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创建问答

时间:2019-05-13 23:2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示范区创建问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示范区创建问答》。

第一篇:示范区创建问答

示范区创建问答

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影响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利用3-5年时间,在全国建立一批以区/县级行政区划为单位,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形成示范和带动效应。

1、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目前,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项目有7大项、24个类别。分别是:(1)保障措施: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政策保障,队伍保障;(2)社区诊断;(3)监测: 死因监测,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心脑血管疾病监测,肿瘤登记;(4)教育和健康促进: 媒体宣传,宣传资料技术支持,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宣传日活动;(5)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工作场所干预,群众社区健身活动,平衡膳食,烟草控制,示范创建;(6)发现和干预:高危人群发现,高危人群干预,口腔卫生;(7)患者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患者自我管理。

2、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的十项核心指标是什么?

(1)由示范区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工作。

(2)建立卫生、广电、体育、财政、民政、教育、文化等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各部门有明确职责及履行情况记录,设有联络员。

(3)示范区所在地政府按照中央投入提供配套项目经费。(4)疾控机构慢性病防控经费达到业务总经费的10%及以上。(5)示范区有慢性病防控规划。

(6)区/县疾控机构有慢性病防控机构设置。

(7)完成社区诊断报告。报告包括: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

(8)当地主流大众媒体(受众多、覆盖面广)设置宣传专栏,定期传播防治知识和技能。

(9)根据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方案,创建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每年完成各类示范创建不少于2家。

(10)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及以上。

9、怎样预防高血压病?

答: ①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乐观; ②坚持适度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不吸烟、不饮酒或少饮酒; ④控制饮食,防止肥胖;

⑤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10、吸烟有哪些危害?

答:①烟草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煤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吸烟会导致肺癌、冠心病、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②吸烟污染空气,危害子女及他人健康;③吸烟浪费金钱,是引发火灾的重要原因。

11、酗酒有哪些危害?

答:①急性危害:可引起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车祸、犯罪、斗殴、家庭不和、意外死亡等;②慢性危害:可引起酒精成瘾综合症、慢性胃炎、中毒性肝炎、肝硬化、心血管疾病、肿瘤、神经精神性疾病等。

12、肥胖对健康有哪些危害? 答: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①肥胖者容易得高血压、血脂紊乱、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痛风、脂肪肝等疾病;②肥胖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比非肥胖妇女高1-3倍;③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也与肥胖有关系。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问答

2012-06-17 10:32:28

1、、创卫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实惠?

答:创卫是对城市的综合整治。它能使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城市管理与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居民健康卫生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彻底改变城市脏、乱、差的面貌,使我市成为碧更水、天更蓝、地更绿、干净、整洁、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让老百姓生活的更加安逸、舒心。

2、创卫需要做些什么?

答: 创卫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涉及多个部门、多项工作,“打扫卫生”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工作。按工作性质大的类别划分,创卫要做的工作主要有:(1)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2)积极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整治。(3)继续强化爱国卫生工作。(4)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5)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6)大力开展创卫培训和舆论宣传工作。

3、老百姓能为创卫做些什么?从哪些方面规范自身的行为,为创卫尽一份力?

答:广大市民群众应自觉遵守市民“十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污物、不乱贴乱画、不损坏公物、不染污泉池、不攀折花木、不酗酒滋事、不乱穿马路、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规范,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的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培养良好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讲卫生、爱清洁、爱城市的良好风尚和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氛围。同时,提高创卫意识,帮助查找和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促进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改进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创卫工作,个个争当创卫模范的工作格局,为我市的创卫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4、市容环境卫生包括哪些内容?

答:包括机构建设;总体规划;专业规划;城市容貌和保洁质量;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环卫设施设置;集贸市场卫生;建筑工地卫生;城市绿化;城市河道水体卫生等10个方面。

5、垃圾站、垃圾中转站卫生有何要求?

答:(1)垃圾站地点适宜,和周围环境协调,服务半径合适,取存垃圾方便;(2)容器密闭无破损,封闭性好,不易被人翻检;(3)环境整洁,周围2—3米内整齐干净,无残留垃圾和积留污物;(4)无蝇蛆,垃圾站、垃圾中转站成蝇密度小于5只/15平方米。(未完待续)

1、创卫标准中对食品摊点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食品摊点的经营按照卫生部《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划行归市、集中设置、定点经营;严禁无证经营、占道经营。

2、创卫标准中对小餐饮店厨房设施的要求有哪些? 答:厨房(包括辅助设施)面积必须不低于8平方米,餐、厨面积比例不小于3:1;厨房(含各加工间)瓷砖到顶,地面铺瓷砖、不积水,屋顶(天花板)防尘、防霉、防水、防火、易清扫。必须配备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冰箱(柜)、专用热力消毒柜、餐具保洁橱、更衣室(橱)、餐厅洗手池、洗碗池(分设洗、刷、冲池)、洗菜池(分设肉、菜、水产品池)。餐具消毒、原料存放、食品粗加工、冷荤食品制作、食品的陈列与销售、垃圾收集和存储等场所要固定,布局要合理,设施、工具符合卫生要求;给排水通畅,排水口有防鼠网。

3、创卫标准中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要求有哪些? 答:每年2次对供水水箱进行一次清洗、消毒,有水箱清洗、消毒、检验的记录。水箱内壁光滑,无青苔、淤泥、杂物,有消毒药物浮球。二次供水设施完备,有锁有盖,溢水管出口有防护网罩,排水管不与下水道直接相连。

4、火车站、汽车站要达到的卫生标准是什么? 答:卫生标准要达到“五无、五净、一见底”。“五无”即无建筑垃圾,无污水、积雪,无人畜粪便,无碎石瓦块和泥沙,无废纸、果皮、纸屑、烟头、塑料袋、树叶、痰迹、口香糖。“五净”即墙根净、树根电线根净、花坑绿地净、路沿石根净、下水道口净。“一见底”即整个路面无尘土,见底色。

5、创卫标准中对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上岗的要求有哪些? 答:食品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和培训,能够掌握相关岗位卫生知识和操作规程,上岗时要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和发帽,佩戴健康体检合格证,“五病”(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调离率达100%。

6、创卫标准中对小美容美(理)发店基本设施有什么要求? 答: 美容美发店的营业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有充足的美容美发用具和洗头用水池;必须配有清洗池(桶)、紫外线(或臭氧)消毒柜(器)、消毒专用高压锅或蒸锅、用具(品)保洁橱、美容(发)师洗手消毒专用池;烫(染)发场所必须有机械通风设施。

7、创卫标准中对小美容美(理)发店消毒有什么要求?

答:理发、烫发、染发的毛巾及刀具要分类消毒和存放,理发工具采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毒器消毒,毛巾等用具用高压锅或蒸锅消毒;理发美容用具、用品一客一换一消毒;理发公用具、美容公用具用后可采用75%的酒精或新洁尔灭浸泡或涂抹进行消毒;消毒工作有专人负责,有消毒记录。

8、创卫标准中对小美容美(理)发店顾客用品有什么要求?

答:理发工具配备数量与座椅数量之比不小于2︰1,毛巾与座位的比应为5:1;必须备有供患头皮癣等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的理发工具,并有明显标识,用后及时消毒,单独存放;顾客用化妆品应符合《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87)的要求。

9、创卫标准中对市场中的公共厕所有哪些要求?

答:公共厕所应做到,设施完好、排水通畅、管理规范。保洁达到“五无五净”要求,“五无”即:无垃圾便迹、无积尘蛛网、无蚊蝇蛆虫、无污泥积水、无明显臭味,“五净”即地面净、隔断净、便池净、门窗镜台净、周围环境净。设有规范的纱门、纱窗,达到防蝇要求。

10、创卫标准中对市容环境卫生有哪些要求?

答:市容环境卫生要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堆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五包”等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城市亮化、美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95%。

11、创卫标准中对建成区的保洁有哪些要求?

答: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定时定点收运;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含高压冲水)≥20%,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

12、对城区公共设施规范设置的要求?

答:公共设施应规范设置,标识应明显,外形、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应保持完好、整洁、美观,无污迹、尘土,无乱涂、乱画,无乱扯、乱挂,无破损、表面脱落现象。

13、对城区临街商店门面门窗等设施有什么要求?

答:临街商店门面应美观,门窗等设施不得有乱贴、乱画、广告、标语等内容,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建筑物临街立面设置的遮阳篷帐、空调外机等设施的下沿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4、创卫标准中对空气质量的要求是什么? 答:全年空气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70%(或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采用自动监测的城市,全年优良(API指数≤100)的天数≥全年天数的70%;采用手工监测的城市,年均值要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15、创卫标准中对区域环境噪声的要求是什么? 答: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

16、创卫标准中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怎样要求的? 答: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17、创卫标准中对城中村的健康教育是如何要求的? 答:合理设置健康教育设施,卫生与健康知识宣传材料进村入户,村民卫生知识知晓率≥70%。

18、创卫标准中对于群众满意率是如何规定的? 答:设立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投诉。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或答复率≥90%,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90%。

19、创卫标准中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要求是什么? 答: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布局要适应其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应有防鼠、防蝇、防腐、防尘、防潮及消毒、保洁等卫生设施;盛放垃圾和泔水的容器必须密闭、加盖,并及时清理;场所内无垃圾及废弃物,无污水、污物,无卫生死角。

20、如何落实“门前五包”? 答:责任区有专人负责保洁,无杂草杂物,无污迹、痰迹、无污水、积水、积雪、冰凌末,无卫生死角;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密闭化管理,收集及时,日产日清,无乱倒垃圾现象,出入车辆无带泥、渣、砂石及其它污染物污染街道现象;庭院绿化美化,环境整洁,树木花草无缺株、枯死、攀折、践踏现象,绿化设施无破坏,绿地无被占用和种植农作物现象,绿化带和树池内无垃圾和污物;沿街建(构)筑物立面整洁、玻璃体明亮、门窗洁净,门面招牌和建(构)筑物的夜景灯光按要求设置,按规定时间启闭灯光,及时粉刷、清洗建(构)筑物和“野广告”,无乱贴乱画现象,门窗无破损。

第二篇:示范区创建典型材料

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

朝阳区人民政府

(2012年2月2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市长座谈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被写入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二五”期间文化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于提升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也是促进朝阳区文化发展繁荣的良好机遇,契合了朝阳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自创建以来,朝阳区得到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文化部组织了多次会议、培训班及现场指导,并联合财政部下拨了创建资金,市文化局也在政策、资金方面对朝阳区给予倾斜,大力支持我们的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朝阳区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朝阳区前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分四个部分:

一、朝阳基本区情和文化资源状况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城区东部,区域面积470.8平方公里,占北京市规划市区面积的46%,下辖24个街道、19个乡(地区办事处),常住人口354.5万,是北京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作为首都城市功能拓展区,承载着“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重要节点、对外服务业发达地区、现代体育文化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功能定位。进入新世纪,朝阳区紧抓首都实施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国际商务中心区(CBD)建设和奥运建设三大机遇,以功能区建设带动全区发展,全面推进了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进程,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39.3亿元,区级财政收入31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04:11.07:88.8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0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839元。

在文化资源方面,朝阳区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是公共文化资源比较丰富。全区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近千个,其中图书馆194个、文化馆(室)525个、博物馆54个,公共设施以村或社区属的基层级别为主。有文化广场181个,50%的文化广场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有文物类文化设施106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5处、区级8处。辖区内还有驻区艺术院团(校)48家,影剧院36家,“文化大院”9家,农村数字固定影厅83家。

二是国际文化资源比较丰厚。国际化是朝阳区最突出的发展特征,辖区内聚集了全市90%的外国驻京新闻媒体,80%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会,70%以上的世界500强地区总部或办事处,60%的外资金融机构和50%的外籍人口,全市每年50%以上的国际性会议、1/3的国际展览在朝阳举办,除俄罗斯和卢森堡之外所有驻华使馆都在朝阳区。依托国际化的特色优势,一大批国际文化资源入驻朝阳。特别是作为奥运主场馆所在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朝阳区留下了宝贵财富,进一步提高了区域的国际化程度,直接提升了文化发展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奥运文化成为朝阳重要的、持久的软实力资源。

三是文化产业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形成了文化传媒、广告会展、设计创意、旅游休闲、古玩及艺术品交易、文艺演出六大主导产业布局。截至2011年底,朝阳区共有文化创意注册企业3348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1791 家,占全市的24.5%。2011年1-11月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实现收入1538.3亿元,同比增长16%,占全市的23.4%。2011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410亿元,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13.2%,占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20.8%;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区级可支配财力71.3亿元,占全区的28%。全市3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有8个在朝阳,“十二五”时期北京市重点打造的4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中,朝阳区占3个(CBD—定福庄国际传媒产业走廊,大山子艺术及设计产业功能区,奥林匹克公园会展体育文化产业功能区)。现有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北京国家音乐文化产业基地、三间房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四家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国家级龙头项目对全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二、文化在全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朝阳区构建大文化、推动大发展、实现大繁荣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分析,朝阳区的文化发展面临三方面形势:

一是城镇化带来文化融合性问题。朝阳区紧抓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奥运筹办、土地储备等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村人口加快转居转非,近10万人搬迁上楼,这不仅仅是农民身份的改变,更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换和提升;同时,区域内有大量的流动人口,不仅仅生活工作在朝阳,更需要获得发展机遇、生活希望和个人尊严。解决伴随着城市发展变迁带来的文化层面的矛盾和冲突,是朝阳区推进和谐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是国际化带来文化多样性问题。作为外国使馆聚集区和奥运主场馆所在地,朝阳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点区域,面临着更直接、更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在交流中获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交融中实现对中华文化的尊重,是朝阳区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谋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是前沿化带来文化方向性问题。当前,朝阳区正处在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区域国际化同步推进的快速发展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尤其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加快普及,各类新文化现象、新文化需求、新文化载体在朝阳率先发端、集中显现。在文化商业化过程中,也引发了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等偏离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问题。如何正确引导,使文化建设朝着积极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破题。

多年来,朝阳区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把文化建设放在区域发展的重要位置。一是把文化建设作为落实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途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朝阳区作为首都的城市功能拓展区,赋予了“49字”功能定位。2010年3月,市委、市政府对朝阳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新四区”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认为落实城市功能定位、建设“新四区”,就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放眼世界、立足高端,走“文化强区”之路。二是把文化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这些年朝阳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发展迅猛,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大、城乡发展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要改变这种现状,走内涵式、集约型发展道路,就必须实施硬软实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以文化建设为核心大力提升城市软实力,从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三是把文化建设作为创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十五”期间,朝阳区提出了以“文化为魂”的理念。奥运会期间,我们深入实施“人文奥运”行动计划。这些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朝阳的发展品质和城市形象。奥运会之后,我们优化发展思路,明确了再创核心竞争力、承载环境和文化文明新优势的目标,将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升区域竞争优势和内在品质的重要动力,作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牢固树立了“大文化”观念。四是把文化建设作为和谐建设的必然要求。朝阳区既处在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处在发展的高风险时期,各类社会矛盾在这一区域都有突出的表现。我们这些年不断加强社会建设,抓住成为全国和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的契机,深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从文化这个源头性的工作入手,做好对一般市民、流动人口、外籍人员、商务楼宇从业人员、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等各类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历时多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进一步深化了为民惠民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的文化文明水平,用文化建设凝心聚力、服务民生、整合资源、化解矛盾,从而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注意处理好文化工作和其他方面工作的关系。一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不仅仅对经济建设有创造和优化发展环境的意义,同时文化建设已经内化于经济建设之中,从各个方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因此,我们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转型发展,提升文化、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努力实现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要与民生需求相协调;努力实现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努力实现特色发展,突出朝阳作为对外开放窗口、文化交流平台的特征。二是文化工作与民生工作的关系。从大的方面来看,以人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本身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直接、最生动的实践。从现实工作来看,文化是人民群众很重要的权益和利益,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工作中大力促进文化工作与民生工作的融合,提出要努力实现“惠民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整体提升民生幸福。三是文化工作与维护稳定的关系。抓好文化工作对于疏导人的情绪、引导社会心理具有正向作用,通过建设传统与时尚、外来与本地等多样化的文化,增强社会的包容性,提升各类群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建设,畅通民意诉求,引导社会舆论,从而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为社会稳定创造环境、打牢基础。四是文化建设与党的建设的关系。党建工作的每一项内容,都有文化建设的要求贯穿其中。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建设要通过改进思想宣传工作提高群众工作的实效,党风廉政建设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因此,文化建设要体现在党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主要做法

2011年6月,朝阳区代表北京市取得了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资格。这是朝阳区落实中央和市委要求的一个具体行动,也是朝阳区实现文化创新驱动、提升城市品质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民生幸福目标的重要抓手。

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的要求,结合区情特点和工作实际,我区把创建任务共分为三大类、八个方面、57项内容、120个指标:即验收必备条件10项内容;验收达标条件六个方面、32项内容、105个指标(其中定量指标65个,定性指标40个);朝阳特色项目15项内容。在创建中,坚持普遍达标、重点突破与凸显特色相结合,坚持将创建工作与区域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双促进双提升,力争通过创建,不断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加快发展,形成具有朝阳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探索机制、完善体系,形成示范区创建的工作模式

一是加强领导,形成组织保障体系。成立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以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与创建工作相关的区主管领导为副组长,成员单位包括36个相关部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制度建设、宣传信息、设施建设、街道创建和农村创建6个办公室,及43个街乡办公室,形成了“1+6+43”的组织架构。区政府与6个创建办公室、43个街乡分别签订创建责任书,层层建立责任制,促进工作落实,确保推进创建工作。

二是制定规划,形成政策保障体系。将规划作为引导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示范区申报阶段,制定了《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2)》。之后,根据青岛、烟台会议精神,又对《创建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并经区委、区政府审议通过,于2011年7月以区政府文件对社会公布。根据创建规划,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创建宣传方案和制度设计研究方案,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工作目标,把创建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启动建设期,时间从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主要任务是全面启动、明确任务。第二阶段为全面创建期,时间从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主要任务是深化认识、全面推进、逐项落实。第三阶段为深化创建期,时间从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主要任务是深化创建、攻坚克难、全面达标。第四阶段为全力迎检期,时间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主要任务是对接指标、系统盘点、固强补弱、全力迎检。

三是加大投入,形成资金保障体系。按照中央关于“保障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持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保障基层文化设施达标全覆盖工程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建设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设立创建示范区专项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用好中央财政、市财政下拨创建经费,确保专款专用。2011年公共文化建设投入3.43亿元,比2010年增长38%。

四是注重统筹,形成协调联动机制。树立全区“一盘棋”思想,加强统筹协调、全力配合。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通过工作调度制度、办公室联席会议制度等,定期研究创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

五是强化督导,形成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建立人大政协监督、效能监察、第三方测评、舆论监督和群众评议相结合的综合监督体系,将创建任务落实情况纳入街乡处级领导班子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引入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测评,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对策,强化创建督导,指导基层落实创建任务。

六是加强宣传,形成社会参与机制。将创建工作与全区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系,扩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

(二)对照指标、明确重点,扎实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高效能、广覆盖。针对朝阳区面积较大、人口众多的特点,打破以行政体制设置公共文化设施的格局,形成区级-地区级-街乡级-社区(村)级四级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实施街乡文化中心和社区(村)文化室达标工程,目前全区共有39个街乡文化中心,覆盖率为91%,社区(村)文化室基本实现全覆盖,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实现文化活动种类多、参与广。广泛开展“社区一家亲”等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举办“朝阳流行音乐周”等时尚文化活动,实施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十百千”工程,通过群众文化、时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和载体创新,在拓展广度、提升亮度、挖掘深度、增强影响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文化活动的受众率和参与率。2011年全区组织各级各类文化活动近3万场,受众约500万人次。

三是促进文化队伍社会化、多元化。坚持“专业人才领军、基层干部统筹、群众队伍支撑、志愿者广泛参与”的原则,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积极发挥专业人才作用,组织文化专家、专业团队深入社区和农村进行演出培训。从2009年开始,每年投入300万元扶持群众文化队伍建设,目前全区有群众队伍1217支,品牌团队20支。逐步建立朝阳人文志愿模式,全区现有注册文化志愿者2000余人。加强基层文化组织机构建设,按照示范区标准,解决了19个乡文化中心3名编制的问题,街道文化中心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人员的配备问题,计划近期专题研究落实。

四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化、均等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研究制定《朝阳区文化馆、图书馆及街乡文化中心免费开放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注意保障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权益,把流动人口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建立民工影院、打工者艺术基地、农民工图书室和公共电子阅览室,举办打工者艺术节、农民工灯会、“同在一片蓝天,关爱打工子女”特色图书服务项目等文化活动,为学校、老年公寓和残疾人服务中心定期配送图书、演出,保障不同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五是探索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化、长效化。2010年7月,朝阳区按照北京市文化局要求,承担了文化部《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研究》课题,与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研究中心、北大研究院共同组成课题组。就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朝阳区情,研究制定具有朝阳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目前,课题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打造文化服务亮点 突出朝阳区域特征,在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研究、数字化文化发展、文化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努力探索特色文化发展之路。

文化设施建设——塑造精品。抓住功能区建设契机,促进区级文化设施升级。目前区图书馆新馆正在装修建设中,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新馆面积1.46万平方米,是老馆面积的近三倍。区文化馆新馆和区博物馆已分别纳入功能建设规划中,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工程的实施。针对街乡级文化中心分布不够均衡、规模功能不够健全、服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当地群众需求的情况,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建设10个地区级文化中心,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供给能力。

文化设施布局——超前谋划。坚持文化战略整体性思考,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开展文化资源大调查,对全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制了《朝阳区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以构建城市整体文化网络为出发点,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了规划研究,突出政府的保障功能。这是朝阳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文化设施的专项规划,为朝阳区下一步文化设施建设及资源整合预留了空间,创造了条件,为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先行先试。加强科技文化融合,实现科技助推文化发展。在北京率先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北京市首个数字文化社区,实现文化资源内容、传载管道、接受环境的全面创新。在街乡图书馆配备电子读报器,推广“绿色环保、方便快捷、节约能源”全新阅读方式。2月23日,北京第一家“数字文化社区”建设在潘家园社区图书馆启动,数字文化社区汇集了300万册电子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2000种中华文化视频、50万册古籍、2万场讲座以及专题视频等文化资源,使老百姓能够就近享受丰富的精神食粮。年内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数字文化阵地。

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改革创新。抓好区文化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从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入手,推行项目制和全员聘用制,改革分配机制,增强内部发展活力。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体系,完善“图书配送中心”和“基层文化辅导中心”建设,探索“以需定供”文化配送服务模式,实现政府供给和群众需求的紧密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建成黑庄户乡快板刘文化大院等9家文化大院,形成以家庭为中心、自办自创文化活动的农村文化建设模式,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区域文化资源——加强整合。充分发挥朝阳区文化人才资源、团队资源丰富的优势,筹建“朝阳艺术团”,吸纳国有院团、民营团体、业余团队等81家单位和45位专家加入,艺术团规模5000余人。建立文化专家库、文化团队库、演员库和作品库,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丰富储备。发挥文联枢纽型组织作用,组织各协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艺术家与百姓间的常态联系机制。将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民办博物馆聚集优势,研究制定出台《朝阳区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工作意见》和《关于鼓励促进朝阳区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由高端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地区特色博物馆及国际知名博物馆构成的层次分明、互为补充的博物馆服务网络体系,使更多普通百姓能够走进博物馆。

2月22日,朝阳区召开了深化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暨文化工作会,明确提出在今年深化创建阶段,重点在建设文化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建设文化队伍、彰显区域特色五个方面加大力度,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全面实现创建目标。

四、几点体会

文化工作与其他工作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独特之处。下面,我结合朝阳实际和自己的思考,谈一谈抓文化的几点体会。

一是抓文化体现领导班子的战略智慧。当前,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越来越成为地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抓文化应该成为地方党委、政府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朝阳区在“十五”期间确立的“三化四区”目标中明确提出“文化教育发达区”,“十一五”时确立“文化为魂”战略,“十二五”时期依然突出“文化引领”,可以说自始至终都坚持把文化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区四套班子和全区广大干部中逐步形成思想共识。我们体会到,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体现,也是一种软指标,需要以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对待,需要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实,以实际行动体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二是公共文化建设是党委、政府不可替代的责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建设公共文化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当前,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还是存在名为抓文化、实际上抓GDP、抓政绩,过多注重文化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的社会效益、忽视公共文化的基础性地位的现象。我们认为,公共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不能以抓经济建设的方式来抓,只有充分尊重这种规律,才能收获好成果。文化作用的发挥也不像抓经济建设那样一抓就灵、可以通过GDP来衡量,往往“功不在当代,利却在千秋”,需要我们以极大的耐心一点一滴地培育和积累。我想创建全国公共文化体系服务示范区,就是促使党委、政府更好地担负起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责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不是文化委一家的事,需要加强统筹协调。示范区创建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加强统筹协调至关重要。只有从全区层面进行统筹,才能形成合力,形成全区齐抓共管的态势,真正抓出成效来。朝阳区这些年围绕着奥运筹办、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服务保障等任务,初步形成了全区“一盘棋”抓工作,统筹协调推进的做法。这次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时仍然延续和强化了这一做法,在全区统筹上做文章,在强化协作上下功夫,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努力营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专业部门牵头、街乡配合、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的格局。

四是要把优良的干部资源向文化领域集中,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推动文化发展,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抓好文化工作,离不开强有力的干部人才队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深有体会,党委、政府对某项工作重视,不仅体现在对工作的认识程度上,也不仅体现在推进工作的措施上,还体现在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配备和选用上。只有把懂得文化规律、有活力、能干事的干部放到文化工作岗位上,文化工作才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

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我们认为,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不只是为了拿下这块牌子、获得这项荣誉,我们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通过这项工作,全面完善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标准化程度,有效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因此,我们在作决策和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明确不能为了创建而创建,要避免突击式的、治标不治本的短期行为,而是注重及时归纳和总结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长效机制建设,使得全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层次、见成效,从而推动区域整体的文化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能够在全国率先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机遇难得、责任重大。当前我们的创建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将在文化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兄弟市区(县)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努力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模式,努力推动区域文化整体上新台阶。

第三篇:农业生产示范区创建方案

农业生产示范区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标准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加工、市场流通的全过程进行规范,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现基地建设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加工规范化、产品流通标识化、质量管理制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探索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发展模式、管理机制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辐射提升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发展。

二、建设目标

全市建设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一个,年。面积5.9万亩;油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一个,面积3.8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一个,面积2万亩。各乡镇(办)分别建立水稻、油菜、蔬菜1000亩示范样板片。示范区农产品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产销对接,订单生产面积达90%无公害产地和产品认证率达100%

三、建设内容

(一)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红星油厂与油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签订合同,实现产销对接,抓好“红星”牌菜籽油品牌创建。

(二)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品牌。

米业集团小乔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市源盛农产品有限公司与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完善“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生产模式,做大做强“小乔”牌系列优质米品牌,打响“源盛”系列优质米品牌。

四、建设要求

(一)管理要到位。乡镇、村必须建立基地生产台帐。技术管理薄册要齐全。基地农户做到四有”有生产操作手册、有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有农产品收购合同。

(二)制度要健全。建立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和农业投入品准入制度。田间生产记录由农户如实填写,内容应包括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品种、面积,耕作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仓储、出售记录,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应在产品出售后10日内提交所在乡镇基地办存档,并完整保存三年。

(三)标示要明确基地所在乡镇应在显要位置设立标识牌。绘制基地图和地块分布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副市长黎钢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农业的副主任、农办主任、农业局、财政局、发改局、科技局、粮食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有关乡镇负责人为成员。成立市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由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技术负责人、专家和相关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

(二)提供优质服务。一是举办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支持、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二是建设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农业标准化技术信息,利用信息网络引进先进技术、新品种,拓宽基地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制定和修订相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四是严格按国家规定指导使用农业投入品,示范区内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生物农药、微生物有机肥等新技术、新农资。

(三)加大经费投入。一是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标准化基地建设。二是农业项目建设向示范区倾斜,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高产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化、新型农民培训等农业项目建设重点投向标准化.

第四篇: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

唱好示范创建三重奏

谱写慢病防控新篇章

——**市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1年以来,**市深刻把握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内涵和实践要求,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完善组织管理,优化支持性环境建设,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慢病综合防控事业,奋力谱写慢病综合防控新篇章。截至2018年底,全市9个县(区)分四批全部通过省级考核评估,实现省级示范区创建率和成功率双百佳绩。

一、强化四项措施,在优化示范区创建大环境上下功夫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策略,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合力推动创建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市卫健委负责创建活动的整体谋划与组织协调,市、县两级专家组共同承担技术指导服务,县(区)政府组建了卫生、财政等多部门参与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部门联席工作会议,强化衔接配合,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管理格局。二是加强财政保障。全市累计投资23亿元,新改扩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50个,有力保障了慢性病防控基础设施改建、基本设备更新和慢病防控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树立示范标杆。2017年以来,连续两年在全市疾控工作会议上,由新晋示范区的县区卫计局主要领导做典型发言,促进经验交流,激发创建动力。四是纳入考核指标。2014年开始,我委将示范区创建工作列为全市疾控机构绩效考核加分项,创建成功的县区加分30分;2016年以来,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对县(区)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体系,2018年纳入健康**十大重点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住三个环节,在提升慢病综合防控能力上下功夫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创建原则,筑牢网底,健全体系,创新模式,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一是夯实防控网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慢病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慢病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对慢病患者实现信息化管理。规范开展社区诊断,逐步强化慢病检测。逐级开展慢病防治人员培训,机构和人员覆盖率均达到100%。32个健康小屋累计免费体检30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常住人口133.4万人,形成了“盖边沉底、覆盖城乡”的防控格局。二是完善防控体系。实施城市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儿童口腔综合干预等重大公卫项目,开展癌症和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与筛查,推动卒中中心和肿瘤监测点建设,推广慢病防控适宜技术,宣传普及慢病防治知识,提高医疗机构技术水平和居民科学保健意识,促进慢病实现“防、治、管、康”一体化。建成医联体和医共体28个、县(区)级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11个,组建家庭医生团队634个,助推分级诊疗工作落实,建立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三是推广创新案例。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慢病防控管理的“好做法、新模式”的同时,深入辖区开展慢病防控工作调查走访,积极发掘具有学习推广价值的健康管理典型做法,提炼总结,形成并推广适合我市的健康小厨房、地企共建、共享单车等特色案例10个,促进了县(区)均衡发展,带动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三、开展四个行动,在转变优化居民健康观念上下功夫

坚持“核心是干预、主题是健康”的创建路径,着眼于改造并优化公众的健康观念,积极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全面提高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一是开展健康单位创建行动。开展“健康单位”、“健康社区”、“健康食堂”、“健康学校”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创建活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建成健康公园和健康步道12个,健康学校25个,健康社区30个。二是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推出健康导医台、健康大讲堂等栏目,累计刊播健康资讯和健康知识3500多条。组织开展“三减三健”等主题宣传活动,全市设置健康宣传栏1500余块,营造了人人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开展心理健康巡讲、健康知识“五进”、平衡膳食科普知识宣传周等系列活动406场次,加强群众自我预防保健意识。三是开展全民健身行动。以斯诺克国锦赛、铁人三项联赛等国际国家级体育赛事为牵动,落实单位工间操制度,举办篮球赛等群众体育竞赛,深入开展社区健身活动1000多项,引导群众主动开展健身运动,最大限度的满足各年龄段、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四是开展健康行为养成行动。向居民家庭发放盐勺、油壶等控盐限油工具,提高社区居民家庭盐勺等控盐工具使用率,全面推进公共场所控烟工作,努力将健康理念植入公众的意识之中,实现健康教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

慢性病示范区建设意义深远、任务艰巨。我市将认真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巩固省级慢病示范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力推进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引领带动全市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推动全市慢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创建教育示范区汇报(定稿)

创建省级教育工作示范区工作

情 况 汇 报

一、各级党委、政府心系教育谋发展

市、区、乡党委、政府对教育高度重视,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2002年的食宿工程解决了学生的吃住问题,消除了学生途中的不安全因素。几年间,经过普实验收、援助农村教育工程、校校通工程、教育工作示范区的创建,我校的硬件建设已达到国家一类标准。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们充分认识到争创工作的重要性,认真领会区委、区政府志在必得的决心和要求,把迎接教育示范区验收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各中层分管一口,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其次,对照标准,逐一自查,对达不到的项目逐一在册登记,并多次召开会议落实责任人,要求其高标准落实整改任务,努力实现争创目标。

二、齐抓共管,大力整治校容校貌

1、成立了整治“校容校貌”领导小组,建立了整治“校容校貌”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中层领导责任追究制,各中层相互配合,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宣传到位、管理到位,全体老师随时参与查漏补缺,这样上下一心,全体行动,使全校校容校貌整治落实到实处。

2、制定整治“校容校貌”工作的会议制度。每周召开1次由校领导及中层参加的整治“校容校貌”的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整治“校容校貌”的处置工作,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并落实到位。

3、加强宣传教育。在校园内悬挂横幅,利用会议、宣传栏、广播、主题班队会等对全校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进行教育,营造“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文明向上的良好育人环境。

4、进入假期后,全体教师齐上阵,将全部门窗刷漆一遍,校园各角落清扫一遍,花草修剪一遍,在楼道和其他醒目位置悬挂、张贴校园文化标牌、标语,联系专人制作校园文化展板,力争使校园文化建设上一个台阶。

三、建章立制,规范功能室管理

我们对照创建要求不断加强功能室建设,做到了功能室标志牌规格统一,悬挂位置统一,门窗、墙壁粉刷一新,防盗门窗、防尘窗帘设施齐备,电路合理安全组装到位,配备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兼职管理人员,管理员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装框上墙。全部仪器设备都分类建账,做到账物相符,柜有柜卡,物有标签,账、卡、物相符;仪器存放整齐有序,清洁无尘;建立使用登记和维修保养制度。学校现有图书12706册,生均25.1册,价值140085.4元,报刊68件;音美器材391件,价值36425.3元;体育器材1493件,价值35696元,功能室器材达国家Ⅰ类标准。

四、合理安排,管理好教师用微机

区教育局为我校配备教师用微机19台,加上原有教师用微机4台,现我校23名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学校积极筹措资金购置转换器、网线将电脑连入教育网,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并积极开展网站建设,进一步加大校园网站的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无纸化办公工程。各办公室建立电脑使用管理规章制度,真正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创建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如各方面规章制度还需完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加强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创办一流学校为目标,以创建省级教育工作示范区为动力,把太平乡中心小学建成一所“环境高雅、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学校。

太平乡中心小学 2006、8、16

下载示范区创建问答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示范区创建问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总结

    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 培训总结 为做好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评审工作,2014年9月5日,防保科在医院五楼会议室组织了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做好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培训,各科临床......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确保食品安全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重要文件计划精神,结合区政府要求,积极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活动,特制......

    “廉洁示范区”创建事迹材料

    “廉洁示范区”创建事迹材料掘进一区,现有职工人,其中干部占 人,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人。 2008年,对于掘进一区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中,由公司转入大矿,再加上人员调动频繁,工作......

    机械优质产品示范区创建自查报告

    南丰镇创建机械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工作总结 自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镇紧紧围绕苏州市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方案各项具体要求,结合我镇管端成形机制造业现......

    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工作情况报告

    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局 关于青白江区创建成都市食品安全示范区的工作情况报告 区食安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全面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

    100224488-创建示范区讲话稿.do

    王岚峰同志在全县创建省级输变电装备(智能电网) 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4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研究部署省级输变电装备(智能电网)优质产品......

    霸州市示范区创建进度汇报

    霸州市推进廊坊市示范区创建工作汇报 廊坊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霸州市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按照《廊坊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要求,......

    高平市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

    高平市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展 已落实的工作 一、组织保障(将要落实的) 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高平市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将下发,成立了以郜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