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撤屯并村工作方案
###市撤屯并村工作方案
为合理有效利用农村资源,进一步增强乡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按照市领导提出的“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快推进撤乡并村、一步跨入城镇化”的指示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省、哈尔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生产方式和人居环境为核心,按照统筹城乡、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指导的要求,全面推进扩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城镇化进程,通过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加快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规划建设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城镇化发展格局。
二、坚持原则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出发,按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有利于农村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小城镇建设和强化行政管理,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进行规划和调整。(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区分乡镇、村的不同情况,以规模小、布局不合理、产业不突出、发展潜力小的乡镇、村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撤并工作,防止“一刀切”、“一阵风”。
(三)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实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推进,分步骤、分阶段地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稳步推进撤屯并村工作。
(四)积极稳妥,确保稳定。既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又要深入细致,慎重稳妥,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防止因工作简单粗糙而引发或激化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三、任务目标
按照《黑龙江省撤并村屯规划纲要》的要求和我市村镇空间布局的实际情况进行布局调整和撤并工作,主要采用试点带动,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撤并村屯。
2012-2014年,计划撤并自然屯30个,涉及14个乡镇。其中,###镇2个,五家镇3个,兰棱镇2个,杏山镇1个,农丰镇1个,单城镇1个,东官镇1个,临江乡1个,新兴乡7个,青岭乡2个,水泉乡1个,万隆乡1个,公正乡2个,周家镇5个。涉及总户数5265户,人口19163人,总占地面积477万平方米。(详见附表)
2012年,主要结合我市“两城”建设,重点启动东城核心的新兴乡、###镇城郊村及公正、水泉乡村屯撤并工作,计划撤并自然屯10个,涉及总户数2197户,总人口7707人,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
新兴乡撤并6个屯。其中,关家窝棚、唐家窝棚、肖家窝棚、孤家并入东城核心区,范家屯、韩家屯并入新民村。并入东城核心区的4个屯,位于钱江路南,“同三”高速路和松花南路之间,涉及450户农户,1333人。4个屯幅员面积6.2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建筑物总面积70244平方米(其中:正房40686平方米,厢房8142平方米,门房18992平方米,耳房2424平方米)。并入新民村的范家屯和韩家屯2个屯,涉及户数641数,2421人口,村庄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农民新区建设采取用建设用地置换的方式,由政府签头,按照市场价格,科学计算成本和利润,由开发商承建新区,在哈双新城规划区内,按比例给开发商土地,以地换楼,撤并后的宅基地交给政府。
公正乡撤并徐家屯、西山屯2个屯。其中,徐家屯并入公正村,涉及户数30户,人口81人,村庄面积11万平方米;西山屯并入固强村,涉及户数68户,人口232人,村庄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计划将村屯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到城镇或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用于弥补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和农民新居建设投入。水泉乡撤并付家屯1个屯,并入三林村。付家屯总户数150户,人口700人,村庄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计划整体搬迁到三林村中心村,集中建设农民新居。
###镇撤并1个屯,双庙屯并入市区,涉及860户,2850口人,全部迁到市区回迁房居住,置换建设用地11万平方米。
四、政策措施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对中心村镇建设,实行政策和资金倾斜,统筹抓好中心镇和中心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对农村路网、电网、能源、农田水利、泥草房改造政策等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向撤并的中心村、镇摆放和倾斜,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优先向中心村、中心镇覆盖。
二是实施建房补贴政策。参照相关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和泥草房改造政策,按照市场行情进行认真评估,合理确定补偿标准,给予并村合屯农户一定的房屋拆迁补偿。同时,农民在中心村镇购买房屋时,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
三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农村低保、农村养老、新型合作医疗等公共服务覆盖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服务水平,真正使进城农民享受到更多实惠和好处。
四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将村屯内以宅基地为主的现状建设用地进行整合,在满足居民用地需要的前提下,对于整 合的建设用地进行流转,建设非公益性项目,所获收益均用于中心村或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撤并附屯搬迁到中心村农户宅基地,由国土和乡镇、村委会负责调剂用地,符合村集体用地条件及占补平衡。
五是对于规划撤并村屯的基础设施不再予以投入,以推动农户主动向中心村、乡镇所在地或市里流动。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撤屯并村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任务重、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市里将成立撤屯并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组织部长、主管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民政局、规划局、人社局、建设局、财政局、审计局、农业局、国土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抽调人员,切实抓好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等工作。
(二)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严格把关,实行联动。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坚决消除各种模糊认识和顾虑情绪。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加强上下沟通,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确保撤屯并村工作顺利进行
(三)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撤并村屯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结合“两城”建设,加快两城核心区周边村屯的撤并,同时,选择一些规模小、边远、分散、落后、贫穷的自然屯作为撤并试点,先把新村的住房、道路、供排水、供电、供热等必要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好,做好迁入前期的准备工作。通过宣传、动员、安置、补偿、拆迁等做好首批试点的撤并工作,不断地完善撤并村屯的工作机制、方法和经验,推进撤并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第二篇:东风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撤村并屯民意调查表
东风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撤村并屯民意调查表 您好!为了了解广大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看法,特做此调查问卷,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文化程度:□小学□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及以上 年龄:□18岁以下□19-40岁□41-60岁□61岁以上
1、您对城乡一体化建设了解吗?
□比较了解□只是听说过,不太了解
2、您是否赞同城乡一体化建设?
□赞同□不赞同□无所谓
3、您在本村生活了多少年?
□5年以下□6-10年□11-20年□21年以上
4、您对现在的居住环境满意吗?
□满意□不满意□还可以
5、您对现在居住地的交通条件满意吗?
□满意□不满意□还可以
6、您认为城乡主要还存在哪些差距?(多项选择)
□交通、通讯□公共服务□市场经营□社会保障□就业□其他
7、怎样看待撤村并屯、规划建设新型集中居住区?
□好,适合生活、生产与管理□无所谓□不同意
8、您是否愿意搬迁到县城、新镇区或新集中居住区? □是□否□看一看再说
9、您选择的搬迁去向?
□市县□中心镇区□集中居住区□其他_____________
10、您愿意选择哪种拆迁补偿方式?
□现金补偿□置换房屋□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您选择住房样式?
□二层独门独院住宅楼□三层独门独院住宅楼
□五、六层住宅楼
12、您选择住房面积?
□60平方米以下□60-80平方米□80-100平方米□100-120平方米□120-200平方米□200平方米以上
13、您对农具、车辆仓房的需求?
□20-30平方米□30-40平方米□40-50平方米□50平方米以上
14、您对居住区附近广场的要求?
□健身广场□文化活动广场□绿化式广场□综合性广场
15、您认为撤村并屯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新区建设及配套设施□新区地点及交通、卫生环境等 □动迁补偿问题□农民土地及农业生产问题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我镇城乡一体化、撤村并屯工作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关于撤乡并镇的若干思考
关于撤乡并镇的若干思考
湖北省秭归县司法局归州司法所所长 向培年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人民政府 谭家荣
撤并乡镇是中央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是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农村生产力和经济不断发展、降低管理费用减轻国家财政和农民负担的需要,是改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整合资源的需要。
适应三峡建设的需要,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于1995年撤乡并镇,撤销香溪镇、屈原镇合并成归州镇,现已十多年,其成效显著,值得借鉴与思考。
一、撤乡并镇带来的巨大变化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地处长江西陵峡北岸,秭归县腹地,毗邻兴山县及神农架林区,长江与香溪河交汇于此,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和魂归之地,也是美人王昭君出塞之地。东距三峡大坝32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03亩,辖12个村(居)委会,69个村(居)民小组,29990人。历为长江中上游的交通要镇,鄂西山区的商贸重镇和闻名遐尔的“中国脐橙之乡”。
1、新镇建设
1997年归州镇捆绑三个乡镇移民迁建经费2.8亿元着手新建新集镇,归州镇新集镇于2002年6月15日竣工落成。
归州镇新集镇由九龙路、归乡路、桔源路三条平行主干道东西贯穿,其他次干道及竖向梯道南北联通,集镇建成4000吨/日自来水厂一座,新建3000m3/D污水处理厂一座、20T/D垃圾填埋场一座。铺设电力管线19.39公里,通讯光缆18.3公里,开通程控电话3100门,建通讯基站8座,中小学、邮政、电信、卫生院、文化体育广播服务中心、供电所、幼儿园、影剧院等生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55个单位、7500人从古城归州全部迁入新镇。公共绿化7.2万平方米,新建柑桔批发市场、小商品市场、建材市场、客运市场共四大市场。
归州新镇以其规划起点高、建筑效果好、功能设施完备,中心区位、交通枢纽、平湖旅游、历史文化等特点突出和“乡土味、文化型、生态镇”的独特风貌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三峡库区一道靓丽风景,2004年荣获湖北省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荣誉称号,曾被多家媒体誉为“坝上库首第一镇”。
2、移民搬迁
归州镇坚持开发性移民安置。撤乡并镇后全镇至2007年底累计安置移民1.38万人。其中,农业安置1.16万人、企业安置166人、投亲靠友663人、自谋职业1277人、社会福利安置86人。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移民与安置结合、搬迁与建设结合、补偿与发展结合。全镇累计开发土地1679亩,整理土地7500多亩,调整土地2297亩;移栽柑桔大树1751亩,柑桔品改2323亩;建水池2915个7.80万立方米,架水管6条4670米,修水渠1条2150米;修农村道路15条46公里,维修道路10条40公里;建居民点44个,硬化居民点区间道路1400米。
3、改善交通
归州镇不断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社会服务。民生环境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撤乡并镇前原有公路 5条,全长62 公里,1997年至2008年全镇通村道路达40条256.6公里,自然村通达95%。通行质量不断提高,先后硬化“卡向路”、“大白路”等8条通村道路43公里。全镇硬化道路105公里,占总里程的41%,2006年11月归州大桥建成通车,归水路和归泄路全线贯通,使临近的水田坝乡、泄滩乡及归州镇连为一体。
4、支柱产业发展
柑橘产业是归州镇的支柱产业,三峡大坝蓄水淹掉8000多亩柑桔园,撤乡并镇后每年坚持新发展优质柑桔1000余亩,改换优良品种1500多亩(2008年实施柑桔品改3500亩),目前,全镇柑桔种植面积竟达2.45万亩,柑桔产量4万吨,占全县柑桔产量的22.6%。柑桔打蜡企业12家,柑桔打蜡销售占总量的95%。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00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40元,比1998年人均收入800元上升了1840元,上升了3倍。
5、新农村建设
归州镇以秭兴公路、归水公路、归泄公路、卡向公路、大白公路为枢纽,建成了香溪、大岭坡、贾家店场镇和转转堡等100多个居民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及退耕还林、生态环境保护,鼓励农民将山上的房屋迁建到公路沿线居民点,近年来归州镇农民预制结构楼房户达3500余户,占农民总户数的45%。全镇安装电话2940部,拥有手机5978部。2006年,归州镇及其所辖盐关、贾家店两个村被纳入省市“百镇千村”和“十镇百村”建设示范工程。白果园村、盐关村等5村实施整村推进和扶贫开发,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3个村已经省验收合格,全镇屈原庙、彭家坡等5个村达到了小康水平。
二、撤乡并镇中疑难问题的处理
1、解决机关人员臃肿问题。
撤乡并镇之初,归州镇机关干部由原来的45人一下子增加到138人,七站八所加起来共计200多人。这么多人怎样安置,人员怎样分流确属难题。归州镇采取三种办法将人员分流和安置。一是设立办事处分流人员。全镇按原来撤并前三个乡镇的格局设立归州、香溪、贾家店三个办事处,分流人员56人,办事处设总支书记等若干人,这样即分流了人员,又方便了群众办事。办事处设立了二年时间,随着时机成熟而撤销。二是退养一部分人员。为分流人员,秭归县委、县人民政府出台政策对年满30年工龄的公务人员男达到55周岁,女达到50岁可提前退养、退休,根据工龄给予增加退休工资的优厚待遇,一次性退掉干部10多人,2年时间达20多人。三是分流一部分人员。对工勤人员及政府聘请人员2年时间分流清退了10多人。从1997年开始,归州镇逐步实行乡镇机构改革、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精简机构,减轻农民负担。到2005年,“七站八所”通过上收和改革只保留财政所,其他单位改革为5个民办非企业性质,农民的农业税和 “三提五统”费用被全部免除。至2008年底,5个民办非企业进一步完善了以钱养事新机制,政府公务员精减为33人;41个行政村(居)合并为12个村(居);250个组消号合并为69个组。机关在综合配套改革前有公务员36人,工勤人员2人。改革后,县核编40人,其中领导职务为9人,党委委员与政府班子成员全员交叉任职。机关其他工作人员全部竞争上岗,取消工勤人员编制2人,并实行合同化管理,现有在编在职人员35人。财政所核编15人,实有11人,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延伸驻派单位实行竞争上岗,林业站核编4人,上岗3人;国土资源所核编5人,上岗5人;司法所核编3人,上岗2人。转制事业单位4个16人全部退出事业编制序列,实行合同化管理。撤销党成校,原职工2人,由教育局接收就地安排。在整个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精简领导职数4个,减少事业单位编制24人,取消工勤编制2个。
2、解决人民群众就学难问题。
撤乡并镇后人民群众最担心的是上学难问题。合并后的归州镇从教育事业基础工作抓起,从1997年开始将村办小学逐渐合并,政府组织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重新建立归州镇夏明翰中学,归州镇航天希望小学,归州镇大岭坡小学,整修了香溪小学,高姑坪小学,向家湾小学。从1996年开始着手对中小学合理布局,2003年教育网点布局调整到位。全镇1所中学,4所小学,教育资源相对集中,教育规模相对科学。2007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100%,小升初入学率100%,初中生在籍学生巩固率99%,初升高比例91%,学前一年教育率达98%。
3、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
撤乡并镇后人民群众最担忧的是看病难问题。归州镇为发展卫生事业,随着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将乡镇卫生院布局进行了调整,捆绑原三个乡镇卫生院的移民补偿资金在新集镇建立了归州镇中心卫生院。归州镇中心卫生院固定资产942.5万元,病床50张,5000元以上医疗设备8台套。卫生院医疗条件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不断加强。
归州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全面覆盖,100%的村卫生室达甲级村卫生室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得到完善和加强,农民参合率逐年上升,2008年参合率达到97%。
4、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撤乡并镇后农村社会治安一度成为一大难题,部分村组社会治安有些“不安”,生产经营、邻里之间、家庭矛盾增加,偷鸡摸狗的事时有发生。从1997年开始归州镇建立社会治安“三级中心”(县、镇、村)、“五级网络”(县、镇、村、组、户)运行机制、“平安中心户长”运行机制和“诉调对接”运行机制,解决治安问题,化解矛盾纠纷于基层。
镇建立以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为龙头,以治保调解委员会为依托,以平安中心户长为骨干,以义务治安员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使大量矛盾和纠纷得到消化,从而使归州和谐平安。
三、亟待继续解决的问题
1、边缘地区边缘化问题。
撤乡并镇后归州镇距离最远的村组约15公里,偏远地区出现了行政管理削弱,群众生产、生活成本提高等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影响,做“减法”不要忘了做“加法”。一是利用国家投入资金和三峡库区移民资金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公路到组,有条件的入户。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抓住三峡移民库区的发展机遇加大边缘村组改厕、改栏、改灶、改房的力度,彻底改变农村面貌。三是政府组织各单位和部门定期、定时便民服务到村、到组、入户,送政策下乡,办手续上门,真正体现以民为本,小政府大服务的服务型政府。
2、农村债务问题。
撤乡并镇时归州镇村组债务没有得到化解,2003年下半年归州镇锁定村组债务总额390.82万元,债权495.85万元。从债务构成来看,主要由“普九”、公益事业两大债务组成。其中,“普九”债务为108.35万元,村级债务难以偿还,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村级债权没有得到维护,农户尾欠款无法收回;二是村里经费主要来自财政转移支付,只够维持运转;三是国家为村级债务的买单只限于“普九”债务,对公益事业债务还没有“说法”。到2008年底国家共为归州镇下拨化解“普九”债务资金91.87万元,虽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各村债务负担,但债务压力依然不轻。全镇村级债务还有近300万元,11个村平均债务不会低于10万元,仅向家湾村就还有54万元。村级债务就像一个发酵的面团,问题会逐渐膨胀。因为村级债务涉及面广,既牵连到村集体,又牵连到农户;既涉及村内,又涉及村外;不仅影响村委会的运转,还影响村干部农民的心态。对村级化债的解决国家应当及时出台明确的化债政策,同时村集体要加强造血功能,主动化债。
3、归州发展问题。
归州镇新镇占地80公顷,近期规划人口1.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1.5万人。归州镇新镇依山临江,平均海拔在182米至280米之间,是按照三峡旅游热线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在建造上彰显四大特点。一是归州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秭归县腹地物资集散中心区位特点。二是全县江北、神农架地区的交通枢纽特点。三是长江三峡风景区;野人、昭君、屈原“三人”风景线;神农架、神农溪 “双神”和坝上库首的旅游特点。四是屈原文化、巴楚文化和归州历史文化的特点。房屋造型采用滚龙脊、吊脚楼、马头墙、粉墙黛瓦,建筑布局依山就势,退让闭合、开合收放、错落有致,一切顺其自然,间或点缀亭台、小品、花坛、桥涵、小桥流水。屈子街头的门楼前置设楚图腾巨大青铜凤凰,政府广场置设归州纪事青铜大钟、柑橘之分父---章文才铜像和青铜麒麟。这些恰到好处的科学设置,更加深了归州集镇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目前归州集镇仅有常驻人口5000人,流动人口3000人,没有达到规划的要求,但是归州集镇功能已经辐射到邻近的泄滩、郭家坝、水坝乡镇以及兴山县的峡口镇等四个乡镇,特别是归州大桥的修建使用更加使水田坝、泄滩二个乡镇与归州镇紧密联系在一切,三个乡镇人口近8万人,国土面积500平方公里,适合再次撤乡并镇,按照中央对乡镇改革的要求,在秭归乡镇配套改革过程中,以归州镇为中心合并泄滩、归州、水田坝三个乡镇条件具备。
四、撤乡并镇启示
归州镇撤乡并镇的实践经验说明,对今后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工作,加快山区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撤乡并镇必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撤乡并镇是加快山区小城镇建设的有效途径。实现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培育区域经济增长,培植地方支柱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推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归州镇撤乡并镇后,进行政府宏观调控,加快了生产要素的聚集,培植了地方柑橘产业,增强了地方经济增长,壮大了县域经济。
2、撤乡并镇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撤乡并镇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撤乡并镇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工作必须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为标准。在决定撤乡并镇前,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行政命令。在制定撤并方案时,必须请人民群众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发挥好、保护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搞好宣传发动,讲清撤乡并镇的目的意义,对个别不理解的,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争取他们的共识。同时,要按照法定程度,依法开展撤并工作。
3、撤乡并镇必须减员增效。撤乡并镇是降低管理费用,减轻国家财政和农民负担的需要。乡镇进一步适当撤并后,可以进一步减少乡镇财政支出,从而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还可以理顺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撤乡并镇不是简单的将几个乡镇的人员合拢办公和精简人员,首要的问题是要找到乡镇人员的分流渠道。归州镇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循序渐进,逐步消化机关富裕人员,且无后遗症,确实达到了精简机构,减负增效的效果。
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第四篇:浅议撤乡并镇带来新问题
浅议撤乡并镇带来新问题
田水月
自上个世纪末开始,各地县级以上政府为了降低乡镇政府行政开支,减轻乡镇政府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开始实施撤乡并镇和精简乡镇机构政策,小乡并入大镇,弱乡并入强镇。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免除农业税后,全国各地加快了撤乡并镇和精简乡镇机构的改革步伐,同时开始推动撤村并村改革。根据近几年各地撤乡并镇的实践情况显示,撤乡并镇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乡镇政府数量和乡镇机构数量,减轻了乡镇政府冗员现象,降低了乡镇政府的行政开支和财政负担,避免了社会担心的免除农业税后农民负担反弹现象的发生。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近几年的撤乡并镇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甚至有些新问题危害非常严重,不仅影响了农村改革的进程和步伐,而且影响了乡镇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决策,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稳定。为此,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贺雪峰认为撤乡并镇是十分错误的决策。(《贺雪峰:撤乡并镇十分错误》,《南方农村报》2008年7月3日)
一、撤乡并镇带来的新问题不可忽视
笔者通过对农村撤乡并镇的调查和了解,当前撤乡并镇主要存在和带来以下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撤乡并镇的效果,影响了农村未来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影响了乡镇政府在农村的力量和农村的稳定。
一是撤乡并镇,国家行政力量从村庄的撤出,导致农民群众找乡镇政府办事难,影响农民群众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关系。一些偏远乡镇撤并后,一些村庄距离新的乡镇政府路程比较遥远,农民群众要去乡镇政府办点事比较麻烦,成本比较高,比如农民办理结婚证需要到很远的新组建的乡镇政府办理,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使得农民与乡镇政府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导致乡镇政府在农民心中的地位逐步下降。
二是撤乡并镇,乡镇管辖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多,使得国家行政力量从偏远村庄撤出,以及乡镇派出所的合并,导致偏远村庄出现行政空心化现象和乡镇管理难度增加,从而让一些家族势力、非法宗教势力和黑恶势力迅速乘机填补进来,严重危害了农村稳定和治安。随着乡镇政府和派出所的从偏远村庄的撤离,加上村庄大量强壮年劳动力在外打工,留下386199部队组成的空巢村,一些黑恶势力利用这个机会开始渗透到空心化的村庄,导致近几年来农村治安状况不断恶化,不仅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而且不少农民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村民间发生纠纷和冲突,或者村民遇到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在撤乡并镇前,由于乡镇政府距离村庄较近,村民可以通过乡镇政府的合法化的行政途径加以解决,但是在撤乡并镇后,由于乡镇政府距离村庄比较远,有的一时解决不了,迫使一些村民被迫通过私人途径解决问题,甚至是寻找黑恶势力进行调解,以解决纠纷和冲突。
三是撤乡并镇,一些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和机构同时跟随乡镇撤并而撤并,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农村孩子的读书,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和开支。随着撤乡并镇的开展,一些在原来老乡镇的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网点开始撤离,集中到新组建的乡镇,甚至一些中小学也开始撤离,导致农民寻求公共服务机构的成本增加。比如领取种粮补贴,以前可以在离村庄比较近的乡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领取,现在必须到比较远的新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领取,成本比较高,使得一些农民连续几年都不愿意去信用合作社领取种粮补贴等惠农补贴。再比如学校的撤并,一方面导致一些很小的、独立生活能力还比较弱的农村孩子被迫去比较远的乡镇寄宿制学校读书,生活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老人陪孙子读书现象;另一方面导致一些孩子本可以上免费的公办学校,在公办学校撤并后被迫就读于一些路近、但学费比较昂贵的民办学校。
四是撤乡并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冗员现象,没有达到从根本减轻乡镇政府的行政开支和财政负担的目标,有的因为撤乡并镇,引起被裁减工作人员不满,乃至上访。撤乡并镇,一个无法逃避的问题就是裁减乡镇工作人员和安置裁减的乡镇工作人员。首先,裁减什么样的乡镇工作人员比较困难。当前在乡镇工作的没有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县级政府领导安排进来的,乡镇领导不敢裁减。如果不裁减无编制的乡镇工作人员,而裁减有编制的乡镇工作人员,一是从道理上讲不过去,二是被裁减的乡镇工作人员接受不了。其次,县乡两级财政困难,支付不了被裁减的乡镇工作人员的安置费。撤乡并镇过程中裁减的乡镇工作人员大多数采取一次性买断模式,安置费不低,县乡两级政府拿不出安置费。结果大多数地区的撤乡并镇过程中裁员出现下列现象:一是有的地方是没有关系的无编制的乡镇工作人员被一次性买断而裁减掉,有编制有关系的基本上没有被裁减;二是有的地方乡镇工作人员随同乡镇撤并而集体搬迁,乡镇政府虽被撤并,但是乡镇工作人员则全部加盟新组建的乡镇政府;三是有的地方部分裁减的乡镇工作人员被安置到事业单位,其中教育系统接受了大量裁减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四是一些没有关系而被裁减的乡镇政府工作人员不满安排,采取上访等途径维权或争取更多的权益。
五是撤乡并镇,导致一些农民需要,但是经济效益低的乡镇机构被裁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当前大多数地方撤乡并镇都是根据经济效益和利益来实施,精简乡镇机构主要是精简无法给乡镇政府带来雄厚经济效益的机构和部门。比如不少乡镇的农技站在撤乡并镇过程中被精简,农技站的农技员不是被裁减就是转的其他部门,有的地方的农技站被改革成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对农民实施收费服务,而提供农业技术的农技站恰恰是当前广大农业乡镇的农民需要的,这样的改革一是加重农民得到农业技术的负担和成本,二是导致大多数农民得到农业技术,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六是撤乡并镇,导致乡镇政府负债问题更加复杂化,甚至引发债主和乡镇政府之间的冲突。当前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大多数乡镇政府存在一定的负债问题,有的乡镇政府负债还比较严重,撤乡并镇,导致负债的乡镇政府的债务问题更加复杂。一是一些负债的乡镇与没有负债的乡镇合并,负债少的乡镇与负债多的乡镇合并,结果没有负债的乡镇和负债比较少的乡镇政府和乡镇农民非常不满,因为撤乡并镇在无形中加重了这些乡镇的债务负担。二是一些负有大量外债的乡镇政府被撤并后,其债务负担无人承担和承认,前后乡镇政府和领导对乡镇债务采取踢皮球的态度,引起一些债主冲击乡镇政府和上访。原来负债的乡镇政府领导人表示乡镇政府已经撤并,权力由新组建的乡镇政府延续,还债义务应有新组建的乡镇政府承担。而新组建的乡镇政府领导人则表示这些债务不是他们借的,要求债主去寻找借债人偿还。如果撤乡并镇不解决好乡镇债务问题,可能会成为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不定时炸弹。
二、撤乡并镇出现问题的原因
随着各地农村村村通公路的建成,农村交通越来越方便,现代信息通讯工具的发达,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行政效率的提高,合理的撤乡并镇、精简乡镇机构和裁减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是农村改革的必然趋势,也完全行得通。但是,撤乡并镇之所以出现上文所说的一系列新问题,笔者认为根源不是撤乡并镇这项决策和制度本身有问题,而在于操作过程中存在技术失误。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撤乡并镇指导思想不科学。当前不少地方落实撤乡并镇的指导思想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县级领导还没有正确认识到撤乡并镇是农村改革的重要一步,没有意识到撤乡并镇是与乡村治理模式转变和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改革密切相关。大多数县级领导推动撤乡并镇的指导思想就是减轻乡镇政府财政负担和行政开支,完成上级政府下派的任务和指标,少数县级领导推动撤乡并镇决策是为了获取上级政府给予的撤乡并镇的奖励政策。
第二,我国法律规定的撤乡并镇实施体制存在问题。当前根据法律规定乡镇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权力在省级人民政府,换言之撤乡并镇的决定权在省级人民政府。但实践中的程序一般是,首先是省级人民政府在不了解各个市县农村的具体情况下,向各个市县下达撤乡并镇任务;其次是市县政府为了完成省级政府的撤乡并镇任务,各个市县政府积极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撤乡并镇的申请;再次是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市县的撤乡并镇的申请要求,当然没听说过省级人民政府拒绝市县的撤乡并镇的申请要求;最后是市县政府完成撤乡并镇任务,并向省级人民政府汇报,事实上真正落实撤乡并镇任务的是县级政府,而省级政府只是口头决定。换句话说是,省级政府带有盲目下指标的倾向,市县政府是被迫盲目完成任务,至于最清楚什么样的乡镇适合撤并是县级政府和乡镇政府其实都没有任何的决定权和话语权,因为即使县级政府不同意撤并乡镇也无效。
第三,县级以上政府层层下达撤乡并镇任务和指标,导致各地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盲目推动撤乡并镇政策,一些地方撤乡并镇是为了撤乡并镇而撤乡并镇。当前县乡政府的压力型体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面临上级各级政府的层层压力,一些市级政府领导为了追求政绩,纷纷向县级政府下达撤乡并镇指标和任务,甚至有的市级政府明确规定每年县级政府必须撤并乡镇的具体数量。在面对上级的压力下,为了完成上级政府派的任务和下的指标,一些县级领导不经过调查,不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不顾后果,直接拍脑袋决策,盲目、甚至是任意撤并一些乡镇,不少地方在撤乡并镇的法定程序都存在问题,或者就是走形式,乡镇政府撤并结束直接向上报告撤并数量,其中的具体情况一般不汇报,即使汇报省级有关部门也不来核实。
三、避免撤乡并镇出现问题的对策
各地实施撤乡并镇政策要真正达到预期目标,真正实现撤乡并镇,政府在农村的决策力不降低,不出现新问题,笔者认为各地政府在落实撤乡并镇工作时必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绝对不能采取“一刀切”模式,更不要派任务,下指标,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对于当前出现新问题的已经撤并的乡镇,没有必要再重建,重点是尽快解决这些新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省级政府(最低应为市级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制定详细的全省或全市撤乡并镇实施细则。笔者认为撤乡并镇实施细则主要参考以下指标:乡镇的财政状况(特别是乡镇政府负债状况)、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乡镇所在地理环境、乡镇常居人口数量、居民分布和民族特点、乡镇交通状况和通讯情况,撤乡并镇实施细则内容中应详细规定新组建的乡镇和乡镇政府规模,必须明确规定新组建的乡镇面积和人口数量的上限,必须规定什么样的乡镇之间允许合并,什么类型的乡镇之间坚决不允许合并。撤乡并镇实施细则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保证撤乡并镇后,新组建的乡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乘车到达任何一个行政村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小时。二是坚决避免农业乡镇出现数十万人以上的乡镇出现。三是坚决避免出现广大面积的乡镇出现。四是尽量不要对山区的乡镇实施撤乡并镇政策。五是尽量不要将少数民族集中的民族乡与汉族人为主的乡镇合并。六是财政状况差距较大的乡镇之间不要合并,特别是有负债的乡镇不要与无负债的乡镇合并。实施细则出台后,市级以上政府应组织县级主要领导进行撤乡并镇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做到县级主要领导能从思想高度上认识到撤乡并镇工作的重要性,能详细了解撤乡并镇实施细则的内涵和内容。如果没有一套撤乡并镇的细则和标准,如果不了解撤乡并镇细则,盲目的实施撤乡并镇肯定会出大问题。
第二,禁止市级以上政府在没有调查的情况下达撤乡并镇任务和指标,也不能以撤乡并镇落实情况为领导考核指标。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盲目推动撤乡并镇政策,原因之一就是上文所说的上级政府派任务、下指标。
第三,县级政府的撤乡并镇决策应根据上级出台的撤乡并镇实施细则来实施和决策。县级政府在落实撤乡并镇决策前,首先组织调查团,详细调查准备撤并的乡镇政府的财政状况、乡镇经济发展状况、地理环境、常居人口数量和居民分布特点、交通状况和通讯情况;其次详细分析调查情况;再次县级政府组织准备撤并的乡镇居民,召开座谈会,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对比上级出台的撤乡并镇实施细则标准和村民建议,综合决定是否允许撤乡并镇或如何实施撤乡并镇。
第四,市级以上各级政府设立化解除乡镇债务专项资金,化解需要撤乡并镇的乡镇政府债务负担。前文提到不少乡镇撤并引发的冲突和问题与当前乡镇债务负担沉重有关,要撤并存在债务负担的乡镇政府,首先就必须化解其债务负担,这个任务在当前只能依靠市级以上政府来完成。
第五,公共事业单位不要盲目撤并。撤乡并镇主要是乡镇政府机构和部门的撤并,公共事业单位不应跟随乡镇政府撤并而撤并,公共事业单位的撤并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来撤并,尽量不要撤并公共事业单位,特别村办小学和一些代办点不要撤并,尽量满足数量不多的农村小学生能够就近读书的需求,这项工作县级政府应与公共事业单位调节好,主要是与银行、邮政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承担公共职能的企业单位调节。
第六,公安系统在村庄管治力不能减弱。撤乡并镇后新组建的乡镇政府和乡镇派出所要尽快与离乡镇政府比较远的各个村两委在村庄组建警务办公室,以政府的力量维护农村的社会治安,避免村庄因乡镇合并出现治安真空,特别是要避免宗族势力和黑恶势力乘机控制和危害村庄现象的发生。
第七,新组建的乡镇政府的工作地点应下放到行政村。撤乡并镇后新组建的乡镇政府必须在离乡镇政府比较远的各个行政村派遣驻村干部(原则上应为2人以上,而且至少应有一名副镇长或副乡长在内),主要职责是在村里代办农民群众必须到乡镇政府办理的事情,比如在村里为村民办理结婚证,一方面方便村民找政府办事,另一方面减轻农民因撤乡并镇前往新乡镇政府办事的成本。
第五篇:市园林局二六驻村工作方案
市园林局二六驻村工作方案
市园林局二六驻村工作方案
市驻村办:
根据三办第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切实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月底至月中旬,我们深入帮扶对象陕县店子乡黄塘村进行了为期天的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考察、逐户走访以及与村干部、往年驻该村工作队座谈,对该村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
落实帮扶政策,如期实现帮扶目标,根据该村现状,我们在充分征求村两委及店子乡政府的意见后,制定××驻村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总目标,开拓创新,务实为民,力争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文化建设方面有新的提高,并取得明显成效,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二、工作思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清思路,抓住重点,从农村长远发展出发,在解决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帮扶政策,注重引导群众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生产收益;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适宜其长期发展的二、三产业,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三、具体措施:
⒈配合做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帮助指导村党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先进性教育有关要求,正确把握政策,实施有效指导。通过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民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
①、活动开展过程中,在不抢占农民生产时间的前提下,确保学习时间,利用录像、电影、群众自排节目等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增强学习效果。
②、开展向贫困户献爱心活动,号召市园林系统全体职工捐款捐物,给贫困户送温暖;组织园林系统科级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一帮到底,使贫困户摆脱贫困。
⒉继续深化“三级联创”,争创“五好”支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活动的开展,增强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是村党支部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同时,以党员先进行教育为契机,做好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和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继续做好村党员发展培养工作,吸收新鲜血液,改善党员结构。××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计划发展名青年党员。
⒊注重引导群众提高经济作物生产和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发掘经济作物生产潜力,增加群众收入。工作队将与县、乡有关部门联系,向黄塘村派出烟叶、香菇及畜牧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群众由原始作业向专业型发展,提高技术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群众收入。
⒋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充分利用帮扶政策,协助乡、村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①、修建村内道路。计划以村民集资、争取帮扶资金两种方式筹措资金,完成该村公里村组道路修建。年底前完成,计划投资万元。
②、维修村内供水设施。对该村现有供水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更换老化、破损管道,修缮露天蓄水池,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该村人畜饮水安全。计划投资万元。
⒌加强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月底前完成与通讯部门的合作协议,开通远程教育网络并确保正常运行。同时组织完成村级远程教育操作员的再培训。远程教育开通后,定期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远程教育活动,确保远程教育设施充分利用。同时建立文化大院,使村文化活动有场地、有设施、有内容。拟将原村小学教学楼转为村委办公兼文化大院利用,并完成院内广场硬化美化,购买千册图书和百张光碟,由村里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计划月底前完成。
⒍利用山区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使群众全面摆脱贫困并走逐步走上致富之路。
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村知名度,招商引资,促进该村旅游业发展。计划在市区各公园、游园为该村特辟免费宣传点,利用图片、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宣传该村的旅游资源和优惠招商引资政策,在扩大该村知名度的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市民就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计划在月和月两个黄金周期间进行。
②帮助建设农家宾馆,增加旅游收入,拓宽村民致富途径。先示范利用现有民房改建一小批农家宾馆,改善该村旅游环境,并尽快产生效益,从而吸引村民主动参与,带动全村致富。计划由园林系统科级干部与有条件的村民住户“结对子”,结对帮扶户,帮出效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月上旬开始实施,月底完成。
市园林局驻黄塘村工作队
二六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