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铁雄在全市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8月21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工作会议,目的是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委三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强化举措,全力推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会议之前,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就沿海开发和转型升级进行了考察学习,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就加快推进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组织了专题研讨。刚才,我们观看了电视片,市发改委介绍了有关情况。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也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学什么?第二句话是干什么?第三句话是怎么干?
第一句话,学什么?就是要学习先进地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务实进取的好经验,善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这次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考察学习,为期 5 天。8月 16 日中午抵达上海,下午考察了上海化学工业区,8 月 17日至19日在江苏南通、连云港、南京考察,8月20日中午回到台州。在南通考察了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中远船务集团、洋口港、体育会展中心、博物苑、濠河生态景区等;在连云港考察了滨海新城、板桥工业园、连云港港、临港产业区、博物馆、规划展示中心等;在南京考察了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等,听取了江苏省发改委有关《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介绍,还召开了在宁台州籍企业家座谈会。代表团所到之处,各地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和周到安排。这次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重点突出、安排紧凑、成效明显,使代表团的成员开阔了眼界、深受了启发,达到了解放思想、寻找差距、拓宽思路、推进工作的预期目的。
近年来,上海、江苏两地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主动抢抓机遇,特别是与我省同属长三角的江苏省,在继续接轨上海发展的同时,果断提出抓住新一轮沿海开发的机遇,集全省之力推进沿海开发。在学习考察中,我们对上海、江苏的一区三市近年来推进发展的一些做法感受较深。学什么,主要有三点: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我们也常常谈科学发展首要的是发展。你不发展,怎么谈科学发展。面对发展环境、发展阶段的变化,他们把继续解放思想作为重大任务,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我们在南通和连云港考察期间,能深深感受到江苏上下抢抓大机遇、谋划大思路、推进大开发的高昂态势和热烈气氛。如南通抢抓长三角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双重叠加的最佳机遇,从“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出发,提出“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策略,深入实施 “五个联动”(江海联动、港城联动、跨江联动、开发开放联动、产业生活生态联动),着力实现“五大突破”(大港口、大产业、大园区、大城市、大通道),争当江苏沿海开发主力军、沿江开发领头羊,打造江苏出江入海第一桥头堡。如连云港抢抓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迅速梳理出“战略定位提升、枢纽大港建设、主导产业振兴、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事业进步、融资规模扩大、土地资源开发”八大机遇,提出“以港口为龙头带动、以产业为主攻方向、以城市为有力依托、以基础设施为坚实支撑”的沿海开发策略,全面兴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热潮,努力建设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东中西合作发展示范区和全国连接南北、沟通东西的重要经济枢纽。两地在沿海开发中解放思想的一些做法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如南通与香港创华投资有限公司于2003年合作投资50亿元进行洋口港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体综合开发,其中港方占 75%股份,通过建设12.6公里的陆岛跨海大桥和1.44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形成了洋口港深水码头。如连云港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约76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高起点的“三横七纵”道路主框架,并同步配套建设供水、供电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形成了承接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广阔平台。从经济运行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南通牢牢把握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的工作主线,坚持危中抓转机、难中攀新高,经济呈现投入大、复苏早、后劲足的良好态势,发展势头好于全省全国,上半年GDP增长13.5%,高于全省、全国2.3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2%,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同时,坚持把达小康与保民生统一起来,今年有望以市为单位率先在全省江北实现全面达小康的目标。连云港今年上半年GDP增长13.2%,高于全省、全国 2 个百分点和 6.1 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5.4%,高于全省12.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7%。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近年来,南通、连云港、南京和上海化学工业区勇于创新,大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南通把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形成高新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去年突破千亿元,今年上半年833.86亿元,同比增长21.8%。连云港在产业发展上,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沿陇海线和沿海岸线上展开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形成沿线和沿海两大产业走廊。南京提出新兴产业需“优先突破”的口号,把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作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着力打造软件、服务外包、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优化石油化工、钢铁等支柱产业结构。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1992年,从一个县办自费开发的开发区起步,先后投入100亿元建成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绿化率达 45%以上。目前开发区共引进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项目,累计实现内资300亿元,合同外资90亿美元,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出占总产出的 70%以上。我们参观的南京高精齿轮集团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风力发电成套传动设备的厂家,具备独立研发满足不同用户不同机型的大型风力发电齿轮箱的能力,其风力发电齿轮箱国内市场占有率居90%以上。这家企业近几年都是翻番的发展,靠的是抓技术创新,靠的是经营创新,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主要产品,从船用、风电齿轮箱一直到城际轨道和载重汽车齿轮箱。上海化学工业区主要是集中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项目以及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目标是建成亚洲最大、最集中、水平最高的世界一流化工园区,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列为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我们对上海化学工业区印象最深的就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内不仅有一大批化学行业的跨国公司、国内大型骨干企业,还有星级宾馆、高尔夫球场、动物园、植物园。他们树立现代发展理念,在开发建设中引入了世界级大型化工区的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一体化”先进理念,特别是环境保护的“一体化”成效明显;实施高起点规划,完善各类工程系统规划,确保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和入园项目的基础设施系统良好地衔接;严格招商选资,从投资主体的源头进行严格把关,把目标对准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骨干企业。
三是坚持务实进取、超越自我,努力实现跨越发展。连云港和南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列入全国首批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但受制于多重因素,两市发展步伐不快,成为江苏的“经济洼地”。但进入新世纪,两市奋起直追,探索走出了各有特色的跨越赶超之路。如南通市经济增速曾多年徘徊于江苏13个省辖市后列,直至2004年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2005年一季度起,南通GDP增幅一跃攀至全省首位,并一路领跑至今。综合实力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从第14位跃升为第7位。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招商引资力度大、成效显著。在利用外资方面,连续五年“撑竿跳”,2006 年起跨入全国大中城市利用外资十强行列;在发展民营经济方面,新增私营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几年来持续居江苏各市之首,2006年成为全国第六个、省内第二个私营企业超十万家的城市。南通还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特大城市建设新框架已经拉开。南通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式发展之路,进入了经济发展质量好、综合竞争力提升快、城乡居民获得实惠多的时期,被誉为“南通现象”。连云港将城市发展的方向定位为中国沿海中部现代化的海港中心城市,努力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国际性的海滨城市、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和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近年来全力放大港口经济,拉开城市框架,打造产业平台,推动城市、港口、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如海滨新城规划面积约5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为 7平方公里,如板桥工业区规划面积 50平方公里,其中首期开发10平方公里。同时积极承接国际国内资本、产业、项目转移,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连云港投资兴办了 3800 多个项目,累计实际利用外资 60 亿美元。2005-2008年,连云港GDP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三年翻了一番。
这次学习考察,大家深切感到,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应对危机、谋求发展的路子,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思想比我们解放,有不少方面都走在我们前面。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民营经济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比较而言,我市民营经济转型升级不够快,特别是缺乏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品牌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和先进制造企业,高端的现代服务业也很欠缺;园区、开发区虽然不少,但普遍存在着规划起点不高、发展空间不大、综合功能不强、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如果我们固步自封,优势就会丧失,差距就会拉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从自我感觉良好中摆脱出来,既不要坐井观天,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把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平台,积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第二句话,干什么?就是要克难奋进、创新突破、实现跨越,全面实施沿海开发战略。
当前,我国沿海开发正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期,台州正处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今年 6月份,吕祖善省长再次调研台州沿海产业带时明确指出“把温台沿海产业带作为龙头发展好,就是抓住了推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机遇”。台州沿海产业带自2005年启动建设以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以11个重点开发区块和9个在建围涂工程为主体的空间布局结构基本形成;路网、水网、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展开;汽摩、医化、能源、船舶等一批优势产业在此集聚;产业、城市和生态互动发展成效初步显现。但相对于这次考察的沿海地区的开发势头,我们的沿海产业带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发展定位不够清晰,特色性、个性化还不够;二是布局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城市和港口“三位一体”的空间布局结构没形成;三是项目体量总体偏小、园区建设档次不高,产业关联度不够;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特别是通达性不够;五是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够,城镇体系不健全;六是区域统筹亟待强化,资源一体化规划、配置机制尚未形成。
作为我们台州,在新一轮的区域竞争中,如何克难奋进、负重拼博,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富民强市之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中,如何创新突破、乘势而上,拓展新空间、激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在新一轮的沿海开发热潮中,如何实现跨越、再铸辉煌,成为国家沿海开发大通道的重要战略节点,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台州沿海产业带是台州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加快建设台州沿海产业带,有利于贯通国家沿海开发大通道,在浙江省域形成重要战略节点;有利于形成台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打造转型升级的主战场;有利于实现台州生产力布局东移,打造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新平台;有利于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全市上下要树立“重振台州雄风在此一举”的强烈责任意识,举全市之力,推进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台州沿海产业带下一步的发展,总的考虑是:发展定位:成为国家沿海开发的重要战略节点和长三角南翼的重要战略支点,能联动环杭州湾地区、辐射金衢丽地区的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台州创业创新基地。发展目标:三年打好基础,完成基础设施框架;五年初显成效,工业新城基本形成。到2015年,形成开发面积 120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 2500 亿元,到2020 年,形成开发面积 190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 3500亿元。总体思路:主要是“遵循规划引领,坚持科学开发、保护开发、统筹开发、多元开发、联动开发,突出大交通先行、大港口支撑、大项目带动、大园区保障,重点开发港口、滩涂和岸线资源,优先发展优势产业、突破发展战略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走产业、城市、生态融合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打造台州工业新城、城市新区”。布局结构:表述为“一轴、三片、多组团”的串珠状结构,“一轴”指依托规划的沿海大通道形成的沿海产业发展轴;“三片”指按地域发展条件和经济联系程度所划分的中部、南片、北片三个经济发展区域;“多组团”指产业带的建设将以滨海新城和新区的模式沿发展轴形成11个发展组团的结构。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推进“四个转变”:由资源开发向产业发展谋划转变;由单一规划布局向项目延伸转变;由空间资源向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资源集聚转变;由县域层面向市、省层面整合提升转变。具体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
1、突出规划引领、深化编制,注重规划的衔接和实施。一是规划要在现有基础上完善、提高和深化。在现有《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台州实施规划》和《台州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市发改、经委、国土、水利、海洋、交通、环保、建设规划等部门要迅速开展产业、土地、围垦、海洋、交通、环保、城镇及基础设施配套等相关规划的编制或修编。沿海各县(市、区)在现有规划基础上,要抓紧编制或修编沿海区域的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规划,通过规划深化对沿海开发规律性的认识。二是规划要注意衔接。一个是内部要衔接,市政府要将实施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深化好、衔接好。另一个是上下要衔接,向上要“对得上口”,及时跟踪了解国家和省的动态,争取将我市沿海开发的战略构想、重点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国家、长三角和省级层面规划,为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审批创造条件。向下要“对得上号”,就是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用规划来统一对沿海开发重点和时序的把握。三是规划要带出一批“十二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台州沿海产业带“十二五”期间能否有大的发展,关键是能否生成、争取、实施、储备一批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没有项目作支撑的规划不是可操作性的规划。各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在开展“十二五”前期专题研究时,都要把沿海产业带的重大项目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提出建议意见。此项工作由发改部门牵头落实。
2、突出大交通先行、大港口支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道路交通要加快以“二纵四疏港”为框架的东部沿海地区新路网建设。重点抓好沿海高速公路和74、75省道延伸等主干线建设,尽早形成沿海快速通道,提升区位条件和物流水平,今明年两条路要全面启动。要加快城区与各重点开发区块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打通断头路,提高通达性,提升配套条件。二是将港口的地位提高到更高层面来认识,全面梳理航道、岸线、集疏运体系、产业腹地等关系,明确定位,发挥港口的支撑和引领功能。目前重点是头门港区和大麦屿港区建设。三是重点抓好“铁路经济”。甬台温铁路的意义对台州是划时代的。有了铁路,企业的物流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沿海港口就可以成十倍的提升能级。当前抓好“铁路经济”,提升物流水平很紧迫。台金铁路和向头门港区、大麦屿港区、石化园区等延伸的铁路支线要提早筹划。四是重视机场建设。一方面,把路桥机场二期改造工程先搞好;另一方面,新机场建设要积极申报,做好前期准备,争取列入“十二五”规划。
3、突出大项目带动、园区化开发,加快产业集聚。一是实施大项目带动。没有大项目,对台州就形不成大开发格局。要努力争取进入国家的盘子,找到世界级的“大家”,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的重特大项目。特别是对沿海高速公路、头门港区、炼化一体化、台州第二发电厂、三门核电等重大项目,要狠下苦功,抓得紧而又紧!每个项目都要排出时间表,争取早日开工。各分管领导及县(市、区)都要落实责任部门和牵头人,立下军令状。二是强化大园区保障。三门滨海新城、三门健跳工业区块、三门沿海工业城、临海东部区块、椒江滨海工业区块、台州经济开发区滨海工业区块、路桥滨海工业区块、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玉环滨港工业区块、玉环漩门工业区块、玉环大麦屿港区等 12个重点开发区块都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明年列入重点考核内容,园区要拉开框架,丰满形象。已围好的和将要围好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明年要列入考核的重点,力争三年内全部完成,并且要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一旦有好的项目,就能尽快落地,形成产能。三是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各县(市、区)要根据自己产业的优势和园区的定位,实行定位招商,一个一个项目都要专人招商引资。当我们发展到一定程度,市里,甚至争取省里,要组织大家对产业带开发开展大型招商活动。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都要包装一批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打响沿海产业带品牌,提升沿海产业带形象。但这主要是造势,更重要的是要发挥“钉子”精神,做具体、艰苦的工作,要根据产业布局需要,一方面眼光向内,进一步采取措施,一个一个行业排出我市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名单,推动兼并重组,做精做优做强,形成自己的行业旗舰和航母,带动中小企业转型提升。同时,要眼光向外,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央企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一个一个去盯,一个一个去谈,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4、突出滩涂围垦、水网电网建设,强化要素保障。一是加快滩涂围垦。这是当前加快开发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滩涂围垦,近期已建成3处、3.74万亩,在建9处、23.2万亩,未实施17处、4.48万亩;中期计划围垦21处、19.71万亩;远期还有20多万亩。水利、国土、海洋等部门和有关县(市、区)要进一步摸清我市围涂造地的“家底”,科学合理利用滩涂资源,围垦过程中要注重港湾的保留;要加快围涂项目的报批,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特别要重视建设用海项目调整报批和区域性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报批等工作。要加快沿海开发,从土地资源看,一方面要围垦,另一方面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各县(市、区)要将12个重点开发区块和中心镇建设所需的土地纳入土地规划修编。二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一个是资源性缺水,另一个是水质性缺水。所以我们既要研究北水南调,实现跨区域调水,提高长潭水库库存能力,更要研究完善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体系,对沿海平原河道进行整治,对温黄平原的低洼地和河道要统一规划,发挥其涵养水源和调蓄功能。河道整治要把椒江到温岭的河道能够保持通航的规划做出来,这是台州实践科学发展观最好的见证。三是加快电网建设。重点是完善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为主的输配电网系统。要根据沿海产业带开发的需要,做好输配电网系统规划。四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沿海产业带开发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要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水集中处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建设;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整治,重点加强5个市级重点区域、11个省级开发区环境整治,加快市区水环境整治和重要水系、河网的水污染防治。
5、突出工业化、城市化互动,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要按照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的要求,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培育。一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台州市区的城市功能,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切入点是市区路网建设,市建设部门和各县(市、区)及台州经济开发区要重点加快开发大道等一批市区与滨海工业区块的快速通道建设。二是构建台州城市群。市建设规划部门要加快研究,注重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土地规划与城建规划的无缝衔接,注重城市群整体功能塑造,形成产业群、城市群融合发展、互为依托的发展模式。要加强台州城市群高等级路网建设,适时启动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三是强化县域城市建设。落实扩权强县的有关政策,使沿海地区尽快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和新增长极,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快培育中心镇。重点以沿海区域的椒北新城及健跳、杜桥、金清、松门、楚门等省定中心镇建设为核心,整合周边乡镇,完善功能配套,以组团方式,谋划建设滨海新区,增强农村接受城市辐射的能力。
第三句话,怎么干?就是要解放思想、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形成合力开发的工作格局。
加快建设台州沿海产业带,关系台州经济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全市上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解放思想,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考核评价,形成推进合力。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形成强势推进的氛围。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沿海开发的力度。干成事就是解放思想的具体体现,要以实绩论英雄。当前要把解放思想贯穿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始终,强势聚焦沿海,举全市之力,整体联动,合力推进,形成目标同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强大合力。要有危机意识。不解放思想,不更新观念,就可能丧失机遇,不进反退。要有全局观点。强化“共赢”和“协同”理念,不执迷于个人得失,不限于局部利益。要有前瞻眼光。要善于看到规律性、方向性的东西,善于在依法行政和解决问题上找到平衡点,突破障碍,解决问题。要有动手能力。要提升操作力,强化执行力。不能空喊解放思想,要有一种人人想工作、人人干工作、人人干成工作的氛围。要在实干中培养干部、发现干部、提拔干部。我们要用那些不怕犯错误、不会犯错误、不能犯错误的干部。
(二)切实加强领导,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将建立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协调委员会,统筹考虑和协调解决沿海产业带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由我总牵头,元茂荣常务副市长负责总协调,叶阿东副市长具体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虞选凌副市长具体负责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从市级机关抽调得力的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班子,请市政府及发改委提出具体的方案建议交市委研究。沿海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确保有专门抓沿海开发的机构和工作班子,各个县(市、区)班子中要有一位领导主抓。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和协作意识,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支持,主动服务,提高效能,创造宽松的建设环境。各协调委员会单位要按照沿海产业带建设实施计划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订相应政策,认真抓好落实。
(三)大胆探索创新,形成共建共享机制。
加快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投融资、优化发展环境,都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重点先行先试,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投资是沿海产业带开发的关键。敢于大投入,打造融资平台,拓展投融资渠道,形成民资、国资、股资、外资“四资驱动”的格局。既要解决“敢不敢”的问题,也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既要解决钱从那里来的问题,也要解决钱怎么用好的问题;既要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也要探索有效实现方式的问题,要研究建立市县共同融资平台,封闭运行,滚动开发。另外也可建立政府主导、民营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这方面请市财政局牵头,金融等部门参与,抓紧研究出台一些政策。要建立联动开发机制。这里面有两层意见,一方面是江海联动,台州沿海产业带和沿江发展轴是有机的一个整体。黄岩、天台、仙居等沿江沿溪发展县(区)也要大胆创新、深化改革,把沿海开发的作用运用到沿江沿溪建设上,在沿海开发、沿江建设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另一方面是市县联动。市级层面要把沿海产业带作为一个整体,放大产业版图,做大区域经营,打造整体品牌,提升整体形象;相关县市区和乡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协作和分工。市区这一块,由市政府确定一位领导牵头,椒江、路桥和开发区三个区域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一个月开一次会,加强沟通,经常商量,建立可操作的对接机制。要探索“飞地经济”模式。研究税收分成政策,加强协调沟通,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共赢。
(四)突出考核重点,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要根据沿海产业带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阶段性的工作目标,突出考核重点,市级层面和县(市、区)层面都要梳理出一批重点工作,注重项目化和量化,沿海产业带重点实施的75个项目、12个重点产业区块(含台州石化园区)、14个开发区,都要列入考核,加强督查。市级部门,除了经常性工作外,要突出工作重点,比如发改委负责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立项争取,经委负责医化产业集群培育,外经贸局负责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交通局负责沿海高速公路,港航局负责头门港区建设,其他各部门都要各司其职,明确重点。沿海县(市、区),比如椒江要突出抓好椒江二桥建设、椒北开发和重工产业发展,路桥要突出抓好再生金属园区、石化园区建设和汽车产业发展建设,台州经济开发区要突出滨海工业区块建设、中央商务区建设,临海要突出头门港区、医化园区建设,温岭要突出东部产业集聚区建设、泵业产业集群培育,玉环要突出漩门开发和乐清湾跨海大桥建设,三门要突出沿海工业城、滨海新城建设。黄岩、天台、仙居要按照江海联动的要求,发挥各自优势,分别突出抓好模具产业集群培育、沿江沿溪建设、旅游经济、生态保护等工作。市考核办要把这些重点工作列入考核的主要内容并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市委、市政府还要出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请市委办、市府办和市发改委等部门抓紧着手制定。
最后,我就当前经济工作、维稳工作和党的建设,强调三点意见:一是经济工作。当前保稳促调的重点、难点是在工业经济。请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和市级各部门对当前的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作一次充分的研判、分析和落实。具体有四点要求:一要有一本工业发展的明白帐,要紧盯目标不动摇,着力于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和服务企业;二要有转型升级的思路,着重研究企业技改、园区建设、产业集群和企业重组;三要有一套务实的管用办法,包括抓项目化推进,抓企业示范点,抓合力扶工氛围。四要提高各级政府抓发展工业的能力,要懂经济规律,要善于运作,要提振企业信心。二是维稳工作。一要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制;二要研究信访工作新方法;三要开展不稳定隐患排查;四要继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和“反盗抢大巡防”活动,保持“严打”态势。三是党的建设。巩固深化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积极筹备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党建调研,迎接十七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认真贯彻好省基层组织建设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同志们,建设台州沿海产业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道路艰辛!让我们立足长远,着眼当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市人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台州沿海产业带建设,为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外经贸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今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市外经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两创”总战略和市委“三个台州”战略,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外经贸实现了持续平稳发展,对经济的贡献度明显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明显提高,“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这是全市涉外企业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市外经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虞选凌同志对今年以来全市外经贸运行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重点作了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我市外经贸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外经贸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对于当前外经贸工作,我的总体感觉是:形势较为复杂,前景依然光明。
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转变发展方式迫在眉睫。主要表现在:一是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剧,各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目前,这场危机正在从次贷领域向优质房贷、消费信贷、公司信贷等领域蔓延,造成全面的信贷紧缩,全球经济减速已成定局。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部门相继采取了应对措施,特别是7000亿美元巨额救市方案的正式生效;同时,欧洲各国也纷纷采取应对措施,这些救市措施力度之大,可谓历史罕见。相信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一定会走出次贷危机的困扰。二是国际油价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进入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不断冲高,铁矿石价格一再上涨,有色金属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虽然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回落,但可以肯定的是:企业生产经营进入高成本时代已不可逆转。以往那种拼资源、搞低价格的恶性竞争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型升级才是我们的出路所在。三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头有增无减。从历史经验看,每当世界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就会抬头。今年 1—8 月份,我市已遭受国外贸易壁垒10起,涉案企业66家,涉案金额达2979万美元。近期,欧盟对我国机电产品实施第三个指令—EuP 能耗产品生态设计指令,这将对占全市出口半壁江山的机电产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积极应对,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宏观紧缩格局不变,积极信号不断出现。考虑到通胀、流动性、投资信贷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我国货币政策的总体基调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PPI持续走高向CPI传导的压力加大,输入型通胀风险上升,流动性偏多,投资信贷存在一定的反弹可能,这些都增加了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将对我市外经贸企业形成新的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从上半年的“两防”向“一保一控”转变,即转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新的出口退税率政策提高了部分纺织品、服装和竹制品的退税率,缓解了部分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叠加影响造成的经营压力。中央还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采取了一些新措施,包括允许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开展村镇银行试点、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实施差额准备金率等。这些新措施将有助于减轻中小企业经营压力。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转型升级力度加大。一方面,国家对长三角地区的定位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要求长三角地区要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可以预见,长三角地区扩大开放步伐将明显加快,龙头带动作用将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浙江省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措施和举措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转型升级。为了促进外经贸稳定发展,省政府已专门下发指导性意见,并明确今明两年省财政各安排3.5亿元共7亿元资金,支持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
从我市外经贸发展来看,总体比较平稳,调整步伐需要加快。一方面,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解决。另一方面,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正在凸现。在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我市出口企业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利润空间持续缩小,产品出口竞争力明显减弱,出口增速持续回落。此外,面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发展外经贸的决心和信心有所动摇。面对外经贸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市各级积极应对,出台扶持政策,落实配套资金,努力为外经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我市外经贸企业利用“倒逼机制”,积极调整出口产品、产业结构,并探索创造了许多好经验、好做法,为我市外经贸发展再创佳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外经贸发展的形势依然严峻,但推动外经贸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十分明确,那就是深入扩大开放,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历史一再证明: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难发展。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始终坚持外向带动战略不动摇,始终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当前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以外经贸发展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着力转型升级,努力开创外经贸工作的崭新局面
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保稳促调是当前经济工作的总要求。如果前30年我市经济基本上是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发展之路,那么今后30年我市必须走以质的提升为主的集约型经济发展之路。要以增量优结构、以存量促提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通过“股份再股份”,加快行业整合,促进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形成集团化的竞争优势,推动企业从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外经贸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台州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把外经贸发展放在各级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努力开创外经贸发展的崭新局面。为了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我认为要突出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增强工作信心。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要树立信心,科学分析,认真研究,深入实施,引导企业切实做好应对工作,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大气候”既定的情况下,营造出有利于我市外经贸发展的“小气候”。外经贸
企业也要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在困难中寻找机遇,在压力中寻找动力。实践证明:谁能在复杂局面中把握时机,谁就能在未来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坚持就是胜利,创新就能发展。
(二)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要着力以“三个转变”推动外经贸工作的转型升级,即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优化结构转变,利用外资从注重引进资金、数量向引进资金、先进技术、管理、人才和质量并重转变,外经合作从注重主体数量向更加注重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转变。
(三)进一步用足用好政策。针对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中央和省、市都已经出台并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县(市、区)要认真落实相关配套资金,并在 WTO 规则的前提下,用好扶持资金。但由于这些政策专业性强,调控对象、适用范围、程序步骤各不相同,在实际运作中可能会出现政策与企业脱钩的情况。我们要让这些利好政策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外经贸、财政、海关、检验检疫、国税等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讲解和操作业务培训,帮助企业吃透政策,明确流程,将政策落到实处。企业自身也要做好相关政策的学习,做好结构调整文章,努力将政策性利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四)进一步盯住目标进度。今年的工作时间已过了四分之三,但外经贸工作任务进展总体看还不太顺利,除外贸增幅和实际利用外资两项指标比较理想外,合同外资、境外投资额和对外经济合作营业额等指标进展缓慢。因此,在剩下的三个月时间里,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查漏补缺,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力促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切实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有利于外经贸发展的良好氛围当前,我市外经贸发展正面临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各地、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优化外经贸发展环境。
各级外经贸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加强对外经贸运行情况的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加强与财政、海关、检验检疫、金融、外汇管理等部门配合,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和外经贸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对企业服务力度。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外经贸部门还要及早谋划明年各项工作。明年将是一个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一年,将是考验各级、各部门如何更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年。希望大家要深入思考,及早谋划,确保明年外经贸工作实现超前发展、全面发展、优质发展。
海关、检验检疫、边防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部门要结合“两年”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破解难题,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不断优化政府服务。
当前外经贸工作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形势,转型升级的任务很重,希望大家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锐意进取,克难攻坚,沉着应对,积极推动外经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生态市建设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三届五次党代会,以及全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刚才会议表彰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和节能降耗,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社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氛围初步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举措进一步深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COD和SO2排放量分别下降5%和4.69%。
应该说,几年来,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有亮点、有成效、有经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存在着三大差距,面临着三大制约,需要我们确立起三种意识。
(一)存在的三大差距。一是节能减排工作现状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等上级要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党的十七大把节能减排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使节能减排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指标也成了约束性、刚性指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都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并提出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作为“全面小康六项行动计划”之一。而我们台州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由于产业层次比较低,企业规模比较小,污染源比较分散,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难度仍然很大。二是节能减排工作现状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诉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当前,我市已进入人均 GDP4000 美元以后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较快提升的阶段,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反映越来越强烈。在一些地方,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市水环境质量仍未根本改善,局部河道“有水皆黑、有水皆臭”,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十分突出,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三是节能减排工作现状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我们提出,到2010年,全市人均GDP要达到5000美元,同时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COD排放量下降15%,SO2排放量下降15.1%。前两年,全市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已累计下降了6.7%,COD和SO2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了 3.99%和 7.52%。从工作进度来看,我市三项指标只有SO2排放量完成了时间进度。这就意味着,后三年,在 2007 年的基础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还需下降 14.3%,COD 和 SO2排放量还需分别下降 11.5%和 8.2%。因此后三年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同时“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转型、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市经济要加快发展,很多项目要上马,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必然会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能耗、物耗、排放强度下降上下功夫,还要在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上下功夫,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二)面临的三大制约。一是产业、企业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制约。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市工业结构中主导产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依然较多,且由于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面临着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压力,节能减排任务更重。一方面,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另一方面,在调整过程中仍然会带来新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从企业结构来看,前两年,我们着重抓了一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基本上都是面上集中、见效较快的部分,留下的都是中小企业、服务业、农业和生活领域,不仅面广量大,对象复杂,基础单薄,单体潜力小,而且由于能耗成本、排污成本低,主体节能减排意识相对较弱,工作相当艰巨。从消费增长来看,当前,既是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阶段,汽车的普及、家 用电器的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的泛滥等等,都会带来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增加,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压力。二是节能空间小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制约。2007年我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约为0.589吨标准煤,已经远远低于国家“十一五”末即2010 年 0.98 吨标准煤的目标值,因此节能降耗空间相对有限,任务更加艰巨。同时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也影响了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按一般估量,三产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低 1 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可以下降 1%左右。但我市近几年三产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基本上都是维持在 39%左右。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也从另一方面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进程。三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消极因素的制约。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怕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会造成本地区经济的滑坡,因而对此还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态度,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有的对节能减排工作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阳奉阴违,使一些关键项目难以推进,或者勉强建起一些排污工程,却没有正常运转,放在那里晒太阳,等于形同虚设,还劳民伤财。
(三)需要确立的三种意识。一是抓节能减排就是抓科学发展。节能体现效益提高,减排创造良好环境。可见,抓节能减排就是抓经济增长,而且是抓经济高质量、高效率的增长。我们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检验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作为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变的综合体现。今后我市的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二是抓节能减排就是抓民生工程。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如果发展是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以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了,老百姓还在电荒、水荒、环境恶臭中惶恐度日,那么创造再多的GDP也毫无意义。因此,我们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要让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三是抓节能减排就是落实科学政绩观。经济搞上去、生活富起来是政绩,能耗降下去、环境好起来同样是政绩。对一个地区来说,真正重视并抓好节能减排,就能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环境容量,为转变发展方式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践证明,节能减排观念越是深入人心,经济增长越是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只有在抓 GDP 增长的同时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才能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磐石上,这是最大的政绩观。
总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多还老账、不欠新账,为未来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我们不仅要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还要让台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文明。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努力开创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建设的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工作内容繁多,任务繁重,工作繁杂。今年是实施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攻坚之年,是“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生态市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还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申报年,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既要巩固以往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工作的成果,防止反复和反弹,又要完善举措,拓展领域,控制增量,努力开创新局面。根据今年年初人代会的要求,今年我市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是: 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COD排放量下降4%,SO2排放量下降3%。这三个指标都是约束性、刚性指标,从去年的工作态势来看,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难度很大,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即抓重点、促转型、健机制、强保障。
第一,抓重点。就是要牢牢抓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逐个突破,推进工作深入开展。在节能降耗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节能管理。进一步健全重点能耗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市级要重点抓好43家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各县(市、区)要抓好325家年综合能耗1000 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管理。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节能管理。一方面,要把行之有效的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办法,延伸到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帮助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精细管理,深挖潜力。另一方面,要健全节能服务体系,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咨询,提供设计、培训、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三是把服务业、建筑业节能作为重点拓展领域。要突出抓好能耗大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以及宾馆、饭店、商场、大型超市等公共场所的节能工作,旅游、卫生、教育、建设、机关事务局等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节能管理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市行政大楼要做节能降耗的表率。强化建筑节能管理,抓好建筑节能专项示范工程和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四是抓循环经济“2525”工程。认真抓好重点高耗能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以及企业资源消耗的减量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实施“生态优市”战略。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抓好典型,扩大宣传,加强引导,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继续大力开展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尤其是要加快推进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要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加快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要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重点推进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要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要抓好重点库区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安全。要加强自然生态公益林建设、废弃矿山整治、绿色通道、清水河道建设、青山白化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恢复、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切实维护我市的生态环境安全;此外,海岸上的山体是天然的屏障,要切实加强保护。二是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要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点监管区制度,分批完成路桥、温岭两地固废拆解行业土壤污染区以及11个市级重点区域的“摘帽”整治。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改造和整治工作,临海川南医化基地、仙居工业园区、路桥拆解园区等区域要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要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市区水环境整治,三区对水环境整治,要充满信心,看到希望,尽职尽力,造“攻坚之势”,树立不打赢这一仗决不收兵的决心,力争明年要有明显的改善;要加快编制三门、玉环、温岭等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流域环境管理,推动内河水体、水质的根本好转。三是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各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泥等集中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网络化、标准化。要探索环保设施运营体制改革,大力倡导第三方运营和管理。此外,还要加强热电等行业脱硫工程建设,重点加快台州发电厂及热电企业脱硫改造工程建设,禁止审批2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严格执行“以热定电”和清洁能源替代,确保治污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污染减排。
第二,促转型。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高级化,以控制物耗、能耗和污染物增量,提高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水平。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积极推动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努力降低国民经济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强度。二是把好行业准入关。要强化总量控制,把节能减排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原则上新建耗能较大项目必须淘汰相应的落后生产能力,新上污染排放项目必须削减一定比例的同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及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实施重点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三高一低”企业专项整治行动,研究制定落后生产能力退出的责任制度和补偿措施,制定区域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分淘汰计划,使落后生产能力和产品尽快退出市场。当前要花大力气推进集中供热范围内供热小锅炉的关停工作。
第三,健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机制,深入 推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激励机制。大力探索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制定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建立排污权交易中心,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加快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要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研究出台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性工程的补助激励政策。要进一步做好阶梯式电价政策的实施工作,研究制定节能指标交易办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要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举报有奖制度,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监管机制。要加快市县两级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加大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力度。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对严重违法排污的企业采取停产、限产或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突出现象。要加快建立节能监察(监测)队伍,完成对 21 家重点用能企业、17家大型公共建筑单位的能源监察、审计工作,以及对4家热电企业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三是加强统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改革能源、环保统计制度和方法,全面抓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完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台账,特别是 412 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和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325家重点耗能企业,台账必须清楚,做到有据可查。
第四,强保障。就是要求各有关方面必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障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必须亲自抓;各分管领导要靠前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考核不合格的,一律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要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采取补贴、奖励等措施,加大对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确保财政扶持资金效用的最大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项目的融资服务;此外,还要积极包装项目,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三是强化技术保障。加强科技攻关,努力攻克一批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发展节能减排产业。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大力推进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努力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四是强化宣传保障。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宣传节能环保先进典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开展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 作,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生态市建设暨节能降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三届五次党代会,以及全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刚才会议表彰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再接再厉,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生态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大力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和节能降耗,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社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氛围初步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工作举措进一步深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去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COD和SO2排放量分别下降5%和4.69%。
应该说,几年来,我市节能减排工作有亮点、有成效、有经验,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这是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做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存在着三大差距,面临着三大制约,需要我们确立起三种意识。
(一)存在的三大差距。一是节能减排工作现状与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等上级要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党的十七大把节能减排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了党章,使节能减排成为一项基本国策,节能减排指标也成了约束性、刚性指标。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都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并提出了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作为“全面小康六项行动计划”之一。而我们台州虽然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由于产业层次比较低,企业规模比较小,污染源比较分散,推进节能减排的工作难度仍然很大。二是节能减排工作现状与人民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诉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当前,我市已进入人均 GDP4000 美元以后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较快提升的阶段,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环境污染的反映越来越强烈。在一些地方,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市水环境质量仍未根本改善,局部河道“有水皆黑、有水皆臭”,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十分突出,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三是节能减排工作现状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差距还很大。我们提出,到2010年,全市人均GDP要达到5000美元,同时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0%,COD排放量下降15%,SO2排放量下降15.1%。前两年,全市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已累计下降了6.7%,COD和SO2排放量累计分别下降了 3.99%和 7.52%。从工作进度来看,我市三项指标只有SO2排放量完成了时间进度。这就意味着,后三年,在 2007 年的基础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还需下降 14.3%,COD 和 SO2排放量还需分别下降 11.5%和 8.2%。因此后三年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同时“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转型、大投入、大调整、大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市经济要加快发展,很多项目要上马,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必然会相应增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能耗、物耗、排放强度下降上下功夫,还要在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上下功夫,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二)面临的三大制约。一是产业、企业结构和消费需求的制约。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市工业结构中主导产业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依然较多,且由于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面临着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压力,节能减排任务更重。一方面,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调整,另一方面,在调整过程中仍然会带来新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从企业结构来看,前两年,我们着重抓了一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基本上都是面上集中、见效较快的部分,留下的都是中小企业、服务业、农业和生活领域,不仅面广量大,对象复杂,基础单薄,单体潜力小,而且由于能耗成本、排污成本低,主体节能减排意识相对较弱,工作相当艰巨。从消费增长来看,当前,既是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阶段,汽车的普及、家用电器的增加、农村生活垃圾的泛滥等等,都会带来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增加,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压力。二是节能空间小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制约。2007年我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约为0.589吨标准煤,已经远远低于国家“十一五”末即2010 年 0.98 吨标准煤的目标值,因此节能降耗空间相对有限,任务更加艰巨。同时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也影响了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按一般估量,三产增加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降低 1 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可以下降 1%左右。但我市近几年三产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基本上都是维持在 39%左右。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也从另一方面影响了节能减排工作进程。三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消极因素的制约。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怕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会造成本地区经济的滑坡,因而对此还存在着等待观望的态度,没有真正重视起来;有的对节能减排工作走过场,搞形式主义、面子工程,阳奉阴违,使一些关键项目难以推进,或者勉强建起一些排污工程,却没有正常运转,放在那里晒太阳,等于形同虚设,还劳民伤财。
(三)需要确立的三种意识。一是抓节能减排就是抓科学发展。节能体现效益提高,减排创造良好环境。可见,抓节能减排就是抓经济增长,而且是抓经济高质量、高效率的增长。我们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检验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准,作为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转变的综合体现。今后我市的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二是抓节能减排就是抓民生工程。我们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日子。如果发展是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是以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代价的发展;如果经济发展了,老百姓还在电荒、水荒、环境恶臭中惶恐度日,那么创造再多的GDP也毫无意义。因此,我们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上,要让人民群众成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三是抓节能减排就是落实科学政绩观。经济搞上去、生活富起来是政绩,能耗降下去、环境好起来同样是政绩。对一个地区来说,真正重视并抓好节能减排,就能为经济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环境容量,为转变发展方式找到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践证明,节能减排观念越是深入人心,经济增长越是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只有在抓 GDP 增长的同时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才能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磐石上,这是最大的政绩观。
总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做好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多还老账、不欠新账,为未来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我们不仅要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还要让台州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更文明。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努力开创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建设的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工作内容繁多,任务繁重,工作繁杂。今年是实施节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的攻坚之年,是“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生态市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还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申报年,圆满完成今年各项工作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既要巩固以往节能减排和生态市工作的成果,防止反复和反弹,又要完善举措,拓展领域,控制增量,努力开创新局面。根据今年年初人代会的要求,今年我市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是: 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以上,COD排放量下降4%,SO2排放量下降3%。这三个指标都是约束性、刚性指标,从去年的工作态势来看,要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难度很大,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我认为关键是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即抓重点、促转型、健机制、强保障。
第一,抓重点。就是要牢牢抓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生态市建设重点工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逐个突破,推进工作深入开展。在节能降耗方面,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化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的节能管理。进一步健全重点能耗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市级要重点抓好43家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各县(市、区)要抓好325家年综合能耗1000 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管理。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节能管理。一方面,要把行之有效的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管办法,延伸到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帮助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精细管理,深挖潜力。另一方面,要健全节能服务体系,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咨询,提供设计、培训、改造、运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三是把服务业、建筑业节能作为重点拓展领域。要突出抓好能耗大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以及宾馆、饭店、商场、大型超市等公共场所的节能工作,旅游、卫生、教育、建设、机关事务局等相关部门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抓紧研究制定有关节能管理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市行政大楼要做节能降耗的表率。强化建筑节能管理,抓好建筑节能专项示范工程和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四是抓循环经济“2525”工程。认真抓好重点高耗能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以及企业资源消耗的减量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实施“生态优市”战略。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抓好典型,扩大宣传,加强引导,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继续大力开展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尤其是要加快推进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要逐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系统,加快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要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重点推进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要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饮用水源保护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要抓好重点库区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源安全。要加强自然生态公益林建设、废弃矿山整治、绿色通道、清水河道建设、青山白化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恢复、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切实维护我市的生态环境安全;此外,海岸上的山体是天然的屏障,要切实加强保护。二是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要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点监管区制度,分批完成路桥、温岭两地固废拆解行业土壤污染区以及11个市级重点区域的“摘帽”整治。加强工业园区的建设、改造和整治工作,临海川南医化基地、仙居工业园区、路桥拆解园区等区域要按照生态工业园区的要求加快建设步伐。要深入开展水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市区水环境整治,三区对水环境整治,要充满信心,看到希望,尽职尽力,造“攻坚之势”,树立不打赢这一仗决不收兵的决心,力争明年要有明显的改善;要加快编制三门、玉环、温岭等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流域环境管理,推动内河水体、水质的根本好转。三是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要统筹规划各类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泥等集中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网络化、标准化。要探索环保设施运营体制改革,大力倡导第三方运营和管理。此外,还要加强热电等行业脱硫工程建设,重点加快台州发电厂及热电企业脱硫改造工程建设,禁止审批2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严格执行“以热定电”和清洁能源替代,确保治污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污染减排。第二,促转型。就是采取有效措施,形成倒逼机制,推动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发
展方式转变,实现产业高级化,以控制物耗、能耗和污染物增量,提高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水平。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积极推动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努力降低国民经济能耗、物耗和污染排放强度。二是把好行业准入关。要强化总量控制,把节能减排总量指标作为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原则上新建耗能较大项目必须淘汰相应的落后生产能力,新上污染排放项目必须削减一定比例的同类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及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制定实施重点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推进“三高一低”企业专项整治行动,研究制定落后生产能力退出的责任制度和补偿措施,制定区域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分淘汰计划,使落后生产能力和产品尽快退出市场。当前要花大力气推进集中供热范围内供热小锅炉的关停工作。
第三,健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机制,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是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强化激励机制。大力探索排污权交易机制,研究制定排污权交易管理办法,建立排污权交易中心,实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加快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要建立能够反映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价格和收费机制,研究出台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性工程的补助激励政策。要进一步做好阶梯式电价政策的实施工作,研究制定节能指标交易办法,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要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举报有奖制度,形成全民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监管机制。要加快市县两级环境监控中心建设,加大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力度。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对严重违法排污的企业采取停产、限产或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突出现象。要加快建立节能监察(监测)队伍,完成对 21 家重点用能企业、17家大型公共建筑单位的能源监察、审计工作,以及对4家热电企业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三是加强统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改革能源、环保统计制度和方法,全面抓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完善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台账,特别是 412 家重点污染源企业和年耗能1000吨标准煤以上的325家重点耗能企业,台账必须清楚,做到有据可查。
第四,强保障。就是要求各有关方面必须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障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必须亲自抓;各分管领导要靠前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保障体系。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考核不合格的,一律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二是强化资金保障。要将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采取补贴、奖励等措施,加大对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确保财政扶持资金效用的最大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等项目的融资服务;此外,还要积极包装项目,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三是强化技术保障。加强科技攻关,努力攻克一批促进节能减排的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快发展节能减排产业。积极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大力推进燃煤工业锅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技术措施的实施,努力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节能减排。四是强化宣传保障。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节能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宣传节能环保先进典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健全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开展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
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 作,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陈铁雄市长在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这次会议很重要。刚才,我们签订了责任书,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高敏副市长作了工作报告,对今年人口计生工作作了部署,我完全赞同;省人口计生委主任章文彪同志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饱含深情、务实管用并具有很强现实指导意义的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
去年以来,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在省人口计生委精心指导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主要指标执行良好,违法生育反弹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低生育水平继续保持稳定,群众的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总之,对去年的成绩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这是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全市人口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台州市委、台州市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就是做到“三个心”,即保持恒心、坚定信心、下定决心。
一、要保持恒心,强化国策不动摇
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要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第一,要增强紧迫感。当前我市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问题交织,人口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全市户籍人口居全省第三位,而且仍在以每年3—4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至去年底已达到569.39万人。不断增长的人口总量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不仅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也削弱了区域发展综合竞争力。“总量尚可、人均水平低”已成为我市各项发展指标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我市人口流动大进大出,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老龄人口增长过快,出生人口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都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三个台州”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二,要增强危机感。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全市违法生育反弹现象明显,稳定低生育水平形势严峻。这有客观因素,但我们更要从主观上找原因。当前,部分领导和党员干部国策意识有所淡化,出现了思想麻痹、消极畏难、管理放松、责任不到位、基础工作不扎实等现象,这在一些乡镇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基层基础作用的进一步弱化。还有的党员干部带头违法生育,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为此,我们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始终保持人口计生工作的高压态势,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求突破
人口计生工作千难万难,但再难也要做好。对于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违法生育控制难、基层基础夯实难、薄弱地区转化难、关键问题突破难等“四难”,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找准薄弱环节,实行重点突破,推进面上工作。
第一,要保稳定。就是要确保全市低生育水平稳定,这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等手段,加大对违法生育的控制力度。要深入推进人口计生执法综治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依法管理,继续保持强势推进态势。要创新执法机制,加强部门联动,落实综合制约措施,不断提高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到位率。特别对名人、富人违法生育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处置,必要时公开曝光。各级工商、税务、建设、国土、公安等部门,各金融机构和各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尤其要继续发挥好司法震慑作用。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要注重行政手段的运用,就我们台州当前的形势而言,一定的行政手段仍然是必要的,在这方面,各地都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认真总结和完善。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落实计生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群众树立依法生育意识。
第二,要强基础。就是要切实夯实人口计生工作基层基础。这是个老问题,也是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的大问题。真正做到“决心下在县(市、区)里,责任落在乡镇(街道),工作机制建在村里”。今年市里提出推进“两个下移”,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乡镇(街道)、村两级人口计生工作,切实改变过去那种“热在县里、冷在乡村”的现象。今年我们衡量一个县(市、区)人口计生工作,主要就看它的乡镇有没有真抓起来。哪个县(市、区)的乡镇没有真动起来,我们就要专程到那个县(市、区)去督查。要强化组织措施运用,对于乡镇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不想管、不敢管或管不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要坚决调离工作岗位。各地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村级人口计生工作。要强化“资源捆绑”制度,对计划生育“一票否决”村,在有关政府性资源如资金、项目分配和政策扶持措施上给予制约。各相关部门在涉及村级的各类评比和创建活动中,要把好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关,充分体现国策的严肃性。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治理,健全完善重点单位管理制度,积极构建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反复。要高度重视村级计生服务员队伍建设,村级计生服务员是推进计生国策在基层落实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也是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基础的基础,当前关键是要切实提高其报酬待遇和素质能力。
第三,要破难点。就是要对制约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一是要深入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重点是加强县内跨乡镇流动人口的管理,这部分人在我们眼皮底下,如果管不好,那就说不过去,就是失职。对外出流动人口的管理,要克服畏难情绪,积极探索有效手段,加强管理,改进服务,规范其生育行为,绝不能让流动成为违法生育的“绿色通道”。
二是要有效解决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今年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要达到正常水平。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作战,必要时可以开展全市性的专项治理活动,形成声势,扩大影响力。总之,流动人口管理和出生性别比治理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市人口计生工作的两大难题,希望各级结合市委“两创”活动的要求,积极予以破解,绝不能“年年谈问题、年年老问题”。
三、要下定决心,综合治理抓落实
人口计生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也是天下第一要事。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省委、省政府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任务全面完成。第一,要念真经。就是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体现在成效上,绝不能“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可以说,人口计生工作再怎么重视也不过分,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一个不重视人口计生工作的领导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一个不会做人口计生工作的干部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干部,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否抓好人口计生工作也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具有政治责任感和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对计生国策一定要像“基本路线”那样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人口计生工作要抓出成效,关键在党政“一把手”,关键看“一把手”认识的高度、工作的态度、抓落实的力度。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指导人口计生工作和亲自联系后进单位以及亲自为人口计生工作解决实际困难“六个亲自”。哪个地区的人口计生工作出了问题,市委、市政府首先就要追究当地党政“一把手”的责任。
第二,要动真格。就是要切实强化人口计生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一票否决”规定。要健全完善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市县乡村要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牢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落实。刚才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责任书,各地务必要按照责任书要求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市委、市政府去年已修订下发了新的人口计生“一票否决”制度,各地一定要结合实际,执行到位。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敢抓敢管,不要怕得罪人,对于人口计生工作不达标的,要及时提出“一票否决”建议。天台、仙居对部分乡镇和部门实施了“一票否决”,动了真格,充分表明了两地党委、政府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抓人口计生工作就应该这 样,坚持原则,严肃认真,敢动真格,不能和稀泥,否则就是不负责任。
第三,要出真力。就是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参与人口计生工作,真正为人口计生工作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各级人口计生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成员单位经常性协调机制,解决好执法协调、政策配套、管理服务、信息共享、人财物投入等问题。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加大抓落实的力度,认真履行好管理、协调和服务职责。各相关部门特别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主动将人口计生工作当作份内事来抓,在制订各项规划、制度和改革措施的过程中,要把人口计生问题纳入工作视野,加以统筹考虑。今年市里将出台贯彻中央新《决定》的实施意见,各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尽力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其它地区已有的好做法,我们也要跟上,其它地区没有出台的政策,只要是合法合规、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我们也可以考虑出台。各级计生协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觉参与到人口计生工作中来。
人口计生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迎难而上,创业创新,为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推进“三个台州”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