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23:3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2011-8-3 同志们:上午好。

今天把大家请到这里来开会,专题部署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的目的是要部署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会上还要对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进行培训。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可及的又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各地要从关注民生、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信息化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需要。近几年,我省通过实施民生工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各级政府共投入资金22.6亿元,为1264所乡镇卫生院和15069个村卫生室改扩建了业务用房284.3万㎡,并配备了常用医疗设备,使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条件和服务环境显著改善。在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提升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更好地发挥民生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实施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实现精细化管理、可视化交流、数字化监控、智能化预警和上下联动,有利于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和纵向业务合作,有利于实施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管理等工作的全方位监管,促进乡村卫生机构加强内涵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2、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在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采用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卫生统计、疫情报告等信息系统,可同步报送信息、实时形成统计表格、准确分析工作进展,使卫生管理工作由单项管理逐步转变为实时监督、综合管理,大大提高卫生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当前,用信息化手段对农村基层医改进行实时监测,可及时了解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效率,以及基本药物的采购、使用、零差率销售执行等情况。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反馈,有利于及时、准确找出存在问题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强化医改监管效率,巩固提高医改成效。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绩效考核也是保证医改健康发展的需要。

3、信息化建设是便民利民的需要。从我省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来看,该信息管理系统可对全省新农合的业务开展情况、基金筹集使用情况、农民受益情况等进行全面监管,并对参合农民看病就诊的医药费用进行及时结报,深受群众欢迎。加快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技术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流程,必将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比如,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区域医疗卫生管理平台,可实现区域内的预约挂号,并通过短信等多种方式方便群众实时查询检查化验结果等资料,优化就医流程,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同时,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的电子健康档案,可方便群众实时查阅自己的健康信息,并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通过系统指导与自主选择相结合 的方式,有针对性的浏览健康教育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个人健康的管理。

4、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需要。农村基层医改实施以来,所有人员通过竞聘上岗,队伍结构有了显著改善,业务素质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岗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层次仍然偏低,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心卫生院,作为农村一定区域的医疗服务中心的职能还应进一步强化。运用远程教学、远程会诊、医疗服务记录浏览、人机对话等信息化手段,可使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能够共享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拓宽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途径和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是提高农村基层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5、信息化建设是健康档案电子化的需要。2009年以来,我省农村广泛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但由于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已建成的纸质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变成了医务人员用不上、群众看不到的“死档”,健康档案的功能无从发挥。采用信息技术建立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其优势在于能通过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服务,及时对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各项信息内容进行更新,医务人员实时查询、使用;同时,便于卫生部门及时掌握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有针对性指导、促进农村地区加强妇幼保健、预防接种、慢病防治等工作,努力使农村居民“少生病”,不断提高其健康水平。国家提出今年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 50%左右的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认清形势,迎难而上

1、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全省建立省级新农合管理平台和87个县级新农合管理平台,并率先在全国编制五大数据字典(行政区划、医疗机构、疾病诊断、诊疗项目、新农合药物的名称和代码),并通过标准和唯一代码的运行,实现全省新农合信息系统和所有定点医疗机构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内跨区域的新农合即时结报。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经验对于我们抓好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具有很好的借鉴参考价值,概括起来主要有:分级负责是加快工作进度的主要方法;统一建设标准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是有序推进工作的保障等。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倾注了大家智慧与心血。借此机会,对各位的辛勤劳动和默默奉献表示衷心感谢!

2、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全省绝大多数的乡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实现了门诊和住院业务的计算机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还与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配置读卡器、推进新农合“一卡通”系统刷卡报销和管理,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看门诊或在卫生院住院治疗就能实现即时结报。霍山、庐江、铜陵、颍上、五河等地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定远县等地建立了视频诊疗培训系统;天长市等地正在积极筹建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这些地方的开拓进取意识和做法值得表扬。

3、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去年国家给我省安排了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按每个村卫生室4500元标准给予了补助,这对加强我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来说是很好的机遇。近年来,我省已通过民生工程、一体化村卫生室设备补助等方式,支持各地为村卫生室购置电脑、读卡器、打印机等设备,国家在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上所提出的硬件设备配置,我省已基本具备。因此,我们可利用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重点支持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的建设和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改造升级。乡镇卫生院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将另行下达,待下达后我们再作部署要求。

当前我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任务繁重。今年年底前,全省要初步建成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中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子系统和数据中心,并实现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各地以市为单位,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0%左右。而到目前,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开刚刚起步,全省农村居民电子健康建档率仅5.2%,这两项工作的实施进度离年度目标要求差距巨大,下半年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基础薄弱。我省农村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还无法满足全面掌握卫生信息的需要;已建成的卫生信息系统纵向联系功能强,系统横向之间信息不能互通,“信息烟囱”现象比较严重;同时,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尤其是乡村医生,电脑知识基础差、应用水平低。进展缓慢。截止7月底,各地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承建商招标确定尚未完成,大多数地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子系统的软件尚未开发,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迟缓。另外,还存在卫生信息化专业队伍缺乏,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

同志们,实施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工作发展面临的大好机遇,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新的检阅和考验。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为根本目标,积极而勇敢地迈出加快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建立完善县(市、区)范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网络。

三、切实履行职责,全力做好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 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和乡村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系统建设,要满足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业务运用需要。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我们要有足够思想准备,同时,要坚持原则、抓住重点,扎扎实实做好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

1、建设原则。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建设原则:

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以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成后必须能与县(市、区)内各级医疗机构、新农合、公共卫生、药品管理 等信息系统以及各级平台的互联互通。要实现互联互通,必须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凡国家已出台的关于区域卫生综合平台建设的技术规范、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等,各地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没有相关规范的,要按照我厅相应文件规定执行。同时,各地在签订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的建设合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严防出现平台建成后无法与外部系统和平台互联互通的问题。

统筹规划,分步推进。今年年底前,各地要基本完成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的总体架构搭建,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开发或升级改造等工作;初步建成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中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子系统和数据中心,村卫生室电子病历管理子系统。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的建设,满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在岗培训等业务管理需要。今后,随着省、市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建设的展开,逐步做好县级平台与市、省级平台的衔接工作,最终实现卫生信息资源的共享。

各地要按照工作目标及工作部署,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当前,要利用2010年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支持,着力抓好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确保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明确职责,分级负责。我厅负责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和村卫 生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配置标准及软件开发标准的制定、工作实施进度的督查等工作。日前已下发农村卫生信息建设系统功能和软硬件配置要求的文件通知,对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和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基本功能、软硬件配置基本要求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要结合实际贯彻执行;我们还将下发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帮助指导各地开展工作。

市、县级卫生局要负责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硬件、软件的招标采购等具体工作。招标采购应符合政府招标采购有关规定,硬件设备和软件的主要技术参数应满足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要求。截止目前,已有天长市、肥东县、铜陵县、休宁县、潜山县、石台县、迎江区等14个县(市、区)书面上报了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承建商。尚未完成招标任务的地区,要尽快组织实施,为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的完成赢得时间。

整合资源,避免浪费。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及村卫生室信息系统建设,各地要在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可用的机房、网络等基础条件。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的建设原则上与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体平台保持一致;各地要充分考虑现有基础条件,积极利用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改造、拓展,采取补缺补差等方式,抓紧建设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改造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避免造成投资浪费;淮北、蚌埠、淮南、铜陵等4市已建成了市辖区的新农合管理信息平台,要充分利用该平台已有的硬件设施、网络环境等条件,建立市辖区的县级综 合卫生管理平台;鼓励其他各市统筹协调农业人口较少的市辖区,在市里建设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以节省投资,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益。

2、当前的工作重点。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涉及面广、项目内容多,我们要采取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策略原则,确保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要尽快制定工作方案。各地应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并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工作专班,制定当地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方案,要采取倒排工期的方式,明确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购置、软件开发改造,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采集、信息录入、录入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加强工作的沟通与衔接,促进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化建档工作有序展开。

二要加快县级平台建设。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是实现辖区内新农合、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的前提基础。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的建设,要优先设计其功能规范和技术架构,然后结合资金落实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实行分步建设、逐步拓展、逐步规范。硬件设备可根据建设工作需要分步采购。各地要按照我厅要求,着力加快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建设。

三要优先开发或改造以电子病案为基础的农村居民健康管理系统。确保今年年底前农村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左右。有的县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各地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做法。同时要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确保系统建成后 立即发挥效益。

四要规范经费管理。各地要按照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制定软硬件购置计划,精细测算所需各项经费;如有资金缺口,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配套支持。严防因超标准、超规模建设而导致“半拉子”工程,影响农村卫生信息化及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进度。

国家下拨的项目经费,各地要专款专用、专帐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同时要做好信息系统建设财务等档案管理,以备审计等工作需要。

五要加强监管考核。各市卫生局根据我厅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进度要求,加强对辖区内的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度的督查,并统筹协调督查中发现问题,积极推进工作进程。各县(市、区)卫生局要明确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购置、软件开发改造、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采集、信息录入、录入人员培训等具体工作,责任包保到人,确保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按期推进并及时运转,顺利完成农村居民电子化健康档案的建档任务。

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将是今、明两年我厅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工作进度、工作质量是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依据。我们将采取不定期抽查、建立实施进度月报制度等措施,及时了解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进展进展情况定期通报。

各位代表,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希望大家以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开拓创新,真 抓实干,加快建成具有我省特色的农村卫生信息化网络,全面提高农村卫生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效率,共同谱写我省农村卫生建设的新篇章!

第二篇:徐刚副厅长在全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徐刚副厅长在全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总结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研究部署今后的任务,为积极推进“十二五”全省环保事业发展再接再厉,当好先导,发挥助推器和排头兵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省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全国提前完成污染减排任务的六个省份之一,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在全国重点流域治污考核中,我省实现了淮河流域“四连冠”和海河流域“两连冠”,环保工作已经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在推进全省环保工作当中,全省环保新闻宣传、环保舆情监控、环保教育培训、环境文化建设、环保公益活动等方面也都有新的突破,环保宣教为全省环保工作深入发展起到了先导、桥梁、驱动和监督作用。在此,我代表省环保厅向全省环保宣教系统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刚才,福生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六个单位的同志作了典型发言,我都赞成,希望大家认真研究贯彻福生同志的报告,认真学习借鉴典型单位的经验。下午,会议还将组织参观文登市开展环境教育和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情况,相信大家会得到新的启迪。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环保宣教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更是加强转方式、调结构,基本形成绿色发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环保工作的角度看,省委、省政府将“建设生态文明山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列为“十二五”的战略重点,并在2010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416.2亿元,增幅达12.5%的情况下,将“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确定在9%左右,降低增速目标的意图,就是为结构调整换来空间,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坚持高位求进,有效化解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实行可持续发展,以求达到惠民生、促和谐、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的。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一个省拥有两个国家发展战略,很不容易,建设黄蓝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就是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强化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联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战略。处在这样的时代,可以说山东环保正在进入新的机遇期、发展期,为此,全省环保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确保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三条主线,加强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五大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十项重点任务,努力构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保工作大格局,为建设生态山东、绿色山东做出积极贡献。所谓“改善环境质量”,就是实现全省大气防治新突破,力争空气质量改善走在全国前列;巩固提高省控重点河流治污成果,力争59条河流的86个监测断面全部消除劣五类水体。“确保环境安全”就是构建全防全控的环境监管和安全防控体系,有效保障全省环境安全。“服务科学发展”就是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环境瓶颈问题解析与突破,服务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腾出环境空间,依托“一个资金、两个平台”,发展壮大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

“十二五”期间,全省城镇化、工业化仍将继续快速发展,生态环保负荷仍然较大,国家分配给山东的减排指标仍然很高,在原来COD、SO2考核的基础上,增加了氨氮、重金属、氮氧化物等新指标,并重新修订提高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环保工作任务非常艰巨繁重。我们必须以控新增、调结构、减存量为关键,严格实施COD、氨氮、SO2、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大流域和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消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全省环境质量,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着众多困难和风险。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与环境状况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环境安全防控形势还十分严峻。在中国社科院刚刚公布的全国31个省、区、市环境竞争力评选中,山东以58.5分列省域环境竞争力第一名,但在五项指标中,环境影响竞争力、环境协调竞争力均处于中游,资源环境竞争力则处在倒数第二位。在环保宣教工作方面,与形势、任务的要求也有许多不适应,如环保宣传教育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机制体制不够健全,工作方法手段比较单一,法规和政策配套滞后于环保工作,资金投入不足,装备能力和队伍素质还有待提高等等。

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环保宣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正在编制的全省“十二五”环保规划将环境文化建设列入五大体系建设之一,强调大力加强全民生态环境教育,体现了厅党组对宣教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同志们的信任和期望,是必须圆满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省厅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奋进、开拓创新,卓有成效地做好环保宣教工作,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科学组织,抓好“十二五”环保宣教规划的编制

规划是行动的纲领、工作的指南,各级环保宣教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组织,研究编好“十二五”环保宣传教育规划。重点围绕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加强环保宣传。二是加强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和全民的生态环境教育与培训。三是完善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会制度,及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污染减排等情况,保障社会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完善环保舆情监测体系,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控,做到正确甄别筛选,科学分析研判,确保及时处理反映属实的突出问题,并做好正确的舆论引导,积极化解舆论危机。五是加强舆论监督,发挥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引导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六是倡导生态文明和绿色消费。七是环境宣传教育能力建设和项目。

规划要因地制宜,具备可操作性,使项目、目标、措施、要求有机统一,确保目标任务紧扣中心工作,考核评估指标切实可行,保障措施完善配套,各项要求明确具体,真正成为“十二五”全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

三、突出重点,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抓好新闻宣传和舆情监控。精心策划,利用各种平台和载体,深入报道环保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探索创新宣传形式,深化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强化环保新闻宣传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不断完善环保舆情监控体系,加强舆情收集研判,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二是抓好“六五”宣传活动。“六五”是重要的宣传时机,是我们的重大节日。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组织影响广泛的纪念活动,宣传环境保护,带动公众参与,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对生态省建设的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配合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三是抓好环境教育培训。继续面向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环保志愿者、绿色学校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确保教育效果,推动全民环保知识的普及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四是抓好绿色系列创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创建省级“绿色社区”212家、“绿色学校”457所、“环境教育基地”12个、“国际生态学校”5所,培训县级领导干部302人、县级环保局长360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绿色创建活动是环保工作的有力抓手,是宣教战线打造多年的环保品牌。今后,各级环保部门要继续抓好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引导其向纵深发展,并以点带面,促进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的传播。

五是抓好“全民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设。在环保部和山东省政府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联合建设“全民生态环境教育基地”项目。该基地设在济南济西湿地生态区,由省厅和济南市环保局联合共建,并争取环保部的支持,批准建立国家级环境教育基地。我们专门到部里进行汇报,请专家来济南考察指导,与美国环保协会合作,特别在山东设立了西尔环境教育中心,同安利公司共同开展环保嘉年华活动,获赠宣教基地建设基金100万元,还聘请了国际著名的瑞典公司,对教育基地建设进行高水平策划。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争取把“全民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建成全国环保宣教的样板工程,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各地也应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推进这方面的工作,打造和建设环保宣教的载体平台,宣传中心和记者站会给予积极的配合和支持。

六是环境教育立法工作。为环保宣教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积极组织开展对《山东省环境教育条例》立法工作的调研。同时组织参与省人大对《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的修订,争取在《条例》中明确宣传教育工作的法律地位。组织在济南、青岛、淄博三市进行地方环境教育立法试点,为构建环保宣教工作大格局提供法律支撑。

四、加强领导,强化环保宣教队伍建设

环境保护靠宣传教育起家,也要靠宣传教育发展,环保宣教应成为引领环保工作前进的助推器,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和支持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工作指导,加强环保宣教能力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关心解决好宣教工作的机构编制、设备资金、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生活保障等问题,激发环保宣教人员的工作热情。今天参加会议的32个县(市、区)环保局,都是宣教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单位,大多数单位都是主要领导亲自与会,体现了对环保宣教工作的重视关心,希望你们进一步加强做好这项工作,创造出更多的典型和经验。作为从事环保宣教工作的同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增强业务能力,胜任工作需要。应该说宣教战线的同志,文化学历相对较高,有较好功底,伴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过去的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更新和充电,不然就会落伍滞后,现在各级都在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作为环境文化的推倡者,理应率先垂范,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我以前曾多次强调,作为环保宣教工作者,要能说、善做、会写,这是必备的基本功,现在这方面普遍有差距,许多同志挺能干,口才也不错,但起笔很犯愁,肚里有货倒不出,写出的东西难尽人意,这是个薄弱环节,一定要狠下功夫,真正把我们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思想好、业务强、本领高、作风硬,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同志们,做好“十二五”特别是今年的环保宣教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按照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环保工作大格局服务的要求,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开创环保宣教工作新局面,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薛显林副厅长在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薛显林副厅长在全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2年11月13日

同志们:

为加快河南省水利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经厅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为达到预期目的和更有效地促进工作,我们特意请河海大学王志坚教授来给我们做了学术报告,报告对于我们了解水利信息化技术具有启迪性,对于我们掌握信息化知识具有普及性,对于我们下一步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听后感到受益很深。王教授在河海大学从事专业信息技术研究,有着很深造谥,并且在全国水利信息技术领域有很大的影响。以后,我们还要在王教授方便的时候,多请来给我们做学术报告和具体工作指导。借此机会,我代表厅党组和全体同志们对王教授表示再一次的感谢。

刚才信息中心介绍了河南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目标和任务,具体工作我们以前做过部署,不再细讲。在此,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和运用水利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从大的方面讲,符合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要求,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就是指以现代科技为龙头,构成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生产力。为什么水利系统在全国信息化尚未普及,刚刚起步的时候,要下决心推进水利信息化,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做个分析和探讨。现在推进水利信息化事业,我们的工作环境无论从宏观方面或是微观方面,无论从客观条件或是主观条件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必须用全新的思维和手段去工作。我在标题中用了个“与时俱进”,这并不是赶时髦。政治上要与时俱进,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上都要与时俱进。时代发展到今天,我想最起码有六个因素发生了变化。

(一)从水利工作的手段上讲,设施因素大于人力因素。现代化设施,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包括现代化、信息化设施。信息化本身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工作效果的手段。这里讲的人力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人力,是生产性劳动范畴的人力,是从哲学角度上讲的人力。

(二)从决策方法上讲,科技因素大于经验因素。我们现在的决策过程,不是查看我们过去是怎么做决策的,而是研究客观现实需要怎么做,要靠现代的手段去分析、去综合,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最后形成决策的主导意见。

(三)从抗灾的重点上讲,突发因素大于常规因素。我们经常讲自然规律,但是现在的天气现象变化越来越剧烈,异常天气经常发生。雨该下的时候不下,不该下的时候大下的情况经常发生,给我们很多工作造成被动。比如防汛工程,在正常年份,工程完工日期赶在6月上旬完工,都不影响度汛。可是,沙河1999年5月26日就来了第一次洪峰。自然现象变化规律越来越复杂,越难以把握。对于我们水利人来讲,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利用规律的难度今后将越来越大。

(四)从工作效率上讲,机制因素大于领导因素。现在一个好的机制比一群好的领导还起作用。当然,一个好的领导可以造就好的机制。

(五)从战略上讲,生态环保因素大于常规的资源利用因素。要从战略上、可持续发展角度去制定我们的工作方略,这样考虑才符合发展方向,符合整个社会的走向。

(六)从整个工作实际发展走向上讲,市场因素逐步大于计划因素。实际上在经济领域内,已经是市场因素大于计划因素。而在水利上,从很大程度上讲,还是计划因素在起主要作用。现在都是在搞产权改革,这就是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迈进。市场因素将逐步大于计划因素。逐步扩大的是经济效益的因素。随着这六大因素的变化,我们的整个水利事业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应该做到五个并重: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要与基本队伍建设并重,我们的基本队伍建设实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工程建设与水文化建设并重。水利事业的人不要一开口就是工程,只懂工程不懂水文化的人不是真正全面的水利人。要注重水文化建设,我们现在的信息化建设就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

第三,体制改革与水权改革并重。我们现在仍然要策重于体制改革,目前的体制造就了目前的机制,目前的机制成就了当前的干部队伍状况,当前的干部队伍状况就造成了当前的精神状态,这是一个完整的链条。我们目前的改革还应该在体制改革上做文章。水权的改革,实际上,水权理论源于产权理论,理论基础就是产权理论。我们现在整个市场经济程度达不到,按我们目前的体制状况,我们的水资源还不能一下子完全走向市场。体制改革是水权改革的基础。

第四,抗灾兴利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并重。

第五,水利事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重。这是大的思路,从重点上,是“六结合、六为主”:

一是现代化设施的运用与现代化思维结合,以现代化思维为主。现代化设施不等于现代化,在现代化思维指导下,现代化设施才起作用。思维对于现代化比设施更重要。一定要用现代化思维运用现代化设施,从而达到高的效率,推进经济社会和事业的发展。要说设施就等于现代化,那么资金就等于现代化,因为设施是钱买的,有钱就有设施。现代化不等于金钱,设施也不等于金钱。要注重现代化思维锻炼,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框架,很多事情都取决于思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受思维的支配。

二是抗洪与除涝相结合,以抗洪为主。我们全省是抗大洪的问题,除涝的分量要小多了。三是抗旱与节水相结合,以节水为主。我们现在的水资源利用率太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我们的水利用率太低。

四是社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社会生态效益为主。要着眼于大环境大效益,不能只顾局部。

五是近期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相结合,以可持续开发利用为主。不能只顾眼前,要考虑长远持久的发展。

六是面上工程与重点工程相结合,以重点工程为主。我们现有的资金要集中精力解决事情,不要撒胡椒面。这不仅是资金支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工作思路的问题。所以基于这些因素的变化和工作重点的转移,如果要想让新的工作目标加快实施,那就必须推进水利信息化。否则,新的目标、新的重点就保证不了,实施不了。

二、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有序地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

根据水利部和省政府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确定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防汛决策系统建设为重点,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平台公用、资源共享,以点带面、分步建设,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

“十五”期间建设目标是:从现在起,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全省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数据库,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管理体制,全面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重点建成河南省防汛指挥系统、河南省水利政务信息系统、河南省水利信息公众服务系统、河南省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河南省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河南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今明两年的主要建设目标为:完成《河南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确定的任务,建成覆盖18个市地水利局、部分厅直属单位及大型水库的水利信息高速公路,实现防汛信息、办公信息、语音信息、视频信息等综合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初步实现防汛决策科学化、政务处理电子化、信息发布网络化。

(二)科学论证,全面规划。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个过程,一定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部署。一定要强调科学论证,全面规划,这个规划必须是在充分科学论证前提下做出的。我们一定要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科学编制好我省水利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水利信息化规划是一项内容全新的工作,各单位在编制规划时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本专业目前的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按照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科学确定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内容及建设速度,既要量力而行,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使水利信息化建设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与水利部、流域机构及省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衔接,使编制的规划和技术指标与其要求相一致。

(三)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广,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稳妥,分期建设,分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以防汛、办公急需的基础网络平台建设作为突破口,分两批进行建设。今年第一批建设的试点单位包括郑州、漯河、周口、平顶山、信阳、南阳、濮阳、安阳等8个市水利局,白龟山、白沙、陆浑3个水库管理单位及沙管局、豫东局、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漯河水文分局等厅直属单位。明年将进行第二批试点单位建设,同时开始建设异地防汛会商系统,力争明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为“十五”期间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我们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搞信息化,目的是要提高工作效率。水利信息化一期工程完成后,将形成我省水利系统公用信息网络平台,凡联网单位允许上网的信息都可在网上高速传递。各市水利局、厅直属各单位,要把水利信息系统应用开发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大事来抓,按照先易后难、急用优先、逐步完善、升级提高的原则,努力实现技术创新、将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向更高层次。

三、要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加快我省水利信息化进程

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六个关系。

(一)水利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的关系。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现代化是一个变数不是常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但是不论什么标准,要想实现水利现代化,它的基础都是水利信息化。

(二)设施现代化与队伍素质现代化的关系。要处理好设施现代化与队伍素质现代化的关系,有一流的设施必须有一流的队伍去操作才能发挥一流的效益与作用。否则,一流的设施只是一种摆设。

(三)处理好网络化与市场化的关系。我们的网络化是双重目标,是服务和经营的双重目标。眼下以服务为主。以后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市场因素大于服务因素,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国家改革大方向是向这个方向走的。

(四)信息化与法制化的关系。整个信息化与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是连在一起的,要靠法制化去规范。

(五)信息化建设与机制建设的关系。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机制因素大于领导因素。制定科学的领导方法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

(六)处理好信息化建设与当前工作的关系。

1.今明两年有明确的目标任务,目标一经制定,要下决心,组织实施抓好落实,确保完成。2.在工作中要做到几个注重。

一是注重学习。我们现在素质、思维、习惯与信息现代化都有一定的距离。从整个社会的发展,从政治标准上讲,我们也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注重学习,在学习上面,我强调一点要悟。学悟结合,以悟为主。

二是注重实践。悟出来的东西不实践仍然是空的。就像商品和产品一样,你不交换仍然是产品,而不是商品,你不交换产品就达不到你生产商品的目的。创造性的实践,除了对已知真理实践以外,对未知真理的发现和实践,这才是有价值的实践。一定要注重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的实践对于事业、对于我们个人、对于国家民族才有价值和意义。现在的信息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我说这只是一种设施,我们不能只局限在这个标准上,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只具备电脑职能,电脑不具备思维功能。我们搞信息化,一定要靠哲学的理念去指导,因为哲学是一切科学理论的高度概括,它是普遍适用的规律性法则。

三是要注重现代化思维的锻炼。我们现在的思维担负着两个任务,一个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一个是对未来的预测和构思。对于过去历史的经验总结,我们有现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指导,只要客观公正地总结就可以完成。但 是对于未来的预测可不是仅仅靠客观公正就可以完成的。

四是注重各级领导自身素质的锻炼。我们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单位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高低,如果领导素质很高,你的言谈、举止通过潜移默化,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就把下面同志的素质提高了,更不要说有意识的推进,有意识的推进就会有更大程度的提高。要加快推进信息化,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同志必须具备高的素质,才具有真正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五是注重为信息化发展创造环境。要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推进创造好的环境,当然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是多方面的环境。这才是我们领导者应该做的事情。

六是要注重信息化工作推进过程的中间阶段,分层次去管理,去落实。一定要注重中间过程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里面有一个很基本的观点: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相互融合,一切对立都在中间阶段相互转移。没有中间阶段的过程就没有矛盾形成的过程。信息化是一个新生事物,新生事物的发生、发展、推进,阻力重重,并不是领导开一个会就能够完成的。所以说一定要注重中间过程。一个事情要分阶段、分层次管理,跟踪到底。我这个中间过程主要是讲给领导听的,不注重中间过程的领导,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最起码是一个不具备良好工作方法的领导。任何事情都如此,不仅仅是信息化。何况信息化技术是新兴的产业,新兴的事业,新兴的工作。所以我们各位领导要加倍注重中间过程、中间阶段的把握和落实。

总之,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使大家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理清思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扎实有效的逐步推进,最终完成我们的目标,为我们水利系统的信息化,最终水利系统现代目标的实现去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谢谢大家!

第四篇:农业厅副厅长在全省农经处(站)长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要以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年作为总抓手,条条树“标兵”,块块做“样板”,重点实现六个“新”。

一、稳定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有新进展

1.以提高规模经营水平为目标,因地制宜推进土地流转。一是要在研究流转工作机制上下功夫,重点是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土地流转的力

度。二是要在引导流转形式上下功夫,积极推广股份合作流转,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努力规范委托流转,积极推进季节性流转。三是加快建立健全以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力争2/3以上的县(市、区)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5以上的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每村有1名土地流转服务联络员,力争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5万亩,总流转面积达到670万亩。

2.以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为目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总结推广温岭市经验,每市至少确定1个县,选择1个乡镇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将试点地的承包地块、面积、空间位置、用途、地类、等级、是否是基本农田等情况详细登记入册。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系统,编制承包土地gps定位信息和空间位置分布图。

3.以保障土地承包权益为目标,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规范化建设。各县(市、区)要全面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体系。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规范化建设,建立仲裁员定期培训制度,健全调解仲裁流程、工作规则等制度。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要有新加强

1.以健全村经济合作社治理机制为目标,推进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建设。切实贯彻落实《**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全面发放村经济合作社证明书,积极指导村经济合作社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深入推进村经济合作社“十有”建设,每市确定1个县开展“十有”建设和社务公开试点。做好村经济合作社与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同步开展换届选举试点,全面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前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

2.以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石为目标,加快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认真贯彻落实浙委办〔2009〕75号文件,集体经济薄弱村要重点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和扶持项目建设,以创新帮扶转化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村经济合作社对集体统一经营的各类土地或通过土地流转,结合政府扶持的土地整理、设施农业、基地建设等项目,开发村集体所有的现代农业项目。支持村集体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村级留用地,发展集体物业项目。总结推广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加强对集体经济发达村的资产财务管理,加大推进以城中村、城郊村、园中村及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力度,新增股份经济合作社100个,尚未开展改革的县(市、区),2010年都要开展试点,已开展的地方要进一步完善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提高经济薄弱村村组织运转经费补助标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村主要干部的基本报酬。2010年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增长5%。

3.以提升村经济合作社功能为目标,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推广绍兴县、余姚市“三资”管理经验,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内容由“资产”转变为“三资”;二是有条件的地方要将会计委托代理中心向“三资”委托代理中心转变,落实人员、经费和场所;三是农村财务监管网络向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网络转变,全面实行会计委托代理、会计电算化、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开展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乡镇、县创建活动。新增10个计算机监管网络县。四是村集体资产财务监管由“四位一体”向“村级民主监督、乡级会计监督、县级审计监督、实时网络监督、岗位责任监督”的五位一体监督体系转变。

三、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有新创造

1.完善农民负担监管体系。探索建立向村级组织收费审核制和村级组织向农民收费申报制度。按照“限额控制、源头审核、分类订阅、重点监控”原则,出台村级组织公费限额订阅报刊实施细则,既保障党报党刊征订发行又符合村级公费订阅报刊限额规定。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相协调的机制,开展新农村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相协调的相关课题调研,正确把握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与农民负担政策之间的界线,使减轻农民负担与新农村建设两促进。

2.转变监管方法。一是由对“少取”监管为主向对“少取多予”并重监管转变,探索建立支农惠农资金监管新机制,各地都要开展1次支农惠农政策大检查,确保支农惠农资金落实到户。二是从过去偏重面上一般性监管为主向对问题地区问题领域的重点治理转变,省里继续选择1个县作为省级农民负担综合治理县,每市要选择1个乡镇作为综合治理乡镇开展农本

第五篇:汤副厅长在全省玉米标准化生产会议上的讲话

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汤克仁副厅长在全省玉米标准化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今年大春粮食作物中耕管理的关键时期,把全省16个州市农业局分管种植业的领导、种植业科长、推广中心主任请来宣威,召开这次全省玉米标准化生产现场会,对搞好我省粮食安全,促进玉米生产发展,十分必要。孔副省长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段兴祥厅长专门作出指示。这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总结交流近几年各地在玉米生产发展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步玉米生产发展工作,切实抓好我省玉米生产发展,提高我省粮食安全水平。今天上午,我们看了三个很有特点的现场,一个是品种展示,一个是标准化大面积高产示范样板,一个是农产品交易市场,样板建设规格、规模和档次都比较高,农产品批发市场很有特色。刚才,宣威、隆阳等七个县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他们的发言,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切中要害,重点突出,我相信会给各位代表很多启示,特别是为下一步如何抓好玉米生产发展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借鉴和做法。下面,我就当前农业生产和玉米产业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农业生产形势

今年农业生产开局顺利、发展势头良好。据省统计局分析,上半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据省农业厅分析,农业增加值228.7亿元,增长4.9%,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9个百分点,农民现金收入1406.5元,增加276.5元,增长24.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8.1%,增速高于全国4.8个百分点,快于去年同期10.8个百分点,现金增加额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夏粮和冬季农业开发持续增长,种植结业构调整又迈新步伐,粮经作物种植比达74:26,其中,经济作物生产实现产量效益双增长。

(一)小春粮食喜获丰收。今年全省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796.2万亩,同比略减4.8万亩,减0.3%;综合平均单产135.6公斤/亩,同比增加2.97公斤/亩,增2%;小春粮食总产量243.06万吨,同比增加3.06万吨,增1.27%。全省小春粮食呈现“一平两增”的特点,即播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综合平均单产和总产比上年增加。

(二)冬季农业开发成效明显。根据我厅农情调查分析,今年全省冬季农业开发面积完成1790.5万亩,同比增81.1万亩,增长4.5%。冬农开发产品总产量1248.1万吨,比上年增229.3万吨,增22.5%;产值达到117.07亿元,同比增加9.81亿元,增长9.1%。冬季农业开发实现预期目标。

(三)优势特色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07年上半年农业经济发展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传统的甘蔗、茶叶、橡 胶等产业受价格拉动影响,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蔬菜、马铃薯等新兴优势产业稳步发展。今年冬早蔬菜面积达434.35万亩,产量490.64万吨,实现农业产值52.31亿元,同比分别增5万亩、32万吨和1.1亿元,其中200万亩实现订单生产。今年反季马铃薯种植面积199.7万亩,同比增1.5万亩,产量197.52万吨,实现产值14.8亿元,亩均产值达740.95元。其中,订单生产面积达140万亩,比上年增5万亩。据初步统计,今年春茶产量将达到5.24万吨,较上年增0.38万吨,由于春茶价格上涨迅猛,全省茶叶均价由去年的每公斤33.1元上涨到57.25元左右,预计实现农业产值30亿元,较上年增14亿元。06/07榨季全省实际种蔗面积430万亩,总产蔗1687万吨,产糖183万吨,产蔗、产糖分别比上年增19.2%、30%。省内甘蔗收购加权平均价由上年的每吨197元提高到205元,较上年增加4.0 %;农业产值34.58亿元,增6.7亿元(其中现金收入30多亿元),蔗农人均现金收入518元,同比增收近100元。今年上半年已新植甘蔗150万亩,加上宿根蔗已超额完成450万亩的种植目标。此外橡胶、咖啡、蚕桑等产业也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四)大春生产形势较好。今年各地围绕省委省政府年初制定的农业农村经济目标,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特别是全省春耕生产工作会后,各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大春生产的各项工作。加之今年雨水来得早,土壤墒情好,群众生产积极性高,大春播种进度和质量都好于往年。全省16个州市上 报大春粮食播种面积8增2平6减,据我厅农情分析,预计全省大春粮食播种面积将达4610(含早稻)万亩,同比增15.6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556万亩,同比减少12万亩;玉米面积1795万亩,同比增20万亩;薯类完成866万亩,同比增3万亩,其中马铃薯625万亩,增13.6万亩;豆类等其它杂粮面积372万亩,同比增5.6万亩。

当前作物长势较好。由于今年全省雨水来得早,4月中下旬滇西北和南部局部地区开始降雨,5月上中旬由南到北全省逐步进入雨季,比去年提早约15—20天左右,全省大春粮食作物在最佳节令实现了满栽满插,绝大部分比去年提前了一个节令左右,栽插质量好于往年。5月后全省大部地区气温逐步回升,虽出现插花旱,但光照充足,大春作物出苗整齐,分蘖、发棵快,长势均匀。据各地调查统计分析,大春作物一类苗的比例比去年略有上升,二类苗比例增加明显,三类苗比例下降。从作物来看,各地水稻苗情长势基本与去年持平,玉米、马铃薯等旱粮作物整体形势好于去年。

虽然我省上半年农业和粮食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从全国以及我省的粮食生产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受结构调整、市场等多方面的影响,水稻播种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二是5月底到7月初,滇西北及滇中大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夏旱。三是7月中下旬以来,全省各地降雨集中,灾害性天气突出,引发洪涝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四是五月以来从滇南向全省各地蔓延的严重的稻飞虱虫 害给水稻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等。为认真抓好今年的粮食工作,农业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秋粮生产的紧急通知》,并出台了加快玉米、水稻两大作物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省农业厅及时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大春作物中耕管理和晚秋作物生产的通知》,制定了加快我省玉米和水稻生产发展工作方案。今年为把粮食生产的措施落到实处,省农业厅安排召开3个专题会,前天召开了全省的马铃薯种薯供需洽谈会,9月初还要召开超级稻现场会,今天又召开玉米会,目的就是一个作物一个作物理清思路,找准问题,立足长远,加快我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发展。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切实加快玉米生产发展

(一)要用发展的眼光及从农民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玉米生产的重大意义

一是玉米在粮食中的地位不可低估。在我省6200多万亩的常用耕地中,旱地面积达4200多万亩。云南省玉米约有70%以上分布在山区,是全省山区旱地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在全省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四大粮食作物中,玉米播种面积最大,2006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1782.5万亩,占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的27.8%,总产量452.06万吨,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29.3%。玉米是我省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也是解决云南高寒山区贫困人口温饱的重要口粮。

二是玉米在畜牧业稳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不会动摇。粮食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玉米是我省重要的饲料作物,抓好玉 米生产发展对促进我省畜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据分析,2006年全省饲料工业产品产量220-230万吨,其中玉米占60%,需要玉米约140万吨,加上农户自喂量约160万吨,全省每年畜牧业上需饲料玉米300万吨左右,占全省玉米总产量的66%。预计到2010年全省生产饲料产品350万吨以上,需要玉米原料250多万吨,加上农户自喂量200万吨,全省每年畜牧业上约需饲料玉米450万吨以上,与现有玉米总产量持平。最近我省同全国一样,猪肉价格在持续上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玉米价格上涨。所以,玉米生产稍有闪失都会影响整个畜牧业的发展,最后影响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是玉米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不会改变。当前国际上石油能源价格从30多美元上涨到70多美元,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巴西纷纷转向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很多国家由传统的出口国转为进口国,中国依赖国际市场进口的局面已发生根本改变,立足国内发展玉米生产,解决玉米供需矛盾,是我们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在畜牧业发展特别是加工转化的拉动下,玉米消费增长很快,玉米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平衡转变。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加工业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国际贸易量减少的情况下,国内玉米供求可能出现偏紧乃至产不足需的格局。我省玉米即要保证贫困人口的口粮,又要满足畜牧业和工业原料(含酿酒)需求增长,近年来虽然发展较快,面积不断增加,但仍然供不足需。根据省粮食局资料显示,2006年全省玉米消耗量达到619万吨,比上年增加33万吨,当年全省玉米总产450多万吨,供需缺口矛盾仍很突出。市场对玉米需求呈刚性增长,必须立足本省生产,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加快玉米生产发展,保障有效供给。

四是玉米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玉米作为粮经饲兼用作物,随着我省冬季农业开发的不断深入,鲜食玉米作为蔬菜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我省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将冬玉米作为主要作物加快发展,2007年全省冬玉米面积达到70.27万亩,产量33.21万吨,产值4.21亿元,平均亩产值599元,比大春玉米亩产值增加约150元,冬农开发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二是随着鲜食、青贮玉米市场需求扩大,玉米作为我省南部及低热河谷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物,得到加快发展。青贮饲料玉米在南部和畜牧业主产区供不应求;鲜食玉米通过订单生产,作为蔬菜供应到省内外,版纳、德宏等边境地区还大量出口到国外,鲜食玉米市场需求较大,对带动农民增收效果较为显著,全省近100万亩鲜食玉米平均亩产值达到800--1000元。三是随着市场价格的拉动,玉米价格也由前两年的每公斤1.3元上涨到现在的1.7-1.8元,每亩可增加产值150元以上,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明显。

(二)玉米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的有利条件

通过多年的努力,云南玉米生产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水利化程 度低,“十五”末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只有2500万亩。高产稳产农田所占比例小,在以玉米为主的旱粮上,雨养农业的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是我省玉米生产水平低,全省玉米平均亩产只有253公斤,比全国平均亩产低100公斤。并且区域间极不平衡,产量水平差异较大。滇中地区生产水平较高,平均亩产在400公斤以上,而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平均亩产只达200-300公斤;三是我省杂交玉米、育苗移栽、定向密植、立体高效间套种、平衡施肥等一些适用高产科技措施推广相对滞后,农民科技意识不强,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耕作管理粗放,甚至少数地方传统的刀耕火种还存在。长期以来我省昭鲁坝子、宣威、祥云等旱粮主产区,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亩产600-700公斤的规范化栽培模式,如果我省的玉米生产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全省的玉米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四是生态类型复杂,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不够;五是加工转化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发展慢,缺乏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订单生产规模较小等问题。

在看到我省玉米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发展玉米生产的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具有较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中央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已将重庆、广西纳入了全国良种补贴省,我省已多次并还在积极争取中央把云南作为玉米主产省,对云南粮食作物进行良种补贴,扩大我省现有玉米良种补贴面积。另外今年中央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综合增支补贴,安排我省的补贴金额由去年的2.47亿增加到7亿多元。我省也在不断加大玉米生产的投入力度,一方面继续保持2000万元玉米良种补贴不变,另一方面我省在冬季农业开发中专项投入冬玉米生产发展资金持续增长。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我省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据初步统计,今年全省玉米面积将增加近20万亩。此外农业部高度重视玉米生产发展,今年制定了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范小建副部长受孙部长委托给段厅长来信,要求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加快云南玉米生产发展。二是从国内国际的蔬菜消费、饲料工业、加工产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需求方面看,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市场对玉米仍将保持较高的需求。三是我省独特的立体气候和山坝结合的耕地资源,赋予了南部冬玉米开发、滇中玉米间套种在增加面积、提高单产上的时间和空间,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四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坡改梯、“五小”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新品种选育和繁殖,大力推广了育苗移栽、地膜覆盖、规格化间套种等高产栽培技术,积极扶持玉米流通和饲料加工企业,促进了玉米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我省玉米生产发展打下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三)发展玉米生产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根据农业部要求,我厅召集农、科、教等方面专家和相关单位对云南玉米产业的发展作了认真研究,制定了《云南省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我省玉米发展思路和目标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 标,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大春玉米、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晚秋玉米、突出冬玉米,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加快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坚持农艺与农机措施相结合,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10年,全省玉米总播面积达到2000万亩,平均单产增加50公斤以上,总产突破600万吨。玉米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产分别比2005年增加12%、33%和18%。建立一批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甜玉米、笋玉米等加工型品种和优质饲用青贮玉米生产基地,优质、专用玉米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60%以上,饲料用玉米和工业用玉米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实现全省玉米平衡有余并逐步向外调出,扩大云南玉米在东南亚市场上的份额。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我们下一步要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根据我省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各地不断努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使玉米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优势更加突出,特色更加明显的“三带两基地”,促进我省玉米又好又快发展。即以秋粮为主的滇东北、滇东南及滇中部分地区玉米主产带;以南部及金沙江、澜沧江低热河谷为主的鲜食、青贮玉米带;以海拔2000-2500米为主的高寒山区优质食用、饲用玉米带。同时,努力把云南建成中国南部反季玉米商品生产基地和全国的冬季南繁基地。此外,南部边境地区,还要发挥我省对周边国家和禁毒替代种植上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发展玉 米生产,增加市场供给。

2.明确方向,突出重点。我省玉米发展的空间在晚秋和反季玉米,潜力在提高单产。要根据不同产业带,找准突破口,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加快玉米生产发展,一是秋粮玉米主产带,以滇东北、滇东南和滇中为主,重点是稳定大春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晚秋和间套种,使晚秋玉米面积增加50万亩;在已基本杂交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单产和品质,到“十一五”未,力争平均亩产增加60-70公斤,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南部玉米带,重点要进行熟制改革,提高复种指数,扩大秋玉米、冬玉米和早春玉米等的反季种植面积,力争到“十一五”未面积由现在的100万亩发展到300万亩。要加快杂交玉米、青贮饲料玉米新品种推广力度,扩大规范化栽培面积,力争平均亩产提高到300公斤以上。同时通过加强生产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力争将保山、德宏、红河、文山、思茅、版纳等州市建成中国南部100万亩,产值超过10个亿的反季玉米商品生产基地。三是高寒玉米带,重点是推广优质专用品种,使优质杂交品种达到95%以上,扩大地膜覆盖栽培、采用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单产,增加产量和提高种植效益。四是充分发挥我省西双版纳冬季无霜,光热充足的优势,积极争取农业部项目支持,加强基地建设,同时扩大对外宣传,将版纳建成立足云南、服务全国的冬季南繁基地。五是确保玉米新品种制种工作。我省大面积生产用种80%来源省内,20%来源省外,全省常年玉米制种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县集中在8个州市的20多个县,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种量2500万公斤。各地要重视制种工作,全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要不断创新机制和方法,加强与有资质、诚信好的种子经营企业合作,稳定制种面积,确保种子供应。

3.加大技术推广,提高科技覆盖面。一是要加快成果转化力度。在不同区域大力推广“十五”以来,我省通过审定和审核的98个玉米新品种,使杂交玉米推广面积每年保持在1300万亩以上。针对我省玉米生产密度低,单产不高的实际,选用紧凑型品种,通过标准化种植,山区密度增加到3500-4000株,坝区保持在4500-5000株,冬玉米提高到3500-4000株。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玉米新品种展示和高产竞赛。充分调动科研、教学、推广、企业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推进云南玉米生产的科技创新。省、州、县科研单位和玉米协作组、协作网,针对云南玉米生产的关键问题,在育种、栽培、标准化技术等方面开展协作攻关,努力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玉米生产方式。三是积极开展新品种展示和高产竞赛。今年省农业厅在版纳、德宏、临沧和文山等地的“科技入户”工程和冬玉米项目上,实施10个左右新品种高产竞赛以及冬玉米单产指标500公斤、春玉米700公斤百亩以上连片的高产栽培展示。各州市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优势,积极开展高产竞赛活动,不断引进新品种,每年在高寒山区、南部热区和秋粮玉米带,分别建立标准化栽培亩产达到400公斤、500公斤和700公斤的高产示范样板。四是强化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根据玉米主产区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建立科学的玉米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机制。着力抓好大、小斑病、灰斑病、锈病、蚜虫、玉米螟等玉米重大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机制,已组建应急防治队伍的地方,要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努力减少病虫危害和损失。五是开展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结合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积极开展玉米机耕、机播、机收等全程机械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今年在曲靖、昆明等玉米生产上开展机耕、机播200万亩,今后根据动力增加情况,每年增加机械耕作面积5%。积极在宾川、砚山、丘北等地开展3000亩农机收割秸秆还田示范。在盈江、陇川等地开展1000亩连片冬玉米机收试验示范。

4.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生产条件。结合省政府 “十一五”期间每年建设100万亩高稳农田和100万亩基本农田,各地要加大投入,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通过沟渠配套、“五 小”水利和水浇地等工程建设,着力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

5.切实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各地要始终保持粮食安全不放松,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按照《云南省加快玉米生产发展的工作方案》的要求,明确本地区玉米发展目标任务,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行政推动、宣传发动 和信息引导,积极营造社会舆论氛围,推动玉米生产快速发展。要强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政策,有条件的州市要积极配套,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有效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基层干部抓粮的积极性。

三、当前要抓好的几项工作

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省政府提出今年全省粮食产量目标为1548万吨,较上年增0.5%。小春粮食虽然获得了丰收,但全年85%以上的产量要靠大春,加之水稻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因此实现今年粮食生产目标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各级农业部门务必要克服麻痹松懈的思想,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全省春耕生产工作会及农业部《关于切实加强秋粮生产的紧急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田间管理,搞好技术服务,力争实现大春粮食增产增收。

(一)尽快将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民手中。当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资金已下达到各县,各地要组织力量及时兑现给种粮农民,充分调动农民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确保在8月31日前全部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要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积极稳妥地推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

(二)切实抓好大春作物田间管理。当前,大春作物已进 入生长关键时期,各地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墒情实行分类指导,加强肥水管理。针对当前全省雨水较为集中的实际,各地要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做好沟渠疏浚,开沟排水,排涝降渍等工作。

(三)认真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目前,大多数地区水稻、玉米陆续进入生长后期,伴随高温多雨天气,稻瘟病、白叶枯病、玉米叶斑病等病害有扩展蔓延的态势。各地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积极采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四)积极抓好晚秋作物生产。各地要针对今年气候异常,灾害突出的特点,高度重视晚秋作物生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今年全省晚秋作物种植的指导性计划为800万亩,已由省农业厅将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州市农业局,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

(五)尽早谋划今冬明春冬季农业开发。冬季农业开发已经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去冬今春开发面积已达到1791万亩的基础上,今冬明春冬季农业开发力争实现三个突破。一是面积增加100万亩,达到1900万亩,力争完成2000万亩;二是订单面积达到650万亩,增24万亩;三是产值达到125亿元,增8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在起,各地要早规划、早安排、早动员、早落实,确保计划任务的实现。

(六)抓好供港澳蔬菜备案工作的落实。今年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的通知》,明确了今年10月1日起供港澳蔬菜实行强制备案制度。省政府高度重视,孔副省长对此专门做了批示,“要求从云南蔬菜优势发挥、市场拓展和菜农增收及社会稳定问题”的高度,认真抓好备案工作的落实。段兴祥厅长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三次的安排布置,7月9日省农业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工作的通知》,但全省236家蔬菜企业和98家水果企业,只有21家企业3.4万亩蔬菜、1.1万亩水果进行了备案,还有14家果蔬企业正在备案,备案情况进展缓慢。8月17日省农业厅再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供港澳蔬菜检验检疫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各地要站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和帮助当地企业力争在10月1日以前完成供港澳蔬菜基地的备案工作。

这次会议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接再励,继续努力,抓好大春生产和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确保今年全省各项农业和农村经济指标的实现。

谢谢大家!

下载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徐恒秋副厅长在全省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副厅长在全省劳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厅长在全省劳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全省劳教工作会议和全省司法行政工作座谈会套开,听取了全国司法厅(局)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精神的传达,铁焕厅长代表厅党组也做了很好......

    院长在全市人民法庭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院长在全市人民法庭建设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和十县(区)发改委、财政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在百忙中参加全市人民法庭建设会议,同我们一起研究和磋商法庭建设工......

    副厅长在全省勘察设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刚才,建设厅杨厅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领导讲话对我们一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这是对我们莫大的鞭策和鼓励;领导提出的希望和要......

    区长在全区推进信息化会议上的讲话

    时任区长薛潮在2002年区推进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2-3-25刚才长宁区信息化领导小组两位组长、也是两位区长都已就全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工......

    侯学元副厅长在全省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化内涵建设 推动转型升级 努力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基础工程 —— 在全省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侯学元 (2012年3月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

    郭晓明副厅长在厅安委会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郭晓明副厅长在厅安委会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1月3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刚才玉辉处长对前一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做了简要的小结,又传达了上级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

    县长在机关效能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县长在机关效能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对机关效能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工作看得很重,也抓得很紧,全县各部门各单位也配合得很好,特别是县优化经济环境监督员发挥了......

    ***副厅长在全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省水利计划财务工作会议是厅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全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