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合并立论稿
立论:银行作为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机构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起到重要作用。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银行合并利弊的讨论也就格外有意义了。
开宗明义,让我们先来明确几个概念。银行,即经营货币的企业。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合并创新为一个新的公司。兼并,指一个公司通过各种有偿手段吞并一个或以上的公司。
而今天我们衡量利弊的标准是:能否强化银行资金的筹措与融通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从国内看我们的银行分为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三类。而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力量的领导机构显然不存在着和作为经济实体而存在的普通银行合并的可能。
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是由国家为是指由政府发起、出资成立、为贯彻和配合政府特定经济政策和意图而进行融资和信用活动的机构。各个政策性银行均以央行为资金来源,他们无法通过合并来加强资金的筹措、融通能力。反而会造成职能紊乱,不利于我国专项领域的经济发展。
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其拥有的总体资金占商业银行资金的92%以上,已拥有主导我国银行业的绝对实力,再进行合并只会造成垄断威胁,不利于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而且与我国最近放宽金融业门槛,允许外资进入银行领域,改革商业银行股份,从而增强其竞争力的政策相背离。
从国外看其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四类。而同样作为全国金融行政管理机构的中央银行不可能与被监管的商业性银行合并。
商业性质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大多以吞并为主要形式的兼并为主。合并创新并不多见。究其根本而言是因为强强联合的合并极易造成行业垄断。其次合并成功的案例远少于失败的,这样的结果总体上阻碍了社会的资源优化配置。即使是那些如渣打银行合并案例一样成功的,也避免不了在实力扩大后走向保守,严格中小企业贷货审查。使中小企业因资金缺乏而生存能力大减。所以即使是成功的案例在对社会总体资源优化配置中也不能发挥其优化作用。
从国际上来看,作为由联合国成立的专门机构的国际货币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更不可能与作为经济实体的商业性银行合并。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银行合并的利表现在: 1:促使银行规模化发展
2:缓冲银行业的竞争力,加大对外国银行的竞争力。
3:有利于银行的优势互补,集中财力物力投资于科技设备的发展,用科技的先进性争取市场的份额。
4:可以分散银行贷款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扩大贷款业务范围,使银行业务更为多元化。
5:有利于增加风险储备金。银行合并的弊端表现在: 1:容易形成垄断。
2:银行合并后,客户选择的余地减少,银行设备现代化。一般客户,特别是高龄客户难以适应。会影响消费者的服务质量
3:内部管理复杂,机构重叠,臃肿。易形成垂直化结构。而现代企业的发展是越来越多的趋向于扁平化状态。因此银行合并与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违背的。4:任何银行的发展都需要很大的竞争力。银行合并后不利于银行的竞争。〔例子:国家不断的引进外来各种金融业务,就是为了与我国形成竞争。让企业不断改进内部管理和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显然,银行合并后对于国家内部竞争的影响是不利的。
5:银行合并出现了大量资金的积累。如果万一出现了大型的金融危机。那么企业就会出现资金运转的困难。
6:合并后,银行将会有大量的员工被辞退。国家就会涌现出一大批单一型人才。怎样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将是国家的一大困难。那么多人面临失业,对经济的发展又怎么会有利呢?
利弊讨论的问题只是这个辩题的小小一个部分,现在再回到整个辩题。银行合并对来国家经济的影响。下面来分析一下前面几个名词的含义。
这里说的银行合并,是一家银行合并,还是两家银行合并,是什么样性质的银行合并才是利大于弊,也应该是我么应该明确的问题。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国家,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它可以是中国,美国,日本等。因此我们在立论的时候应该首先明确我方的观点和前提。在哪个范围内辩才对我放有利。否则就没有可辩性。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这个未来的概念并不明确,可以是一年,两年,又或许是十年,甚至更远……或许银行合并对某一个国家现在是有利的,利大于弊的。但是不能确定它也能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的发展。这里明确的是对经济的影响,它不是对政治的影响,也不是对文化的影响。因此,辩论的范围就相当的明确。
在分析了这个辩题比较浅显的理解后,我方就应该明确该打的方向和该把握的主线。我方主要从银行合并对国家的影响上看问题。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从中国的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现行经济体制上看,银行合并会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大部分地区丧失了自我调控的能力,这与我国经济制度是想违背的。而且,我国也并没有支持银行合并,甚至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还没有出现银行合并的情况。
我方的观点是,应该站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讨论银行合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而并非利弊关系的讨论。我们讨论辩题是我国解决问题,解决我国的问题。而并非解决外国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范围缩小到我国。不管是利是弊,只要是国家政策是否允许银行合并,是否赞成支持银行合并,显然,这是没有的。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银行合并并取得成效的例子。因此我们更应该把握自身的方向,从全局出发,考虑发展的结果。
下面分析一下辩论赛时的情景和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向,不足的地方: 1.正方立论时明确了银行合并是指商业银行之间的合并,不包括中央银行的合并。并举出了一大堆资本主义国家合并的例子来证明银行合并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利大于弊。正方承认,银行合并有利有弊。并明确了他们的标准是从主观与客观的方面讨论并得出利大于弊的观点。2.还有正方在立论中提到银行合并是一种潮流。潮流就是利大于弊的吗?潮流的就是正确的吗?这一点我们没有捉到。倒是给现场观众捉到了。因此,在以后的辩论中,一定要细心,沉着,冷静。3.立论时正方举出了资本主义国家合并的例子来证明利大于弊。但是我方既然已经把国家的范围圈定在我国或者社会主义国家,那么我们就应该可以用这个来反驳。资本主义国家的不一定适合社会主义国家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的国情来定。4.在攻辩的时候,对方问到的几个问题,比如说国家出台的《商业银行合并法》,其实,出台这样的法律,并不是或国家就支持银行合并,国家的目的在于,如果银行出现了合并,那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来规范并促进合并银行的发展。但是对于我方这一点,对方一直回避,没有下文。
第二篇:银行合并的有利影响
银行合并的有利影响: 1:促使银行规模化发展
2:缓冲银行业的竞争力,加大对外国银行的竞争力。
3:有利于银行的优势互补,集中财力物力投资于科技设备的发展,用科技的先进性争取市场的份额。
4:可以分散银行贷款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扩大贷款业务范围,使银行业务更为多元化。
5:有利于增加风险储备金。
银行并购这种市场交易行为对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银行并购的有利影响:
(1)银行并购对自身发展的利益 ①突破进入壁垒,拓展经营边界.②获得高新技术,发挥技术垄断优势.③实现高效率扩张,扩大市场占有率及规模经济.④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成本,分散风险.⑤利用经验曲线效应,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2)银行并购对社会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资产存量合理流通,提高资源整体的配置效率.②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全方位服务社会.③产融结合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④拯救低效银行,保持金融体系和社会的稳定.银行合并扩大了合并后银行的实力,节省业务成本,营业网点增多,方便客户办理业务,让银行受欢迎,总资产增多,核心资本充足率改善,不良贷款规模降低,以前不符合规定的业务,通过银行合并扩大自己去满足条件 国际银行合并的积极影响:①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及规模经济.作为为依赖公众信心而生存的银行业,规模大小对其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影响,规模越大就越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并购是解决规模问题的最快捷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过,“没有一个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如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组成的金融集团,总资产近7000亿美元,在全球100个国家为约1亿个客户提供全面的零售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信用卡、保险等金融服务。如东京三菱银行通过并购以6700亿美元的总资产排名为世界第一大银行。两行的合并,实现了三菱银行的国内业务同东京银行的国际业务的优势互补。
②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成本,分散风险 为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经营风险,银行除了增资扩股外,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通过并购提高资本充足率。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银行并购高潮,迅速提高了美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为美国银行业在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银行并购,还可以降低银行经营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因为银行合并后,其双方互有重叠地区的分行可以整合,人力及硬件设施可以得到精简,从而带来成本的降低,并可以储备更多的资金,以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应变能力。互补优势,实现协同效益: 一是实现地区性互补。如美洲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于西海岸,而国民银行业务主要集中于东南部,合并后可抵制局部地区经济放缓带来的冲击,并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保证新集团整体盈利的稳定增长;二是实现业务互补。由于金融创新的激励,各家银行都在竭力推出自己的新产品,但是不仅新产品开发费用高昂,而且在不明底细的情况下,其它银行也不敢贸然运用新产品,通过并购则可以实现并购各方特色业务之间的互补。如美洲银行在批发业务具有强势,而国民银行则擅长于零售银行业务,合并后,美洲银行在三藩市总部主导批发银行业务,国民银行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总部主导零售银行业务,可以相得益彰;三是产品可以实现交叉销售。合并各方可以互相利用对方的客户基础、经销渠道,通过交叉销售来扩大经销网络,增加销售额。
第三篇:立论稿-素质教育
立论稿-青少年素质教育提高是靠社会
谢谢主席,大家好。我方观点是青少年素质教育提高是靠社会。首先让我们来从定义上看一下我们今天的辩题。青少年是指13岁~18岁的人,而这一年龄段的又多为中学生。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从定义上讲,今天的辩题就是对于中学生而言,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素质教育的提高是要靠社会还是靠学校?这显然是要靠社会的!
第一、素质教育为何提出?正是因为学校培养出来的应试教育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才出现了重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说素质教育就是源于社会的需求。而如果社会没有这方面的需求,那怎么可能会有学校去提出素质教育呢?
第二、青少年素质教育在学校真的能有提高吗?想必在座的各位在中学时期对学校的应试
教育都深有感触,虽然学校也在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在一次两天的高考几乎可以决定一切的教育体系中,学校对于素质教育再多的强调也是苍白无力的。就像是你想用豆浆机来做面包一样,这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执意如此,那也只能付出毁掉学生未来的惨痛代价。
第三、当青少年在学校的时候,其实社会也无时无刻不在向他们渗透着素质教育。就拿新
闻来说吧,它把社会上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及时的呈现给青少年,而这些真实存在于社会中的事情总是能引起青少年的思考。李天一案,陕西房姐案,马加爵案,无不让青少年思考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等,而这些又全都包括在素质教育中。
第四、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父母。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以
什么为标准呢?我想身处社会的父母必然是要考虑社会的需求,社会的道德标准,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等,这无疑又是素质教育,也就是说,社会通过父母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又产生了再一次的提高。
第五、我想让我们大家来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提高呢?因为
人很多观念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这不只影响到你能否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主要的是这还决定你了你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我们承认,目前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明显不足,可是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必须靠社会来从根本上,全面的完成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提高,而不是靠由社会引导的,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学校来实现。只有如此,我国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只有如此,社会上才会有更多的合格的人;只有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高靠社会。
第四篇:开篇立论专题
尊敬的主席、评委老师以及在场的同学们:
大家好!何谓奋斗?按照《现代汉语大辞典》中的解释,“奋斗”一词是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做;在人生道路上,“奋斗”就是为取得事业或人生的成功而努力创新、进取的行为。奋斗是内因,是主导人生发展的必然因素!
何谓机遇?《辞海》中说“机遇就是导致事物发展新突破的偶然机会。”其特点是偶然性。显然,突破有好有坏,机遇作为一种外在条件,其本身不必然导致成功。
我方认为,不论在事实层面还是价值层面,人生道路上奋斗都比机遇更重要。第一,奋斗是实现事业成功、人生价值的基础和主导因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内因规定着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但不能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的基本方向。由此可见,人自身的奋斗才是内因,才能决定人生,客观的机遇虽然对人生有着重要作用,但它只是外因,只能通过人的奋斗来发现、把握乃至利用而促进人自身的进步。没有机遇,奋斗仍有意义,但没有奋斗,机遇就没有价值。弱者等待机遇,强者创造机遇。而发现机遇、把握机遇的能力还是要靠奋斗得来的。如果没有自身的奋斗,不要说创造机遇,连发现机遇甚至等待机遇的资格都没有啊!第二,从事实层面上看,奋斗是人类发展、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从钻木取火到新中国的成立,从发明家爱迪生到数学家华罗庚,每一条成功之路都写满了奋斗的脚印。而机遇虽然重要;但把握机遇、善待机遇仍要以奋斗为前提。正如巴斯德所说“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天赐良机不会光顾庸人懒汉。更何况,即使把握住机遇,成功就未必唾手可得。
第三,从价值层面看,奋斗是一种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人生道路的主旋律,也是当前社会舆论的主旋律。倡导奋斗比机遇更重要,鼓励人们直面困难,于逆境中求生存,于顺境中求发展;既重事业成功,也重能力培养。即使事业失败了,也可以说一句:“我无怨无悔!”奋斗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人,使人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诚然,人生道路上不能缺少机遇,但我们不能迷信机遇。相对于机遇,奋斗更值得我们去把握!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我方一致认为人生道路上,奋斗比机遇更重要。
第五篇: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晚上好。开篇立论,概念先行。银行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通过签订协议,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将资产合为一体,组建一家新银行的行为。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判断标准是,银行合并能否强化银行资金的筹措与融通能力从而更好地促使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我方认为,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理由有三,陈述如下:
1.银行合并极易造成行业垄断,不利于银行业竞争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西方经济学中,垄断市场模型的经济效率是最低的。中国四大商业银行拥有的总体资金占商业银行资金的92%以上,一旦合并形成垄断,只会使穷的更穷,富的更富,让经济畸形发展。而且银行合并会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大部分地区丧失了自我调控的能力,这与我国经济制度是想违背的。
2.银行合并之后,其内部管理复杂,机构重叠,臃肿,易垂直化。可能对方辩友会说,银行合并有利于扩大贷款业务范围,使银行业务更为多元化。但是由于之前的业务程序和部门管理不尽相同,机构的重叠易形成业务垂直化,与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违背的。更会影响其运作的效率,进一步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银行合并使中小企业因资金缺乏而生存能力大减!银行贷款,是指银行根据国家政策以一定的利率将资金贷放给资金需要者,并约定期限归还的一种经济行为,也是银行谋取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银行合并由于垄断对申请需要银行贷款企业所需条件也定会提高,这无疑给中小型企业又负重担,生存能力大减,更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谢谢!