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卫生厅副厅长在2005年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XXX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将我省艾滋病流行及防治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4年我省艾滋病流行情况
2004年全省共报告HIV感染者2463例,病人106例,分别比2003年的1265例和47例增长94.7%和125.5 %。至2004年底,全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7477例,AIDS病人296例,死亡77例。其中本省籍HIV感染者4605例,AIDS病人185例,死亡58例。报告HIV感染者总数仅次于云南、河南、广西、新疆,位居全国前五位。在今年已知感染途径的本省籍感染者763例中,主要感染途径是静脉吸毒697例,占91.3%,性传播63例,占8.3%,母婴传播3例,占0.4%。年龄分布仍以青壮年为主;性别分布以男性为主,占81.9%,女性占18.1 %;地区分布以珠三角地区为主,累计报告HIV感染者较多的是江门1033例,广州765例,阳江641例,中山534例,这4市占我省籍HIV感染者总数(4605例)的64.6%。
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据卫生部专家估算,2003年底我国艾滋病感染者近84万人,如果不采取有力防制措施,到2010年,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将增加到1000万人。我省防治形势也不容乐观。据我省专家估算,2004年底我省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有4万多人,如果不采取有力防制措施,到2010年,我省艾滋病感染者将增加到50万人。如果这样,艾滋病对我省社会经济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今年我省艾滋病疫情流行主要特点:
1、全省21个市均出现艾滋病流行,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且疫情已向珠江三角洲两翼蔓延。
2、我省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仍然静脉吸毒和性传播。经性途径感染比率的上升及连续几年出现母婴传播,提示我省艾滋病病毒传播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3、艾滋病发病人数呈快速增长的势头。按艾滋病平均发病潜伏期7~10年计算,1998年之前感染HIV的人,目前已进入发病期。因此,今后我省艾滋病的发病人数将逐年快速增加,医疗救治任务将十分繁重。
当前我省流行的主要因素:
1、吸毒传播仍不断增加。
全省吸毒人群HIV发病率已从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3年的5.4%,已超过云南省1995年的水平。近年来,我省各监测点监测结果表明,注射吸毒占吸毒人群的70%,其中共用注射器的比例在40~55%之间。
2、女性吸毒者不断增多,女性吸毒者卖淫的现象非常普遍,且安全套使用率不高,仅约10%,这将加速HIV从吸毒人群向多性伴人群传播。
3、卖淫嫖娼活动屡禁不止。
虽然公安部门采取了严厉措施,不断打击卖淫嫖娼活动,但我省卖淫嫖娼活动仍然屡禁不止,暗娼普遍缺乏性病、AIDS防治知识;每次性活动中使用安全套仅有不到35%。哨点监测表明:暗娼中HIV发病率已从1998年的0.14%上升到2003年的2.25%。暗娼中同时有吸毒行为者约占25%左右,其中78%以上为静脉注射吸毒。暗娼中的吸毒者已成为我省从吸毒人群向多性伴人群传播艾滋病的纽带。
4、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我省每年报告性病例数保持在9万例左右。据专家估计,这些报告数仅占实际感染人数的20~30%。大量到非法医疗机构就诊的性病病人得不到正规的治疗;一些有利于艾滋病传播的损伤性性病如梅毒的发病数近年来快速上升。
5、流动人口众多
我省每年流动人口约有2200多万。流动人口大多数为青壮年,处在性活跃年龄阶段;流动人口中多性伴、卖淫嫖娼的现象也不少见。流动人口由于流动性大,管理困难,缺乏防治知识,一些预防AIDS知识宣传活动难于宣传到流动人口等因素,都将加快AIDS向流动人口的传播。
6、性观念的转变。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性观念发生了变化,非婚性行为和多性伴的现象不断增多,性行为的年青化等增加了AIDS通过性传播的机会。
7、减少危害的措施和策略推广难度大。一些基层政府、部门领导对AIDS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陈旧,使一些有利于控制AIDS的“减少危害”措施和策略,如“安全套推广计划”、“社区美沙酮替代治疗门诊”、“针具市场营销”等难于在我省广泛推广实施。
8、歧视现象普遍存在。我省对HIV感染者的歧视较为常见,尤其是对吸毒人群中的感染者,他们经常面对吸毒和HIV感染的双重歧视,就业、就医困难。他们经常生活不定,流浪街头,有些感染者甚至以此进行敲诈、勒索、抢劫等犯罪活动,不但扰乱了社会治安,还增加了传播AIDS的危险。
9、AIDS防治力量薄弱。我省很多地方缺乏AIDS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尤其在基层。现有技术人员的防治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今年以来我省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艾滋病防治机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2004年6月,省政府成立了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责任,加强了各部门的配合与协调。2004年6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加大了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今年9月,经省政府同意,我厅印发了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完善了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防控机制。
为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2004年5月,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并决定在2002年增拨艾滋病防治专款10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投入“四免一关怀”经费800万元,共1800万元用于加强我省艾滋病的防治工作。2004年12月1日,是第十七个“世界艾滋病日”,黄华华省长、雷于蓝副省长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看望了住院的艾滋病病人,慰问防治艾滋病一线的医疗卫生人员和科技人员。黄华华省长还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艾滋病的综合防治工作,既要打击卖淫嫖娼、吸毒行为,又要采取行为干预。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做好艾滋病患者的救治和关爱,消除对艾滋病人的歧视,加强疫情监测和科技攻关,提高防治艾滋病水平。
(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广东省〈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指导方案〉(2004~2008年)实施意见》。今年以来,省级财政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印发了一大批艾滋病防治宣传资料,包括5万张VCD、《预防艾滋病》折页500万份发放至全省,《名人院士说艾滋》手册170万份发放至流动人口和青少年,《遏制艾滋病 预防是关键》大众宣传画25万张在全省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张贴,娱乐场所宣传海报10万套发放至全省营业性娱乐场所张贴,《预防艾滋病知识挂图》5000套发至艾滋病疫情较重的地区张贴。
2004年12月1日前后,我厅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艾滋病活动。一是11月28日,我厅召开了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公布了我省的艾滋病疫情和综合防治工作情况。二是12月份,在江门、阳江、中山、云浮、惠州、东莞、珠海等市,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图片巡回展。三是从11月份起,在广州市客运站、天河客运站等11个流动人口较多的场所,摆放宣传灯箱公益广告1年,向流动人口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四是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三)完善检测监测体系,加强艾滋病监测
今年,我省增加了艾滋病监测哨点,由原来的41个增加到69个,并且将吸毒者哨点从阶段性监测转变为全年监测,加大了监测力度。
目前全省已建有1个省级确认中心,8个确认实验室,299个HIV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初步形成了HIV检测网络。
(四)加强血液及其制品的管理
依法监督,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的管理,防止HIV经血源传播,确保用血安全。在我省,基本阻断了经输血感染HIV的途径。
(五)开展医疗治疗和自愿咨询检测工作,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为了加强艾滋病病人治疗的管理,我厅及时转发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关于印发〈关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制定下发《广东省艾滋病及常见机会性感染减免费药物治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广东省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及《关于印发广东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目前全省共指定了145所定点治疗医院和自愿咨询检测机构,成立了艾滋病治疗专家小组,部分地市已根据省的实施细则制定了本地实施方案。为加强医疗救治工作,我厅还制定了全省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计划,首批临床治疗医师和护士已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受艾滋病治疗与护理培训。目前,我省及时向各地下拨了第一批免费治疗的药物,广州市已有50多人接受了免费治疗。
(六)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
为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有效机制,我省确定在台山、阳东(国家级示范区)和斗门(省级示范区)开展三个综合防治试点。目前,已完成了基线调查人员培训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三个示范区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危行为发生率较高,吸毒人群的感染率在7.7%~20.9%之间,暗娼人群中也有HIV阳性检出。一般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较低。提示今后示范区应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针对高危人群的干预工作;至2004年底,两个示范区共对1018名孕产妇进行了HIV抗体筛查,阳东已经于10月份发现1例HIV抗体初筛阳性孕妇,并且采取了母婴阻断的措施,安全套推广工作即将启动。
(七)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
1、加强培训。2004年对全省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了全员培训。2004年省举办了6期培训班,共培训了1000多人,加强对全省临床、检验和疾控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治疗、护理、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流行病学调查、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等知识的培训。
2、成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2004年在全省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组建了6~12人的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目前全省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共有934人。主要任务是摸清本辖区内高危人群的情况,推广干预试点经验,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疫情筛查、安全套推广、美沙酮替代、针具交换、性病防治等具体干预工作,以遏制艾滋病快速上升的势头。
(八)加强督导,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中期评估工作。
2004年8月,我厅根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中期评估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和下发了我省中期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在各地、各部门自查基础上,8月17~20日,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省卫生厅、公安厅、教育厅、计生委等厅局人员,组成四个中期评估复核组对江门、中山、广州、湛江、阳江、韶关6市及省司法厅、广播影视局的艾滋病防治中期评估工作进行了抽查复核。
(九)推动行为干预工作的开展。
9月21日,我厅转发了卫生部等6部门《关于预防艾滋病推广使用安全套(避孕套)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部门明确职责,确保经费投入,保证安全套推广工作的开展。9月24日,我厅转发了《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建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卫生部要求,抓紧组建本地高危人群国家干预工作队,切实加强高危行为干预工作。目前,我省已建成一支有800多人组成的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艾滋病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社会对艾滋病大规模流行的潜在危险和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有效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机制有待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需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还不高,特别在农村地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还亟待加强;防治力量薄弱,技术手段欠缺,开展有效干预措施的力度和广度不够;防治经费不足,影响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参与的艾滋病防治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和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综合防治,全面推动艾滋病各项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坚持预防为主,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1、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与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疫情。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要注意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切实提高效率。一是集中宣传和日常性宣传相结合。二是全民普及性宣传和有针对性的宣传相结合。既要注重对全体社会公民的一般性普及宣传,又要注意深入高危人群和脆弱人群中,开展适合该人群特点的有较强针对性的宣传。三是积极发挥宣传媒体的作用。四是在对宣传教育工作进行过程评估的同时,要注意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探索适合群众特点的,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寓教于乐,注意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要根据对象的特点,开发出不同层次的宣传材料。五是要重视农村地区及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三下乡”和“九亿农民健康教育”等活动,将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和毒品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到农村。六是要发挥学校在宣传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使他们在走向社会前,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不仅对他们本人,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七是加强对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2、采取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二代传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控制艾滋病经性接触传播。对高危人群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不能仅仅依靠严打。美沙酮替代治疗是国外已经证明成功的防治措施,我厅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尽快在我省开展。加快开展美沙酮替代治疗前期工作,包括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人员培训工作。继续探索阻断因使用不洁注射器注射吸毒途径的传播。进一步规范采供血行为和临床输血工作的管理,控制艾滋病经血液传播。扩大艾滋病预防服药,阻断母婴传播试点。
(三)进一步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
一是认真落实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把自愿咨询检测作为我省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的突破口,及时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以防止艾滋病二代传播。力争2005年6月底前,全省县级以上艾滋病收治定点医院、疾控机构建成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并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要做好免费咨询检测的宣传、动员、组织和管理工作,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加强人员培训与指导,积极推进艾滋病自愿免费咨询检测,防治二代传播。
二是积极开展母婴传播阻断工作。首先在我省3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对在当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产科及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分娩的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与检查,对初筛阳性的孕妇提供免费抗体确认检测;对不愿意终止妊娠的阳性孕妇实行免费抗病毒药物阻断,对新生儿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检测,探索经验后在全省推广。原创文章,转载网络www.xiexiebang.com网。
三是落实免费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政策。尽快落实各项治疗所必须的经费,成立各级专家组,开展基层人员的培训,完善和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治疗的系统管理、跟踪随访,保证治疗的质量。
(四)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监测与报告
要继续加强艾滋病监测工作,切实推行感染者告知、自愿咨询检测、转诊制度,防止二代传播。重点加强和完善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HIV抗体检测筛查实验室的建设和全省69个疫情监测网点和全省疫情监测报告网络的建设,2005年6月底前,全省县级以上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疾控中心要完成HIV抗体初筛试验室的建设。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监测,在全省组织开展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建立和完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数据库。做好HIV检测和疫情报告工作。
(五)逐步推广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工作
结合全国其他示范区的先进经验,做好我省三个示范区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不断完善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和艾滋病病人的治疗、管理模式,认真总结示范区防治工作经验,推动全省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六)加强艾滋病人救治工作,提高诊治水平。
一是健全艾滋病收治网络。加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等省级定点收治艾滋病医院的管理,指导各市开展艾滋病人的救治工作。二是加强对全省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防治水平。职业防护技术和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自愿戒毒科研攻关,提高戒毒疗效。在珠海市瑞桦戒毒康复中心、第一军医大学分校江村医院自愿戒毒所等单位开展中药戒毒等研究工作。
防治艾滋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省卫生厅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和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大防治工作的力度,遏制艾滋病在我省蔓延的势头,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省财政厅副厅长在母校的讲话
湖北省财政厅副厅长王祺扬同志
在广水市第二高级中学五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2006年4月28日)
尊敬的张学清副书记,尊敬的黄秋菊副市长,尊敬的左小强校长、家乡的各位领导、母校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各位新老校友们:
你们好!
和风四月,十里花香,在这生机勃发的时节,我们敬爱的母校迎来了她的五十华诞。值此盛典之际,作为母校的永远的学生,我向亲爱的母校和新老校友致以良好的祝愿和诚挚的问候,向至今辛勤耕耘在教坛的各位师长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向多年来关心、支持二中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与母校一别,已近二十年。其间,经历了许多的人和事,逐渐对生活有所感悟,我有三句知心的话,想献给母校,献给我亲如兄弟姐妹的新老同学们。
第一句是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远追求。
人活着,就应该有个梦想,没有梦想,就是行尸走肉,但实现梦想的征途布满荆棘,遍布坎坷,稍一松劲,就会停滞,稍一犹豫,就可能与机遇擦肩而过,年轻的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正是追寻梦想的时候,正是奠定追求梦想实力的时候。我在母校读书时,成绩优异,但各位可曾知晓我为此付出怎样的努力:多少个静夜,我在同学们的鼾梦中伴蜡烛苦读;多少个黎明,我在路灯下裹寒衣吟诵。天道酬勤,不错的,纵观五千年中华历史,那一位成大器者不是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十年磨一剑”“寒窗十年”,不错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天才、先知。我年轻的同学们就是要以勤奋为荣,以苦学为荣,搏击学海,追寻梦想。
梦想妙不可言,可追寻梦想中难免挫折与失败。是愈挫愈奋,还是挫而丧志,关系着每个人的成败得失。
当年高考,我并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这并不是停顿的理由,更不是从此放弃的借口。现在被许多人称之为母校骄子,实愧不敢当,我仅渺渺宦海之一粟,只要我辈同学发奋努力,永不言败,永远追求,每个人都能超越我,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达到别人难以估量的高度,实现自己寻寻觅觅的梦想。
母校始终倡导理想,母校始终激情飞扬,正因为如此,她才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国之栋梁,他们或是三军将帅,他们或是名家巨儒,他们的成功,无不是永远追求的必然回报。
第二句是回报社会,回报母校,关注教育
中华文明提倡知恩图报,儒家文化讲求礼义忠孝。我辈同学,都应有宽容的心态,以感恩的行为来面对世界。今天到场的每位新老同学,你们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人生缺憾,可见,纵然贵为王侯将相,谁能尽收人间之美呢?不能!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健全的身体,我们的师长给了我们知识和营养,我们的母校育我们成人成才,我们的祖国为我们创业发展添加了翅膀。这一切我辈同学都应感恩,这一切,都要求我们作出回应,回报社会,回报母校,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梦想,现在已经不再是“坐而谈”的时候,现在正是我们“起而行”的时候,每一位有良知的二中人,每一位我亲爱的新老同学。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我们的尊严和品格来作出回答,让我们一起来感恩,来回报我们最亲爱的祖国和母校。
教育历来都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寄希望于教育,寄希望于中国的青少年,让我们新老同学携起手来,共同关注和支持我们教育事业,从支持母校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永不停息。
第三句是,平民学校办平民教育,平民子弟要敢于超越平凡。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强调要办平民教育。其实母校一直是平民教育的典范,母校虽是普通中学,她就像千千万万普通的中**亲,用她那宽阔的胸怀接纳着我们这数以万计的普通孩子,用她那母亲般的爱滋养着我们。我辈同学,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母亲那殷切的目光,都能感受母亲那博大而无微不至的爱。相对于许多重点高中,母校或许没有那么华丽的包装,没有那么多让我们炫耀的物质条件,但是她的朴实,她的善良,她的真诚,足以让每位学子都能感受到母爱的光泽。
母校的老师是那样平常,平常得就像每个人家中的父兄,可是正是他们父兄般的宽厚给了我们这些平民子弟以无穷的力量,给了我们厚厚的依靠,正是踏着他们的肩膀,我们才能一步步地走到今天。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是的,我辈同学都是一群穷孩子,一群苦孩子,都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但我们只要永不放弃,永不言败,永远追求,以宽厚的感恩的心境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我们每个人都能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达到他人难以估量的高度,只要我们敢于超越平常,我们就可能不同寻常!
最后,请允许我以虔诚的心境祝愿我们的母校早日成为鄂北名校,成为中华大地上平民教育的一面旗;祝愿我们的新老同学实现梦想,超越平常;祝愿我们的师长们永远健康!
谢谢大家!
第三篇:副厅长在省畜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副厅长在**省畜牧业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业界期盼已久的**省畜牧业协会正式宣告成立。这是我省畜牧业发展进程中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情、好事情。**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全省畜牧战线上的朋友们有了自己联系政府、企业、用户之间的桥梁,有了联系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的纽带,必将对加快我省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厅对**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
畜牧业是我省的优势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保持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中省扶持政策的强力推动和消费市场的拉动下,我省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保障畜产品供给的能力不断增强,步入加快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我省奶山羊存栏、羊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绒山羊存栏位居全国第三位,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位居全国第六位,**畜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30%,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更加凸现,畜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借此机会向辛勤工作在牧业行业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诚挚地谢意和亲切地问候!
我省牧草资源丰富、畜禽品种资源优势明显、产业政策宽松,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毛、皮、绒等畜产品的需求急剧扩大,这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省畜牧业生产的潜力就会得到更大发挥,畜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和贡献将会更大。
当前,畜牧业发展正处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加快转型的重要时期,畜牧业的发展方式、经营主体、投入机制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级政府的职能正在加快转变,一些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都将通过一定的形式,逐渐转给一些非政府组织进行协调与管理,或由生产经营者自行管理;生产者和经营者也迫切地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维护其生产经营的正常秩序、协调其行业内部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这是在新的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生产组织形式提出的一种新的要求。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涉及的空间和范围广大,而且行业内部的层次和结构十分复杂,在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有序性,所以对组织化程度的要求尤为突出。我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既反映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对牧业行业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现代牧业本身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因此可以说,**省畜牧业协会的成立正当其时,十分必要,也很需要。
在此协会成立之际,我也就协会今后的发展提几点要求和希望:
一是要在政府与生产者、经营者、加工者和消费者之间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及时地将行业内部的困难、问题、矛盾和要求客观准确地反应给政府和政府的行业管理部门,争取政府的支持、帮助和指导。要积极配合政府和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对行业的管理,努力贯彻落实好国家和地方对行业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以保证牧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要加强行业内部的管理和自律。要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维护好行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环境,严格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好行业内部公平的竞争环境,协调好行业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协会既要对行业内部的成员负责,又要为相关产业和广大消费者以及全社会负责,树立起我省畜牧行业的良好形象。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行业的发展,不断增强我省畜牧业的发展后劲,努力提高我省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我省畜牧业经济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三是要努力维护好行业内部广大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市场流通、生产经营软环境建设和产业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努力维护行业成员的合法权力,保证广大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努力为他们谋取应该享受的权利和利益,争取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行业的权益得当充分的保障。
四是要积极地为协会的广大会员做好全方位的服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主动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要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深入农村和企业进行有关的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和推广新技术,推进全省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要通过举办展销会、组织经贸洽谈活动等形式,积极促进产销连结,为企业生产投入品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牵线搭桥。使协会在畜牧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全省畜牧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合家欢乐,万事如意!新春将至,借此机会也向大家拜个早年!谢谢!
第四篇:省财政厅副厅长在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今天召开XX省农业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积极推进我省的农业普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会议安排,我就保障农业普查工作经费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农业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恰逢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际,是一项关系全局、意义十分重大、极为艰巨的基础性工作。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全面摸清农业家底,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和“三农”实际,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我省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普查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密切配合,齐心协力,认真做好普查的经费保障工作,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二、前一阶段开展的工作
2005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标志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正式启动。2005年10月,省政府发出了《XX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X府发[2005]31号),把农业普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布置到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省级部门。我们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开展了有关工作。一是安排启动经费。2005年年底,我们安排了省统计局农业普查经费,启动我省农业普查工作。二是落实今年省本级普查经费。今年年初,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的《统计部门周期性普查和大型调查经费开支的规定》,大型普查经费应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承担,并列入相应财政预算的精神,我们与省农业普查办公室和省统计局共同研究,核定了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省本级2006年工作经费1000万元,并纳入了2006年的财政预算。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农业普查工作进度按月安排,按时拨付,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结合2006年预算安排做好农业普查经费保障,并积极参加国务院农业普查督察组来川检查指导的汇报工作,陪同前往XX、XX、XX、XX等市督查,并提出了一些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精神的指导性意见。
三、下阶段的工作安排。
(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离普查时点只有七个多月了,时间紧、任务重,为进一步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普查的部署,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省财政厅已与省农业普查办公室和省统计局研究,近期将发文到市州,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文件精神抓紧核定农业普查经费预算并列入相应的财政,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求,市州级财政对于经济落后、财政确实困难而难以全部负担有关农业普查经费的县(市、区)和乡镇,结合中央、省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政预算安排予以经费支持。
(二)省级财政将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对财政特别困难的县给予适当补助,从经费上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省财政将继续积极配合省农业普查办公室,根据工作进度,按时拨付普查经费,保证普查工作有序开展。
(四)加强普查经费的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原则,从严审核各项支出,努力降低普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真正用到农业普查中去。
搞好农业普查工作,财政部门责无旁贷。我们一定将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全力以赴,做好普查经费的保障工作,为圆满完成我省农业普查任务而努力。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福建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6]197号 【发布日期】2006-08-29 【生效日期】2006-08-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关于福建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的通知
(闽政办[2006]19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省卫生厅制订的《福建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福建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的通知》(国发〔1998〕38号)、《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国办发〔2001〕40号)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卫生厅等部门福建省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001―2010年)的通知》(闽政〔2001〕文101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闽政文〔2004〕263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通知》(闽政办〔2001〕31号)精神,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疫情监测,积极推行行为干预措施,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等政策,逐步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但是,艾滋病在全省仍呈现低流行态势,而且疫情逐步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治工作形势还相当严峻。为巩固成效,进一步推动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福建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一、工作原则
(一)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五)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目标。
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减少艾滋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危害。到2010年,把我省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控制在2.5万人以内。
(二)具体目标和工作指标。
到2007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各设区市以及艾滋病和性病疫情严重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独立的艾滋病和性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相应的设备和专职工作人员。建成覆盖县级以上的我省艾滋病监测体系和筛查实验室检测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建立分布合理的性病监测网络,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在每个县(市)至少建立2―3个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
2.全省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7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6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7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8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65%以上。人员流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场所7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船)室6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9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国家和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0%以上的县(市)。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80%以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5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8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7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登记在册吸毒者500人以上的县(市),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40%以上符合条件的吸食阿片类毒品(主要指海洛因)成瘾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地区为30%以上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提供清洁针具。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7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7.建立和实施采供血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输血技术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执业资格制度,上岗人员100%实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临床用血90%以上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性病的年发病增长率低于10%。
8.建立农村以乡村为主、城市以社区和家庭为主的,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的社会支持机制。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县(市)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85%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艾滋病致孤儿童100%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到2010年底实现以下目标:
1.健全设区市级以上确证实验室网络。
2.全省15―49岁人口中,城市居民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流动人口达到80%以上,校内青少年达到9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到75%以上。人员流量较大的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等公共场所90%以上设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候机(车、船)室80%以上放置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同志100%接受过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关知识培训;国家和省级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的宣讲覆盖95%以上的县(市)。
4.城市社区和乡镇卫生服务人员90%以上、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0%以上接受过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人员90%以上接受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和技能培训。
5.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90%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6.有效干预措施覆盖当地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登记在册吸毒者500人以上的县(市),建立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70%以上符合条件的吸食阿片类毒品(主要指海洛因)成瘾者提供药物维持治疗。开展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地区为50%以上的静脉注射吸毒者提供清洁针具。各类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7.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阻断艾滋病经采供血传播。每个县(市)建立一个性病规范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示范医疗卫生机构。
8.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有治疗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应的机会性感染治疗服务。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县(市)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90%以上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三、防治策略和行动措施
(一)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营造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1.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广泛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省和市级主要媒体积极刊播防治艾滋病、性病和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公益广告,其中广播电视媒体确保按一定比例播出。各重点新闻网站要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定期更新栏目内容。
2.加强公共场所和社区宣传教育。大中城市、县(市)的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要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出入境口岸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宾馆饭店应做好相应的艾滋病防范和宣传工作。招待所和旅店登记服务台,要备有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影剧院、青少年宫、文化馆等文化、科普场所,要按照有关规定在节目开始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科普宣传片或公益广告,并结合日常工作每年至少开展1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乡镇、街道及居委会、村委会,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每个村至少有5条艾滋病防治知识固定标语或公益广告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编制适合农村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
3.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单位要在工作场所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采矿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每年至少开展1次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有关培训机构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
普通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共青团等团体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高等学校要发挥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的作用,在校园内外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
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要利用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要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团体工作网络优势,在继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中国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和“青春红丝带”行动等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
1.积极开展针对性传播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制订干预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预工作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有关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开展深入细致的预防干预工作;利用同伴教育宣传员在社区开展刑释解教人员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要在有关公共场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在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2.提高阿片类毒品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覆盖率,扩大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吸食阿片类毒品问题严重的地区,要加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建设,同时开展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心理矫治和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未开设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的地区,要扩大清洁针具交换试点,降低吸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3.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发挥三级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及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作用,建立符合各地实际,有效、可行、便捷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服务模式。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婴儿免费提供相关咨询和检测、产前指导、阻断、随访、营养指导等服务,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提供免费抗逆转录病毒药品;积极倡导并指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产妇对婴儿进行人工喂养。
(三)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
1.坚决取缔、打击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活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举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或者制售血液制品的活动;严禁高危人群献血液(血浆)。要加强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临床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
2.完善血站、单采血浆站、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和血液及其制品的质量监督和控制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血站、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督;逐步实施血液集中检测;对所有临床用血进行艾滋病检测。要积极推进单采血浆站GMP(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新开设的单采血浆站必须符合GMP标准。要继续实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总量控制,建立原料血浆采集、血液制品生产审核报告制度,加强对原料血浆的采集、收购和血液制品生产的监管。要加强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艾滋病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逐步建立原料血浆投料前“检疫期”制度;血液制品生产必须采取有效的病毒去除或灭活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3.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要将科学用血纳入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内容,建立、完善临床科学用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非法自采和自供临床用血。
(四)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治疗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
1.规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高可及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按照有关要求,认真执行艾滋病诊疗技术规范、制定药品管理和治疗信息管理规范,统筹安排卫生技术人员、经费和设备资源,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按规定对相关人员免费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药品。支持开展中医治疗艾滋病临床服务。设区的市要设立定点医院负责艾滋病医疗救治工作,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应有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门诊和家庭病床的医疗救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治疗、随访、督导服药、心理支持、转诊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管理。要保证流动人口和被监管人员的治疗需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完善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就医管理、费用支付办法,切实保障合理医疗需求,控制费用支出。
2.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实验室检测和耐药监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开展对接受抗病毒治疗人员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病毒载量等相关检测。要建立艾滋病病毒耐药性监测网络,开展新发感染人群耐药艾滋病病毒毒株的监测,为科学指导治疗和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制订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加强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积极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各类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政策,积极开展有效预防和治疗工作,对农村和城镇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适当减免抗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费用。要建立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的合作机制,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监测,对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进行结核病筛查,提高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诊断水平,加强预防、转诊、治疗和关怀工作;对发现的结核病病人,要纳入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及时治疗。
4.开展艾滋病致孤儿童和孤老的救助安置工作。各地区要建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登记、上报和随访制度,落实孤儿安置和免费入学的政策措施。要将生活困难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和孤老、孤儿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规定予以救助和妥善安置。
5.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艾滋病预防、救助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个人的作用,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开展生产自救,参加艾滋病关怀护理和救助工作,并对参加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提供培训和支持。
(五)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
1.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服务。各地区要充分利用现有服务网络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强调自愿和保密原则,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要建立和完善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承担国家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开展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机构,要提供检测前后咨询、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和转诊服务;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可开展自愿咨询服务,并通过转诊服务由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
2.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要建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相结合的综合监测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要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为新婚人群和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有艾滋病检测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对应征入伍青年免费实施艾滋病抗体检测;将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艾滋病抗体检测纳入从业人员常规健康检查内容,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
3.合理规划和建设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艾滋病筛查实验室,不具备建立筛查实验室的要设立检测点,开展快速检测。艾滋病检测和筛查任务较重的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抗病毒治疗任务较重的县(市)应具备辅助性T淋巴细胞检测能力,逐步开展艾滋病病毒载量检测。
4.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能力验证和质量考核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对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配置,并建立健全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制度;健全质量控制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和考核;建立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能力验证电子化回报系统。在省属检验检疫局确证中心实验室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5.建立部门间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多部门间的艾滋病监测检测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定期汇总分析艾滋病疫情监测信息,并建立监测结果发布制度,定期向公众公布艾滋病疫情。
(六)加强性病防治管理。
1.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疾病监测点和艾滋病监测网络的分布,合理设置性病监测点,加强性病疫情监测和性病患病率等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要加强性病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开展耐药监测,指导临床用药。
2.规范性病诊疗服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性病诊疗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性病诊疗和咨询服务。开展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将推广安全套作为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内容,配合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
(七)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应用性研究与国际合作。
1.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提高监测、预警和干预能力;加强艾滋病检测试剂科研攻关,提高艾滋病检测技术水平。要开展艾滋病临床救治研究,总结中医诊治规律,完善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要建设艾滋病研究的技术平台和示范区,加快艾滋病防治技术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注重艾滋病预防控制战略和策略的研究,提高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
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际组织、友好国家和相关机构的合作,拓宽国际合作渠道。要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对外宣传,营造有利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国际舆论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艾滋病防治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艾滋病防治目标,明确责任和任务,实施目标考核管理。各设区市和疫情严重的县(市)级人民政府要成立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或相应的协调机构,并设立办公室,配置专职工作人员。疫情严重的地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要实行政府“一把手”负责制。下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每季度要向上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当、“四免一关怀”政策不落实的,要严肃问责;对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依法按政策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击毒品犯罪、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临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严防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三)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
省级和各市、县要建立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和跨部门、多学科的艾滋病专家咨询组织,居委会、村委会要确定预防艾滋病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参与防治干预工作。要努力改善基层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要组织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团校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各有关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与评价方法的培训,提高政策制定与评价水平。要在医疗卫生行业及有关行业组织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专业培训,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我防护培训和上岗考核;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医学院校教育的继续教育内容。要探索建立输血风险和艾滋病职业意外感染保险机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预防艾滋病医源性感染。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求,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考试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四)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省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和疫情严重地区给予适当补助。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用。
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和个人向艾滋病防治事业的捐赠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五、督导与评估
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制定《行动计划》的检查评估指标和方案并组织实施。各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检查评估指标和方案,逐年进行检查评估,并将检查评估结果作为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内容,同时向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提交总结报告。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组织对各地区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2008年初、2010年底进行《行动计划》的中期、终期评估。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