年来,随着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村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不少学者根据民主政治建设应该自下而上、逐级推进的思路,已经开始关注研究思考应该如何发展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笔者认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实践中探索出规律和经验,以基层民主带动上层民主,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
一、村级换届选举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民主化已成为一个基本发展趋势,民主政治体制代替极权政治体制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把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要求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工程重点推进。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发扬民主,有利于坚持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有利于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村级换届选举是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衔接的有效载体。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在《中国民主发展模式五大特色》一文中提出:自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内容大体划分为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两大部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包括村民委员会和村党组织两个选举。村民委员会选举属于人民民主建设的范畴,村党组织选举属于党内民主建设的范畴。在新一轮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各地普遍推行“两推一选”,即党员和群众代表公开推荐、差额选举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试点“无候选人一票直选”,即由本村党员、选民在不提名候选人的情况下,一次性直接投票分别选举产生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班子成员;落实“四个提倡”,即提倡把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规定程序推选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通过选举兼任村民委员会委员;提倡党员通过法定程序当选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提倡拟推荐的村党支部书记人选,先参加村委会的选举,获得群众承认以后,再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人选,如果选不上村委会主任,就不再推荐为党支部书记人选;提倡村民委员会中的党员通过党内选举,兼任村党支部委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先进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再进行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以保证实现“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的目标。由于村党员一般又是村民代表,这在换届选举的推荐、酝酿、提名、选举等环节有效地实现了人民民主与党内民主的衔接。“两个民主”的有机衔接,形成了“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的“二元混合”权力结构体系,使得社会主义民主结构更完整,层次更丰富,基础更扎实,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整体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创造。
(二)村级换届选举是提高党员群众民主素养的重要平台。目前,全国有5-6亿选民参与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有数千万农村党员参与村党组织换届选举,这种民主实践的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是其它形式的民 主实践难以企及的。村级换届选举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了了解、接触、实践民主的具体途径和制度保证,较好地解决了亿万人口的参与政治问题和民主权利问题。在村级换届的实践过程中,广大党员群众经历着空前的政治意识的转化和现代政治文化的培养,塑造了越来越多的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参与村务管理、依法履行义务的合格的现代公民和党员。村级换届选举改变了党员群众以往对村里事务的冷漠态度,提高了村民和党员选举的积极性,增强了村民和党员的民主意识,锻炼了他们的民主素养和能力,真正起到了“唤起民众”、“教育农民”、“教育党员”的作用。村级换届选举较好地和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权利的优越性,使广大农民群众有了当家作主和行使民主权利的真实感受,因而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与衷心拥护。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村级换届选举是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马上实行全国普选,时机和条件均不成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基层起步,徐图进展,拾级而上。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级直选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 基础。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它虽然发生于中国社会的最低层,但并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变量。在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村党员群众参与选举的程度,规定并影响着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村级换届选举后,基层党委、政府直接感受到农村党员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迫切要求他们改进与完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同时,通过自下而上的推动和影响,上级组织可以借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经验,推广应用扩大选民参与,实行候选人竞选演讲与村民互动、设立秘密写票处等成功做法,从而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
二、我市村级换届选举发扬民主的实践探索 实践说明:发扬民主则安,践踏民主则乱。在今年村级换届选举中,我市始终以发扬民主为主旋律,以依法办事为总原则,扎实有序地推进换届选举工作。目前,全市4877个村已全部完成换届,村干部职数16818个,村平3.45人,比上届精简2.53%,其中一次性选举成功、职数全部选满的村4608个,占94.4%;有女干部当选的村4613个,占94.6%;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村3970个,占81.4%;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14161人,占84.2%。
(一)丰富选举形式,体现了民主的多样性。我市 严格按照直接、差额、无记名投票的原则,坚持分类指导、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办法,丰富选举形式,满足党员群众对民主的多样化需求。一是普遍推行“两推一选”方式。全市大部分村按照党员民主推荐、群众推荐测评、党内民主选举的办法,选举产生了村党组织班子。二是扩大“直选”试点。对群众基础较好、村班子威信高、人口适中的村,原则上实行直选。为探索直选经验,市委先期在衡阳县西渡镇英陂村、衡东县城关镇大甸村、耒阳市大义乡东坪村进行了直选试点,并组织各县市区选举办同志现场观摩。试点结束后,全市460个村在村委会换届中推行“无候选人一票直选”办法;1230个村按照“公推直选”方式,选举产生了村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衡阳县西渡镇赤水村、台源镇群英村更是大胆探索,在村党组织换届中试行“全民直选”,成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党支部。“全民直选”即先由党员投票推荐村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候选人,再把党员提名的候选人提交全体村民投票,得票数超过到会人数的50%即当选。三是推行“高位嫁接”法。对那些宗族派性复杂、矛盾隐患较多的“瘫、软、乱、穷”村,一时找不出合适人选,从县乡部门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先解决无“领头人”的问题,再逐步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在“高位嫁接”时,我市把要不要“嫁接”、嫁接对 象、嫁接时限和任期工作目标等都提交党员群众讨论决定,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今年,全市有64名国家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第一支部书记。
(二)扩大选举范围,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一是确保所有的村都换届。市委要求,全市所有村都要按期换届,不能留死角、留空白。对情况复杂、困难较多、阻力较大、换届选举一时难以推进的村,坚持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入手,逐步消除阻碍换届选举的因素,最终达到顺利换届的目的。今年,全市100%的村都如期进行了换届。二是发动“全民”选举。村委会换届选举要求到会人数和得票数“双过半”,村党支部换届要求80%的党员到会投票。在当前农村流动人口外出较多的情况下,要达到这个要求有一定难度。为确保参投人数达到规定要求,各乡镇、村采取了三条有效措施:①严格选民登记。由乡镇党委出面,协调乡镇派出所,将各村选民人数由户籍员统一调出,由村选举委员会逐一核实后张榜公布,确保了选民登记不重登、不漏登、不多登。②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选民珍惜民主权利,让尽可能多的选民积极参与投票选举。③设臵灵活多样的投票方式。依法采取委托代投、函投、电话投票、设立投票站、派出流动票箱等方式,力争“全民”投票选举。衡阳县西渡镇英陂村有2045名选民。在集中投票当天,有1876名选民参加了现场投票、120人实行委托投票、25人在流动票箱投票、24人实行电话投票,真正做到了“全民投票”,一个不少。在现场投票人员中,有85岁驻着拐杖的老人、有患病吊着输液瓶的病人、有即将临盆的孕妇,还有不部分外出务工选民驾车赶回来参加选举。三是扩大村级配套组织的选举范围。在抓好村级换届选举的基础上,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由选民或村民代表推选产生了村民理事会、村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主监督小组以及村民兵、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进一步延伸和拓宽了民主选举的范围,为村民自治夯实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规范选举程序,体现了民主的法理性。法律是村级换届选举的一条“高压线”,也是一条“保障线”。在换届选举中,我市严格依法办事,坚持规定的程序不变通、法定的步骤不减省、党员群众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截留,真正做到环环相扣、无懈可击。一是严把程序关。严格把好村民代表和村选举委员会的推选关、选民登记关、候选人提名关、选票发放秘密填写关、公开投票唱票计票关,做到选民委员会成员、选民名单、候选人、选举日、投票时间、投票地点、选举工作人员、选举结果“八公开”。为使换届选举程序具有操作性,市委编印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流程》、《工作指南》,下发 到每个村,印制《致选民公开信》,发放到每个选民。衡阳县编印下发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纪录本》,由乡村干部、村选举委员会逐环节如实填写,确保选举不违法、不违规、不走样。二是严格村民自治。对法律、法规、条例没有明确规定的事项,坚持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依据村民自治的原则,制订相关的实施细则,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依法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小宪法”,作为选举活动的依据。如关于候选人资格条件的规定,市委提出了“五选十不选”的标准。在换届选举时,各村依法把它写入村规民约和选举办法。正是坚持了“五选十不选”的标准,全市村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如关于贿选问题,法律法规对此没有明确界定。一些村根据村民自治的原则,把贿选的要件构成、贿选数额标准、贿选处罚等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把它写进选举办法,从而为“贿选”的查处提供了“法律” 依据。总之,无论是村两委班子职数、任职资格条件的确定,还是选举办法的制定、选举方式的确定,都依法按程序交党员群众讨论决定,真正让他们当家作主。
(四)加强选举监督,体现了民主的真实性。失去监督的权力会滋生腐败,失去监督的选举会导致民主的失真。为此,市委加强了对换届选举工作的检查和监督。一是加强组织监督。在成立市、县、乡、村四级换届选 举办公室的基础上,市委向县市区派出4个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指导组,各县市区按照3-4个乡镇派一个指导组的要求派出指导组,各乡镇也实行班子成员包片、脱产干部包村,使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大部分村都推选了5-7名群众威信高、诚信度好的老党员、老干部组成选举工作监督小组,监督选举全过程。有460个村还引入了选举观察员制度,选举观察员由乡镇指派和聘任,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深入各村选举现场进行观察和纪录,并及时向乡镇反馈。二是加强审查监督。衡阳县、衡东县、蒸湘区等对候选人资格实行“四重”审查,即候选人提名后,各村选举委员会对其进行资格审查,然后提交乡镇计生办、派出所、农经站等部门审查,审查不符合条件的,如实向村选举委员会反馈,并建议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取消其候选人资格。今年,全市有35人因违反计划生育、存在经济问题等被取消候选人资格。三是加强信访监督。市、县、乡三级成立了专门的换届选举信访接待办公室,人大、纪检、组织、民政部门安排专人接访。建立了换届信访工作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重大事项报告制,及时化解因换届选举引发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在衡阳党建网、衡阳红网开设书记市长信箱,受理群众举报。今年,通过书记、市长信箱受理的86件信访件全 部得到回复。四是加强法纪监督。对以暴力、威胁等手段破坏选举或妨碍选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依法依纪处臵。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衡阳县渣江镇荷兴村彭仁俊等人因自己未获得提名,在选举时撕选票、砸票箱,被治安拘留10天。衡东县大浦镇有2人搞贿选被取消候选人资格。
三、村级换届选举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有益启示 发扬民主是村级换届选举的灵魂。在村级换届选举中,有四点启示值得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借鉴:
(一)必须抓住加强党的领导这个关键。村级换届选举的实践告诉我们,换届选举能不能成功,能不能发扬和保障民主,关键在于是否加强了党的领导。二十余年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同样表明,没有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是不可能推进村级换届选举和村民自治的。坚持党的领导,这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我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其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党的主导作用,民主政治建设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国超大型社会的现实,发展民主的任务更复杂而艰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必定要有一定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我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担当起这个角色,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稳定地推进民主政治 建设。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党章和宪法规定范围内进行,不能搞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更不能盲目照搬西方那一套。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专家、华中师大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在对村级民主进行广泛调查后提出:“在民主化进程中,不能简单地将党的力量和政府行为视为消极物,在一定条件下,它会起到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于发达的国家组织系统在历史上长期延续的中国来说,民主化进程应该充分利用党的力量和政府行为,这或许会使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大大加快,并走出与西方不同的道路。”加强党的领导,既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一个艺术问题;既要旗臶鲜明,又要润物无声;既要充分尊重选民的主体地位,又要体现党委意图。加强党的领导,就要在政策制订、方向把握、选人标准、大局控制、环境优化、思想引导等方面着力,而不能搞行政命令、组织指派,更不能包办包揽,只能这样,才能选好人、不出事,才能发扬、扩大和保障民主。
(二)必须突出选民主体地位这个重点。由于受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和长期小农生产方式的局限,部分农村党员和选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不懂得如何履行自己的民主权利。农村干部民主意识也不强,在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上统包统揽,在工作方法上简单粗暴。村级换届选举的实践表明,哪里的选民主体地位受到尊重,哪里的选举质量就 会较高。尊重党员群众主体地位,是发展民主的逻辑起点和实践基础;党员群众权利的保障程度,标志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程度。大力提高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是完善选举、搞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尊重党员群众主体地位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就能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培养和提高党员群众的民主素养,逐步解决一些党员群众中存在的不愿民主、不会民主、不敢民主的问题;就能更好地处理党组织同党员群众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一要强化思想教育。帮助党员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摒弃狭隘的自私自利心理和宗族派性的封建伦理思想,树立大局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摆正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关系。二要强化法制教育。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一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让党员群众明白民主选举是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受法律的保护,从而自觉投入民主政治建设活动中,严肃认真地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三要强化表率意识。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带头人”的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但从实际来看,由于受“官本位”意识、特权思想等影响,部分领导干部不想民主、不愿民主。对此,要重点加强民主集中制、正确政绩观和权力观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民主执政的意识,掌握民主 方法,养成民主习惯。
(三)必须依靠健全制度建设这个保障。从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来看,有的村选举不顺利,甚至引发不稳定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选举办法制定不够严密、法律制度与现实状况存在矛盾、执行程序不够严格等造成的。目前,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尚存在法律制度要求与客观情况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宪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只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就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这次村两委换届时,省里规定:1990年以来有违法生育的不得确定为正式候选人。在执行这个规定的过程中,就会遭到当事人的质疑,如果严格执行规定就可能会压制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科学的制度设计是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好不好,法律制度起着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健全制度,改革体制,改善机制,特别要加快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建设,切实做到用民主科学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一要推行党务公开,保障知情权。要进一步加大党务政务公开的力度,全方位向党员群众“亮底”,使之成为一种常态;同时,落实好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党务信息发布等制度,做到重大事情党内先知道,重要条件党内先传达,重大问题的决定 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发动。二要健全参与机制,保障参与权。建立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党员议事会、民情恳谈、民主听证等制度,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三要改革选举制度,保障选举权。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改进候选人的介绍方式,规范选举程序步骤,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大直选范围,确保选举结果让组织、广大党员和群众满意。四要健全监督载体,保障监督权。认真做好党员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工作,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结果;进一步完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监督员、廉政档案等制度。
(四)必须夯实加快经济发展这个基础。从村级换届的实践来看,较多的村集体经济资源可以刺激村民参加村务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参加村两委的选举和村务决策,由此可以加快村民自治进程,提高村民自治质量。同时,发展民主需要成本,没有经济基础作后盾搞不好民主。这次村级换届选举,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程序进行操作,一般要求设立中心会场,候选人要竞职演讲,等等,每个村的选举经费至少在3万元以上。如果进行“公推直选”或“无候选人一票直选”的话,所需选举工作经费就会更多。马克思指出:“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作为 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民主政治建设的力度和速度。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统计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民收入、教育机构、医疗发展、通讯发展、大众媒介发展的有关指数,然后得出结论:民主政治要求较高的财富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教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同样认为:人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的。一个人只有在人身安全和吃穿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和民主。因此,要推动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必须大力发展经济。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努力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